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反思

“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中图版必修2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的第一节,包括“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破坏”、“大气污染与酸雨”三个板块的内容。

本节课内容浅显易懂,没有特别突出的难点,重点是了解人类所面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认识其危害及成因,但没有提及治理措施。为了体现新地理课程标准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采用了探究法、谈话法、讨论法,让学生针对课件中的资料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后,及时填写表,归纳构建知识网络。

本节课依据新课标应用1.5课时,但这样只用一课时就基本完成了对基础知识的学习,课后做练习册上的相关习题,深化理解。在辅导时发现同学们对“成因”掌握的还很不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所以在本章学习结束后,扭过头来复习时又用了0.5课时,向纵深拓展。

图一

为了进一步说明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特补充了“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相关模式图”(图一),分析得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要占据一定的

空间,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人类的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要排放到环球境中,人类作用于环境的同时,环境也会把把它所受到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图二

针对同学们对“CO2的含量增加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理解不清,又重申了“玻璃温室效应示意图”(图二),并据图分析:地球大气(CO2是主要成分)对太阳短波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够透过大气射到地面上,使地面增温;大气对地面长波辐射却是隔热层,把地面辐射放出的热量绝大部分截留在大气中,并通过大气逆辐射又将热量还给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CO2的含量的增加,这一方面是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CO2气体,另一方面是毁林,特别是热带森林的破坏,使森林吸收、固定的CO2迅速减少。从而使温室效应增强,全球变暖日趋明显。

图三

针对同学们对“南极上空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习题上又有“只在

南极的春季(9~11)出现”疑虑较多的实际,特将“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图”(图三)播放出来,一方面让同学们深化“臭氧层空洞”的确在南极上空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又从同学们熟悉的大气分层来解释: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可达17~18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运动弱,对流层高度仅8~9千米,南极是地球上最冷的地方,对流层最低,这样平流层的海拔自然也最低,就有可能最先接触到氟氯烃化合物,这里的臭氧被破坏得最厉害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了。至于“只在南极的春季出现”解释为:地球上北半球住的人比南半球多,氟氯烃化合物排放最多的是北半球的夏季,通过大气循环,大概需要两、三月才能运动到南极上空,此时是北半球的秋季,恰好是南半球的春季。并且补充申明:这只是我的个人理解,科学的解释尚无定论,有待于同学们长大后作更深入的研究。同学们听后都很信服。

针对同学们对“我国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理解不了的现实,特补充道:我国的煤炭虽然主要产在北方,大型的火电站、重工业也主要分布在北方,也就是北方燃煤更多,但北方地形开阔、风力强劲扩散快;北方土地呈碱性,就使浮尘也呈碱性,对酸性气体有中和作用。而长江以南有色金属工业发达,燃烧大量的高硫煤,多丘陵山地、盆地地形,空气对流不旺盛,降水较多,土壤又呈酸性,加速了酸雨的形成。

这样通过半课时的复习,顺利解决了实践中困扰于同学们脑海中的悬而未解的问题,不仅圆满地完成了新课标,还有所深化。恰好符合新课改的层次性、渐进性、螺旋式上升、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