高中化学 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鲁教版必修1
1.3《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案(鲁科版必修1)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2.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教学重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难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方法启发、引导、讲解、练习●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我们在初中就已经很熟悉了,知道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一、原理[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ν的关系.[讲解并板书]2H2+O2点燃2H2O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 ∶ 1 ∶ 2扩大N A倍: 2N A ∶N A∶2N A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1mol ∶ 2mol[师]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板书]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化学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师]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 [教师]进行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按以下步骤进行: [板书]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4.根据(一)的原理进行计算[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下题.[投影]例1: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讲解并板书]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 210.1 mol n (H 2SO 4) )SO H ()NaOH (42v v =)SO H ()NaOH (42n nn (H 2SO 4)=2mol10.01 =0.05 mol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 需H 2SO 4 0.05 mol . [问]请大家口答,上述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生]0.1 mol .[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时,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板书]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 [学生板书][师]请大家根据上述关系,口答下列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投影]H 2+Cl 2====2HCl化学计量数比 粒子数之比 物质的量比物质的质量比 气体体积比[学生口答,教师把各物理量的比值写于投影胶片上.它们依次是:1∶1∶2;1∶1∶2;1∶1∶2;2∶71∶73;1∶1∶2][师]根据化学方程式所反映出的这些关系,可以进行多种计算.但要根据题意,明确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从而合理选择比例量的单位.列比例式时应注意,不同物质使用的单位可以不同,但要相应,同一物质使用的单位必须一致.[过渡]下面,我们就在掌握上述各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来系统、全面地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练习]在上述例题中,计算所需H 2SO 4的质量是多少?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师]以下是该题的一种解法,供大家参考. [投影]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2 mol 98 g 0.1 mol m (H 2SO 4)m (H 2SO 4)=mol 2mol0.1g 98⨯=4.9 g答:所需H 2SO 4的质量为4.9 g .[师]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认为简单的方法计算下题,要求用规范的格式、步骤进行解答.[投影]例2:将30 g MnO 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 -1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2)生成的Cl 2的体积(标准状况).[学生计算,教师巡视,并选出有代表性的解题方法,让学生写于投影胶片上,以备展示] [师]请大家分析比较以下几种解法. [投影展示]解法一: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n (MnO 2)=122mol g 8776.5%g 30)MnO ()MnO ()(-∙⨯=⨯M w m 软锰矿石=0.26 mol 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112 mol·L -1×V [HCl(aq)] 0.26 molV [HCl(aq)]=1Lmol 121mol0.264-∙⨯⨯=0.087 L(2)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110.26 moln (Cl 2)n (Cl 2)=11mol 0.26⨯=0.26 molV (Cl 2)=n (Cl 2)V m=0.26 mol×22.4 L·mol -1=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二:解:(1)MnO 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 -1n (MnO 2)=122mol g 8776.5%g 30)MnO ()MnO ()(-∙⨯=⨯M w m 软锰矿石=0.26 mol 4HCl(浓) + MnO 2 ∆=====MnCl 2 + Cl 2 + H 2O ↑4 1 n (HCl)0.26 moln(HCl)=1mol0.264⨯=1.04 LV [HCl(aq)]=1Lmol 121mol0.264-∙⨯⨯=0.087 L(2)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1 mol22.4 L 0.26 molV (Cl 2)V (Cl 2)=mol 1L22.4mol 0.26⨯=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解法三:解:4HCl(浓) + MnO 2 ∆=====MnCl 2 + 2H 2O + Cl 2↑4 mol 87 g 22.4 L 12 mol·L -1×V [HCl(aq)] 30 g×76.6%V (Cl 2)V [HCl(aq)]=g 87L mol 1276.6%g 30mol 41⨯∙⨯⨯-=0.087 LV (Cl 2)=g 87L22.476.6%g 30⨯⨯=5.8 L答:参加反应的浓HCl 的体积为0.087 L ,生成Cl 2的体积在标况下为5.8 L . [问]大家认为以上哪种解法更简单呢? [生]第三种解法更简捷![师]当然,本题的解答过程上还不止以上三种,其中解法一与课本上的相同,这说明:解答同一个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多动脑筋,多想些方法,以促使自己的思维能力能更上一层楼!下面,请大家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来计算课本P 31五、与P 42二、4并与以前的计算方法相比较. [附P 31五、P 42二、4,也可用投影仪展示]P 31五、4.6 g Na 与足量的H 2O 反应,计算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标准状况下H 2的密度为0.0899 g·L -1).答案:2.24 LP 42二、4.106 g Na 2CO 3和84 g NaHCO 3分别与过量的HCl 溶液反应,其中 A .Na 2CO 3放出的CO 2多 B .NaHCO 3放出的CO 2多 C .Na 2CO 3消耗的盐酸多D .NaHCO 3消耗的盐酸多答案:C[学生活动,教师巡视][问]通过做以上两题,大家有什么体会? [生]用物质的量计算比用其他物理量简单![师]对!这也是我们学习本节课的目的之一,即把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使计算简单化.也是我们中学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运用化学计算中的一个基本规律: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对几个问题进行了分析,在学习中除了要用好上述规律外还要注意解题的规范性.