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阶段归类专训 制作统计图 (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10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阶段归类专训 制作统计图 (2)




1 (1)根据上面的统计表绘制条形图.
解人:如数图所示0.0 200
150
300
0
(2)结合图表回答:
①__________人数最多,__________人数最少;
②这个工工人厂共有________人.
管理人员
1650
(3)技术人员相当于工人的________,管20理%人员约占总人数的______(精确到1%),管
百分比
6%
36% %%
4%
校 6%
(2)画扇形图来表示上面的信息.
解:如图所示. A:中学 B:小学 C:幼儿园 D:特殊教育学校 E:高等院校
(3)哪两类学校较多?占总学校数量的百分比各是多少?
小学和幼儿园较多,占总学校数量的百分 比分别为32%,36%.
300
技术人 管理人 勤务人
类别 工人
4.某中学对七年级(2)班学生的身高情况进行了调查,并让小亮进行了统计,结

小亮得到了下表,但其
中有几个空没有填上.

7
(1)请你帮小亮把表格补充完整;
正正 6 12
2 解:补充表格如下:
(2)根据补充后的表格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解:如图所示.
理人员比勤务人员少________人.
9%
150
14分
第一 第二 第三 第四 第五 次次次次次
甲 10分 13分 12分 14分 16分
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出两人的成绩变化情况,并结合统计图,对两人的
成绩作乙出评价1.3分 14分 12分 12分 14分
解:画出折线图,如图所示. 从折线图上直观地看到甲的成绩总体呈上升趋势,而乙的成绩上下波动,故甲 的成绩不断提高,乙的成绩无明显进步.(评价不唯一,只要合理述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课件2(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课件2(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交换率 结合率 a+b=b+a (a+b)+c = a+(b+c)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相当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a - b = a +(-b)
有理数的乘法
1,同号相乘,异号相乘,与零相乘
2,乘法运算率 交换率 ab=ba 结合率 (ab)c=a(bc) 分配率 a(b+c)=ab+ac
有理数的除法
3 (2) 的倒数的相反数是______。 4
(3)
(4) (5)
1 1 6
是_______的相反数。
-(-5)的相反数是______。 -[-(-9)]的相反数是________。
计算
1 (1) 3 2
(2)-|+(8)|
(3)|-4|+|3|+|0|
1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 , 求这个数。 2
0.005002有四个有效数字5,0,0,2.
4.2000有五个有效数字4,2,0,0,0.
带单位的数以及用科学记数法表 示的数,如何说出它的精确度与 有效数字的个数 。
带单位的数有效数字的个数就是单位前的数 的有效数字的个数。 如40万,有两个有效数字4,0. 5百有一个有效数字5. 带单位的数说精确度时,要看单位前的数的 精确度的实际位数。 如40万精确到万位,3.2千精确到百位。
近似数字与有效数字
所谓近似数,就是与实际数字接近的数。 一般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 精确到哪一位。 如:127.32精确到百分位。230.0精确到十分位,32精确到个位。 有效数字的定义 四舍五入后的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精确到 的数位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如:20.35有四个有效数字2,0,3,5. 0.248有三个有效数字2,4,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97,最小值76,若组距为4,则可分为几组()A.4 B.5 C.6 D.7【答案】B【解析】根据题意,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是97,最小值76,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5.25;则可分为6组.21;若组距为4,有214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组数的确定方法,注意极差的计算与最后组数的确定,组数不要太少,也不能太多.2.小明在选举班委时得了28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不变B.不管小明所在的班级有多少学生,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数不变C.小明所在班级的学生人数不少于28人D.小明的选票的频率不能大于1【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频率=频数,即可解答.数据总和【详解】解:频率=频数数据总和,当全班人数变化时,所有选票中选小明的选票频率也随着变化;根据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可得B,C,D,都正确,A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是对频率、频数灵活运用的综合考查,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数据总和,各小组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3.小亮把全班50名同学的期中数学测试成绩,绘成如图所示的条形图,其中从左起第一、二、三、四个小长方形高的比是1∶3∶5∶1.从中同时抽一份最低分数段和一份最高分数段的成绩的概率分别是().A.110、110B.110、12C.12、110D.12、12【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设第一个长方形的高为x,则第二、三、四个小长方形高分别为3x,5x,x,由题意得x+3x+5x+x=50,解得x=5,即最低分为5人,最高分为5人,根据概率公式从中同时抽一份最低分数段和一份最高分数段的成绩的概率分别是550=110、550=110.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知识和概率公式,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如果一个事件有n种可能,而且这些事件的可能性相同,其中事件A出现m种结果,那么事件A的概率P(A)=mn.4.在全班45人中进行了你最喜爱的电视节目的调查活动,喜爱的电视剧有人数为18人,喜爱动画片有人数为15人,喜爱体育节目有人数为10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喜爱的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1818+15+10B.喜爱的电视剧的人数的频率是1845C.喜爱的动画片的人数的频率是1818+10D.喜爱的体育节目的人数的频率是18151454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频率应为频数除以总数,所以喜欢看电视剧、动画片和体育节目的频率分别是1845、1545、1045,故选B.5.在-(-3),(-3)2,(-3)3,︱-3︱中,负数出现的频率为()A.25%B.50%C.75%D.100%【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3)=3,(-3)2=9,(-3)3=-27,︱-3︱=3,所以负数出现的频率为25%,故选A.6.小文同学统计了他所在小区居民每天微信阅读的时间,并绘制了直方图.有以下说法:①小文同学一共统计了60人;②每天微信阅读不足20分钟的人数有8人;③每天微信阅读30~40分钟的人数最多;④每天微信阅读0-10分钟的人数最少.根据图中信息,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答案】D【解析】①小文同学一共统计了4+8+14+20+16+12=74(人),则命题错误;②每天微信阅读不足20分钟的人数有4+8=12(人),故命题错误;③每天微信阅读30−40分钟的人数最多,正确;④每天微信阅读0−10分钟的人数最少,正确.故选D.点睛: 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7.要反映一个家庭在教育方面支出占总收入的比,宜采用()A.条形统计图B.扇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频数分布直方图【答案】B【解析】根据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分析可得: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但一般不能直接从图中得到具体的数据;折线统计图表示的是事物的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解答】解:由统计图的特点,知要反映一个家庭在教育方面支出占总收入的比,宜采用扇形统计图.故选B.8.某班将安全知识竞赛成绩整理后绘制成直方图,图中从左至右前四组的百分比分别是4%、12%、40%、28%,第五组的频数是8,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该班有50名同学参赛B.第五组的百分比为16%C.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D.80分以上的学生有14名【答案】D【解析】A.8÷(1-4 %-12 %-40 %-28 %)=50(人),故正确;B. 1-4 %-12 %-40 %-28 %=16%,故正确;C.由图可知,成绩在70~80分的人数最多,故正确;D.50×(28 %+16 %)=22(人),故不正确;9.单位在植树节派出50名员工植树造林,统计每个人植树的棵树之后,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图中分组含最低值,不含最高值),则植树7棵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 )A .40%B .70%C .76%D .96%【答案】C【解析】 由图可得,植树7棵及以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5029650-=% ,故选D. 10.下列关于统计图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B .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C .扇形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D .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答案】C【解析】A. ∵条形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故正确;B. ∵折线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故正确;C. ∵扇形图能够显示部分与总体的关系,故不正确;D. ∵直方图能够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故正确;。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专题:教材经典母题及变式》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专题:教材经典母题及变式》 (教学课件)- 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3)鞋厂检测生产的鞋底能承受的弯折次数.
解:(3)抽样调查
【变式1】以下调查适合采用抽样调查的是
查的是
②③
. (填序号)
①了解全国食用盐加碘的情况;
②对七年级2班学生睡眠时间的调查;
③对人造卫星零部件的检查;
④对一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的检测.
①④
,适合采用全面调

核心母题2 样本的代表性
【例2】(人教教材母题)请指出下列哪些调查的样本缺乏代表性.
(1)了解全校同学喜欢课程情况,对某班男同学进行调查;
(2)了解某小区居民的防火意识,对你们班同学进行调查;
(3)了解商场的平均日营业额,选在周末进行调查.
解:(1)(2)(3)样本均缺乏样本性.
【变式2】(人教教材母题)某班要选3名同学代表本班参加班级间的交流
活动,现在按下面的办法抽取:把全班同学的姓名分别写在没有明显差

核心母题4 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
【例4】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下面的频数分布
表:
次数
60≤x
<80
80≤x
<100
100≤x
<120
120≤
<140
140≤x
<160
160≤
<180
180≤x
<200
频数
2
4
21
13
8
4
1
53

