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北师大版第6章立体几何初步章末综合提升课件(56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O 是 BD 的中点.∴OF∥PD. 又 OF⊄平面 PMD,PD ⊂平面 PMD,
∴OF∥平面 PMD.又 MA∥PB,MA=12PB, ∴PF∥MA,PF=MA.∴四边形 AFPM 是平行四边形. ∴AF∥PM.又 AF⊄平面 PMD,PM ⊂平面 PMD. ∴AF∥平面 PMD. 又 AF∩OF=F,AF⊂平面 AFC,OF⊂平面 AFC. ∴平面 AFC∥平面 PMD.
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
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 L 与高 h,计算其体积 V 的近似公式 V≈316L2h.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 π 近似取为 3.那么,近似公式
V≈725L2h 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 π 近似取为(
)
A.272 B.285 C.15507
【例 2】 如图所示,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PB⊥平面 ABCD,MA∥PB,PB=2MA.在线段 PB 上是否存在一点 F,使平面 AFC∥平面 PMD?若存在,请确定点 F 的位置,并给出证明;若不 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 当点 F 是 PB 的中点时,平面 AFC∥平面 PMD,证明如下:如图,连接 AC 和 BD 交于点 O,连 接 FO,则 PF=12PB.
D.311535
B [圆锥的体积 V=13πr2h=13π2Lπ2h=1L22hπ,由题意得 12π≈725,π 近似取为285,故选 B.]
类型 5 简单的空间角问题 根据定义作平行线,作出异面直线所成的角;证明作出的角是异 面直线所成的角;解三角形,求出作出的角.如果求出的角是锐角或 直角,则它就是要求的角;如果求出的角是钝角,则它的补角才是要 求的角.
[证明] (1)连接 B1D1,因为 EF 是△D1B1C1 的中位线,所以 EF∥B1D1.
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B1D1 綊 BD,
所以 EF∥BD.所以 EF,BD 确定一个平面,即 B,D,E,F 四点 共面.
(2)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设 A1ACC1 确定的平面为 α, 又设平面 BDEF 为 β,因为 Q∈A1C1,所以 Q∈α. 又因为 Q∈EF,所以 Q∈β. 则 Q 是 α 与 β 的公共点,同理,P 点也是 α 和 β 的公共点,所以 α∩β=PQ. 又因为 A1C∩β=R,所以 R∈A1C. 所以 R∈α 且 R∈β.则 R∈PQ. 故 P,Q,R 三点共线.
第六章 立体几何初步
章末综合提升
NO.1 巩固层·知识整合
NO.2
提升层·题型探究
类型1 类型2 类型3 类型4 类型5
类型 1 平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1.证明点共线问题的常用方法 基本事 先找出两个平面,然后证明这些点都是这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实法 再根据基本事实 3 证明这些点都在交线上 同一法 选择其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然后证明其余点也在该直线上
A [连接 A1C1,AC,则 A1C1∥AC, 所以 A1,C1,C,A 四点共面,所以 A1C⊂平面 ACC1A1, 因为 M∈A1C,所以 M∈平面 ACC1A1, 又 M∈平面 AB1D1,所以 M 在平面 ACC1A1 与平 面 AB1D1 的交线上, 因 为 平 面 ACC1A1 ∩ 平 面 AB1D1 = AO , 所 以 M∈AO,所以 A,M,O 三点共线.]
2.证明线共点问题的方法 证明若干线共点的基本思路是先找出两条直线的交点,再证明其 他直线都经过该点.而证明直线过该点的方法是证明点是以该直线为 交线的两个平面的公共点.
3.证明点、直线共面问题的常用方法 纳入平面法 先确定一个平面,再证明有关点、线在此平面内
先证明有关的点、线确定平面 α,再证明其余元素确定 辅助平面法
【例 5】 已知四棱锥 P -ABCD 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
点 E 是 PB 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E 与 P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A.13
B.
2 3
C.
