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陌生化理论析《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
对《红色手推车》的“陌生化”解读
ens”l 4】 3 ∞
,
这让读者不由地对诗人的意图进行揣测 :为什么 他会 如此 安 排 ?英 语 中 ,句 首 单 词 以及 诗歌 首 行 行首 单词 的首 字母 要 大写是 众所 周 知 的语 法规 则 ,
手法让读者 透过诗歌去 用眼看到 、用 耳朵 听到 、 用 心感 受到 身边 日常 的美 好 事 物 ,并 获 得 新奇 美
好 的艺 术享 受 的 。
作者简 介:钮洪敏 ( 1 9 8 9 一) ,女 ,山东潍坊人 ,硕士生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研究 。
第 6期
钮 洪敏 ,等 :对 《 红色手推车》 的 “ 陌生化” 解读
钮 洪敏 李 忠华
( 中国海洋 大学 外国语学院 ,山东青岛 2 6 6 1 O 0 )
摘要 :威廉 ・ 卡洛斯 ・ 威廉斯主 张 “ 思在物 中”,糅 合现代绘画 艺术 ;拒绝说教 ,坚持 以 日常事物入诗 并
将 其 陌 生 化 , 以唤 醒 人 们 重 新 认 识 生 活 、 感知 艺 术 。 “ 陌 生 化 ” 是 用 文 学技 巧 将 熟 悉的 文 学事 实 变 陌 生 .唤 醒 读 者 去 感 受 生 活 的 生 动 性 和 丰 富性 ,这 与威 廉 斯 的 诗 歌 理 念 不 谋 而 合 。 威 廉 斯 在 《 红 色手 推 车 》 中 ,通 过 诗 歌 语 言 、结 构 ,视 听 感 官 和 意 象上 的 “ 陌生 化 ” 手 法 , 凸 显 了诗 歌 的 艺术 魅 力 ,让 读 者 真 正 听 到 、 看 到 并 感 受 到 日常 生 活 的 美好 。 关键 词 :威 廉 ・ 卡洛斯 ・ 威 廉 斯 ;《 红 色手推 车 》 ;“ 陌 生化 ” 中图分类号 : I 1 0 6 . 2 文 献标 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9— 0 3 1 2( 2 0 1 4 )0 6— 0 0 4 6— 0 5
读《红色手推车》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用 于诗 歌创作 , 营造 独特 的诗 歌视 觉效果 。威廉 斯诗 歌 灵 性 , 反 对 复杂 结他 医生职业 的缜 密相 关。威 廉斯参 与发 动客体 主义诗 歌运动 , 使美 国诗歌接近 现 实生活 ,
语 言通俗 , 格调 明朗。威廉 斯堪称 美 国诗 坛核心 地位 的诗人 。 关键 词 : 威廉 ・ 卡 洛斯 ・ 威 廉斯 ; 浪漫主 义 ; 意 象主义 ; 绘画; 医学; 客观 主义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2 文献 标识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0 — 1 7 5 1 ( 2 0 1 3 ) 0 3 — 0 4 0 2 — 0 4
的《 红色 手推 车》 ” ; “ 诗 有 画意—— 论现代 视觉艺 术对 如 下 , 以便 赏读 : 威廉 ・ 卡 洛斯 ・威廉 斯 诗 歌 的影 响 ”; “ 诗人威廉 ・
S O muc h de pe nds
upon
如 此 多 的要
卡 洛斯 ・ 威廉 斯 的绘 画情结 ” ; “ 威 廉 ・卡洛斯 ・ 威廉 斯 诗歌 意 象 的 视 觉 张 力 ” ; “ 借 他 山之 玉 成 自家 之
g l a z e d wi t h r a i n
Vo l _ 3 6 NO . 3
Ma y 2 01 3
读《 红色 手 推 车 》 品威廉 ・ 卡 洛斯 ・ 威廉 斯
单 畅
( 渤 海 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 , 辽宁 锦 州 1 2 1 0 1 3 )
摘 要 : 威廉 ・ 卡 洛斯 ・ 威廉 斯 的《 红色 手推 车》 意象凝 练 、 语 言 简约 、 画 面清新 。从这 一经典 小诗入 手 , 全 方位探 讨威廉 斯 的诗 歌特色 及成 因是 理解 诗人 的有 益探 索。诗 人 早期 受浪 漫 主 义影 响 , 诗作 充满 浪漫主 义色彩 ; 后在庞德 意 象主义感 召下 , 他投身 到意象 派诗歌运 动 , 以意象
《红色手推车》的象似性解析
语 言 的象 似性研 究 与美 国哲 学家 、符 号学 的
一
、
引 言
