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坯铸坯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坯铸坯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1.前言
由于连铸坯质量问题多发于连铸,因此对连铸质量缺陷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发生原因,以减少连铸坯质量问题的发生。

2.铸坯主要有以下几种缺陷:
2.1卷渣
2.1.1表面卷渣(见图1)
2.1.2内部卷渣(见图2)
图1 图2
2.2裂纹
2.2.1表面裂纹:头部表面裂纹(图3 )、尾部表面裂纹(见4)。

图3 图4
2.2.2内部裂纹(见图5)
图5
2.3气泡缺陷(见图6、见图7)
图6 图7
3、缺陷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1卷渣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1.1表面卷渣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1)结晶器内形成渣条,当结晶器内钢液面波动量大于熔渣层厚度时、或挑渣条未挑净时、或在挑渣条过程中将渣条带入结晶器坯壳上时形成卷渣。

(2)在换包或等包降速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造成中包液位较浅,导致中包内钢液形成涡流将中包渣卷进结晶器内,在上浮过程中被坯壳捕作形成卷渣。

(3)调整渣线高度超过液渣层厚度、或有渣条未挑净、等原因时造成颗粒渣被卷到坯壳上而形成卷渣。

(4)在开浇升速前液渣厚度未达到标准,造成颗粒渣或予熔层的保护渣直接与钢液接触,升速过程中在结晶器内造成钢液面发生波动,导致保护渣被卷入到坯壳上,形成卷渣。

(5)中包掉料或有杂物,开浇过程中被钢水冲到结晶器内,从而形成卷渣。

(6)中包内钢液面剧烈波动时,造成中包内覆盖剂被卷入中包钢液中,此时被卷入的覆盖剂受两个力作用:向上的钢水的浮力和向下的钢流股吸力作用,当向下的钢流股吸力大于向上钢水的上浮力时,卷入的覆盖剂就被卷入到结晶器内,在钢流流股的作用下,如被坯壳捕作而形成皮下卷渣,如被向下流股带入液相穴深处而形成内部卷渣。

(7)挑渣条用8#钢线(或细铁线),在钢线上结钢瘤或渣块,有钢瘤的8#线熔断到结晶器钢液内部,如被坯壳捕作到而形成皮下卷渣,如进入液相穴深处而形成内部卷渣。

(8)拉速波动,特别是在升速或降速过程,由于拉矫机电机转速发生变化,从而造成结晶器液面波动,从而形成渣条,形成的渣条被卷入结晶器坯壳上形成卷渣。

预防措施:
(1)减少造成结晶器液面波动原因,减少渣条产生,挑渣条要挑净。

一旦结晶器内钢液面瞬间波动超过±5mm,浇注工要重点观察结晶器内保护渣情况,结晶器内钢液面瞬间波动超过±10mm,机前浇注工有权立即停浇。

(2)每浇次第1、2包及换包过程中,浇注工要注意液面波动情况并观察结晶器保护渣渣条情况,如有渣条浇注工及时挑净。

(3)中包在浇注过程中,要求中包深度不小于300mm,否则机前停浇。

(4)铸中调整水口渣线时,要求先将渣条挑净并保证液渣厚度达到10mm以上方可调整水口渣线,并且一次调整量不许大于液渣层厚度。

(5)开浇升速过程中液渣厚度大于5mm方可升速,以防卷渣。

(6)中包内不许有杂物,中包烘烤过程中掉料,要求开浇前彻底清净,否则不许开浇。

(7)挑渣条必须使用木条。

(8)机前要相应调整好中包氩气量,大包工合理补加覆盖剂,以保证中包不出现中包浇注孔附近出现钢液面剧烈波动。

(9)恒拉速操作。

3.1.2 铸坯内部卷渣(或夹杂)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1)铸机停浇中包降速过快,造成尾坯缩孔较长,液态或固态保护渣流入铸坯缩孔中位置较长,在正常切割条件下不能将缩孔切净从而形成尾坯夹渣。

(2)切尾未按标准切割,造成尾部夹渣。

(3)中包停浇深度较浅(小于200mm),导致在浇注末期中包渣被卷入结晶器内,形成铸坯卷渣。

(4)钢液镇静时间不够(或弱吹氩时间短),造成钢液内夹杂物未充分上浮,导致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被凝固前沿捕作到而形成内部夹杂。

(5)由于大包-中包、中包表面、中包-结晶器、结晶器表面保护不好,造成钢液发生二次氧化,形成夹杂物在结晶器内上浮排除,有一部分被凝固前沿捕作而形成内部夹杂。

(6)挑渣条用8#钢线(或细铁线),在钢线上结钢瘤或渣块,8#线熔断到结晶器内,进入液相穴深处形成内部卷渣。

(7)中包内钢液面剧烈波动,造成中包内覆盖剂被卷入结晶器内形成卷渣,进入液相穴深处形成内部卷渣。

解决措施:
(1)严格执行方坯中包降速标准,以控制尽可能短的尾坯缩孔长度。

(2)严格执行中包停浇深度,以减少因中包钢液深度过浅而造成中包渣被卷入铸坯内。

(3)在事故状态停浇下,因此时铸坯缩孔较长,为保证铸坯质量要求切尾长度不小于3m。

(4)中包停浇深度不小于200mm。

(5)控制合理的钢液镇静时间,减少VD、LF炉处理结束后因温度过高,采取特大氩气流量吹来降温,保证钢液中大型夹杂物上浮。

(6)加强大包-中包、中包钢液表面、中包-结晶器、结晶器钢液表面等保护浇注,减少钢液二次氧化。

3.2裂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3.2.1表面裂纹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1)结晶器内壁,特别是弯液面附近有凹坑、龟裂、镀层脱落等缺陷或结晶器弯液面以下有凹坑等缺陷时,在有缺陷处,如保护渣流入不好即不能添到缺陷处,造成此处坯壳的凝固前沿冷却不均,受热应力作用形成微小裂纹,在二冷区发展,在铸坯的表面或皮下形成较大裂纹。

