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罗庚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八年级1月阶段质量调研(期末模拟)语文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秋学期华罗庚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阶段质量调研(2021.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蹒.跚(pán) 鲜腴.(yú) 婆娑.(suō)踌躇.(zhú)
B颓.唐(tuí) 绿釉.(yòu) 迂.腐(yū) 颁.发(bān)
C.晶莹.(yíng) 濒临.(líng) 怅惘.(wǎng) 密匝匝.(zā)
D.琐屑.(xuè) 深褐.(hè) 俯瞰.(kàn)蒙昧.(mèi)
2.下列选项中,字形有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交卸狼藉踌躇触目伤怀
B.卑微消逝深渊旁逸斜出
C.主宰虬枝秀颀坦荡如坻
D.篱笆暮年苔痕连绵不断
3. 下列句子成分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那年冬天〕,(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
B.《永久的生命》是(一篇意蕴深刻的)散文。
C.(这三种纯洁但无比强烈的)感情支配着(我的)一生。
D.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4. 下列诗句与《归嵩山作》这首古诗尾联表达的情感最接近的一句是( )(2分)
归嵩山作
王维
清川带长薄①,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②。
【注】①长薄:绵延的草木丛。
②闭关:佛家闭门静修。
A.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C.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D.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5.下面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丈夫之冠”中的“冠”指“行冠礼”,在古代,男子二十岁时行此礼表示成年。
B.古汉语中的“阴”指山北水南,“达于汉阴”的“汉阴”指的是汉水南面。
C.《史记》为西汉司马迁撰写的编年体通史,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她的词独树一帜,被称为“易安体”
6.下列关于《昆虫记》内容表述错误
..的一项是()(2分)
A.蝉在地下“潜伏”四年才钻出地面,却只能在阳光下活五个多星期。
B.萤火虫的俘虏对象主要是蜗牛,捕捉俘虏时,先要给它打一针麻醉药。
C.螳螂外表纤细而优雅,淡绿色的体色,轻薄如纱的长翼,颈部柔软,头只能向左右方向转动。
D.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
7. 默写填空。
(6分)
(1)故曰:,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报君黄金台上意,。
分)
材料一:关于“父母对你的心理健康情况和学习成绩关心吗?”的调查结果
材料二:关于“你觉得自己存在哪些心理倾向?”的调查结果
以上两则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是: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2题。
(14分)
(甲)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节选自《思公移山》)
(乙)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妻,赵括之母也。
秦攻赵,孝成王使括代廉颇为将。
将行,括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曰:“始妾事其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赐币者,尽以与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王以为若其父乎?父子不同,执心各异。
愿勿遣!”王曰:“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括母曰:“王终遣之,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王曰:“不也。
”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
王以母先言,故卒不加诛。
(节选自《列女传》)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1)年且.九十()(2)荷.担者三夫()
(3)赵兵果败,括死军覆.()(4)母置.之,吾计已决矣()
(5)即有不称.,妾得无随乎()
10.用“/”给下面的语句划分节奏,划两处。
(2分)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
11.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4分)
(1)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2)王所赐金帛,归尽藏之;乃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
12.两篇文章都以塑造人物形象见长,都表现了他们目光长远的特点,且在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上有很多相同之处,请结合甲乙两文相关语句加以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
