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写作教学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2-03-22T07:19:43.362Z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25期作者:李玲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李玲
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中学 226003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初中语文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以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在语文教学中,由于写作教学涉及学生对完整信息的分析和创新,所以其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怎样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许多教师面临的难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策略
前言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写作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直接关系着初中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教师可通过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阅读教学,来检验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课程中的写作,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按照特定要求用书面语言创造文本,以发展和提高自身写作能力的学习活动。写作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高低。本文对当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升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的写作兴趣较低
学生在写作时要做到情感饱满,意蕴深厚。然而,由于年龄特征和生活阅历的限制,初中生的情感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很难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这就让学生处于“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尴尬境地。另外,传统刻板的写作教学方式也让学生倍感压力,学生很难从写作中找到乐趣。
(二)缺乏写作环境
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能创新写作主题,导致学生的作文训练往往只围绕一些“老生常谈”的题目展开。这样的写作环境会消磨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写作教学效果收效甚微。
(三)缺乏素材积累
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首先,很多学生把大部分时间及精力花在了对教材内容的学习上,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就算是进行了少量的课外阅读,也只是以应试为目的的“临时抱佛脚”,不能在课外阅读中真正感受和领会到文章中蕴含的丰富情感和哲理,也无法积累写作素材,久而久之就会“无事可写”。其次,很多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比较单调,他们很难从生活中获取美的感受,无法获得写作灵感。教师也没有对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出具体要求和学习建议。这导致大部分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没有可用的素材。
(四)写作缺乏灵活性
很多教师对语文写作教学的要求过于简单,只是要求学生背诵通用句型和相关的行文结构,而没有让学生真正将自己的真实情感融入写作中。这种教学方法对暂时提高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容易使学生出现写作格式单调、写作模板化严重、写作素材缺乏、写作能力低下等问题。在写作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方式从长远来看会限制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此外,部分教师过分强调写作素材的积累,忽视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方法也无益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学生一味地追求写作技巧,忽视了作文内容的充实,在写作时不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致使文章空洞,言之无物。写作只有源于生活,才会有无尽的灵感,脱离现实生活的写作是缺乏生命力的。在语文写作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如果每位学生的语言风格、行文思路都是模式化的,个性化教学的特点就无法突显。此外,学生通过阅读和背诵各种“满分作文”和“范文”并不能提高写作能力,其写作的灵魂也会在这样模式化的教学中丢失。
二、有效性策略
(一)组织开展实践活动
文学创作的源泉是生活,生活经验也是伟大文学作品的根基所在。曹雪芹之所以能够创作出名冠古今的《红楼梦》,与其家族兴衰和人生阅历分不开。莫言的《红高粱》也是基于其童年在农村生活的经历进行的艺术创作。但是,当前初中生的生活大多比较单调,繁重的课业压力使他们无法深刻地体验和领悟生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
(二)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有的教师会在每个学期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新课的教学,用更多的时间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但是,在实际的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仍有不少语文教师存在重视课本、轻视课外阅读的问题,导致学生无法达到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阅读量,无法通过阅读积累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限制了写作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将长期目标和短期规划相结合,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三)教师开展系统化的教学
学生的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独特的感受和实际体验,并根据表达的中心思想选择合适的素材作为媒介;要以合理的方式组织内容的顺序和细节,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要通过丰富的想象力让内容表达更具新意。写记叙文时,学生要将事件要素写齐全,且内容准确;写说明文时,要能够达到清晰明了的标准;写议论文时,则要做到观点明确、论证清晰。而在日常的写作练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材料文章中总结出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让学生在正确理解文章内涵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构思进行续写或扩写;改变文章的风格或表达方式,对已有文章进行改写;通过系统的指导,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使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收集材料、设计提纲、修改和加工。这些写作指导要求都侧重于宏观层面,应作为初中写作教学的基础。教师必须有良好的写作教学理念和写作教学方法,注重循序渐进,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学会写作、学好写作。
例如,材料作文培训指导体系中的材料阅读和快速分析决定了作文是否符合题目的意图及作文能否紧扣主题;半命题作文写作训练体系中的材料解读、快速分析、主题确定决定了作文是否符合主题、突出主题等。教师只有抓住关键环节进行深入讲解,才能让学生掌握有
效的写作方法,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结语
写作教学难度大、任务重是初中语文教师面临的客观现实,但教师只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坚持作文训练,有效积累写作素材,就能取得实效。因此,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构建系统化的写作训练指导体系,不断提升写作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陈文娟.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 散文百家,2021(8):69-70.
[2] 李宏林.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 新一代,2021,25(17):149.
[3] 刘金花.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J]. 文渊(中学版),2021(5):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