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汪氏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徽州汪⽒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
徽州汪⽒家族的迁徙与商业活动
[⽇] ⾅井佐知⼦
笔者曾在《徽商及其⽹络》⼀⽂中,以⽹络分析的视⾓对徽商与中国社会的互动加以考察;本⽂拟通过对徽籍汪⽒的个案分析,对这⼀互动关系加以更清晰的勾划,选择汪⽒做个案研究的理由如下;1、“新安郡望⾸汪”,汪⽒作为徽州第⼀⼤姓更具典型性,2、徽州汪⽒诸多分⽀均可归为隋末第44世汪华和他兄弟门下,谱系源流清晰,便于研究;3、现存的汪⽒族谱数量最多,这就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笔者根据汪⽒族谱所提供的资料,拟就徽州汪⽒的族源、汪⽒家族从唐代⾄民国的迁徙及其商业⽹络、汪⽒商⼈与中国社会互动的特点等问题作—探讨,以就教于⽅家。

⼀、汪⽒家族的起源
在众多的汪⽒族谱中,其族源及最初移居江南、徽州的记载,互有歧异。

关于始祖有⼆说:(1)鲁成公次⼦名汪,“封颖川侯,⽣⽽有⽂在⼿,⽈汪,故名”。

此⼈被视为汪⽒始祖。

(2)汪姓起源于夏代的汪芒之地,⽽汪芒即今之浙江湖州。

关于迁徙⾄江南的时间及经过有⼀说:(3)汪姓第31代的⽂和为汉代龙骧将军,任官会稽令,始到江南,因爱会稽的⼭⽔,遂定居于严州(今浙江淳安)。

⽂和被某些族谱视为江南汪⽒始祖。

关于迁徙徽州之始有五说:(4)汪⽒第31代的⽂和南渡之后,定居于“歙州遂安”。

(5)⽂和定居于“歙州黄墩”。

(6)汪⽒第36代的道献移居于“徽州府歙⾢”,其后第41代的叔举⼜移居“绩溪⾢登源”。

(7)汪⽒第41代的叔举任南齐的军司马⽽迁徙⾄“新安”。

(8)汪⽒第44世孙汪华值隋末因保障乡⾥有功,于唐初被封为越国公,管辖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三⼲户。

汪华即为新安汪⽒始祖。

以上8说.关于⽂和的三说显然有误,龙骧将军之设是晋代的事,汉代根本没有此职。

关于汪⽒家族起源的两说,也是⾃相⽭盾的。

我想后世汪⽒各种族谱的编纂者中,肯定已有⼈发现了这些错误和⽭盾,但是他们为什么不加订正,仍将关于汪⽒起源的两说及龙骧将军写进族谱⼤事渲染呢?其理由只能作如下解释,即族谱编纂者们最关⼼的并⾮是正确记载下的事实,⽽是要加强明清以来汪⽒族⼈的“认同(Identity)”。

