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_时分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时、分的认识
教学内容:青岛版六三制三年级上册第71-7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教具准备:自制钟表(刻度、时针、分针、表盘)、课件
教学过程
一、主动体验,引导提升
1.认识时间单位分
师:同学们你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吗?
生:厘米和米
师:那计量时间的单位有哪些呢?
板书:时间单位
师:你们知道有哪些时间单位呢?
生:时、分
板书:时分
师:那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时分的知识,首先我们就先来认识时间单位“分”。
那1分钟会有多长呢?你们知道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1分钟有多长吧!
生:60秒
师:那60秒多长呢?感受过吗?
学生沉默
(1)让学生静静等待一分钟
师:请同学们听我指令:说开始,你们就闭上眼睛,静静的等待一分钟。
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你有什么感受?
生:很长
师:一分钟已经过去了,它再也不会回来了。
但是我们可以把它记录下来。
师:同学们你看老师是怎么记录的?
生:用小格子
(2)让学生做点事情感受一分钟
师:刚才我们的1分钟什么都没有做,那如果做点事情这一分钟还会和刚才的感觉一样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1张口算题卡,请同学们拿出来,我说开始大家就开始做。
师: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开始
学生做题
师:停!你感觉这1分钟和刚才的1分钟一样吗?
生:静静地等待时会感觉长一些,心里紧张就感觉1分钟过得好快。
师:这一分钟走了也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也把它记录下来。
师:我们也把这宝贵 1分钟记录下来。
2.感受身边的1分钟
师:课件出示学生身边1分钟的价值
师:其实在我们生活中洗一次脸大约用1分钟,叠一次被子也大约用1分钟。
师:刚才过去了好几个1分钟,我们把它记录下来。
师:你感觉你的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会用1分钟呢?
生:写20个字 .......
最后记录到6个左右。
然后把剩下的都展示出来。
贴完60个。
二、经历创造,学会应用
1.创造并认识钟表
师:同学们这个东西怎么感觉这么眼熟呢?你感觉它像什么呢?
生:像一个尺子
师:的确像个尺子,但是它是计量时间的尺子。
生活中记录时间的尺子一般是圆形的。
请看。
教师将尺子放置于准备好的槽里,圆形呈现。
师:同学们再看我们的尺子还缺少什么呢?
生:数字
师:那我们怎么标上呢
生:从0个开始
师:按顺序这样标几个后反问学生,哎!这样记录太麻烦了,有没有更简洁的记录方法呢?
生:5个、5个的标。
师:是啊!测量时间的尺子一般5个小格标在一块称为一个大格,写一个数字1。
依次这样每5个小格按顺序标一个数字,这上面一共有多少个大格呢?
生:12个
师:我们一起数一下吧!
生:1、2、3……
师:一共有多少个小格呢?
生:60个
师:我们一起数一下吧!0、5、10、15、20……
师:量时间的尺子和量长度的不同,一般不用0、5、10、15……,而我们一般把5个小格放在一起,写一个数字1,第2个5写个数字2,依次向后写出3、4、5……12。
师:根据我们刚才写上的数字你能很快说出从12开始到任意一个地方有几个小格吗?
生:能
师:从12开始到1有几个小格?到3呢?到5呢?
生:5、15、25
师:怎么数的这么快?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因为1个大格是5个小格,所以我用的是乘法口诀,一五得五,三五十五,五五二十五。
师:你看我们这把计量时间的尺子还缺什么呢?
生:缺时针和分针
师:来我们再一起给它按上时针和分针。
2.学习分针的计时方法
师:现在我们一起动手努力制作了一个表。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感受了1分针的重要性,你们知道分针走多少是1分钟吗?
生: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
师:你回答的非常正确
师:如果走3小格呢?
生:3分钟
师:如果走5小格呢?
生:5分钟
师:如果走到3呢?
生:15分钟
师:为什么?
生:因为走到3是走了3大格,每个大格里面有三个小格,也就是走了15个小格,所以是15分钟。
师:他解释的真是太清楚了,我们为他鼓掌吧。
师:如果走到6呢?
生:30分钟
师:如果走了1圈呢?
