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以宁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附原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
课后习题答案
第二章
问题:
1.什么是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是如何决定的?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影响供给的因素有哪些?非均衡理论的发展
3.假定某市房地产管理部门估计该市住房需求曲线是P Q d 5100-=,其中数量单位是万套,价格代表月租,用百元表示。
房管部门注意到,该市较低价格下的较高房屋需求量,将会吸引其他城市的居民迁入该市。
为了讨论方便,假定迁入该市的都是三口之家。
假定该市房产商的供给曲线为P Q s 550+=。
(1)市场均衡价格是多少?如果住房管理部门实行租金管制,把每套住房的月租限制在最高为100元的水平上,而让无住房的家庭迁出该市,房租管制所导致的人口净变动是多少?
(2)假定住房管理部门将每套住房的月租提高到900元,如果在增长的房屋供给量中有50%是新建的,那么总共新建了多少套住房?
4.如果市场对于农产品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歉收将增加还是减少农民的整体收益?为什么?
答案:
1.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决定的商品价格称为均衡价格。
商品均衡价格的形成是市场供求力量自发作用的结果,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不断变化直至相等,最终形成均衡价格。
影响个人需求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偏好、个人的资产与收入、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与个人所购买商品的价格有关的其他商品价格、消费者对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等等。
影响市场需求的因素还包括消费者人数的多少。
影响单个厂商供给的主要因素有:厂商打算出售的商品的价格、为生产该商品厂商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成本、厂商的技术状况、厂商对该商品未来价格的预期,其他相关产品的价格等等。
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该商品厂商数目的多少以及市场的竞争程度。
3.① 根据s d Q Q =得到:55505100=⇒+=-P P P (百元)。
均衡情况下,房产商供给量为:7555500⇒⨯+=s Q (万套);如果月租限制在100元,那么房产商的供给量变为5515501⇒⨯+=s Q (万套);那么人口的净迁出应为:3×(75-55)=60(万人)。
② 如果月租提高到900元,房产商的供给量9595502⇒⨯+=s Q (万套),
供给总共增加为95-75=20(万套),其中50%是新建的,那么新建房屋总数为20×50%=10(万套)。
4.歉收将会增加农民的整体收益。
原因在于,农产品歉收意味着农产品供给的减少,又因为农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随着价格的变化,农产品的需求基本不变或变化很微小,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需求大于供给的状况,农产品的价格将提高,农民的整体收益将增加。
第三章
问题:
2.什么是收入效应?什么是替代效应?两者变化的方向相同还是不同?
3.消费者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2.在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保持消费者名义收入不变所引起的实际消费者收入的变化,或者说引起的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总量的变化,这就是收入效应。
当一种商品的名义价格发生变化时,将引起消费者所购买的商品中该商品与同该商品相近的商品之间的替代,这就称为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变化方向可能相同也可能相反。
3.在无风险的情况下,确定性收入所产生的效用是确定的;在有风险的情
况下,消费者所获得的收入是不确定的,我们只能得到这些收入的期望值,再计算出效用,这就称为期望效用。
在无风险情况下,人们追求效用最大化;同理,在有风险的情况下,人们追求期望效用最大化。
第五章
问题:
1.机会成本与会计成本有什么区别?
2.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有什么不同?在什么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二者不一致?
3.引起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5.假定由于不可分性,厂商只可能选择两种规模的工厂,每一种规模每年生产500 000单位产品。
规模A 所需年总成本为C =500 000+5Q ,规模B 所需年总成本为C =1 000 000+3Q ,其中Q 为产量。
请你画出长期成本曲线,也就是在厂商规模可以变动的情况下,对于每一种产量而言的最低平均成本。
如果预期销售 12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 还是B )?如果预期销售375 000单位产品,厂商应选择何种规模(A 还是B )?
