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登阊门闲望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陈所闻《前调·阊门夜泊》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陈所闻《前调·阊门夜泊》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

陈所闻《前调·阊门夜泊》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陈所闻《前调?阊门夜泊》原曲、注释、翻译、赏析、阅读训练附答案【原文】:【前调】阊门?夜泊【明】陈所闻风雨萧然,寒入姑苏夜泊船。

市喧才寂,潮汐还生,钟韵俄传。

乌啼不管旅愁牵,梦回偏怪家山远。

摇落江天,喜的是蓬窗曙色,透来一线。

【注释】:陈所闻字荩卿,金陵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中前后在世。

诸生。

功名不遂志,放浪山水,流连诗酒,卜筑莫愁湖、桃叶渡等处。

一时曲家或诗人,如李如真、汪昌朝、朱之蕃等,皆与之有交谊。

晚年,母亡,妻丧,子女多夭折,境遇颇悲苦。

所闻尝选元明人套数,为《北宫词纪》六卷,《南宫词纪》六卷,《曲录》传于世。

他自作的散曲有《濠上斋乐府》,今佚;今人辑的《陈荩卿散曲》一卷,约存小令百数十首,套数五十余首。

①阊门:苏州城西北的城门。

【翻译】:潇潇风雨带着寒气,侵入夜泊姑苏城外的船里。

集市的喧嚣刚刚沉寂,接着是潮汐涌动,还有寒山寺悠扬的的钟声突然传来。

乌鸦哀啼,它不管羁旅之人正被乡愁牵系。

游子梦醒,不由得责怪家乡山路遥远。

秋霜满天月已落,从船篷的窗户透进一线黎明的曙光,不由感到欣喜【赏析】: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这首曲主要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乌鸦哀啼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表达了羁旅之愁;同时通过行人见到“一线曙色”表达了内心的喜悦之情。

【阅读训练】:1.作者在曲的前大半部分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全曲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这首散曲写夜泊,写钟声,写乌啼,意境与唐代张继的《枫桥夜泊》有相似之处。

试比较此曲与张继诗的内容和手法方面的不同。

【参考答案】:1.这首曲借风雨夜泊、潮汐钟韵营造了萧索、清寒、冷寂的氛围。

诗人表达的感情是:羁旅之愁及行人见到曙色的喜悦之情。

2.内容上:张继诗写的是半夜不眠;这首曲写的是从人定到拂晓似乎都难以入眠,时间跨度长。

手法上:张继诗纯写羁旅愁怀;此曲结尾以喜悦反衬夜来的愁闷孤寂,有振起全篇之势。

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秦观《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木兰花慢-过秦淮旷望》过秦淮旷望,迥潇洒,绝纤尘。

①爱清景风蛩,吟鞭醉帽,时度疏林。

②秋来政情味淡,更一重烟水一重云。

③千古行人旧恨,尽应分付今人。

④渔村,望断衡门。

⑤芦荻浦,雁先闻。

对触目凄凉,红凋岸蓼,翠减汀蘋。

⑥凭高正千嶂黯,便无情到此也销魂。

⑦江月知人念远,上楼来照黄昏。

【注释】①秦淮,河名,源出江苏,西北流经今南京市东南,入长江。

潇洒,寥廓凄清的样子。

杜甫《玉华宫》诗:“万籁真笙竽,秋色正潇洒。

”②蛩(qiong穷):蟋蟀的别名。

吟鞭醉帽:指吟诗饮酒的生活情状。

③政:通正,正是。

④分付:交付。

⑤衡门:横木为门,喻简陋的房屋。

《诗·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⑥蓼(liao了):草本植物,品类甚多,如水蓼、马蓼等。

叶味香,花淡红色或白色。

蘋:多年生浅水草本植物,叶有长柄,俗称田字草,夏秋开小白花。

销魂:谓神思茫然,仿佛魂魄将离体。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译文】过秦淮河眺望空旷的原野,它是多么凄清渺远,透明得无一丝微尘。

我爱清景秋风中蟋蟀的唱吟,倾心于赋诗醉酒的放浪生涯,如今又在旅途中度越河湖池沼、片片疏林。

秋天里总使人心情萧瑟,更何况看到那迷离的烟雾、重重的水云?千古离愁旅恨,全都给予了今日的行人。

双眼望断,那隐约的远方,是简陋的渔村。

长满芦荻的水滩上,传来大雁的哀音。

红蓼花已在凋残,萍草的翠绿也减去了几分,满目凄凉撼人心神!凭高极目,千山黯淡,即使无情此时此景也会丢魄失魂。

大概月亮知道我怀念远方的人儿,特意把清辉洒上楼头,照亮这令人惆怅的黄昏。

【集评】清·王敬之:“‘清景,句,‘秋来’句,俱疑有误。

林韵独用闭口音,亦可疑。

”(《淮海集补遗》案语)【赏析】清道光年间王敬之高邮刻本《淮海集》补遗收录此词。

唐圭璋《全宋词》据赵闻礼《阳春白雪》卷一辑入。

词盖为早期作品。

徐培均云:“据年谱,熙宁九年(1076),少游曾同孙莘老、参寥子访漳南老人于历阳,浴汤泉,游龙洞,谒项羽庙,归时当经秦淮。

大学语文期中试卷(B卷)