(12分)
蝉(节选) 法布尔
①普通的蝉喜欢在干的细枝上产卵。
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②它找到适当的细树枝,就用胸部的尖利工具刺成一排小孔。
这些小孔的形成,好像用针斜刺下去,
把纤维撕裂,并微微挑起。
如果它不受干扰,一根枯枝上常常刺出三四十个孔。
卵就产在这些孔里。
小孔成为狭窄的小径,一个个斜下去。
一个小孔内约生十个卵,所以生卵总数约为三四百个。
③这是一个很好的昆虫家族。
它之所以产这许多卵,是为了防御某种特别的危险。
必须有大量的卵,遭到毁坏的时候才可能有幸存者。
我经过多次的观察,才知道这种危险是什么。
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④蚋和蝉一样,也有穿刺工具,位于身体下面近中部处,伸出来和身体成直角。
蝉卵刚产出,蚋立刻就想把它们毁掉。
这真是蝉家族的大灾祸。
大怪物只需一踏,就可轧扁它们,然而它们置身于大怪物之前却异常镇静,毫无顾忌,真令人惊讶。
我曾见过三个蚋依次待在那里,准备掠夺一个倒霉的蝉。
⑤蝉刚把卵装满一个小孔,到稍高的地方另做新孔,蚋立刻来到这里。
虽然蝉的爪可以够着它,蚋却很镇静,一点儿不害怕,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在蝉卵上刺一个孔,把自己的卵放进去。
蝉飞去了,多数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这种成熟很快的蚋的幼虫,在每个小孔内有一个,以蝉卵为食,取代了蝉的家族。
⑥可怜做母亲的对此一无所知。
它的大而锐利的眼睛并不是看不见这些可怕的敌人不怀好意地待在旁边。
然而它仍然无动于衷,让自己牺牲。
它要轧碎这些坏种子非常容易,不过它竟不能改变它的本能来拯救它的家族。
⑦我从放大镜里见过蝉卵的孵化。
开始很像极小的鱼,眼睛大而黑,身体下面有一种鳍状物,由两个前腿联结而成。
这种鳍有些运动力,能够帮助幼虫走出壳外,并且帮助它越过带有纤维的树枝——这是比较困难的事情。
⑧鱼形幼虫一到孔外,皮即刻脱去。
但脱下的皮自动形成一种线,幼虫靠它能够附着在树枝上。
幼虫落地之前,就在这里行日光浴,踢踢腿,试试筋力,有时却又懒洋洋地在绳端摇摆着。
⑨它的触须现在自由了,左右挥动;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张合自如。
身体悬挂着,只要有一点儿微风就动摇不定。
它在这里为将来的出世做准备。
我看到的昆虫再没有比这个更奇妙的了。
⑩不久,它落到地上。
这个像跳蚤一般大小的小动物在线上摇荡,以防在硬地上摔伤。
身体在空气中渐渐变坚强了。
它开始投入严肃的实际生活中了。
⑾这时,它面前危险重重。
只要一点儿风就能把它吹到硬的岩石上,或车辙的污水中,或不毛的黄沙上,或坚韧得无法钻下去的黏土上。
⑿这个弱小的动物迫切需要隐蔽,所以必须立刻到地下寻觅藏身的地方。
天冷了,迟缓就有死亡的危险。
它不得不各处寻找软土。
没有疑问,许多是在没有找到以前就死去了。
⒀最后,它找到适当的地点,用前足的钩扒掘地面。
我从放大镜中见它挥动“锄头”,将泥土掘出抛在地面。
几分钟以后,一个土穴就挖成了。
这小生物钻下去,隐藏了自己,此后就不再出现了。
⒁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
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
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个星期。
⒂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
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
什么样的钹声能响亮到足以歌颂它那来之不易的刹那欢愉呢?
13.请根据文意填空。
(2分)
→孵化幼虫→出穴蜕皮
14.说说第③段中的画线句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分)
危险来自一种极小的蚋,蝉和它比起来,简直成为庞大的怪物。
1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多数”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分)
蝉飞去了,多数
..孔内已混进异类的卵,把蝉的卵毁坏。
16.“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
17.下列关于课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2分)()
A.文章对蝉的生活习性进行了介绍,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热爱,同时也表现了作者追求真理、
探求真相的科学精神。
B.课文对蚋产卵受到蝉侵害的场面描写得十分生动详细。
C.文章写作顺序打破常规,“蝉的地穴”介绍蝉从幼虫到成虫的生长过程,“蝉的卵”介绍蝉从产
卵到幼虫的生长过程。
这样写突出蝉“四年黑暗中的苦工”这一重要特点。
D.本文在说明中兼用文学的笔法,对蝉进行具体的描绘,因而写得生动活泼,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
趣.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1题。
(14分)
与草木同安(曹文生)
①草木,也是有灵魂的。
②草木的灵魂,带着一种素心。
它不选择土地,落在陕北的大地上,过了一个春天,它就占领了山头。
在陕北,顺着一条小路走下去,就像一次探险。
路边,草木群居在一起,挡住了去路。
你看,马茄子、狼眼刺拐还有酸枣,都具有一种尖锐的性格。
一路上,若与它们较劲,这受自父母的发肤就会被刺画出形状不一的天符。
在这里,温和的树少,尖锐的树多——或许,干旱的黄土高原上,只有坚韧的生命才能活下来,包括居民也一样。
③有人问,草木像一群被时光丢弃的婴儿,它们有精神吗?
