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第一篇: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文本细读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湖北省荆门市东宝区子陵中学邓达云
所谓细读,就是仔细认真地阅读,对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做一番咀嚼体味,能够在平淡质朴处挖掘出学生未曾注意到的内在韵味,带给学生极大的震撼,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感觉和语文素养。
下面仅就教学鲁迅的文章时,引导学生细读文本,反复推敲,并理解其中的真知灼见来谈谈个人做法:
一、品味字句见真情
如教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一文,我对范进发疯时的话语的“噫!好了!我中了!”这三句话,引导学生细细琢磨,仔细品味,觉得这三句话发人深思、耐人寻味。
“噫!好了!我中了!”三句全用了感叹号,连续宣泄,一句一叹,写尽了范进中举时的狂喜心情。
从中可以看出,这些话不是简单的“疯人疯语”,而应该是“哲人哲语”。
先看“噫!”一字一叹号,我们完全可以推测出范进在得到中举信息时惊疑、狂喜的复杂心情:先是不信,他在街上听到邻居的报传时疑是欺诈便是明证;然后面对众多乡亲及报信小吏又不能不信,但又不完全相信,因而半信半疑;当最终确认是事实时,压抑在心中50多年的情感终于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千言万语汇聚成一个字“噫!”“人生荒唐行,一把心酸泪。
都云范进痴,谁解其中味?”简单一字,凝练千言万语,语言之精炼可见一斑!
再看“好了!”两字一叹号。
如此动情,“好”在哪里?让人产生疑问。
品读下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张乡绅的举手拱送、胡屠夫的曲意奉承、众乡邻的刻意巴结——真是一朝得“道”,名利全有,确实“好了”。
我们再对照一下范进中举前的情景:考试前借盘缠被骂得“狗血喷头”,“摸门不着”;考试时家中“三天无米下锅”,老娘饿得“两眼昏花”——这是文中所显现的,对文中没有直接显现
的,我们也可以推测,这几天张乡绅、众乡邻对范进家的悲惨遭遇视而不见,漠不关心,不知到哪里“云游”去了。
而中举后,这些人则又像从地里钻出来似的,热情得让人承受不了。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好了!”乃范进梦寐以求的生活之曙光,出人头地、扬眉吐气之心声,也是对当时知识分子一生终极目标的高度提炼与概括。
最后,“我中了!”三字一叹号。
“我中了”是“好了!”的根本原因。
一切现状的改变都取决于此,这也是几千年下层知识分子苦苦追求的目标。
正因为“中”与“不中”是“天堂”与“地狱”的分界线,所以范进的发疯在情理之中而非意料之外。
而且这类“发疯”现象绝非偶然,从报录人“熟知”治病偏方可以看出此病为中举人的“通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范进之流利欲熏心的可悲可笑,更能深刻地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的腐朽及其对读书人的腐蚀和毒害。
通过对范进语言的一番分析,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这些话恰恰真切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本质。
只言片语之间容纳无限内涵,这正是一切不朽名著的伟大之处和流芳百世的根本原因。
二、推敲语言得真知
如教鲁迅先生小说《孔乙己》一文时,文中反复写到孔乙己在酒店欠下了“十九个钱”,那么这“十九个钱”是分几次欠下的呢?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品味并挖掘出这“十九个钱”绝非一次所欠。
因为在他自命清高、得意之时,排出九文大钱,如果是两次就会欠“十八个钱”,这说明他至少是分三次欠下的。
一次次欠钱,他要接受多少嘲笑、讽刺?这对爱面子的孔乙己来说是多么大的打击啊!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随便欠钱的。
文中也说“他的品行比别人都好,就是从不拖欠”吗?在一次次地打击面前他的精神就会变得麻木不仁,也正是一次次的欠钱说明他穷困潦倒到了极点。
又如教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文中有这样一句话:“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在教学时我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一只梅花鹿而不是别的什么呢?为什么是伏着而不是站着的呢?”
我引导学生翻阅了有关资料,发现鲁迅先生这样写有一定的象征
意义的。
自孔子以来,读书都是为了功名利禄。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孔子勉励弟子们用心力于学术以求功名利禄的记载:“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孔子从道德修养和学业造就两方面为弟子们指出了谋求“禄”的途径,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吸引力。
几千年来,“学而优则仕”的观点已深入人心,读书就是为了做官,做了官就有很丰厚的俸禄(很肥大就象征丰厚),这样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因而,鲁迅在这里用的“梅花鹿”的“鹿”实际上是“禄”的谐音,而“伏在古树下”的“伏”与“福”谐音。
由此可以看出,鲁迅这样写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
三、讨论问题辩真意
鲁迅先生的小说名篇《孔乙己》中只要孔乙己一到酒店众人就拿他取笑作乐。
阵阵笑声,叫人难忘,无不令人掬起一把辛酸的泪水。
作者在文中反复写众人的“笑”又是为了什么呢?