生:是60分钟
3.学习时针的计时方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转动分针的时候,你有没有注意时针是怎么走的?
生:时针走了1大格
师:你们知道时针走1大格表示多长时间吗?
生:1时
师: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第二个时间单位。
是的,时针走1大格就表示1时。
师:时针从3转到4是几时?
生:1时
4.学习时分之间的关系
师:是不是分针转动一周,时针都是转动1大格呢?
生:是的
生:不一定吧
师:那我们再来转动一下看一看吧!与学生一起转动钟表模型。
师:我们先让分针走5分钟,你看到时针动了吗?
生:动了一点点
师:那说明时针和分针走的时候是一个先走,另一个再走的吗?
生:不是
师:那说明它们是怎么走的?用哪个词来形容好呢。
生:同时走的
师:再让分针走15分钟呢?时针又动了吗?
生:恩,又动了一点点
师:我们接着让分针走到30分钟,你发现时针走到哪里了?
生:走了1大格的一半。
师:那我们再转动分针让它走到55分钟,你发现时针转动到哪里了?
生:很接近2了。
师:如果我们把剩余的5小格转完会怎么样呢?
生:会正好指到2上。
师:你发现时针和分针是不是同时停止的呢?
生:是
师:分针走了一圈是几分钟?
生:60分
师:时针走1大格是几时?
生:1时
师:那60分钟和1时哪个时间长呢?
生:一样长
师:为什么呢?
生:它们都是同时开始走的,同时停止的。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
板书:1时=60分
三、自主探究、合作认知
1.学习读时刻的方法
师:我们已经知道时针和分针的计时方法了,你能读出下面的时刻吗?请同学们注意,分针走了几分钟都是从12开始计时的。
生:8时31分
师:你是怎么读的?
生:时针转过了8,说明是8时多。
分针刚刚转过6多了1小格,也就是走了31小格,正好是31分,合起来就是八时三十一分。
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下。
师:在认时刻的时候,我们一般先观察时针走过了几,是几时多,再看分针走了几分钟,看分针走了几分钟每次一定都要从12开始算起。
2.学习记录时刻的方法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记录方法,请看。
8时31分 8:31
3.牛刀小试
师:同学们你们会认读钟面上的时刻了吗?
生:会
师:你能读出下面的时刻吗?
课件出示两个钟面
4.我说你拨
师:同学们会读钟面上的时刻了吗?
生:会了
师:那我们来比一比吧!同桌两个同学为一组,看哪个小组拨的又对又快!
生:好的
师:同学们准备好了吗?
生:准备好了
师:8:15
师:拨好了你就做端正,老师就知道你拨完了
师:哪个小组起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拨的?
生:我把时针拨到8的后面,再把分针拨的指到3就是8时15分了。
师:其他同学都是这样拨的吗?
生:是
师:还想再比一比吗?
生:想
师:认真看了,看这一次谁拨的又对又快?
师:10:55
师:谁拨完就坐端正
师:哪个小组起来说一下你是怎样拨的?
生:我先拨到10时,然后再让分针指到11上,这个时刻就是10:55。
师:还有不同意见吗?
生:我是这样拨的?
出示9时55分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一个拨的对呢?
生:这一个不对,因为这一个还没到10时呢,不可能是10时55分
师:那是几时几分?
生:9时55分
师:同意吗?
生:同意
四、联系实际,走进生活
师:在生活中我们还有些表还没有时针和分针,你还能读出时刻吗?
课件出示一张生活中没有数字的表面。
生:10时35分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钟面的正上方中间是12,正下方中间是6,从12开始依次是1、2、3……12。
现在我发现时针转过了10,分针指到7上就是走了35个小格,所以是10时35分。
五、总结提升,感悟生命
师: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开始时间,你能读出来吗?这是我们这节课的结束时间,你感觉这节课时间过得快还是慢呢?在这节课中你都是学习到了什么呢?