创 始 人之 一 C . S . P e i r c e的符 号 三 分法 ( T r i e h o t o — my ) 的理论 密切 相关 。P e i r c e 把符号 ( S i g n ) 分 为三 类 : 图 像 ( I c o n ) 、标 记 ( I n d e x ) 和 象 征
为视 角 ,分 别从 语 音层 面 、词汇层 面 、句 法层 面
象 、形式 等 与语 言所 反 映事物 的概 念 内容 之 间有
一
种 自然 的 联 系 ,两 者 之 间 的关 系 是 可 以 论 证
的 ,是 有 理 可 据 的 。 从 认 知语 言 学 角 度 来 讲 ,
语 言 的形 式 或 结 构 映 射 着 人 类 所 认 知 的概 念结 构 ,而人类 所认 知 的概 念结 构 映射 着 客 观世 界 及
G i v 0 n [ 、王寅 等 ,象似性 又可进
语 言 符 号的象 似性 是 相对 于任 意性 而言 的 ,是指
语 言符 号 的 能 指 和 所 指 之 间 ,即语 言 的声 音 形
步划 分为语 音 象似 、图形象 似 、数量 象似 、顺
序 象似 、距 离象 似 、心理 象似 、标 记象 似等 。 为 了便 于研 究 和理解 ,我 们将 以认 知语 言学
关 系 的象 似 :拟 象 象 似 ( D i a g r a m ma t i c a l I c o n i c i — t y ) 、意象 象 似 ( I m a g i c I c o n i c i t y ) 和 隐 喻 象 似 ( Me t a p h o i r c a l I c o n i c i t y ) 。H a i m a n 对 语 言 符 号 象似性所作 的研究最为系统和详尽 :他把语言结 构 的象似 性分 成两 类 :成分 象似 与关 系象 似 ,前 者是 指语 言符 号 与 其 所 指 意 义之 间 的对 应 现 象 ;
红色手推车_威廉_卡洛斯_威廉斯的创作宣言
诗歌所营造的静态视觉意象。在这首 “视觉诗” 读者看到 中, 的是用语言勾勒出的一幅优美的静物图: 画面的中心是手推 车, 是人们使用的工具, 与其相对的是小鸡, 大自然的产物。 手推车、 雨水和白鸡, 本来都是极为平常的事物, 然而诗人把 一辆被雨水洗得锃亮的红色手推车与几只雪白的小鸡放在一 起, 用白描的手法, 描绘了一幅色彩鲜艳的静物写生, 使邻家 院子里雨过天晴时分那番熟悉景象永恒地定格在了美国文学 史上。诗人的高明之处在于将晶亮的雨水与手推车、 白色小 鸡这两个日常生活景物并置起来, 展现了一种诉诸于读者联 想之上的视觉美。在此, 诗人只是 “直接处理” 并列的客观意 象, 并不做多余的解释或说明。 然而在这看似客观的画面中, 我们却从一个新角度观察周围的普通事物, 能够发现日常生 活中难以察觉的视觉美。诗人在这里既不让感情直接宣泄, 又避免观念的直白流露, 他仅选择生活中的普通事物, 靠意象 说话, 用色彩和线条来表现诗歌的画面效果, 使读者通过这些 精心构造起来的意象唤起自己内心的审美情感。 该诗看似没有明显的思想表达, 整首小诗被几个意象覆 盖, 似乎有点过于简单, 但它隐藏的思想、 意象的背后观念和 联想正是以特有的方式展示了意象派诗歌的圭臬。 威廉斯的 这种 “直接处理意象、 间接处理意思” 的手法与下文的这首中 国的意象派古词迥然不同。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小令仅五句二十八字, 就描写了多达十一个意象, 集 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字数精炼、 意象密集的特点。十一个 意象, 看似杂乱, 实则经过精心布置排列在一起, 孤立的景物 就构成有机整体, 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一幅悲绪四溢的 “游子思 归图” 。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给人造成一种冷落暗 淡的气氛, 又显示出一种清新优雅的境界。 “枯藤老树” 给人 以凄凉的感觉, “昏” 而 又点出时间已是傍晚;小桥流水人家” “ 则让人感到优雅闲致。 十二个字画出一幅深秋僻静的村野图 景。 “古道西风瘦马” 又描绘了一幅秋风萧瑟、 苍凉凄苦的意 境, 为僻静的村野图增加了一层荒凉感。 “夕阳西下” 又使这 幅昏暗的画面有了几丝惨淡的光线, 更加深了悲凉的气氛。 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 “ 点明全曲的主题意蕴: 昏鸦尚且能 有老树可归, 而游子却漂泊无着、 有家难归, 在那鸟禽回巢、 羊 牛归圈、 人儿归家的团圆时刻, 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柔肠寸断?
