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手机沉溺的形成和戒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生手机沉溺的形成和戒除

陕西省山阳县第二初级中学

手机作为现时代最主要的通讯工具,在人们的工作、生活里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逐渐进入校园,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校里使用手机。随着

手机的普遍应用,笔者发现身边很多学校为了控制学生携带、使用手机可谓是想

尽了一切办法。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为何在中学生使用手机

问题上会遭到学校的极力反对?笔者决定对这一现象做详细调查,并提出可行性

应对措施。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主要采取匿名调查问卷法,问题涉及到多个方面(问卷

样卷见附件)。我们分别在山阳县南宽坪镇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和陕西省山

阳中学投放调查问卷400份,其中宽坪中学、第二初级中学投放问卷200份,男

女生各100份;陕西省山阳中学投放问卷男女生各100份。共发放问卷400份,

回收395份,回收率98.8%,整个问卷真实有效,调查回收样本比例符合规范。

我们对调查所得资料进行了统计处理,其情况报告如下:

1、宽坪中学、第二初级中学问卷调查分析

该问卷主要针对初中学生,据调查结果统计,初中生中男生使用手机为76

人,占初中生男生整体样本比例为76.77%,女生为49人,占初中生女生整体样

本比例为49%,男生女生用手机为125人,占初中学生整体样本比例为62.5%;

男生手机使用量远远超过女生。调查显示,初中男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在1小时

以内的人数为68人,女生为37人,分别占其样本比例为68.7%和37%;其中男

生和女生使用手机时间超过2小时以上的人数分别为5人和6人,比例分别为

5.1%和6%;调查中还显示,利用手机玩游戏的人数居多,男、女生人数总数为

35人,也就是拥有手机的初中生都不同程度的使用手机玩网络游戏,占比为初中

生样本比例的62.5%;家长对学生持有手机的态度大多数是反对;初中学校不允

许学生带手机进入校园。

2、陕西省山阳中学问卷调查分析

该问卷主要针对高中学生,据调查结果统计,高中生男生持有手机人数为95,女生为97,分别占其样本比例的96.94%和97.98%;在校期间老师对手机的管理

方式是周内统一收回,周末发放;在调查结果中显示,仍有部分同学每天玩手机

在一小时以内,人数为16人,占比为16.34%,经过进一步跟进调查,部分学生

拥有2部甚至更多部手机,利用晚上睡觉前的时间上网游戏。家长对学生持有手

机的态度是坚决反对,调查中学生表示,完全不能接受在校期间不携带手机。据

调查,学生表示不能接收进校不带手机,他们反映没有手机会造成和家长联络不

便等诸多问题。

以上种种数据表明,大多数中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手机,而且绝大多数人都利

用手机上网游戏,如何让中学生预防戒除手机沉溺迫在眉睫。

一、手机给中小学学生带来的危害

1、给中学生身体带来危害

国外有研究证实,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在使用手机时,

手机对他们的辐射要比成年人高出50%以上,长期手机辐射,给中学生大脑神经

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性伤害;据专家报道,经常使用手机的学生会出现视力严重受损、睡眠质量记忆力下降、免疫力低下等诸多问题,从而影响学习效果。

2、给中学生心理带来危害

众多的手机网络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

道德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再加上他们自制力比较弱,容易受网上各种不良信息误导和侵害。有些学生利用手机发聊天、拍照、直播、游戏,甚至网恋建群,让有些孩子耽误学业、误入歧途,特别是有的孩子与

社会无业青年在一起,由于年龄小只有十几岁,没有自我保护意识,最后身心都

受到了很大的伤害。

3、给中学生学习带来危害

手机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不仅影响自己的学业,周围的同学也受到了影响,特别是网课期间,部分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在网课期间偷着玩网络游戏,甚

至发表与课堂无关的语言,引起课堂哄闹,转移同学的注意力,老师要不停的维

持课堂纪律,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还有部分学生学习期间利用无线

耳机听音乐,导致听学不专心、思考问题不深入,进行无效学习。更有甚者,部

分学生利用手机考试作弊,违反学生考试诚信规则,破坏了学校的考风考纪。

除此之外,手机属于贵重物品,学生在校带手机,经常会因手机丢失、损坏

等原因引发口角,重则打架斗殴;部分学生为了给手机充电,在宿舍私拉电线,

形成众多安全隐患。

二、手机沉溺的原因

1、自身原因(内因,决定性因素)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界定,青春期的年龄范围是10-19岁,高中阶段属于青

春期的后期,最让家长头疼的是12-15岁,这个年龄阶段正是初中阶段,是叛逆

期的巅峰时刻。中学生正处在生理、心理逐渐成熟的关键阶段,这一时期的中学

生身体发育变化大,思想上追求自我实现与肯定、情感上渴望交流和友谊、行动

上易冲动自制力相对较弱、心理上逆反特别需要别人理解和支持。但在现实生活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学生对于人际交往、社会支持、自我实现等需求难以

满足。手机丰富的内容、直观的展示方式、万花筒般的应用,以无限的魅力吸引

着青少年学生群体。他们利用手机游戏网络释放压力、寻求自我、倾诉情感、展

示才华。当他们在这个虚实交互的世界里获得短暂的一次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

望重复获得。由于他们较弱的自制力和模糊的人生目标,这种重复行为没有正确

的引导往往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当达到失控的程度时,他们也就上瘾了。重点

关注的便是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交往、希望得到重视但又十分孤独的留守儿童;

没有特长,学习、生活中受到过某种挫折的孩子;家庭环境差、父母关系不融洽

的孩子;学习困难、成绩下降又难以适应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不是成功,而是挫折和失败,而手机网络游戏的目标需求设置,使他们很容易获得成功。有少年也许没有树立考取全班学习第一的目标,但他树立了“王者荣耀”全县第

一的目标,待匆匆几年滑过,回过头,到现实生活中只能是无限的空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