师:时间是宝贵的,过去了就不会再回来。
因此在生活中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请同学们下课后自己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关于时间的名言,与同学们共勉来结束我们这节课: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小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常见的量”教学,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
分针,能准确识别钟表上有关“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这几种特殊的时刻。
本课时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且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在是本学年第二学期,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因此在教学时我使用的是二年级学生。
二年级学生只有在一年级下册学习过钟表的知识,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读整时、几时半、大约几时等简单的特殊时刻。
经调查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会读时刻,其余学生则不能准确的进行认读时刻。
在教学中我从一起体验1分钟开始,逐步引导孩子来制作钟面,从而逐步从小格、大格、时针、分针等逐步对钟面进行分解认识。
然后通过学生认读时刻激发孩子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小组同学交流和学生自主探索中使学生学会认读时刻。
最后在学生的“拨一拨”比赛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读时刻方法的认识。
效果分析
《时、分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常见的量”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描述的:“理解常见的量”、“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发展数感”、“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要求做到能理解、会运用、会思考、会表达、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
为此,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我指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指示的时刻。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针对课标和本课时学习所定的教学目标,我对学生进行了监测分析。
主要从三个角度进行了检测反馈,一是1时和60分的关系,二是认读时刻,三是画出分针。
从学生做题结果来看,学生对于1时和60分的关系掌握较好。
对于时刻的认读绝大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但
是对于时刻的书写方式掌握的不是很扎实,有部分同学出现了书写错误。
最后对于钟面画分针,学生表现的不是很理想,少数学生能准确表达,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讲,学生对于时刻的认读还是达不到熟练的程度,还需要今后的一定量的练习来巩固学习效果,提高熟练程度。
教材分析
本课时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常见的量”教学,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学习中已经初步认识了钟表,知道了钟面上有时针、分针,能准确识别钟表上有关“整时”、“半时”、“大约几时”这几种特殊的时刻。
本课时的学习将为后面学习24时计时法以及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打下基础,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容忽视。
而且学习这部分知识,对于培养学生形成时间观念,养成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是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重视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经验,所以本课时的教学,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以及生活经验来展开,并且体验时、分长短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落实教材教学内容的具体过程如下: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抽测,在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第一步:以问题:我们以前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呢?这个问题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习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那1分钟有多长呢?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1分钟,初步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1分钟能干些什么?从计量单位的视角导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孩子经历的每1分钟,渐渐与学生创造了一个记录时间单位的尺子,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经历记录时间尺子的过程,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又直观形象。
最后引导学生慢慢发现原来记录时间的尺子是5个5个的记录,与记录长度的尺子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不一样就是我们记录长度的尺子是直直的,而记录时间的尺子是弯弯的。
到这里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表,还缺少什么呢?是啊!时针和分针,非常自然的完成了对表面的认识。
第二步:认识时针和分针的计时方法。
分针是怎样计时的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分针的计时方法,分针每走1小格就是1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第三步:发现1时和60分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环节2个学生一组,经过师生一起转动时针和分针发现,分针转动一周,时针正好走了一大
格。
并进行第二次尝试,进一步清晰发现1时=60分。
第四步:学习时刻的读法。
出示情境图,有孩子读出元旦晚会第一个节目的开始时间,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第五步:我说你播。
在动手操作拨一拨、填时针分针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时刻读法的认识。
第六步:在钟面上拨出上课的开始时间,再拨出上课的结束时间,目的一是再次加深学生对时刻读法的认识;目的二是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争做时间的主人。
评测练习
班级:姓名:
1.填一填
1时=()分
2.我会读
3.我会画
