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矿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编写提纲
1 绪论
1.1 核实工作目的和任务
简述报告提交单位(矿业权人)的有关情况。

明确核实工作的目的,包括规范规定的技术目的和报告评审目的。

如果报告评审目的是属公司上市融资,矿业权人又不是申请上市融资的公司,必须说明矿业权人与上市公司的关系。

简述报告编制单位基本情况,主要说明地质勘查资质及其等级。

叙述核实工作的具体任务。

1.2 核实工作依据
简述核实范围确定依据(如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划定矿区范围)。

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技术标准和有关文件。

简述核实工作和核实报告依据的地质报告(包括报告名称、提交单位、编制单位、备案时间、备案机关、备案文号等),(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初步设计(包括名称、批准时间、批准机关及文号等)。

1.3 核实区位置、交通
简述核实区的地理位置、行政隶属、边界、四邻、长、宽和面积、地理坐标等。

简述矿井开拓方案,先期开采地段(第一水平)范围、面积等。

简述经过核实区或邻近城镇现有的或拟建的铁路、公路、水路等重要交通线以及距井田最近的车站、码头、机场的里程(直距、运距)。

1.4 核实区自然地理和经济状况
概述井田地形地貌的主要特征、类型、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主要河流的最低侵蚀基准面、丰(枯)水期流量及最高洪水位等。

根据有代表性的气象资料,说明勘查区所在地区的气候特征、气温变化、降雨量、暴雨强度、蒸发量、相对湿度、风力、风向、雨季和冰冻期、冻土层深度等。

说明区内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概述区内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情况。

简述井田所在地区的经济概况,包括燃料、电力、供水水源、建筑材料、工业、农业、牧业、人口等。

应说明供水水源地、电网名称、矿区距水源地、电网距离及供水、供电满足程度。

1.5 矿权设置情况
简述核实区矿业权设置沿革及矿业权的毗邻关系(插入矿业权毗邻关系图)。

采矿权和探矿权叙述的内容主要有:发证日期、发证机关、矿业权人、矿山(勘查项目)名称、证号、许可开采(勘查)范围拐点坐标(插入拐点坐标表,必要时同时列出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批准开采煤层名称、面积、有效期,批准开采标高等。

划定矿区范围叙述的内容主要包括:划定矿区范围批复机关、时间、文号、平面范围(插入拐点坐标表)、标高和预留时间等。

如报告评审目的未申请划定矿区范围,应叙述批准的探矿权设置方案和矿区总体规划。

简述核实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范围(勘查许可范围、划定矿区范围)的关系,并附叠合图。

1.6 以往地质工作
扼要叙述与核实区有关的历次地质勘查工作情况,主要包括每次地质勘查单位、时间、性质、使用的方法手段、完成主要工作量,地质报告提交情况,报告评审备案(审批)的时间、机关、文号及备案(批准)的资源储量。

明确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各次勘查工作完成的勘查工程数量。

以往工作项目多时,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以往地质工作情况汇总表”,汇总表的内容包括项目起始时间、完成单位、提交报告名称、备案(批准)日期、机关、文号、备案(批准)资源储量,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工程量等
1.7 煤矿设计、建设、开采和资源动用情况
本节主要针对正在生产和建设的矿山而设置的。

简要叙述煤矿设计情况:主要包括设计单位、设计时间,设计规模、开拓方式、采煤方法、采煤工艺、通风方法、排水方法、顶底板管理、井下运输、水平和采区划分等方面内容。

简要叙述煤矿建设情况:主要包括煤矿设计审批,开工时间、建设单位,建成投产时间,达产时间,技术改造、改扩建等方面内容。

简要叙述煤矿开采情况,资源储量动用情况(包括采出量,损失量,但不包括摊销量),列表说明煤矿自投产以来累计动用资源储量,列表说明,最近一次报告评审基准日至本次核实报告评审基准日动用资源储量。