6.假定成本函数C (Q )与收益函数R (Q )分别表示为:
22322001000
25.528125.61Q Q R Q Q Q C -=++-=
求利润最大化的产量。
答案:
1.机会成本包括显成本和隐成本两部分,而会计成本只是其中显成本的部分。
2.社会成本是指把社会的资源用于某一种用途而放弃的其他最有利可图的机会,私人成本是指个人活动由他本人担负的成本。
只有当私人经济活动对社会造成影响时,才会产生社会成本。
如果市场是一个完全竞争市场,并且私人经济活动不产生外部性,则私人成
本与社会成本一致;若存在外部性,则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不一致。
3.引起企业长期平均成本变化的因素有:企业规模的经济与不经济、范围的经济与不经济、学习效应等(具体内容参考本章第四节)。
4.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均衡的必要条件是:将生产推进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产量点;充分条件是: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并且利润对产量的二阶导数小于零。
5.画图(略)
如果预期销售125 000单位产品,0001255000500⨯+=A C =1 125 000,
00012530000001⨯+=B C =1 375 000,所以选规模A ;
如果预期销售375 000单位产品,选规模B 。
6.)00025.528125.61(22001)(232max ++---=-Q Q Q Q Q C R Q
对Q 求导得到:305.1095.3912=⇒=+-Q Q Q ,Q 2 = 36.5
对Q 求二阶导得到:208.1905.1186≈>⇒<+-Q Q
由上二式可知,利润最大化产量为36.5≈37。
第六章
问题:
1.完全竞争的条件是什么?什么是垄断?产生垄断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在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通常比完全垄断的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3.比较长期均衡条件下完全垄断、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几种市场的效率。
4.假定条件如下:
(1)某一竞争产业所有厂商的规模都是相同的,这些厂商都是在产量达到500单位时达到LAC 最低点,LAC 最低点为4元。
(2)当用最优的企业规模生产600单位产量时,每一企业的SAC 为4.5元。
(3)市场需求函数与供给函数分别为:P Q d 000500070-=;
P Q s 500200040+=。
请求解下列问题:
(1)求市场均衡价格。
请问该产业处于短期均衡还是长期均衡?
(2)当处于长期均衡时,该产业有多少厂商?
(3)如果市场需求变为P Q d 0005000100-=,求产业与厂商新的短期价格与产量;在新的均衡点,厂商盈利还是亏损?
5.令市场需求曲线为q P -=70,假定只有两个厂商,每个厂商的边际成本为常数,等于10,两个寡头的行为方式遵从古诺模型。
(1)求每个寡头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与最大化的利润。
(2)将结果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产量与价格进行比较。
(3)当一个寡头先确定产量,另一个寡头后确定产量的情况下,用斯泰克伯格模型求两个厂商的均衡价格、均衡产量以及最大化的利润。
答案:
1.完全竞争市场的四个条件(略,见本章第一节)。
垄断是指在一个市场组织中,一种产品市场上的卖主只有一个,这个卖主所出售的产品在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这种市场组织称为垄断。
产生垄断原因主要有:生产者对原料的控制、专利权、自然垄断等等。
2.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产品只由唯一的厂商提供,市场上不存在完全替代或近似替代品,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则无论价格高低,他都只能在唯一的厂商处购买,这时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不是十分敏感,即需求弹性较小;对于垄断竞争厂商,虽然他生产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也有差别,但这种差别较小,市场上存在近似替代品。
如果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有需求,而垄断竞争厂商提高产品价格,那么消费者会选择其他功能相近的替代品,从而减少对此商品的需求,这说明对垄断竞争厂商而言,其商品的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要比完全垄断情况下敏感些,即垄断竞争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比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弹性要大些。
3.从长期来看,几种市场效率由低到高排列依次为:完全垄断市场、寡头
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完全竞争市场。
虽然垄断竞争市场效率低于完全竞争市场,但是其有自身的优点: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存在异质性,可以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另外垄断竞争市场的长期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生产成本降低、产品价格降低、增进社会福利。
这也是垄断竞争市场为消费者接受而广泛存在的原因。
4.(1)根据s d Q Q =,得到市场均衡价格为:P = 4 = LAC ,产业处于长期均衡。
(2)市场均衡产量为50 000,每个厂商生产500,厂商数量为100个。
(3)根据s d
Q Q =',得到新的市场均衡价格为:8='P ,00060='Q ,因为SAC P >',所以厂商处于短期盈利状态。
5.(1)设两个寡头的产量分别为1q 和2q ,则需求曲线为)(7021q q P +-= 对寡头1:10702)70(121112111==+--=⇒--==MC q q MR q q q Pq R ① 对寡头2:10702)70(212222122==+--=⇒--==MC q q MR q q q Pq R ②
联合求解方程①②得到:202
1==**q q ;30=*P ;40021==**ππ (2)如果是完全竞争,10==*MC P , 60=*q ,价格低于寡头垄断价格,总产量高于寡头垄断总产量。
如果是垄断,3010270=⇒=-⇒=*q q MC MR ,40=*P ,价格高于寡头垄断价格,总产量低于寡头垄断总产量。
(3)设寡头1先确定产量,根据(1)寡头2的反应函数为:23012q q -=,将其代入1的收益函数最终得到:11111))230(70(q q q Pq R ---==
再由301
11=⇒=*q MC MR ,152=*q ,25=*P ,4501=*π,2252=*π。
第八章
问题:
1.决定厂商对于生产要素需求的因素有哪些?不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于要素的需求与完全竞争市场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有什么不同?