Identity不仅有“共同族源”的意思,还有确认家族“现在”的⾝份,以达到团结、维系整个家族的意思。

最早的族谱编纂者在历代的史书中寻觅“汪”字,结果在鲁成公次⼦的名字上找到,于是鲁成公次⼦就成了汪⽒族⼈“认同”的“共同族源”。

笔者认为第(2)说较为可靠,即汪⽒家族并⾮是由江北迁往江南的客家,他们是江南⼟著,是浙江北部的越⼈后代。

隋末起兵保障乡⾥的汪华是⼟著汪⽒历史上的地位最⾼、也是为徽州汪⽒各⽀所“认同”的共同的、久远的、实在的始祖。

⾄于汪华⼀代之前的祖先的某些说法,则可能是族谱编纂者们依据了不久前的某种程度的事实,再加上⾃⼰的创造绎衍成的。

例如,汪华的祖先系由会稽移居新安之说就可能是事实。

⼜如,在隋末追随汪华并⾃称与其是同族者中,也不能完全排除有⾃湖州迁北⽅再返江南者的后裔。

虽然这些仅是笔者的推测,不过即使仅从第(3)种明确有误的说法来看,关于徽州汪⽒家族本来就居于江南的推测还是可信的。

本⽂对汪⽒的考察⾃汪华始。

⼆、由各种族谱考察汪⽒家族的迁徙及商业活动
汪⽒家族现存的族谱有⼆类。

其⼀是统宗谱,这从传说中的始祖开始:依序对主要是由移居⽽形成的汪⽒家族的各个⽀系作整体的记述。

编纂于乾隆年间的《汪⽒通宗世谱》是现存于中国、⽇本的这类族谱中最完整的⼀部。

其⼆是分⽀族谱,以移居于某地的⼀个汪姓家族新⽀系列的形成为线索,并追溯其远祖。

这类族谱为我们考察分⽀迁徙的原因、定居后的事迹和活动提供了较详尽的资料。

这类族谱直到民国时期仍在不断问世。

以下,根据这两类族谱所提供的资料,具体考察汪⽒家族的迁徙及商业活动。

1、《汪⽒通宗世谱》
《汪⽒通宗世谱》编纂于乾隆五⼗⼆年(1787)前后。

汪⽒44世汪华有九⼦,世谱记述了他的长于建、次⼦璨,三⼦达、四⼦⼴、七⼦爽、⼋⼦俊以及汪华之弟开国公等后裔的分⽀及移居情况。

关于长⼦汪建的⽀系,世谱记载有:第48代的⼠美与其⼦汪琦都有进⼠科名。

唐代黄巢兵乱之际,第51代的汪踌、汪质分别迁徙到祁门县朴墅与旌德县新建。

祁门县朴墅的⼀⽀,第65代的汪德移居于县内的⼤坦,第80代的应逵移居于东流县抄机。

旌德县新建的⼀⽀,第55代的思⽴、思明、思聪分别移居于歙县唐模、江西贵溪县、绩溪县坦头;第59代的汪⼆移居于歙县的泉;其后还有移居他处的。

据载,由旌德县新建⼀⽀分衍出来的各个⽀脉中,数歙县唐模⼀⽀脉的移居最多,世谱的记载也最详,⽽且该⽀有些移居的背景⽐较特殊。

⼤约⾃第63代到69代之间,唐模⽀脉不但在本县内的居住地有21处,在外县的居住地还有:休宁县4处;黟、宁国、太平各县各2处;绩溪、⽯埭、铜陵及江西省的万年、贵溪诸县各1处。

其后在这些新定居地的汪⽒还有新的移居。

此期唐模⽀脉向各地的⼤规模移居,可能有建炎之乱的背景,即为逃避宋政权在⾦⼈⼊侵下的战乱⽽仓促南移。

关于次⼦汪璨的⽀系,世谱仅录有第46代的处崇由重庆府唐为州迁徙到浙江省龙游县团⽯的⼀条。

关于三⼦汪达的⽀系,世谱载有;第49代的汪明迁徙于绩溪县西坑,第50代的汪泰迁徙于绩溪县尚⽥,然后这两⽀⼜从西坑和尚⽥再移居于本县、歙、太平、旌德诸县共11个地⽅。

另外,汪达⽀系第46代的处惠迁徙于⽢肃省陇西,他的后裔第75代的汪洋⼜迁回了安徽省的六安县。

关于四⼦汪⼴的⽀系,世谱的记载很少,仅有第51代的贤常迁徙于歙县篁敦(黄敦),此后在歙县境内⼜有多次移居⼀条。

世谱中没有关于汪华五⼦、六⼦两⽀系的记载。

关于七⼦汪爽的⽀系,世谱的记载最多且详。

⾸先是第49代的凤思和景瑞分别迁徙于歙县慈菰和祁门县⾚⼭。

⾚⼭⼀⽀,第56代的雅移居于本县井亭。

歙县慈菰的⼀⽀,第50代到64代之间迁徙于本县2地、江西省浮梁县5地,绩溪县2地;婺源。

⽯埭及浙江的开化、建德诸县各1地。

其中移居于婺源的⼀⽀,系唐代⼤中年间(公元847—860年)任兵马使的汪⽒56代道
安与程汀⼀起率兵攻占该县清华镇,道安⼀⽀⾃此定居清华镇武⼝,直⾄唐天复元年〔公元901年〕。

此后第57代的汪源、第58代的中元、第61代的汪⾼⼜分别移居于本县境内的⼤⽥环珠、⼤畈、回岭等地。

⼤⽥环珠⼀⽀,后来⼜移居于本县境内6地、休宁县2地、铜陵县1地,江西省德兴县6地。

⼤畈⼀⽀,则移居于本县境内9地,歙县及郡域5地,休宁县4地,铜陵、⽯埭两县各2地,浙江省开化县5地、本省黟、桐城、潜⼭、霍⼭;江苏省⾼淳、浙江省淳安及湖北省崇阳诸县各1地。

回岭⼀⽀,⼜再移居于本县境内7地,休宁县6地,歙、贵池、宣城及江苏省苏州府吴县诸县各1地。

关于汪华七⼦汪爽的⽀系在上述迁徙及移居之后的⾏踪,在世谱中还有很详细的记载。

不过尽管如此,仍还有些谱系尚不明确。

关于⼋⼦汪俊的⽀系,世谱记载了第47代的太徽移居于绩溪县澄源的汪村,第51代的汪渐迁徙于旌德县新建,第71代的汪⼄(代替字)迁徙于歙县篁敦。

这三⽀⼀姓家族此后的再迁徙,世谱中仅有新建⼀⽀的记载最详。

这⼀⽀后来⼜移居于本县境内18地,泾县8地,绩溪、太平两县各3地,歙、宣城两县各2地,宁国府1地。

在这些移居地定居下来之后,这⼀⽀的家族⼜还有进⼀步的迁徙,这些迁徙多数是在第60代到67代之间进⾏的。

关于汪华之弟开国公的⽀系,世谱中明确记载的仅有:第49代的荣积迁徙于歙县东关,第67代的恩德迁徙于绩溪县雄路,第71代的⼤敬迁徙于本县的杨溪坦.此外,世谱中还记载了该⽀系移居于婺源县凤亭的⼀⽀脉,这⼀⽀后⼜移居于休宁县7地,黟县1地,再后⼜移居于江西省的贵溪及江苏松江、丹徒、嘉定等府县。

