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1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试卷1
(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 B1型题(总题数:1,分数:4.00)
A.IgAB.IgDC.IgED.IgGE.IgM(分数:4.00)
(1).常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分数:2.00)
A.
B.
C.
D. √
E.
解析:
(2).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分数:2.00)
A.
B.
C.
D.
E. √
解析:
二、 A2型题(总题数:4,分数:8.00)
1.患者,男,32岁。

突起发热,伴头痛,眼眶痛,腰痛。

病程第四日就诊时热已退,血压偏低,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

前一日24小时尿量300ml,该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分数:2.00)
A.败血症
B.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钩体病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急性肾小球肾炎
解析:解析:该患者突起发热,伴三痛,即头痛,眼眶痛,腰痛。

病程第四日热已退,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热程。

患者血压偏低,有少尿,球结膜水肿,出血,胸背部见条索点状瘀点。

均符合肾综合征出血热临床表现。

2.一护士在处理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时用过的针头时,不慎被沾有HBeAg阳性病人血液的针刺破手指,应立即采取何种措施
(分数:2.00)
A.注射胎盘球蛋白
B.立即注射丙种球蛋白
C.立即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
D.注射乙肝疫苗
E.服中草药垂盆草预防
解析:解析: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是一种浓缩的预防乙肝病毒入侵复制的被动免疫制剂。

让人体被动地接受这种高效价的外源性抗体,主要利用它在短期内起效快,能清除血清中游离的乙肝病毒,避免乙肝病毒定位感染。

3.患儿,女,10岁,3月份因突然高热,头痛,频繁呕吐入院,全身皮肤黏膜瘀斑不断增加,融合成片,血压75/50mmHg,血小板50×10 9/L。

下列哪项处理是正确的
(分数:2.00)
A.立即做DIC全套检查,一旦证实后给予肝素
B.立即应用肝素治疗√
C.立即输血
D.立即输浓缩血小板
E.立即输注低分子右旋糖酐
解析:解析:根据发病季节,全身皮肤黏膜淤斑不断增加,融合成片,首先应该考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诊断,此时应立即应用肝素治疗不需等待证实DIC后,输血应待高凝状态纠正后再进行。

4.患者,女,31岁,持续发热10天,呈稽留热。

查体,精神萎靡,反应淡漠,T39.5℃,心率76次/分,肝肋下1.5cm,脾肋下2cm,WBC1.4×10 9/L,N40%,L60%,肥达氏反应O1:80,H1:160,ALT180U /L,TBIL,22.2μmol/L,HBsAg(-),诊断是
(分数:2.00)
A.急性黄疸型肝炎
B.急性血吸虫病
C.伤寒合并中毒性肝炎√
D.钩体病
E.病毒性肝炎合并胆道感染
解析:解析:该患者有稽留热、精神萎靡,反应淡漠,T39.5℃,心率76次/分,有相对缓脉,查体肝脾均大,化验WBC低,肥达氏反应O1:80,H1:160,为阳性,符合伤寒诊断。

患者肝功能异常HBsAg(-),而伤寒又常伴有肝功能异常,所以考虑为合并中毒性肝炎。

三、 A1型题(总题数:21,分数:42.00)
5.下述各种传染过程中,哪种感染类型增多会造成该疾病的传播流行
(分数:2.00)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B.病原携带状态√
C.隐性感染
D.潜在性感染
E.显性感染
解析:解析:病原携带状态是指病原体进入人体后,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不断排出体外,成为重要的传染源,而人体不出现任何症状。

由此可出现病原体的传播流行。

6.感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是
(分数:2.00)
A.是否有病原体
B.是否有传染性√
C.是否有感染后免疫
D.是否有发热
E.是否有毒血症症状
解析:
7.关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IgD型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既往感染√
B.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近期感染的诊断
C.疾病早期抗体滴度低,后期滴度显著升高
D.在疾病恢复期比早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E.回忆反应是由于既往感染或预防接种者再感染另一病原体时使原有抗体滴度升高所致
解析:解析:IgG产生较晚,是既往感染的标志。

8.传染病的确诊必须有以下哪一项
(分数:2.00)
A.有病原学的证明√
B.有感染后免疫
C.有流行病学特征
D.有传染性的依据
E.有病理学表现
解析:
9.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分数:2.00)
A.隔离期
B.传染期
C.最长潜伏期√
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解析:解析:根据潜伏期长短,可决定接触者的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期限。

一般检疫期限按最长潜伏期确定。

10.对于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的描述,哪项是错误的
(分数:2.00)
A.霍乱是外来性传染病
B.发病率高于一般水平为流行
C.流行范围超过国界或洲界时为大流行
D.短时间内病例集中发生为暴发
E.不同人群中的分布不属于流行病学特征√
解析:
11.下列感染中,没有传染性的是
(分数:2.00)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潜伏期
C.显性感染症状明显期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解析:解析:潜伏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人体后,寄生在机体某些部位,由于机体免疫功能足以将病原体局限化而不引起显性感染,但又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时,病原体便可长期潜伏起来,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显性感染。