名学生;
,组数是 7


20
34 ⁠
(3)60秒跳绳次数 x 在100≤ x <140范围内的学生有
息解答下列问题.
(1)在这次调查活动中,一共调查

20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某县九年级有15000名学生参加安全应急预案知识竞赛活动,为了了解本次知识竞赛的成绩分布情况,从中抽取了400名学生的得分(得分取正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的a ,b= ,c= ;(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将得分转化为等级,规定得分低于59.5分评为“D”,59.5~69.5分评为“C”,69.5~89.5分评为“B”,89.5~100.5分评为“A”,这次15000名学生中约有多少人被评为“B”?【答案】(1)80,0.05,0.31;(2)补图见解析;(3)7650人【解析】分析:(1)根据百分比的意义即可求得a、b、c的值;(2)根据(1)和频率分布表即可直接补全直方图;(3)利用总数15000乘以对应的频率即可.本题解析:(1)80,0.05,0.31(2)如图=7650(人)(3)15000×204400答:约有7650人被评为“B” .点睛:本题考查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能力和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的能力;利用统计图获取信息时,必须认真观察、分析、研究统计图,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解决问题.82.某校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学习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王老师为进一步了解本班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现状,对该班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把调查结果分为四类(A.特别好,B.好,C.一般,D.较差)后,再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如图).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中,王老师一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2)将两幅统计图中不完整的部分补充完整;(3)假定全校各班实施新课程改革效果一样,全校共有学生2400人,请估计该校新课程改革效果达到A类的有多少学生;(4)为了共同进步,王老师从被调查的A类和D类学生中分别选取一名学生进行“兵教兵”互助学习,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选中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答案】王老师一共调查了20名学生;(2)补充完整统计图见解析;(3)估计该校新课程改革效果达到A类的有360名学生;(4)恰好选中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概率为1.2【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意可得:王老师一共调查学生:(2+1)÷15%=20(名);(2)由题意可得:C类女生:20×25%﹣2=3(名);D类男生:20×(1﹣15%﹣50%﹣25%)﹣1=1(名);继而可补全条形统计图;(3)用全校总学生人数乘以A的百分比;(4)据题意列出表格,再利用表格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恰好选中一名男生和一名女生的情况,继而求得答案.解:(1)3÷15%=20(人);(2)∵C类女生:20×25%﹣2=3(名);D类男生:20×(1﹣15%﹣50%﹣25%)﹣1=1(名);如图:(3)2 400×15%=360(人);(4)列表如下:A类中的两名男生分别记为A1和A2.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一男一女的有3种,所以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一位男生和一位女生的概率为P=31=62【点睛】此题考查了列表法或树状图法求概率以及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8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老年代步车的人越来越多.这些老年代步车却成为交通安全的一大隐患.针对这种现象,某校数学兴趣小组在《老年代步车现象的调查报告》中就“你认为对老年代步车最有效的管理措施”随机对某社区部分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其中调查问卷设置以下选项(只选一项):A:加强交通法规学习;B:实行牌照管理;C:加大交通违法处罚力度;D:纳入机动车管理;E:分时间分路段限行调查数据的部分统计结果如下表:(1)根据上述统计表中的数据可得m=_____,n=_____,a=_____;(2)在答题卡中,补全条形统计图;(3)该社区有居民2600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请你估计选择“D:纳入机动车管理”的居民约有多少人?【答案】(1)m=20%,n=175,a=500;(2)补图见解析;(3)910人.【解析】【分析】(1)利用选择A项的人数除以它所占百分比=样本容量,进而分别得出m,n,a的值;(2)利用(1)中所求,进而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直接估计选择“D:纳入机动车管理”的居民人数.【详解】(1)调查问卷的总人数为:a=25÷5%=500(人),∴m=100500×100%=20%,n=500×35%=175,∴m=20%,n=175,a=500;(2)如图所示:(3)估计选择“D:纳入机动车管理”的居民约有:2600×35%=910 (人).84.近几年,中国在线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在线旅游产业是依托互联网,以满足旅游消费者信息查询、产品预订及服务评价为核心目的,囊括了包括航空公司、酒店、景区、租车公司、海内外旅游服务供应商及搜索引擎、OTA、电信运营商、旅游资讯及社区网站等在线旅游平台的新产业.据数据统计:2012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约为2219亿元,2013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约为3015亿元,2014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相比2013年增加了1117亿元,2015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约为5424亿元,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为6622亿元,在人们对休闲旅游观念的不断加强之下,未来两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规模会持续上涨.(1)请用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将2012—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的数据描述出来,并在图中标明相应数据;(2)根据绘制的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预估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约为___________亿元,你的预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作图见解析;(2)只要给出符合预测数据的合理预测方法即可【解析】(1)将2012—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的数据描述出来,并在图中标明相应数据;(2)根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中提供的信息,预估2017年中国在线旅游市场交易金额即可,并写出理由.解:(1)折线统计图或条形统计图画出一个即可2012—2016年中国在线旅游交易金额统计表(2)8609;将近三年平均增长率作为预测2017年数据的依据(只要给出符合预测数据的合理预测方法即可).“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85.某学校准备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决定开设以下体育活动项目:足球、乒乓球、篮球和羽毛球,要求每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一项,为了解选择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学生人数,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调查,并将通过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选择篮球项目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多少度?(4)若该学校有1500人,请你估计该学校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人数;(5)九(1)班从参加乒乓球活动的学生中挑选四名优秀学生张杰、吴元、金贤、郝涛,随机选取两人为一组,另两人为一组,进行男子双打对抗训练,准备参加县乒乓球比赛.用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吴元与金贤恰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答案】(1)这次活动一共调查了250名学生;(2)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3)篮球项目的人数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等于108°;(4)选择足球项目的学生人数为480人;.(5)列表法见解析,吴元与金贤恰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为13【解析】(1)由“足球”人数及其百分比可得总人数;(2)根据各项目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求出“篮球”的人数,补全图形即可;(3)用“篮球”人数占被调查人数的比例乘以360°即可;(4)用总人数乘以样本中足球所占百分比即可得.(5)利用列表法求吴元与金贤恰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解:(1)由题意:80=250人,总共有250名学生.32%(2)篮球人数:250-80-40-55=75人,作图如右:(3)依题意得:75360⨯︒=108°250(4)依题意得:1500⨯0.32=480(人)(5)张杰、吴元、金贤、郝涛分别为A、B、C、D表示,则列表如下:故共有12种等可能性结果,其中吴元与金贤恰好分在同一组(记为事件M )的有AD ,BC ,CB ,DA 四种可能,∴()41123M P ==.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读懂统计图,从不同的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扇形统计图直接反映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86.2013年3月28是第1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某校为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组织全校学生参加安全知识测试,并对测试成绩做了详细统计,将测试成绩(成绩都是整数,试卷满分30分)绘制成了如下“频数分布直方图”.请回答:(1)参加全校安全知识测试的学生有 名;(2)中位数落在 分数段内;(3)若用各分数段的中间值(如5.5~10.5的中间值为8)来代替本段均分,请你估算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是多少.【答案】(1)1200;(2)400;(3)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为17.25分.【解析】解:(1)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学生总人数为(0.1+0.7+1.3+2.8+3.1+4.0)1001200⨯=. 3分(2)由频数分布直方图可知,在分数段0.5 15.5的人数为450,在分数段15.5 20.5的人数为400,6分故所求中位数落在15.5 20.5分数段内.7分(3)x 1(012=⨯.131⨯+.383⨯+.1134⨯+.0182⨯+.8⨯23+0.728)⨯ 20717.2512==, 11分 所以本次测试成绩全校平均分约为17.25分. 12分87.为了进一步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该校九年级一班50名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直方图,图表如下所示: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求表中a的值;(2)请把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在一分钟内跳绳次数少于120次的为测试不合格,则该校九年级一班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的合格率是多少?(4)若该校九年级学生有750人,请你估计该校一分钟跳绳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多少人.【答案】(1)18;(2)补全频数直方图见解析;(3)该校九年级一班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的合格率是72%;(4)估计该校一分钟跳绳测试不合格的学生有210人.【解析】试题分析:(1)用总人数50分别减去各个小组的人数即可求出a;(2)根据表格数据就可以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从表格中可以知道在一分钟内跳绳次数少于120次的有两个小组,共6+8=14人,然后除以总人数即可求出该校九年级(1)班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不合格的概率,然后即可得出人数.试题解析:(1)频数之和等于总人数,∴a=50−6−8−12−6=18.(2)由(1)得a=18,所作图形如下:=0.28,(3)抽样调查中不合格的频率为:1450估计该年级学生不合格的人数大约有750×0.28=210(个)答:估计该年级学生不合格的人数大约有210个人。

第十章_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__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1 统计调查(1)学习要求了解全面调查是一种收集数据的方法,会设计简单的调查问卷收集数据,会用统计表和扇形图描述数据;能根据问题查找有关资料,获得数据信息。