(2)由于保护渣流入不好,导致局部坯壳与结晶器铜管直接接触,从而导致坯壳局部过冷而使铸坯收缩较大,从而使铸坯坯壳在结晶器内形成气隙,从而导致铸坯的凝固前沿凝固不均而形成微小裂纹,在二冷发展形成表面裂纹。

(3)钢中[P]、[S]含量较高([P]≥0.025%,[S]≥0.015%),导致铸坯冷脆、热脆较大,易产生裂纹。

解决措施:
(1)结晶器结晶器弯液面不许有龟裂、凹坑等缺陷,其它部位缺陷不许超标,否则通知调度更换结晶器。

(2)控制合理的保护渣熔渣层厚度及减少渣条量,保证液渣的均匀流入,防止局部坯壳与结晶器铜板直接接触。

(3)结晶器内钢液面瞬间波动超过±5mm,作为注意材,结晶器内钢液面瞬间波动超过±10mm,机前停浇。

(4)降低钢液中[P]、[S]含量,[P]≤0.025%、[S]≤0.015%。

3.2.2内部裂纹产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产生原因:
(1)中包过热度过高(高于30℃以上),由于铸坯内部的柱状晶比较发达,易导致铸坯内部由于柱状晶搭桥而形成微小缩孔,或易导致柱状晶发达,又因为柱状晶发达造成在柱状晶间隙易形成小裂纹,形成的小裂纹在二冷发展形成较大裂纹。

(2)铸机对弧不好,特别是结晶器与足辊、足辊与支撑导向段、支撑导向段内部对弧超标,造成铸坯在凝固前沿受外应力作用而形成内部裂纹。

(3)二冷水状态不好,造成铸坯在凝固前沿产生应力作用或造成铸内部局部柱状晶发达,从而导致铸坯内部开裂形成铸坯内部裂纹。

(4)保护渣流入不好、液面波动等原因在结晶器内形成渣条,造成铸坯冷却不均,在凝固前沿形成微小裂纹,在二冷发展形成铸坯内部裂纹。

(5)电磁搅拌投入状态不好:电流波动低于下限值、投入量过小、未投电磁搅拌等,造成铸坯内部柱状晶发达,易产生裂纹。

(6)在升降速过程中特别是降速过程中,由于二冷水管道阀门的开与关需要一定时间,从而导致二冷水没有跟上拉速变化,造成铸坯过冷,从而在短时间内铸坯受强冷作用导致铸坯内部形成小裂纹,发展形成较大裂纹。

(7)由于结晶器偏振,造成铸坯的凝固前沿受外应力作用,造成在凝固前沿形成小裂纹,在二冷发展形成较大裂纹。

解决措施:
(1)严格控制按钢种要求控制中包过热度,减少铸坯内部微小缩孔形成或降低柱状晶发展程度。

(2)严格按标准进行中包降速、按标准进行切尾操作,保证尾坯内部质量。

(3)更换结晶器要对足辊与弧形段进行对弧检验,并不定时的对结晶器与足辊对弧情况进行检验。

(4)每浇次停浇后认真检查二冷水、辊道情况,不满足要求时,不许生产。

(5)连铸主控工要随时掌握电磁搅拌的电流波动情况,若电磁搅拌的电流波动大于±10A,要记录好流号、起止时间,电磁搅拌投不上或电流低于400A按标准长度切废。

(6)机前发现结晶器偏振,通知检修人员测量结晶器偏振幅度,及时调整。

(7)恒拉速浇注。

3.3铸坯皮下气泡缺陷
铸坯产生皮下气泡有以下主要原因:
(1)中包涂抹及烘烤温度低,造成中包涂抹料中水分未完全蒸发干净。

(2)用柴油烘烤时,柴油漏入中包。

(3)由于出钢加入的终脱氧剂数量不足,造成钢中残有一定数量的[O],而造成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二次C-O反应,而造成在铸坯内部出现气孔。

(4)在大包不自浇过程中,由于钢液发生严重的二次氧化,而造成钢液中[O]含量大幅度增加,而造成铸坯内部出现气泡(图8)。

图8
预防措施:
(1)针对中包涂抹及烘烤温度低
①中包周转包涂抹温度>100℃,并且涂抹工作在3小时内必须完成,以便于
充分利用余热干燥涂抹层。

②要保证浇铸前9000C以上温度烘烤时间>2小时。

③中包温度>10000C时方可投付使用。

(2)中包改柴油烘烤为煤气烘烤。

(3)要求炼钢出钢要求保证钢液的脱氧程度。

在LF要求造白渣,并要求白渣保持时间。

(4)提高大包自浇率。

4、结束语
通过以上操作能够很好地保证连铸坯质量,减少了废品的产生,同时也降低了质量异议的产生,为公司减少了经济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