问题一提出,学生略一思索后,一个学生答道:“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笑他“脸上又添新伤疤了”,笑他“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青筋条条绽出”的争辩,也只是引得众人“哄笑起来”。
不错,因生活所迫孔乙己脸上的确添了新伤疤,但那是他不辛遭遇的见证啊!然而“短衣帮”不是同情和安抚,而是以此作为笑料,用孔乙己的痛苦和窘迫换来自己的快乐。
“你当真认识字么?”“你怎么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呢?”于是众人又“哄笑起来”。
“学而优则仕”,孔乙己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只值得奚落和嘲笑。
殊不知,“短衣帮”也和孔乙己一样,同样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同样受着统治阶级的欺压。
对此,他们全然不知,却在他们劳累而苦闷的生活中以哄笑孔乙己来寻求片刻的欢乐,这“哄笑”的背后,不正是表现了他们的麻木不仁吗?
另一学生抢着说:如果说“短衣帮”的“哄笑”未必含有恶意,只是些无聊的逗笑取乐,那么,酒店掌柜的笑则是别有用心的故意取笑。
平常,掌柜的“每每这样问他,引人发笑”,就是孔乙己被打折了腿最后一次“坐着用这手”来到酒店的时候,也“似同平常一样”取笑。
孔乙己已身残气微,生命危在旦夕,掌柜毫无人性的取笑,实
在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又一学生站起来说:只要孔乙己一到咸亨酒店,无聊的“哄笑”、恶意的取笑便不断传来,其间也夹着童稚的笑。
同孔乙己分吃茴香豆的孩子们,年幼无知,天真无邪,也时常“附和”着,围着孔乙己笑,这无意的取笑也同样伤害了孔乙己,使他得不到丝毫人间的温暖。
我接着学生的回答说:纵观全文,无论是小伙伴解脱的笑,小孩天真无邪的笑,还是短衣帮麻木不仁的笑,掌柜自私卑劣而没有人性的笑,咸亨酒店的笑声无不使孔乙己本已悲苦的生活更添凄凉的意味。
孔乙己在人们的嘲笑声中出现,又在默默无声中死去;他的一生,只是给那些无聊的酒徒带来一些谈笑的笑料;他的死,也没有激起人们丝毫的同情;他的穷困潦倒的一生充满了无限的辛酸。
通过讨论学生理解了作者的意图。
再如教鲁迅的小说《故乡》的第一部分时,写的是“我”渐进故乡时所看到的故乡。
小说以写景为主,其中“阴晦”、“冷风”、“苍黄”、“萧索的荒村”等词语集中描写了故乡此时的荒凉破败,从而使“我”的心情悲凉。
接着作者写道:“啊!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我所记得的故乡全不如此。
我的故乡好得多了——”
鲁迅为什么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那时的故乡景观到底如何呢?20年前的故乡真的是美丽的吗?
我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一会儿就有学生回答说:文中写“我”已经离开故乡20多年,异地谋生。
由于多年对故乡的思念,故乡那些残破不堪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消逝,而永不熄灭的是故乡美好的一面。
接着又有学生说:文中写“我”有一个幸福的童年,闰土是“我”童年的伙伴。
那时,每到春节,他就会到“我”家来,给“我”讲拾贝壳、雪后捕鸟、用胡叉刺猹等等生动有趣的故事,这在一个初谙世事的少年的心中,是难以忘怀的,愈久愈变成美好的回忆。
马上又有学生站起来说:文中“我”那时只是一个少年,还不能懂得人世的艰辛与社会的黑暗,而20年后,“我”已在人世间漂泊多年,饱尝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深深懂得了人生的艰辛。
用两种不同的眼光和不同的心态看故乡,结果是不同的,自然的是前者显得美丽,
后者显得悲惨。
再一个学生忍不住回答道:作者为了表达对黑暗现实的抨击。
故乡不仅没有变得繁荣,而且和20年相比竟更加衰破,这怎么能不让人感到悲凉忧愤呢?其实,“我”也知道,20多年前的故乡比现在好不到哪里去,所以真要记忆起她的美丽,说出她的佳处来,却又没有“影像”,没有言辞了。
作者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缅怀往昔,回忆过去,而是表明对现实的挑战的态度。
作者真正希望和追寻的,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我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而绝不是回到20年前。
正是由于以上几方面原因,鲁迅先生才说20年前的故乡“好得多了”。
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20年前的故乡也并不比现在好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了。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地提升。
邓达云《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9
第二篇: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国学经典类校本课程对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摘要】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载体,蕴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和精髓.然而受应试教育、网络文化和西方教学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几乎已与国学经典相脱离,在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方面渐行渐远。
在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对中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无疑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关键词】国学经典;中学生;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国学经典作为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载体,蕴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智慧和精髓,在价值观多元化、价值选择多样化的今天,对中学生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融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中,无疑是对中学语文教学的有效促进。
一、当前国学经典在初中学校的学习现状
从学生层面分析,受应试教育、网络文化和西方教学的影响,如
今的中学生几乎已与国学经典相脱离。
很多中学生对国学经典兴趣不足,阅读量少,阅读效果不佳。
尽管大多数中学生认为国学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学习它能陶冶情操、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但文章枯燥难懂,学习起来相当困难、力不从心。
