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普通高中 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8
四川省普通高中
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四川省普通高中
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
前言
《四川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基本要求》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历史学科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针对我省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教学实际,对课程标准各模块专题的“内容标准”提出较明确、具体的学习要求以及相应的教学建议。

每个模块先综述其课程目标,然后通过“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三个栏目,具体解读和阐释每个专题的内容标准、学习要求和教学建议。

“内容标准”是教师探求教学目标的源头,本书采取直录的方式,方便教师对应检索。

“学习要求”按课采用表格的形式,分“基本要求”、“发展要求”列出,提出学生学习要达成的三维目标,帮助教师把握教学的尺度,提示教师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其中“基本要求”是指全体学生在本模块学习期间要达到的要求,属于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或模块测试所要求的范围。

“发展要求”是部分学生特别是有志于向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在历史课程学习期间要达到的要求,是教师要进一步完成的教学任务,“发展要求”内容暂不列入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范围。

在“教学要求”中,对历史知识与能力的要求按照《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既定的能力层次来制订,并以行为动词来表示,如:
识记层次的“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等;
理解层次的“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
应用层次的“分析”、“评价”、“探讨”、“比较”、“讨论”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要求,采用“体会”、“认识”、“感受”、“感悟”等心态词汇,以明确在这一维度的目标。

“教学建议”主要是针对教学重点难点内容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建议,其中借鉴了省内外课改一线教师成功的教学实践,供教师在教学中参考。

同时,对模块中某些不作课堂教学要求的内容也提出了处理意见。

必修(I)
1、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I)着重反映的是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政治活动本身丰富而复杂,并且总是与社会经济、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

人类政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重要的政治制度、重大的政治事件及重要人物。

因此,了解这些制度、事件和人物,探讨其在人类文明演进历程中的作用与影响,汲取历史经验教训,是我们了解人类政治活动的重要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历史上重要的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政治活动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影响,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此进行科学的评价与阐释。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
理解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社会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史过程,树立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而奋斗的人生理想;要懂得从中国国情出发,学习和借鉴中外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提升民主法治意识,增强个人的公民素养。

以上三维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是通过九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来承载的。

应该在对政治制度、政治事件和政治人物了解的基础上,掌握技能和方法,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按《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把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2、教学要求
必修(Ⅱ)
1、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Ⅱ)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内容。

经济活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的社会生产或经济活动总是与一个社会中的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积极性和经济活动的效益有着密切关系,把握这三个基本问题也就把握了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活动的本质。

人类的经济活动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另一方面又是为了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为实现社会最大限度的公平奠基。

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与政治、思想文化有着内在联系。

我们学习社会经济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历史,感受社会经济与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也要认识到人类经济活动的终极目标以及它与人类政治活动和思想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培养崇高的文化追求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高度历史责任感。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通过学习,要能够感受人类丰富的经济和社会生活,了解人类历史上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变迁的基本史实,了解中外重要的经济制度、活动方式、经济效益以及影响经济效益的诸多因素,初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要学习搜集历史上有关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方面的资料,并能进行初步的归纳与分析;学会从历史的角度以及经济发展的要素等方面来分析和认识不同时期的经济制度和经济现象。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能理解历史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并对其作出科学的评价和解释;能从经济角度认识基本国情,知道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与曲折,增强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认识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尊重并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主动顺应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是通过八个学习专题来建构与承载的。

每一个专题的学习都可以从古今相通、中外相联的视角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更好地展望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更好地懂得经济活动应当以人为本的道德需求,更好地理解科技与生活的人文情怀。

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按《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
学科教学要求》,准确掌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的三维教学目标,以确保高中历史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要求
必修(Ⅲ)
1、教学目标
《历史》必修(Ⅲ)反映的是人类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

思想文化领域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核心内容之一。

伴随着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进程,人类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也不断演进,从而以其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的深邃和精湛,不断充实着文明的宝库。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都有不同的历史渊源和发展线索,同时它们又相互碰撞,彼此交融和借鉴,以其丰富和多元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进步。

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和相关人物,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提升自己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是学习本模块的重要目标。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要了解中外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现象及相关人物等基本史实,进而基本把握思想文化史的发展线索;要认识科学技术史的基本风貌和主要特色。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学会搜集并综合分析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的相关资料,探讨思想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影响,正确认识人类精神生产与经济活动及政治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而认识到思想文化的进步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的不可忽略的巨大影响。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上,要认识人类思想文化发展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家、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增强对祖国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高自觉传承祖国和人类优秀思想文化遗产的认识。

上述三方面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思想文化现象的把握和分析阐释能力的提高以及价值观的养成是紧密相联的,本模块的三维目标是通过八个贯通古今、关联中外的学习专题来承载的。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按《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把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个专题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2、教学要求
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教学目标
《历史》选修(一)着重介绍了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重大社会改革活动。

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演进过程。

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社会发展相伴而行,并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改革虽然不像革命那样轰轰烈烈,但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其实,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改革是比革命更为普遍的现象。

作为人类历史演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体现了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顺应时代潮流、破解社会矛盾的智慧。

因此,学习历史上重大改革的史实,有利于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上,通过学习,要能够了解人类社会在演进过程中的重大改革活动及其代表人物等基本史实。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要学习从历史的角度看待不同时期、不同国家所进行的改革及其巨大的历史影响;从改革的背景、内容、新旧力量的对比及领导者个人的不同境遇分析各国改革的不同结局,正确认识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感悟历史曲折前进的真谛,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进一步认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从而树立为祖国富强、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的人生理想。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目标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教师应根据教材中的核心观点和结论,提出有价值的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在研读教材或史料的基础上运用多样化的方法来完成知识的构建。

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达成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渗透。

所以,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要按《四川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历史学科教学要求》,把握每个专题的教学深度与广度,落实每一个专题教学的三维目标,以保证高中历史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2、教学要求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教学目标
《历史》选修(二)着重介绍了世界近代政治民主化的历程。

民主与专制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现象,是近代世界社会巨变的重要组成部分。

了解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发展趋势,对于深化历史认识,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选修模块共有7个专题、20多个学习要点,包括近代民主思想的起源和发展、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激烈斗争、民主制度产生及完善等历史内容。

从政治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政治实践多个层面反映了中外近代社会政治民主化的历史进程。

本模块的学习目标可分为以下三个维度:
①知识与能力:掌握近代争取民主、反对专制斗争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思想流派、政治制度和政治法律文件的基本史实和主要内容;了解民主思想的起源与主要观点,比较不同流派民主思想和不同表现形式的民主制度的异同。

②过程与方法:收集历史上民主与专制斗争的相关资料,并对其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和评价,形成历史认识;还可以用表格等方式整理、概括近代中外民主与专制斗争的事实,梳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步掌握其历史规律。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客观地评价人类民主思想和实践,认识到民主战胜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树立积极推进民主进步的历史使命感。

2、教学要求
本模块教学的总体建议:
本模块的编写主题有三:一是近代民主思想从理论到法律的过程(专题一、二);二是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从确立到扩大的历程(专题三、四);三是近代无产阶级的民主实践历程(专题五)。

但从内容上看,本模块主要以英、法、美、中四国的历史为主,向学生展现了近代社会各国人民在民主思想指导下,反对本国封建专制统治、进行
政治民主建设并最终确立了近代民主政体的实践历程。

因此,在本模块教学中,建议教师尊重《课标》的规定内容但不必拘泥于其知识的编排结构,对其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重新整合与编排,从时间、空间双重维度,把每个专题中规定的个别事件或历史文献置于各国历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中来进行评述,从而科学、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此外,由于本模块内容与必修内容的联系十分紧密,故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尽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