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_《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意境”的概念及鉴赏方法,了解“吟”这种歌行体特征
2、过程与方法:把握诗歌内容,欣赏丰富多变的意境,感受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讨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欣赏诗歌丰富多变的意境,理解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深入理解诗人看似消极的人生感慨里深藏的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三、教学方法:
1、自读预习法(学案法),
2、诵读学习法,
3、读写结合法,
4、多媒体辅助学习法。
四、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情境导入;李白笔下的“山”
(ppt)《望庐山瀑布》《峨眉山月歌》《独坐敬亭山》
李白一生畅游无数名山大川,经他入诗的山不计其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他的名篇《梦游天姥吟留别》,看看在他笔下,天姥山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二)初读会意
(引导)诗歌,是诗人用生命弹奏的歌谣,我们一起用朗读来传达诗人生命的节奏。
两个要求,读好字音、停顿和起伏。
1、学生朗读全诗
2、老师纠正字音,商讨句读和学生朗读中需要调整的句子。
明确: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
“吟”是一种诗歌体裁,告诉我们这是一首古体诗,篇幅、句式和格律没有严格的限制,很适合抒发起伏跌宕的感情。
②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这是楚辞体,朗读要舒缓,要引导学生读好“兮”字,体会骚体诗的特色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读好情感,为后文理解作者深沉的情感做铺垫。
(三)品读入境
(引导)诗歌,是诗人的生命酿造的美酒。
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怎样去品出浪漫之酒的滋味呢?
1、积累知识,习得方法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其描写的客观物象融合而成的世界。
李白在他灵魂的世界里给我们经营了怎样的画面?不同的画面中又融入了什么情感?
2、明确要求,学生品读
请同座合作,找出你们喜欢的几幅画面,从下面三个方面说说你们的品读收获。
【出示课件】运用了()的手法(或词语)
描绘了()的画面(意象)
融入了()的情感
3、交流小结,点评提升
明确:
①第1段“越人语山”,通过“瀛洲”“烟霞”等衬托了天姥山的神奇、高大,通过“天”“五岳”“赤城”“天台山”等进行对比,用“信”“或”“连”“横”“拔”“掩”“倾”等词语和极度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姥山的高大雄伟,激发人们的神往之情。
②第2段“月夜入山”通过镜湖、明月、剡溪渌水等意象描绘了清幽宁静的意境,抒发了诗
人轻松惬意之情。
可重点赏析“飞”“送”等词语。
③第2段“日游天姥”通过“海日”“天鸡”“奇花”“异石”等意象描绘了壮美而至迷离的画面,抒发了诗人流连忘返的情感。
“”
④第2段“夜游天姥”描绘的画面变化多姿,由惊心动魄而神奇飘渺而雄伟壮观。
⑤第3段“洞天仙境”描绘了辉煌灿烂、融洽祥和的意境。
小结:这个浪漫的梦境变幻莫测,神奇万变,令人目不暇接,诗人想象丰富而瑰奇,夸张手法的运用大胆而出奇,流露的情感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正彰显了作者的浪漫主义的风格。
(四)研读悟情
探究一:梦醒之后,庄子依然恍然如梦,陶然于蝴蝶自由飞舞的意境;而李白梦醒时分,对朋友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生谈: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人生无常的伤感
②“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寻访名山,逃避现实
③“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
李白有儒家的积极用世之心,也有道家放归自然之情。
在现实的惆怅中,他终能找到精神的出口,他选择了骑鹿远游,娱情山水,以慰藉心中惆怅。
探究二:你觉得李白是真想骑鹿远游、别君去兮永不还吗?你怎么看出来的?