从教材方面来看,语文课本中国学经典内容相对减少了许多,以前私塾教育以及学校教育中的国学经典内容,在现代教育中不再被要求,虽然中学阶段相对于小学阶段,国学经典内容有所增加,但也屈指可数。
而且通常会放在让学生自学的不重要章节,古文的节选也比较浅显而且无太大意义。
这样的教材安排对于提升学生的国学素养,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没在太大帮助。
从社会文化形态上来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快餐式的文化读物和文化传媒以讲求实际,追求轻松的方式冲击着人们的思想。
而相对厚重却深奥的国学经典文化自然地失去了其应有的市场。
社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和学习节奏不断加快,教师和学生在闲暇时间里,也很少主动去学习国学文化,去翻阅国学经典资料,更别提将国学经典文化引入到课堂。
虽然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从未停止,但内容大多是关于教育教学、教育理论和教师职能的相关培训。
目前为止,对于专门进行国学文化素养教育的教育培训活动还很缺乏。
这就会使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国学教育技能相对薄弱,使现代国学经典文化教育受到一定的局限。
二、语文课堂要传承、渗透国学经典文化
在当前环境下,课堂仍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阵地。
弘扬国学经典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将国学经典融入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新的课程标准明确了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中的重要地位,而以国学为主要载体的传统文化也应在国学课程中得以渗透。
许多优秀的古诗经历了岁月的磨砺,直到今天仍然经久不衰、熠熠生辉。
无论是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是诗佛王维、诗鬼李贺,我们都能够通过他们的诗句,跨越千年与其对话,也能够从他们的诗句中品味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和喜怒哀乐。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对古诗词的品读,对古文的分析,能够使每位
学生在其中找到传统文化的精华,了解古代文化的内涵。
每学一首古诗词,都可以让学生由表及里的去积累、拓展文化视野。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典籍和汉语中数不胜数的文言警句、格言,都出自于传统的国学经典,如果不去品读,将逐渐淡出学生的视野,也会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出现缺失。
因此,现代语文教师应该注重古诗教学,并在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对经典文化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国学文化素养。
学生通过诵读国学经典,不仅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将别人的作品融会贯通后,变成自己的东西,也能够提高学生丰厚的国学知识储备,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鉴赏能力,不断的诵读国学经典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语文教学途径。
现代语文教学要做到的就是,全面激发国学经典的生命力,让国学文化充满生机和活力。
通过对经典诗词的诵念,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古代文学语句的节奏感、艺术感和灵敏度,这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一大享受。
对一篇好的古文如果诵读的多,就会掌握灵巧的修辞技能,能够具备铿锵的声韵运用能力和周密的谋篇才能,进而使学生在学习写作时,能够灵活引用材料,快速联系内容,达到快速提升写作能力的目的。
三、创设有利于国学经典学习的氛围
首先,要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诵读氛围。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文化长廊、展示橱窗、教室文化墙、黑板报等场地挂一些国学大师的肖像,张贴国学经典名句名言,激发学生不断的思考。
其次,校园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国学经典学习兴趣。
还可采用朗诵、背诵、课文剧、小品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提升学生的国学水平。
再次,要在实践活动中营造良好的国学经典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组织全校性的大型国学经典演讲、诵读、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经常性的国学经典学习活动。
国学经典博大精深,如一瓶醇香的酒,需细细品读。
读经典就是读人,读人生,读智慧,读社会。
在价值取向多元化、物欲横流的今天,让中学生多读点国学经典,于己于国,都大有裨益,因此更应该
在中学生中开展国学经典教育,将国学经典的传授真正融入学校的教学生活中,以此提高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就让我们带着孩子们弘扬国学经典,在醇厚的文化熏陶中,传承优秀文化,传承优秀的民族气质,为孩子们今后的发展打上人文精神的底色,为中华文化血脉的延续做出应有的贡献。
作者简介:陈静,女,1983年生,山东东营人,聊城大学文学院教育硕士,山东东营市实验中学教师。
(编辑:龙贤东)
第三篇:浅议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语文有效教学
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而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教育技术则为小学语文教学新的生长点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我们要有意识地把现代教育技术融入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在教学实践中利用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位信息用于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的制作,化解教学难点、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习时空促进有效教学。
