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社会》德育渗透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文与社会》德育渗透典型课例
腰堡中学张立波
一、教学背景
在倡导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德育的外延扩大了,德育与其他各项教育活动的联系更密切了。

德育工作要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离开了德育,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不可能有正确的方向和强大的动力,学科教学也就不可能真正搞好。

脱离了各科教学这一主渠道,德育工作就丧失了主阵地,也容易形成空对空,失去实效性。

《人文与社会》是黑龙江省九年义务教育地方课程,教材从三个
方面介绍了黑龙江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积极探索,发挥聪明才智发展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而体现出来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在《人文与社会》教学中就可以渗透德
育教育,下面我举一例说明。

二、案例内容
1、导入新课
(媒体投影):漫画《举不动了》《地球不堪重负》
录音资料:娃儿多了有什么好处?
(导入):同学们,娃儿多了真有好处吗?
(生答:没有)人口过多,增长过快有哪些影响?
这就是我们今天共同学习探讨的《人口问题》。

2、新课探讨
(一)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
(二)控制人口数量
问:人类要生存和发展有哪些需要呢?
(思考):按这些方面需要,如果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媒体投影):图片(围绕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
(媒体投影):资料激励学生并小结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思考):目前世界上已有60多亿人口,并且仍在以800万/每年的速度递增。

你能想象出这一速度吗?让我们来算一算(媒体投影):神机妙算高举手工制作的时钟,扮演时钟老人(思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

人类已进入“人口爆炸”的时代。

地球不堪重负,人口问题的出路何在?
(媒体投影):畅所欲言(假如你是某国总理,你将采取什么措施?)
根据自身体会回答观察分组讨论,并派代表汇报结果借助计算器计算并比一比谁算得快(生算出每天、每小时、每分、每秒净增人口数)畅所欲言,发表各自见解
(三)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3、师生练习、巩固新知四、收集资料
小结: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强调: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媒体投影):公益广告(媒体投影):宣传标语(少生快富,幸福奔小康等)问:现在少数国家人口停止增长,甚至不断减少,又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思考):近年来,许多国家的人口增长出现新的特点,即大量乡村人口涌入城市。

下面请同学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角色扮演”的活动来说明乡村人口涌入城市的原因。

(媒体投影):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原因示意图。

鼓励并小结原因:(1)乡村劳动力过剩(2)城乡差别,城市的物质生活、文化教育条件好,就业机会多。

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既有利,也有弊。

你的观点如何呢?下面我们来开展活动。

(媒体投影):争论赛题目: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正方:利大于弊
反方:弊大于利形式
自由辩论小结: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可以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但另一方面又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带来诸如就业、住房、交通、环境、社会治安等一系列问题。

(媒体投影):练习(百发百中、步步为赢、更上一层楼)
欣赏并讨论看书P69阅读材料第二段,并回答。

借助于道具进行“角色扮演”(学生情绪达高潮)按正方、反方分二大组坐好。

双方交替辩论。

(课堂气氛再掀高潮)
思考并回答。

三、德育渗透说明:
本课注重利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设计问题情景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采用角色扮演、课堂辩论等形式使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同时,多种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也尝到了合作学习的愉悦。

在课堂气氛波澜起伏、高潮迭起、激烈、和谐的不知不觉中,学生对人口问题有了了解,对解决人口问题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对问题的严重性有了更直接的体会和更深层的思考,同时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真正做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的达成。

新课改要增强教学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们教师要善于用生动的人文事实来进行某些章节的教学,用科学探索过程中的欢乐痛苦、困惑来感染学生,培养学生的意识。

教学能给学生以智慧,给学生以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次,教育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创造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是当前素质教育所必须的。

优秀的教师,总是把教书和育人和谐地统一、融合在一起,既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学科知识,又对学生人生志向的形成、思想品德的发展、政治素质的提高产生重要的影响。

2012年6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