(一)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做统计调查时,通常先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______,为此要设计______;为了更清楚地了解数据所蕴含的规律,经常用表格______;为了更直观地看出表中的信息,还可以用统计图来______.2.在调查中,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叫做______.3.某校组织学生开展“八荣八耻”宣传教育活动,其中有38%的同学走出校门进行宣讲,这部分学生在扇形统计图中应为______部分(选择A、B、C、D填空).4.2008年4月16日至20日,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公共区举办了“好运北京”综合测试赛,测试期间,公共餐饮售卖点5日的营业额如图所示:则营业额最高的是______日,它和营业额最低的那天相比,相差______元.二、选择题5.一般常用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居民的生活质量(系数值越小代表生活质量越好),下表为我国某几年生活质量统计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活质量稳步提高(B)生活质量稳步下降(C)生活质量有升有降(D)生活质量稳定不变6.如图是某班学生最喜欢的球类活动人数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班喜欢乒乓球的学生最多(B)该班喜欢排球与篮球的学生一样多(C)该班喜欢足球的人数是喜欢排球人数的1.25倍(D)该班喜欢其它球类活动的人数为5人三、解答题7.学校食堂的主食主要有:米饭、馒头、花卷、面条,你班上同学最喜欢哪种主食,请设计一个调查问卷.(二)综合运用诊断8.查阅动物百科全书,得到信息:丹顶鹤体长约140厘米,营巢于周围环水的浅滩或深草丛中,每次产卵2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绿孔雀体长100~230厘米,营巢于灌木丛、竹丛间的地面,每次产卵4~8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鸳鸯体长38~44厘米,营巢于树洞中,每次产卵7~12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请用一张统计表表示上述信息.9.以区域发展水平为分类标志,我国将全国划分为三个带状经济区,即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观察各区域面积扇形图,并回答问题:⑴哪个地区面积最大?哪个地区面积最小?(2)哪个地区的面积超过全国的一半?(3)看此图,你能知道中部地区的面积是多少吗?如果能,请计算;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10.有一位同学调查了一个月内全校学生的借书情况,数据如下:(1)先完成上面表格,然后根据数据画出扇形统计图;(2)根据扇形图分析学校图书馆的借书率高吗?(3)根据以上信息,请你向学校提出一条好的建议.11.小李通过对某地区1998年至2000年快餐公司发展情况的调查,制成了该地区快餐公司个数情况的条形图和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的平均数情况条形图,解答下列问题:(1)1999年该地区销售盒饭共______万盒;(2)该地区盒饭销量最大的年份是______年,这一年的年销量是______万盒;(3)计算出这三年中该地区平均每家快餐公司的年销售盒饭数量(精确到0.01万).答:测试2 统计调查(2)学习要求1.了解通过抽样调查收集处理数据的方法,明确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的基本思想.2.通过实例理解总体、样本和样本容量的概念.会用折线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直观地反映数据规律.(一)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抽样调查是只从总体中抽取______进行调查,然后根据______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______,组成其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______,被抽取的那些______组成一个______.2.为了了解一批手表的防水性能,从中抽取10只手表进行防水性能测试,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__________________,个体是__________________,抽取的样本是__________________,样本容量是______.3.抽样调查具有____________的优点,它的缺点是不如全面调查得到的结果______,它得到的只是____________.比如为了解某牛奶公司生产的酸奶的质量情况作调查,这个调查适合作____________.4.下列调查的样本中不缺乏代表性的有哪几个______.(填序号)①为了了解你校七年级学生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抽取七(一)班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析;②为了了解我国18岁青年的身高,从不同的地区随机抽取1000名18岁青年的身高;③为了了解一批洗衣粉的质量情况,从中抽取50袋进行调查;④为了了解某公园的每天游园人数,从中抽查一年中每个星期天的游园人数.5.如图的折线图反映的是某个家庭每天购菜情况(统计时间为一周),则这个星期中购菜钱数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______元.二、选择题6.为了了解某校九年级学生的双眼视力,从中抽取60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 ).(A)每名学生的视力(B)60名学生的视力(C)60名学生(D)该校九年级学生的双眼视力7.为了反映某地区的天气变化趋势,最好选择( ).(A)扇形统计图(B)条形统计图(C)折线统计图(D)以上三种都不行8.要调查某校七年级学生周日的睡眠时间,选取调查对象最合适的是( ).(A)选取一个班级的学生(B)选取50名男生(C)选取50名女生(D)随机选取50名七年级学生三、解答题9.某学校为丰富大课间自由活动的项目,随机选取本校100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是“你最喜欢的自由活动项目是什么?”,整理收集的数据,绘制成下图.⑴学校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2)求喜欢“踢毽子”的学生人数,并在图中将“踢毽子”部分的图形补完整;(3)该校共有800名学生,请通过计算估计出喜欢“跳绳”的学生人数.10.为了提高长跑成绩,小彬坚持锻炼并每周日记录下1500米的成绩:小彬1500米成绩变化统计表 (单位:分)(1)请画出能反映小彬1500米成绩变化的统计图;(2)如果要清楚地看出小彬成绩的变化情况,你选择统计图还是统计表?如果要方便、准确地获得他锻炼5个星期的跑步成绩,你会如何选择?测试3 直方图学习要求1.初步认识直方图,能分析简单的频数分布情况.2.会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并根据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一)课堂学习检测一、填空题1.分析数据的频数分布,首先计算出这组数据中__________的差,参照这个差值对数据进行__________,然后利用____________给出数据的分布情况,进而用____________来描述数据的分布情况.2.对某中学同年龄的70名女学生的身高进行测量,得到一组数据,其中最大值是170cm,最小值是147cm,对这组数据进行整理时,打算把它分成8组,则组距是______.3.某班数学考试成绩如下:由此可知,该班的成绩的优秀率是______%,及格率是______%.4.如图是某单位职工年龄(取正整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根据图形直接回答下列问题:第4题图⑴该单位共有职工______人;(2)______年龄段的职工人数最多,该年龄段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______%;年龄不小于38岁,但小于44岁的职工人数占职工总人数的______%;(3)如果42岁的职工有4人,则年龄在42岁以上的职工有______人.5.如图是某班学生的一次考试成绩的频数分布直方图,由图可知:第5题图(1)该班有______名学生;(2)该班不及格的学生共有______名,占全班人数的______%;(3)该班成绩优秀(分数在85分以上)的学生范围应该在______.二、解答题6.网瘾低龄化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有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对12~35岁的网瘾人群进行了抽样调查.下图是用来表示在调查的样本中不同年龄段的网瘾人数的,其中30~35岁的网瘾人数占样本总人数的20%.(1)被抽样调查的样本总人数为______人.(2)请把统计图中缺失的数据、图形补充完整.(3)据报道,目前我国12~35岁网瘾人数约为200万人,那么其中12~17岁的网瘾人数约有多少人?。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
4.知识巩固: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运用直方图分析数据,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5.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以及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7.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8.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5.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情况等,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实践活动:评价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关注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学生们的日常活动为切入点,提出一个与数据相关的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班级同学的身高分布情况吗?”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直观地展示这些数据。接着,我会简要回顾之前学过的统计图表,如条形图、折线图等,并指出直方图作为一种新的统计工具,能够更有效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这样的导入方式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够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学生小组讨论
讲授新知后,我会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我会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份数据表格,表格中包含了不同组别的数据。学生需要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数据表格,选择合适的数据范围和组距,将数据分组。
2.计算每组的频数和频率,并记录在表格中。
3.根据频数和频率,绘新课之后,我会正式介绍直方图的概念、特点和应用。我会详细讲解直方图的构成要素,如横轴、纵轴、矩形条等,并解释每个元素的含义。接着,我会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直方图的绘制步骤,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将一组数据转化为直方图。在这个过程中,我会强调直方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优势,如能够清晰地展示数据的分布形态、中心趋势和离散程度。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6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某校未为了解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情况,随机选取该校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的学生中,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90min的有_____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60min的有_____人;(2)被调查的学生总数为_____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_____,统计图中n 的值为_____,被调查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落在_____组;(3)该校共有96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60min的学生数.【答案】(1)18,15,30(2)120,42,25,C(3)720【解析】【分析】(1)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列式计算即可;(3)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论.【详解】解:(1)被调查的学生中,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90min的有18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5%,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足60min的有12+18=30人;故答案为18,15,30;(2)被调查的学生总数为18÷15%=120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120﹣12﹣18﹣30﹣18=42,统计图中n的值为×100%×100=25,被调查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落在C组;故答案为120,42,25,C;(3)960×=720,答:估计该校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不少于60min的学生数为72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直方图:频率分布表列出的是在各个不同区间内取值的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是用小长方形面积的大小来表示在各个区间内取值的频率.直角坐标系中的纵轴表示频率与组距的比值,即小长方形面积=组距×频数组距=频率.②各组频率的和等于1,即所有长方形面积的和等于1.也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32.为了提高学生书写汉字的能力,增强保护汉字的意识,我市举办了首届“汉字听写大赛”,经选拔后有50名学生参加决赛,这50名学生同时听写50个汉字,若每正确听写出一个汉字得1分,根据测试成绩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表: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各题:(1)求表中a的值;(2)请把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测试成绩不低于40分为优秀,则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多少?(4)第5组10名同学中,有4名男同学,现将这10名同学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抗练习,且4名男同学每组分两人,求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能分在同一组的概率.【答案】(1)12;(2)补充频数分布直方图见解析; (3)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0.44;(4)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分在同一组的概率是16.【解析】试题分析:(1)用总人数减去第1、2、3、5组的人数,即可求出a 的值; (2)根据(1)得出的a 的值,补全统计图;(3)用成绩不低于40分的频数乘以总数,即可得出本次测试的优秀率; (4)用A 表示小宇,B 表示小强,C 、D 表示其他两名同学,画出树状图,再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试题解析:(1)表中a 的值是:a=50-4-8-16-10=12; (2)根据题意画图如下:(3)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12100.4450+=.答:本次测试的优秀率是0.44;(4)用A表示小宇,B表示小强,C、D表示其他两名同学,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共有12种情况,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分在同一组的情况有4种,则小宇与小强两名男同学分在同一组的概率是41.123考点:1.频数(率)分布直方图;2.频数(率)分布表;3.列表法与树状图法.33.为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某市对某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情况进行了20天的调查,将所得数据绘制成如下统计图(图2不完整):请根据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多少次;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多少天;(2)请把图2中的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温馨提示:请画在答题卷相对应的图上)(3)通过宣传教育后,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明显减少.经对这一路口的再次调查发现,平均每天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比第一次调查时减少了4次,求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多少次行人的交通违章.【答案】(1)8,5;(2)图像见解析;(3)3次. 【解析】 【分析】(1)直接根据折线统计图可读出数据; (2)求出8次的天数,补全图形即可;(3)求出这20天的平均数,然后再算出交通违章次数即可. 【详解】解:(1)第7天,这一路口的行人交通违章次数是8次; 这20天中,行人交通违章6次的有5天; (2)补全的频数直方图如图所示:(3)第一次调查,平均每天行人的交通违章次数为:536574859320⨯+⨯+⨯+⨯+⨯=7(次)∵7-4=3(次)∵通过宣传教育后,这一路口平均每天还出现3次行人的交通违章. 【点睛】本题考查折线统计图,频数分布直方图.34.现今“微信运动”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喜爱,某兴趣小组随机调查了我市名教师某日“微信运动”中的步数情况进行统计整理,绘制了如下的统计图表(不完整):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的值并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2)本市约有名教师,用调查的样本数据估计日行走步数超过步(包含步)的教师有多少名?(3)若在名被调查的教师中,选取日行走步数超过步(包含步的两名教师与大家分享心得,求被选取的两名教师恰好都在步(包含步)以上的概率.【答案】(1)0.16,0.24,10,2;补图见解析;(2)11340;(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频率=频数÷总数可得答案;(2)用样本中超过12000步(包含12000步)的频率之和乘以总人数可得答案;(3)画树状图列出所有等可能结果,根据概率公式求解可得.试题解析:(1)a=8÷50=0.16,b=12÷50=0.24,c=50×0.2=10,d=50×0.04=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2)37800×(0.2+0.06+0.04)=11340,答:估计日行走步数超过12000步(包含12000步)的教师有11340名;(3)设16000≤x<20000的3名教师分别为A、B、C,20000≤x<24000的2名教师分别为X、Y,画树状图如下:由树状图可知,被选取的两名教师恰好都在20000步(包含20000步)以上的概率为.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35.养成良好的早锻炼习惯,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非常有益,某中学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的早锻炼情况,校政教处在七年级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并对这些学生通常情况下一天的早锻炼时间x(分钟)进行了调查.现把调查结果分成A、B、C、D四组,如下表所示,同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下面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和扇形统计图;(2)所抽取的七年级学生早锻炼时间的中位数落在区间内;(3)已知该校七年级共有1200名学生,请你估计这个年级学生中约有多少人一天早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早锻炼:指学生在早晨7:00~7:40之间的锻炼)【答案】(1)作图见解析;(2)C;(3)1020.【解析】试题分析:(1)先根据A区间人数及其百分比求得总人数,再根据各区间人数之和等于总人数、百分比之和为1求得C区间人数及D区间百分比可得答案;(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3)利用样本估计总体思想求解可得.试题解析:(1)本次调查的总人数为10÷5%=200,则20~30分钟的人数为200×65%=130(人),D项目的百分比为1﹣(5%+10%+65%)=20%,补全图形如下:(2)由于共有200个数据,其中位数是第100、101个数据的平均数,则其中位数位于C区间内,故答案为:C;(3)1200×(65%+20%)=1020(人).答:估计这个年级学生中约有1020人一天早锻炼的时间不少于20分钟.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中位数.36.随若移动终端设备的升级换代,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解中学生在假期使用手机的情况(选项:A .和同学亲友聊天;B.学习;C.购物;D.游戏;E.其它),端午节后某中学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取了若干名学生进行调査,得到如下图表(部分信息未给出):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有多少人?(2)求表中m,n,p的值,并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中学约有名学生,估计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多少人?并根据以上调査结果,就中学生如何合理使用手机给出你的一条建议.【答案】(1)50人;(2)0.2;10;20.补图见解析;(3)400人.【解析】【分析】【详解】(1)从C可以看出:5÷0.1=50(人)答:这次被调查的学生有50人;=0.2,n=0.2×50=10,p=0.4×50=20(2)m=1050补全图形如图所示:(3)800×(0.1+0.4)=800×0.5=400(人)答:全校学生中利用手机购物或玩游戏的共有400人建议:中学生使用手机要多用于学习.考点:频数、频率、统计图实际应用37.为了解某个某个季度的气温情况,用适当的抽样方法从该地这个季度中抽取30天,对每天的最高气温(单位:)进行调查,并将所得的数据按照,,,,分成五组,得到如图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这3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各组的实际数据用该组的组中值代表);(2)每月按30天计算,各组的实际数据用该组的组中值代表,估计该地这个季度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3)如果从最高气温不低于的两组内随机选取两天,请你直接写出这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概率.【答案】(1)这3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为20.4℃;中位数为22℃;(2)该地这个季度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为48天;(3)这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概率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30天的最高气温总和除以总天数,即可得到这3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再根据第15和16个数据的位置,判断中位数;(2)根据30天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即可估计这个季度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3)从6天中任选2天,共有15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情况有6种,据此可得这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概率.试题解析:(1)这30天最高气温的平均数为:=20.4℃;℃中位数落在第三组内,℃中位数为22℃;(2)℃30天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为16天,℃该地这个季度中最高气温超过(1)中平均数的天数为×90=48(天);(3)从6天中任选2天,共有15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情况有6种,故这两天都在气温最高一组内的概率为=.考点:1.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用样本估计总体;3.频数(率)分布直方图;4.加权平均数;5.中位数.38.为了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开阔视野,某校开展了“书香校园,从我做起”的主题活动,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对他们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进行调查,绘制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部分如下:请根据图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a= ,b= ;(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学校将每周课外阅读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学生评为“阅读之星”,请你估计该校2000名学生中评为“阅读之星”的有多少人?【答案】(1)25;0.10;(2)补图见解析;(3)200人.【解析】【分析】(1)由阅读时间为0<t≤2的频数除以频率求出总人数,确定出a与b的值即可;(2)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3)由阅读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百分比乘以2000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1)根据题意得:2÷0.04=50(人),则a=50﹣(2+3+15+5)=25;b=5÷50=0.10;故答案为25;0.10;(2)阅读时间为6<t≤8的学生有25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3)根据题意得:2000×0.10=200(人),则该校2000名学生中评为“阅读之星”的有200人.【点睛】此题考查了频率(数)分布表,条形统计图,以及用样本估计总体,弄清题中的数据是解本题的关键.39.