大学语文期中试卷(B卷)

国营五二六厂技工学校期中考试试卷(B卷)《大学语文》2014——2015第一学年班级131 136 137 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一分一空共20分)1、《访书》黄裳的散文喜欢▲,文章通过为线索写出来与此相关的种种人事和感受,含蓄地流露出这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城是怎样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带给人们高雅的精神享受的,字里行间表达了作者对世事苍凉的感慨,流露出▲的热情痴迷之情。

2、《诗巷》作者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而这一感受也打上了深深的对代烙印。

他对时世的忧愤和不满都含蓄地隐藏在字里行间。

隐藏笔下“▲”的苏州印象中。

文字质朴含蓄,耐人寻味。

3、本单元文章都是谈苏绣的过去与现在,谈苏绣的发展都表达了苏绣这一传统艺术要想发展必须要走▲,由于一个艺术家对艺术的独到见解,对苏绣改革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他的议论站在传统与创新的高度,深入浅出体现了一代大师的风范。

4、《我看苏绣》一文充分体现了他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独到见解,全文紧扣一个“看”字,▲以时间为序,写作者在不同时间对苏绣的不同看法,真实展现了苏绣的苏绣艺术正是处理好了这几方面的关系,从而走向了新生。

5、苏州河多、船多、桥多,自古有水城之城。

13世纪,意大利人▲在他的“游记”中把苏州誉为“▲”。

表现出高雅的审美情趣,两篇文章一动一静,相得益彰,淋漓尽致表现苏州的河船桥的功能和文采。

6、《小巧引静兴味长》按▲来写的,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有的借以描绘景物,有的帮助说明事物,有的点染烘托意境。

7、《绿杨宜作两家春》本文介绍“拙政园”时,突出了“▲”园以水为主”“空灵”等特点,使读者能够清晰准确地了解拙政园,欣赏园林之美。

介绍“拙政园”的历史及名称含义,接着介绍园林的特点,然后重点介绍远香堂见山楼等,有面的介绍点的描绘,既有概要的介绍又有具体的描攀。

8、值得细细揣摩的是抒情手段,。

这三篇散文都没有强烈的▲的手法,二十解释传事,即借助于某些细节片段抒发感情。

文中没有虐妄的侃侃而谈,没有夸张的情感抒发,一切都在朴素的娓娓讲述之中,抒情笔调显示出节制、自然、质朴的特地,文章也更耐读。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九年级语文上册第6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与苏轼合称 “苏辛”,与李清照并称
“济南二安”。其词以豪放为主,风
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美之处,有
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诗歌理解
此词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 间在公元1181 年至1192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 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 非,自己却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 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背 之与诗圣杜甫齐名,更有“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 景 之语。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此诗大约是许浑任监察御史时所写,当时唐朝已经
处于风雨飘摇之际,政治非常腐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
一个秋天的傍晚,诗人登上咸阳古城楼观赏风景,即兴
写下了这首七律。
诗歌赏析


此诗用云、日、风、雨层层推进,又以绿芜、黄叶来
表现了诗人对所爱之人至死不渝的深情和无穷无尽的思念。
诗歌赏析
颈联拟写女方的相思之情,从“晓镜”的青春易老,到 “夜吟”的顾影自怜,道尽相思的悲苦与无奈。
尾联希望青鸟传信,惆怅而又伤感。诗人将美好的愿望寄 托在结尾,给彼此留下一点念想,同时也暗示着诗人的相思之 苦与孜孜不倦的追求还将继续下去。
诗歌理解
诗歌理解
·

秦观(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
者 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北
背 宋词人,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代表作品 景 有《鹊桥仙》(纤云弄巧), 《满庭芳》
(山抹微云), 《踏莎行》(雾失楼台)。
该词大约作于作者创作早期的熙宁年间,
当时作者尚未出仕,在此期间作者也曾写过
同类题材的《田居四首》等诗。
诗歌理解
·

晚霞古诗词 晚霞诗词选

晚霞古诗词 晚霞诗词选

晚霞古诗词晚霞诗词选今天给各位分享晚霞古诗词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晚霞诗词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现在开始吧!描写夕阳晚霞的古诗词有哪些?描写夕阳晚霞的古诗词有哪些?1、《登乐游原》唐代: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译文:傍晚时心情不快,驾着车登上古原。