[作业]习题:一、3、4 二、3、4 三、2●板书设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一、原理2H 2 + O 2 点燃====== 2H 2O 化学计量数ν之比: 2∶1 ∶2扩大N A 倍:2N A ∶ N A ∶ 2N A物质的量之比: 2mol ∶ 1mol ∶ 2mol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化学粒子数之比,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二、步骤1.写出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 2NaOH + H 2SO 4====Na 2SO 4+2H 2O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2 1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0.1 mol n (H 2SO 4) 4.根据(一)原理进行计算)SO H ()NaOH (42v v =)SO H ()NaOH (42n n n (H 2SO 4)=2mol0.101⨯=0.05 mol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教学说明通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知道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并学习了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有关质量的计算.本节课主要揭示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关系,并运用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一规律,教学中把物质的量,以及物质的量浓度等应用于化学方程式中进行计算,从而使同学们充分意识到运用物质的量进行计算的简捷性和广泛性.●参考练习1.完全燃烧4 mol CH 4,生成的H 2O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解析:写出化学方程式,列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和物质的量.根据CH 4与H 2O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列出方程式)CH ()CH (44v v =)O H ()CH (424n n 将CH 4的物质的量代入方程式,求H 2O 的物质的量.n (H 2O)=12mol 4⨯=8 mol答案:完全燃烧4 mol CH 4 生成8 mol H 2O2.500 mL KI 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l 2,反应后蒸发溶液,灼烧固体,最后剩余固体7.45 g .试计算: (1)原溶液中KI 的物质的量浓度; (2)在标准状况下通入Cl 2的体积.解析:(1)由反应2KI +Cl 2====2KCl +I 2可知, n (KI)=n (KCl)=1mol g 5.74g45.7-⋅=0.100 mol故KI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c (KI)=L 0.5mol 0.100)KI (=V n =0.2 mol/L (2)同样由方程式可知n (Cl 2)=21n (KCl)=21×1mol g 4.5g 7.45-∙=0.050 mol 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V (Cl 2)=n (Cl 2)·V m =0.050 mol×22.4 L/mol=1.12 L 答案:(1)0.2 mol/L (2)1.12 L3.NaCl 和NaBr 的混合物16.15g ,溶于水后,通入足量的氯气充分反应,把溶液蒸干、灼烧,得固体11.70 g .求原混合物中NaCl 的质量.解析:由Cl 2和NaBr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Br +Cl 2====2NaCl +Br 2 Δm2×103 2×5X .5 89可知经过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故本题可采用差量法计算 据题意设原混合物中NaBr 的质量为m 则可得:g 11.7g 15.16891032-=⨯m解得m =10.3 g所以原混合物中的NaCl 的质量为 m (NaCl)=16.15 g -10.3 g=5.85 g 答案:5.85 g 第二课时[引入课题]本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第三节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二)[师]请大家根据上节课所学内容,做以下练习:[投影] 400 mL某浓度的NaOH溶液恰好与5.8 L Cl2(标准状况)完全反应,计算:(1)生成NaClO的物质的量.(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学生活动,教师把例题在黑板上写出,然后巡视指导][板书]例1:用8.7 g MnO2与100 g 36.5%的浓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产生Cl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未参加反应的HCl 的质量是多少?[师]以下是练习题的解法及步骤,供同学们参考.[投影展示]答:(1)生成的NaClO的物质的量是0.26 mol.(2)该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3 mol·L-1.[过渡]刚才的练习题的已知条件是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故计算时可直接利用所给反应物的量进行计算,若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给出,但却不知它们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这时,计算时应以哪一种反应物为标准呢?这就要涉及到过量计算.现在,请大家看黑板上的例1.[学生看题][讲解]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之间是按化学反应方程式所确定的质量比或物质的量比进行反应的.如果某一反应中两种反应物的量都已给出,此时存在两种可能,一种是两种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二是两种反应物不是恰好完全反应,而是一种反应物过量.这时就应首先确定哪种反应物的量是过量的,然后根据不足量的物质,即完全反应的物质的量进行有关计算.下面,我们就按以上思路来解答该题.[讲解并板书]解:MnO2的摩尔质量是X7 g·mol-1,HCl的摩尔质量是36.5 g·mol-1.答:消耗HCl 0.4 mol,产生Cl2 2.24 L,未参加反应的HCl为21.9 g.[师]现在,请大家做以下练习.[投影练习]将0.65 g锌加到50 mL 1 mol·L-1盐酸中,计算:(1)标准状况下,生成H2的体积.(2)若反应完成后,溶液体积仍为50 mL,这时溶液中的Zn2+和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分析]溶液中的Zn2+来自反应生成物ZnCl2,H+应是反应后剩余的HCl电离出的.因此,求c(Zn2+)与c(H+)应先求出c(ZnCl)及反应后的c(HCl).2[学生练习,教师指导][师]以上练习题的思路及参考步骤如下:[投影展示]c(Zn2+)=c(ZnCl2)=0.2 mol·L-1答:(1)标准状况下,生成H2 0.224 L.(2)反应后溶液中Zn2+与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2 mol·L-1和0.6 mol·L-1.[师]请大家再看以下例题:[投影]例2:根据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在标准状况下,若有2.822 L Cl2生成,则被氧化的HCl是A.0.21 mol B.0.25 mol C.7.67 g D.9.13 g [学生思考][分析]本题根据化学方程式,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前后,同种元素的化合价改变不能交错,故KClO3中的Cl在反应时由+5价转化为0价,生成Cl2,6 mol HCl中有5 mol被氧化共失5 mol电子转化为0价,生成Cl2,还有1 mol HCl转化为KCl,这样生成3 mol Cl2,只有5 mol HCl被氧化,故被氧化的HCl与生成Cl2的关系为:[草板书]5HCl ~ 3Cl25 mol 3×22.4 Ln(HCl) 2.822 Ln (HCl)=L 22.43L2.822mol 5⨯⨯=0.21 molm (HCl)=n (HCl)·m (HCl)=0.21 mol×36.5 g·mol -1=7.67 g 故答案为AC .[师]下面,请大家做以下练习.[投影]在反应CaH 2+2H 2O====Ca(OH)2+2H 2↑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 2只是氧化产物 B .H 2O 是氧化剂C .CaH 2是氢元素既被氧化又被还原D .此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学生活动][解析]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以及它们的量的关系等知识.从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可看出,CaH 2中的H 为-1价,在反应中-1价的H 被氧化成H 2,H 2O 中H 为+1价,在反应中被还原成H 2,因此H 2O 为氧化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均为H 2,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答案:BD[本节小结]综合以上计算可知,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这是进行各项计算的最根本依据;其次,计算时要注意物质的量与其他各物理量(如质量、气体体积、浓度等)之间的关系;另外,存在过量问题时,要根据不过量的物理量来进行计算.