随着社会的发展,私家车变得越来越普及,使用节能低油耗汽车,对环保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某市有关部门对本市的某一型号的若干辆汽车,进行了一项油耗抽样实验:即在同一条件下,被抽样的该型号汽车,在油耗1L的情况下,所行驶的路程(单位:km)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图所示:(注:记A为12~12.5,B为12.5~13,C为13~13.5,D为13.5~14,E为14~14.5)请依据统计结果回答以下问题:(1)试求进行该试验的车辆数;(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若该市有这种型号的汽车约900辆(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利用上述统计数据初步预测,该市约有多少辆该型号的汽车,在耗油1L的情况下可以行驶13km以上?【答案】(1)30;(2)作图见解析;(3)66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C所占的百分比以及频数,即可得到进行该试验的车辆数;(2)根据B的百分比,计算得到B的频数,进而得到D的频数,据此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根据C,D,E所占的百分比之和乘上该市这种型号的汽车的总数,即可得到结果.试题解析:(1)进行该试验的车辆数为:9÷30%=30(辆);(2)B:20%×30=6(辆),D:30﹣2﹣6﹣9﹣4=9(辆),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3)900×=660(辆).答:该市约有660辆该型号的汽车,在耗油1L的情况下可以行驶13km以上.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用样本估计总体;扇形统计图.40.某体育老师测量了自己任教的甲、乙两班男生的身高,并制作了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身高分组频数频率152≤x<155 3 0.06155≤x<158 7 0.14158≤x<161 m 0.28161≤x<164 13 n164≤x<167 9 0.18167≤x<170 3 0.06170≤x<173 1 0.02根据以上统计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统计表中m= ,n= ,并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2)在这次测量中两班男生身高的中位数在:范围内;(3)在身高≥167cm的4人中,甲、乙两班各有2人,现从4人中随机推选2人补充到学校国旗护卫队中,请用列表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这两人都来自相同班级的概率.【答案】(1) 14,0.26.补图见解析;(2) 161≤x<164.(3).【解析】试题分析:(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再根据频率公式求出m,n.画出直方图即可;(2)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判断;(3)画出树状图即可解决问题;试题解析:(1)设总人数为x人,则有=0.06,解得x=50,℃m=50×0.28=14,n==0.26.频数分布直方图:(2)观察表格可知中位数在161≤x<164内,(3)将甲、乙两班的学生分别记为甲1、甲2、乙1、乙2树状图如图所示:所以P(两学生来自同一所班级)=.考点:列表法与树状图法;频数(率)分布表;频数(率)分布直方图;中位数.。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考点总结(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考点总结(带答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考点总结单选题1、某市有3000名初一学生参加期末考试,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①这3000名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全体是总体;②每个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③200名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3个B.2个C.1个D.0个答案:A分析:根据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总体是我们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样本是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是一个样本包括的个体数量,样本容量没有单位,判断即可.解:①这3000名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的全体是总体,说法正确;②每个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说法正确;③200名初一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说法正确;所以其中说法正确的是3个.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如图是某天参观温州数学名人馆的学生人数统计图.若大学生有60人,则初中生有()A.45人B.75人C.120人D.300人答案:C分析:根据大学生的人数与所占的百分比求出总人数为300人,再用初中生所占的百分比乘以总人数即可得到答案.解:总人数=60÷20%=300(人);300×40%=120(人),故选:C.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扇形统计图求总人数和单项的人数,关键在于公式的灵活运用.3、为了解某市七年级15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500名学生的体重是()A.总体B.个体C.总体的一个样本D.样本容量答案:C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解:A、总体是七年级15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这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故A错误;B、个体是七年级每一名学生的体重,故B错误;C、这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C正确;D、样本容量是500,故D错误;故选:C.小提示: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4、如图,AB∥CD,∠BED=61°,∠ABE的平分线与∠CDE的平分线交于点F,则∠DFB=()A.149°B.149.5°C.150°D.150.5°答案:B分析:过点E作EG∥AB,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BE+∠BEG=180°,∠GED+∠EDC=180°”,根据角的计算以∠ABE+∠CDE)”,再依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结合角的计算即可得出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FBE+∠EDF=12结论.如图,过点E作EG∥AB,∵AB∥CD,∴AB∥CD∥GE,∴∠ABE+∠BEG=180°,∠GED+∠EDC=180°,∴∠ABE+∠CDE+∠BED=360°;又∵∠BED=61°,∴∠ABE+∠CDE=299°.∵∠ABE和∠CDE的平分线相交于F,∴∠FBE+∠EDF=1(∠ABE+∠CDE)=149.5°,2∵四边形的BFDE的内角和为360°,∴∠BFD=360°-149.5°-61°=149.5°.故选B.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以及四边形内角和为360°,解决该题型题目时,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相等(或互补)的角是关键.5、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方式的是()A.调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收视率B.调查某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C.调查昆仑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D.调查疫情期间某超市人员的健康码答案:D分析:根据全面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解答.解:A.调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B.调查某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C.调查昆仑学校的空气质量情况,适合抽样调查,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D.调查疫情期间某超市人员的健康码,适合全面调查,故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某班组织了针对全班同学关于“你最喜欢的一项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后,绘制出频数分布直方图,由图可知,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最喜欢篮球的人数最多B.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最喜欢乒乓球人数的两倍C.全班共有50名学生D.最喜欢田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0 %答案:C分析:观察直方图,根据直方图中提供的数据逐项进行分析即可得.观察直方图,由图可知:A. 最喜欢足球的人数最多,故A选项错误;B. 最喜欢羽毛球的人数是最喜欢田径人数的两倍,故B选项错误;C. 全班共有12+20+8+4+6=50名学生,故C选项正确;D. 最喜欢田径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100%=8 %,故D选项错误,50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从直方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进行解题是关键.7、从某公司3000名职工随机抽取30名职工,每个职工周阅读时间(单位:min)依次为.1800D.2100答案:A分析:依据抽取的样本中周阅读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职工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估计该公司所有职工中,周阅读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职工人数.=1200(人),解:由题可得,3000×10+230∴该公司所有职工中,周阅读时间超过一个半小时的职工人数约为1200人,故选A.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用样本估计总体,一般来说,用样本去估计总体时,样本越具有代表性、容量越大,对总体的估计也就越精确.8、平顶山某校有3000名学生,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总体是该校30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B.个体是每一个学生C.样本是抽取的3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D.样本容量是300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可得30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进行睡眠质量调查,这个问题中的总体是30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样本是抽取的300名学生睡眠质量情况,个体是每一个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样本容量是300,注意样本容量不能加任何单位.解:A.总体是该校30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B.个体是每名学生的睡眠质量,故此选项错误,符合题意;C.样本是抽取的300名学生的睡眠质量,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D.样本容量是300,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9、从A地到B地有驾车、公交、地铁三种出行方式,为了选择适合的出行方式,对6:00—10:00时段这三种出行方式不同时刻出发所用时长(从A地到B地)进行调查、记录与整理,数据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合理的是()A.若7:00前出发,地铁是最快的出行方式B.若选择公交出行且需要30分钟以内到达,则7:00之前出发均可C.驾车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较小D.在此时段里,地铁出行的所用时长都在30分钟至40分钟之间答案:D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判定即可得出答案.解:A.根据统计图可得,7:00出行,公交快,故A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B.根据统计图可得,若选择公交出行且需要30分钟以内到达,则6:00之前出发均可,故B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C.根据统计图可得,地铁出行所用时长受出发时刻影响较小,故C选项说法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在此时段里,地铁出行的所用时长都在30分钟至40分钟之间,故D选间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折线统计图,根据题目要求读懂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求解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如图是某种学生快餐的营养成分统计图,若脂肪有30g,则蛋白质有()A.135gB.130gC.125gD.120g答案:A分析:脂肪有30g占总质量的10%,可知总质量为300g,再根据蛋白质所占比例即可求解.由题意可得,30÷10%×45%=300×0.45=135g,即快餐中蛋白质有135克,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的知识点,数量掌握扇形统计图并正确计算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填空题11、下列调查中必须用抽样调查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有________.①检查一大批灯泡的使用寿命;②调查某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④了解NBA各球队在2015-2016赛季的比赛结果.答案:①②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①检查一大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采用抽样调查方式;②调查某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收入情况采用抽样调查方式;③了解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采用全面调查方式;④了解NBA各球队在2015-2016赛季的比赛结果采用全面调查方式,故答案是:①②.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12、经调查,我区高中学生上学所用的交通方式中,选择“电瓶车”、“自行车”、“其他”的比例为5:2:5,若该校学生有600人,则选择“电瓶车”的学生人数是___________.答案:250人分析:用总人数600乘以选择“电瓶车”的比例即可.=250人,解:选择“电瓶车”的学生人数是600×55+2+5所以答案是:250人.小提示:此题考查了利用总体中部分的比例求总体中的数量,正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13、为了解本校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分布情况,从中抽取4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调查中,样本是______.答案:抽取4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分析:根据样本的定义解答.解:为了解本校六年级学生数学成绩的分布情况,从中抽取4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调查中,样本是抽取4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所以答案是:抽取4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样本的定义:抽取的部分的调查对象是样本,熟记定义是解题的关键.14、某教育网站正在就问题“中小学生对上课拖堂现象的反应”进行在线调查,你认为调查结果________普遍代表性.答案:不具有分析:样本具有代表性是指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利用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即可作出判断.解:在某教育网站正在就问题“中小学生对上课拖堂现象的反应”进行在线调查,范围和人群太集中,不具有代表性.所以答案是:不具有小提示:本题考查了调查的对象的选择,要读懂题意,分清调查的内容所对应的调查对象是什么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所选取的对象要具有代表性.15、某校为了了解某个年级的学习情况,在这个年级抽取了50名学生,对某学科进行测试,将所得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列出表格:(2)本次测试这50名学生成绩的及格率是________;(60分以上为及格,包括60分)(3)这个年级此学科的学习情况如何?请在下列三个选项中,选一个填在题后的横线上________.A.好 B.一般 C.不好答案:(1)21;(2) 96% ;(3)A试题分析:(1)根据总人数=频数÷频率计算;(2)得出60分以上的频率和除以总即为本次测试这50名学生成绩的及格率=96%;(3)由及格率很高,故由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该年级此学科的成绩较好.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知:测试90分以上(包括90分)的人数为50×0.42=21人;=96%;(2)本次测试这50名学生成绩的及格率是0.04+0.16+0.34+0.421(3)由频数分布表可以看出该年级此学科的及格率比较高,优秀人数比较多,成绩较好.故选A.解答题16、某校将举办的“壮乡三月三”民族运动会中共有四个项目:A跳长绳,B抛绣球,C拔河,D跳竹竿舞.该校学生会围绕“你最喜欢的项目是什么?”在全校学生中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四个选项中必选且只选一项),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种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舞请结合统计图表,回答下列问题:(1)填空:a=;(2)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多少?(3)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4)李红同学准备从抛绣球和跳竹竿舞两个项目中选择一项参加,但她拿不定主意,请你结合调查统计结果给她一些合理化建议进行选择.答案:(1)10%(2)100人(3)见解析(4)建议选择跳竹竿舞,因为选择跳竹竿舞的人数比较少,得名次的可能性大分析:(1)用1分别减去A、C、D类的百分比即可得到a的值;(2)用A类学生数除以它所占的百分比即可得到总人数;(3)用35%乘以总人数得到B类人数,再补全条形统计图画树状图;(4)根据选择两个项目的人数得出答案.(1)解:a=1﹣35%﹣25%﹣30%=10%,所以答案是:10%;(2)解:25÷25%=100(人),答: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100人;(3)解:B类学生人数:100×35%=35,补全条形统计图如图,(4)解:建议选择跳竹竿舞,因为选择跳竹竿舞的人数比较少,得名次的可能性大.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条形统计图的综合运用,读懂统计图,从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7、2021年秋季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依据政策要求,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学生每天的完成作业时长不能超过2小时.某中学为了积极推进教育部的新政策实施,对本校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1)这次抽样共调查了名学生,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计算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作业时长为2.5小时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3)若该中学共有学生3000人,请据此估计该校学生的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学生人数.答案:(1)500;补全条形统计图见解析(2)扇形统计图中表示作业时长为2.5小时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57.6°(3)估计该校学生的作业时间不少于2小时的学生人数为1320人分析:(1)用完成作业时间是2小时的学生人数除以相应的比例即可得到调查总数,然后用总数乘以1.5小时人数所在的比例;(2)作业时长为2.5小时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等于80×360°=57.6°;500(3)不少于2小时的学生人数为总数乘以不少于2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1)140÷28%=500;500×36%=180(人),(2)作业时长为2.5小时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80×360°=57.6°;500=1320 (人)(3)3000×140+80500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从图中获取正确的信息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8、某中学初二年级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跳绳测试.并规定:每分钟跳90次以下的为不及格;每分钟跳90~99次的为及格;每分钟跳100~109次的为中等;每分钟跳110~119次的为良好;每分钟跳120次及以上的为优秀.测试结果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各题:(1)参加这次跳绳测试的共有________人;(2)补全条形统计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4)如果该校初二年级的总人数是450人,根据此统计数据,请你估算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答案:(1)50(2)见解析(3)72°(4)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为90人分析:(1)利用条形统计图以及扇形统计图得出良好的人数和所占比例,即可得出全班人数;(2)利用(1) 中所求,结合条形统计图得出优秀的人数,进而求出答案;(3)利用中等的人数,进而得出“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4)利用样本估计总体进而利用“优秀”所占比例求出即可.(1)解:由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可得:参加这次跳绳测试的共有:20÷40%=50(人);所以答案是:50;(2)由(1)的优秀的人数为:50-3-7-10-20=10,如图所示:;(3)×360°=72°,“中等”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050所以答案是:72°;(4)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为:450×10=90(人).50答:该校初二年级跳绳成绩为“优秀”的人数为90人.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以及条形统计图和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等知识,利用已知图形得出正确信息是解题关键.。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复习练习题(二)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复习练习题(二)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为了了解100个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全面调查;B.为了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全面调查;C.为了了解生产的50枚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全面调查;D.为了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全面调查.2.为了解某初中学校学生的视力情况,需要抽取部分学生进行调查,下列抽取学生的方最合适的是()A.随机抽取该校一个班级的学生B.随机抽取该校一个年级的学生C.随机抽取该校一部分男生D.分别从该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中各班随机抽取10%的学生3.某地区有8所高中和22所初中,要了解该地区中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抽样方式获得的数据最能反映该地区中学生视力情况的是( )A.从该地区随机选取一所中学里的学生B.从该地区30所中学生里随机选取800名学生C.从该地区的一所高中和一所初中各选取一个年级的学生D.从该地区的22所初中里随机选取400名学生4.为了了解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从中抽样调查了500名学生的肺活量,这项调查中的样本是()A、某市八年级学生的肺活量B、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的肺活量C、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D、5005.为了解某市参加中考的32000名学生的体质情况,抽查了其中16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下面叙述正确的是()A、32000名学生是总体B、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C、每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个体D、以上调査是普查6.为了了解一批电视机的寿命,从中抽取100台电视机进行试验,这个问题的样本是()A.这批电视机;B.这批电视机的寿命;C.抽取的100台电视机的寿命;D.100.7.滨州市教育局为了了解实行课改后七年级学生在家的学习时间,应采用的最佳调查方式是()A.对所有学校进行全面调查B.抽取农村和城区部分学校进行调查C.只对一所学校进行调查D.只对城区学校进行调查8.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500名学生的身高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测量,这100名学生的身高是()A.总体的一个样本 B.个体C.总体 D.样本容量9.今年我市有9万名初中毕业生参加升学考试,为了了解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2000名考生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A.9万名考生B.2000名考生C.9万名考生的数学成绩D.2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10.期末统考中,甲校优秀人数占30%,乙校优秀人数占35%,则两校优生人数()A.甲校多于乙校B.乙校多于甲校C..甲、乙校—样多D.无法比较11.某校公布了该校反映各年级学生体育达标情况的两张统计图,该校七、八、九三个年级共有学生800人。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人教课标版-

