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治疗中沙盘游戏法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心理治疗中沙盘游戏法的实践研究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我国对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临床药物治疗、心理行为治疗及两种疗法的联合使用。

临床药物治疗虽可有效地改善症状,但由于儿童的症状改善不明显,加之副作用大,治疗依从性并不理想;而现有的心理行为疗法中又存在与儿童沟通困难、治疗依从性低、可操作性低等诸多问题,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

因此,如何行之有效地治疗儿童心理行为问题,是我国儿童心理治疗领域的一个难点问题。

2 沙盘游戏疗法
沙盘游戏,在日本称之为“箱庭疗法”,是一种通过深层心理来促进人格改变的心理治疗方法。

该疗法由多拉·卡尔夫发展创立,主要以荣格分析心理学、东方哲学和文化及卡尔夫的整合性思想等为理论基础,以人本主义理论作为治疗前提,相信每个人的心灵都有“自我治愈力”,是一种融精神分析、人本主义、认知行为等多种心理学理论于一体的综合性心理疗法。

众所周知,游戏是儿童的天性,而且儿童对沙子有着天然的喜好,因此,沙盘游戏是很容易被儿童所接受的一种治疗形式,其投入与合作程度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治疗无法达到的。

此外,沙盘游戏以其独特的非语言方式,寓治疗于象征性游戏中,可作为治疗师与儿童之间良好的沟通媒介。

在沙盘游戏过程中,儿童利用各种形象的玩具模型,在盛有沙粒的沙盘里建立一个与个体内在状态相对应的沙盘世界,能将无意识心象以三维图画的形式在一个现实的世界里显现出来。

这样不但有利于治疗师洞察和把握儿童的心理问题,也可以使儿童的无意识和意识逐渐地得到整合。

可见,沙盘游戏在儿童的心理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沙盘游戏作为一种治疗工具甚至一种沟通工具,符合儿童的特点,且易被儿童接受,更适合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治疗。

3 沙盘游戏疗法在儿童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查阅以往文献发现,沙盘游戏疗法主要用于对儿童注意缺陷与多动症、焦虑性情绪障碍、社会退缩、自闭症、灾后心理干预等问题的治疗,疗效明显。

近年来,越来越多心理学者开始着手使用沙盘游戏治疗ADHD儿童。

我国台湾的林明清(2002)用沙盘游戏有效地治疗了一例ADHD儿童。

内地的徐洁、张日昇(2007)也发表了关于个体沙盘游戏结合家庭沙盘游戏成功治疗一名10岁ADHD男孩的个案报道。

王巧敏、黄钢、章小雷等(2010)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进一步探讨沙盘游戏对ADHD儿童的干预效果。

发现沙盘游戏不仅能有效改善ADHD儿童的核心症状(注意缺陷及多动、冲动),而且能改善其伴随的学习问题,有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可见,沙盘游戏是一种治疗儿童ADHD的有效手段,且具有可行性强又易于被家长和儿童所接受的特点,具有广阔运用应用前景。

张利滨、章小雷、黄钢等(2009)用沙盘游戏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进行治疗,结果显示,沙盘游戏治疗后,治疗组SCARED量表焦虑总分和EPQ量表N分量表得分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

说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降低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焦虑情绪,并提高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情绪稳定性,表明沙盘游戏疗法能有效地缓解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

张文文、李念丽(2010)用沙盘游戏治疗幼儿社会退缩,发现幼儿在害羞沉默、主动退缩方面有明显改善。

宋建宏、陈敏(2009)对一位非典型孤独症患儿的自闭症状进行了系统沙盘游戏治疗,发现沙盘游戏影射出了儿童发展中的内心秘密,在游戏中通过象征意象使儿童的心理不断地得以成长和提高。

因此,可认为沙盘游戏适用于自闭症儿童的治疗。

海英、唐佶(2010)认为,对于灾难后儿童的个别心理干预而言,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沙盘游戏疗法。

此种方法一方面能够以游戏的方式帮助受灾儿童宣泄压抑的情绪,从而缓解他们由灾难所造成的焦虑和恐惧;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非言语的方式探寻受灾儿童的内心,发现他们的问题所在,以便对其进行有针对性地干预和治疗。

此外,另有文献表明,沙盘游戏疗法对儿童恐怖症、攻击行为、退缩行为等也有明显疗效。

4 沙盘游戏疗法的发展趋势
自沙盘游戏疗法产生到现在的几十年的应用过程中,此疗法已经有了飞速发展。

除了沙盘游戏所用沙具模型的数量、种类越来越多之外,沙盘游戏疗法的对象开始不断扩大,逐渐从儿童转向成年人,从病人转向所有的正常人,相应地,沙盘游戏疗法功
能也从对异常心理行为的治疗,发展为对正常心理机能的促进和提高。

而且,由于沙盘游戏是一种非言语的、无意识层面的交流,所以对不易用语言进行沟通的对象,比如有语言障碍者、自闭症患者、抑郁症患者以及比较内向的来访者,不失为一种很好、很有效的沟通和治疗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王巧敏,黄钢,章小雷,等.沙盘游戏治疗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9):691~695.
[2] 张利滨,章小雷,黄钢,等.沙盘游戏对7~14岁焦虑性情绪障碍儿童的疗效[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9,24(12):909~9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