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检所 谢沐风讲义(更新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验证工作是在检查方法确定后开展的,其目的是证
明采用的方法适用于相应检测要求,检查方法的筛选 优化研究不能代替方法的验证工作,尽管二者的部分 研究内容有交叉(如有关物质检测中供试品溶液浓度 的确立验证过程,就与方法学验证中的最低检出限和 最低定量限息息相关)。
摘自“有关物质的研究与新药注册”一文 —— CDE陈震老 师发表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0, 41(11)》
(2) 深层次指标:粒度分布、粒子形状、晶型、
晶格能、比表面能、分散性、流变学特性等 → 复溶/溶解时间
(3) 其时恰逢该国《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如火
如荼开展,师从该项工程技术负责人,全面系
统地学习了溶出度技术理念与应用。 该国彼时情况与我国现今极为相似,日本采 用“体外多条溶出曲线对已上市口服固体制剂 进行了与原研品一致性的再评价工作” 。
五、2012年6月起,作为专家组成员参与到国家仿
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中。负责撰写《如何测得 原研品多条特征溶出曲线指导原则》和《如何比 较仿制制剂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曲线指导原则》 以及各品种具体测定法。
本 人 体 会
● 工作中一定要注重思考,带着问题去学习、有的放 矢地去攻读,多查文献、多领会,日积月累、潜移默 化之中就会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 对该理念产生的历史背景…… ★ 试验结论:基本上没有推翻既有色谱条件,实际是…… ★ 破坏方法:没有统一规定、自己看着办…… ★ 一定要赋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主峰纯度的测定…… ★ 如何应答“物料平衡/质量守恒”要求。(该试验理念与 14号资料稳定性考核中的“含量与有关物质变化应相辅相 成”理念是不一致的,所以不应强求)
在破坏试验中应关注物料平衡情况,但 是由于降解产物和主药的响应可能存在差异 或降解产物无法被检出、降解产物可能进一 步降解以及存在多条降解途径等因素,物
料不平衡的现象还是较为常见的。
摘自“有关物质的研究与新药注册”一文 —— CDE 陈震老师发表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0, 11期》
方法学验证的核心与实质是什么——
(该国注射剂仿制药很少,无必要进行)。
(4) 系统学习了《ICH Q系列指导原则》
该系列《指导原则》是本行业的精髓与核
心,可谓“武林秘籍”和“葵花宝
典”,如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定可成为
业内研发高手!
回国后所做的主要工作:
一、撰写了多篇药品质量评价文章(主要为溶出度 文章),在国内率先提出“采用体外多条溶出
■ 日本要求制剂机理必须一致,因BE实验
不是金标准、存在严重不足
(3) 缓控释制剂:前提/制剂机理一致
日本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仿制制剂研发实 例 (★ 共9个条件均需一致 ★)
pH1.2 (桨板法/50rpm)、测试2h
pH5.0 (桨板法/50rpm)、测试4h
(3) 缓控释制剂:前提/制剂机理一致
(口服固体制剂关键性评价指标——多条溶出曲线 )
列举各剂型关键性评价指标
★ 片剂/硬胶囊 :多条溶出曲线/释放曲线、崩 解时限(如需要)、有关物质、含量均匀度、硬度/脆 碎度。 ★ 注射用粉末: (1) 表面层次指标:有关物质、溶液颜色、溶液澄清度 、水分、pH值、无菌、热原/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等。
● 思维要开放、活跃,不要固步自封、按部就班,因
循守旧。
● 研发人员的思路与方向极为重要。大量的交流令我
深感:由于方向性错误、固有概念性错误、固有思维 的局限,导致许多人力、物力、财力与时间的浪费!