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总复习第2课时)-人教课标版-

典型例题 扇形图的认识
3、某班有图上表 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人数的圆 心角分别是 ( ) A.720, 360 B.1000,500
C.1200,600 D.800, 400
配套练习
扇形图的认识 4、如图,某校共有学生700人,图中 扇形A、B、C、D分别参加语、数、 英三个兴趣小组的人数的百分比,规定 每人只能参加一个兴趣小组且每人均参 加课外小组,则不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 有( ) A.441人 B.259人 C.451人 D.249人
知识结构 统 计 调 查
全 抽 面 样 调 调 查 查
收 集 数 据
整 理 数 据
描 述 数 据
分 析 数 据
得 出 结 论
条 扇 折 直 形 形 线 方 图 图 图 图
频率分布直方图
步骤: 1 计算最大值与最 小值的差 2 决定组距与组数 3 决定分点 4 列出频率分布表
注:(1)纵坐标有两种表示 方式,一是频数/组距,另 一种是频数 (2)频数的大小可通过 每个小长方形的面积确定 (3)频数折线图可直接 在直方图中画出,但要在 两端加上零点。
典型例题
分组方法
8、有若干个数据,最大值是124,最小 值是103.• 用频数分布表描述这组数据 时,若取组距为3,则应分为( ) A.6组 B.7组 C.8组 D.9组
配套练习
分组方法
9、已知一个样本: 27,23,25,27,29,31,27,30, 32,28,31,28,26,27,29,28, 24,26,27,30 那么频数为 8 的范围是( ) A .24.5 ~26.5 B.26.5~28.5 C.28.5~30.5 D.30.5~32.5
配套练习 条形图的认识 6、如图是某乡镇企业2002─2004年创 造的利润折线统计图 (1)回答下列问题: ①这3年平均每 年创造利润多少 万元? ②利润最高的一 年比最低的一年 多百分之几? (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复习与小结

(3)若被调查的家庭占全城区家庭数的10%, 请估计该城区不再使用超薄塑料袋的家庭数. (4)针对本次调查结果,请用一句话发表你的感想.
家庭数
a
10%
C
B 72º
800
A
c
情况
A
B
C
2、某果农承包了一片果林,为了了解整个果林的挂果 情况,果农随机抽查了部分果树的挂果数进行分析. 如图是根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图中从左到右各 长方形之比为5∶6∶8∶4∶2,又知挂果数大于 60的果树共有48棵. (1)果农共抽查了多少棵果树? (2)在抽查的果树中挂果数在40~60之间的树有多少 棵数 棵,占百分之几?
2、用样本估计总体,样本应具有代表性。
例 2、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的是( ) A.对漓江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 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下列调查中,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 ) A.在重点中学调查全市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水平 B.在篮球场上调查青少年对我国篮球事业的关注度 C.了解班上学生的睡眠时间时,调查班上学号为双 的学生的睡眠时间 D.了解某人心地是否善良,调查他对子女的态度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
复习课
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复习
一、回顾总结:
1、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
收 整 描 分 得 出 结 论
全面调查

抽样调查

数 据
条 形 图 扇 形 图

数 据
折 线 图 直 方 图

数 据
趋 势 图
数 据
2、几个概念: 全面调查(普查)与抽样调查、 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概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题测试题及答案(2)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题测试题及答案(2)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7章平面直角坐标系水平测试卷第10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期末复习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为了了解某校学生对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等五类的喜爱,小李采用了抽样调查,在绘制扇形图时,由于时间仓促,还有足球、网球等信息还没有绘制完成,如图所示,根据图中的信息,这批被抽样调查的学生最喜欢足球的人数不可能是()A.100人B.200人C.260人D.400人2.宾馆有100间相同的客房,经过一段时间的经营,发现客房定价与客房的入住率之间有下表所示的关系,按照这个关系,要使客房的收入最高,每间客房的定价应为()3.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抽样调查(抽查)的是()A.调查“神州十一号飞船”各部分零件情况B.调查旅客随身携带的违禁物品C.调查全国观众对湖南卫视综艺节目“声临其境”的满意情况D.调查某中学九年级某班学生数学暑假作业检测成绩4.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不合理的是A.调查我国中小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B.调查全市居民对“老年餐车进社区”活动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调查“神州十一号”运载火箭发射前零部件质量状况,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方式D.调查市场上一批LED节能灯的使用寿命,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方式5.为了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5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2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20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D.15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6.一家鞋店在一段时间内销售了某种女鞋30双,各种尺码的销售量如下表:和最合适...的是()A.20双B.30双C.50双D.80双7.井冈山景区为估计该地区国家保护动物穿山甲的只数,先捕捉20只穿山甲给它们分别作上标志,然后放回,待有标志的穿山甲完全回归山林后,第二次捕捉40只穿山甲,发现其中2只有标志。

从而估计该地区有穿山甲()A.400只B.600只C.800只D.1000只8.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最大值为35,最小值为12,取组距为4 ,则可以分为()A.4组B.5组C.6组D.7组9.为积极响应南充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号召,某校1500名学生参加了卫生知识竞赛,成绩记为A、B、C、D四等.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进行统计,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样本容量是200 B.D等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15°C.样本中C等所占百分比是10%D.估计全校学生成绩为A等的大约有900人10.如图是某城市6月份1日至7日每天的最高、最低气温的折线统计图,在这7天中,日温差最大的一天是()A.6月1日B.6月2日C.6月3日D.6月5日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1.一组数据分为5组,第一组的频率为0.15,第二组的频率为0.21,第三组的频率为0.29,第四组的频率为0.15,则第五组的频率是______.12.小明同学根据全班同学的血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已知A型血的有20人,则O型血的有____人.13.一次考试考生有2万人,从中抽取500名考生的成绩进行分析,这个问题的样本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学设计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授课教师:《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小结》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的小结”。

主要的内容是通过解决一个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回顾,复习整个一章的知识。

内容解析:本章第一节的内容就是统计调查,已经对数据的处理经历的四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描述数据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且介绍了收集数据的一种重要方式---调查问卷。

也学习了如何利用表格整理数据,并且根据问题需要,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通过绘制条形图,扇形图和折线图体会了不同统计图的优缺点。

本课是对这节内容的提高和升华,通过解决一个实际生活问题(要了解七年四班同学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情况),进一步强化学生对统计调查的认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根据内容分析,本节课的重点是:处理数据的四个过程以及选择适当的统计图描述数据。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目标:1.体会数据处理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能选择合适的统计图对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

2.通过实际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感受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

增强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重视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和科学态度。

3.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认识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据意识,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感受合作学习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目标解析:目标1达成的标志是:学生能够按照教师的引导,明确数据处理的过程要经过四步: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能够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出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

目标2达成的标志是:学生参与并绘制完成条形图和扇形图,并且根据条形图和扇形图进行简单的分析,从而解决教师所提出的问题。

目标3达成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主动参与小组讨论,交流活动,表现出求知的欲望、主动展示自己学习成果。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科素养思想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科素养思想方法(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学科素养•思想方法一、数形结合思想【思想解读】数形结合是一个数学思想方法,包含“以形助数”和“以数辅形”两个方面,其应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形:或者是借助形的生动和直观性来阐明数之间的联系,即以形作为手段,数为目的;或者是借助于数的精确性和规范严密性来阐明形的某些属性,即以数作为手段,形作为目的.【应用链接】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就是用图形显示数据的特征、规律及变化趋势,反过来通过观察图形特征、规律及变化趋势,就能从统计图表中准确提取信息,正确地理解统计图表中的数据的含义,因此,数形结合思想在本章中广泛应用.【典例1】(2017·绍兴中考)为了解本校七年级同学在双休日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课题小组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调查表如图所示),并用调查结果绘制了图1,图2两幅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有多少人?补全条形统计图.(2)本校有七年级同学800人,估计双休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3小时以内(不含3小时)的人数.【思路点拨】(1)根据B选项的人数和所占的百分比即可求出总人数;利用总人数×18.75%可得D选项人数,可补全统计图.(2)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自主解答】(1)40÷25%=160(人).答:本次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有160人.D选项人数为:160×18.75%=30(人).统计图补全如图,(2)800×=600(人).答:估计双休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在3小时以内(不含3小时)的人数为600人.【变式训练】(2017·淮安中考)某校计划成立学生社团,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选择一个社团,为了了解学生对不同社团的喜爱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我最喜爱的一个学生社团”问卷调查,规定每人必须并且只能在“文学社团”、“科技社团”、“书画社团”、“体育社团”和“其他”五项中选择一项,并将统计结果绘制了如下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解答下列问题:(1)a=________,b=________.(2)在扇形统计图中,“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为________.(3)若该校共有3000名学生,试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分析】(1)根据体育社团的人数是72人,所占的百分比是40%即可求得调查的总人数,然后利用百分比的意义求得a和b的值.(2)利用360°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3)利用总人数乘以对应的百分比求解.【解析】(1)调查的总人数是72÷40%=180(人),则a=180×20%=36,则b=180-18-45-72-36=9.答案:36 9(2)“书画社团”所对应的扇形圆心角度数是360°×=90°.答案:90°(3)估计该校学生中选择“文学社团”的人数是3000×=300(人).二、统计思想【思想解读】统计思想,就是在统计实际工作、在统计学理论的应用研究中,必须遵循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统计思想主要包括均值思想、估计思想、检验思想等思想.用样本估计总体是统计中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应用链接】从总体中抽取样本,通过对样本数据的整理、分析去估计总体情况.【典例2】(2017·大连中考)某校为了解全校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随机选取该校部分学生进行调查,要求每名学生从中只选出一类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以下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统计图表的一部分.请你根据以上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被调查学生中,最喜爱体育节目的有________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________%.(2)被调查学生的总数为________人,统计表中m的值为________,统计图中n的值为________.(3)在统计图中,E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4)该校共有2000名学生,根据调查结果,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思路点拨】(1)观察图表得出结论.(2)根据百分比=×100%计算.(3)根据圆心角=360°×百分比计算.(4)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解决问题.【自主解答】(1)最喜爱体育节目的有30人,这些学生数占被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答案:30 20(2)总人数=30÷20%=150(人),m=150-12-30-54-9=45,n%=×100%=36%,即n=36.答案:150 45 36(3)E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21.6°.答案:21.6°(4)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为2000×=160(人).答:估计该校最喜爱新闻节目的学生数为160人.。