上述所有⽀系的汪姓家族的移居之中,既有举族移居的情况,也有家族部分成员移居、另⼀部分成员留居原地的情况。

举族移居多半有躲避战乱的背景。

如前述汪华长⼦汪建⽀系由歙县唐模向其他地区的迁徙,就是为避建炎之乱,⼏乎是整个家族都移居于他地。

但是汪⽒第75代、第88代后裔中有⼀部分⼜从唐模移居他地。

因此看来,也许⼀部分⼈在战乱平息之后⼜回到原处,或是当初仍有少数⼈留居该地。

尽管《汪⽒通宗世谱》的记载已很详细,但是仍然还有遗漏之处,例如本⽂下⾯将述及的第61代的仁雅由歙县唐模迁徙于⾦陵的宏村汪⽒⽀脉,就不是由于避建炎之乱,⽽是为了经商的需要,这在世谱中就被漏记了。

另外,世谱对移居于远地的汪⽒家族⽀脉的追踪记载极少(指安徽省境内和邻近徽州的浙江、江西两省部分地区之外者)。

远徙者,除了前⾯已提及的汪华次⼦汪璨的⽀系外,其他各⽀系还有如下述。

长⼦汪建的⽀系:(1)第67代的汪勃从唐模迁徙于铜⼭,再经迁徙于浙江环⼭、歙县坦川,⾄第82代的尚是(代替字)之时迁徙于江苏苏州府城吴趋坊。

(2)第66代的叔敖从唐模迁徙于歙县潜⼝下市,再经迁徙于信⾏.⾄第83代的⽂通之时迁徙于扬州。

属七⼦汪爽的⽀系,作为由婺源县⼤阪分衍出来的后裔有:(3)经移居休宁县,⾄第67代的汪昱迁徙于浙江省鄞县。

(4)第68代的载九迁徒于湖北省崇阳县。

(5)经移居畲⽥,⾄第68代的汪注迁徙于江苏省常州毗陵,再到第7代⼠恭之时迁徙于江苏省丹阳县。

(6)第81代的宪明、宪畅之时迁徙于江苏省江阴县。

(7)第79代的⽂凤之时迁徙于江苏省句容县。

(8)第73代的良⼠之时迁徙于直⾪省永定府滦州。

仍属七⼦汪爽的⽀系,作为由回岭分衍出来的后裔有:(9)经移居休宁县,第75代的汪申迁徙于陕西省临潼县。

(10)第81代的时春迁徙于江苏省吴县。

还是属于七⼦汪爽的⽀系,由祁门县井亭分衍出来的后裔有:(11)经移居黟县黄陂,⾄第83代的正何迁徙于扬州附近新城。

(12)同样经移居黟县黄陂,⾄第86代的宪明迁徙于浙江省归安县双林镇。

关于汪华之弟开国公的⽀系,由婺源县经移居休宁县后分衍出来的后裔有:(13)第83代的滋⽣迁徙于江苏省丹徒县。

(14)第84代的应嘉迁徙于江苏省松江府。

(15)第84代的必⼝迁徙于江苏省嘉定县南翔镇。

《汪⽒通宗世谱》关于移居于远地者的记载只有上述的15⽀,⽽世谱中有关徽籍汪姓移居活动的记载总共有750次,其中移居远地者仅占移徙活动的2%。

另外值得注意,上述15⽀迁徙于远地的家族中只有(1)(5)所载的两⽀是经迁徙于徽州以外地区后再向更远处迁徙的,⽽且(1)所载⼀⽀不但其省外移居地浙江环⼭离徽州很近,⽽且他们还⼀度迁返歙县坦川。

可见世谱编纂者的调查对象仅限于徽州及其周边地区,⽽关于迁徙远地家族的记载,则仅仅依据调查中可能获得的⼗分有限的资料。

⽐如关于宏村⼀⽀的汪姓家族,在光绪22年编纂的《汪⽒登源藏稿》中载有这样⼀条资料:为修复位于绩溪县登源的汪华之⽗僧荧的墓,黟县宏村汪⽒族⼈(包括移徙外地各⽀脉)曾捐助巨款,其数额仅次于黄陂⼀⽀所捐之数。

这说明当时分居于各地的各⽀汪姓家族之间的联系并未中断。

然⽽《汪⽒通宗世谱》却未提及由宏村分迁浙江省杭州的汪⽒⼀⽀,这也证实了我们关于《汪⽒通宗世谱》对于移徙远地分⽀记载极少的论断。

本节以下部分将以《汪⽒通宗世谱》以外的各分⽀族谱为研究资料,考察汪姓家族中远离其主要居留地的各⽀脉的迁徙及移居状况。

2、《弘村汪⽒家谱》《平阳汪⽒九⼗⼀世⽀谱》《杭州汪⽒振绮堂宗谱》《汪⽒统宗正脉》
黟县宏村的汪姓家族,属汪华长⼦汪建⽀系中歙县唐模的⽀脉,南宋之时该⽀脉第61代的仁雅“挟赀遨游”,“业捆⾦陵”。