“且”,暂且远游,并不想放弃自己的壮志。
实际是含蓄透露了对现实的不满,不愿侍奉权贵,表达了蔑视权贵、追求个性自由的思想。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两句成为全诗的诗眼,照亮了全诗,让所有的意象熠熠生辉。
它喊出了李白蔑视权贵、追求自由个性的愿望,成为全诗的最强音,甚至在《唐之韵》这样来评价李白:正是这个宣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超级巨人,把盛唐精神上推上了照耀千古的最高峰。
”知人论世:
我们来看看这个超级巨人的人生经历:
【出示课件】李白生平,帮助学生理解李白思想
14岁立志“安社稷”“济苍生”
25岁仗剑远游,求仕无果
42岁奉诏入京,供奉翰林
44岁权贵排挤,赐金放还
54岁安史之乱,从军报国
56岁兵败流放,中途遇赦
61岁再请从军,因病折回
62岁病逝当涂
这就是李白,有着儒家兼济天下的壮志,即使在遭遇了排挤和流放,也矢志不渝,梦是他壮志难酬时的安魂曲,是他怀才不遇时的精神家园,他的骑鹿远游里深藏的是对现实的不满,对权贵的不屑,对自由的追求。
(五)小结励志
李白在失望之中希望,在失落之中追求,在困厄之中超越。
“太白的诗写在天上,飞翔的生命挂在悬崖。
”既然现实是灰暗的,就在心灵的天空飞翔。
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一块圣地,安放自己的灵魂;我们需要时刻对生活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因为,这才是对生命最大的尊重。
五、课后作业:
背诵全诗;
阅读《诗人李白》(林庚)《李白传》(安旗)
在此之前,我们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当量的古代诗文,了解了一些诗文的学习方法。
教
授该篇不是以往所学的简单重复,而是着重从文学鉴赏的角度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古代诗文,通过学生自己的诵读、鉴赏、探究,进而感受诗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最终目的是提高运用母语的能力。
诗歌的语言是形象可感的语言,因而诵读显得犹为重要,因为不读就不能身临作者所描的境界,不能体会作者的感情,不能品味布局谋篇的精巧和谴辞造句的妙处。
可以说诵读是将读者过度到诗歌王国的必然之舟。
要朗诵好一首诗,就必须掌握朗诵技巧,如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有对比、有起伏。
“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
”古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歌咏之”。
那么在教授诗歌时老师应该引领学生在琅琅读书声中,揣摩苏轼、李白的豪放,杜甫、辛弃疾的雄浑,柳咏、李清照的婉约。
意境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其描写的客观物象融合而成的世界。
李白在他的梦境里给我们经营了怎样的画面?又融入了什么情感?讲授时引导学生品读喜欢的几幅画面,并给出了一个引导思路: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或词语)?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融入了什么样的情感?诗歌鉴赏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故而在这一环节中引导他们总结诗歌鉴赏的方法,从而获举一反三的效果。
诗歌是抒情的艺术,情感是诗歌的生命,因而分析诗歌只要能抓住感情,一切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中国的名山大川数不胜数,为何偏要游历天姥?梦醒后诗人有什么样的感慨?诗人真的会放弃官场吗?这样,通过设计几个环环相扣的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让他们在理解内容的同时,进而体会诗人的精神追求。
《梦游天姥吟留别》选自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学习本单元,要逐步掌握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认识古诗词的当代价值,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置身诗境,缘景明情”,通过反复诵读,借助联想和想象,将作者所创造的画面在自己的脑海里再现,进而体会独特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感受诗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诗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并尝试写作文学短评。
作为本教材的重要篇目,《梦游天姥吟留别》是第三单元的必读必讲篇目,不仅仅因为这是名家名篇,更主要的是这首古体诗最能体现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表现李白傲岸不羁的性格。
如果能够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进入李白为我们创造的天马行空般神奇瑰丽的想象境界,就能更好的理解李白的情感与人格精神。
本课的教学的重点难点在于把握意境,明了手法,结合背景理解梦境与诗歌的内在联系。
《梦游天姥吟留别》学案
学习目标:
1、欣赏丰富多变的意境,感受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2、探讨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课前预习案
一、文体知识:
1、吟,本指吟咏,即作诗,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即乐府诗的一种体裁,内容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上比较自由活泼,不拘一格,也称“引”。
2、游仙诗,指的是古代描述仙境以寄托个人思想感情的诗歌。
至汉魏六朝基本成型,魏晋南北朝以后不像此前那样兴盛,但作此诗者大有人在。
游仙诗在思想上往往表现出超越世俗社会局限的强烈愿望;在艺术上,想象奇特,善用夸张、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
道家神仙典故的运用,使其具备浪漫的色调。
二、夯实基础: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A、渌水荡漾清猿啼()
B、熊咆龙吟殷岩泉()
C、水澹澹兮生烟()
D、忽魂悸以魄动()
E、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F、恍惊起而长嗟()
G、天台一万八千丈()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A、烟涛微茫信难求()
B、云霞明灭或可睹()
C、天姥连天向天横()
D、势拔五岳掩赤城()
E、我欲因之梦吴越()
F、渌水荡漾清猿啼()()
G、迷花倚石忽已瞑()
H、栗深林兮惊层巅()()
I、水澹澹兮生烟()
J、失向来之烟霞()
K、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L、恍惊起而长嗟()
课堂学习案
一、初读会意:
诗歌的三段内容与题目有什么联系?