在经历体验中成长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六年制三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由于三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因此本次录课用的是二年级学生。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更多的倾向于学生的经历、感悟,从孩子经验的视角来开展教学工作,更贴近学生实际,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
1.在活动中经历钟面的形成过程
钟面对于学生来说是既陌生又熟悉的,学生经常见,但是很少有学生能快速说出钟面上有什么。
因此在教学时,我从计时单位分导入新课,在不断记录每一个1分钟的同时,让学生经历了钟面的构建过程,学生在一次次思考和描述的过程中,直观的感受到我们在制作一个能够计量时间的尺子。
在教师的不断追问:还缺少什么?不断激活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给钟面填上数字、表针,慢慢的一个完整的表面呈现在学生面前,惊讶的眼神无以言表。
2.从身边素材入手,感受1分钟
在教学时、分认识这节课时,更多的教师会呈现三峡发电站1分钟能发多少度电?飞机1分钟飞多远?工厂1分钟制作多少零件?等等这些对于学生来说大而空的材料,我想对于学生来说这些都是虚无缥缈毫无价值的,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距太远,一点切身体验没有。
因此,我选择了学生所熟悉的洗一次脸大约1分钟,叠一次被子大约1分钟。
进而让学生从身边寻找自己生活中的1分钟,有效保证了学生对1分钟的真切体验,现实而富有意义。
3.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学习新知
在学习时刻的读法时,虽然这些学生都是二年级的学生,但是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部分孩子能够准确的读出时刻。
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这些已有的经验,放手让学生去读、去说,并说明为什么这样读,虽然学生说的还是有些稚嫩,但这都是学生自己最原始的思考,有效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参与度。
完成独立的思考回答后,为让更多的学生能有表达思考的机会,我设计了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的小环节,让全体学生都能够把读的方法梳理一下,表达清楚。
在后面的拨一拨比赛中,更是将学生学习的热情推向高潮。
在动手拨的过程中学生的胜利欲望被点燃,极大的提高了孩子的学习热情,小组内两个人一起努力,共同思考,更是加深了对时刻读法的认知。
4.联系实际,做时间的主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许多表是没有数字的,为此我特别设计了一个认读无数字表的环节,将对表的认识进一步抽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同时在复习环节借助一节课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课间10分钟等等生活素材,一是进一步让学生熟悉时刻的读法;二是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时间的宝贵,一节课结束了,时间就这样匆匆溜走了。
在这个时刻,我提出了让学生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鼓励孩子自己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的一个梳理,也是对学生进行一个思想性教育。
课标分析
《时、分的认识》是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时、分、秒的认识》中信息窗一的教学内容。
重点让学生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难点是正确读出钟面上的时刻。
还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时、分的过程,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
《时、分的认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常见的量”教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是这样描述的:“理解常见的量”、“在运用数及适当的度量单位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以及对运算结果进行估计的过程,发展数感”、“会独立思考,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标分别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等方面对这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要求做到能理解、会运用、会思考、会表达、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来源于生活。
为此,在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时间单位时、分,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知道1时=60分,会看钟表,能正确说出钟面上的时刻。
2.经历观察、操作等探索活动,初步体验时、分的实际意义,建立初步的时间观念。
在用时间描述生活现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
3.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感受时间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使学生养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刻,掌握时、分之间的关系。
难点:正确读出钟面的时刻。
具体措施:
为完成以上教学目标,课前我对学生进行了充分的课前抽测,在了解学生对这些知识掌握情况的基础上。
第一步:以问题:我们以前学习过那些长度单位呢?这个问题为引导,使学生认识到我们所学习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
那1分钟有多长呢?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1分钟,初步感受到1分钟的价值,并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自己1分钟能干些什么?从计量单位的视角导入,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在学生体验的过程中进行记录孩子经历的每1分钟,渐渐与学生创造了一个记录时间单位的尺子,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经历记录时间尺子的过程,学生既感到新奇有趣,又直观形象。
最后引导学生慢慢发现原来记录时间的尺子是5个5个的记录,与记录长度的尺子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不一样就是我们记录长度的尺子是直直的,而记录时间的尺子是弯弯的。
到这里惊奇的发现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表,还缺少什么呢?是啊!时针和分针,非常自然的完成了对表面的认识。
第二步:认识时针和分针的计时方法。
分针是怎样计时的呢?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分针的计时方法,分针每走1小格就是1分钟。
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
第三步:发现1时和60分之间的关系。
在这个环节2个学生一组,经过师生一起转动时针和分针发现,分针转动一周,时针正好走了一大
格。
并进行第二次尝试,进一步清晰发现1时=60分。
第四步:学习时刻的读法。
出示情境图,有孩子读出元旦晚会第一个节目的开始时间,并让学生说出为什么这样读?第五步:我说你播。
在动手操作拨一拨、填时针分针活动中,加深学生对时刻读法的认识。
第六步:在钟面上拨出上课的开始时间,再拨出上课的结束时间,目的一是再次加深学生对时刻读法的认识;目的二是可以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争做时间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