“居升州(⾦陵江宁府)数年,陡遇⽕灾,公迫偕属⽅孺⼈归”。

返乡途经黟县北祁墅时,仁雅被当地茂密的彬、松林⽊以及⽅便的⽔路交通所吸引,遂决定重操⽊材业,乃定居于该地。

不过,仁雅不久患吐⾎病去世。

仁雅的曾孙必进、必达均在科举上获得成功,分别移居于陕西和旌德。

仁雅的后⼈到第67代之时已繁衍⾄40⼈,他们之中有业儒者,有经营⽊材等业者,都很富裕,仁雅⼀⽀中留居黟县者第66代的彦济率族⼈移居宏村,《弘村汪⽒家谱》卷之四《世传》洋载了这次迁徙的原因:“随因江东盗张琪寇歙,⼟贼乘机猖獗,剽掠祁墅,同居三百余家,⼀热⽽烬.⼠⼥纷纷逃窜,公(彦济公楫)惟藏谱牒祖像……按建炎绍兴时,初惑汪黄之奸,继扼苗刘之乱,群盗纷起.百姓流离。

……宋绍兴元年⾟亥六⽉.江东盗张琪陷我州”。

《平阳汪⽒九⼗⼀世谱》卷⼀《世第》亦称:“宋处⼟楫公者重始迁黟北,祖也”。

此后经过20余代,宏村汪姓家族中有做客商远赴外省者,有在浙江经营盐业者,有在客居地⼊县学者,还有当官者。

如彦济⼆弟的4个⼉⼦都移居于扬州.彦济的三弟移居淮安,想必都是为从事盐业。

彦济的后代⽣活于元代的第74代的⽞卿,“承历代祖遗⼭业。

树⽊拱茂.尽堪栋梁。

斫桴市镇,丰其货殖.因⽽家益克”。

其孙汪⾟在明代永乐年间纳资得官,曾捐30亩⽥产“积仓⾕备赈”,并择地建造宗祠“乐叙堂”,⽤重资购买风⽔宝地以安祖墓。

据《弘村汪⽒家谱》所载,宏村。

汪姓家族的迁徙及移居地除有在安徽本省境内及邻近徽州的浙江、江西两省部分地区外,还有在江苏省的扬州、淮安、松江、⾦坛、溧阳、太仓、徐州、宿迁、嘉定各府县,浙江省的杭州、仁和、⾦华各府县,以及湖⼴的汉⼝、⼭西的太原、河南、⼭东的德州、陕西和西安、福建、四川、北京等诸多地区。

其中移居⼈数最多的是江苏的松江,浙江的杭州、仁和,以及湖⼴等地。

⾄于在仍留居宏村的汪⽒家族中,也有因经营盐业⽽致富者。

1992年笔者在宏村的中⼼地带还看到建于清代原汪姓的⼤邸宅和祠堂。

前已提及的《汪⽒登源藏稿》,在其关于重建绩溪县登源汪华之⽗僧荧墓的记躯中,有宏村汪姓家族捐助巨款的资料。

这表明宏村汪姓家族与其他地⽅的汗.姓家族联系密切。

以下据《弘村汪⽒家谱》继续追踪考察该家族在明代万历年间第82代元台之时移居于浙江省杭州的⼀⽀。

元台经营盐业,客居杭州府钱塘县普宁⾥,死后葬于杭州。

其长⼦宗缙移籍钱塘,宗缙之⼦第84代的肇衍:是进⼠,元台的次⼦宗绅每年往来于杭州与徽州之间,仍落籍于宏村。

不过宗绅之⼦(⽣于1635年))和第84代汝珍与时英(⽣于1637年)则以⼊钱塘县学为
契机,⽽移籍杭州。

汝珍早亡,时英经营盐业,“厥后见鹾业⽤⼴费繁,恐⼦弟渐习奢侈,遂弃弗务”。

除元台家族外,在清初之后仁雅⽀系下移居杭州等地的汪⽒家族中也有世代经营盐业者。

如宏村第84代的兆璇即有四⼗余年的盐商经历;雍正⼆年(1724),宏村⼀⽀汪⽒家族的盐业经营者曾共同向盐运使提议编纂盐业志并奉到敕旨;定居于江苏松江府的第85代的兰培也经营盐业,他曾在雍正七年为筑堤建港捐资百余两;第85代的汪⾼因家贫弃儒经商,⼀旦事业有成以本族未建宗祠为憾,遂⾸倡在本族经营盐业者中募资,于乾隆⼗⼆年(1747)建起本⽀的宗祠;第86代的弘运虽喜好学问,但仍奉⽗命弃学作了盐商;也是第86代的⼠雅则“幼随⽗业盐两浙,数⼗年来领视鹾衡”;⽽第85代的⼠达之妻为“相夫业鹾⽽随夫移居钱塘”。