答案:
1.决定厂商对生产要素需求的主要因素有: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厂商投入的其他生产要素的价格与数量、厂商的技术条件以及运用生产要素产出的商品价格等。
以单要素需求为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决定厂商对投入要素需求的是要素的边际产量价值;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对于投入要素的需求曲线就是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曲线,厂商的最终投入量是边际收益产量与要素价格相等的点对应的投入量。
第九章
问题:
1.什么是交易的一般均衡?什么是生产的一般均衡?达到交易和生产一般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2.什么是帕累托效率?为什么说在不存在外部性与公共产品的情况下竞争的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3.什么是社会福利函数?它是否具有同个人效用函数同样好的性状?
答案:
1.交易的一般均衡是指当社会生产状况既定、收入分配状况既定(生产要素禀赋既定)条件下,通过要素所有者之间的交易使得交易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均衡状况。
生产的一般均衡是指在技术与社会生产资源总量既定的情况下,社会对于资源的配置使得产量达到最大的状况。
生产与交易同时达到均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任意两种商品在生产中的边际转换率等于对于每一位消费者来说这两种商品在消费中的边际替代率。
2.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任何使得某些人状况变好的变化都会使得另一些人的状况变坏。
我们知道一般均衡状况下得到的均衡点都是帕累托最优点,而在没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竞争市场上,一般均衡总是能够达到的,所以没有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竞争市场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3.社会福利函数是用于描述整个社会福利状况的,它建立在个人的偏好基
础之上,但又不同于个人的偏好函数,不同的经济学家对社会福利的见解不同,所使用的社会福利函数也不同。
社会福利函数无法具有与个人效用函数同样好的性状,因为没有统一看法。
第十章
问题:
1、什么是市场失灵?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市场失灵?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是否一定需要政府干预?为什么?
2、什么是逆选择?什么是败德行为?什么是委托人-代理人问题?
3、什么是外部性?为什么说外部性会使资源配置效率受损?
4、什么是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是什么?
答案:
1.市场失灵是指市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提供符合社会效率条件的商品或劳务;价格机制不能发挥作用或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导致市场失灵的因素有:垄断的存在、非对称信息、外部性、公共产品等。
在市场失灵的情况下,通常情况下需要政府的干预,但并非所有情况下一定要政府的干预,比如非对称信息问题,有时可以通过交易双方有效的制度安排来消除市场失灵。
2.逆选择是指在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场。
败德行为也称为道德公害。
它是指:由于非对称信息的存在,达成协议的一方无法准确地监督协议的另一方,使其按照协议办事,因而另一方在达成协议后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损害对方的利益。
委托人–代理人问题是由于委托人不能确知代理人的行为而产生的问题。
代理人是为委托人工作的,委托人的利益取决于代理人的工作。
但委托人不可能拥有有关代理人工作情况的充分信息,而代理人又有自身的、不同于委托人的利益,于是就出现代理人通过损害委托人来追求自己利益的问题。
3.外部性是指个人(包括自然人与法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又未将这些影响计入市场交易成本与价格之中。
有些外部性,例如污染,制造污
染的经济行为主体的活动给周围居民或企业造成了损失,却未承担任何成本,这对于社会就造成了净损失,使资源的配置效率降低。
4.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提供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是让所有消费公共产品的人对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边际替代率之和等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间的边际转换率。
第十一章
问题:
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的要点是什么?