意象派诗歌名作《在地铁车站》和《红色手推车》赏析
l e. hs sa nlzsadcm ae e a u m gs p e Er on n la als la s s rics “nA Sai t ’ad i sT iesya a e n o p s h mosI ai ot zaP u dadWii C o l m matp ee. / t o o Mer ’ n n y r t f t l m r Wii S e tn f o
【 要 】 象派是 10 年至 11 年 间一些英美诗人发起并付诸实践的文学运动 , 摘 意 99 97 它是 当时盛行 于西方世界 的象征 主义文学运 动的一个 分支。 其宗 旨 是要 求诗人 以鲜明、 准确 、 含蓄和 高度凝炼的意象生动及形象地展现 事物 , 并将诗人瞬息间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诗 行中。 本文从诗歌 创作背景、 诗歌 意象、 韵律 节奏以及 内 意蕴等角度分析 了著名意象派诗人 庞德及威廉 ・ 在 卡洛斯 ・ 威廉姆 斯的名作《 在地铁 车站》 红 色手推 和《
21 0 2年
第1 3期
S IN E&T C O O YIF R TO CE C E HN L G O MA I N N
O外语论坛 0
科技信 息
意 派 歌名 在 铁 站 和 红色 推车 赏 象 诗 作《 地 车 》 《 手 》 析
( 大理 学院
闵 敏 云南 大理
6 10 ) 7 0 3
i rn h o h y oim i rr v me twhc sp p lri h sen wol tta i .Isp r oe i t s h o tt h w h hn s sab a c ftes mb ls lt ay mo e n ihwa o ua n tewe tr rda h tt e me t u p s s oa kt ep e o s o te tig wi it cie rcs ,sbl n ihyc n e sd a d vvd i g sa d tep e me tr h u hsa dfeig h u db l di hep e t dsi t ,pe ie u tea d hg l o d ne n ii ma e n h o tSmo nayto g t n eln ss o l e met n t o m h n v e
英语开题报告题目总结
英语开题报告题目总结英语开题报告题目总结1、On Subtitle Translation in “The Big Bang The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2、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3、浅析张培基的散文翻译风格4、从生态女性主义角度解读朱厄特的《白苍鹭》5、The Use of Body Language in Teaching6、《觉醒》与《欢乐之家》中的女性形象和女权思想之比较7、林语堂《京华烟云》中女性推崇观探究8、美国个人主义对民众生活信念的影响--以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为例9、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10、论《重返巴比伦》中女性的身份的自我建构11、普通话对英语语音的迁移作用12、从动物习语分析、比较中美文化13、修辞手法在TED演讲中的运用14、论中西婚姻观的差异15、影响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的因素研究16、从后殖民女性主义角度解读《藻海茫茫》17、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18、《圣诞欢歌》中斯克罗吉的性格分析19、《劝导》中安妮艾略特的道德判断20、万劫不复的阴暗人性——解析《蝇王》的主题21、An Analysis of the Tragic Fate of Mary Turner in The Grass Is Singing22、浅析《我弥留之际》中达尔的悲剧23、On Transcendentalism in Thoreau’s Walden24、从归化与异化角度浅析《毛泽东选集》英译本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25、托妮莫里森《宠儿》中的主角赛丝的女性形象研究26、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路》中的象征艺术手法27、CBI理论诠释及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28、The Elementary Stage Translation Teaching Design for Undergraduate English Majors29、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30、功能对等理论在汉英广告翻译中的应用31、目的论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应用——以《功夫熊猫》为例32、用陌生化理论阐述《红色手推车》的悲剧色彩33、《老人与海》中桑迪亚哥的硬汉形象探析34、浅谈当代大学生炫耀性消费文化35、《外婆的日常家当》中女性形象象征意义36、从女性主义解读《威尼斯商人》37、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38、从标记理论看英语词汇性别歧视现象39、合作原则在电影《暮光之城》人物心理分析中的应用40、The Racial Stereotypes in American TV Media41、从语用角度探讨汉译英公示语42、奉献与救赎:浅谈欧亨利小说的宗教精神43、不一样的颤栗—东西方恐怖片的比较44、论《教父》主人公迈克尔考里昂的悲剧性45、论直译与意译在英汉翻译中的应用46、英国文化中的非语言交际的研究47、二元对立模型在伍尔夫《达洛卫夫人》中的应用48、英语商标的汉译原则及策略49、外语学习焦虑与口语成绩的相关性研究50、浅析电影《阿甘正传》的语言特色51、从《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看马克﹒吐温的幽默讽刺艺术52、从精神分析学角度探究《呼啸山庄》中的希斯克里夫53、从《道连格雷的画像》看唯美主义54、American Individualism and Its Reflection in the Film Erin Brockovich55、A Contrastive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Address