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教案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一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 •掌握
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 •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 •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 •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 •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一一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
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 •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
展。
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 •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3课时
学生活动
1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 •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 •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
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 •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
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
其一,郑国曾二次
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
二是公元前632 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
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
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
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烛之武是中心人物。
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
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 ,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
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
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
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
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
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
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
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
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
”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
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
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
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
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
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
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
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
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
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
主要是记公元前630 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
《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
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
《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
《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
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
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
《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中,把握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把握说理透辟,善于辞令的语言特点。
二、整体感知
本文情节充满了波澜,起伏跌宕。
虽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但毫无呆板之意。
人物就是在这样的情节中展示不同的性格,外交辞令,叙事描写各尽其妙。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复述故事情节
2.导入新课
(1)从初中已经学习的《曹刿论战》引发拓展,明确《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提出本课要求,对《左传》的语言特点要有所了解。
(2)作家、作品介绍。
(3)时代背景介绍。
( 4 )进入课文内容的讨论。
提问:
全文中心写了件什么事?故事情节是怎样展开的?
(参考答案)全文以烛之武说退秦军为中心。
全文故事情节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秦、晋围郑,既点出了战事爆发的原因,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又为下文“烛之武退秦师” 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烛之武临危受命。
郑国君决定通过外交途径来解除危机,佚之狐向郑伯推荐了烛之武。
郑伯自责,情真意切感动烛之武,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决定只身见秦伯。
进而阐述保存郑国,对秦的好处,利用秦晋的矛盾,指出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使秦国意识到与郑订阅盟约不助郑的危险。
终于达到秦郑为盟有的结果。
烛之武奉命说秦,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
但在说辞中表现的则是处处为秦国着想。
使秦君易于接受。
一个面临亡国之危的小国使臣,面对强大国家的君主,不卑不亢,从容辞令,语言分寸,恰到好处,可见 语言艺术达到的水平。
关于从本文的写作特点,看《左传》的文学价值。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有
二。
其一, 波澜起伏跌宕有序的情节展示。
从这些特点中,我们可以看到《左传》较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写了
城濮之战、殽之战、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等都写得非常出色。
背景下来展开的,把描写的重点放在战争的性质和起因、战前的策划和战后的影响等上,对战场的正面交 锋则采用略写。
这样写既写出了某种历史的必然,也有利于刻画人物。
《左传》写战争也非常注意谋篇布 局,情节曲折细致,文章波澜起伏,跌宕多姿。
有时在紧张的气氛中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情节,使文气优 游不迫,摇曳多姿。
《左传》是编年体的史书,但在文学上也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
它善于刻画人物,往往通过人物的语 言和行动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如郑庄公的阴险虚伪、老谋深算。
而且随着历史事件的进展,也写出了人 物性格的发展,如晋文公的成长就是。
《左传》中描写的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善良正直或险恶邪 僻,无不惟妙惟肖,宛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