[作业]习题二、2、5、7 三、3●板书设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二)例1.用8.7 g MnO 2与100 g 36.5%的浓盐酸反应,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是多少?产生Cl 2在标况下的体积是多少?未参加反应的HCl 的质量是多少?解题思路及分析(略)例2.根据反应:KClO 3+6HCl====KCl +3Cl 2↑+3H 2O ,在标准状况下,若有2.822 LCl 2生成,则被氧化的HCl 是A .0.21 molB .0.25 molC .7.67 gD .9.13 g 解题思路及分析(略) ●教学说明本节内容实际上是前面所学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涉及中学化学反应中许多有关的物理量之间的换算,综合性很强,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讲解例题时,应注意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从而使学生能把有关的物质的量计算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在此后的授课中,还要注意对此部分内容进行不断的巩固和练习.●参考练习1.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氯气时,收集到7.1 g 氯气,求: (1)发生反应的二氧化锰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2)被氧化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是多少? (3)有多少个电子发生转移? 解析:(1)设需MnO 2的物质的量为xMnO 2+4HCl(浓) ∆===== MnCl 2+Cl 2↑+2H 2O1 mol 71 g x7.1 gx =g 71g7.1mol 1⨯=0.1 mol(2)设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y被氧化的HCl 的物质的量等于被氧化的Cl -的物质的量 则有:MnO 2+2Cl -+4H +∆=====Mn 2++Cl 2↑+2H 2O2 mol 71 g y7.1 gy =g 71g7.1mol 2⨯=0.2 mol(3)设电子转移数目为z 个每生成1 mol Cl 2,电子转移的数目为2×6.02×1023个.Cl−→− 2e -71 g 2×6.02×1023个 7.1 g zz =g 711002.62g 27.123⨯⨯⨯=1.204×1023个 答案:(1)反应的MnO 2为0.1 mol; (2)被氧化的HCl 为0.2 mol ; (3)电子转移数为1.204×1023个.2.已知H 2S 通常为气体,微溶于酸(H +)溶液,很难电离出H +;FeS 易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 +2HCl====FeCl 2+H 2S ↑将8.8 g FeS 固体置于200 mL 2.0 mol/L的盐酸中,制备H 2S 气体.反应完全后,溶液中还剩余部分HCl ,H 2S 的浓度为0.10 mol/L ,假定溶液体积不变,试计算:(1)收集到的H 2S 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 (2)溶液中Fe 2+和H +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1)设生成的H 2S 的物质的量为x FeS +2HCl====FeCl 2+H 2S ↑ 88 g1 mol8.8 g xx =1molg 88g 8.8-∙=0.10 mol溶液中溶解的H 2S 的物质的量为: 0.10 mol/L×0.20 L=0.020 mol 收集到H 2S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0.10 mol -0.020 mol)×22.4 L/mol=1.8 L(2)由于FeS 完全反应,故溶液Fe 2+的物质的量就是FeS 的物质的量c (Fe 2+)=1molg 88g8.8-∙÷0.20 L=0.50 mol/L由于反应后盐酸过量,故溶解的H 2S 所电离出的H +可以忽略,溶液中的H +就是原来的H +与消耗掉的H +之差.生成0.10 mol H 2S 消耗H + 0.20 mol ,原盐酸中含有H +的物质的量为0.20 L×2.0 mol/L=0.40 molc (H +)= L 0.20mol0.20mol 0.40-=1.0 mol/L答案:(1)收集到的H 2S 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8 L ;(2)溶液中Fe 2+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50 mol/L ,H +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0 mol/L .●备课资料一、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化学方程式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与质量守恒定律基础上的从“质”和“量”两方面来描述化学反应的表达式.一个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能表明的量的关系主要有: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或各物质的原子、分子、离子等粒子的个数比)以及同条件下各气态物质的体积之比.在具体计算时,应依据化学方程式选择适当的量列比例式进行计算,同时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准确把握反应内涵,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2.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纯净物之间的量的关系,因此不纯物质必须换算成纯物质的量再进行计算.3.化学方程式所表示的是实际发生反应的物质间量的关系.例如,反应2H 2+O 2点燃======2H 2O 表示发生反应的H 2与O 2的量的关系是2∶1,而不涉及反应发生时体系中H 2和O 2的实际含量或量的关系,既使反应体系起始时H 2与O 2的量的关系为4∶1,反应也是按方程式规定的2∶1进行,并且反应之后会剩余下过量的H 2.4.在所列比例式中,同一物质上下单位要相同,不同物质左右单位要对应.5.对于过量的计算,一般有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已知两种反应物的量求生成物的量.此时,应首先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然后依据不足量进行求解.二是已知某一生成物的量和反应物总量,求各反应物的量.解题的方法要点是:根据生成物的量求出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量,再与所给总量比较,得出各反应物的量.一般有两个答案.6.关于混合物的计算.此类题较复杂,解法各异,但一般的解法要点是:明确反应原理,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依据某个量守恒(原子个数守恒、电荷守恒、质量守恒等).利用物质的量的关系列等式或利用质量关系列等式求解,或同时利用以上关系列方程组求解.二、判断过量计算的几种方法过量计算几乎贯穿整个高中化学学习的始终.此处介绍四种判断过量的方法,以使学生在学习中能灵活的运用.例:25g 纯度为80%的石灰石与100g 质量分数为15%的稀盐酸充分反应,试确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方法一:比值法CaCO 3 + 2HCl====CaCl 2+H 2O +CO 2↑100 g 73 g25 g×80% 100 g×15% 因为80%g 25g 100⨯>15%g 100g73⨯,所以盐酸过量.计算CO 2的质量应用CaCO 3的量来计算. 比值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关系量(式量总和)比已知量,比值小者过量.例中CaCO 3的关系量为100,已知量为25×80%,HCl 的关系量为73,已知量为100×15%.(反过来,也可以说,已知量比关系量,比值大者过量)方法二:十字相乘法CaCO 3 + 2HCl====CaCl 2+H 2O +CO 2↑100 g 73 g25 g×80% 100 g×15%因为100 g×100 g×15%>73 g×25 g×80%,所以HCl 过量.十字相乘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关系量与已知量交叉相乘,积大者其中所含已知量对应物质过量. 方法三:计算反应物法假设CaCO 3全部反应完,需消耗HCl 的质量为x ,则CaCO 3 + 2HCl====CaCl 2+H 2O +CO 2↑100 g 73 g25 g×80% xx =g 100g7380%g 25⨯⨯=14.6 g因为14.6 g <100 g×15%,所以HCl 过量.计算反应物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假设其中一种物质完全反应完(设为A 物质),以它为标准计算所需另一种物质(设为B 物质)的量,若计算所得值比实际值大,则A 物质过量;若计算所得值比实际值小,则B 物质过量.方法四:计算生成物法假设CaCO 3、HCl 都反应完,设反应生成CO 2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则有100 g ∶44 g=(25 g×80%)∶x x =8.8 g同理:73 g ∶44 g=(100 g×15%)∶y y =9.0 g因为9.0 g >8.8 g ,所以HCl 过量,反应生成CO 2为8.8 g .