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学复习
第一章民间文学
一、基础知识
1.最早提出“民俗学”这个概念的是1846年英国考古学家汤姆斯。
2.英国班尼指出民俗学的内容包括传袭的信仰,习惯,故事,歌谣,俚语等民间文学的样式。
3.高尔基:“民间文学是各民族劳动人民“口头的民间创作”,是“从他们自己的劳动经验中抽取出来的知识的总汇”。
4.在我国,“民俗学”一词是1913年由日本传入的。民间文学与民俗学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1916年梅光迪最早使用“民间文学”概念。
5.1955年,我国创办的《民间文学》,刊载一些与民间口头文学有关的民俗历史资料。
6.民间文学的艺术特征:性情真、纯朴性(朴素美)、音乐性。
7.中国第一部个人收集整理的儿歌集《演小儿语》成书于1593年,是明代吕坤。
二、名词解释
1、民间文学的定义
民间文学是指广大人民群众用自己最熟悉的传统民间创作形式和流传的文学作品,具有直接人民性、集体性、口头性、流传性和变异性。
2、民俗
民俗是人民大众按当时当地人们的审美理想创造出来的,是人们认为最美好的一种生活方式。民俗的本质是“生活美”,发展规律是“趋美的”。
三、简答题
1、民间文学的题材
神话;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曲艺;民间戏曲;歌谣、史诗与民间长诗;俗语、谚语、歇后语、民间语言游戏
2、民间文学的特征
(1)民间文学的本体特征:直接人民性、集体性、口头性、传承性、变异性、立体性。
①直接人民性:是民间文学最基本也是最显著的特征。所谓直接人民性是指民间文学与广大劳动人民的血肉般的直接联系,是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在民间文学上的直接反映,是广大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在民间文学上的直接表现。
②集体性:民间文学的集体性特征,是指其作品既属人民群众集体创作,又在流传中不断为人民群众所修改、补充和完善,并为广大人民所共有。集体性是民间
文学在创作和流传方式上的本质特征。
③口头性:民间文学的口头性特征,是指其作品既是人民群众口头创作,又在人民中间口头流传。这是民间文学最显著的外部特性,是民间文学活态性的表现。
④传承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民间文学在语言风格和艺术手法上有着独特的传统,优秀的传统会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其传承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承有关作品的思想内容,即作品所表现出来的直接人民性,以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精神。二是传承有关作品的艺术形式,即作品所普遍运用的已较为固定的形式体制、表现方法和语言风格等。
⑤变异性:变异性也是民间文学的一个显著特征,是民间文学的外部标记。推陈出新是民间文学发展的重要规律。民间文学的内容和形式常常因时而异、因地而异,体现出不同的地方性、民族性和时代性。
(2)民间文学的审美特征
①审美主体与客体的一致。民间文学创作主体和审美客体往往难以分离,两者是高度融合为一体的。
②在场情境的审美方式。民间文学的审美体验是在表演现场实现的
③重复经历的审美体验。
(3)艺术特征:
①性情真,民间文学艺术上最大的特征,表现了人间真挚的情感,如《诗经·国风》、《敦煌曲子词》
②纯朴性(朴素美),是一种自发的抒发内心情感的艺术活动,天然去雕饰,朴素而动人。
③音乐性,民间文学中的韵文较发达,节奏感强,富于音乐性。
3.民间文学变异原因
(1)民间文学作品是属于集体的。没有“版权”问题,讲唱者和群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民间文学作品加以修改。
(2)民间文学作品是口头创作和口头传播。
(3)民间作品是直接来自人民生活,与人民群众保持最紧密的联系。
4、民间文学的价值
(1)实用价值:民间文学是实用文学,是民众进行生产和娱乐的方式。
①在集体劳作中的作用:激发劳动热情,减轻疲劳,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
②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高生活情趣。
(2)民间文学是教育和娱乐的资源,寓教于乐是民间文学教育的优势和特点。
①民间文学讲述者是孩子们导师。
②传统道德教育的功能。
③民间文学是进行历史教育的工具。
④民间文学是民众最熟悉最喜爱的文艺形式,是最普及最方便的娱乐工具。(3)民间文学是承载和认识文化传统的文本
①民间文学能够传递文化和生活知识,人类的许多历史、文化都保存在民间
文学与生活习俗之中。
②民间文学是古人思想观念的共同记忆,是民间思想观念的历史文本。(4)民间文学是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民间文学是文化的精华,是历史的厚重积淀,是人类文明史的耀眼篇章,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民间文学。四、论述题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论述)
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是文学的两种表现形态。
(一)民间文学对作家文学的影响
民间文学是作家文学的源头,民间文学孕育了作家文学。
1、民间文学在题材和思想内容上影响作家文学
民间文学作品直接产生于民间,反映了劳动人民不同时代的生活、理想和愿望,具有强烈的人民性。在民间文学作品中,爱国主题和反封建、反压迫的题材直接影响了作家文学。文人作家在创作过程中,吸取民间文学的丰富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从而创作出作品。如屈原的《九歌》,直接取材于楚地的民间祭歌,是屈原为了楚地祭神民俗的需要而写的。
2、民间文学在艺术形式上影响作家文学
文学作品的艺术形式,包括体裁样式、表现手法和语言运用等方面对作家文学影响很大。如刘禹锡的《竹枝词》吸收了民间情歌在内容题材和表现形式上的精华,形成了一种刚健清新的“竹枝体”
(二)作家文学对民间文学的影响
积极影响
(1)记录保存作用;(2)提炼和再创作的作用,作家从大量的民间文学素材中选取能够为自己的创作主题提供帮助的东西,并适当加以艺术加工,根据一定的需要进行再创作;(3)规范作用,经过作家的提炼、加工和再创造之后,其作品就能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
消极影响
(1)文人、作家一方面不断地从民间文学中吸取丰富营养的同时,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按照上层社会的价值观念以及个人的审美趣味,对民间文学注入自己的主观因素,因而损害了民间文学的原貌。大部分文人、作家是出于无意识地给民间文学增添个人的思想成分;也有少数反动统治阶级御用文人有意歪曲形象,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