潜伏性感染期间,病原体一般不排出体外,所以应该是不具有传染性的。

12.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错误的处理是
(分数:2.00)
A.低血压休克期应快速适量输入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纠正休克
B.发热期应积极采用退热药尽快使体温降到正常范围√
C.少尿期应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D.多尿期应及时补充液体电解质,补液以口服为主
E.恢复期应告知病人症状消失后还应休息1~3月
解析:解析:流行性出血热的发病机制为小血管受损,引起出血、渗出,血容量下降。

所以发热期忌用强烈发汗退热药,以免进一步丧失血容量。

13.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
(分数:2.00)
A.DIC所致大出血
B.肺水肿√
C.自发性肾破裂
D.颅内出血
E.脑水肿,脑疝
解析:解析:急性肺水肿是流行性出血热(出血热)较常见且危重的并发症。

14.关于甲型肝炎,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分数:2.00)
A.一般不转为慢性
B.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
C.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
D.病死率较高√
E.可通过血液传播
解析:解析:甲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血液、十二指肠液和尿液也可以有传染性。

甲型肝炎患过一次可获得终身免疫,其疫苗在世界范围内有效。

一般不转为慢性肝炎,许多感染者毫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死率相对其它病毒性肝炎较低。

15.下列有关SARS的临床表现叙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起病急,以发热为首发症状
B.伴有头痛、关节酸痛、肌肉酸痛、乏力、腹泻
C.常无上呼吸道卡他症状
D.可有干咳少痰,胸闷、气促
E.早期肺部体征明显,听诊双肺布满干湿啰音√
解析:解析:SARS患者的肺部体征常不明显,部分患者可闻少许湿啰音,或有肺实变体征。

偶有局部叩浊、呼吸音减低等少量胸腔积液的体征。

16.流脑的主要临床临床特点是
(分数:2.00)
A.高热、头痛、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
B.高热、头痛、休克、昏迷、脑膜刺激征
C.高热、头痛、抽搐、昏迷、脑膜刺激征
D.高热、头痛、呕吐、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
E.高热、头痛、皮肤瘀点、瘀斑、昏迷、脑膜刺激征√
解析:解析:流脑的主要临床临床特点是高热、头痛、皮肤黏膜出现瘀点或瘀斑、昏迷、脑膜刺激征。

17.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的肝炎
(分数:2.00)
A.甲型肝炎√
B.乙型肝炎
C.丙型肝炎
D.丁型肝炎
E.自身免疫性肝炎
解析:解析:甲型病毒性肝炎(甲型肝炎)主要由粪-口(或肛-口),通过消化道传播而致病。

18.典型霍乱,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是
(分数:2.00)
A.畏寒、发热
B.声嘶
C.腹部绞痛
D.剧烈腹泻,继之呕吐√
E.腓肠肌痉挛
解析:解析:典型霍乱,发病后最先出现的常见症状为无痛性剧烈腹泻,不伴里急后重,先腹泻后呕吐。

19.中毒性菌痢的主要病理变化是
(分数:2.00)
A.代谢性酸中毒
B.严重吐泻导致脱水
C.严重电解质紊乱
D.急性微循环障碍√
E.脑水肿,颅内高压
解析:
20.能使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是
(分数:2.00)
A.伤寒的极期病人
B.潜伏期末的病人
C.恢复期带菌者
D.慢性带菌者√
E.缓解期带菌者
解析:解析:伤寒患者与带菌者均是传染源,患者自潜伏期即可由粪便排菌。

恢复期或病愈后排菌减少,仅极少数(2%~5%)持续排菌达3个月以上,偶尔终生排菌。

排菌期限在3个月以内者称暂时带菌者,3
个月以上为慢性带菌者,慢性带菌者是本病不断传播或流行的传染源。

21.急性菌痢的基本病变为
(分数:2.00)
A.弥漫性纤维蛋白渗出性炎症√
B.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渗出,外周水肿
C.肠系膜淋巴结肿大
D.结肠水肿增厚,溃疡形成
E.结肠溃疡形成可伴穿孔
解析:
22.引起霍乱的主要原因是
(分数:2.00)
A.霍乱肠毒素√
B.神经氨酸
C.血凝素
D.霍乱内毒素
E.菌体裂解
解析:解析:霍乱肠毒素作用于肠道,抑制肠黏膜细胞对钠的正常吸收,并刺激隐窝细胞分泌氯化物和水,导致肠腔水份与电解质大量聚集,因而出现剧烈的水样腹泻和呕吐。

23.治疗伤寒慢性带菌者首选的药物是
(分数:2.00)
A.氯霉素
B.磺胺嘧啶
C.四环素
D.氨苄西林√
E.红霉素
解析:解析:治疗伤寒慢性带菌者首选氨苄西林(或阿莫西林)。

24.下列物理消毒法中温度不超过100℃的是
(分数:2.00)
A.煮沸消毒
B.巴氏蒸汽消毒√
C.高压蒸汽灭菌
D.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
E.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
解析:解析:煮沸消毒法温度为100℃;巴氏蒸汽消毒即加热61.1℃~62.8℃30分钟,或者72℃15秒;高压蒸汽灭菌法温度达121.3℃;预真空型压力蒸汽灭菌法在压力205.8kPa时,温度达132℃~134℃,4分钟即可灭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法灭菌温度132℃~134℃,灭菌时间为4~6分钟。

25.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是
(分数:2.00)
A.环境消毒
B.合理使用抗菌素
C.洗手√
D.隔离传染病人
E.每隔3小时杀菌10分钟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