用计算生成物法判断过量的方法是:分别以反应物中各已知量为标准,计算生成同一物质的量,计算所得值大者,则对应反应物过量.生成物的实际值应取计算所得的较小值.以上四法各有千秋,相对来说,方法一、方法三用得较多些.但究竟用哪种方法判断过量为最好,则应视具体情况而论.若只要求判断谁过量,以方法一、方法二为最佳;若需要计算过量物的剩余量,以方法三为佳;若只需计算生成物的量,以方法四为佳.必须指出的是:以上判断过量方法只适用于两种物质间反应的计算.判断过量时,若比值相等或乘积相等或计算所得反应物或生成物相等,则说明两反应物恰好完全反应.同一物质必须单位一致,不同物质间单位可以不一致,但关系量之间一定要注意对应关系.●综合能力训练1.某溶液中Cl -、Br -、I -的离子个数比为1∶2∶3,欲使其比变为3∶2∶1,需通入氯气的分子个数是原溶液中I -个数的A .1/2B .1/3C .2/3D .以上计算均不对 解析:向Br -、I -共存的溶液中通入Cl 2后,首先发生的反应及有关粒子数之比为:Cl 2 + 2I -====2Cl -+I 21 ∶2 ∶ 2若把Cl -、Br -、I -的离子个数比为1∶2∶3看作离子数为1、2、3,从下表中能清楚地看到本题的答案.答案:B2.把50 mL 0.1 mol/L CaCl 2溶液和50 mL 0.1 mol/L AgNO 3溶液混合,设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不变,反应后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 ;Ca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 .解析:两溶液混合后的化学反应为:Cl-+Ag+====AgCl↓在已知条件中n(Cl-)是n(Ag+)的两倍,反应后还剩余一半的Cl-.答案:c(Cl-)为0.05 mol/L,c(Ca2+)为0.05 mol/L3.今有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100 g,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剩余残渣为84.5 g,将残渣溶于水,滴入足量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加足量稀硝酸后大部分沉淀消失,剩余沉淀为12.26 g,试计算混合物中Na2CO3、NaHCO3和NaCl的质量分数各是多少?解析:设混合物中含NaHCO3的质量为x,NaCl的质量为y加热后失去H2O+CO2的质量为:100 g-84.5 g=15.5 g混合物中Na2CO3质量=100 g-42 g-5 g=53 g答案:混合物中NaHCO3质量分数为42%,Na2CO3质量分数为53%,NaCl质量分数为5%.4.取一定量的纯MnO2和纯KClO3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混合加热,反应完毕后,将溶液蒸干,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等,求MnO2在原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解析:取KClO3与MnO2质量和为100 g,设其中MnO2的质量为x.答案:MnO2的质量分数为46.7%.5.已知黑火药反应的方程式为:2KNO3+S+3C====K2S+N2↑+3CO2↑求此反应中被1.0 mol KNO 3氧化的碳的质量是多少g ?解答:本题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依据,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分析所给化学方程式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可知,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KNO 3和S ,还原剂是C .根据得失电子关系,C 的化合价升高4价,即1 mol 碳单质在反应中失去4 mol e -,3 mol 碳单质共失去12 mol e -,而2 mol KNO 3共得到10 mol e -,1 mol 硫单质只得到2 mol e -.由反应方程式分析可知,被2 molKNO 3氧化的碳占总物质的量的1210,即65,而反应中总共被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为3 mol ,所以被2 molKNO 3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65×3 mol=2.5 mol .故被1.0 mol KNO 3氧化的碳的物质的量为25.2mol .解: 2KNO 3 + S + 3C====K 2S +N 2↑+3CO 2↑2 mol 3×65mol1 mol n (C)n (C)=mol 2mol 653mol 1⨯⨯=1.25 molm (C)=n (C)·m (C)=1.25 mol×12 g·mol -1=15 g .答:1.0 mol KNO 3氧化的碳的质量是15 g .6.向100 g 8%的NaOH 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 2,然后将溶液在减压低温下蒸干.(1)将所得固体可能的成分填入下表.(2)如果最后得到的固体质量为13.7 g ,则标况下通入CO 2的体积是多少?解析:(1)CO 2通入NaOH 溶液后有以下反应发生2NaOH +CO 2====Na 2CO 3+H 2O ①NaOH +CO 2====NaHCO 3 ②当n (NaOH)∶n (CO 2)=2∶1时,二者恰好按①式进行,所得固体为Na 2CO 3.当n (NaOH)∶n (CO 2)>2∶1时,NaOH 过量,固体为NaOH 与Na 2CO 3的混合物.当n (NaOH)∶n (CO 2)=1∶1时,反应恰好按②式进行,固体产物为NaHCO 3.当1∶1<n (NaOH)∶n (CO 2)<2∶1时,既有①式反应,又有②式反应,所得固体为Na 2CO 3与NaHCO 3的混合物.当n (NaOH)∶n (CO 2)<1∶1时,反应按②式进行,产物为NaHCO 3.(2)若固体产物全为Na 2CO 3时,设其质量为x g2NaOH +CO 2 ==== Na 2CO 3+H 2O2106 40%8100⨯x x =10.6 g 若固体产物全为NaHCO 3时,设其质量为y gNaOH +CO 2 ==== NaHCO 31 84 40%8100⨯ y y =16.X g因为实际得到固体13.7 g ,而10.6<13.7g <16.X g ,所以固体物质应是Na 2CO 3和NaHCO 3的混合物.设13.7 g 混合物中有Na 2CO 3 a mol 、NaHCO 3 b moln(CO2)=a+b=0.15 mol(C原子守恒)V(CO2)=0.15 mol×22.4 L·mol-1=3.36 L.答案:(1)(2)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36 L.。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必修
高中化学专题讲座一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计算中的应用含解析鲁科版必修初中我们学过化学反应的意义。
如:Zn +2HCl===ZnCl 2+H 2↑的意义有:(1)质量:65克金属锌能够与73克HCl 完全反应生成136克ZnCl 2和2克氢气。
(2)份数:一份锌能够与二份HCl 完全反应生成一份ZnCl 2和一份氢气。
(3)微观:一个锌原子能够与2个HCl 完全反应生成1个ZnCl 2和1个氢气分子。
学过物质的量的概念后,化学反应的意义又增加新的含义。
如上述反应又可以表示:1摩尔锌和2摩尔HCl 完全反应生成1摩尔ZnCl 2和1摩尔H 2。
[练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实验室需要制备一定量氢气。
现将0.65 g 金属锌放入1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224 L(STP)。
请完成下表: 化学反应Zn +2HCl===ZnCl 2+H 2↑ 物质的量/mol____ ____ ____ ____ 质量或气体体积 ____ ____ ____ 0.02 g 或0.224L(STP)1.36 g2.上述题干中“10 mL 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 -1的盐酸”的10变为100后,问反应消耗的“锌及盐酸中的溶质HCl”和生成的“ZnCl 2、H 2”物质的量分别是多少?解析:盐酸中的溶质为0.1 L×2 mol·L -1=0.2 mol ,而0.65 g 金属锌只有0.01 mol ,可见锌能够完全反应,盐酸中的溶质HCl 是过量的,不能完全反应,只能反应0.02 mol 。
答案:0.01 mol 、0.02 mol 、0.01 mol 、0.01 mol3.将1.15 g 钠置于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生成的NaOH 的物质的量是多少?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多大体积(已知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 +2H 2O===2NaOH +H 2 ↑)?解析:1.15 g 钠物质的量为: n (Na)=1.15 g÷23 g·mol -1=0.05 mol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2Na+2H 2O ===2NaOH +H 2↑2 mol2 mol 1 mol 0.05 mol n (NaOH )n (H 2)由以上数据可得出:n (NaOH)=2 mol 2 mol ×0.05 mol =0.05 mol ,n (H 2)=1 mol 2 mol×0.05 mol =0.025 mol ,V (H 2)=0.025 mol ×22.4 L ·mol -1=0.56 L 。