④草木的精神是一种善。
它们潜伏在山中,看似强势,郁郁葱葱,让一座山有了灵气;花枯叶落之后,剩下一地干柴,衍生出一缕缕炊烟。
⑤草木的精神是一种美。
正走着,一朵山丹丹花孤独地出现在黄土的新面上,这种红是一种昭示,
也是一种草木遗落在人间的谜语,等待人去靠近它。
它就这样毫无节制、肆无忌惮地盛开,使得土
黄的山沟像一个偌大的碗捧出一碗红,令人想起“金碗盛丹”四个字。
或许,山丹丹代表的是一群
草木一样的人,他们在黄土地上过着一种隐忍的生活,偶尔怒放
..,于简单中释放美好。
⑥古代的陕北,是一个听后让人战栗的词。
如今,它和人间任何地方一样,不再羞涩,不再低人一等。
一座山,便带来了一座山的自足和逍遥。
在这里,草木葳蕤,鸟鸣清幽。
山里,藏着太多的长歌短调,虫吟声、鸟鸣声……当一座山被这些声音打开,它就不再怀才不遇,不再孤独终老。
⑦生命的意义,从草始,归于草。
一些草,注定一辈子无人问津,但它们依然遵循节气、遵循风水默默生长。
五谷,不过是草的一种,只是被祖先从草里鉴别出来,能填饱肚子,才以粮食的面目高于野草;还有些草,心怀高义,像珍宝一样被人小心翼翼地挖出来、晒干,送进中药店变成灵丹妙药。
说来惭愧,陕北的山林里,我只认识很少的草。
一同进山的伙伴引领我进入陕北草木的中药世界。
对于黄芩,我有些敌意,父亲一生见不得黄芩,因为它里面含着一种黄酮,父亲对它过敏。
远志是我喜欢的,一种草具有远大志向,长在深山,心忧天下,想用草木的善心去治愈柔弱的身体。
柴胡也是我喜欢的名字,凡是带着柴的草木,我都格外亲近。
在乡下,家里的柴决定着生存,决定着温饱。
炊烟袅袅,永远是乡下人理想的活法。
⑧黄芩、远志、柴胡,这些草从野草中分离出来,后来的人再看见它们,都是一脸的尊重。
只有在山中,它们还具有草木的原始样子。
⑤我想,草木精神,应是人的精神;与草木同安,应是人类的大同理想。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猜测,在干旱的黄土高原上,只有坚韧的生命才能活下来。
B.山丹丹肆无忌惮地盛开,令人想起“金碗盛丹”四个字。
C.在山中,只有黄芩、远志、柴胡还具有草木的原始样子。
D.本文作者认为,与草木同安,应是人类的大同理想。
19.第③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3分)
20.结合上下文品析词句。
(5分)
(1)如何理解文章第⑤段画线句中的加点词“怒放”? (2分)
(2)从修辞的角度品析第⑥段中的画线句。
(3分)
21.联系全文说说你对“草木的精神”的理解。
(3分)
三、作文(40分)
22.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有过如下一段议论:天下有一人知己,可以不恨。
不独人也,物亦有之。
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王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张潮虽然列举了众多“物”以“人”为知己的故事,其实,都是“人”以“物”为知己的传奇。
想必在你并不漫长的成长经历中,也有过这种“一与之订,千秋不移”的人生知己。
请以“我以为知己”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年秋学期华罗庚实验学校八年级语文阶段质量调研答案
1.B
2.C
3.D
4.D
5.C
6.C
7.略
8.大多数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都令人堪忧,而这和父母缺少对他们心理的关心有很大的关系。
9. (1)将近; (2)肩负、扛;(3)覆灭(4)放弃、放下不管(5)
称职
10.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吏无敢仰视之者
11.(1)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和小孩子都比不上。
(2)大王所赏赐的金币布帛,(他)回家后统统收藏起来,反而天天观察(哪儿有)便宜合适可以买下的田地房产。
12. ①正面描写:甲文中的愚公认为子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移山的决心将会世代相传,终能将山夷平,而且这是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可见愚公目光长远;乙文中的赵括之母能看出儿子和丈夫的差别,上书推辞儿子为将,未果后向孝成王讨得“无随”的承诺,足见她深谋远虑。
②侧面描写:甲文中的妻子、家人、邻居对愚公移山的支持,“帝感其诚”等都从侧面衬托愚公移山目光长远;乙文中“赵兵果败,括死军覆”的结果从侧面衬托括母深谋远虑。
③对比:甲文中的愚公看到人力的无穷无尽和山的“不加增”,与智叟的目光短浅形成对比,突出愚公的目光长远、坚持不懈;乙文中的赵括之母上书言“括不可使将”,与孝成王执意“使括代廉颇为将”形成对比,突出括母目光长远。
(结合文本答出一点得两分,意对即可)
13.树枝产卵、落地隐藏(2分)
14.作比较。
突出强调蝉产的卵的危险来自体型极小的蚋(作用要能答到蚋的体型极小的特点)(2分)
15.不能删去。
“多数”指数量较大,在句中指蝉卵中混进的异类的卵数量较大,但不是全部。
删去后就成了全部,与实际不符。
“多数”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先表明观点,然后分析词语的本义及语境义,接着分析删去该词语后句子意思会发生什么变化,最后说明该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3分)
16.结构上,这句话既照应了对蝉的地穴的介绍,又结束了对蝉的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收束全文;内容上这句话在概括了蝉的一生的同时,还表达了作者对蝉的生长过程
及漫长而苦难的生存历程的敬佩、同情和怜爱,激起人们的共鸣。
(结构1分,内容2分,共3分)
17.B(2分)
18.C(3分)
19.内容上,提出"草木有精神吗”这一疑问,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于陕北大地草木的描写,引出下文对草木精神的具体解读。
(2分)
20.(1) “怒放”原指花朵盛开得非常热烈,在文中指这群像山丹丹一样的人,在简单平凡的生活中偶尔尽情释放出生命的美好。
(2分)
(2)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山以“不再怀才不遇”“不再孤独终老”这些人的状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山因有草木鸟鸣而充满生机的场景,体现了草木鸟鸣对于陕北大山的重要性和草木精神之美。
(3分)
21.草木的精神是坚韧,它们不选择土地,具有强盛的生命力;草木的精神是一种善,无论枯荣,都尽力奉献;草木的精神是一种美,在贫瘠中肆无忌惮地盛开,于简单中释放美好;草本的精神是一种返璞归真,无论贵贱,只为展现生命原始的样子。
22.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