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变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变迁
黄河是我国第二条大河,自远古以来即为多泥沙河流。

公元前4世纪黄河下游因河水浑浊即有“浊河”之称。

公元1世纪初,有人指出“河水重浊,号为一石而六斗泥”。

唐宋以后泥沙有增无减。

这些泥沙中的一部分堆积在下游河床上,日积月累,河床淤高,全靠堤防约束,时久形成悬河。

每逢伏秋大汛,防守不力,轻则漫口决溢,重则河道改徙。

据历史记载,在1946年前的三至四千年间,黄河下游决口泛滥1593次,河道因泛滥大改道共26次,决口一千多次。

洪水遍及范围北至海河,南达淮河,纵横25万平方公里,对中国黄淮海平原的地理环境影响巨大。

就黄河下游河道变迁的特点而言,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①战国筑堤以前
上限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开始。

当时黄河下游流经河北平原,在渤海湾西岸入海,因两岸未筑堤防,河道极不稳定。

据文献记载,黄河曾往返更迭多次流经的有《禹贡》、《山海经·北山经》和《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三道。

前二道在河北平原偏西,沿太行山麓北流,《山经》大河下游大致北流到永定河冲积扇的南缘,向东经过雄县、霸县一线,到今天天津市区附近入海;《禹贡》大河下游在今深县与《山经》大河别流,穿过今河北平原中部,于青县以东入海;《汉志》大河则离开了太行山东麓,经豫东北、鲁西北、冀东南,东北至黄骅县境入海。

上述三河道在战国中期以前,或互为主次,或同时存在,但以流经《汉志》大河为常见。

在古代,“河”就是黄河的专称。

据《汉志》、《水经注》记载,河北平原上被称为"河"的水道达10余条,都可能是黄河某次决流改徙后的故道。

②公元前4世纪~公元初年(战国中期至西汉末年)
战国中期,下游大规模修筑堤防后,固定下来的河道就是《汉书2地理志》里记载的大河,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多股分流、改道频繁的局面,我们暂时作为黄河第一次重大的改道。

在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地区人口稀少,初筑堤防时,两岸堤距宽达50汉里(1汉里相当现今414米),大溜(水流主泓)得在堤内游荡,河道蓄洪能力较强,不易发生决口。

以后生齿日繁,在大堤内河槽两旁淤出的大片滩地上进行了垦殖,修筑民埝以自卫,远者距水数里,近者仅数百步。

遂使河床迫束,河身多曲,淤高迅速,险情迭出。

西汉末年,今河南浚县境内河道,“河水高于平地”,显然已成“悬河”。

这是秦汉以来黄河中游地区水土流失加剧的结果。

公元11年王莽时黄河又东决,河、淮之间水灾延续了60年之久。

③公元1~10世纪(东汉至唐末)
公元11年(王莽始建国三年),黄河在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东)以上决口,河水一直泛滥至清河郡以东数郡。

当时,王莽因为河决东流,可使他在元城的祖坟不受威胁,就不主张堵口,听认水灾延续了近六十年,从而造成黄河史上第二次重大的改
势分散,正溜无定。

直至1876年全线河堤告成,现今黄河下游河道始基本形成。

下游河道中自铜瓦厢至陶城埠一段,决口经常发生,故有“豆腐腰”之称。

1938年6月,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

人为扒开花园口大堤,企图用洪水来阻止日本侵略军的西进。

这次决口,使黄河南泛于贾鲁河、颍河和涡河之间地带,成灾严重,史所罕见。

这也是黄河史上的第七次大改道。

最近因为风沙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专家说,如果人类再滥砍滥伐的话,黄河的源头很可能会被淹没在风沙之中。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但是这条被誉为母亲河的源头今天却被荒山大围斩,风沙处处。

专家指出,人类违反自然的生活方式滥砍滥伐是破坏水源的主要原因,使这个具有数千年历史的生态系统面临崩溃,也很可能成为人类文明破坏下的另一个遗址。

正是黄河频繁泛滥成灾的特点,造就了中华民族“居安思危”的性格。

中华文明也是从大禹治水、导河入海的艰难奋斗中开始的,以至于许多朝代都设有治河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仍设有“黄河水利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这在世界大江大河中是非常罕见的。

可以说,黄河对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和引导中华文明走向方面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黄河治理
中科院泥沙专家钱宁提出了黄河粗沙和细沙之分。

在黄河上,粗沙指直径0.05毫米以上的沙粒,直径0.025~0.05毫米的为中沙,直径0.025毫米以下的为细沙。

黄河下游的泥沙淤积主要是由于4亿多吨的粗沙造成的。

对此,人们通常采用的方法是人工扰沙和调水调沙。

人工扰沙指利用机械手段将黄河河底的粗沙搅起,喷射到黄河主河道中,从而流入海洋。

调水调沙在小浪底水库中应用较多,已有12次。

近50年黄河的治理有了很大发展:
1、黄河流域已修建了3千多座水库,总库容已相当黄河的年径流总量,黄河水资源的利用率已达60%;利用世界银行贷款修建的小浪底工程已于1998年按期截流。

2、黄河下游1300公里的大堤普遍加高加固三次。

3、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的五分之二得到治理。

在1950-1997年的48年内,黄河流域8省(区)共完成梯田、坝地、其他基本农田和造林、种草等五项主要水土保持措施2. 71亿亩,折合18.08万平方公里,占8省(区)水土流失面积44万平方公里的41.1%。

按48年平均,年均进度0.83%。

上述治理面积中,有梯田(包括塬面条田、埝地)4617.17万亩,坝地537.8万亩,其他基本农田3381.33万亩,造林15094.46万亩,种草3491.67万亩。