高中化学 第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件 鲁教版必修(与“物质”有关文档共19张)
a
b
c
d
① n(A) n(B)
n(C) n(D)
② v(A) v(B)
v(C) v(D)
有比例式: ①n(aA)=n(bB)= n(cC)=n(dD)
②v(aA)=v(bB)=v(cC)=v(dD)
第5页,共19页。
(2)aA + bB === cC(气) + dD
a×MA g b mol
c×22.4 L d mol
第2页,共19页。
二、认识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表示的意义
化学方程式 化学计量数之
比 物质的量之比
同条件下气体 体积之比
H2 + Cl2=点==燃== 2HCl
1∶
1∶
2
1∶
1∶
2
1∶
1∶
2
第3页,共19页。
一、物质的量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参与反应的各物质的物理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aA(g)+bB(g)===cC(g)+ dD(g)
【答案】 5.00 g 1 mol
第11页,共19页。
1.一般先将已知量转化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再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V(H2)= 0.02 mol×22.4 L=0.224 L
2 mol
【答案】 (1)0.65 g (2)0.224 L
第8页,共19页。
二、过量计算 1.过量计算的原则
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按着一定量的关系进行,但题目中若给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反应物的量, 解此类题应用过量法,即先确定哪种反应物过量,必须以不足的反应物的某量求算生成物的 某量。
1
1
0.05 mol n(Na2CO3)
即反应掉n(Na2CO3)=0.05 mol<0.057 mol,Na2CO3过量。
第1章第3节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高一上学期化学鲁科版必修第一册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学习目标1、掌握物质的量与其它物理量的换算关系2、掌握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应用3、了解化学计算中的常用方法。
一、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我们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
例如,对于化学反应2H2+O2=2H2O,可以理解为2molH2与1molO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molH2O。
1、物质的量与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系数的关系现将0.65g金属锌放入一定体积的2mol∙L-1的盐酸中,它们恰好完全反应。
请完成下面的表格。
化学反应Zn + 2HCl=== ZnCl2 + H2↑物质的量质量或气体体积0.65g(STP)[讨论]1.分别用质量、物质的量计算所需盐酸的体积。
比较一下,使用哪种物理量进行计算更方便,更能反映出宏观物质之间进行反应时微观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
2.学习了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后,你对化学反应中的定量关系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答案: 1、物质的量 2、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就像一座桥梁,把物质的质量或体积等宏观量与微观粒子的数量联系起来。
通过它,不仅可以了解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物质所含有的微粒数,还可以知道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反应 Zn + 2HCl === ZnCl 2 + H 2↑ 物质的量 0.01mol 0.02mol 0.01mol 0.01mol质量或气体体积(STP ) 0.65g0.73g1.36g0.02g 或0.224L化学反应 Zn + 2HCl === ZnCl 2 + H 2↑ 物质的量 0.01mol 0.02mol 0.01mol 0.01mol质量或气体体积(STP ) 0.65g0.73g1.36g0.02g 或0.224L物质的量之比 1:2:1:1 微粒数0.01N A0.02N A0.01N A0.01N A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微粒数之比、气态物质的体积之比。
高中化学 1.3.4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学案 鲁科
第4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1.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微粒数之比及气态物质的体积之比。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单位要上下一致,左右对应。
1.化学变化遵循哪些规律?提示:(1)质量守恒;(2)原子守恒。
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怎样进行过量的判断与计算?提示: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若两种反应物的量同时给出,则应进行判断哪种反应物过量,以不足者的量为准进行计算。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在1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2 mol·L-1的盐酸中加入0.65 g锌片,它们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224 L(标准状况下)。
请分析下面表格:化学反应Zn+2HCl===ZnCl2+H2↑Zn HCl ZnCl2H2质量或气体体积0.65 g 0.73 g 1.36 g 0.224 L物质的量0.01_mol0.02_mol0.01_mol 0.01_mol物质的量之比1∶2∶1∶1微粒数0.01N A0.02N A0.01N A0.01N A 结论: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或生成物化学式前的系数之比等于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成功体验]1.(好题共享·选自苏教版教材P 25·例5)实验室为确定一瓶稀盐酸的浓度,用0.100 0 mol·L -1NaOH 溶液中和25.00 mL 该盐酸,当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 溶液24.50 mL 。
试求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析:24.50 mL 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NaOH 的物质的量为n (NaOH)=2.450×10-2 L×0. 100 0 mol·L -1=2.450×10-3molNaOH + HCl===NaCl + H 2O 1 mol 1 mol 2.450×10-3 mol n (HCl)n (HCl)=2.450×10-3mol×1 mol 1 mol =2.450×10-3 mol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HCl)=2.450×10-3 mol 2.500×10-2L =0.098 0 mol·L -1答案:0.098 0 mol·L -1从物质的量角度认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探究1 对于2H 2+O 2=====点燃2H 2O ,可理解为2_mol H 2和1_mol O 2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_mol H 2O 。
高中化学 第1章 第3节 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课件 鲁科版
第二十七页,共32页。
物质(wùzhì)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应用
第二十八页,共32页。
[例2] 11.2 g Fe与500 mL 2 mol·L-1的盐酸反应,生
成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为
()
A.11.2 L
B.2.24 L
C.4.48 L
D.3.36 L
[解析] 设Fe完全(wánquán)反应需HCl的物质的量为n,
第十二页,共32页。
3.不同物质间换算的方法 (1)化学方程式中系数的比例。 (2)守恒关系建立的比例关系: ①原子守恒:CaCO3~Ca~C~3O; ②电荷守恒:Na2SO4 溶液中:2Na+~SO42-。 以上守恒均可建立比例关系进行换算。
第十三页,共32页。
1.将2.3 g 金属钠投入(tóurù)足量水中,产生H2的物质的量 是_______,在标准状况下H2的体积是__________。
所以 m(Cu)=64 g·mol-1×0.1 mol=6.4 g.