语言生动活泼,简洁精妙,达到着墨少而寓意繁的效果。
《左传》作为一部记载春秋时期历史的史书,既写了各国之间的交兵,也写了各国之间的外事来往。
在写 外事交往中,人物极擅外交辞令。
《殽之战》弦高巧遇秦军的那段讲话,名为犒师,实为警告,迫使秦军 不敢轻举妄动;孟明归国前明明是表示改日必将兴师报仇,却说“将报君赐” 。
有理有节、机智横生,往 往使敌国折服。
它语言简洁,叙事生动,而又变化万千。
这一切,都显示了它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左传》无论对后代的史学或文学,都有极大的影响。
在史学上,司马迁继承并发展了《左传》的优 良传统,写成了文史兼优的《史记》 。
司马光以《左传》为法,写出了著名的《资治通鉴》等。
在文学上, 《左传》对后代散文影响尤大,很多散文家都把《左传》视为文章的楷模。
尤其唐宋以后,古文家取法先 秦,多摹《左传》 。
小说家、戏剧家都从《左传》吸收营养,并从中吸取创作的素材。
第三课时
、明确目标
总结全文,归纳文言知识,扩展知识。
二、整体感知文从秦、晋联合出兵围郑起,到秦、晋分别撤军离郑止,情节紧凑完整、波澜起伏,记 叙简洁,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学习本文,就要着重领会以下几点: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
2.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设计。
3.有关古汉语常识。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目标完成过程
以训练式,分类归纳有关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 1)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共,同“供”。
供给。
句意是:秦国的外交使臣经过郑国,郑国可以 供给他们所缺少的物资粮秣等物。
)
( 2)秦伯说。
(说,同“悦”。
句意是:秦穆公听了很高兴。
)
( 3)失其所与,不知。
(知,同“智”。
句意是:失掉了盟国,不是聪明。
) 2.古今异义词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一个代词“夫”与名词“人”表达: “那个人”之意。
今常为一词,尊称 一般人的妻子。
)
亦去之。
(去,离开。
今常用于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或过去的时间。
)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行李,出使的人。
今常用于出门时所带的包裹、箱子、网篮等。
句意是: 秦国的外交人员经过郑国,郑国可以供给他们缺少的资粮。
)
3.一词多义 其二, 说理透辟, 善于辞令的语言。
400 多次军事行动,著名的大战如 左传》写战争,是放在大国争霸的
封
(1)既东封郑(做疆界,动词)(2)肆其封(疆界,名词)
之
(1)唯君图之(代词,指阙秦以利晋)(2)子犯请击之(代词,代秦军)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助词“的”)
(4)烛之烛(介于姓、名之间的助词)
(5)臣之壮也(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
丿、
(1)君知其难也(他的,代词)
(2)吾其还也(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3)以其无礼(郑国,代同)
以
(1)敢以烦执事(拿,介词)
(2)以乱易整(用,介词)
(3)以其无礼(因,介词)
4.词类活用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作动词,作为边邑。
句意是,越过别国而以远处地方为自己的边邑。
)
既东封郑。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面。
句意是,既然晋国把郑国作为东西的疆界。
)肆其西封。
(西,方位名词作定语,向西面。
句意是:扩展它西面的疆界。
)
因人之力而敝之。
(敝,形容词作动词,损害。
句意是: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伤害他。
)晋军函陵。
(军,名词作动词,驻扎。
句意是:晋军屯驻在函陵。
)
5.古汉语句式
(1)判断句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也”表判断。
句意是:邻国的势力雄厚了,也就是您秦国的势力削弱了。
)以乱易整,不武。
(否定判断句。
句意是:用自相冲突改变步调一致,不是威武。
)
(2)倒装句
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句。
句意是: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
)佚之狐言于郑伯。
(介词结构后置句,句意是:佚之狐对郑文公说。
)
(3)省略句许之。
(省略主语“烛之武” 。
句意是:烛之武应许了他。
)敢以烦执事。
(“以”后省略了宾语“之” 〈代亡郑的事〉。
句意是:请拿此事麻烦您的左右。
)总结、扩展
正确把握文言文的文意,并正确进行分析评价,就要掌握评价文意的方法和技巧。
这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这对准确地理解,分析和评价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了解作者生平及概况,正确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如作品的思想内容。
才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评
价。
3.从内容到结构对文章进行整体把握,这是进行分析评价的基础。
对记叙性的文章,要重点搞清人物、事件,前因与后果,记叙与议论;对议论的文章,要把握文章的观点,正确理解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4.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历史地,实事求是地分析作品的思想意义。
如此,我们才能正确把握文意,并准确进行分析评价。
布置作业
1.写一段能表达人物个性的语言片断,要求300 字左右。
2 .辨析下列多义词的意思。
注意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若:1•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2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假如)
3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你)
说:1.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陈述)
2 .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杂说〈一种文体〉)
3 .秦伯说,与郑人盟(喜欢,高兴)
辞:1.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推辞)
2 .停数日,辞去(告别)
3 .不辞劳苦(推托)
鄙:1 .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边境)
3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浅陋)
微:1.则名微而众寡(细小,轻微)
2 .微闻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1.辍耕之垄上(往,至I」)
2 .子犯请击之(他们〈指秦军〉)
3 .是寡人之过也(的)
4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助词,不译)
附: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临危授命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说服秦伯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本文所记述的是公元前630年秦晋联合攻打郑国前发生的一场外交斗争。
此前两年(即鲁僖公二十八年),晋国在城濮之战中曾经大败楚国,成为中原霸主。
郑国在战争中曾经出兵帮助楚国,因而结怨于晋,这是晋秦联合围郑的直接原因。
郑国被秦晋两个大国包围,危在旦夕,郑大夫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去说服秦穆公撤围。
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服秦伯撤走围郑的军队,并且派兵帮助郑国防守。
最后晋军也不得不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
本文表现了烛之武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临危受命,只身说退
秦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精神,赞扬他善于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敌人的外交才能。
二、问题探究
1. 文中是如何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及形势的?这与整个故事发展有何关系?文章的第一段用“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又用“晋军函陵” 、“秦军汜南”说明攻方的态势,暗示郑国已经危在旦夕。
