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不良反应处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最近个案我了解到,尤其是入职时间不长的从业人员所表现的冷漠处理方式,说 明我们的管理机构一直是这么培训员工的,我无意指责基层机构,因为,症结在管理机构 ,我在2013年深圳及2014年青岛召开的两届全国无偿献血志愿者工作研讨会上都郑重提过 ,希望重视这个问题,但是一直未见到改进。或许是我人微言轻,今天,我再次提出这个 问题,是希望得到相关上级部门的重视,我只是一名志愿者,服务在无偿献血一线,我了 解,理解这个群体,所以非常心疼他们,他们在那一刻是孤立无助的,他们需要帮助和心 理抚慰。
我在网上也搜索到一些关于献血发生不良反应的文章,大多为从业机构或从业人员所 写,都有详细的数据及理论分析,但是千篇一律的都是在说如何提高采血技术,关注环境 ,人为因素等等,没有一例提示应该对捐血者进行及时心理干预及心理抚慰。
这个心理抚慰过程,有一分钟就可以了。然而,它却至关重要!
我再次强烈呼吁管理机构,将对在献血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捐血者进行及时心理干预( 心理抚慰)的要求,列入从业人员的培训内容。让捐血者在献血的过程中,感受到来自各 方面的温暖,得到更人性化的服务。
关于捐血者在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 志愿者协助处理方法的探讨
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
我从事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工作已经9年,在服务中不乏遇到捐血者在献 血后晕厥(即不良反应),一般的处理是医务人员将其放躺下将脚垫高后 离去。这是普遍的处理方法。我查了一些各地资料,都是只有按上述处理 的提示。而当我对晕厥者进行心理抚慰时,一些从业人员甚至高声喝止: “不要与他说话!”
休息10分钟后我送她出来,其他3个人兴奋的连呼:过了!过了 !我知道,她们说的就是心里的坎过了,围着我问,阿姨,你跟她 说了什么?我们看到她一直在笑。我笑道:你们问她吧,呵呵……
案例8、
我女儿在献血时也晕厥过,当时只献200毫升,我 给她找了原因,主要是在车上,有点晃,空友陪同下再次献血,现在体重只有47.5公斤的情况 下献400毫升,再也没有晕厥过。
我对上述冷漠处理方式抱有异议。
在现实中,献血时发生晕厥因人而异,每个人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轻 者躺下时已经清醒,重者会短暂抽搐,但此时捐血者普遍清醒并处于一种 恐惧的状态,他们不清楚下一步会发生什么,有人甚至怀疑自己会不会死 掉!这种紧张的心理会加重他们的身体反映,延长他们的不适过程。处理 不当的话,阴影将伴随他们终身。
目的是在第一时间告诉他们这是暂时的,不要害怕,情况 正在好转,并正在恢复正常……
献血晕厥的原因及状态形形色色,处理方法也要因人而异。
下面介绍几个案例和我的做法:
案例1、
几年前,我在电信公司组织集体献血服务的时候,遇到的一 位中年男性捐血者,在献血前我已经观察到他很紧张,我有意跟 他聊天欲缓解他的情绪,但是为时已晚,他即将献血,摆摆手示 意不想说话,于是我就特别留意他的反应,献血后他就坐在旁边 休息,但是低着头,我观察不太正常,刚刚走到未及开口他身体 一歪便倒了,我马上扶他躺下,此时他脸色苍白,伴有虚汗,我 立即为他擦汗及心理抚慰,缓解后他不好意思说:他十年前初次 献血发生昏厥,心里一直有阴影,十年后他鼓足勇气再次献血, 没想到依然昏厥!