答案(dáàn): 6.4 g
第十九页,共32页。
第二十页,共32页。
以物质(wùzhì)的量为中心的相关计算
第二十一页,共32页。
[例1]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xùshù)正 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常温常压下,1.06 g Na2CO3含有Na+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NA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 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NA
0.2 mol V(H2) 02.2mmool l=2V2.H4 2L三十二页,共32页。
数为0.1NA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1章第3节第4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质量: 4g
36g
物质的量: 2mol 8g
2mol n mol
上下相同,左右对应。
计算:8gH2充分燃烧需要O2的体积在标况下是多少?
点燃
2H2 + O2 ==== 2H2O
物质的量: 2mol
1mol
质量: 4g
36g
标况下体积: 44.8L
22.4L
8g
VL
上下相同,左右对应。
二、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基本步骤 :
质量角度: 46 g
2g
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3g Na能生成几molH2?
46 g ~1mol 23 g ~?0.m5omlol
23g Na能生成多少个H2分子? 3.01×1023个 计算的关键: 上下相同, 左右对应。
计算:8g H2充分燃烧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质量
物质的量
点燃
2H2 + O2 ==== 2H2O
=14.35 g
1mol
答:能生成14.35 g AgCl沉淀。
【例4】实验室用60g含CaCO380%的大理石与足量 12mol/L的浓盐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
求:①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②生成CO2的体积(标况下)。
解:CaCO3摩尔质量为100 g/mol
n( CaCO3) = =
m(CaCO3) ( CaCO3)
解法1:
解法2:
Zn+ 2HCl====ZnCl2+H2 65 2×36.5
Zn +2HCl====ZnCl2+H2 12
6.5g m(HCl)
0.1mol n (HCl)
最新-高中化学《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教
第三节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课程安排】4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领会物质的量、摩尔、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的基本含义。
(2)使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阿伏伽德罗常数、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会用物质的量来计量物质。
(3)掌握用物质的量浓度来表示溶液的组成,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
(4)学会用物质的量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简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问题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从中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2)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让学生感受科学家在面对实际问题时,如何分析、联想、类比、迁移、概括和总结,如何建立数学模型,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 通过模拟科学家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 通过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1.知识上重点、难点:物质的量的含义和应用。
2.方法上重点、难点:如何寻找、选择解决问题的途径,建立数学模型。
【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探讨,完成下列表格:假定我们有一篓面值一元的硬币,假定每一硬币的形状、体积、质量是相同的,我们通过哪些方法或【教学过程】第 四 课 时[引言]引入物质的量后,不仅解决了一定量的宏观物质中含有多少微粒数的问题,而且也为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带来极大的方便。
[讲述、媒体显示]四、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2H 2 + O 2 2H 2O从质量角度: 4g 32g 36g从分子数角度: 2分子 1分子 2分子从物质的量角度: 2mol 1mol 2mol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 44.8L 22.4L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 2体积 1体积[迁移应用]▼分别从质量角度、微观粒子数角度、物质的量角度、从标况下气体体积角度、从任意相同条件气体体积角度分析化学反应2NO+O2===2NO2中各物质间的数量关系。
高中化学 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鲁教版必修1
第一章第三节第4课时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mo氯气与化学式为A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mo的氯化物AC,则的值为A.1B.2C.3 D.4【解析】C2+2A===2AC2mo mo=错误!=3。
【答案】 C2.在50 mL FeC3和CuC2的混合溶液中,FeC3和CuC2的浓度均为1 mo·L-1。
在此混合液中加入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A.mo·L-1B.1 mo·L-1C.mo·L-1D.mo·L-1【解析】nFeC3=0.05 L×1 mo·L-1=moFeC3+3NaOH===FeOH3↓+3NaC1 3mo nNaOHnNaOH=错误!=moCuC2+2NaOH===CuOH2↓+2NaC1 20.05 mo nNaOHnNaOH=错误!=mocNaOH=错误!=mo·L-1【答案】 D3.在a L A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 BaC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 NH3,则原溶液中的A3+的浓度mo·L-1为【解析】由氮元素守恒可知n[NH42SO4]=错误!mo,则A2SO43中含有的SO42-的物质的量为错误!mo,因此原溶液中A3+的浓度为:错误!=错误!mo·L-1。
【答案】 C4.2022年昆明高一检测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CaC2、AC3溶液中的C-,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A.6∶3∶2 B.1∶1∶1C.9∶3∶1 D.3∶2∶1【解析】由题意知KC、CaC2、AC3溶液消耗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再由Ag++C-===AgC↓知KC、CaC2、AC3溶液中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故nKC∶nCaC2∶nAC3=3∶错误!∶错误!=9∶3∶1。
高中化学 1.3.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时作业 鲁科版必修1(2021年整理)
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3.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3.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1.3.4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课时作业鲁科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A组--知能训练1.1。
