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模拟数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无锡市八年级上学期 期末模拟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A .227 B .3π C .4- D .327
2.如图,点P 在长方形OABC 的边OA 上,连接BP ,过点P 作BP 的垂线,交射线OC 于点Q ,在点P 从点A 出发沿AO 方向运动到点O 的过程中,设AP=x ,OQ=y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B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C .随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
D .随x 的增大,y 先减小后增大 3.下列标志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4.计算02
1( 3.14)()2π--+=( )
A .5
B .-3
C .54
D .14- 5.下列各组数不是勾股数的是( )
A .3,4,5
B .6,8,10
C .4,6,8
D .5,12,13 6.64的立方根是( )
A .4
B .±4
C .8
D .±8 7.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
B .
C .
D . 8.在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 )
3322
4,3,8,9,07π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9.如图,若BD是等边
△ABC的一条中线,延长BC至点E,使CE=CD=x,连接DE,则DE 的长为()
A.
3
2
x B.23x C.
3
3
x D
.3x
10.如图,在ABC中,,
904
C AC
︒
∠==cm,3
BC=cm,点D、E分别在AC、BC 上,现将DCE沿DE翻折,使点C落在点'C处,连接AC',则AC'长度的最小值
()
A.不存在B.等于 1cm
C.等于 2 cm D.等于 2.5 cm
二、填空题
11.将一次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__________.
12.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上,点A的坐标为(-1,4).将△ABC沿y 轴翻折到第一象限,则点C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一次函数y=k1x+b1与y=k2x+b2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y
的方程组11
22
y k x b
y k x b
-=
⎧
⎨
-=
⎩
的解是________.
14.式子21
x 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__________. 15.在ABC ∆中,
13AC BC ==, 10AB =,则ABC ∆面积为_______.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的坐标为(0,4),直线y =
34
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M 是直线AB 上的一个动点,则PM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17.一次函数1y kx b =+与2y x a =+的图象如图,则()0kx b x a +-+>的解集是__.
18.计算:16=_______.
19.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5,6AB BC ==,将长方形ABCD 沿BE 折叠,点A 落在'A 处,若'EA 的延长线恰好过点C ,则AE 的长为__________.
20.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与y mx n =+的图像交于点(2,1)P -,则由函数图像得不等式kx b mx n +≥+的解集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21.已知:如图,点E 在ABC ∆的边AC 上,且AEB ABC ∠=∠.
(1)求证:ABE C ∠=∠;
(2)若BAE ∠的平分线AF 交BE 于点F ,FD BC 交AC 于点D ,设8AB =,10AC =,求DC 的长.
22.人教版教材指出:等边三角形是三边都相等的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请证明: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23.小明在学习等边三角形时发现了直角三角形的一个性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小明同学对以上结论作了进一步探究.如图1,在Rt ABC ∆中,190,2
ACB AC AB ∠==,则:30ABC ∠=. 探究结论:(1)如图1,CE 是AB 边上的中线,易得结论:ACE ∆为________三角形. (2)如图2,在Rt ABC ∆中,190,,2ACB AC AB CP ∠==
是AB 边上的中线,点D 是边CB 上任意一点,连接AD ,在AB 边上方作等边ADE ∆,连接BE .试探究线段BE 与DE 之间的数量关系,写出你的猜想加以证明.
拓展应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3,1)-,点B 是x 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以AB 为边作等边ABC ∆,当点C 在第一象内,且(2,0)B 时,求点C 的坐标.
24.已知一次函数y =(1﹣2m )x +m +1及坐标平面内一点P (2,0);
(1)若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点P (2,0),求m 的值;
(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①求m 的取值范围;
②若点M (a ﹣1,y 1),N (a ,y 2),在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则y 1 y 2(填“>”、”=”、”<”).
25.如图,有一个长方形花园,对角线AC 是一条小路,现要在AD 边上找一个位置建报亭H ,使报亭H 到小路两端点A 、C 的距离相等.
(1)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图中找出报亭H 的位置(不写作法,但需保留作图痕迹,交代作图结果)
(2)如果AD =80m ,CD =40m ,求报亭H 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
四、压轴题
26.某校七年级数学兴趣小组对“三角形内角或外角平分线的夹角与第三个内角的数量关系”进行了探究.