Terms56、《尤利西斯》与《春之声》中意识流手法的不同57、浅谈《圣经》对英语习语的影响58、Comparison between High and Low-context Culture in Language Expression59、从顺应论角度看英汉称谓语的翻译60、英语电影对白汉译61、从电视相亲节目看当代中美女性婚恋观差异62、浅谈《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63、战争隐喻在体育新闻报道中的运用64、剖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世界65、商务信函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分析—基于xx公司商务往来信函66、萨拉的性格魅力67、小说《飘》中斯嘉丽的人物性格分析68、探讨星巴克多样化顾客关怀及其推广性69、从语境视角看英译汉字幕翻译——以《梅林传奇》为例70、意译在广告英语翻译中的重要性探析71、从《紫色》中的意象看黑人女性身份的自我重塑72、On the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Its Translation Skills73、中美大学生课堂讨论话语性别差异对比74、电影字幕英汉翻译中网络流行语的现象研究75、《红色英勇勋章》主人公亨利弗莱明心路历程探析。
从“无我”之道看《红色手推车》——兼评该诗的五译比较
第 2 4卷 第 2期
21 0 1年 3月
北 京航 空航 天 大 学 学 报 ( 会 科 学 版 ) 社
Jun lo in iest o eo a t sa dAsrn uis S ca ce c sE i o o ra fBe igUnv ri fA rn ui n to a t ( o ilS in e dt n) j y c c i
“THE RED H EELBARRO W ’ n t e Li h ft e W ’i h g to h
Ta it Co c p f “ n-e f’ o s n e to No s l’
A o C mp r t e C mme to h i e Ch n s a sa e r in a ai o v n n t e F v i e e Tr n l t d Ve so s
c e s e s lg to he l eay o o iin te fe ly n tr lwa s,ba e o ih f t e n lss i d l h d i h n t i rr c mp sto rnd o mp o i g nau a y t s d n whc urh r a ay i s ma e u n a p e i in a d ta sai n o po p r cat n r n lto fTHE RED HEELBARROW iefv r n ltd v rinso tae tk n i t c o W whl e ta sae e so fi r a e no a 。 i
醉人的意象与文体美——从女性主义角度品读《红色手推车》
醉人的意象与文体美——从女性主义角度品读《红色手推车》王丽【摘要】《红色手推车》是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经典之作。
本文以诗歌中几个重要意象以及诗歌的文体为切入点,对其经典作品《红色手推车》进行女性主义的解读。
并就此发现诗歌的艺术美和独特魅力。
%The Red Wheel Barrow is one of the famous poems written by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 well-known modern poet in American. The paper makes the images andthe style as the point of penetration and tries to decode the works fromthe feminist point of view with the purpose of finding out the aesthetic effect that comes from it.【期刊名称】《巢湖学院学报》【年(卷),期】2012(000)004【总页数】6页(P111-115,119)【关键词】红色手推车;意象;文体;女性主义【作者】王丽【作者单位】巢湖学院外语系,安徽巢湖23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2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意象派诗歌和现代美国诗歌的重要诗人。
威廉斯享有“红色手推车诗人”之称,其原因是诗人曾写了《红色手推车》。
此诗为一首小诗,原文为:The Red Wheelbarrow 红色手推车so much depends 这么多upon 依靠a red wheel 一辆红色barrow 手推车glazed with rain 雨水把它洗得water 锃亮beside the white 旁边是群白色的chickens 鸡[1]威廉斯的诗歌之所以倍受青睐,除了他在诗歌创作上的造诣之外,也与他的职业,即儿科医生有关。
美不胜收的《红色手推车》
收稿 日 :2 1— O 1 修 回日期 :2 1— 0 3 期 0 1 1一 0 0 1 1— 1 作者简 介:李玉娟 ( 93 ) 18 一 ,女 ,湖北丹江 口籍 ,硕士 ,湖j医药学院外语课部助教。 E
7 6
和不流 畅 ,产 生一 种颠簸 的音感 ,模拟 出手 推车 的运动音 响 。小诗拟音拟形 ,把 一辆手 推车活现在读者眼前 。 第三行 、第五行单音节单词 (, e, e lga e ,an ar dw h e :lzdr i) 的 采 用 ,拉 长 了 诗 行 ,尤 其 在 w h e和 b r o 及 r i和 el a r w a n w tr a e 中间插入一个 巧妙的停顿 ,将 一行诗一分 为二 。这一 分行给 人一个 将整 幅画面 分为若 干细节 的感 觉 ,似 乎让读 者细 细品 味画面 的每 一部分 。 “ eedo ” 、 “ el dpn n w h e
诗 中的清 新优 美意境 所打动 。这种美 的感受在 很大程度 上 得 力于诗歌 所营造 的静态视觉 意象 。诗 人把一辆 被雨水 淋 得 晶亮 的红色手推 车与几 只雪 白的小鸡放在一 起 ,纯 用 白 描手法 ,构成 了一 幅色彩亮丽 的静物 写生 。在 描绘这 一幅 画时,还带着一种惊喜 的 口吻, 似乎在平淡 中发现 了什么奇 迹似 的,使读者 意兴盎然 。单 是一 辆红色手 推车或 是一群 白色 小鸡,也许 并无 多少诗意 ,但 诗人 的高明之处 是将 晶 亮 的雨水与这两 个 日常生活物象 并置起来 ,展现 了一种诉 诸 于读 者 联想 上 的视 觉 美 。红 、 白呈 现着 鲜 明 的颜 色对