由上述可知宏村⼀⽀汪姓家族有如下特点:从南宋到明初,该家族由经营⽊材等商业活动积聚起财富,⾃嘉靖前后开始涉⾜盐业经营,其后该家族的财富累积更巨;明末该家族移居于杭州等地者颇众,为官者也不少,还有众多的国学⽣。

以下据编纂于清末及民国的《平阳汪⽒九⼗⼀世⽀谱》、《平阳汪⽒迁杭⽀谱)、《杭州汪⽒振绮堂宗谱》再作进⼀步的考察。

这三本族谱都是关于上述第82代元台⼀⽀的记载,其中《杭州汪⽒振绮堂宗谱》载有曾任清末驻⽇公使、民国国务总理的汪⼤燮的事迹,同时还载有见于《弘村汪⽒家谱》第84代兆璇与85代汪⾼的事迹。

这再次表明,同⼀⽀系的汪⽒家族内部的相互联系即使在清末也未中断过。

下述事实也同样有助于说明这⼀结论,在《汪⽒登源藏稿》中所载的捐款名册包含了不属黟县宏村⼀⽀的其他汪姓家族。

⼜据光绪三⼗⼆年(1906)杭州建汪姓宗祠时编纂的《杭州汪王庙志略》披露,不但所有居住于杭州汪⽒各⽀系作为裔孙都参与其事,就是这些⽀系中已由杭州迁徙于外地者也参与了其事。

另外,在被推测为编纂于乾隆年间的《弘村汪⽒家谱》中不但详细记载了迁徙于黟县宏村的第61代的仁雅之后的事迹,⽽且在“事实”⼀栏下,将已分居于杭州等地者全部统⼀起来按世代顺序来记载,⽽不是分⽀脉来记载,可以认为这种记述⽅式是旨在加强宏村⽀脉,同时也证实当时汪姓各家族间的联系在向更⼤的地域范围扩展。

如果说清初以前汪⽒族⼈相互间有着⽇常现实层次的联系,那末,到清季这种联系已升华为上述观念层次上的对“现时”
⾃我的认同了。

《汪⽒统宗正脉》记载的是由歙县唐模⽀系移居于黟县北祁墅的第61代仁雅⽀脉下第83代礼孙⼀⽀的事迹。

据载礼孙作为客商旅⾏各地,因钟情于游川的⼭⽔,遂定居于该地。

3、《武进汪⽒家乘》
武进的汪⽒家族属歙县唐模⽀系第61代仁雅之兄仁⾼的⼀⽀脉。

《武进汪⽒家乘》是分别以仁⾼的长⼦延芳和次⼦延璋为先祖的两⽀汪⽒家族的族谱。

据载以延芳为先祖⼀⽀的第68代的汪俊,因“⽗母双亡,亲族欺其懦弱,……⽽迁居(歙县)鄣歧”。

不过当时正值唐模⽀系的汪⽒家族因避建炎之乱⽽⼤规模迁徙时期,因此汪俊的移居也不能说没有建炎之乱的因素。

移居鄣歧后的汪俊“重置⽥产,渐致富有”。

此后鄣郸歧汪俊后裔中有移居黟县黄陂者,这⼀⽀的第75代汪丙官⾄户部尚书。

留居鄣歧的第84代的尚廉是延芳⽀移居于歙县潜⼝的第65代汪震的后裔。

尚廉幼年即随⽗亲经营盐业,客居淮安、扬州。

崇祯三年(1630),尚廉奉⽗命赴⽆锡处理拖延未纳的盐税,此后就在江阴县的青肠镇定居,成为该地汪⽒家族的始祖。

据载尚廉勤俭好善,教育族中⼦弟如同⼰出,并安排那些不适应业儒的⼦弟学习会计以经商谋⽣。

尚廉的长媳是江阴⼈,次⼦之妻则是歙县⼈,⽽尚廉孙辈以下的后⼈则多娶苏州之南的同⾥镇⼈为妻,反映了尚廉家族与苏州及同⾥镇之间有较密切的关系。

仁⾼的次⼦延璋,从唐模移居于黟县黄陂,其后裔第76代的安定移居于休宁县黎阳。

第82代的汪锡⼜移居常州,这⽀汪姓家族的后⼈因喜欢吴地的风⼟⽽移居于苏州者颇多,其中⼀部分住在⾓直镇,以后⼜移居到江苏武进县毗陵。

移居毗陵⼀⽀的第89代的荫墀(1747——1814)与第90代的汪荧(⽣于1788年)都因家贫,弱冠之年就弃学经商,家业发达后则教育⼦弟,乐善好施,帮助贫苦者及患病者。

此外,《武进汪⽒家乘》的最后部分还有关于汪华长⼦汪建⽀系迁徙地的记载,不过它⽐《汪⽒通宗世谱》的记载要简略。

《武进汪⽒家乘》的特点在于,它将分⽀于宋朝第62代之时的毗陵、青肠两⽀汪姓家族合记在⼀起。

⾃然《汪⽒通宗世谱》也具有这⼀特点。

为什么会编纂这样的族谱呢?我们在仁⾼的次⼦延璋的后⼈瑞益撰写的《修谱⾃述序》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瑞益的《修谱⾃述序》载,“不意时蹇运乖,先被发逆抢掠,继遭海盗劫掠,⽽两⼿空空⼀⾝外别⽆长物。