计算平均资源回采率。

1.8 矿井与小窑
简要叙述正在生产、建设矿山采矿许可范围内其它生产矿井及小窑;简要叙述勘查许可范围内生产矿井及小窑;简要叙述井田(勘查区)内已关闭矿井、废弃老窑、小窑的调查情况、平面分布、采掘破坏范围及面积、破坏深度和采空区积水积气情况等。

简要叙述井田(勘查区)周边正在生产、建矿井(露天)及小窑的建设、生产、资源利用及其它有关情况。

1.9 本次核实工作简况
简要叙述为完成本次资源储量核实和报告编制开展的各项工作量,主要包括地形地质图修测、小窑老窑调查、生产矿井采空区测量与勘定、井下煤层厚度测量、煤质采样化验等方面完成的工作量。

简要叙述资料收集情况。

简要叙述核实报告提交情况。

2 区域地质及井田地质
2.1 区域地质特征
2.1.1 区域地层
简述井田所处区域地层区划和区域地层发育情况,并插入区域地层表。

2.1.2 区域构造
简述井田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和区域构造特征,并插入区域构造刚要图。

2.2 井田地质
2.2.1 井田地层
自老而新简述井田地层层序、时代、厚度、岩性、古生物组合等。

叙述井田内含煤地层的划分。

详细叙述含煤地层各段的厚度、岩性、古生物、岩相、沉积特征、含煤情况等。

2.2.2 井田构造
叙述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地层产状及其变化。

叙述井田内各种构造发育的一般规律,评价井田构造复杂程度。

在本节中,一般应插入井田构造纲要图。

逐个叙述井田内主要的褶曲、断层和陷落柱的产状要素和控制情况和查明程度。

2.2.3 岩浆岩
简述井田内岩浆岩的时代、岩性、产状、分布规律等。

在岩浆岩对煤层影响大的井田,应插入岩浆岩分布示意图。

简述岩浆岩对煤层、煤质的影响。

3 煤层
3.1 含煤性
叙述含煤地层中煤层的分布及其组合特征、煤层的层数及可采煤层的层数、煤层的总厚度、可采总厚度、含煤系数等。

自煤层层数较多时,应插入全部编号煤层特征表,插表内容包括煤层名称、煤层厚度(两极值/平均值、见煤点数)、煤层间距、煤层结构、煤层可采点数及点可采系数、煤层可采面积及面积可采系数、煤层可采性、煤层稳定性等。

3.2 可采煤层
自上而下逐层描述可采煤层的层位、间距、厚度(全层厚度、可采厚度)、结构、分布范围及可采范围、煤层可采程度、稳定程度和煤层顶底板岩性及其变化等。

露天矿核实报告应详细叙述可采煤层夹矸构成情况。

为直观表现煤层可采范围和厚度变化规律,应插入主要煤层分布范围及厚度等值线图。

3.3 煤层对比
详细叙述煤层对比的方法和依据。

逐层描述所采用的对比标志。

评价各可采煤层的对比可靠性。

4 煤质
4.1 煤岩特征和煤的物理性质
简述各可采煤层物理性质,结构、构造,视密度、透光率、镜质组反射率等。

简述各可采煤层的宏观煤岩成分和宏观煤岩类型。

简述各可采煤层显微组分和显微煤岩类型,此部分应插入可采煤层显微组分成分和含量汇总表。

4.2 煤的化学性质
为反映井田内煤的化学性质和工艺性能的测试数据,报告文内应插入
煤质分析成果汇总表,该表应列出原煤和浮煤各煤质指标的两极值、平均值和采样点数。

叙述各可采煤层原煤、浮煤的水分、灰分、挥发分、全硫、形态硫、磷、砷、氟等有害元素含量等指标的分析结果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向上的变化规律。

为表示煤层灰分、硫分变化自平面上变化规律,在文字叙述同时,应插入相应灰分、硫分等值线图等。

4.3 煤的工艺性能
叙述各可采煤层发热量(干燥基高位发热量和干燥基低位发热量)、粘结性和结焦性、煤的二氧化碳反应性、热稳定性、抗碎强度、煤灰熔融性、灰粘度、结渣性和焦油产率等项目的试验结果并进行评价。