3 威廉斯 的诗学主张
威廉 斯的诗 形式 自由,语言精 炼 ,贴近生活 。他善 于 从 平凡 的事物 中发掘 诗意 ,这使他 诗歌 的意象 生动坚 实 , 给 读者 以鲜 明的印象 。意象 美 的营 造是构 成威廉 斯 的诗 魅 力 的一个 主要 原因 。作 为诗 人 ,威廉 斯 富有创新 精神 。他 反对 象征 主义 ,反对把 诗歌 弄成深 奥玄虚 、咬文 嚼字 的文 字游 戏 。在题材 上 ,他 坚持把 “ 事物 、特殊 的、当时 当地 的事物 ” 作 为诗歌创作源 泉 。其诗作 反映 了他生活 中的平 凡 细节及他 周 围普 通 民众 的生活 。在 形式 上 ,他 主张诗 歌 语 言要简 朴、平 直 ,使 用美 国老百姓 的 口语 入诗 ,不拘 泥 于传 统 的韵律格 式 。在 这种 诗学主 张下 ,他 创作 了一系 列 形 式 自由、简洁 晓畅 、贴近 当时美 国人 日常生活 的诗 。他 的诗 以其特 有 的生活味 、人情 味与 乐观 主义 赢得 了千万读 者 的喜爱 。 威 廉斯 诗 的意 象美 与他 的诗学主 张密不 可分 。在威廉 斯看 来 , 日常生活 是最基 本 的真实 ;美就孕 育在 日常生 活 的真实 中。他说 : “ 我相信一切 艺术 都从 当地产 生, 而且 必
文学史 红色手推车剖析
• 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总体上来讲还是颇为工整的,每节由三个 单词与一个单词分行构成,数量相等。作者将“depends upon”拆 开作两行,强调了“upon”承载和负担的意义;“wheelbarrow”这 一复合词也拆做两行,手推车本来是一件物品,在作者的描写下,却 成了有着“red wheel”的推车,“wheel”轮子的作用被突出,成为 关节点,一些翻译者为抓住作者的用意,就将它译成了“独轮”,刻 意突出了单数的性质以及轮子的存在;而第三节中“rainwater”也做 两行入诗,郑敏在分析该句时说,“将雨——水分写在两行,以增加 水沫的零落姿态和雨的成片在感觉上的差异”。[1]在彭予选编的《20 世纪英美抒情诗选》中将这一句翻译做“雨水浇得它/浑身溜滑”,大 约译者充分领略到了这种“rain”和“water”的区别吧。最后一句写 到“white”,“白色”的“鸡”,突出了“白色”,很明显与前面 “red”,“红色”构成了对比。总的来讲,这种分行是作者对诗歌形 式独具匠心的尝试,所传达的意义也是有所指的。《红色手推车》有 许多的评论,人们都为它的简练又不失深刻而折服,不过,如果抛开 威廉斯的英文原著,就中文的译文来解读这首诗歌的话,那不同的中 文版本就可能出现不同的分析结果,如此一来也就可能背离原著的本 意。
• 这篇出自清华大学覃学岚之手的译文,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的押韵,带着 诗歌惯有的节奏感。简单的来讲,“一群”,“一辆”,都是数量词;“白 色的鸡雏旁”,“红色的手推车”,分别是形容加主词,工整对仗;后两节 每行在字数上也相同,尾句都押“ang”韵,结构相同,整齐有序,从形式上 讲非常的优美。节奏作为传达情绪最直接有力的手段之一,是诗歌语音形式 的重要表现,覃学岚的译文充分展示了这一特性,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 给人以精练之感。在众多的译文中,这个版本极富有诗性,其在语音形式上 的着意为许多中译文所不及。
诗歌《红色手推车》赏析
诗歌《红色手推车》赏析作者:李晓梅来源:《金田》2014年第05期摘要:《红色手推车》是美国著名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一首经典诗歌。
该诗与庞德的《在一个地铁站》并称为意象派诗歌的典范。
本文主要对这首诗的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所蕴含的意境美。
关键词:诗歌《红色手推车》形式;内容一、引言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是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诗集《春天及一切》、《气质》、《酸葡萄》、《地狱里的科拉琴》以及长篇叙事诗《佩特森》等。
威廉斯将诗歌创作深深地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他擅于捕捉那些常人认为微不足道的、容易被忽略的事物,把它们放置在一张白色的画卷上,而不填加或者只填入非常有限的色彩,尽可能地让这些事物从繁芜的大自然中脱颖而出,成为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其内在之美的对象。
威廉斯的诗歌语言简练,看似简单易懂但却不失深刻,其意蕴和内涵都十分丰富。
《红色手推车》体现出了威廉斯一贯的诗歌风格。
本文主要对该诗的形式和内容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以期更加深入地地理解詩歌所蕴含的意境美。
二、《红色手推车》独特的诗歌形式《红色手推车》是一首短小精悍的抒情诗,诗歌的形式新颖而奇特。
全诗只有一个标点符号,实际上就是一个句子被拆散后分成了四个诗节。
每个诗节分为两行,并且均以三个单词和一个单词分行出现的形式构成。
整首诗形式工整,一长一短,错落有致,不仅造成了一种别致的视觉效果,而且在听觉上也富有节奏感,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共鸣。
这种分行写诗的方式是威廉斯对诗歌形式独具匠心的尝试,给人一种新颖、奇特的感觉。
在第一个诗节中,诗人将“depends upon”这一词组拆分成两行,强调了“upon”(承载和负担)这一层意思,体现出了手推车在整首诗中所占的重要地位和分量。
但是,诗人将“so much depends upon”放在诗歌的开头显得有些突兀,不过这种直截了当的写作手法很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和兴趣。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解读《红色手推车》
基于图形-背景理论解读《红色手推车》周弋漪【摘要】William Carlos Williams is a representative of imagism ,and one of the most ex-cellent poems of the 20th century.He devoted to the objectivism movement since 1930s,and proposed the idea of “reflecting the ideas from objects”.“The Red Wheelbarrow” is analyzed with the cognitive theory of figure and ground to show the objectivism in this poem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意象派代表人物之一,是20世纪美国最卓越的诗人之一,30年代后他又投入客观主义运动。