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乌衣巷》唐代: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2、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愁客叶舟里,夕阳花水时。

——岑参《还东山洛上作》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韦庄《忆昔》高城满夕阳,何事欲沾裳。

3、形容晚霞和夕阳的诗句1 夕照红于烧,晴空碧胜蓝。

——白居易《秋思》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佚名《苏幕遮·碧云天》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一幅是夕阳西沉、晚霞映江的绚丽景象,一幅是弯月初升,露珠晶莹的朦胧夜色。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北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5、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

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6、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

——《宴陶家亭子》唐李白绿水荡漾留下春日倒影,青色轩窗秘密珍藏妩媚的晚霞。

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

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有哪些?形容晚霞很美的古诗有哪些?《山行》清代: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晓至湖上》清代: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晚霞诗宋· 林用中晚霞掩映祝融峰,衡岳高低烂熳红。

愿学陵阳修炼术,朝餐一片趁天风。

[唐] 刘禹锡《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描写傍晚的诗句古诗

描写傍晚的诗句古诗

描写傍晚的诗句古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傍晚的夕阳啊,无限美好,可惜已接近黄昏时刻。

这就好像人生中那些美好的瞬间,总是那么短暂,让人不禁感叹。

比如我和朋友一起去爬山,傍晚时分,我们站在山顶,看着那美丽的夕阳,心中满是感慨。

哇,这夕阳真是太美了,可为啥美好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呢?“新月已生飞鸟外,落霞更在夕阳西。

”(张耒《和周廉彦》)意思是新月已经出现在飞鸟的外面,而那绚丽的落霞更是在夕阳的西边。

这画面多美呀!就像一幅绝美的画卷。

我和家人在湖边散步,傍晚的天空中,新月初升,落霞满天,那场景简直让人陶醉。

这景色难道不是如同梦幻一般吗?“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岑参《晚发五渡》)意思是江村笼罩在一片雨幕之外,野外的寺庙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格外宁静。

想象一下,在这样的傍晚,是不是让人心情格外平静呢?我和小伙伴们路过一个小村子,看到远处的寺庙在夕阳下,仿佛时间都静止了。

这画面难道不令人心驰神往吗?“形影腾腾夕阳里,数峰危翠滴渔船。

”(齐己《塘上闲作》)意思是在夕阳下,身影显得那么悠闲,几座高耸的山峰翠绿欲滴,倒映在渔船上。

就好像一幅宁静的山水画。

我在河边看到这样的景象,心里别提多舒畅了。

这美景难道不是大自然的馈赠吗?“老牛粗了耕耘债,啮草坡头卧夕阳。

”(孔平仲《禾熟》)意思是老牛完成了耕耘的任务,在山坡上吃草,卧在夕阳下。

这画面充满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

就像我们忙碌了一天后,终于可以放松下来。

我看到田间的老牛,不禁想到自己的生活。

我们是不是也应该像老牛一样,偶尔停下脚步,享受一下这宁静的傍晚呢?“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来鹄《惜花》)意思是东风渐渐急促,夕阳西斜,一棵娇艳的桃花树,花开数日。

这场景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就像美好的事物总是那么短暂。

我看到那棵桃花树,心里有些失落。

这么美的花,很快就要凋谢了,这难道不可惜吗?“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

”(卢照邻《七夕泛舟二首》)意思是傍晚时分,传来菱歌的声音,风烟弥漫在夕阳之下。

描绘日落的诗句

描绘日落的诗句

描绘日落的诗句
以下是三条描绘日落的诗句及相关内容:
1.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在浩瀚的沙漠中,烽火台上的一缕孤烟笔直向上,无尽的黄河上,落日又大又圆。

哇塞,你想想看,那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啊!就好像你站在广阔无垠的沙漠中,亲眼看着那直直的烟和红彤彤的大圆日,是不是超级震撼?比如你在沙漠旅行的时候,看到这样的日落,肯定会被深深吸引,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幅绝美的画卷之中。

2.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它说的是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哎呀,这得多忧伤啊!就好像你一个人在陌生的地方,看着太阳慢慢落下,那种孤独和惆怅一下子就涌上来了。

就像有时候你在外地工作或求学,傍晚看到日落,会不会也突然涌起一股思乡之情呢?
3. “阖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
这句诗描绘的是阖闾城被秋天的绿草铺满,鸟鹊桥被夕阳染上了红色。

哇哦,这画面是不是很美?就好像一座古老的城池在秋日的余晖中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好比你在一个秋天的傍晚,漫步在这样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看着被夕阳映照的一切,是不是会陶醉其中,觉得时间都仿佛静止了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这些描绘日落的诗句真的太有魅力了,能让我们感受到不同的情感和意境,日落真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一份美妙礼物啊!。