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相应的图表。

4.4 煤的可选性
叙述可选性试验成果,并进行评价。

在文字叙述的同时应插入相应的图表;在煤层和样品较多情况下,可参考下表表式列出评价结果。

煤的可选性评价结果表
4.5 煤类
叙述各可采煤层的煤类及其确定依据。

叙述煤类界线确定原则和各煤层各煤类分布情况。

4.6 煤的风化和氧化
叙述确定煤的风、氧化带的方法,风、氧化带煤的一般煤质特征,煤的风、氧化带的分布范围。

4.7 煤的工业用途评价
对各可采煤层的煤质进行总结评价,对煤的主要工业用途做出评价。

简述开采矿山煤炭实际用途和流向。

在报告附表、本章文字叙述和插表均应采用有关煤质新标准、新符号、新术语。

5.开采技术条件
5.1 水文地质
5.1.1 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扼要叙述井田所处水文地质单元及其区域地下水的补给、迳流、排泄等水文地质特征。

说明区域内与井田水文地质有关的含(隔)水层的岩性、厚度、与煤层的相互关系,含水层的含水性、导水性、水量、水质、水温等水文地质特征。

5.1.2 井田水文地质
5.1.2.1 井田水文含隔水层
简述井田含水层及其含水性,简述井田隔水层。

5.1.2.2 断层导水性
简述断层、破碎带的性质、富水性、导水性及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5.1.2.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简述地下水、地表水的动态变化,地下水、地表水与大气降水之间的关系,地下水的补给排泄条件,直接充水含水层补给途径和部位。

5.1.2.4 充水因素分析
根据井田水文地质条件,对井田充水因素和类型进行分析评述。

评价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简述煤矿生产中曾经发生过的透水突水事件,提出防治水意见。

5.1.2.5 矿井涌水量预算
简述生产矿井实际最大涌水量、最小涌水量、平均涌水量。

预算确定
涌水量计算范围内的涌水量、对涌水量计算结果进行评述。

5.1.2.6 供水水源
简述煤矿实际供水水源、水质和水量满足程度。

简述矿井水的利用情况。

5.2. 工程地质
5.2.1 岩组工程地质
简述井田工程地质岩组划分及其岩组质量、力学特征等。

5.2.2 煤层顶底板工程地质
简述各可采煤层顶底板的岩性、厚度、节理裂隙及其它结构面发育情况,叙述煤层顶底板物理力学性质,评价煤层顶底板稳定性。

5.2.3 矿井工程地质
简述井田工程地质类型。

简述矿井井巷工程、煤层顶底板实际稳定性和管理情况。

针对可能出现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提出防治意见。

5.3 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5.3.1 瓦斯
叙述地质勘探瓦斯资料,并按照现行规范对其进行评述。

叙述最近一年主管机关对煤矿瓦斯鉴定的文件、瓦斯鉴定数据和瓦斯鉴定等级。

5.3.2 煤尘爆炸性
简述煤尘测试情况和测试成果。

评价井田煤尘爆炸性。

5.3.3 煤的自燃倾向
简述煤层自燃倾向性测试情况和测试成果(吸氧量法)。

评价井田煤层自燃倾向性。

5.3.4 地温
简述井田内地温测量情况。

简述井田地温测量数据和高温区的分布。

简述煤矿实际地温。

5.4 环境地质
5.4.1 井田环境地质特征
简述地质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强度。

叙述井田环境地质基本特征,评价环境地质现状。

5.4.2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治理情况
简述煤矿开采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和采取的主要环境治理措施。

5.4.3 环境治理建议
简述煤矿环境和环境保护、环境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建议采取的措施。