2024年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堂练习题及答案第2课时 抽样调查

2024年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课堂练习题及答案第2课时  抽样调查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能力突破
8.要想了解一本300页的书稿大约共有多少字,从中随机地选定一页做
调查,数一数该页的字数.以下说法:①这本300页书稿的字数是总体;②
每页书稿是个体;③从该书稿中选定的那一页的字数是总体的一个样
本;④300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有 ( B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50 名学生进行统计调查,扇形统计图中,D类所对
(1)这次共抽取了
应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
72°
;
8
9
10
11
第2课时 抽样调查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解: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8
9
10
11
第2课时 抽样调查
基础通关
共有144个编号;
(2)在144个小物品(大小相同的小纸片或小球等)上标出数1到144;
(3)把这144个小物品用袋(或箱)装好,并均匀混合;
(4)每次从袋(或箱)中摸出一个小物品,记下上面的数字后,将小物品放回袋
中并均匀混合;
(5)将上述步骤4重复30次,共得到30个编号,抽取这30个编号对应的30个时
间段.
12
第2课时 抽样调查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方法二:(1)用数1到144,将从0时到24时的每十分钟按时间顺序编号,共有
144个编号;
(2)使计算器进入产生随机数的状态;
(3)将1到144作为产生随机数的范围;
(4)进行30次按键,记录下每次按键产生的随机数,共得到30个编号,抽取这

2021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2)

2021年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单元《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经典测试题(答案解析)(2)

一、选择题1.某校为开展第二课堂,组织调查了本校150名学生各自最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制成了如下扇形统计图,则在该被调查的学生中,跑步和打羽毛球的学生人数分别是()A.30,40 B.45,60 C.30,60 D.45,402.为调查某大型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满意程度,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A.企业男员工B.企业年满50岁及以上的员工C.用企业人员名册,随机抽取三分之一的员工D.企业新进员工3.希望中学开展以“我最喜欢的职业”为主题的调查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随机抽样调查得到一组数据,如图是根据这组数据绘制的不完整的统计图,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被调查的学生有200人B.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教师职业的有40人C.被调查的学生中喜欢其他职业的占40%D.扇形图中,公务员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为72°4.2016年4月30日至5月2日,河北省共接待游客1708.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6.5亿元,旅行社的小王想了解某企业员工个人的旅游年消费情况,他随机抽取部分员工进行调查,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如表所示的频数分布表,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个人旅游年消费金额x/元2000x≤20004000x<≤40006000x<≤60008000x<≤800010000x<≤频数1225312210A.小王随机抽取了100名员工B.在频数分布表中,组距是2000,组数是5组C.个人旅游年消费金额在6000元以上的人数占随机抽取人数的22%D.在随机抽取的员工中,个人旅游年消费金额在4000元以下(包括4000元)的共有37人5.为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水平,我市各中学开展了“我的梦,中国梦”课外阅读活动,某校为了解七年级学生每日课外阅读所用的时间情况,从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了统计分析,整理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有下列说法:①这次调查属于全面调查②这次调查共抽取了200名学生-的人数最少③这次调查阅读所用时间在2.53h-的人数占所调查人数的40%,其中正确的有().④这次调查阅读所用时间在1 1.5h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6.为了解某校20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从中随机调查了400名学生的视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B.该调查的方式是普查C.2000名学生是样本D.样本容量是400名学生7.小颖随机抽查他家6月份某5天的日用电量(单位:度),结果如下:9,11,7,10,8.根据这些数据,估计他家6月份日用电量为()A.6度B.7度C.8度D.9度8.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调查全国初中学生视力情况B.了解某班同学“三级跳远”的成绩情况C.调查某品牌汽车的抗撞击情况D.调查2019年央视“主持人大赛”节目的收视率9.以下调查中,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A.了解我校初一(1)班学生的视力情况B.企业招聘,对应聘人员进行面试C.检测武汉市的空气质量D.了解北斗导航卫星的设备零件的质量情况10.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的是()A.对全国中学生睡眠事件的调查B.对我市各居民日平均用水量的调查C.对光明中学七(1)班学生身高调查D.对某批次灯泡使用寿命的调查11.某地区经过两年的产业扶贫后,经济总收入增加了一倍.为更好地了解该地区的经济收入变化情况,统计了产业扶贫前后的经济收入相关数据,得到下列统计图:下面结论不正确的是()A.经过产业扶贫后.养殖收入增加了一倍B.经过产业扶贫后,种植收入减少了C.经过产业共贫后,养殖收入与第二产业收人的总和超过了经济收入的一半D.经过产业扶贫后.其他收入增加了一倍以上12.为了解七年级10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3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有下列判断:①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②10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④3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300是样本容量.其中正确的判断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下列调查中,适合用普查方法的是()A.了解某班学生对“北京精神”的知晓率B.了解某种奶制品中蛋白质的含量C.了解北京台《北京新闻》栏目的收视率D.了解一批科学计算器的使用寿命14.调查50名学生的年龄,列频数分布表时,学生的年龄落在5个小组中,第一,二,三,五的数据分别是2,8,15,5,则第四组的频数是()A.20 B.30 C.40 D.0.615.某公司为了解职工参加体育锻炼情况,对职工某一周平均每天锻炼(跑步或快走)的里程进行统计(保留整数),并将他们平均每天锻炼的里程数据绘制成扇形统计图,关于他们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中位数是2B.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众数是2C.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据的平均数是2.34D.平均每天锻炼里程数不少于4km的人数占调查职工的20%二、填空题16.一个池塘中放养一些草鱼若干,现想测算一下池塘中草鱼的总条数,小明在池塘中放入60条红鲫鱼,一周后,小明在池塘中捞出200条鱼中有5条是红鲫鱼,把鱼全部放回池塘中.请你猜测池塘中现在大约有______条草鱼...17.生物工作者为了估计一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设计了如下方案:先捕捉50只雀鸟,给它们做上标记后放回山林;一段时间后,再从中随机捕捉200只,其中有标记的雀鸟有2只.请你帮助工作人员估计这片山林中雀鸟的数量约为_______只.18.“校园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市某中学对部分学生就校园安全知识的了解程度,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统计,绘制了下面两幅尚不完整的统计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若该中学共有学生1800人,根据上述调查结果,可以估计出该学校学生中对校园安全知识达到“非常了解”和“基本了解”程度的总人数为_______人.19.某自然保护区的工作人员,欲估算该自然保护区栖息的某种鸟类的数量.他们首先随机捕捉了500只这种鸟,做了标记之后将其放回,经过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又从该保护区随机捕捉该种鸟300只,发现其中20只有之前做的标记,则该保护区有这种鸟类大约______只.20.记录某足球队全年比赛结果(“胜”、“负”、“平”)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不完整)如下:根据图中信息,该足球队全年比赛胜了_____场.21.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23,若确定组距为3,则分成的组数是.22.为了解某校九年级全体男生1000米跑步的成绩,随机抽取了部分男生进行测试,并将测试成绩分为A、B、C、D四个等级,绘制成如下不完整的统计图表.根据图表信息,那么扇形图中表示C的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度.成绩等级频数分布表成绩等级频数A24B10C xD223.某冷饮店一天售出各种口味冰淇淋份数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图中“芒果味”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24.某养殖户养殖鸡、鸭、鹅数量的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养鸡的数量占鸡、鸭、鹅总数的百分比为____.25.为了估计湖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了100条鱼,做好标记然后放回到湖里,过一段时间,待带有标记的鱼完全混合于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标记的鱼为8条,湖里大约有鱼_____条.26.建设路实验学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情况,随机抽取本校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整理并绘制了如下扇形统计图,如果抽取的学生中,从不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有9人,则抽取的学生中经常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有_____人.三、解答题27.为了增强环境保护意识,在“世界环境日”当天,在环保局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若干名“环保小卫士”组成的“控制噪声污染”课题学习研究小组,随机抽查了全市40个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单位:dB),并将抽查得到的数据进行了整理(设所测数据是正整数),得到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某市噪声测量点在某时刻的噪声声级频数分布表组别噪声声级分组/dB频数频率144.5~59.540.1259.5~74.5a0.2374.5~89.5100.25489.5~104.512b5104.5~119.560.15合计40 1.00根据图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频数分布表中的a=__________,b=__________;(2)将频数分布直方图补充完整;(3)如果全市共有400个测量点,那么在这一时刻噪声声级小于75dB的测量点约有多少?28.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情况,学校对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一个问题是“你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是多少”,共有4个选项:A1.5小时以上;B1~1.5小时;C0.5~1小时;D0.5小时以下.图1、2是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答以下问题:(1)本次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学生?(2)在图1中将选项B的部分补充完整;(3)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你估计全校可能有多少名学生平均每天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0.5小时以下.29.已知某水库上周日的水位是20m,下表是该水库今年某周的水位记录情况.星期一二三四五六日水位变化/米+0.15+0.3-0.2+0.05-0.25+0.1+0.15注:正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上升,负号表示水位比前一天下降.问:(1)本周星期三的水位是多少米?星期日的水位是多少米?(2)本周哪一天的水位最高,最高水位是多少米,哪一天的水位最低,最低水位是多少米;(3)以上周日水位为0点,用折线统计图表示本周的水位变化情况.30.某校为了解本校七年级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技能考查的备考情况,随机抽取该年级部分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并根据标准按测试成绩分成A.B.C.D四个等级,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抽取参加测试的学生为______人,扇形统计图中A等级所对的圆心角是______度;(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3)若该校七年级学生有2000人,请估计该校七年级学生生物实验操作成绩为C等级的有多少人数?。

七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直方图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七下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2直方图第2课时统计图的选择习题新版新人教版
78%,氧气约占21%,其他微量气体约占1%,要反映上述
信息,宜采用的统计图是(
C
)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Leabharlann D.频数分布直方图【点拨】
根据扇形统计图的特点:①用扇形的面积表示部分在总
体中所占的百分比,②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
即可得到答案.
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解实际问题
4.[2023·沈阳]“书香润沈城,阅读向未来”,沈阳市第十五
届全民读书季启动之际,某中学准备购进一批图书供学生
阅读.为了合理配备各类图书,从全体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
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设置了五种选项:A.“艺术
类”,B.“文学类”,C.“科普类”,D.“体育类”,
E.“其他类”,每名学生必须且只能选择其中最喜爱的一
类图书,将调查结果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被调查的学生人数为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解】补全条形
统计图如图.
100 人;

(3)在扇形统计图中,A.“艺术类”所对应的圆心角度数是
36
度;