2.凯恩斯在哪些方面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进行了“革命”?
答案:
1.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和结论包括以下几部分:
(1)在产品市场上,第一,供求服从萨伊定律,即:供给创造它自身的需求;第二,储蓄、投资与利率有密切关系,利率的灵活变动可以使资本市场上的资本供求达到均衡;第三,国家干预具有挤出效应,即政府公共支出的增加将导致私人消费与投资的相应减少,而总需求仍然保持不变。
(2)在货币市场上,第一,货币数量论,即货币数量的变化仅仅影响总价格水平,而不影响总产出水平;第二,货币面纱论,即货币的作用只是把由市场供求所决定的商品的相对价格,表现为某种绝对价格,对实际经济(real economy)不发生任何影响。
(3)在劳动力市场上,第一,劳动市场的均衡与其他生产要素市场的均衡没有本质区别,即工资和物价可以根据市场供求状况而灵活变动,充分就业均衡总能实现;第二,认为失业的主要组成包括自愿失业、摩擦性失业与结构性失业,否认周期性失业的存在。
2.凯恩斯“革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否定萨伊定律;
(2)否定古典的利率、投资与储蓄理论;
(3)否定古典宏观经济就业理论;
(4)否定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
第十二章
问题:
假设某国某年有下列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单位:亿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 4 800
国民收入 4 200
总投资 800
净投资 300
消费 3 000
政府购买 960
政府预算盈余 30
请计算:
(1)国内生产净值;
(2)净出口;
(3)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
(4)个人可支配收入;
(5)个人储蓄。
答案:
3.国民生产净值:30043008008004(=--=--)()
净总I I Y 净出口: 409608003008004=---=---G I C Y 总
政府税收减去政府转移支付后的净税收:
9909603030=+=-⇒=--TR T TR G T
个人可支配收入:21039902004=-=+-=TR T NI Y d
个人储蓄: 21000032103=-=-=C Y S d
第十三章
问题:
1. 假设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Y C 8.00001+=,投资为500亿美元,
(1) 求均衡产出、消费或储蓄。
(2) 如果当实际产出(即收入)为8 000亿美元,试求企业非意愿存货为多少。
(3) 若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4) 若消费函数变为Y C 9.00001+=,投资仍为500亿美元,则均衡产出和储蓄各为多少?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时,均衡产出增加多少?
(5) 消费函数变动后,乘数有何变化?
2. 假定某经济社会的消费函数为Y C 8.00001+=,投资500=I ,政府购买支出0002=G ,政府转移支付625=TR (单位:亿美元),边际税率25.0=t 。
(1) 求均衡收入。
(2) 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 假定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所需要的国民收入为12 000,试问:①增加政府购买;②减少税收;③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同一数额(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答案:
1.(1)因为Y C 8.00001+=,投资I =500,根据
5008.00001++=+=**Y I C Y
得出:5007=*Y ,0007=*C ,500=*S
(2)若实际产出为8 000亿美元,则非意愿存货量为8 000―(1 000+0.8×
8 000)―500=100亿美元。
(3)投资增至1 000亿美元,则
0001000018.00001=⇒++=+=*'*'*'Y Y I C Y
均衡产出增加2 500亿美元。
(4)当Y C 9.00001+=,投资I =500时,00015=*Y ,500=*S ;投资增至1 000时,00020=*'Y ,产出增加5 000亿美元。
(5)消费函数变化,即b 发生变化,投资乘数
b
I Y -=∂∂11发生变化,由5变为10。
2.(1)
()00010)00025006258.00001(5.2)1(11=⇒++⨯+=+++--=**Y G I bTR a t b Y
(2)5.2)1(11=--=∂∂=∂∂t b G Y I Y 2)
1(1-=---=∂∂t b b T Y 2)1(1=--=∂∂t b b TR Y 平衡预算乘数=25.125.2/=÷=∂∂∂∂T
Y G Y (3)若想达到12 000的充分就业均衡收入,可采取增加投资I 、增加政府购买支出G 等方式。
如果想通过增加政府购买支出来增加均衡收入,则根据8005.2/00025
.25.2)1(11==∆=∆⇒=--=∂∂Y G t b G Y ,需要增加政府购买800亿美元;同理可得,如果通过减少税收的方式来增加均衡收入,则税收需要减少1 000亿美元;若想保持预算平衡,则需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各4 000亿美元。
第十四章
问题:
1.产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的具体含义是什么?IS 曲线、LM 曲线是如何描述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均衡的?