他提出的“思想仅寓于事物中”是其客观派理念的核心。
文章运用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解读威廉斯的意象派诗歌《红色手推车》,阐述其客观派理念在这首短诗中的体现。
【期刊名称】《哈尔滨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3页(P94-96)【关键词】图形-背景理论;《红色手推车》;思想仅寓于事物中;客观派理念【作者】周弋漪【作者单位】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苏州 21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威廉·卡洛斯·威廉斯(1883-1963)的诗歌创作实践大致可以分为早期的浪漫主义风格、意象派诗歌和后期的客体派诗歌三个阶段。
可以说,威廉斯中期所创作的意象派诗歌是对早期其浪漫主义风格的反叛;而20世纪30年代他投入客观主义运动是对中期意象派诗歌的“修正”。
威廉斯曾说过,客体派“是作为意象派发展的后果而兴起的,客体派诗人感到意象派诗不十分具体……”威廉斯在诗集《佩特森》第一卷中明确提出“思想仅寓于事物之中”,强调客观地表现具体事物,而“只要把事物本身状写到位,思想意义就在其中”。
《红色手推车》的象似性解析
《红色手推车》的象似性解析《红色手推车》是一本非常有代表性的小说,它以农村生活为背景,主要讲述了一个可爱聪明的小男孩尚家醉在进行他大胆想法,勇敢做出无私英勇的事情的故事,给读者带来象征着勇气与希望的感觉,也给我们带来对社会的启发。
1、象征的意义:红色手推车在小说中象征着勇气与希望,它象征着尚家醉和他的家人和朋友们在勇敢面对重重困难的精神,为当地的生活带来了曙光。
尚家醉勇敢地武装起来,用他的手推车扛着他的枪,让装满难民的红色手推车带领他们抵达安全的地方,此时把他看成一个勇敢而可爱的英雄,他象征着不屈不挠,毫无畏惧的精神,也是一种弥漫着希望和勇气的信号,无论困难有多大,只要你有心,都能取得好的结果。
2、反映了社会的现实:《红色手推车》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尚家醉有着重病的父亲,家穷苦恼,尚家醉没人带,只有他勇敢从家出走,只有他敢于勇敢地面对重重困难,只有他敢于把安全的安全带给了无家之人,象征着一种让人励志和感动的精神,你必须不怕困难,以勇气去做卑社会抚慰受苦者的事情。
同时,它还把传统老乡集体正义的精神告诉我们,在困难的时候,也要勇于担负起权利与义务,而不是缩在自己的小窝里,动摇自己的信念。
3、作者的传神描写:作者的细腻描写,使得这篇小说了然于胸,尚家醉、他的母亲、家人和朋友都充满了真实的情感,他们勇敢地追求希望,勇敢地面对困难,他们用勇气、热情、奋力与正义,把生命维系在一起,但又充满敬畏,舍己为人,以一种谦和的精神来帮助他们看待社会。
这样的故事不仅仅让人感受到这本小说承载的美好精神,也让看完之后的每一位读者深刻领会到了无私服务和克服困难的重要性,充实着坚毅的青春状态。
《红色手推车》读后感
《红色手推车》读后感《红色手推车》是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一部代表作,也是他的一部重要诗集。
这本诗集以简练、平实的语言和独特的表现方式,展现了作者对于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感受。
威廉斯以他个人的独特视角,把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场景和事物,转化为诗歌的表达形式,深入描绘了人类情感和现实的碎片。
整个诗集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每首诗都是由独立的篇章组成,形式各异。
威廉斯在书中运用了大量的映像和意象,通过对细节的强调和描绘,使诗歌充满了生动感和感染力。
他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内心的复杂感受,使得读者可以深入感受和体验诗歌的情感。
在《红色手推车》中,威廉斯关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
他将日常生活中细微的瞬间和情感刻画得入木三分,通过对生活琐碎细节的观察和描绘,揭示出其中的深层含义和人性的价值。
威廉斯把平凡的人物和场景赋予了诗意的色彩,使其展现出深刻的存在意义。
他通过对红色手推车的描绘,将一个平凡的家庭场景转变为情感的象征,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和思考。
此外,威廉斯在诗集中还探讨了语言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他强调诗歌应该使用真实和平实的语言来表达,摒弃华丽的修辞和虚无的言辞。
通过对日常语言的运用,威廉斯试图挖掘出其中的美感和深意。
他以一种朴素而直接的方式,传达了他对于诗歌创作的理解和追求。
总的来说,《红色手推车》是一部深入生活、触动灵魂的诗集。
威廉斯运用独特的写作手法,将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场景和事物转化为抒发情感和表达思想的诗歌。
他以真实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生活、人性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感受。
这本诗集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通过阅读《红色手推车》,我们可以从中发现生活中的诗意,感受到威廉斯独特的诗歌魅力,以及对人性和现实的深入思考。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徐艳萍
【期刊名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2(012)003
【摘要】本文从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理论入手,探讨他的著名意象诗<红色手推车>的艺术风格和语言技巧.