3 3
D.23
C [设四棱锥 P-ABCD 的棱长为 1,AC∩BD=O,则 O 是 AC 与 BD 的中点,连接 OE(图略),又 E 是 PB 的中点,所以由三角形中位 线定理,得 OE∥PD,OE=12PD=12,则∠AEO 或其补角是异面直线 AE 与 PD 所成的角.又△PAB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 AE= 23AB= 23.
类型 2 平行问题 (1)证明线线平行的依据 ①平面几何法(常用的有三角形中位线、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②基本事实 4;③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④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⑤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2)证明线面平行的依据 ①定义;②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③面面平行的性质. (3)证明面面平行的依据 ①定义;②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③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 行;④面面平行的传递性.
平面 β,最后证明平面 α,β 重合
【例 1】 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E,F 分别为 D1C1, B1C1 的中点,AC∩BD=P,A1C1∩EF=Q,直线 A1C 与平面 BDEF 的交点为 R.
(1)证明:B,D,E,F 四点共面. (2)证明:P,Q,R 三点共线. (3)证明:DE,BF,CC1 三线共点.
[跟进训练] 2.已知 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 是三个不同的平面, 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有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 ①若 α⊥γ,β⊥γ,则 α∥β; ②若 m∥n,m∥α,则 n∥α; ③若 α∩β=n,m∥α,m∥β,则 m∥n; ④若 m⊥α,m⊥n,则 n∥α.
③ [对于①,若 α⊥γ,β⊥γ,则 α 与 β 的位置关系是垂直或平 行,故①错误;对于②,若 m∥n,m∥α,则 n 可能在 α 内或平行于 α,故②错误;对于③,若 α∩β=n,m∥α,m∥β,根据线面平行的 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可以判断 m∥n,故③正确;对于④,若 m⊥α, m⊥n,则 n 可能在 α 内或平行于 α,故④错误.]
【例 3】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 P-ABCD 中,平面 PAB⊥平面 ABCD,AD∥BC,AD=2BC,∠DAB=∠ABP=90°.
(1)求证:AD⊥平面 PAB; (2)求证:AB⊥PC.
[证明] (1)因为∠DAB=90°,所以 AD⊥AB. 因为平面 PAB⊥平面 ABCD,且平面 PAB∩平面 ABCD=AB, 所以 AD⊥平面 PAB.
(2)由(1)知 AD⊥AB, 因为 AD∥BC,所以 BC⊥AB. 又因为∠ABP=90°, 所以 PB⊥AB. 因为 PB∩BC=B, 所以 AB⊥平面 PBC, 因为 PC⊂平面 PBC, 所以 AB⊥PC.
在本例(1)中,若点 E 在棱 PD 上,且 CE∥平面 PAB,求PPDE的值. [解] 过 E 作 EF∥AD 交 PA 于 F,连接 BF. 因为 AD∥BC,所以 EF∥BC. 所以 E,F,B,C 四点共面. 又因为 CE∥平面 PAB, 且 CE⊂平面 BCEF,平面 BCEF∩平面 PAB=BF,
故∠OGH 为二面角 B-PA-C 的平面角.
∵C 是A︵B的中点,AB 是直径,
∴OC⊥AB.
在 Rt△ODA 中,OD=OA·sin 45°= 22.
在 Rt△POD 中,OH=POP·DOD=
PPOO2·+OODD2=

2 2=
2+12
510.
在 Rt△POA 中,OG=POP·AOA=
易得 OA=OB=OC=OD= 22,在△OAE 中,由余弦定理,得 cos ∠ AEO=AE22+AEO·E2O-EOA2= 33,即异面直线 AE 与 PD 所成角的余弦值

3 3 .]
[跟进训练] 4.如图,在圆锥 PO 中,已知 PO⊥底面⊙O,PO= 2,⊙O 的 直径 AB=2,C 是A︵B的中点,D 为 AC 的中点. (1)证明:平面 POD⊥平面 PAC; (2)求二面角 B-PA-C 的余弦值.
