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
(一)急诊科(室)护理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1.急诊科(室)布局
(1)急诊科(室)布局、设备设施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位置及环境要便于急救车、平车、轮椅的出入。设立急诊挂号室、急救室、清创室、留观室、输液室、监护室等,有绿色通道示意图。大型综合医院还应设内、外、儿科急诊室。布局要减少交叉和往返,有利于节省病人时间,能给病人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2)急诊科(室)要有醒目的标识,夜间有指示灯,方便病人就诊,院内紧急救治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
(3)急诊科(室)应当明亮,通风良好,候诊区宽敞,就诊流程便捷通畅,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
(4)设有分诊台,为接诊病人提供安全、快捷、方便的服务,抢救室应当临近急诊分诊处。
(5)抢救室内应当备有急救药品、器械及心肺复苏、监护等抢救设备,抢救仪器完好率达100%,抢救物资、药品做到“五定一及时”。其余物品摆放整齐有序,不放置私人物品。
2.业务管理
(1)建立健全的急诊科(室)工作制度、抢救工作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抢救及特殊事件报告制度等。
(2)各级、各类人员职责明确。建立完善各班工作职责、工作
程序及标准,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3)有急危重症病人住院和手术的“绿色通道”及急症服务流程与规范。
(4)建立为急诊病人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制度与流程。
(5)有急诊留观病人的管理制度及流程,无超过72小时留观病人。
(6)重点安全环节做好警示说明,如防滑、防跌倒、安全用电、安全用氧等各种安全警示、提示及措施。
(7)抢救完毕后整理环境卫生,保持清洁、整齐。
3.急诊护理流程管理
(1)要求分诊护士在急诊科工作3年以上,业务熟练、动作迅速,根据患者的病情、生命体征将病人在短时间内进行分诊。
(2)急诊护十经过急诊专业培训,考核合格,能够胜任急诊工作,掌握急诊、危重症病人的急救护理技能。常见急救操作技术的商合及急诊护理工作内涵与流程,并定期接受急救技能的再培训,再培训间隔时间原则上不超过2年。
(3)急诊护士应快速安置危、急、重症病人,严密观察病情,按要求完成各项记录(留观病人有交班报告及留观记录,抢救患者有抢救护理记录,输液、输血等记录,急诊及死亡患者有登记本)。
(4)留观病人实行病房规范化管理,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护理。
4.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流程管理
(1)护理人员熟悉急诊科(室)制度、常规、抢救程序、徒手
心肺复苏术及常用急救技术操作规程,配合医生抢救及时、准确,急救措施及时到位,执行医嘱准确无误,急诊患者能合理处理。
(2)护士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药品、物品设备的使用与保养、做到“五定一及时”。一切抢救药品、物品、器械、敷料齐全,定点放置,不得随意挪用、外借。
(3)能配合医生及时完成院前急救,掌握院前急救的护理技术。
(4)制定各种常见危、急、重症病人抢救流程及技术操作规程,定期组织学习与培训。
(二)急诊科护理管理质量考核内容
1.组织管理考核内容
(1)有急诊科护理工作制度、工作流程、急诊科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及急诊科各类、各层级护理人员工作职责。
(2)护理人员配备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
(3)急诊观察室护士数量与所承担的任务相适应,满足临床工作需要。
(4)急诊科护士有3年以上临床工作经验,在岗护理人员护师以上职称不少于70%,急诊科固定的护士不少于在岗护士的75%,梯队结构合理。
(5)护士长具有主管护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年以上急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
(6)护士经过培训及急诊专业训练,具备独立抢救工作能力。
2.功能布局考核内容
(1)建筑布局符合急诊快捷流程和医院感染控制要求。
(2)仪器设备及药品配置符合《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标准要求。
(3)根据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12平方米。
3.业务管理考核内容
(1)急诊、急救实行24小时服务。
(2)落实首诊负责制,专人负责急诊检诊、分诊工作,资质符合要求。
(3)急诊检诊、分诊用物齐备,符合要求;做到“一问、二看、三查、四分诊、五记录”。
(4)有效分流,实施急诊分区救治,急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时抢救。
(5)有完整的登记资料,能够对病人的来源、去向以及急救全过程进行追溯。
(6)传染病、疑似传染病及特殊感染病人及时隔离,有记录。
(7)需要紧急抢救的急危重症病人,实行先抢救后付费。
(8)有效落实重点病种(如急性创伤、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脑卒中、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等)抢救流程。
(9)抢救工作及时有序,在实施重大抢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或群体灾害事件救治时,按规定及时报告医院相关部门。
(10)急诊抢救病人抢救记录及时、准确、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11)病人接受有创护理操作及保护性约束前告知病人/家属治疗目的及注意事项,并履行书面同意手续。
(12)对观察床、椅进行固定编号管理。
(13)留观病人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识。
(14)巡视观察病人病情,发现病人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并协助处理。
(15)责任护十掌握留观病人主要病情及治疗、主要护理问题及措施、潜在危险及预防措施。
(16)按医嘱正确实施药物治疗,正确实施各种治疗处置,输液滴速与病人病情或医嘱要求相符。
(17)治疗处置过程中病人隐私保护到位,各类导管标识清楚,护理规范。
(18)帮助/协助病人完成生活护理,根据病人/家属需求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指导,告知病人药物治疗、饮食、活动等相关注意事项。
(19)留观病人观察记录及时、准确、完整,符合规范要求。
(20)留观病人有完整的信息登记资料,能对病人的来源、去向以及观察治疗全过程进行追溯。
(21)急危重症病人外出检查医护人员护送并备好急救用物。
(22)为急诊病人提供便捷的入院服务,转送急危重症病人前实施病情评估,选择适宜时机,履行知情同意。
(23)病人入院、转诊医护人员护送,并做好病情、资料及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