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北师大版必修一《第3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皇权不断加强,相权日益削弱。 (2)中央对地方的集权不断加强,行省 制度便利
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历代王朝都重视选官制度的建设,科举制成为
隋唐以后重要的选官制度。


中央与地方
汉: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推恩令—郡县制 唐:节度使—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宋:收兵权、财权—强干弱枝—三冗问题


地方权利不断削
唐 朝
唐朝中期地方上设置节度使 据局面
安史之乱后形成藩镇割
弱,
中央权利不断增 强,
北 宋
军事上: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禁军; 行政上:派文臣做知州,设通判监督; 财政上:中央掌控地方
中央对地方的管 理日益周密
财政.


实行行省制度
古代的三大地方行政制度比较
比较点
盛行的时期 不 同 和中央政府关系 点
B)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主座不再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遭到中央节制
3、(南京市2010届高三三模)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
“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
D 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应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元:行省制(宣慰司)—省制开端

汉:内外朝

君权与相权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

汉代:察举制

选官与用官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以后:科举制
巩固练习:
1、(2010年海南高考)唐代确立三省六部制,三省主
座均号称宰相,共同承当政务,其主要目的是
A.提高行政效率
B.强化君主集权
学习目标
罗列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自学提纲
• 从汉至元,中央行政机构是如何演变的,又出现出了怎 样的特点呢?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从汉至元,中央政府是如何不断地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的? 其基本途径是什么?
一、从三公九卿到二府制
1.两汉:内外朝与尚书台
①原因: ②进程:
是贫农。
秦 战功爵 按战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按战功的大小
不能!张三没有战功。
朝制
西 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 以官推荐;
有可能!

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看德行和才能。
张三有才有德。
魏 九品中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 根据中正的评定授官; 不能!
晋 正制 的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低列为九等。中 看门第的高低。
汉初无为而治,皇权弱小;
丞相位高权重,要挟皇权。
尚书
内朝
汉武帝
三公九卿
外朝
光武帝:
正式设“尚书台”
③结果:
相权一分为二
决策权与实行权分离
决策 实行
内朝
汉武帝
外朝








御 史


大 夫

决策机构
有事上报
九卿 实行机构
六曹: 三公曹:官吏的考核、任免 吏部曹:察举、考试 民曹:修建与工程 客曹:护驾、朝贺(外交事务)
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 西周 (奴隶社会)
郡县制 秦朝
行省制 元朝
权利地位世袭,有很大的 独立性
主座都由中央任命,对中央负责, 无独立性
一定时期产生过积极作用; 但容易发展成为割据权势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保护了国
家的统一
被后世沿用,影
响深远

①性质:
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D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一
非常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科举制
产生 举世秀袭才,不推知荐书;察孝评级廉授,官父别居分。科考试
根据 血缘
品行
财产门第
才能
特点
保证贵族 垄断特权
孝廉成为做 官主要途径
上品无寒门下品 读书、考试与
无士族
做官结合
• 科举制的积极作用:
• ①改变世家大族垄断政权的局面。 • ②保证了独裁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 • ③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 ④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 • ⑤以严格的考试作为选官的方式,寻求公平公平有一定的公道性。
度盐户 支铁部






地方:设通判(监督) 转运使(财物)
枢密院
(军事 机构) (三衙)
侍殿侍


马前步


司司司
4.元朝:中书省
皇帝
中书省
吏户礼兵刑工 中书省主座:中书令由太子兼任
下设左右丞相 相较汉至宋:元朝相权开始反弹
汉:内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
归纳古代皇帝削弱相权的两种方式? 一种是利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 一种是多人共同行使宰相职权,相互牵制
张三祖辈都是贫农。
正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
隋 科举制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
面向社会公平竞争,通 很有可能!张三能背

过考试;看考试成绩和 诵《四书》《五经》,

才能的高低。
作赋写诗填词样样熟



演变趋势 选官方式趋向周密科学,选官标准趋向公布公平。
时间 先秦
两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至明清
制度 世官制 察举征辟 九品中正制
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根据。
隋 科举制 唐 — 明 清
演变趋势
以考试来选官的制度。
面向社会公平竞争,通过 考试;看考试成绩和才能 的高低。
朝 选官制
含义
选官方式和标准
张三能否当上高官?
代度
先 世官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畴内,由贵胄子弟世 官职世袭;贵族,嫡长 不能!张三的祖辈都

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子继承
三省六部制特点和影响:
• ①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有利于政 局的稳固。
• ②三省份工明确,又相互牵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 中央统治气力,减少决策失误。
• ③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 朝基本沿袭。
3、宋:二府三司
皇帝
三司使
(财政 机构)
中书门下
(行政 机构)
二千石曹:刑法、司法诉讼 中都官曹:防水火、治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源头: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魏晋南北朝 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再是门下省;至 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实质:即是分割和限制 丞相的权利。
三省六部的权利分工和运作程序
典型例题回放:
唐朝中期,政府要举行一次恩科来提拔人才,按当时制度规定, 其工作程序是( )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
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应出 A.宰相职权范畴扩大 B.独裁皇权到达顶峰 C.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
6、(2010年高考广东卷)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
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提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 唐代君主的权利不受制约
B. 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利 C. 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 宋代君主独裁的程度高于唐代
朝 选官制
பைடு நூலகம்
含义
选官方式和标准
张三能否当上高官?
代度
先 世官制 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 官职世袭;贵族,嫡长子

继承祖上的权位。
继承
秦 战功爵 按战功的大小授予爵位
按战功的大小
朝制
西 察举制 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最后由 以官推荐;

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
看德行和才能。
魏 九品中 地方行政部门设置“中正”,对当地人物的 根据中正的评定授官; 晋 正制 德才进行评定,区分高低列为九等。中正评 看门第的高低。
汉:内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 宋:二府三司
元:中书省
• 中央机构演变的特点: • 相权不断被削弱,皇权不断加强,君主独裁不断巩固
。 • 产生的重要影响: • 独裁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完善;治国方略被后世沿用
二、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中央集权的发展
地方制度的演变
演变特点
西
汉初:郡国并行制 武帝: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
③结果:
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三、中国特点的官吏提拔制度——
科举制(605-1905)
• 案例:青年才俊张三,祖辈都是贫农,孝敬父母,聪明好学,人缘极好, 能背诵《四书》《五经》,作赋写诗填词样样熟知。他的梦想是跳出龙门 ,当上高官,在皇帝身边工作,改变祖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有 一天张三得到了下面一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宝图,请你帮张三看看 ,他何时才能实现梦想?并请你帮张三填
)
A.层层推荐
B.重视门第
C.唯才是举
D.打击贵族
4、(2011年江苏历史)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
D 身散布比例,因而可知,唐代科举制( ) A.为提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旧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提拔的范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5、(2010年高考山东文综)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
北师大版 高中历史 必修一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教学课件
汉武帝
唐太宗
宋太祖
元世祖
•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争宠吃不消; • 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腐败治不了; • 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 打油诗反应了威风的皇帝的哪些烦恼? • 辨忠奸、选官、地反叛乱
C.分割宰相权利
B
D.利于集思广益
2、(2011年江苏高考历史)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
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务,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
有调遣军情重事及创动官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
段材料可以反应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A.与中央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 消极作用: • ①考试科目和内容,大多不出儒学经义的范畴,特别
是明清八股取士,被提拔的多是缺少进取精神和创造 意识的人。这种情形严重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 导致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 ②科举制为皇权服务,实质是一种将知识分子引入统 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
• 从汉至元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