如何验证是否存在超过原料药鉴定限的漏检杂质
● 对于包裹于主成分峰的杂质,一般可通过二极管阵列检 测器(DAD)探明; ● 对于“逸出”于所建色谱条件以外的杂质,可通过至少 两法测定主成分含量、观测结果是否“殊途同归”的办法 予以探明; ● 自会在其后样品的检测中显现出来。 ●对于含量不断增加的杂质,自会在稳定性考核(加速和 长期)试验中“主成分含量下降量与总杂质增加量间相辅 相成性上体现出来,此时再着手亦不迟。 实际工作中,出现以上4种情形的概率均是极少的,因我
验证分离度即可。
强破坏试验的意义
★ 研究主成分的杂质谱、有可能的降解途径 和 帮
助建立有关物质测定法。
★ 可知晓主成分易受何条件影响,从而来指导处
方开发与工艺设计,预防杂质生成。如易受热降解,
则湿法制粒应被排除,而采用干法制粒。(这才是
该试验的最大用处)
★ 杂质产生5~15%最佳。
强破坏试验的深度剖析
100% 80% 60% 40% 20% 0% 0 20 40 60 80 100 120 时间(min) pH 1.0 pH 3.0 pH 4.5 pH 6.8
☻ pH1.0介质释放太快、没有区分力 ☻ pH6.8介质释放太快、没有区分力 ☻ pH3.0介质、45-60min达到85%以上,释放速度适中。 ☻ pH4.5介质、90-120min达到85%以上,释放速度适中。
期”
十分了解行业现状、内幕……
在2003年赴日本进修前,对国内仿制药研发中 出现的种种乱象疑惑不已,对其中的核心技术要素 找不到科学合理的答案。 带着太多的疑问踏上了征途……
★ 2003年8月 ~ 2004年2月 承蒙单位领导厚爱、公
派赴日本国立医药品食品卫生研究所药品部(即国
家药品检验所)进修,主要收获如下: (1) 通过翻阅该国仿制药与创新药申报资料,并在老 师指导下,掌握了技术审评要点与审评“门槛”, 知晓了我国仿制药审评中存在的一些技术缺失…… (引申至技术门槛与批准数量的关系)
谢沐风 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xiemu档!(包括闹钟、叫醒、工作 安排、约会等) 谢谢您的配合!
本人工作经历与行业成长史的融合
★ 1990年~1998年 本科(5年)+ 硕士研究生
★ 1998年~至今 在上海市药品检验所工作至今
经历了“1998年~2002年强仿期”和“2002~2006仿制药疯狂
国合成高手实在太多!
深度解读探求药物内在稳定性的四级”手段” (按由弱到强顺序)
(1) 长期试验(包括中间试验)
(2) 加速试验(重中之重、不可或缺!) ★ 杂质研究的全面性与完善性 ★ 制剂处方筛选与工艺合理性评价 ★ 制剂包装的合理性
★ 其他诸多方面……
(3) 影响因素试验(现在还要求30天了)
曲线进行口服固体制剂研发与品质评价”的
理念和观点。
二、2009年伊始,在国内知名药学网站——丁香园
开办了“溶出度研究”专栏;其上文章迄今为
止
已成为国内做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的《必 读手册》。
三、2009年5月起,担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市场监督办公室顾问,在“全国评价性抽验
工作”中全面引入了体外多条溶出曲线这一检 测手段,收到显著效果。 四、2010年,为国家药品审评中心翻译了《日本 橙皮书—— 近700个品种的溶出曲线数据库》。
体外溶出曲线比对的附加要求(Ⅱ)、弥补BE试验不足
☆ 为防止剂量倾泻(dose-dumping)现象发生 <日本> 在最具区分力的溶出介质中,还要增加100或200
转比较研究;肠溶制剂还要增加pH6.0溶出介质稀释5倍后
的比对研究。
<美国>
在最具区分力的溶出介质中,增加5%、20%和
40%有机溶剂溶出介质测定比对。 → 观测仿制制剂能否像原研制剂那样“收放自如”!!! <我国> 已上市缓控释制剂易发生“剂量倾泻现象”。
本人举例说明:有关物质测定时供试品溶液浓度确定法
各溶液 备注 浓度
倍数 关系
相当于 供试品溶液
最大进样 /点样量 供试品 溶液 1.0%自身 对照液 报告限 最低 定量限 最低 检出限
随着浓度增加,峰面积不 再(呈线性)增加,或峰 0.5mg/ml( 50000倍 形极端恶化/或斑点严重拖 第6级) 尾甚至断腰 0.2mg/ml (第5级) 2μg/ml (第4级) 制剂一般为0.1% 一般为最低检出限的3~5 倍,且不得大于报告限 无需按信噪比3倍推算, 采用直接测定法即可 0.2μg/ml (第3级) 0.05μg/ml (第2级) 0.01μg/ml (第1级) 20000倍 200倍 20倍 5倍 1倍 0.005% 100% 1.0% 0.1%