旅游资源
充满活力的上游河段--这一河段号称黄河水力资源的“富矿区”。

其中从龙羊峡至青铜峡河段,川峡相间,河床比降大,蕴藏着丰富的水力资源。

规划利用落差超过1200米,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占全河的近50%。

平均年发电量近600亿千瓦
时。

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这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

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

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

(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

这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

黄河水给这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勇往直前的中游河段--陕晋峡谷,黄河在这里劈开万仞山,势如破竹,形成了黄河上最长的一段连续峡谷河段。

在这一河段有以下两个著名的地方:
1.壶口瀑布--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歌词选至《黄河大合唱》)
2.龙门--流传“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就源于此。

这里水流湍急,相传鲤鱼如果能跳过龙门就可成龙。

这个传说表达了人们对付出艰苦努力后到达理想境界的美好愿望,也激励着中华儿女顽强拼搏,奋斗不息。

这里相传是大禹治水所凿开的一条峡口,因而又称禹门口。

黄河小浪底
黄河小浪底风景旅游区,洛阳市以北40公里的孟津县,是洛阳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管理局联合开发的一个大型工程。

是河南省"三点一线"旅游的重要景点。

总面积126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96平方公里),峡谷河流为主要特色,体现黄河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大型山岳湖泊型风景区。

风景区内的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是中华民族治黄史上的壮举,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内柏崖山、黄鹿山、红崖山、始祖山、荆紫山、黛眉山山色清秀,人文景观荟萃,八里胡同峡、龙凤峡、孤山峡峡谷幽深,号称“黄河三峡”,296平方公里的广阔水域中湖汊河巷密布纵横、岛屿半岛星罗棋布、豪华游船穿梭如织,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的美誉,是黄河上开展观光度假休闲旅游的最佳场所。

河洛文化是小浪底风景区黄河历史文化的代表。

位于小浪底大坝下游15公里处。

河洛文化景区由汉光武帝陵、龙马负图寺、王铎故居等景点组成。

王铎故居收藏有王铎书法代表作品《拟山园帖》石刻90帧,综合展示了王铎书法艺术。

龙马负图寺又名“伏羲庙”,是中华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氏的祭祀地,更是河洛文化源头,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前来寻根问祖。

郑州黄河游览区位于郑州西北30公里处。

南依巍巍岳山,北临滔滔黄河。

雄浑壮美的大河风光,源远流长的文化景观,以及地上“悬河”的起点、黄土高原的终点、黄河中下游的分界线等一系列独特的地理特征、使这里成为融观光游览、科学研究、弘扬华夏文化、科普教育为一体的大河型省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旅游专线――黄
植物学家们研究发现,虽然黄土高原的降水不如南方丰沛,但养分的淋溶损失也较少,非常适合杨树、桦树、栎树、油松、云杉和酸枣、黄荆条等生长。

那时繁茂的植被,涵养着一个温暖多雨的伊甸园。

今天山西、陕西、甘肃、宁夏等省份,分布着大片原始森林。

地处中原的河南省简称为“豫”,显示在仓颉造字的时代,它仍是大象出没之地。

六、远古时代文明的启蒙
在160多万年前的山西芮城西候度人类活动遗址中,人们找到了被火烧过的动物化石和鹿角化石,在100万年前的陕西蓝田人类遗址中,人们找到了多处碳末堆积。

从那以后,蓝田人、大荔人、丁村人、河套人,都在黄河的臂湾里繁衍生息。

直到6000年前,黄土地上出现了以半坡文明为代表的母系氏族文化。

我们的祖先,就在这样一片绿野间狩猎采集,度过了华夏文明的金色童年。

七、历史记述改造自然的功绩
这里确实最早沐浴了文明之光,这里也难免最早被受了文明之火。

上古传说,神农氏曾教民稼穑。

耐人寻味的是,神农就是炎帝,也就是火神,他所传授的实际上是焚林垦殖。

《孟子》中记载了三皇五帝烧山林的“功绩”:“当尧之时...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兽逼人...尧独忧之,举舜而敷治焉。

舜使益掌火。

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


在《诗经》中,我们听到了先民们砍伐时的吟唱:“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伐木叮叮,鸟鸣嘤嘤。


八、揭河底
日前,黄河小北干流(山西和陕西河段)山西河津段大、小石嘴区间出现了百年奇观“揭河底”,河底的淤积物如同地毯一样被水流卷起。

“揭河底”现象是黄河上独有的一种泥沙运动规律,主要发生在黄河小北干流的龙门及支流渭河河段,其表现是当高含沙的洪峰通过时,短期内河床遭受剧烈的冲刷,将河底的成块、成片的淤积物像地毯一样卷起,然后被水流冲散带走。

这样强烈的冲刷,在几小时至几十小时内能将该段河床冲深几米至十几米。

因为“揭河底”现象形成条件比较特殊,“揭河底”被称为黄河百年奇观。

据获悉,黄河上一次出现“揭河底”还是在1977年7月6日。

此次“揭河底”自7月5日8时10分开始,一直持续到8时40分,其间,在河津河段小石嘴改建工程1号丁坝段,伴随着汹涌的水声,先后掀起高约1米、长约7-9米左右的两块大的掀起物,1号至5号丁坝间还有一些小的掀起物。

7月初,黄河中游吴堡-龙门区间支流普降暴雨,洪水挟带大量泥沙汹涌而下。

7月4日晚,位于河津上首的龙门水文站洪峰流量达4600立方米每秒,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00多公斤,从而具备了局部“揭河底”现象的形成条件。

7、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8、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9、九曲黄河十八弯,一碗河水半碗沙。

10、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