类型 3 垂直问题 (1)证明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 的传递性(a∥b,a⊥α⇒b⊥α);③面面平行的性质(a⊥α,α∥β⇒a⊥β); ④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 线面垂直的性质.因此,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的合理转化是证明线面 垂直的基本思想.
PPOO2·+OOA A2=
22×+11=
6 3.
10
在 Rt△OHG 中,sin
∠OGH=OOHG=
5= 6
15 5.
3
∴cos ∠OGH=Fra Baidu bibliotek1-sin2∠OGH=
1-1255=
10 5.
故二面角 B-PA-C 的余弦值为 510.
NO.3 体验层·真题感悟
1.(2020·天津卷)若棱长为 2 3的正方体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 则该球的表面积为( )
A.12π B.24π C.36π D.144π C [设外接球的半径为 R,易知 2R= 3×2 3=6,所以 R=3, 于是表面积 S=4πR2=36π,故选 C.]
所以 CE∥BF, 所以四边形 BCE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EF=BC=12AD. 在△PAD 中,因为 EF∥AD, 所以PPDE=AEDF=12, 即PPDE=12.
类型 4 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与球有关的组合体问题,一种是内切,一种是外接.球与旋转 体的组合通常是作它们的轴截面解题,球与多面体的组合,通过多面 体的一条侧棱和球心,或“切点”、“接点”作出截面图,把空间问题 化归为平面问题. (2)若球面上四点 P,A,B,C 中 PA,PB,PC 两两垂直或三棱锥 的三条侧棱两两垂直,可构造长方体或正方体确定直径解决外接问 题.
[解] (1)证明:连接 OC. ∵PO⊥底面⊙O,AC⊂底面⊙O,∴AC⊥PO. ∵OA=OC,D 是 AC 的中点,∴AC⊥OD. 又∵OD∩PO=O,∴AC⊥平面 POD. 又∵AC⊂平面 PAC, ∴平面 POD⊥平面 PAC.
(2)在平面 POD 内,过点 O 作 OH⊥PD 于点 H. 由(1)知,平面 POD⊥平面 PAC,又平面 POD∩平面 PAC=PD, ∴OH⊥平面 PAC. 又∵PA⊂平面 PAC, ∴PA⊥OH. 在平面 PAO 中,过点 O 作 OG⊥PA 于点 G,连接 HG, 则有 PA⊥平面 OGH, ∴PA⊥HG.
【例 4】 已知三棱锥 S-ABC 的所有顶点都在球 O 的球面上,SC 是球 O 的直径.若平面 SCA⊥平面 SCB,SA=AC,SB=BC,三棱锥 S-ABC 的体积为 9,则球 O 的表面积为________.
36π [如图,连接 AO,OB, ∵SC 为球 O 的直径, ∴点 O 为 SC 的中点, ∵SA=AC,SB=BC,∴AO⊥SC,BO⊥SC, ∵平面 SCA⊥平面 SCB,平面 SCA∩平面 SCB=SC,∴AO⊥平 面 SCB,
设球 O 的半径为 R,则 OA=OB=R,SC=2R. ∴VS­ABC=VA­SBC=13×S△SBC×AO=13×12×SC×OB×AO, 即 9=13×12×2R×R×R,解得 R=3,∴球 O 的表面积为 S=4πR2 =4π×32=36π.]
[跟进训练]
3.《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
(3)因为 EF∥BD,且 EF≠BD, 所以 DE 与 BF 一定相交,设交点为 M, 因为 BF⊂平面 BCC1B1,DE⊂平面 DCC1D1,且平面 BCC1B1∩平 面 DCC1D1=CC1, 所以 M∈CC1,所以 DE,BF,CC1 三线共点.
[跟进训练] 1.如图,ABCD-A1B1C1D1 是长方体,O 是 B1D1 的中点,直线 A1C 交平面 AB1D1 于点 M,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M,O 三点共线 B.A,M,O,A1 不共面 C.A,M,C,O 不共面 D.B,B1,O,M 共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