【总页数】3页(P95-97)
【作者】徐艳萍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2
【相关文献】
1.在传统哲学之中寻找现代诗歌的出路——评《美国性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 [J], 邵朝杨
2.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伟大的数字》 [J], 李颜萍
3.言有尽而意无穷-简单美的画卷--评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色手推车》 [J], 葛树慧;宁淑梅
4.读《红色手推车》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 [J], 单畅
5.美国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中国知音——评张跃军的《美国性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实用主义诗学》 [J], 蒲度戎;王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红色的手推车
红色的手推车.txt我们用一只眼睛看见现实的灰墙,却用另一只眼睛勇敢飞翔,接近梦想。
男人喜欢听话的女人,但男人若是喜欢一个女人,就会不知不觉听她的话。
一辆红色的手推车和一群白色的小鸡相互映衬,晴空后手推车上挂着的雨滴闪闪发亮,融为一体。
大雨刚过,一辆红色的手推车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闪闪发亮,在闪亮的雨滴中透出光艳照人的红色,不知什么时候从哪里钻出几只白鸡,雨过天晴,他们恢复了往日的生机,出来自在地咕咕啄食,在雨水中他们的白衣显得格外亮丽。
这红色与白色,与闪亮的雨滴,雨后的阳光交相映衬,恰似一张美丽的图景,这幅图景就像雨后彩虹,可遇而不可求,因为再过一会儿手推车上的雨水就要蒸发,手推车就会失去晶亮的光泽。
[7]95-97该诗从一辆静的红色手推车,到手推车上闪亮欲滴的雨水,到咕咕啄食的白鸡,由静到动,动与静的自然过渡中静静流淌着生命的美感,活跃着生机。
这一静一动,一红一白,动静与颜色的对比,烘托着自然的气氛,描写出了一种悠然的情趣。
从道家“无我”思想出发,可分三个方面对该诗及其译本进行评析:(一)主体自我意识隐退,主观体验高度客观化《红色手推车》的整个诗篇没有一个字母大写,叙述从容,语言平实,排列清楚,推车、雨水、白鸡,自然排序;全篇没有第一人称,仅仅是客观演绎诗人眼画面,这也正说明了诗人深受“无我”思想影响,如同陶渊明那样表达回归自然,悠然自得的情趣。
诗中作者观点含而不露,个人加工痕迹全无,似乎来自某摄影师,偶尔拍摄到了一幅农村画面,然后诗人提笔勾勒而出。
然平实之话寓丰满,简朴之语藏玄妙。
somuch是程度修饰语,针对不可数名词,中心名词本身却省略了,谓语动词用了depends up-on,这一主题句实际是没有主题的,内容全靠读者通过想像和联想去不断充实、加工完善,从而使该诗具有极高的信息含量与技术含量,其意境获得的深度与广度几乎是无限的。
就诗歌翻译而言,译诗要充分考虑到原诗意境的模糊与诗人的隐身,仍以写实为主,搭之以必要的主题句。
意象派诗歌赏析《红色手推车》
意象派诗歌赏析《红⾊⼿推车》意象派诗歌赏析︱红⾊⼿推车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认为诗歌就是要有格律、没有⾃由的诗,但是格律必须是⼀种⽐以往允许的那些形式更可靠、更⾃由。
他的《红⾊⼿推车》是阐释他诗学主张很好的例证。
⽂/Quixote《红⾊⼿推车》赏析The RedWheelbarrowWilliam Carlos Williamsso much dependsupona red wheelbarrowglazed with rainwaterbeside the whitechickens红⾊⼿推车威廉·卡洛斯·威廉斯如此倚重于这红⾊⼿推车闪亮⾬⽔中在⽩⾊⼩鸡旁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红⾊⼿推车》(TheRed Wheelbarrow)是阐释他诗学主张很好的例证:“诗歌就是[要有]格律,没有⾃由的诗。
但是格律必须是⼀种⽐以往允许的[那些形式]更可靠、更⾃由。
它必须是开放的”[1]。
威廉斯主张建⽴与美国英语节奏相适应的作诗法体系。
他创新诗歌结构,创制并实践“可变⾳步”(variablefoot)等新的诗歌韵律模式,并且在其讲座《作为⾏动场的诗歌》(“Poemas a Field of Action”)明确提出“⾏动场”(fieldof action)的概念[2]。
诗⼈在《红⾊⼿推车》中运⽤了“可变⾳步”。
所谓“可变⾳步”,在这⾸诗中即是令每⼀节诗都⼀个由包含两个重读⾳节的诗⾏和⼀个包含⼀个重读⾳节的诗⾏组成,但各个诗节⾥的重读⾳节的位置不尽相同,试标注如下:'somuch de'pendsup'ona'red 'wheel'barrow'glazedwith 'rain'waterbe'sidethe 'white'chickens威廉姆斯重视⾃由诗的节奏和韵律——“没有诗歌能够⾃由,它必须由某种格律(measure)统治,但不是旧格律。
theredwheelbarrow赏析专题培训课件
红色手推车
覃学岚 译
一群 白色的鸡雏旁
一辆 红色的手推车
雨水中 晶莹闪亮
承载着 如许分量红色手来自车郑敏译这么多的事物都依赖 于
那一辆红色轮子的 推车
它湿漉漉的沾满雨 水
the weight of this brief poem rests entirely on the careful description of the thing itself, the actual wheelbarrow, which is not a symbol for anything, but simply exists as it is.
Therefore, an Imagist poem consists of clear visual images, often juxtaposed with other images, prompting the reader to an imaginative response that completes its meaning.
译文一.