这就点明了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为下文的故事发展作了铺垫。
(1) 秦晋围郑的两个原因“无礼于晋”及“贰于楚”都直接关系到晋国,而与秦国无关,这就为烛之武说服秦伯提
供了可能性,为故事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2) 秦、晋两军,一在函陵( 今河南新郑北) ,一在汜南( 今河南中牟南) ,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
这为烛之武说服秦伯的秘密活动增加了有利条件。
2. 本文在展开故事情节上有何特点?
(1) 文章篇幅虽然短小,故事情节却有头有尾,层次井然。
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 ,秘密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
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
(2) 波澜迭起,曲折有致。
秦晋两军夹击郑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佚之狐力荐善于辞令的烛之武,并断言:“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此为一波。
但当郑伯去请烛之武时,却遭到了烛之武的拒绝:“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显然,烛之武对郑伯过去的用人方针有看法,对自己过去所受到的排挤也是愤懑不平的。
此时,郑伯赶紧认错:“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并指出:“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烛之武深明大义,在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时刻,不计私怨,捐弃前嫌,毅然应命。
这寥寥几笔,给行文平添了一层波澜。
烛之武利用黑夜,秘密出城会见秦伯,并说服了秦伯,秦伯答应退兵。
晋大夫子犯主张袭击秦军,形势又紧张起来了,故事出现了第三折。
最后,晋文公分析了形势,认为“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也撤了兵。
至此,郑终于转危为安。
3. 烛之武为什么能说服秦伯?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
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
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
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 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
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
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 晋) 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
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
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 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来离间双方。
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
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
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
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
4. 本文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1) 伏笔与照应
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
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
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 ,“国危矣”。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 波澜起伏这篇课文波澜起伏,生动活泼。
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
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 ,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
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
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
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
晋公讲了一番“仁” “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
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 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
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
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有始有终,层次井然。
关于练习
一、细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并背诵全文。
1. 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
2. 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
3. 烛之武用哪些事实和事理说服秦伯退兵?其中哪一点最关键?
4. 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军进攻?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帮助学生熟悉课文。
可用课文中的原句回答这些问题,这些句子又是这篇课文中的关键句,熟悉了这些句子,理解课文、背诵课文就容易了。
参考答案:
1.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3. 烛之武劝说秦穆公的一段话是本题的答案。
其中“阙秦以利晋”最为关键。
对烛之武的这段话要作点分析。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至“君之薄”几句是从事理上说的,秦、郑相隔遥远,晋、郑却是近邻,因此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不但无利,反而因“邻之厚”而显得“君之薄” 。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至“君亦无所害”几句也是从事理上说的,说明保存郑国,对秦只有好处,这是以利益引诱秦伯。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至“唯君图之”几句是从事实上说的,先从秦、晋两国的历史关系,说明晋国曾对秦国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又进一步分析晋国的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然要进犯秦国。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这些都说明晋侯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表现出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二、古代汉语以单音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
解释课文中下列单音词,体会这一特点。
朝亡厌国戍夕
危师及辞
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特点。
古汉语多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多双音节词。
参考答案:
朝一—早晨亡火亡厌满
足
国—国家戍
一戍寸夕晚
上
危危险师
一军队及达
到
辞——推辞
三、阅读下面评论秦穆公退兵的一段文字,结合课文,谈谈你的感想。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
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
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设题意图:本题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课文内容。
参考答案: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