6 勘查工作及探采对比
6.1 勘查方法和控制程度
6.1.1 勘查方法。

简要叙述井田地形地质特征和物性条件,叙述历次勘查所采用的勘查方法。

6.1.2 勘查类型和控制程度
简要叙述构造复杂程度、煤层稳定程度和勘查类型的确定。

简要叙述圈定探明的资源量、控制的资源量和推断的资源量工程间距。

6.2 本报告利用勘查工程及其质量评述
概述本报告利用各类勘查工程,并插入报告利用勘查工程量汇总表,表式如下
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工程量汇总表
6.2.1 测量工作
简述控制测量的等级,起算数据、采用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系统,评述控制测量质量。

简述地质勘查工程测量情况并进行评述。

简述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地形图的比例尺、来源。

叙述地形图野外测量和室内成图时间、所使用仪器设备、方法。

简述地形图验收情况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

6.2.2 地质填图
简述本次核实报告利用地形地质图的比例尺、范围、面积,地质填图方法和采用规范,地质图验收情况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

6.2.3 地面物探
简述地球物理特征、采用的物探方法。

对报告利用的每种地面物探方法叙述的主要内容有:采用仪器设备、野外数据采集参数选择、完成工作量及其质量,室内资料处理方法、采用仪器设备、软件、完成工作量和质量,地质解释方法、主要成果和成果精度。

6.2.4 钻探工程
述报告利用全部钻探工程量,评价钻探全孔质量、钻探煤层质量,在质量评述时应插入报告利用钻孔钻探质量汇总表,参考表式如下。

报告利用钻孔钻探质量汇总表
简述报告利用钻孔的终孔层位、孔斜及其孔斜换算,封孔、孔内遗留钻具等方面的内容。

6.2.5 测井
简述井田煤层及岩石物性特征、近期测井参数方法及相关技术数据、仪器设备和刻度测试情况。

叙述本报告利用全部钻孔测井工程量、钻孔测井质量和煤层测井质量。

在质量评述时应插入报告利用钻孔测井质量汇总表,参考表式如下。

报告利用钻孔测井质量汇总表
6.2.6 水文地质
简述本次报告利用水文地质图的来源并对其质量进行评述。

简述井田水文地质勘查类型、简述累计完成和本次报告利用水文地质勘查工程量,对其进行质量评述。

简述地表水和地下水动态观测情况
6.2.7 各类采样与测试
叙述本次勘查和以往勘查工作中各种煤样、瓦斯样、煤层气样、水样、岩土样、有益矿产样等样品的采取方法、数量和质量。

简述承担各种样品测试鉴定分析的实验室的资质,并对各种样品测试鉴定分析成果质量作出评述。

6.3 探采对比
简述矿井实际揭露和地质报告数据对比情况,简述煤层深度和厚度、煤质,构造形态、褶曲、断层、陷落柱,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瓦斯等其它开采技术条件等方面探采对比结论,评价地质勘查方法有效性、工程布置合理性,地质成果可靠性。

7 资源储量估算
7.1 资源储量估算范围
简述参与资源储量煤层。

对照采矿许可证,简述资源储量的估算平面范围,插入资源储量估算范围54坐标系和80坐标系拐点坐标表,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实际标高。

严格按照矿业权批准的煤层、平面范围和标高估算资源量,未批准开采煤层、超过平面范围和标高地段资源储量单列。

插入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采矿许可(勘查许可)范围叠合图。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基准日。

7.2 资源储量估算工业指标
根据煤层的煤类、煤层倾角和开拓方式简述资源储量估算的工业指标及确定依据。

7.3 资源储量估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从煤层的形态、产状及勘查工程的布置方式等方面简述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公式及参数含义。

7.4 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及参数确定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划分原则及内插点、外推点的确定办法。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见煤点厚度和块段厚度确定原则,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块段面积计算方法,简述资源储量估算块段倾角取得方法,简述煤层视密度取得方法。

