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第19卷第57期
367
投稿邮箱:sjzxyx88@
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
的应用
李想,李琼,江愿丽,崔晔△
(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贵州 遵义)
摘要:目的 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h 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80例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
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计划,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在监测期间出现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的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合格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臂晃动次数
(64)、袖带移位次数(54)明显少于对照组手臂晃动次数(162)、袖带移位次数(129),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9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合格率(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给予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患者综合护理可提升患者依从性,提高监测合格率。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综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9.57.242
本文引用格式:李想,李琼,江愿丽,等.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67-368.
0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已成为我国最常见的
慢性病之一[1]。
目前,动态血压监测(ABPM)已被广泛用于高血压的诊断和治疗,相比诊室偶测血压,ABPM 能够较及时准确地记录日常昼夜活动中的血压变化,提供24h、白昼与夜间平均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等,它在预测高血压靶器官损
害中起重要作用[2]。
为了进一步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在提高患者24h 动态血压监测合格率中的应用,本院选出收治的8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对照组40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添加综合护理措施,现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15年5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80例行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
纳入标准:①根据2010年中国
高血压指南高血压诊断标准[3]
:未治疗前,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值,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 患者;②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③可以正常配合监测的患者。
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能忍受ABPM 者;②无法有效进行沟通的患者。
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5-86岁,平均(66.70±13.54)岁;观察组男30例,女10例,年龄33-96岁,平均(61.90±14.80)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患者接受常规护理,采用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24h 动态血压监测,其中白昼(07:00-22:00)每15min、夜间(22:00-次日07:00)每30min 测量1次,日常生活活动不受限。
有效血压读数在设定读数的70%以上,计算白天血压的读数20个以上,计算夜间血压的读数7个以上视为有效监测。
1.2.2 观察组
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2.1 监测前护理干预
①心理护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介绍动态血压监
测的方法以及监测的重要性,耐心地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
者的顾虑,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4]。
②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监测前翻阅病历及床旁评估患者,了解患者是否服用过降压药物及停用降压药物的时间,以及是否有急性心力衰竭或呼吸道感染伴剧烈咳嗽等,决定是否行动态血压监测。
③物品准备:评估患者的臂围并选择适宜的袖带,采用一次性无菌纱布作为袖带内衬,用无菌纱布将袖带与患者皮肤隔开,以减少交叉感染、防止袖带被患者分泌物污染。
④健康教育:嘱患者在监测期间,进行规律如常的生活,但避免过度
劳累、剧烈体育锻炼等[5]
,佩戴袖带的上肢尽量避免实施留置针、输液等有创操作。
1.2.2.2 监测中护理干预
①妥善固定:护理人员根据《2011年中国血压测量指南》中要求,正确为患者佩戴袖带,并保持合适的松紧度,嘱患者避免让袖带与动态血压监测仪间的连接管打结,若发现袖带移位、松脱或连接管移位时,立即通知医务人员处理。
②指导患者填写监测日志:用患者熟悉的语言向其详细讲解动态血压监测日志的内容(包括患者的作息时间、服用药物情况、体力活动时间、卧位未入睡、坐位时间、精神紧张时间及出现不适症状时间),并指导患者如实记录。
③健康教育:嘱患者在测量血压时应停止活动,将戴有袖带的上臂紧贴身体,袖带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待测量完毕后方可继续活动。
④加强巡视:护理人员按时巡视病房,及时处理监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监测顺利进行,并保持病房环境安静、安全,避
免噪音等影响患者情绪波动的因素[6]。
1.2.2.3 监测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动作轻柔地取下动态血压监测仪及袖带,同时帮助患者擦拭监测上臂的汗水,并观察上臂的皮肤情况,观察是否有局部肿胀、皮肤破损、肤色改变及新发皮疹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监测期间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出现情况,另外,还需记录两组患者的监测合格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通讯作者:崔晔。
·护理研究·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9 V o1.19 No.57
368投稿邮箱:sjzxyx88@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监测期间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发生次数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手臂晃动次数(64)、袖带移位次数(54)明显少于对照组手臂晃动次数(162)、袖带移位次数(129),两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监测期间无效数据发生次数比较 [次(%)]
组别测量次数手臂晃动袖带移位总发生对照组2540162(6.38)129(5.08)291(11.46)观察组
2536
64(2.52)
54(2.13)
118(4.65)
注:无效数据发生率比较,χ2=68.16,P<0.05
2.2 两组患者的合格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合格率为95%(38/40),患者的合格率高于对照组70%(28/40),两组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24h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的诊治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有效克服了传统血压测量的局限性,如无法充分反映血压变化的趋势等,可降低客观因素影响血压的偶然性,另外,24h 动态血压监测还可以有效避免白大衣性高血压和发现隐匿性高血压,从而帮助医生更科学地指导患者服药[7]。
然而,有学者提出患者对动态血压监测的认识及配合程度、操作人员与患者沟通情况等可对监测结果成功率产生影响,因此,在
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尤为重要[8]。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监测过程中出现无效数据(手臂晃动、袖带移位)的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
组监测合格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对患者实施了适当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加深患者对动态血压监测的认识,提升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无效数据的发生,进而提高监测结果的合格率。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24h 动态血压监测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监测的依从性,对提升监测合格率有理想的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莉,杨桂英,钱静等.综合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及管理
层级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0):3127-3129.[2] 韩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特点分
析[J].中国医刊,2017,52(7):81-83.[3] 余振球,祝之明,谢良地,等.高血压科疾病诊疗规范[M].3版.北京:
科学出版社,2013:110-117.
[4] 石俊卿,王希.6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及护理[J].医药前
沿,2016,6(20):249-250.[5] P arati G,Stergiou G,O’Brien E,et al.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J]. J Hypertens,2014,32(7):1359-1366.[6] 张绩琼.分析动态血压监测与连续护理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干预效果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54):238.[7] 许广湘,李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医
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6):131.[8] 董晓梅,匡泽民.影响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成功率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4):157-159.
3 讨论
从以上分析研究可见,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是较高的,如果不能采取及时有效地治疗措施,视必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并有效预测心律失常的发生,当发现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心律失常诱发因素时,必须立即实施对症救治及有效护理[7]。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两组的高血压、血脂异常、心力衰竭、糖尿病、溶栓治疗、吸烟史、心绞痛病史治疗等,观察组远远强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以上的指标的有效应用,可以预测心肌梗死患者是否存在引发心律失常的可能。
开展个性化的系统的护理服务,是需要以心律失常的诱发因素为依据的。
综上所述,护理干预有助于避免心肌梗死诱发心律失常与缓解心律失常症状比值,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8]。
参考文献
[1] 岳雄丽.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的特点及诊断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
血管病杂志,2018,6(15):1-3.
[2] 肖七秀.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护理干预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 27(14):2734-2735.[3] 马金萍.护理干预措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7):240-241.[4] 林素贤.急性心肌梗死后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 2(45) :25.
[5] 李凝.早期护理干预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分析[J].
中国实用医药,2014(33):220-221. [6] 李婕,赵卫枝,白瑞娟,等.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护
理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6(12) :195-196.[7] 郭松丽.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9,7(10):106.[8] 陈伟梅,蒙凯凤,陈少英.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预测及护理干预[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5,3(15):161-162.
(上接第3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