……何如不得已移借资本,仍前⽣理,此咸丰⼗⼀年(1861)事也。

……同治甲⼦(1864)夏,郡垣恢复,遂南返图业”。

所图之业,家产之外,便是祖墓、修谱。

“复得知交程、⽅⼆君还徽,乞其亲诣黎阳宗长寿民处,续抄锡公以前本⽀,宗祖名讳,凡⼀世⼆世以⾄今⽇九⼗余世。

”此后居于青肠的宗⼈汪寿康来访,“谋合谱,因余⽀⾃始迁祖锡公以前⽆所统,未果。

兹乃复邀议合,各持草本核对,⼀线相传,编次不爽,爰与族尊远邀集同族公议合修,各捐丁以给资斧,经始于癸⾣(1873)九⽉,告成于甲戌(1874)六⽉寒暑”.
由上述可知,毗陵、青肠两⽀汪姓家族是在太平天国战事平息后动议共同编纂族谱的,虽然这两⽀同宗汪姓家族在⾎缘关系上已相距很远了,然⽽他们的定居地却很靠近,因此当后者得知前者正在为编纂族谱收集资料时,便有共同编纂合谱的建议。

另外,从这份⾃述序中还可得知,移居于同⼀地区的异姓(汪、程、⽅)徽州籍家族间的关系也很密切;⽽分⽀于⼗代之前的同宗家族间的联系也始终被维持着。

必须指出的是,汪⽒各⽀在“认同”时的“各持草本核对”、“强调“⼀线相传,编次不爽”的严肃态度。

4、《镇⾢汪⽒宗谱》《黄冈汪⽒宗谱》《海宁汪⽒⽀谱》
《镇⾢汪⽒宗谱》的地望是浙江镇海县,即“四明”地区。

镇⾢清⽔浦汪⽒家族是属唐模⽀系第61代仁⾼长⼦延芳⼀⽀脉的。

该⽀第76代的思颜,“明洪武年间,代⽗从军,升⼩旗,调定海卫,⼘居清⽔浦”,成为镇⾢汪⽒家族的始祖。

以后镇⾢汪⽒家族:⼜分别移居于慈溪县、鄞县、奉化县、宁海县、定县、象县、温州府城等四明及周边地区。

还有作为客商迁徙于杭州、湖州、嘉兴、苏州、松江、扬州、镇江,,定居在当地城镇及其周围乡村者。

嘉庆、道光年间,清⽔浦的汪⽒第86代兼漠开设了“汪⽔茂南北杂货铺,操奇计赢,历数⼗年,营业颇称发达”。

兼漠之孙。

⽣于咸丰三年(1853)的显述幼年丧⽗,赴上海学商,得⼤买办叶澄衷之赏识,“令往汉⼝顺记司出纳,与汉友合赀列肆其间,遂复开设泰记号”,“君之业乃隆隆起矣”。

显述还兼营⽇资⼤阪公司的业务,随着汉⼝开埠通商,他⽤天龙丸、⼤井丸两只汽船经营长江航运,不久⼜增添船只。

在宜昌等地设代理⾏,还在芜湖、九江、镇江、南京、上海等地购地造码头.谋求事业的更⼤发展。

显述还“设太记⽯油号以吸收外资,近更组织⼤和布⼚仿织棉布,挽回利权”。

这位由旧式徽商转型的新式资本家同样关⼼汪⽒的⾎缘圈。

光绪⼆⼗五年(1899),显述斥资三千⾦在清⽔浦建⽴了宗祠。

三⼗三年(1901)⼜出资为“族中⼦弟,乡邻寒苦者”创办了义塾,即后来的清⽔浦中学的前⾝。

“不但不收学费,且备⽂具亦不收费”。

还“散财恤寡”,捐助族中“青年守节及孤独⽆依者”。

显述之弟均述也跟随兄长从事轮
船航运业,创办过商业学校,还经管过商团体育会。

除显述兄弟的商业活动外,清末清⽔浦的汪福品还“集股开张萃春银楼。

继⼜在江南街头开设庆华银楼”。

汪⽒经商者颇多.不⼀⼀列举。

清⽔浦汪⽒家族的早期族谱已散失,因此于同治九年(1870)及民国四年(1 915)两度编纂族谱,其内容突出了显述的业绩,这当与显述对修谱的重视与资助以及其业绩为族⼈引以为荣相关。