简述煤层(隐伏)露头位置、可采范围的确定方法。

简述煤层风氧化带的确定及其依据。

简述煤层采空区范围的圈定及其依据。

简述压覆范围和煤柱范围的确定方法及其依据。

7.5 资源储量的分类
按照《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要求,根据煤层的控制程度、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结果,简述资源储量分类和各类资源储量的具体划分条件。

简述停采煤层的经济意义及其分类。

简述国铁、高速公路、国道公路、自然保护区、水库、河流、城镇村庄等压覆区煤炭资源分类。

简述工业广场煤柱、防砂煤柱、防砂煤柱等煤柱的煤炭资源分类。

7.6 资源储量估算结果
按煤层、煤类和资源储量类别统计资源储量估算结果,参考下表表式在文字报告中插入储量估算结果汇总表。

按照资源储量类别和煤类简述保有资源储量和累计查明资源储量。

简述另列的预测资源量和其它另列资源储量。

7.7 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和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简述最近一次报告评审备案(经正式批准或其资源储量已上表)的报告评审备案(批准)的时间、机关、文号和备案(批准)的资源储量。

简述叙述本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的关系,插入本次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与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关系图;简述重叠范围内资源储量变化情况及其变化原因,插入矿产资源储量变化对比表。

简述资源储量估算中需要说明的其它问题。

8 煤层气和其它有益矿产
8.1 煤层气
根据专门煤层气勘查和煤炭地质勘探资料,插入煤层气成分含量统计表,简述煤层气成分和空气干燥基可燃气体含量。

当煤层气含量达到《煤层气资源/储量规范》(DZ/T 0216-2010)估算
资源量下限指标时,应插入煤层气成分含量等值线图,叙述煤层气成分含量在平面上、剖面上变化情况及其控制因素。

简述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采用公式、参数确定和资源量估算结果。

评价煤层气开发利用价值和开发利用方式。

8.1 其它有益矿产
简述其它有益矿产勘查成果数据,评价其开发利用价值,凡达到工业指标的其它有益矿产均要估算资源量。

9.矿产开发经济评价
本章根据煤矿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煤矿开发利用方案、煤矿近3年财务指标编写。

9.1 市场预测
简述区域煤炭需求和煤炭生产形势,简述规划部门煤炭开发规划,简述本矿山煤炭销售形势。

9.2 煤矿开发内部条件
简述井田构造、煤层、煤质、资源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矿床开发基本特征及有利条件
9.3 煤矿建设外部条件
简述煤矿建设的交通运输、供水、供电、通讯及原材料供应等煤矿建设的外部条件
9.4 煤矿开发方案
简述煤矿建设规模、服务年限、产品方案、开拓方式、采煤方法、采煤工艺、矿井通风排水、京井下运输和煤炭洗选等。

9.5 经济效益分析
简述煤矿投资估算、资本金筹措、财务评价和盈亏平衡分析、结论等。

生产矿山应叙述近3年财务指标。

10 结论
对本报告使用勘查工程质量和地质报告资料的完备程度做出评述。

简述本次勘探取得的地质成果。

总结本次勘探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煤炭资源开发和未来煤矿生产的有关问题提出建议。

11.报告附图目录
区域地质图
区域水文地质图
井田地形地质图
井田水文地质图
井田地层综合柱状图
煤岩层对比图
勘探线剖面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
工程地质剖面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及资源量储量估算图
有益矿产的有关图纸
代表性钻孔柱状图
其它附图
12. 报告附表目录
测量成果表
煤层综合成果表
煤岩鉴定成果表
煤质分析成果表
煤的可选性试验及工艺性能试验成果表
水质分析成果汇总表
钻孔抽水试验成果汇总表
煤及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表
资源储量估算及统计表
有益矿产分析成果和资源储量估算及汇总统计表其它附表
13. 报告附件目录
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勘查许可证(复印件)
勘查资质证书(复印件)
矿业权人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
报告编制单位对报告中资料真实性的书面承诺最近一次报告资源储量的备案(批准)文件
其它附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