关于阊门的诗句

关于阊门的诗句

关于阊门的诗句1.阊门曙色欲苍苍,星月高低宿水光。

——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舟中作》2.不念阊门外,千里稻苗死。

——白居易《杂兴三首》3.梵塔形疑踊,阊门势欲浮。

——白居易《想东游五十韵》4.阊门四望郁苍苍,始觉州雄土俗强。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5.阊门晓严旗鼓出,皋桥夕闹船舫回。

——白居易《忆旧游》6.嵯峨阊门北,清庙映回塘。

——杜甫《壮游》7.泰娘家本阊门西,门前绿水环金堤。

——刘禹锡《泰娘歌》8.流水阊门外,秋风吹柳条。

——刘禹锡《别苏州二首》9.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刘禹锡《白太守行》10.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

——韦应物《送崔叔清游越》11.今日阊门路,握手子归秦。

——韦应物《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12.子有京师游,始发吴阊门。

——韦应物《送豆卢策秀才》13.凄凉千古事,日暮倚阊门。

——韦应物《阊门怀古》14.南出登阊门,惊飙左右吹。

——韦应物《喜于广陵拜觐家兄奉送发还池州》15.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李商隐《无题二首》16.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李商隐《陈后宫》17.阊门日下吴歌远,陂路绿菱香满满。

——李商隐《河内诗二首》18.阊门晓闢旌旗影,玉墀风细佩环声。

——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酬》19.隐隐阊门路,烟云晓更愁。

——徐铉《光穆皇后挽歌三首》20.阊门晓辟旌旗影,玉墀风细佩环声。

——徐铉《亚元舍人不替深知猥贻佳作三篇清绝不敢轻庶资一笑耳》21.阊门柳色烟中远,茂苑莺声雨后新。

——张籍《寄苏州白二十二使君》22.杨柳阊门路,悠悠水岸斜。

——张籍《送从弟戴玄往苏州》23.沿溜入阊门,千灯夜市喧。

——卢纶《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24.烟水吴都郭,阊门架碧流。

——李绅《过吴门二十四韵》25.阊门折垂柳,御苑听残莺。

——李颀《送人尉闽中》26.美人和泪去,半夜阊门开。

——曹邺《姑苏台》27.吴门东去路三千,到得阊门暂泊船。

——顾非熊《送徐五纶南行过吴》28.辇道阊门出,军容茂苑来。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翻译及赏析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翻译及赏析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翻译及赏析
吴松道中二首( 其一)
晁补之〔宋代〕
停舟傍河浒,四顾尽荒原。

日落狐鸣冢,天寒犬吠村。

系帆凌震泽,抢雨入盘门。

怅望夫差事,吴山閟楚魂。

翻译:一个深秋的黄昏,诗人乘舟傍河(河浒)停泊。

诗站在船头,纵目四顾,发现周围是一片荒原世界。

天寒、日落、荒原,不见人迹,唯闻狐狸在坟墓旁鸣叫着,不时从远处村庄传来阵阵犬吠声。

眼看大雨马上要倾盆而下,着了慌,赶忙帮助船家系住帆,争在雨前奔入盘门。

徘徊在盘门中,观看着这并列的水陆两门,由此想起了当初建此盘门的伍子胥。

诗人惆怅地想到夫差固然咎由自取,而可惜的是伍子胥的忠魂,到后来还依恋着吴山。

赏析:前两联寓情于景,通过营造冷清萧条的氛围,寄寓了诗人的羁旅愁思。

颈联写诗人帮船家系好风帆,希望早点穿越太湖,抢在大雨之前进入盘门。

尾联运用典故来表达情感,表露了诗人对忠臣悲惨命运的深沉怅惋之情。

诗词鉴赏:【宋】苏舜钦《秋日登阊门》

诗词鉴赏:【宋】苏舜钦《秋日登阊门》

诗词鉴赏:
《秋日登阊门》
【宋】苏舜钦
年华苒苒催人老,风物萧萧又变秋。

家在凤凰城阙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注释
1、阊(chāng)门:原江苏苏州城西北门。