(4)根据抽样调查结果,请你估计该校1 800名学生中,有多少
名学生最喜爱C.“科普类”图书.
【解】1

800× =720(名).
知识点2
选择适当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2.下表是中国奥运健儿在奥运会中获得的奖牌情况,为了更
清楚地看出获得奖牌情况是上升还是下降,应采用(
B )
届数
27
28
29
30
31
32
奖牌数
59
6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 (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 (8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某校开展捐书活动,七(1)班同学积极参与,现将捐书数量绘制成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如果捐书数量在3.5﹣4.5组别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0%,那么捐书数量在4.5﹣5.5组别的人数是_____.【答案】16【解析】【分析】根据捐书数量在3.5-4.5组别的频数是12、频率是0.3,由频率=频数÷总数求得总人数,根据频数之和等于总数可得答案.【详解】解:∵被调查的总人数为12÷30%=40(人),∴捐书数量在4.5-5.5组别的人数是40-(4+12+8)=16(人),故答案为:16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数(率)分布表,掌握频率=频数÷总数是解题的关键.92.(1)已知20个数据如下:25 21 23 25 27 29 25 24 30 2926 23 25 27 26 22 24 25 26 28对于这些数据编制频率分布表,其中25~27这一组的频率是________.(2)对60名学生的身高检测数据整理后,得出落在167~171cm之间的频率是0.3,那么落在这个区间的学生数是_____人.(3)把容量是50的样本分成6组,其中有1组的频数是14,有2组的频数是10,有2组的频率是0.14,则另一组的频数是__________,频率是_________.【答案】0.4 18 2 0.04【解析】【分析】(1)根据频率是指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即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即可算出答案;(2)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计算即可;(3)根据频率计算出频率是0.14两组的频数,进而可求出另一组的频数和频率.【详解】(1)∵25~27这一组共有8个数据,∴这一组的频率为:820=0.4,故答案为0.4(2)落在这个区间的学生数为:60×0.3=18(人)故答案为18(3)∵频率为0.14的这一组的频数为:50×0.14=7,∴另一组的频数为:50-14-2×10-2×7=2;频率为:250=0.04故答案为2;0.04【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的计算公式.93.在画直方图时,数据越多则分成的组数也________,当数据的个数在100以内时,一般可分为________组.【答案】越多,5~12【解析】【分析】根据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原则来解答.【详解】将一批数据分组,一般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越多,经验法则是: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成5~12组.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点睛】画直方图的原则是本题的考点,掌握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4.在对一些数据进行整理的频数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_.【答案】总数【解析】【分析】根据频率、频数的概念可知答案【详解】在频率分布表中,频数之和等于总数;频率之和等于1;频率是频数和总数的比.故本题答案为:总数【点睛】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概念;频率的计算方法:频率=频数÷总数;牢记基础知识是解题的关键.95.下表是某校八年级(8)班共50位同学身高情况的频数分布表,•则表中的组距是7,估计极差至多是27.频率是0.28的这一小组的组中值是___.【答案】163.【解析】【分析】先求出频率是0.28的一组的频数,再求出其组中值即可.【详解】.解:频率是0.28的一组的频数=50×0.28=14人,∴这一组是159.5﹣166.5组,∴组中值为159.5166.52=163.故本题答案为:163.【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频率与频数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频率求出频数.96.在前100个正整数中,3的倍数出现的频数是__,其频率是__,4的倍数出现的频率是___.【答案】频数是33,频率为0.33;频率为0.25.【解析】【分析】先数出在前100个正整数中,3的倍数的个数及4的倍数的个数,再进行求解.【详解】解:根据题意,得前100个正整数中,3的倍数有3 6 9 12 …99,共33个,故其频数是33,其频率为0.33;4的倍数有4 8 12 16…100,共25个,其频率为0.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频数与频率的关系,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数出目标个数.97.经调查某村共有银行储户若干户,其中存款额2~3万元之间的储户的频率是0.2,而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数之和为40,则该村存款额2~3万元之间银行储户有___________ 户.【答案】10【解析】【分析】首先根据各个小组的频率和是1,得到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率,再根据总数=频数÷频率,求得总数,最后根据频数=频率×总数,求得频数.解:根据题意,得:存款额为其余情况的储户的频率=1-0.2=0.8,则银行储户的总数=40÷0.8=50户,则该村存款额2~3万元之间银行储户=50×0.2=10户.【点睛】,频数=频率×总数,总数=频数本题考查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频率.注意:各组的频率和是1.98.一组数据分为5组,第一组的频率为0.15,第二组的频率为0.21,第三组的频率为0.29,第四组的频率为0.15,则第五组的频率是______.【答案】0.20.【解析】【分析】根据各组的频率的和是1即可求解.【详解】第五组的频率是:1-0.15-0.21-0.29-0.15=0.2.故答案为:0.20.【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的意义,关键是熟悉各组的频率的和是1的知识点.99.对100个数据分组频率分布表,各组的频数之和为__________,频率之和为_________.【答案】100; 1.【解析】利用频数及频率的意义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在对100个数据进行整理的频率分布表中,各组的频数之和等于100,频率之和等于1.故答案为:100;1.【点睛】此题考查了频数(率)分布表,弄清题意是解本题的关键.100.一个样本的容量为50,分组后落在某区间的频数是6,则该组的频率是_______.【答案】0.12.【解析】【分析】此题只需根据频率=频数÷总数,进行计算.【详解】解:根据题意,得该组的频率是6÷50=0.12.故答案为:0.12.【点睛】此题考查了频率、频数的关系:频率=频数÷数据总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3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习题(含答案) (38)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第二节直方图复习试题(含答案)某校为了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对学生参与演讲、舞蹈、书法和摄影活动的兴趣情况进行调查,学校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被调查的学生必须选择而且只能选择其中最感兴趣的一项),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后,绘制了如下两个统计图:(1)此次调查抽取的学生人数m= 名,其中选择“书法”的学生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n= ;(2)若该校有3000名学生,请根据以上数据估计该校对“书法”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答案】(1)150,30%;(2)900.【解析】试题分析:(1)由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得出参与演讲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进而求出总人数,再求出参加书法的人数,进而求出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2)利用(1)中所求得出该校对“书法”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试题解析:(1)由题意可得:此次调查抽取的学生人数m=30÷20%=150,选择“书法”的学生占抽样人数的百分比n=(150﹣30﹣60﹣15)÷150×100%=30%;故答案为150,30%;(2)由(1)得:3000×30%=900(名),答:该校对“书法”最感兴趣的学生人数为900名.考点:1.条形统计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扇形统计图.82.李红在学校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中负责了解初一年级200名女生掷实心球的测试成绩.她从中随机调查了若干名女生的测试成绩(单位:米),并将统计结果绘制成了如下的统计图表(内容不完整).请你结合图表中所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m=________,n=______;(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3)在扇形统计图中,6≤x<7这一组所占圆心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度;(4)如果掷实心球的成绩达到6米或6米以上为优秀,请你估计该校初一年级女生掷实心球的成绩达到优秀的总人数.【答案】(1)m=10, n="50" (3)72 (4)44人【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可列比例式求出n,然后根据已知的数求出m;(2)根据求出的数值补充图像;(3)用6≤x<7的人数除以总数乘以100%即可;(4)用总人数×优秀人数即可求得优秀的总人数.抽查人数试题解析:(1)m=10, n=50(2)(3)72 度(4)44人考点:统计图的应用83.(8分)某校八年级(1)班语文杨老师为了了解学生汉字听写能力情况,对班上一个组学生的汉字听写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进行了统计,并绘制了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1)求D等级所对扇形的圆心角,并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2)该组达到A等级的同学中只有1位男同学,杨老师打算从该组达到A等级的同学中随机选出2位同学在全班介绍经验,请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所选两位同学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的概率..【答案】(1)54°,作图见试题解析;(2)12【解析】试题分析:(1)由C等级的人数及所占的比例得出总人数,由D级学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数及扇形统计图中D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根据A、B等级的人数=总数×所占的百分比可补全图形.(2)画出树状图,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试题解析:(1)总人数=5÷25%=20,∴D级学生的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百分数为:3×100%=15%,扇形统计图中D级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为2015%×360°=54°.由题意得:B等级的人数=20×40%=8(人),A等级的人数=20×20%=4.(2)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一共有12种情况,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有6种情况,所以,P (恰好是1位男同学和1位女同学)=612=12.考点:1.列表法与树状图法;2.扇形统计图;3.条形统计图.84.(10分)为了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部门规定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为了了解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抽样调查了900名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你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请补充这次调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为1小时的频数分布直方图.(2)求这次调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3)这次调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的中位数是多少?【答案】(1)见解析;(2)180人;(3)1小时.【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时间是2小时的有90人,占10%,用90÷10%即可求得总人数,利用总人数乘以百分比即可求得时间是1小时的一组的人数,即可作出直方图;(2)总数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解;(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试题解析:解:(1)调查的总人数是:90÷10%=900(人),锻炼时间是1小时的人数是:900×40%=360(人).;(2)这次调查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为1.5小时的人数是:900﹣270﹣360﹣90=180(人);(3)锻炼的中位数是:1小时.考点: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85.水利部确定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为“中国水周”(1994年以前为7月1日至7日),从1991年起,我国还将每年5月的第二周作为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某社区为了进一步提高居民珍惜水、保护水和水忧患意识,提倡节约用水,从本社区5000户家庭中随机抽取100户,调查他们家庭每月的平均用水量,并将调查的结果绘制成如下的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表:请根据上面的统计图表,解答下列问题:(1)在频数分布表中:m= ,n= ;(2)根据题中数据补全频数直方图;(3)如果自来水公司将基本月用水量定为每户每月12吨,不超过基本月用水量的部分享受基本价格,超出基本月用水量的部分实行加价收费,那么该社区用户中约有多少户家庭能够全部享受基本价格?【答案】(1)20,0.25;(2)作图见试题解析;(3)3300.【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1)根据频率=频数÷数据总数,可求得m的值,然后利用频率=频数÷数据可求得n的值;(2)根据(1)中的结果画出统计图即可;(3)求得100户家庭中能够全部享受基本价的频数,然后再乘50即可.试题解析:(1)m÷100=02,解得m=20,n=25÷100=0.25;故答案为20;0.25;(2)补全频数直方图如图:(3)(10+20+36)÷100×5000=3300(户).答:该社区用户中约有330户家庭能够全部享受基本价格.考点:1.频数(率)分布直方图;2.频数(率)分布表.86.2014年阜宁县中小学积极开展体艺“2+1”活动,某校学生会准备调查八年级学生参加“武术类”、“书画类”、“棋牌类”、“器乐类”四类校本课程的人数:(1)确定调查方式时,甲同学说:“我到八年级(1)班去调查全体同学”;乙同学说:“放学时我到校门口随机调查部分同学”;丙同学说:“我到八年级每个班随机调查一定数量的同学”.请你指出哪位同学的调查方式最合理;(2)他们采用了最为合理的调查方法收集数据,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统计表和扇形统计图.请你根据以上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①填空;a= ,b= , c= ,②在扇形统计图中器乐类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③若该校八年级有学生560人,请你估计大约有多少学生参加武术类校本课程.【答案】(1)丙;(2)①a=100,b=0.15,c=40;②144°;③140人.【解析】试题分析:(1)、抽样调查必须具有全面性,甲只抽取了一个班不合适,乙有可能抽到不是八年级的学生,只有丙的方法最合理;(2)、首先根据武术类的频数和频率得出a,然后根据样本容量、频数、频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求出b和c 的值,利用总人数乘以武术类的频率得出人数.试题解析:(1)、丙同学的调查方式最合理;(2)、①、a=25÷0.25=100 b=15÷100=0.15 c=100×0.4=40②360°×0.4=144°③560×0.25=140(人)考点:频数、频率、样本容量之间的关系.87.在我市开展的“阳光体育”跳绳活动中,为了了解中学生跳绳活动的开展情况,随机抽查了全市七年级部分同学1分钟跳绳的次数,将抽查结果进行统计,并绘制两个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共抽查了多少名学生?(2)请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空缺部分,其中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跳绳次数范围135≤x<155的扇形的圆心角度数为度.(3)若本次抽查中,跳绳次数在125次以上(含125次)为优秀,请你估计全市28000名七年级学生中有多少名学生的成绩为优秀?【答案】(1)200;(2)补图见解析,81°;(3)1470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95≤x<115的人数是8+16=24人,所占的百分比是12%,据此即可求得总人数;(2)利用总人数减去其它各组的人数即可求得135≤x<145一组的频数,利用36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得圆心角的度数;(3)利用总人数28000乘以对应的比例即可求解.解:(1)(8+16)÷12%=200(人);(2)135≤x<145一组的频数是:200﹣8﹣16﹣71﹣60﹣16=29,圆心角度数为360°×=81°,;(3)全市28000名七年级学生中成绩为优秀有(人)88.某校有学生2000名,为了了解学生在篮球、足球、排球和乒乓球这四项球类运动中最喜爱的一项球类运动情况,对学生开展了随机调查,丙将结果绘制成如下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2)某位同学被抽中的概率是;(3)据此估计全校最喜爱篮球运动的学生人数约有名;(4)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800;(4)答案见试题解析.【答案】(1)400;(2)15【解析】试题分析:(1)用篮球的人数除以篮球的百分比,即可得到结论;(2)根据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结论;(3)根据样本估计总体,即可得到结论;(4)计算出乒乓球的人数,即可得到结论.试题解析:(1)160÷40%=400(人),即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是400.故答案为400.(2)400÷2000=15.故答案为15.(3)2000×40%=800(人).故答案为800.(4)乒乓球的人数:400×30%=120(人).如图所示:考点:1.条形统计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扇形统计图;4.概率公式.89.2015年某省为加快建设综合交通体系,对铁路、公路、机场三个重大项目加大了建设资金的投入.(1)机场建设项目中所有6个机场投入的建设资金金额统计如图1,已知机场E投入的建设资金金额是机场C,D所投入建设资金金额之和的三分之二,求机场E投入的建设资金金额是多少亿元?并补全条形统计图;(2)将铁路、公路机场三项建设所投入的资金金额绘制成了如图2扇形统计图以及统计表,根据扇形统计图及统计表中信息,求得a= ,b= ,c ,d ,m .(请直接填写计算结果)【答案】(1)4,作图见试题解析;(2)170,30,60%,122.4°,500.【解析】试题分析:(1)由机场E投入的建设资金金额是机场C,D所投入建设资金金额之和的三分之二,即可得到结果;(2)根据扇形统计图及统计表中提供的信息,列式计算即可得到结果.=4,答:机场E投入的建设资金金额是4亿元,试题解析:(1)(2+4)×23如图所示:(2)c=1﹣34%﹣6%=60%,300÷(1﹣34%﹣6%)=500(亿),a=500×34%=170(亿),b=500×6%=30(亿),d=360°﹣216°﹣21.6°=122.4°,m=300+170+30=500(亿).故答案为170,30,60%,122.4°,500.考点:1.条形统计图;2.统计表;3.扇形统计图.90.为建设”书香校园“,某校开展读书月活动,现随机抽取了一部分学生的日人均阅读时间x(单位:小时)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分为四个等级,分别记为A,B,C,D,其中:A:0≤x<0.5,B:0.5≤x<1,C:1≤x<1.5,D:1.5≤x <2,根据统计结果绘制了如图两个尚不完整的统计图.(1)本次统计共随机抽取了名学生;(2)扇形统计图中等级B所占的圆心角是;(3)从参加统计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个人,则抽到“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1小时”的学生的概率是;(4)若该校有1200名学生,请估计“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0.5小时”的学生共有人.【答案】(1)100;(2)72°;(3)0.7;(4)1080.【解析】试题分析:(1)先利用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得出C组的人数,在扇形统计图中占40%,进而求出即可;(2)利用等级B在样本中所占比例,求出其所占的圆心角;(3)利用“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1小时”的学生所占比例,得出概率;(4)利用“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0.5小时”所占比例求出答案.试题解析:(1)由C组的人数为40,在扇形统计图中占40%,故本次统计共随机抽取了:40÷40%=100(名),故答案为100;(2)由题意可得:20×100×360°=72°.故答案为72°;(3)∴D组所占比例为:30%,C组所占比例为:40%,∴“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1小时”的学生的所占比例为:70%,∴抽到“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1小时”的学生的概率是:0.7;故答案为0.7;(4)∴样本中日人均阅读时间小于0.5小时的有10人,所占样本数据的10100×100%=10%,∴该校有1200名学生,“日人均阅读时间大于或等于0.5小时”的学生共有:1200×(1﹣10%)=1080(人).故答案为1080.考点:1.条形统计图;2.用样本估计总体;3.扇形统计图;4.概率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全面调查: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方式叫做全面调查。