(4) 强破坏试验
客观理解影响因素试验和强破坏试验的作用 (1) 是期望通过较为激烈外界刺激来洞悉药物易受 何条件影响、发生降解或质变,从而在药物生产、 包装、贮藏、运输等环节上规避掉该条件,以保证 药物在效期内的质量稳定性 (2) 保证在遭遇不知情的某极端条件时、即便产生 杂质也能保证被检出。 (3) 因此绝对无需研究该两条件下产生的杂质,仅
★ 如口服固体制剂仿制药研发要求 ★
★ 连续三批、每批10万片。
★ 在有针对性的溶出度试验条件下,批批 样品多条溶出曲线均与原研品一致(再辅
以有关物质的“锦上添花”)
★ 今后市场抽查只抽“多条溶出曲线”
(2) 掌握了药物各剂型关键评价指标与检测方
法,即药品质量不仅可以生产出来,也可以
检验出来。关键就看设定的检测法/检测指标 能否“一针见血、切中要害”,这也是我们 药检人员工作中应不懈追求的挑战! 从而指导我们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开展工作
某一原研制剂 添加不同有机溶剂时的溶出曲线
某一仿制制剂 添加不同有机溶剂时的溶出曲线
红色为原研制剂;蓝色为仿制制剂
(4) 治疗窗狭窄药物制剂
应同缓控释制剂:在各转速下 / 各介质中
均应进行比较(还要附加“剂量倾泻试验”
和“添加消化酶试验”),且均应与原研制
剂溶出行为一致,以最大限度地保障临床用 药有效性和安全性。 溶出度工作量确实较大,但值得且应该!
方法学验证分为两部分: (1) 确定试验各参数的思考过程与试验结果, 即测定法各参数是如何确定的?资料中应
逐一详尽说明。这才是分析技术的体现!
(2) 确定后的方法学验证,这几乎没有不好的,
这不是高科技,都是走形式~
分析方法的建立包括分离检测条件的筛选和优化、
方法的验证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需要注意的是,方
● 另一枚是溶出度:往往韬光养晦、瞒天过海。因 为这是最为核心的评价法:不会评价,就不知做出
来的“馒头是死面疙瘩还是五星级馒头”;只有会
(5) 肠 溶 制 剂
酸性介质(100rpm)
pH6.8介质(50rpm) 请注意:延迟释放!
( 5) 肠 溶 制 剂
pH6.0介质(50rpm) 请注意:延迟释放!
pH6.0介质(100rpm) 请注意:延迟释放!
发达国家向非发达国家“发射的三枚烟雾弹 ” ● 一枚是有关物质:目的为引入歧途。
(3) 缓控释制剂:前提/制剂机理一致
pH7.5 (桨板法/200rpm)、测试6h
日本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仿制制剂研发实 例
(3) 缓控释制剂:前提/制剂机理一致
pH7.5 (篮法/100rpm)、测试14h
pH7.5 (篮法/200rpm)、测试12h
日本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仿制制剂研发实 例
pH7.5 (桨板法/50rpm)、测试22h
水 (桨板法/50rpm)、测试5h
日本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仿制制剂研发实 例
(3) 缓控释制剂:前提/制剂机理一致
pH7.5 + 1.0%吐温-80 (桨板法/50rpm)、测试12h
pH7.5 (桨板法/100rpm)、测试12h
日本的“盐酸氨溴索缓释胶囊”仿制制剂研发实 例
(2) 难溶性药物制剂(50rpm)
如没有一条曲线能在45~120min达到
85%,则可适当放宽试验条件(以原研制剂
样品批内/批间精密度为准,加大转速或加
入低浓度表面活性剂)、且无突释和拐点, 这样的曲线通常被认为是最具体内外相关性, 也是最理想的曲线。
(3) 缓控释制剂
如缓控释仿制制剂的制剂机理与原研制 剂不同、则无需强求体外溶出行为一致。此 时,只能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或人体预BE 实验来验证仿制制剂处方与工艺的合理性, 但耗资将很大! ■ 欧美与我国允许“殊途同归”
那么,原研制剂什么样的溶出曲线才是 (1)有区分力、(2)有体内外相关性呢? 如去验证,对于仿制药企业可能会劳民伤
财。为此,根据最具制剂难度的五大类药物,
本人给出直截了当的曲线形态,这些溶出曲
线都是针对大量已上市的此类原研制剂和本
人在日本学习体会的经验总结所得。
这些曲线已基本包括以上2点!
(1) pH 值依赖性药物制剂(50r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