吴王阖闾欲破楚,楚在吴西北,故立阊门以通天气。

也叫破楚门。

2、年华:岁月,时光。

3、苒苒(rǎn),慢慢,渐变貌。

4、风物:风光,景物。

5、萧萧:萧条、廖寂。

6、凤凰城阙(què):亦称凤城,古时特指京城,北宋京城是开封。

阙,宫门前的望楼。

简析
时光苒苒,年华侵逼,我已日渐老去;今日登上阊门,眼前风物萧萧,早又一年秋到。

我的家原本在那开封汴梁,皇城脚下,江山啊,山山水水,你因何苦苦把我相留?
试着代江山回答一下,“江山何事苦相留?”
还不是因为你年少高第,意气风发,甫一上任,就流窜一个土豪,诛杀一位黠吏,因之
得罪了地方恶势力吗?
还不是因为你秉性刚强,嫉恶如仇,大胆上书,直斥仁宗皇帝深处宫中,宴乐无节,赏赐无度,因之得罪了皇帝老儿吗?
还不是因为你是杜衍女婿,而杜衍是范仲淹庆历新政得力干将,你又积极投身此次变革,因而得罪了王拱辰等守旧大臣,他们假托细故,说什么你监守自盗,把拆奏封的废纸变卖换酒喝,于是你被革职除名,削籍为民,普天之大,哪还有你容身之地,我辈江山不相留,你又能去向何处?
于是苏舜钦自此困守苏州,废放沧浪亭,直到他溘然长逝,那一年,他年仅四十一岁。

关于苏州的诗句

关于苏州的诗句

关于苏州的诗句关于苏州的诗句85首关于苏州的诗句(一):1、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联2、谁谓本日非昔日,端知都会有山林。

——乾隆《狮子林得句》3、君到苏州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

——杜荀鹤《送人游吴》4、凌波但是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仅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雨,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5、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

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

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李商隐《陈后宫》6、隔绝城西市语哗,幽栖绝似野人家。

——清·汪琬《再题姜氏艺圃》7、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明·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8、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浮夸。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9、谁谓本日非昔日,端知都会有山林。

——清·乾隆《狮子林得句》1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苏州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张继《枫桥夜泊》11、吴中爱看吴人画,况是吴人画最高。

世上只期为散木,庵前疑复绽新桃。

松风寒处安茶铫,石冻春深试酒槽。

七字志怀颇见道,宁云溪壑兴堪陶。

——乾隆《唐寅桃花庵图》12、绝怜人境无车马,信有山林在市城。

——文徵明《拙政园图咏·若墅堂》13、人性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元·维则《狮子林即景》14、凌波但是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仅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15、不知都会有山林,谢公丘壑应无负。

16、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

17、一迳抱幽山,居然都会间。

——宋·苏舜钦《沧浪亭》18、江南忆,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邂逅。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译文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译文

白居易登阊门闲望译文
《登阊门闲望》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登上阊门,眺望四方,繁华的阊门,虎丘山的佛寺,馆娃宫的轮廓,月下的水面,月下观景,心旷神怡。

也反映出诗人的闲适心境。

作品原文
阊门①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②山藏色,月耀娃宫③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④,今来未敢苦夸张。

注释译文
①阊门:苏州城西门。

②虎寺:指虎丘寺。

虎丘寺的房屋沿山建筑,将山包绕在其中,有“山藏寺内”之说。

③娃宫:指馆娃宫。

吴王夫差为西施造的宫殿。

④茂苑:苏州还有“茂苑”的别称。

吴王阖闾、夫差在行宫建苑囿,“茂苑”原为吴王的园圃,后被用来泛指苏州。

唐代置县取长洲苑为名,故长洲县亦别称“茂苑”。

白居易在诗中常用“茂苑”来代称苏州,“茂苑绮罗佳丽地”、“曾赞钱唐嫌茂苑”。

唐代阊门一代是十分繁华的地方。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醉落魄·苏州阊门留别宋代:苏轼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译文: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容颜苍老,白发满头,回家的计划不知何时能实现。

老友新朋都已断了联系,只有你殷勤为我设宴践行。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就要告别而去,开口未歌先凄咽,细雨和凉风吹打着面颊。

不要用手帕擦眼泪,就任由它洒满衣衫吧,再次相会时,便把这作为相知、想念的凭证。

注释:苍颜华发,故山归计何时决!旧交新贵音书绝,惟有佳人,犹作殷(yīn)勤别。

醉落魄:词牌名。

即《一斛珠》。

苏州阊门:春秋末期,伍子胥始筑吴都,阊门是这座城池“气通阊阖”的首门。

佳人:指秦楼楚馆里的商女,这里指的是歌女。

离亭欲去歌声咽,潇潇细雨凉吹颊(jiá)。

泪珠不用罗巾浥,弹在罗衫,图得见时说。

赏析:词的上片先是直抒思乡之情,谓虽已“甚颜华发”,却是“故山归计”仍未决。

以问句出之,见感慨更深。

词人此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导致了“旧交新贵音书绝”。

而且眼前,“惟有佳人,犹作殷勤别。

”只有这位歌妓情意恳切,输肝沥胆,是可贵的知己。

这首阊门留别词中,可以看到词人不仅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侍宴的歌妓,对她以及她们寄予深刻的同情,而且进一步把佳人当作可以推心置腹的知音,把自己的宦游漂泊与歌妓不幸的命运联系起来。