3、抽样调查:一种非全面调查,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并据以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

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

4、统计调查的优点:全面调查的优点是可靠、真实;抽样调查的优点是省时、省力,减少破坏性。

5、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称为总体。

6、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

7、样本:被抽取的所有个体组成一个样本。

为了使样本能够正确反映总体情况,对总体要有明确的规定:总体内所有观察单位必须是同质的;在抽取样本的过程中,必须遵守随机化原则;样本的观察单位还要有足够的数量。

又称“子样”。

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

8、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9、频数:一般地,我们称落在不同小组中的数据个数为该组的频数。

也称次数。

在一组依大小顺序排列的测量值中,当按一定的组距将其分组时出现在各组内的测量值的数目,即落在各类别(分组)中的数据个数。

10、频率:频数与数据总数的比为频率。

用文字表示定义为: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是频率。

11、组数和组距:在统计数据时,把数据按照一定的范围分成若干各组,分成组的个数称为组数;每一组两个端点的差叫做组距。

12、表示数据的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统计表,通过表格可以找出数据分布的规律;二是统计图,利用统计图表示经过整理的数据,能更直观地反映数据的规律。

13、常见统计图:(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目;(2)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与总量间的比重;(3)折线统计图:能反映事物变化的规律。

14、频数分布直方图15、列频数分布表的注意事项:(1)运用频数分布直方图进行数据分析的时候,一般先列出它的分布表,其中有几个常用的公式:各组频数之和等于抽样数据总数;各组频率之和等于1;数据总数×各组的频率=相应组的频数。

(2)画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目的,是为了将频数分布表中的结果直观、形象地表示出来,其中组距、组数起关键作用,分组过少,数据就非常集中;分组过多,数据就非常分散,这就掩盖了分布的特征,当数据在100以内时,一般分5~12组。

16、直方图的特点:①清楚显示各组频数分布情况;②易于显示各组之间频数的差别。

17、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1)找出所有数据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算出它们的差;(2)决定组距和组数;(3)确定分点;(4)列出频数分布表;(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试题一、选择题1.要了解某市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从中抽查了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那么样本是指()A.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B.被抽查的500名九年级学生C.某市所有的九年级学生的视力状况D.被抽查的500名学生的视力状况2.要了解某地农户用电情况,抽查了部分农户在某地一个月中用电情况:用电15度的有3户,用电20度的有5户,用电30度的有7户,那么平均每户用电()A.23.7度B.21.6度C.20度D.5.416度3.已知某班有40名学生,将他们的身高分成4组,在160~165cm区间的有8名学生,那么这个小组的人数占全体的()A.10%B.15%C.20%D.25%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每日运动量,收集数据正确的是()A.调查该校七年级学生每日运动量B.调查该校女生每日的运动量C.调查该校男生每日的运动量D.从七、八,九年级各抽调100人调查他们每日的运动量5.如图是某公司四个部门的营业情况,则销售情况最好的是()A.甲B.乙C.丙D.丁6.近年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如图,从图上看,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1995~1999年国内生产值增长率逐年减少B.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开始回升C.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D.这7年中,每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有增有减7.如图是体育委员会对体育活动支持情况的统计,在其他类中对应的百分数为()A.5%B.1%C.30%D.10%8.下列调查中:①为了了解七年级学生每天做作业的时间,对某区七年级⑴班的学生进行调查;②爱心中学美术爱好小组拟组织一次郊外写生活动,为了确定写生地点,对美术爱好小组全体成员进行调查;③为了了解观众对电视剧的喜爱程度,数学兴趣小组调查了某小区的100位居民,其中属于抽样调查的有()A.3个B.2个C.1个D.0个9.请指出下列抽样调查中,样本缺乏代表性的是()①在某大城市调查我国的扫盲情况;②在十个城市的十所中学里调查我国学生的视力情况;③在一个鱼塘里随机捕了十条鱼,了解鱼塘里鱼的生长情况;④在某一农村小学里抽查100名学生,调查我国小学生的建康状况。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②③10.将100个数据分成8个组,如下表:组号12345678频数1114121313x1210则第六组的频数是()A.12B.13C.14D.1511.某校为了了解九年级500名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的30名学生,测试了1分钟仰卧起座的次数,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请你根据图示计算,估计仰卧起座次数在15~20之间的学生有()A.50B.85C.165D.20012.某校在“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学生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评比。

如图是某年级60篇学生调查报告进行整理,分成5组画出的频数直方图。

已知从左到右5个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1∶3∶7∶6∶3,那么在这次评比中被评为优秀的调查报告有(分数大于或等于80分为优秀,且分数为整数)()A.18篇B.24篇C.25篇D.27篇13.甲校女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乙校男生占全校总人数的50%,比较两校女生人数()A.甲校女生人数多B.乙校女生人数多C.甲校与乙校女生人数一样多D.以上说法都不对14.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算出圆周率约为3.1415926,在3.1415926这个数中数字“1”出现的频数与频率分别为()。

A.2,20%B.2,25%C.3,25%D.1,20%15.某同学按照某种规律写了下面一串数字:122122122122122……,当写到第93个数字时,1出现的频数是()。

A.33B.32C.31D.3016.为了了解某校15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来说,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5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17.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小组内,第1,2,3,5小组数据的个数分别是2,8,15,5,则第4小组的频数是()A.15B.20C.25D.3018.某课外兴趣小组为了解所在地区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分别作了四种不同的抽样调查.你认为抽样比较合理的是().A.在公园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B.在医院调查了1000名老年人的健康状况C.调查了10名老年邻居的健康状况D、利用派出所的户籍网随机调查了该地区10%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19.如图1,所提供的信息正确的是().A.七年级学生最多B.九年级的男生是女生的两倍C.九年级学生女生比男生多D.八年级比九年级的学生多20.一个容量为80的样本最大值是143,最小值是5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A.10组B.9组C.8组D.7组21.关于如图4所示的统计图中(单位:万元),正确的说法是()A.第一季度总产值4.5万元B.第二季度平均产值6万元C.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加5.8万元D.第二季度比第一季度增长33.5%22.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随机调查了50名学生,得到他们在某一天各自课外阅读所用时间的数据,结果如图.根据此条形图估计这一天该校学生平均课外阅读时为()(A)0.96时(B)1.07时(C)1.15时(D)1.50时二、填空题23.在条形统计图上,如果表示数据180的条形高是4.5厘米,那么表示数据40的条形高为厘米,表示数据140的条形高为厘米。

24.调查某城市的空气质量,应选择(填“抽样”或“全面”).25.某校八年级共有400人,为了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条形统计图中,各小组的百分比之和等于,若某一小组的人数为4人,则该小组的百分比为。

26.某校七年级(1)班60名学生在一次英语测试中,优秀的占45%,在扇形统计图中,表示这部分同学的扇形圆心角是度;表示良好的扇形圆心角是120°,则良好的学生有。

27.某校九年级部分学生做引体向上的成绩进行整理,分成四组,其中15次以下占比例为5%,16~19次占15%,20~27次占30%,28次以上有25人,若20次以上为及格(包括20次),如果该校有600名学生,你估计能通过引体向上检测的约有人。

28.为了估计鱼池里有多少条鱼,先捕上100条作上记号,然后放回到鱼池里,过一段时间,待有记号的鱼完全混合鱼群后,再捕上200条鱼,发现其中带有记号的鱼有20条,则可判断鱼池里大约有条鱼.29.已知一个样本容量为50,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比为2∶3∶4∶1,那么第二组的频数是。

30.在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中,根据所给的已知数据,若要画成条形统计图,甲、乙、丙三个条形对应的三个小长方形的高度比为。

31.如果要反映一天温度的变化情况,我们应该绘制的统计图是。

32.某中学为了反映七、八、九三个年级人数所占的比例,在绘制统计图时,首先考虑的统计图应该是。

33.在式子①-(-3)2=9;②-(-1)3=3;③-︱-5︱-(-5)=10;④(-1/2)÷(-2)=1/4;⑤-22=-4中计算正确的频率是。

34.为了了解某商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性,某人买了100件该商品调查其中奖率,那么他采用的调查方式是______。

35.为了了解某校七年级4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成绩的情况,从中抽取了5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总体是,个体是,样本是,样本容量是。

36.在进行数据描述时,要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应采用图;要显示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应采用图;要显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应采用图;要显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应采用图。

37.在扇形统计图中,其中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216°,则这年扇形所表示的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数是。

38.为了了解某所初级中学学生对6月5日“世界环境日”是否知道,从该校全体学生1200名中,随机抽查了80名学生,结果显示有2名学生“不知道”.由此,估计该校全体学生中对“世界环境日”约有名学生“不知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