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1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宏观劳动力配置试卷(课程代码:11469)
一、单项选择题
1、影响劳动力就业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A、工业化进程
B、社会因素
C、农业政策
D、工资及收入水平
2、影响第三产业就业的主要因素是()
A、行业垄断特点
B、从业人员
C、投资政策
D、劳动力工资
3、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引导和配置劳动力资源的主要信号和调节劳动力供求关系的主要杠杆是()
A、市场供求
B、价格信号
C、劳动力市场信息
D、物价水平
4、关于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
A、人的劳动能力
B、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C、劳动者
D、智力
5、决定劳动力资源在产业间的分配次序的是()
A、人类的消费次序
B、劳动分工顺序
C、劳动力资源的总量
D、劳动力资源的结构
6、由于传统农业部门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甚至等于零,素养如果现代城市部门提供的工资高于维持生产的工资,则传统农业部门的劳动供给()
A、无弹性
B、无限弹性
C、弹性为0
D、弹性为1
7、根据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决定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A、城乡间生活水平
B、城乡间工作环境
C、城乡间劳动强度
D、城乡间工资率
8、社会经济的核心问题是()
A、如何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以促进国民财富的持续增长
B、如何提高劳动就业水平以促进充分就业
C、如何提高收入分配公平以促进共同发展
D、如何提高产品出口以促进国家外贸收入增加
9、刘易斯劳动力转移模型的实质内容是()
A、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
B、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扩大
C、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扩大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
D、劳动力有限供给条件下,资本主义部门的缩小和农业自给部门的缩小
10、宏观劳动力配置作为劳动经济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门,其中心任务是研究资源的有效配置问题,这种资源指的是()
A、劳动力资源
B、物质资料
C、社会劳动力
D、人力资源
11、从建国后到经济体制改革前30余年的发展中,国有部门企业表现出与其体制的固有特点相适应的内部职工群体的共同品质特征。
下列特征中不属于共同品质特征的是()
A、职工工作岗位相对长期固定但专业技能差
B、职工工作水平低且刚性化
C、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同时表现为职工对企业依附的减轻过程
D、职工对计划环境的逐步适应过程表现为对市场风险厌恶的累积过程
12、托达罗模型的出发点是()
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
B、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吸收尽
C、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移民的决策,是根据“预期”收入最大化目标做出的
D、发展中国家迅速的工业化能够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能力
13、从配置上看,不论农村还是城镇,根据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手段和方式划分,1979年改革开放后城乡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方式大体是()
A、以市场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B、以计划经济体制为主的劳动力资源配置
C、劳动力市场逐步得到发展
D、劳动力三结合就业配置
14、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
A、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比例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比例
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比例
D、不变成败和可变成本比例
15、根据1980年以来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中的转移情况来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迅速下降
B、第二产业人员比重在这一期间不高,仅占20%,但整体稳定且略有增加
C、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不高,但增长最快
D、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绝对量下降较快,但相对量下降较慢
16、自来水和电力属于()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第四产业
17、针对当时的就业形势,1980年8月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劳动工作会议,并提出了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A、“三结合”的就业方针
B、统包统配的节约模式
C、劳动力行政调配制度
D、计划配置
18、农业剩余劳动力成功转移的重要标志和条件应当是()
A、农业劳动力工资上升
B、农村人口减少
C、非农产业的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D、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
19、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属于第三产业的()
A、流通部门
B、生产和生活服务部门
C、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
D、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20、决定就业增长的因素分别是()
A、经济增长率和就业吸纳弹性
B、工资增长率和就业供给弹性
C、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吸纳弹性
D、经济增长率和就业供给弹性
21、宏观劳动力配置的研究方法包括()
A、系统科学方法论的研究方法
B、实际的分析方法
C、实证分析方法
D、文献的分析方法
E、规范的分析方法
2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劳动力配置二元结构的表现特征主要有()
A、劳动力配置体制的二元性
B、劳动力产业分布特征
C、工资收入调节双规运行
D、城市化与劳动力配置
E、城乡劳动力配置的户籍壁垒
23、农村劳动力转移类型有()
A、就地向非农产业转移
B、向城镇的易地转移
C、向其他农村地区的易地转移
D、向国外转移
E、向发达地区转移
24、影响城乡间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因素有()
A、城乡间收入差距
B、社会因素
C、个人发展机会
D、工作环境条件
E、社会保障水平
25、农村劳动力配置的特点主要有()
A、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B、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C、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D、农业劳动力的素质不断提高
E、农村劳动力的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
26、从全国看,今后发展潜力较大,能够吸收就业较多的第三产业领域主要有()
A、信息服务业
B、商贸餐饮业
C、社区服务业
D、旅游业
E、新型IT业
三、名词解释题
27、产权
28、劳动力流动
29、劳动力配置
30、统包统配制度
31、刘易斯模型
32、资本的有机构成
四、简答题
33、如何判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效率?
34、简述影响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主要制度?
35、简述城乡劳动力配置的变化趋势?
36、简述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特征?
37、简述工业部门就业量下降的原因?
五、论述题
38、试述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特征?
39、试述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及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途径?
1---5BCBAA 6---10BDACA 11---15CCCBD 16---20BACDC
二、多项选择题
21.ACE 22.ABCE 23.ABC 24.ACE 25.ABC 26.ABCD
三、名词解释
27.产权是分析经济问题的一个关键概念,产权是市场交易中有效配置资源的基础,它决定着资源的使用方式
28.指劳动者以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为主要动机而产生的移动。
通俗地讲,劳动力流动就是劳动力因变换工作岗位、职业或工作区域而产生的移动。
29.是指社会经济中全部劳动力资源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的分配比例及使用情况
30.是对城镇需要就业的人员由国家统一进行安置的劳动制度
31.刘易斯发展了一个二元经济古典模型,以解释一个自给自足经济向货币经济转变的过程,在这个分析框架下解决分配、积累和增长等问题。
他强调资本主义剩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
32.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且反映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四、简答题
33. (1)劳动力资源是否得到了充分利用
(2)物化劳动和活劳动是否得到节约
(3)自然资源是否得到较充分的开发利用
(4)人民生活水平是否得到提高
(5)劳动生产率是否得到提高
34.(1)户籍制度;
(2)工资制度;
(3)社会保险制度;
(4)劳动就业制度。
35. 1、劳动力市场机制成为配置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基础
2、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必然的趋势
3、离土离乡将成为重要的转移方式
36. 1、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打破了原有的就业结构,导致劳动办供需失衡,传统岗位消失,新岗位产生
2、产业结构调整范围扩大,升级速度加快,全球范围内的分工与转移
3、劳动力技能素质成为制约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
4、劳动力在地区间,部门间的流动性加强“民工潮”
5、就业结构调整成本及难度加大
6、新兴产业的出现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并存
37. 1、发展战略影响
2、技术因素
3、结构调整因素
4、劳动力素质
五、论述题
38. 1、劳动力流向经济发达的地区。
从劳动力的地域转移流向来看,主要表现为由农村向城市,由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向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流动
2、以寻求就业机会为主
3、以非农产业为主
4、年龄特征,以青壮年为主
5、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比较高为主
39.意义:
1、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客观要求
2、重视发展第三产业,反映了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反映了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消费构成和消费水平日益提高的要求
3、重视发展第三产业,是改变我国落后的不合理的产业结构,逐步实现各部门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的客观要求
途径:
第一,加强第三产业设施建设
第二,增加第三产业投资
第三,深化第三产业价格与服务收费改革
第四,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第三产业的政策
第五,搞好城镇规划建设
第六,加强劳动就业信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