同是天涯沦落人,同样有不幸的命运,临别之际,作者自然会触动真情。

下片写与佳人依依惜别的'深情。

由“殷勤别”到“离亭欲去”,意脉相连,过片自然。

不同的是上片由己及人,下片由人到己,充分体现出双方意绪契合,情感交流。

歌妓擅唱,以歌赠别属情理之中。

但与自己最爱重的知音作别,就必然是未歌先凄咽,以至于泣不成声。

登西山望蛱石湖翻译

登西山望蛱石湖翻译

《登西山望蛱石湖》翻译
《登西山望硖石湖》
(唐)白居易
菱歌清唱棹舟回,树里南湖似鉴开。

平障烟浮低落日,出溪路细长新苔。

居民地僻常无事,太守官闲好独来。

犹忆长安论诗句,至今惆怅独书台。

全诗翻译:
远远就听到山民们唱着嘹亮的采菱之歌摇桨划船满载而回,从树林的缝隙中看到南湖犹如平静清澈的明镜慢慢地打开。

火红的夕阳渐渐地落下,青白的炊烟从屏障般树丛中扶摇直上,出山的小路依傍着淙淙的溪水,这萧瑟的秋日竟然长出了新嫩的青苔。

西山的居民因为地处偏僻几乎与世隔绝显得常常无所事事,我这个当太守的官员居然煞是清闲从而特别喜好独往独来。

还是经常地回忆起和恩师一起在长安谈诗论赋的美好时光,直到今天我还独自悲愁失意踟蹰徘徊在老师故居的读书台。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答案及赏析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答案及赏析在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阅读答案了,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

相信很多朋友都需要一份能切实有效地帮助到自己的阅读答案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阅读答案及赏析,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贺铸重过阊门①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②。

旧栖新垅两依依。

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注】①阊门:苏州城西门,词人旧居。

②晞:晒干。

此二句化用汉乐府丧歌《薤露》中“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下阕作简要分析。

(2)这首词上阕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进行赏析。

答案:(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亡妻的浓厚感情和无限思念之情。

“原上草,露初晞”,借景抒情,暗示夫人逝世不久,感叹人生短暂,以引发下句“旧栖新垅两依依”的深情。

最后两句通过细节来写人。

作者躺在妻子曾睡过的床上,聆听着南窗的夜雨,遥想当年妻子在深夜里为自己补衣的情形,沉痛地表现出了对夫妻患难与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怀念。

(2)比喻。

窗前的梧桐在经历了清霜之后已经树叶凋零,一片萧索;而池中原先那对比翼双飞的白头鸳鸯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经受了失伴之痛吧!以“梧桐半死”和“鸳鸯失伴”为喻,将自己丧偶之痛和老来孤独之境表现得格外悲凉。

赏析:这是一首情深辞美的悼亡之作。

作者夫妇曾经住在苏州,后来妻子死在那里,今重游故地,想起死去的妻子,十分怀念,就写下这首悼亡词。

全词写得很沉痛,十分感人,成为文学史上与潘岳《悼亡》、元稹《遣悲怀》、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等同题材作品并传不朽的名篇。

词的.上片“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两句,写他这次重回阊门思念伴侣的感慨。

有关春天落日的诗词

有关春天落日的诗词

春天落日的诗词有关春天落日的诗词每当白日依山尽,夕阳余辉便透过朵朵云层,像万道金光,如霞光万丈,把天空白云染得红彤彤,把大地山河映得金灿灿,仿佛整个世界在那一瞬间都变得金碧辉煌,热情奔放起来。

接下来小编为你带来有关春天落日的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春天落日的诗词11、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

——出自诗人高适《陪窦侍御泛灵云池》2、知音不到吟还懒,锁印开帘又夕阳。

——出自诗人李中《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3、阊闾城碧铺秋草,鸟鹊桥红带夕阳。

——出自诗人白居易《登阊门闲望》4、送飞鸟以极目,怨夕阳之西斜。

——出自诗人李白《代寄情楚词体》5、独立望秋草,野人耕夕阳。

——出自诗人储嗣宗《南陂远望》6、江村片雨外,野寺夕阳边。

——出自诗人岑参《晚发五渡》7、墙外万株人绝迹,夕阳惟照欲栖乌。

——出自诗人李商隐《白云夫旧居》8、清吟晓露叶,愁噪夕阳枝。

——出自诗人刘禹锡《酬令狐相公新蝉见寄》9、千秋钓舸歌明月,万里沙鸥弄夕阳。

——出自诗人杜牧《西江怀古》10、今日乱离俱是梦,夕阳唯见水东流。

——出自诗人韦庄《忆昔》11、夕阳在西峰,叠翠萦残雪。

——出自诗人皎然《山雪》12、东风渐急夕阳斜,一树夭桃数日花。

——出自诗人来鹄《惜花》13、耿湋河水平秋岸,关门向夕阳。

——出自诗人《送胡校书秩满归河中》14、红树蝉声满夕阳,白头相送倍相伤。

——出自诗人元稹《送卢戡》15、东风料峭客帆远,落叶夕阳天际明。

——出自诗人陆龟蒙《京口》春天落日的诗词2马戴《落日怅望》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