• 针对在日常献血中此类情况时有发生, 我制定了一个应急预案:
• 1.及时,(第一时间来到晕厥者的身边) 2.态度,(温柔,轻松)
• 3.方式,(为其擦汗,进行心理抚慰)
具体做法是:当发现有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我立 即来到他/她身边,首先,帮他们擦去额头的虚汗,(昏厥者通 常会伴有大量虚汗)如果上衣第一颗扣子太紧的话可为他们松 开,其次,我会尽量用轻柔的话语跟他们说:这是在献血中身 体发生的应急反应,大概只有十几秒钟,不要害怕,几分钟后 就好了。你现在正在恢复之中……你的脸色和嘴唇也正在恢复 红润……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放心,不会有任何后遗症,别害 怕,也别着急,先放松休息一下……(如果气温低的话会拿被 子给他们盖)。
服务队2009年制作的献血书签 (该书签由爱心人士赞助)
在捐血屋服务时与捐血者的合影
这是在采血设备上的一个空气袋,注入水热压封口,微波炉 “叮”1分钟。可以有效解决献血时血管遇冷收缩问题
LOVE
爱是对他人生命的持久关注
案例3、
有一次,中年四姐妹相约献血,其中二姐发生 晕厥,她比较胖,非常紧张,眼睛紧闭,满头虚 汗,我一边为她擦汗一边进行抚慰,她告诉我, 昨晚打牌到凌晨四点钟,今早7点钟就被叫起来献 血,因为每次都是四姐妹一起,不好意思不来。 原因是显而易见的。
案例4、
一对恋人献血,女孩子有两年的献血经历,这次是动 员男朋友献血,我为他们拍照留念,女孩子先献完血在 休息,男友献血不太顺利,来了三位医务人员帮忙,她 不放心就站起来观察并与我聊天。忽然,我发现跟她说 话没有回应,回头一看,她脸色不对,身体晃了一下, 我立即抱住她,扶她躺下,情况并不严重,大概是心痛 男友而导致的,结果是给了男友一个表现爱心的机会。
然而,这位捐血者非常纠结,他可是多年的捐血者了,他排除了休息不好, 空腹……等原因,为什么会发生晕厥?他不断的问我,急切的想知道答案,于是 我问他:这两天有没有心情不好,或者郁闷不太开心,他连忙点头,是有跟家人 闹意见,心情确实很不好。我解释了每个人对负面情绪的承受能力不同,郁闷的 心情不仅会影响休息的质量,精神压力也会让身体发生状况,他基本认可这个原 因,最后,我嘱咐他临走前一定要测量血压,正常后才可以离开,临走他向我表 达了诚心诚意的感谢。
案例6、
2015年3月初,一中年男士献血后晕厥,我看到后马上来到他的身边,为他 擦汗及心理抚慰,但是两次被从业人员喝斥:“不要跟他说话!” 这次我忍无可 忍,站起来说:“你知道现在他最需要的是帮助吗?你了解他的感受吗?你知不 知道他心里的恐惧?”其实我非常清楚他现在迫切想知道的是事发的原因,状况 是否严重?会不会有后遗症?这个时候,这位捐血者开口说话了:阿姨说得对, 我现在确实心里很慌,没底,以为不行了,已经准备打电话叫家属来了。旁边还 有2位等待献血的人士也纷纷表态同意我的做法,这位从业人员才没有再指责我 。
案例7、
我有一次心理抚慰成功的例子,一次,有4位女士来互助献血, 其中3位不合格,唯一合格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孩,她犹豫的告诉我 ,她2006年献血时发生晕厥后产生恐血症,从此后每年单位体检采 血都会晕一分钟,这几年都没敢再献血,然而,看着其他3个人渴 望的眼神,她非常犹豫,我便提出,由我陪护她献血,她同意了, 整个过程,我握着她的手,不断的与她聊天,轻松的开玩笑,使得 她的心情非常放松,不知不觉400毫升采集成功!
我认为:这是没有进行心理干预的结果。
案例2、
一次在捐血车服务时,我看到有一位身材比较高大的男 生填表时有点紧张,(表现在不愿意交谈)十分钟后我不放 心就上车看看,他已经献完血在休息,我观察他低着头,便 弯腰问:你感觉…..话没说完,他身体往后一仰,我马上抱住 他,但是他由于害怕而全身发抖僵硬(不是抽搐),根本躺 不下来,我抱着他轻轻告诉他:不怕,阿姨在呐,不怕,放 松,放松……他才慢慢的躺了下来,我陪了他几分钟,为他 擦汗及心理抚慰,直至他恢复平静,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从以上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人内心的力量(无 论是坚强或怯懦)是非常的强大。所以心理干预和抚 慰特别重要,尽量及时的消除他们的恐惧情绪非常必 要。
我没有刻意回访昏厥后经过抚慰的献血者,但是 ,偶而再见面的无一不表示感谢,甚至有捐血者特意 打电话给我表示感谢(稍稍提一下,他们对从业人员 的冷漠也表达了愤怒)。他们的感谢其实是对心理抚 慰方式的认可。
案例5、
这次是位第一次捐献成分血的中年男士,我从开始到 结束都陪护了他,给他解释了整个过程,一切正常。结束 后他在休息区喝饮料吃饼干。大概过了将近30分钟,我突 然发现他躺在椅子上,脸色苍白,一头虚汗,我赶紧过去 给他擦汗,观察他的脸色恢复正常后便问他:怎么啦?他 指手臂献血后扎的绷带紧张的说:“肿了!” 我笑了,告 诉他,肿的部位其实是蓝色绷带下垫有一个棉球,目的是 压迫止血。他误认为肿了,想象血液会噴出来,心慌得虚 脱了。经说明后他也笑了,承认是被吓坏了,于是便坐起 来,不料,几分钟后,他又躺了下来,无奈告诉我,以后 不献成分血了……这是被严重吓到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