二、品读入境:
诵读第二段,李白在他的梦境世界里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并尝试赏析。
鉴赏思路:运用了()的手法(或词语),描绘了()的意境,体现了()的情感。
三、研读悟情
梦醒后诗人抒发了哪些感慨?
四、合作探究:你觉得李白是真想骑鹿远游、别君去兮永不还吗?
课后检测案
一、情境式默写:
1、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描写,写出了诗人梦游天姥山登上半山腰时的所见所闻,充满了奇幻色彩。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
在梦境中第一眼看到的天姥山仙境的景象:有无边无际的蔚蓝的天空,有日月照耀的宫阙,景色壮丽,精心炫目。
3、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诗人梦醒后对人间乐事和古来万世的感慨之情,看似消极,却是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省,为后文直抒胸臆积蓄了感情力量。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
,。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
其中包含着诗人对人生的几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
此时此刻诗人感到能抚慰心灵的是“,。
”徜徉山水的乐趣,才是最快意的。
二、拓展练习
1、对下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云阳上征去,两岸饶商贾。
吴牛喘月时,拖船一何苦!
水浊不可饮,壶浆半成土。
一鸣都护歌,心摧泪如雨。
万人系磐石,无由达江浒。
君看石芒砀,掩泪悲千古。
A、首四句,作者把纤夫的生活放在商业稠密的背景上,纤夫的形象跃然纸上:挽着纤,喘着粗气,艰难地拖着船逆流而上。
B、中四句重要写纤夫生活条件之恶劣和凄切哀怨的心境。
C、末四句更进一层,写磐石之大,行动之艰难,即使是万人也无法将石头拖至江边,把纤夫之苦推向了极端。
D、全诗朴素自然无刻琢的痕迹,处处以形象的画面代替叙写,层层深入地把诗情推向了极端,不愧为浪漫主义之作。
2.对下面一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时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A、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杵捣平捣软,是谓'捣衣'。
首二句写长安一群妇女在月下赶制征衣。
B、首四句把秋月、秋声、秋风和关切之情融为一体,情景交融。
C、末二句直表思妇心声,使诗歌的思想内容大大深化,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冀过和平生活的善良愿望。
D、玉关,就是玉门关;良人即丈夫。
全诗的手法如同电影,一个个画面组成意味深长的意境,可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附参考答案
1、D(现实主义作品)
2、D(不是画中有诗)
本文的教学还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注重感情投入。
当代诗人海子曾说:“诗是抒情,抒情是血。
”如果说“情”是诗歌的生命,那么,“情”也是诗歌教学的生命。
教学中,我们只有投入真情,设身处地的走进诗人的心灵世界,融入诗人的情感空间,才能带领学生感染学生畅游诗的海洋。
二、语文课应有语文味,诗歌教学犹应如此。
在教学实践中,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点燃学生诗情的最佳的方法,我认为,这堂课,不仅要书声琅琅,还要诗意盎然,如学习“梦境”的内容之后,我们可以这样小节:仙人如麻,仙乐阵阵,祥风庆云,融融怡怡,可这毕竟只是一个梦,魂悸魄动之后,梦醒了,梦断了,梦碎了,重回浊世的诗人不禁感慨万千。
再如,结束可以这样小结:一代诗仙早已作古,但他那如庐山瀑布水一泻千里的激情,放鹿青崖间、散发弄扁舟的仙风道骨,乘风破浪、横渡沧海的自信洒脱将永远激励着我们追求人生的大境界,做一个无愧我心的大写的人!三、写作训练也应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是巩固所学的有效的手段,也是拓展教学内容的渠道,但由于时间的关系,课堂教学中对这一环节涉及较少,尤其关于文学短评的写作落实不够,需要安排课下人物以弥补不足。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提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及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同时,新课标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体验,应珍视学生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创造学生与文本、教师平等对话的机会,注重学生直接经验和感受,从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内涵,受到感染和启迪。
而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其想象的瑰丽奇特、夸张的大胆离奇,特别是其追求个性解放的精神深得高中生的喜爱,若能教学得法,将不仅能很好地贯彻大纲的思想,还能带领同学们进行独特的审美感受,从而提高其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