《黄冈汪⽒宗谱》记载的也是属唐模⽀系的第61代仁⾼的长⼦延芳⼀⽀脉的汪⽒家族。

这⽀定居于汉⼝之东黄冈的汪⽒家族是在明代永乐末年从歙县迁徒来的,定居黄冈后这⽀家族⼜有陆续向湖北省内的汉⼝、襄阳、⼭西太原、四川重庆等地迁徙者。

据载,咸丰年间该家族有⼈远赴河南经商。

黄冈汪姓家族有⼀特点。

即是⼤⼟地所有者特别多,这并不仅仅是指该家族宗词公⽥的集中。

按定居黄冈后起算的该⽀脉的第14代懋勋,“弃读⽽耕,⼒穑数⼗年”,“嘉庆季年置⽥数千亩”。

懋勋的⼦辈经⼗多年的经营,“⼜置⽥数百亩”。

太平天国战乱之际.他们⼀度逃离家乡⽽贫困。

战事平息后他们因经营有道,⼜逐渐富裕起来。

据宗谱记载。

照当时⼀般租佃规定。

地主与佃户各得收成之半。

⽽佃户所得之数中.春耕时须从其半数充作肥⽥之费,所以佃户留作⾃⾷者,仅及⼀年年收成的四分之⼀。

懋勋体恤佃户寒暑劳作之苦,总是从宽收租。

《海宁汪⽒⽀谱》记载的汪姓家族也属第61代仁⾼的⼀⽀,是第66代之时为避战乱⽽移居于歙县南部岩镇的。

该家族第83代的拱星经营盐业,清初在浙江海宁县许村建了四座盐仓,后便定居于海宁。

拱星的后⼈继续经营盐业,但在第87代的怀纶之时,该家族的盐业渐趋衰败,家境也⼊困境。

怀纶之⼦钺虔(⽣于1761年)⼀⼼业儒,但在⽗亲患病之后不得不“习会计,学懋迁”。

钺虔在长安镇建了两座⽶仓。

时值丰年,钺虔即以经营⽶⾕所得重振家业。

以后,因⽶仓距家过远,遂在长安镇定居。

《海宁汪⽒⽀谱》中还记载,拱星有三个⼉⼦都迁往扬州,想必也是经营盐业。

钺虔之⼉孙两辈中均有中举得官者,其曾孙在太平军攻占长安镇时被杀。

拱星⼀⽀汪姓家族移居海宁后,曾在当地建有宗祠,并编纂有族谱。

但在太平天国战事
中,“所有统谱全录及先⼤夫所辑宗谱,并谱系权⽚,均付灰烬”。

5.《吴趋汪⽒⽀谱》《颍川汪⽒⼤宗历朝续录》《汪⽒⽂献考》
《环⼭汪⽒宗谱》《绩东汪⽒重修宗谱》《⼭阴汪⽒谱》
前述《汪⽒通宗世谱》已提及吴趋的汪⽒家族,属汪华长⼦汪建⽀系的唐模第61代仁⾼⼀⽀脉。

其后裔于宋绍兴三年(1133)中进⼠的第67代汪勃移居铜⼭,第71代的汪缙⼊赘于浙江环⼭的⽅姓,缙之⼦成道⼜迁回歙县坦川。

明末第82代的尚禄年轻时游学吴地(苏州),因喜好当地的⼈⽂风⼟,清初时便留居在苏州城内阊门附近的吴趋。

此后形成(“仕宦昌炽,⼯贾辐辏”)的吴趋汪姓家族据⽀谱记载,与尚棕联姻的潘⽒家族也是清初由徽州移居苏州的。

潘⽒家族在清代进⼠辈出,潘、汪两姓世为婚姻。

道光⼗六年(18336)吴趋汪姓家族在当地设⽴了耕荫义庄,义庄是乾隆⼗六年(1751)中进⼠的第86代为善之孙世锡等⼈“奉祖⽗遗命。

助银⼋千两,附⼊办理钦族义庄,给帑建坊”⽽成的。

咸丰元年(1851),因经费不裕败,为善之孙辈及曾孙辈,“以公(为善)遗产续捐⽥⼀千三百六拾六亩,制钱三万三千五百千⽂,傀祠宇落成,经费充裕”。

苏州吴趋汪⽒的这个耕荫义庄的建筑颇为壮观,时⾄1992年笔者考察时它仍被作为校舍使⽤。

吴趋汪⽒家族在⼯商业、⾦融业⽅⾯的经营始终⼗分出⾊。

由于潘⽒家族的穿针引线,该家族曾在⾦钱上资助过李鸿章。

从唐模迁徙铜⼭的汪勃的⼦孙,除上述移居于浙江环⼭者之外,还有移居于婺源县城及⼤畈、歙县、宣城县、黟县黄陂、桐城县、江苏苏州、浙江遂安、庆源(庆元)、归安县双林镇、⼭东泰安县、湖⼴等地者。