清华大学覃学岚的译文,注重诗的韵 律,读起来朗朗上口, 非常的押韵, 带 着诗歌惯有的节感 。
首先,“ 一 群 ”“一辆” , 都 是数量词; “白色的鸡雏旁” , “红色 的手推车” , 分别是形容加主词, 工整 对仗。其次, 后两节每行在字数上也相 同, 尾句都押“ang”韵, 结构相同, 整 齐有序, 从形式上讲非常的优美。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则用 几个深秋的意象勾起了漂泊 之人内心的酸楚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美国文学简史 The Red Wheelbarrow 红色手推车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The Red Wheelbarrow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The Red Wheelbarrow
so much depends upon
a red wheel barrow
glazed with rain water
beside the white chickens
红色手推车(袁可嘉译)
那么多东西 依靠
一辆红色 手推车
雨水淋得它 晶亮
旁边是一群 白鸡
《红色手推车》是一幅色彩鲜明的日常生活画面, 描述的是一个躲雨时见到的场景,躲雨的地方大概 太小,所以人虽然躲了进去,手推车却还是淋得透 湿。与它运送的东西相比,手推车显得似乎小了点, 所以才引起诗人“那么多”的感慨。况且还被雨水 浇得它“浑身溜滑”。可以想象那个始终没有露面 的“推车人”的辛劳,不免对他(她)产生一丝同 情。但“旁边有/几只白鸡”一句,使我们眼前一 亮。想想看,在雨中,天色也许比较灰暗。但手推 车的“红色”与几只鸡的“白色”却是那么的耀眼, 何况鸡还是一个活动的东西,与停放在那里的手推 车,正好又构成了一动一静的对比。生活的辛劳、 躲雨时的焦躁,被几只“白鸡”的出现一扫而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文 章表 面都是 简 单 意 象 的 描 绘 , 是意 象 背后 但 却是 残酷 的现 实 。《 色 手 推 车 》 很 多 研究 主 红 的
Ke y wor : ds Re e la rw d f miirz to ta i oo d W eb ro h ea laia in r gc c l r
Auh r u ai ap s rd a u et t a a om l nvr t( a n n3 10 ,C ia ,hrr to :L oN ot a u t s d n nn n N r a U i sy G n a 4 0 0 hn ) e — s g et aG ei e
罗 娜: 以陌生化理论析《 红色手推车》 的悲剧色彩 25 7
以陌 生 化 理 论 析 《 色 手 推 车》 红 的悲 剧 色 彩
罗 娜
内容提 要 :红 色手 推车 》 威廉 ・ 洛斯 ・ 廉 斯 主要 代表 作 之 一 。在诗 人 的创 作 中, 主 张思 想仅 《 是 卡 威 他 寓 于事 物之 中 , 即用最 简单 的事 物、 最平 凡 的语 言来 洞悉社 会 的现 实 。该 诗 的研 究 多集 中在意 象和象征
主义 , 从 陌生化 理论 角度 来研 究的很少 , 究其 悲剧色彩 更少 。本 文通过研 究该 诗 的结 构和 意象创作 但 研
的 陌生化 来 阐释《 红色 手推 车》的悲剧色 彩 , 出该 诗 悲剧 色彩 的来 源—— 边 缘 阶层 : 指 黑人 和女 性 , 从而
对该 诗 的主题 做 出更 深入 的揭 示。 关键 词 : 红色 手 推车》 陌生化 悲剧 色彩 《 作 者 简介 : 娜 , 南 师 范学院外 国语学 院硕 士研 究生 , 究方 向为英美 文学 和英 语教 学 。 罗 赣 研
Til te:On t lr o r g d fT e Re e la r w he Co o fT a e y o h d Wh eb ro
Ab ta t sr c :
eR d Wh eb ro i n fW i im alsW iims e eIarw so eo la C r l a ’man rp ee tt e . I i w r s e l o l i e r snai s n hs ok ,h v
t ss i o d mo sr t h r gc c l ri e Re e la o b fmi a ii t r a in o g n t he i s t e n tae t e ta i oo n d Wh eb r w y dea l rzng i c e to fi i s ma ea d i s
sr cu e,t a s,t e sa z ra g me t r y n h t m , p o n it n a d g a tu t r h ti h tn a ar n e n , h me a d r yh rnu ca i n r mm a , a o p i u o r nd t nto t o
t e o g n o e ta i oo _ t e ma gn z d p o e:te b a k a d t e fmi i h r i f t r g c c l r - h r iie e pl h l c n h e nne,wh c u te e e l h i h i h f rh rr v a s te t me o h s p e he ft i o m.
l 矗 1 n1 TI
威廉 斯 的诗 主 要 以 1 3常生 活经 验 为基 础 , 用 口语 化 的语 言 , 不 是 用 华丽 辞 藻修 饰 。他一 再 而
强 调应该 注重 事 物 而 不 是 思 想 , “ 想 仅 寓 于 即 思 事 物之 中” 张晓 舸 7 ) O世 纪初 , 国正 处经 ( 9 。2 美
c amst a h u h n y e it mi h n s h ti ous h i ls hi sa d t e p ane two d o d s e n l i h tt o g to l x ssa d t i g ,t a s,t et e smp e tt ng n h l i s r st ic r s ca e lt . P e i u e e r h s o h s p e a e mo t o e tae n i g s a d s mb ls ,b e o i lr aiy r vo sr s a c e n t i o m r sl c nc nr t d o ma im n y oim y utf w r s a c r a e su id t i o m r m e t e r fd fmi a ia in.n tt n in t e ta i o o . e e r he sh v t d e s p e fo t h o y o e a l rz t h h i o o o me t h r gc c lr o i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