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的特征》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生活动2】小组讨论交流
(1)结合文本,简要说明:什么是中国建筑的“文法”和“词汇”?我们又该怎样理解各民族建筑间的“可译性”呢?
(2)在厘清三组关键概念内涵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作者为何引入语言学的术语而不直接用建筑学的术语?
【教师活动2】
(1)明确“文法”“词汇”“可译性”三组关键概念的内涵:
《中国建筑的作为一篇在《建筑学报》上发表的论文,作者在阐述建筑特征时,为何要引入“文法”“词汇”“可译性”这样的语言学概念呢?
(二)教学任务一: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前半部分的主要内容及内在逻辑
【学生活动】修改完善课前绘制的思维导图
【教师活动】通过思维导图,梳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及论述的内在逻辑。引导学生关注本文作为一篇知识性论文,论述逻辑清晰严谨,语言严密准确。后半部分引入语言学概念,阐述这些特征背后带有普遍性规则的论述,都是基于对上述特征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的。
(五)课堂小结
【学生活动】尝试写出主问题的结论,并梳理解决问题的路径
【教师活动】课堂结论及阅读路径指导
(1)“这一篇”的读法:通过思维导图,梳理文章前半部分的内容与逻辑,初步认识中国建筑的九大特征,这是理解三组关键概念的基础;通过对“文法”“词汇”“可译性”三组关键概念内涵的探讨,理解作者之所以引入语言学概念阐释建筑特征,一是运用了联系比较的思维方式,揭示出两者的共通性,设喻贴切;二是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有助于读者深化对中国建筑的规则性的认识;结合写作背景,我们还能深入理解这样写的意图,是要提倡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
(三)教学任务二:明确关键概念的内涵,探讨引入语言学概念阐述建筑特征的作用
【学生活动1】赏析句子: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宫殿、庙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轩、一楼。
【教师活动1】明确:作者是将建筑的构造与“语言和文学”作比,“大文章”比喻宏大壮观的建筑,“小品”比喻小巧别致的建筑,语言形象生动,浅显易懂。
(2)“这一类”的读法:阅读这一类的知识性论文,不仅要把握文章介绍了什么,更要关注作者是怎样阐明观点的。一是要把握关键概念和术语,理清文章思路;二是要分析作者阐释说明、逻辑推理的方法,体会文章语言严谨准确的特点;三是还可以运用所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文法”:中国建筑的风格和手法。
“词汇”:中国建筑中那些相对独立的建筑个体。
“可译性”:各民族建筑在实质上有“同一性质”,尽管各民族使用不同的建筑手法,建造出各种不同的建筑,但往往是出于同样的需要,解决同样的问题,甚至表达同样的情感,因而各民族建筑之间是相通的。
(2)明确:作者之所以引入语言学的术语而不直接用建筑学的术语,一是因为建筑学和语言文学虽是不同学科但有共通点,作者是从一个更大的体系——民族文化体系去思考比较,运用联系比较的思维方式,发表创见,设喻贴切;二是将比较复杂的问题论述得通俗易懂,有助于非建筑学专业的读者深化对中国建筑规则的认识。
(四)教学任务三:结合背景资料,理解本文的写作意图
【学生活动】分享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探究引入语言学概念阐述建筑特征的写作意图
【教师活动】明确:本文写于195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之初,随着北京新城建设的开展,古城的城墙和城门也随之面临被拆除的命运。作者从古为今用的立场出发,提倡我们要了解自己民族的建筑风格,用它的“文法”和“词汇”为新中国的建筑事业服务,在现代社会把我们民族优良的建筑传统发扬光大。阅读本文,同学们不仅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作者的科学探究精神,还能体会到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