其中移居于黟县黄陂的⼀⽀,族谱中有不少关于他们在清代经营商业的记载。

如第83代的中思,聪明⽽多谋,经商数年致富,并乐此不疲⼼第85代有济兄弟为客商,赴江苏、湖北、⼭西等省。

第85代的⼠最兄弟亦为客商,远赴江苏、浙江、⼴东、湖北等省。

不过由族谱来看,他们经营未必都很成功。

第86代的宪明“⾜智多能,慷慨有志,以贸易⾄浙江湖州之双林镇,遂迁居之”。

还有⽣活在清朝中期的廷榜,幼时聪明好学,但因家贫,17岁时奉⽗命从商,曾远赴汉⼝等地。

廷榜后于乾隆三⼗六年(1771)中举,时主考官是苏州⼤族出⾝的彭元瑞。

据说廷榜曾赴苏州与当时的名⼠交流往还。

廷榜在家族内颇有威望。

据载“黟俗尚贸易,凡⽆赀者多资本于⼤户家以办事畜计,每族党⼦弟告贷于⼤户,⼤户必取重于先⽣⼀⾔,⽽后头⼦弟辈亦不敢负先⽣,致设⼤户资本”。

《汪⽒⽂献考》收录之⼀族谱序⽂述及移居⼭东泰安府的⼀⽀汪⽒家族。

该⽀也属第61代仁⾼⽀脉,系由唐模迁徙铜⼭的第67代汪勃的⼦孙。

这⽀汪⽒由铜⼭经移居婺源县、江西饶州,⾄洪武⼆年(1369)第73代之时迁徙于⼭东省泰安县,以后该家族⼜有移居泰安府肥城县,兖州府宁阳县、滋阳县,济南府章邱县、鱼台县,江苏淮安府桃源县,河南等地者。

不过迁徙各地的原因,族谱序⽂未能作出说明。

此外,《汪⽒⽂献考》收录的另⼀族谱序⽂还述及关于汪华七⼦汪爽⽀系的第56代道安⽀脉中移徙于浙江萧⼭的汪⽒家族,这是与上述泰安汪⽒不同谱系的⼀⽀汪姓家族,对此笔者在以下的讨论中还将会提及。

《汪⽒⽂献考》除上述两份族谱序⽂外,其主要内容则是收集史书与地⽅志中所载的有关汪姓⼈物的传记及汪姓⼈的著作⽬录等。

浙江环⼭和歙县坦川居住的汪姓家族,是汪华七⼦汪爽⽀系的婺源第⼗六代道安⽀脉、⼜经迁徙于婺源县⼤畈数代后再移居于环⼭与坦川者的⼦孙。

环⼭地处浙江衢州府江⼭县,风⽔甚佳,在《环⼭汪⽒宗谱》中,有很多关于定居于此的这⽀汪姓家族中⼈在环⼭周围从事商业活动的记载。

写于同治六年(1867)的汪杰传记中有如下记述:汪杰⽗早逝,“与兄游于江城,设栈肆营什⼀之利,以赡家焉。

居数年赀渐裕,会侄⼥字周⽒将出阁,公钟爱⼥甚于所⽣,奁增丰盈,费七⼋百⾦,悉取资于店,店渐亏缺,遂中落”。

为了不使其兄与整个家族受累,汪杰个⼈承担了所有的债务,并接受了将赴陕西任官的族⼈之邀,准备⼊其幕下。

此时在江⼭县之北的开化县经营典当业的族⼈岳中由于看重汪杰,不忍见其陷于此境,遂将⾃⼰的典当业委之于他经营。

“不数年间,典益充实,公亦薄有蓄积。

”“公在典⼗余年,岳中公下世,公恸其之亡,⽽同事中有可以付托者,遂为归计”。

汪杰将蓄积的⼀部分投资于农⽥经营,恰遇丰年,“获利倍蓰,有余赀为懋迁计,遂于华埠上街开设粮⾷酒坊”。

岳中之⼦则“上承相业,⽽⾃创更钜”。

除旧有典业外,还“创⽴油坊,置其有庄,买租数千顷以实之,所置市宅亦不下数⼗所”。

据《环⼭汪⽒宗谱》,从同治年到民国间,这⽀汪⽒家族在开化经营典当业者有多⼈,还有在位于江⼭与开化之间的常⼭县经营杂货店者。

该族经商者⼀旦获利,⼤多购置⽥产,其⽥产在宗谱中均以租额计数,可见⼟地是租给佃农耕种的。

另外该谱特别指出,在常⼭县经营杂货店的丙镕,其农⽥“雇⼈⼯作,⼀切费⽤均取给于此店”。

由上述记载可以看出,环⼭汪姓家族的经济活动有三种形式:⼀是仅从事商业。

⼆是兼营商业与农业。

其农业多采⽤地主⼟地所有制。

也有家⼈从事⽣产,所产粮⾷⾃耗者。

三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商业与农业之间转换。

就⼆、三种情况⽽⾔,因为商业、农业的经营者为同⼀个⼈,因⽽资⾦通常在两者之间流动。

这种情况在这⽀家族的经济活动中较普遍。

⽽第⼀种情况则较少,《环⼭汪⽒宗谱》还载有汪华长⼦汪建⽀系的唐模⽀脉中移居铜⼭的⼀个汪姓家族,不过这部分内容是直接取材于被认为是编纂于乾隆年间的《汪⽒统宗正脉》的。

歙县坦川(坦头)“地⼴⽽平”。

第60代的汪倪(⾳mao)从婺源县⼤畈移居于(⼭尹)坑,再经迁徙于歙县钟奇,⾄第63代的逢春迁徙⾄坦川。

后来第76代的廷传⼜从坦川移居于绩溪县东作门,《绩东汪⽒重修宗谱》即是该⽀脉的族谱。

据该谱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