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

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

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参考译文片片孤云和那归林鸟儿,顷刻间已是飞驰千余里。

想起了我长久离开家园,滞留在异乡只能空叹息。

斜阳余辉洒落高大树木,秋山上的落日好似火烧。

临水却不敢看我的倒影,是因为害怕容颜已变改。

赏析《落日怅望》是一首被誉为晚唐诗中“鹤立鸡群”的佳作,写的是旅愁。

《落日怅望》是唐代诗人马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宋吴文英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宋吴文英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

古香慢赋沧浪看桂宋吴文英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古香慢赋沧浪看桂(宋吴文英)全文注释翻译及原著赏析[宋]吴文英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

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

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把残云、胜水万顷,暗熏冷麝凄苦。

渐浩渺、凌山高处。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露粟侵肌,夜约羽林轻误。

翦碎惜秋心,更肠断、珠尘藓路。

怕重阳,又催近、满城细雨。

作品赏析:沧浪指苏州沧浪亭,在州学之南。

这首《古香慢》是吴梦窗的一首咏物词,所咏之物即为沧浪亭的桂。

从词风和内容看。

此词大约写于理宗淳祐三年(1243),反映的是词人面临南宋衰亡的哀感。

此词写于重阳节前,一开始就写秋气萧瑟。

“怨娥坠柳,离佩摇葓,霜讯南圃。

”以景物起兴,以“霜”点时节,引入本题。

写背景,用的是半拟人化手法。

“怨娥”指柳叶,柳叶像愁眉不展的怨女一样从枝头坠落。

“离佩”指水葓即红蓼的红色花穗分披。

像分开的玉佩一样,摇荡着红蓼。

然后归结到秋霜已来问讯南圃,意指秋天到了。

“讯”也是拟人化的字眼。

词随后写“漫忆桥扉,倚竹袖寒日暮”,就是用拟人手法写桂。

词人看到桂,引起无限遐思,漫想是佳人薄袖凌寒,日暮倚竹。

“桥扉”即小桥通往宅院的门。

下二句另作别想:“还问月中游,梦飞过、金风翠羽。

”问是问桂,疑是梦游月宫时,有金风吹来、翠鸟飞过、似曾相识的桂树。

到此就点出了沧浪亭桥头的桂树。

时间已近傍晚,上片最后二句“把残云剩水万顷,暗薰冷麝凄苦”,又转笔到桂花的现实处境来。

日晚云残,天寒水浅,桂树只把周围云水以自己的冷香薰射,内心含着莫乎名状的凄凉悲苦。

从第一句起,直到写桂,中间比拟佳人,设想月桂,是顿挫之处,寓有今昔不同之感。

写杨柳红蓼及桂树与修竹、云水相依的地方、则完全是体现沧浪亭一片寂寞无主的悲凉,其悲哀远过于“庭草无人随意绿”、“空梁落燕泥”。

下阕,便紧接着“无主”写沧浪亭的情境,再转到看桂上。

“渐浩渺、凌山高处。

秋澹无光,残照谁主。

”一片寒波渺茫,是登上山之高处所见,然后明写词人的感想:沧浪亭的一片冷落淡漠的秋色,这斜阳秋树的主人是谁呢?后一句分明是寄托了濒于危亡、国事无人管的沉痛,这种境界,不仅仅是韩王已死,园林无主的一般诉说。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翻译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翻译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翻译
翻译:
江潮如雷,声震百里,隆隆滚过,手中的鸣琴呀,暂且停止了弹拨。

府中的官员一个接一个骑马而出,观看潮水呀,早早地在江边等着。

阳光照射下,秋云仿佛格外高远,海水在天际浮动,显得特别宽阔。

浪涛涌来,卷起了千堆万堆白雪,观潮的人啊,谁不感到寒气凛冽。

原诗:
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唐代:孟浩然
百里闻雷震,鸣弦暂辍弹。

府中连骑出,江上待潮观。

照日秋云迥,浮天渤澥宽。

惊涛来似雪,一座凛生寒。

辍:停止。

连骑:形容骑从众多,络绎而出的样子。

迥:远。

渤澥:指渤海。

这里指钱塘江外的东海。

出自:唐孟浩然《与颜钱塘登障楼望潮作》
扩展资料
主旨:
这首诗首联先把钱塘潮的声音送到读者耳边;颔联写以钱塘县令为首,骑马鱼贯出城,等待大潮的到来;颈联写天遇海宽,为大潮的到来作铺垫;尾联写潮,突来似雪,给岸边的人们带来阵阵寒意。

