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的教学思考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心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的教学思考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训
心得
20世纪初,国外一些大企业纷纷成立了市场调查机构,对市场从事系统的调查和研究,市场调查的观念和理论也随之出现。

进入70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调查技术、统计方法不断应用于市场调查中,特别是电脑的出现及在市场调查中的运用,使市场调查可以凭借信息网络系统来进行。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面对不确定性的市场,许多经济部门和企业越来越重视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以增强市场营销策划和管理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一、课程介绍
市场调查是获取市场信息、进行市场营销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它对推动经济发展,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市场调查是一门对信息、情报、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解释、分析、判断,并采用一定的预测方法予以客观的评价和估计,为国民经济、为企业经营提供基础和依据的科学。

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一门市场研究的综合性的应用科学日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许多高等学校的经济类、管理类、统计类等相关专业已将市场调查作为必修课程之一。

市场调查与预测这门课程涉及大量的数理统计基础知识,需要数学的工具建立模型,没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就不能胜任课程的学习。

整个课程内容中,与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需要运用数学工具进行讲授的课时数超过20个。

从2005年到现在的近七年里,笔者七次讲授这门课程,本科学生超过3000人。

笔者在学校担任教学的几个专业,如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和社会工作等,有的是作为必修课,有的是选修课。

近两年选用的教材主要有:21世纪普通高校教育规划教材,闫秀荣主编
的《市场调查与预测》,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一版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徐阳、张毅主编的《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2月第二版。

要全面地介绍市场调查和预测常用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需要涉及的内容包括:市场调查与预测概述、市场调查与预测的机构介绍、市场调查策划、调查资料的收集方法、市场调查的抽样技术、问卷设计、资料的统计分析、定性与定量预测方法、撰写调查研究报告等。

除了这两版教材外,其他版本的笔者用过或参考过的也不少,最新版本的比如,罗洪群主编《市场调查与预测》(21世纪管理学教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简明主编的《营销调研》(21世纪管理学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6月等等,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没有相关数学基础知识的章节,往往默认学生已经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直接进入主题,直接就列出了总体方差、均方差的计算公式,讲授样本容量计算时也没有推导过程等。

二、教学现状
在2005和2006最初的两年里,笔者基本按照上述内容制定的教学大纲,当时是为行政管理本科2003和2004级讲授,都是72学时,是他们的专业必修课,是考试课程。

学时充分,学生重视,本是应该取得较好的效果的,但是通过两年的学生反馈、平时考查和考试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概念的掌握、定性方法的理解和运用效果都不错,但是对于抽样技术、资料的统计分析、定量预测方法的掌握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数学基础知识的欠缺!
进一步调查后发现,除了高校扩招、二本院校限制生源质量外,生源构成是一大原因:2003级行政管理本科有70%多是文科生,2004级行政管理本科文科生几乎80%。

近几届的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生源构成比例与行政管理大体相当。

三、改善教学的具体做法
近两年来,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尝试,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效果较为明显。

下面笔者就对本课程教学内容的
取舍和针对文科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方法方面谈一谈体会:
1.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增减取舍
考虑到多数的文科同学的现状,目前中学从高一下期就开始分设文理科,文科同学对数学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畏难情绪,有的同学可能认为数学对于以后工作用处不大,加上原来的基础不是太好,基础没打好,数学学习困难越来越大。

进入大学后,有的专业开设了经济数学,有的没有开就直接学市场调查,由于时间关系也遗忘不少。

鉴于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本课程的强烈的实践性,为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能较好地掌握本课程的重点内容——抽样调查,能够对调查调查获取的资料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把握“够用”、“会用”的原则,我在开始本门课的前6个至8个学时增加了数学基础知识,不可能全面提高同学的数学修养,力争做到有的放矢,仅考虑为本课程的教学服务。

具体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数学知识:排列与组合、概率及几种常用分布、期望与方差、指数、两因素和三因素分析等。

对于定量预测方法部分,由于涉及的数学知识较深且广,不讲授,也不做要求,让有兴趣的同学自学。

通过对相关数学知识的讲授,让学生明白,我们要调查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对象本身就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具有不确定性,引导学生思维习惯的改变,由确定性思维模式转为随机性思维模式,使学生掌握随机问题的数学处理方法,为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2.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数学知识本身枯燥难懂,学生在概率统计学习中普遍感到入门难,产生困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概率统计的研究对象是随机现象所呈现的统计规律性,而不再是确定性现象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思维有一个转变过程;另一方面,概率统计中几乎每个概念都是从实际背景抽象而得到,但我们的学生过去并不习惯于直接从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学抽象。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实际生活结合,提高学生的兴趣。

可以讲讲生日和彩票中奖问题(古典概型)、保险公司(二项分布)、证券投资决策组合(数学期望)方面的案例;讲解指
数时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CPI、股票指数的构成等等,介绍在工程建设、经济管理、人文社科等研究中出现的随机问题的数学方法。

通过这些实际应用实例的教学,使学生一方面理解概率统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另一方面增强对数学应用广泛性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讲授时,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除了介绍图象的部分,一些具体的推导演算最好用板书。

例如,介绍常用的几种分布时,用PPT 就很直观,这样可以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化为直观的、容易理解的内容,节约了绘图时间不说,还做到了规范准确;而具体概率、期望方差的计算就需要教师一步步板书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掌握。

光讲不练不行。

数学的学习需要大量的演算来巩固理解、运用公式,但是课时有限,在课堂除了必要的练习外,每次课后都布置作业,下次课要对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

讲解时对完成良好的同学可以及时表扬鼓励,正向强化;对于完成较差的同学不点名,以免挫伤其自尊心,对数学学习失去信心,丧失兴趣。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要刻苦学习,开拓思路,在广泛涉猎的基础上还要深钻深挖。

在讲课方式上要讲究艺术,可以打比方、比喻、对比,将原理形象化。

可以把自己的理解过程讲授给学生,不仅使学生对事实的原理有所理解,还要掌握理解方法;可以把教师本人在理解过程中的一些直觉性的东西传播给学生。

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注意互动,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大脑保持紧张状态,集中注意力,提高课堂效率。

要因材施教,在课堂教学中考虑大多数同学的掌握情况,不太赶,避免只有少数同学才能跟上;也不能太慢,毕竟课时有限,需要讲授的内容较多。

对于个别基础太差的同学,教师通过课后辅导来进行帮助。

事实求是,降低要求,能初步理解,能套用公式就是最低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