2.IS-LM 模型是如何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共同均衡状态的?
4.已知:d Y C 25.0200+=,r Y I 000125.0150-+=,250=G ,200=T ,()r Y P L d 00082/-=,6001/0=P M 。
试求:IS 曲线方程、LM 曲线方程、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均衡利率水平、均衡水平时的C 和I ,并将C 、I 和G 相加来检验均衡的实际国民收入Y 。
假如货币供应量增加,8401/0=P M ,求Y 、r 、C 和I ,并解释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
设P M /0仍然为最初的 1 600,现假如政府支出增加,400=G ,请说明扩张性财政政策对Y 、r 和C 的影响效果。
答案:
1.产品市场均衡是指在产品市场上达到总需求等于总供给;货币市场均衡是指在货币市场上,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相等。
IS 曲线是利用总需求模型法分析,以及投资和利率关系得到的一条反映产品市场均衡条件的曲线,它表示的是产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的轨迹。
轨迹上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产品市场均衡时的组合。
LM 曲线是根据货币需求与不变的货币供给相等,得到的货币市场均衡条件,它表示的是货币市场均衡时,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的轨迹。
轨迹上对应的收入和利率组合都是货币市场均衡时的组合。
2.由于在IS 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的组合能够保持产品市场的均衡,而LM 曲线上的利率和国民收入组合能够保持货币市场的均衡,因此,IS 曲线和LM 曲线的交点所代表的国民收入和利率组合就能够同时使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实现均衡。
4.IS 曲线方程:根据d Y C 25.0200+=,r Y I 000125.0150-+=,250=G ,200=T
可知:25025.020*******.0150+++-+=++=d Y r Y G I C Y 将200-=+-=Y TR T Y Y d 代入上式整理得到:
Y r r Y 5000.055.000015505.0-=⇒-= ①
LM 曲线方程:根据()r Y P L d 00082/-=,6001/0=P M 及LM 曲线方程定
义:()P M P L d
0/= 得到2.025000.0600100082-=⇒=-Y r r Y ② 联立方程 ①②得到:0001=*Y 05.0=*r ,400=*C ,350=*I ,G I C Y ++=***。
当8401/0=P M 时,方程②变为:23.025000.0-=Y r ,与方程①联立得: 0401=*'Y ,03.0=*'r ,410=*'C ,380=*'I ,与上一结果相比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使均衡产量、消费量、投资提高,利率降低。
当G =400时,方程①变为:Y r 5000.07.0-=,与方程②联立得: 2001=*''Y ,1.0=*''r ,450=*''C ,350=*''I ,与G =200时的结果相比,说明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可以使均衡产量、消费量提高,投资不变,利率升高。
第十七章
问题:
1.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目标是什么?主要工具有哪些?。
答案:
1.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
此外,还包括资源最优配置、“收入均等化”、环境保护等。
最常见的政策工具是宏观财政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
具体来说,宏观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和政府支出政策,宏观货币政策则包括调整银行的法定准备率、调整中央银行的贴现率、公开市场政策(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调整货币供给量等。
第十八章
问题: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有哪些?
2.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治理通货膨胀的方法有哪些?
3.菲利普斯曲线说明什么?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是否一致?
答案:
1.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包括:通货膨胀会引起收入和财富的再分配;造成通货膨胀税;导致实际利率变化;对投资产生影响;会增加交易成本。
2.各个宏观经济学派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各有解释,具体内容参考本章第一节相关论述。
3.最初的菲力浦斯曲线的含义为:失业率和货币工资率之间存在着一种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后来,人们又用菲力浦斯曲线来描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方向变化关系。
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并不一致。
在短期内,由于人们的预期错误,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才会有反方向的交替关系。
在长期,预期的通货膨胀率和实际的通货膨胀率是相等的,不管实际通货膨胀率有多高,劳动力市场的就业量都会处于长期均衡水平,失业率也就处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
这意味着长期的菲力浦斯曲线是一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