作者成就:
孟诗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多写山水田园和隐居的逸兴以及羁旅行役的心情。

其中虽不无愤世嫉俗之词,但是更多的是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

孟诗不事雕饰,伫兴造思,富有超妙自得之趣,而不流于寒俭枯瘠。

他善于发掘自然和生活之美,即景会心,写出一时真切的感受。

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

他主要写山水诗,是山水田园诗派代表之一,他前期主要写政治诗与边塞游侠诗,后期主要写山水诗。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版复习巩固十四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版复习巩固十四

2019-2020年语文选修《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人教版复习巩固十四第1题【单选题】下面作品、作家、国别(或朝代)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 )A、《离骚》——屈原——春秋《阴谋与爱情》——席勒——德国B、《喻世明言》——冯梦龙——明朝《堂吉诃德》——塞万提斯——意大利C、《老残游记》——刘鹗——清朝《战争与和平》——阿·托尔斯泰——俄国D、《四世同堂》——老舍——现代《千只鹤》——川端康成——日本【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如果我们的作家动辄与市场接轨,轻易认为“卖书比写书重要”,怎么指望他们沉潜静思,写出具有独特思想和情怀的优秀作品来呢?B、老舍经典话剧《茶馆》将首次在我市艺术中心大剧院上演,这出由濮存昕等众多大腕共同演绎的话剧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C、新生代农民工除了关注工资待遇外,对工作环境和社会保障条件也越发重视,那些环境恶劣、保障缺失的企业,他们将说“不”。

D、智能运动手环为用户利用智能技术提供人性化的便捷服务,并且根据消费者的生活习惯、操作习惯来满足其功能诉求和心理需求。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对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方表现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是奥地利的卡夫卡,西方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是被誉为美国当代戏剧奠基人的尤金?奥尼尔。

B、独幕剧《玩偶之家》是擅长写“社会问题”剧的挪威作家易卜生写的。

C、“新月社”取名于泰戈尔的诗集《新月集》。

提出“三美”理论的闻一多就是“新月社”的成员之一。

D、文艺复兴是在欧洲兴起的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反封建反神权的思想解放运动。

最早兴于意大利,代表人物有但丁、莎士比亚等。

《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五幕悲剧。

【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张三本来就是个耳软心活之人,这不,别人几句连蒙带哄的话,就使他马上改变了自己原来的看法,信以为真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登阊门闲望翻译赏析
《登阊门闲望》作者为唐朝诗人白居易。

其古诗全文如下:阊门四望郁苍苍,始知州雄土俗强。

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

阊闾城碧铺秋草,乌鹊桥红带夕阳。

处处楼前飘管吹,家家门外泊舟航。

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曾赏钱唐嫌茂苑,今来未敢苦夸张。

【前言】《登阊门闲望》是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所作。

登上阊门,眺望四方,繁华的阊门,虎丘山的佛寺,馆娃宫的轮廓,月下的水面,月下观景,心旷神怡。

也反映出诗人的闲适心境。

【注释】①阊门:苏州城西门②虎寺:指虎丘寺。

虎丘寺的房屋沿山建筑,将山包绕在其中,有“山藏寺内”之说③娃宫:指馆娃宫。

吴王夫差为西施造的宫殿④茂苑:苏州还有“茂苑”的别称。

吴王阖闾、夫差在行宫建苑囿,“茂苑”原为吴王的园圃,后被用来泛指苏州。

唐代置县取长洲苑为名,故长洲县亦别称“茂苑”。

白居易在诗中常用“茂苑”来代称苏州,“茂苑绮罗佳丽地”、“曾赞钱唐嫌茂苑”。

唐代阊门一代是十分繁华的地方。

【鉴赏】七言排律《登阊门闲望》作于诗人任苏州刺史时。

其中“云埋虎寺山藏色,月耀娃宫水放光。

”这两句是说,围绕虎丘山建筑的佛寺,隐入白云之中,山间云雾缭绕,青翠的山峰朦朦胧胧,颜色显得暗淡;馆娃宫在月光映照下,轮廓可见,月光映在水面泛出清光,点缀出一派迷人的景色。

月下观景,体察细微,既曰“闲望”,也反映出诗人的闲适心境。

--引自李济洲编著之《全唐
诗佳句赏析》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