2 mol氯气与化学式为A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
8 mol的氯化物ACl x,则x的值为()A.1 B.2C.3 D.4解析:x Cl2+2A===2ACl xx 21。
2 mol 0.8 molx=错误!=3。
答案:C2.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CaCl2、AlCl3溶液中的Cl-,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比为( )A.6∶3∶2B.1∶1∶1C.9∶3∶1 D.3∶2∶1解析:由题意知KCl、CaCl2、AlCl3溶液消耗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再由Ag++Cl-===AgCl↓知KCl、CaCl2、AlCl3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故n(KCl)∶n(CaCl)∶n(AlCl3)=3∶错误!∶错误!=9∶3∶1。
2答案:C3.今有H2和CO(体积比为1∶2)的混合气体V L,当其完全燃烧时,所需要O2的体积为( ) A.3V L B.2V LC.V L D.0.5V L解析:由方程式2H2+O2错误!2H2O,2CO+O2错误!2CO2知无论H2还是CO燃烧时都每2体积气体耗1体积O2,所以混合气体燃烧耗O2体积应是混合气体体积的一半。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4课 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doc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4课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建议2课时完成)[课程目标]1.准确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 B)的概念,了解物质的量(n)的概念,并注意符号、单位的正确应用。
2.掌握阿伏加德罗常数(N A)、摩尔质量(M)、气体摩尔体积(Vm)、物质的量浓度(c B)与物质的量(n)并能据此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一般了解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了解容量瓶的使用方法。
[要点精析]一、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物质的量:是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所组成的微粒集体作标准,表示一定量的物质中含有多少个这样的微粒集体的物理量。
它是一个联系宏观微粒集体与微观粒子个体的国际基本物理量。
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简称摩,符号:mol。
阿伏加德罗常数:其数值为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大约为6.02×1023,单位:mol-1任何1mol物质中都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个微粒。
或者说:1 mol任何微粒所含的微粒数与0.012 kg 12C 所含的碳原子数相等。
∴ n = N / N A在使用上述概念时要注意下列问题:1.“物质的量”是一个整体名词,不可分拆,如98克硫酸的物质的量是1 mol,使用“98克硫酸的量是1 mol”这样的表述方式是不恰当的。
2.摩尔它所计量的对象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原子,分子,离子,电子,质子等)或是它们的特定组合。
即摩尔只能用于描述原子、分子、质子、中子和电子等微观粒子,不能描述宏观物质。
3.所有表示物理量名词的符号均应写成斜体!用物质的量描述物质的多少时, 要用化学式(符号)指明粒子的种类,而不宜使用易引起误解的名称。
例如:1 mol H,表示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 mol H2表示氢分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而不能用1mol 氢这样不准确的表述。
2020-2021学年鲁科版必修1:1.3.4物质的量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课件(59张)
【做一做】 实验室需要制备一定量氢气。现将0.65 g金属锌放入1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 2 mol·L-1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氢气的体积为0.224 L(STP)。请完 成下表:
化学反应 物质的量/mol
Zn + 2HCl ==== ZnCl2 + H2↑
_0_._0_1_
_0_._0_2_
【思维建模】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母题追问】(1)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提示:1 mol·L-1。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因此c(HCl)= n HCl V HCl
0=.41mmol ol·L-1。
0.4 L
(2)若将题目改为“13.0 g 锌投入200 mL 1 mol·L-1的盐酸中”反应后应该放 出标准状况下的H2的体积为多少? 提示:2.24 L。由于13.0 g 锌的物质的量为0.2 mol,200 mL 1 mol·L-1的盐酸 的物质的量为0.2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Zn+2HCl====ZnCl2+H2↑可知,锌是过量 的,因此应按照盐酸的量计算产生氢气的量,故生成0.1 mol氢气,其体积在标准 状况下为2.24 L。
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 1
∶
1
∶
2HCl 2
2 2NA 2 mol 44.8 L 2
结论: (1)在同一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微粒数之比等于_物__质__的__量__之比,等于化学计 量数之比。 (2)在同温同压下,同一化学方程式中,气态物质的微粒数之比等于_物__质__的__量__ 之比,等于体__积___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3)记“组成”,突破陷阱,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第三节第4课时 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一、选择题1.1.2 mol 氯气与化学式为A 的单质完全反应生成0.8 mol 的氯化物AClx ,则x 的值为( )A .1B .2C .3D .4【解析】 xCl 2+2A===2AClxx 21.2 mol 0.8 molx =1.2 mol ×20.8 mol=3。
【答案】 C2.在50 mL FeCl 3和CuCl 2的混合溶液中,FeCl 3和CuCl 2的浓度均为1 mol·L -1。
在此 混合液中加入100 mL NaOH 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NaOH 溶液的浓度为( )A .0.5 mol·L -1B .1 mol·L -1C .1.25 mol·L -1D .2.5 mol·L -1【解析】 n(FeCl 3)=0.05 L ×1 mol·L -1=0.05 molFeCl 3 + 3NaOH===Fe(OH)3↓+3NaCl1 30.05 mol n(NaOH)n(NaOH)=3×0.05 mol 1=0.15 mol CuCl 2 + 2NaOH===Cu(OH)2↓+2NaCl1 20.05 mol n(NaOH)n(NaOH)=2×0.5 mol 1=0.1 molc(NaOH)=0.15 mol +0.1 mol 0.1 L=2.5 mol·L -1 【答案】 D3.在a L Al 2(SO 4)3和(NH 4)2SO 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 2,恰好使溶液中的SO 42- 完全沉淀;若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 3,则原溶液中的Al 3+的浓度 (mol·L -1)为( )A.2b -c 2aB.2b -c aC.2b -c 3aD.2b -c 6a【解析】 由氮元素守恒可知n[(NH 4)2SO 4]=c 2mol ,则Al 2(SO 4)3中含有的SO 42-的物质的量为⎝⎛⎭⎫b -c 2 mol ,因此原溶液中Al 3+的浓度为:23×(b -c 2)mol a L =2b -c 3amol·L -1。