一、优选“信息源”为学生认知发展、情感激发推波助澜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汉语语义内涵丰富性的特点决定了很多语言现象“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阅读教学必须重感悟、重品味注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要使学生对语言有所体验必须先让学生有所“感”这样才能有所“悟”。
所以我们在感悟语言的过程中需要先调动感觉、知觉、表象、联想、情感等心理功能去触摸言语对象的整体通其气辨其味。
感其情品其美。
而小学生的形象思维才初步形成。
逻辑思维极差他们习惯于和具体对象进行对话或者与形象鲜明的图画进行交流。
在阅读教学中儿童交际的对象全都变成了一个个模样差不多的文字在这种单纯与文本“对话”的交流中学生难以进行文字意义的重组。
再加上小学生词汇积累量少生活经历单纯对很多事物都缺乏了解这就严重影响了他们语感的形成。
由此可见。
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往往会成为我们阅读教学的难点。
这时多媒体课件和专题学习网站作为教学的辅助、支持工具参与教学就以其声、文、像、图一体的优势使得单一的文字生
动化、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的结论充实化、静止的画面动态化为学生整体感悟语言文字提供了便利。
如在《水乡歌》这一课中学生对什么是渠、什么是驳等问题不是很了解由于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一段江南水乡风光的影像一下子就让学生清楚明白地看到了江南水乡“千条河万条渠”、“千只船万只驳”的景象这个教学难点就不攻自破。
在影片播放过程中美妙的江南民曲《茉莉花》欢快的旋律倾泻而出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感受到了江南如诗女Ⅱ画的美景和人们愉悦欢快的心情。
二、提供“资源包”为学生有效学习、自主发展构筑平台保障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是《语文课程标准》反复强调的基本准则是落实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基本要求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思想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的根本挑战。
“自主”可以体现在三个方面学习内容自主、学习方式自主、学习过程自主。
“自主”充分体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有所“选择”有所“偏重”有所“先后”。
这就要求教师在信息技术条件下依据阅读教学的教材和目标引导学生充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总是存在差异的在教学中应力求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要达到这个目的可以采取多种手段如可以把与课文相关的内容设计成多层面、多角度的模块组成网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原有的基础自由选择自主学习。
比如对不少学生而言。
所谓的生字词也许在课外阅读时就已知音会意教师在课堂上耗费不少的时间例行公事似的依次正音释义。
对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是毫无意义的。
在教学篇幅较长的常识性课文《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时,我一改传统教法中的“读通语句了解文意”的线性流程在专题学习网站上设计了“朗读指导”和“说文解字”两个链接模块这些模块既可以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又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
学生打开链接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有选择地从“资源包”中“各取所需”地读取信息从而避免了无需、无效的繁杂信息对学生学习的干扰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的实效。
三、开掘“生长点”为学生丰富积累、发展能力创造空间《语文课程标准》的总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
力。
”“九年的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除了课本中的精读资料外还需要大量的课外补充资料来丰富积累,开阔眼界。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养成搜集信息、对课文的文本进行补充拓展的良好习惯。
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支持语文教学就是要着力于突破书本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用各种相关信息来冲击封闭孤立的课堂教学有效填补教材的空白沟通课堂内外拓展学习时空提供创造舞台。
教学《长征》一诗时我根据诗歌简洁凝练的特点大胆设计了“薪火相传”和“真情故事”两个链接模块。
在“薪火相传”中放置了从网上下载的一些关于长征的简短新闻报道及相关评论力求通过让学生自主阅读促其铭记光荣的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长征精神。
在“真情故事”中则汇集了《马背上的小红军》、《草地夜行》、《金色的鱼钩》、《丰碑》、《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等多篇长征题材的文本让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自主选读、自由浏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现代社会中必需的快速感知信息、提取信息、接受信息的能力。
最后我又设置“素材仓库”让学生从中选择一张喜欢的图片用今天学的一句诗给它配题再在下面写下几句学习感言并将其制成一张纪念卡的方式。
这一环节是让学生备展其能动手创作在实践中加深体验强化感受。
四、构建“局域网”为学生资源共享、交流沟通提供支持认知学习理论研究的发展让人们发现只强调个别化学习是不够的在学习稍高级知识能力的场合。
比如疑难问题的分析、评价等采用协作学习方式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不过由于种种原因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条件和能力上互联网收集和处理信息。
因而课堂上的合作共享和协作学习意识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创设多种多样的信息交流机会如小组讨论、软盘共享和联机交流等通过交互共享学生获得的信息将更方便、快捷、有效、全面。
例如在教学《长城》这课时我指导部分学生收集互联网上有关长城的信息有“长城的地理状况”、“秦始皇与长城”、“孟姜女的故事”、“长城的历史作用”、“国际友人论长城”等。
课堂上通过联机交流所有的学生都获得这些信息。
学到了远远超出教材的知识。
第四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文本细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