【答案】 C4.(2010年昆明高一检测)分别完全沉淀等物质的量浓度的KCl 、CaCl 2、AlCl 3溶液中 的Cl -,消耗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AgNO 3溶液的体积比为3∶2∶1,则上述溶液的体积 比为( )A .6∶3∶2B .1∶1∶1C .9∶3∶1D .3∶2∶1【解析】 由题意知KCl 、CaCl 2、AlCl 3溶液消耗AgNO 3溶液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再由Ag ++Cl -===AgCl ↓知KCl 、CaCl 2、AlCl 3溶液中Cl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故n(KCl)∶n(CaCl 2)∶n(AlCl 3)=3∶22∶13=9∶3∶1。
【答案】 C5.将a g 含NaOH 的样品溶解在b mL 0.1 mol·L -1的硫酸中,再加入c mL 0.1 mol·L -1 的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样品中NaOH 的纯度是( ) A.b -c 125a ×100% B.b -c 25a×100% C.b -2c 250a ×100% D.8b -8c a×100% 【解析】 n(NaOH)=(b ×10-3)L ×0.1 mol·L -1×2-(c ×10-3)L ×0.1 mol·L -1×2=2(b-c)×10-4molw(NaOH)=2(b -c)×10-4mol ×40 g·mol -1a g ×100%=b -c 125a×100% 【答案】 A6.(2010年泰安高一质检)将5.6 L CO 2气体缓慢通过一定量的Na 2O 2固体后,得到3.36 L 气体(气体体积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定),所得气体的质量为( )A .3.8 gB .4.8 gC .5.4 gD .6.6 g【解析】 2CO 2+2Na 2O 2===2Na 2CO 3+O 2 气体体积减小44.8 L 32 g 22.4 LV(CO 2) m(O 2) (5.6-3.36)LV(CO 2)=44.8 L ×(5.6-3.36)L 22.4 L=4.48 L m(O 2)=32 g ×(5.6-3.36)L 22.4 L=3.2 g 剩余V(CO 2)=5.6 L -4.48 L =1.12 L ,即m(CO 2)=1.12 L 22.4 L·mol-1×44 g·mol -1=2.2 g m(气)=3.2 g +2.2 g =5.4 g【答案】 C7.某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B 。
B 为气体,其体积是反应掉的氧气体 积的2倍(同温同压)。
以下对B 分子组成的推测正确的是( )A .有1个氧原子B .有2个氧原子C .有1个A 原子D .有2个A 原子【解析】 在同温同压下的气体,其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阿伏加德罗定律的 推论)。
反应掉的氧气与生成的B 的体积之比是1∶2(同温同压),则N(O 2)∶N(B)= n(O 2)∶n(B)=1∶2。
又知B 是A 和氧气化合反应的产物,A 中不含氧,则1个B 的分 子里含有1个氧原子(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 A8.在一定体积的容器中,加入1.5 mol 氙气和7.5 mol 氟气,于400 ℃和2 633 kPa 下 加热数小时,然后迅速冷却至25 ℃,容器内除得到一种无色晶体外,还余下4.5 mol 氟气,则所得无色晶体产物中氙与氟的原子个数比是( )A .1∶2B .1∶3C .1∶4D .1∶6【解析】 根据参加反应的Xe 、F 的原子守恒可得:N(Xe)N(F)=1.5 mol 3 mol ×2=1.56=14。
【答案】 C二、非选择题9.在25 ℃、101 kPa 条件下,将15 L 氧气通入10 L 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 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并恢复至原来的温度和压强。
(1)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 L ,则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V(CO)=________L ,V(H 2)=________L 。
(2) 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a L ,则原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中:V(CO)∶V(H 2)=________。
【解析】 由2CO +O 2=====点燃2CO 2,2H 2+O 2=====点燃2H 2O 知,15 L O 2与10 L CO 、H 2的混 合气体反应,O 2足量。
(1)由2CO +O 2===2CO 2 气体体积减少44.8 L 22.4 LV(CO) 12V(CO) 由2H 2+O 2===2H 2O(l) 气体体积减少44.8 L 67.2 LV(H 2) 32V(H 2) 有⎩⎪⎨⎪⎧ V(CO)+V(H 2)=10 L 12V(CO)+32V(H 2)=10 L 解得⎩⎪⎨⎪⎧V(H 2)=5 L V(CO)=5 L(2)⎩⎪⎨⎪⎧ V(CO)+V(H 2)=10 L12V(CO)+32V(H 2)=15 L +10 L -a L解得⎩⎪⎨⎪⎧V(CO)=(a -10)L V(H 2)=(20-a)L V(CO)∶V(H 2)=(a -10)∶(20-a)【答案】 (1)5 5 (2)a -1020-a10.将标准状况下的HCl 气体4.48 L 溶于水形成100 mL 溶液,然后与足量的铁屑充分 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1)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________。
(2)生成H 2的体积(标准状况)为________。
(3)取反应后的溶液10 mL ,其中FeCl 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n(HCl)= 4.48 L 22.4 L·mol -1=0.2 mol Fe + 2HCl === FeCl 2 + H 2↑56 g 2 mol 1 mol 22.4 Lm(Fe) 0.2 mol n(FeCl 2) V(H 2)m(Fe)=56 g ×0.2 mol 2 mol=5.6 g V(H 2)=0.2 mol ×22.4 L 2 mol=2.24 L n(FeCl 2)=0.2 mol ×1 mol 2 mol =0.1 mol c(FeCl 2)=0.1 mol 0.1 L=1 mol·L -1 【答案】 (1)5.6 g (2)2.24 L (3)1 mol·L -111.在一定条件下,使26 g 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充分发生反应,所得的产物在适当 温度下跟足量的固体过氧化钠反应,使固体增重2 g 。
求原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氢气的质 量。
【解析】 2H 2+O 2点燃,2H 2O2Na 2O 2+2H 2O===4NaOH +O 2↑从固体增重的角度思考,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进行整合可得:Na 2O 2(s)+H 2(g)――→氧气点燃2NaOH(s) 由此可知,化学反应前后的固体质量差就是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
故参加反应的H 2质量为2 g ,O 2质量为16 g 。
若剩余的8 g 为H 2,则H 2质量为10 g , O 2质量为16 g ;若剩余的8 g 为O 2,则H 2质量为2 g ,O 2质量为24 g 。
【答案】 (1)10 g H 2和16 g O 2(2)2 g H 2和24 g O 212.向盛有10 g Na 2O 2固体的容器中充入一定体积的CO 2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后再测 量气体体积时,发现体积减少了1.12 L(STP)。
发生化学反应后的容器内固体的成分和 质量各是多少?【解析】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 ΔV(CO 2与O 2的体积差)156 g 212 g 22.4 Lm(Na 2O 2) m(Na 2CO 3) 1.12 Lm(Na 2O 2)=156 g ×1.12 L÷22.4 L =7.8 gm(Na 2CO 3)=212 g ×1.12 L÷22.4 L =10.6 g反应后剩余Na 2O 2的质量为10 g -7.8 g =2.2 g反应后的固体中含有Na 2O 2 2.2 g ,Na 2CO 3 10.6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