(1)如图1,在△ABC 中,∠ABC 与∠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P ,∠A =64°,则∠BPC = ;
(2)如图2,△ABC 的内角∠ACB 的平分线与△ABC 的外角∠ABD 的平分线交于点E .其中∠A =α,求∠BEC .(用α表示∠BEC );
(3)如图3,∠CBM 、∠BCN 为△ABC 的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请你写出∠BQC 与∠A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如图4,△ABC 外角∠CBM 、∠BCN 的平分线交于点Q ,∠A=64°,∠CBQ ,∠BCQ 的平分线交于点P ,则∠BPC= ゜,延长BC 至点E ,∠ECQ 的平分线与BP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R ,则∠R= ゜.
27.(1)问题发现.
如图1,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A 、D 、E 均在同一直线上,连接BE .
①求证:ADC BEC ∆∆≌.
②求AEB ∠的度数.
③线段AD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__.
(2)拓展探究.
如图2,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90ACB DCE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CM 为DCE ∆中DE 边上的高,连接BE .
①请判断AEB ∠的度数为____________.
②线段CM 、AE 、B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为________.(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28.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数学课上,老师出示了这样一道题:
如图1,已知等腰△ABC 中,AB =AC ,AD 为BC 边上的中线,以AB 为边向AB 左侧作等边△ABE ,直线CE 与直线AD 交于点F .请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同学们经过思考后,交流了自已的想法:
小明:“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DFC 的度数可以求出来.”
小强:“通过观察和度量,发现线段DF 和CF 之间存在某种数量关系.”
小伟:“通过做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就可以将问题解决.”
......
老师:“若以AB 为边向AB 右侧作等边△ABE ,其它条件均不改变,请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三者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1)求∠DFC 的度数;
(2)在图1中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3)在图2中补全图形,探究线段EF 、A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29.直角三角形ABC 中,90ACB ∠=︒,直线l 过点C .
(1)当AC BC =时,如图1,分别过点A 和B 作AD ⊥直线l 于点D ,BE ⊥直线l 于点E ,ACD 与CBE △是否全等,并说明理由;
(2)当8AC cm =,6BC cm =时,如图2,点B 与点F 关于直线l 对称,连接
BF CF 、,点M 是AC 上一点,点N 是CF 上一点,分别过点M N 、作MD ⊥直线l 于点D ,NE ⊥直线l 于点E ,点M 从A 点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沿A C →路径运动,终点为C ,点N 从点F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F C B C F →→→→路径运动,终点为F ,点,M N 同时开始运动,各自达到相应的终点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t 的值.
30.在Rt ABC 中,ACB =∠90°,30A ∠=︒,点D 是AB 的中点,连结CD .
(1)如图①,BC 与BD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请写出理由;
(2)如图②,若P 是线段CB 上一动点(点P 不与点B 、C 重合),连结DP ,将线段DP 绕点D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 ,连结BF ,请猜想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若点P 是线段CB 延长线上一动点,按照(2)中的作法,请在图③中补全图形,并直接写出BF ,BP ,BD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无理数、有理数的定义即可判定选择项.
【详解】
A.
227
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B.3π是无理数,符合题意; C.4-=-2,4-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D.327=3,327是有理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如π,2,0.8080080008…(每两个8之间依次多1个0)等形式.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连接BQ ,由矩形的性质,设BC=AO=a ,AB=OC=b ,利用勾股定理得到
222PQ PB BQ +=,然后得到y 与x 的关系式,判断关系式,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连接BQ ,
由题意可知,△OPQ ,△QPB ,△ABP 是直角三角形,
在矩形ABCO 中,设BC=AO=a ,AB=OC=b ,则
OP=a x -,CQ b y =-,
由勾股定理,得:
222()PQ y a x =+-,222PB x b =+,222()BQ a b y =+-,
∵222
PQ PB BQ +=,
∴222222()()y a x x b a b y +-++=+-,
整理得:2by x ax =-+, ∴2
21()24a a y x b b
=--+, ∵10b
-<, ∴当2a x =时,y 有最大值24a b
; ∴随x 的增大,y 先增大后减小;
故选择: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的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找到y 与x 的关系式,从而得到答案.
3.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对称轴的定义,关键是找出对称轴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根据对称轴定义
A 、没有对称轴,所以错误
B 、没有对称轴,所以错误
C 、有一条对称轴,所以正确
D 、没有对称轴,所以错误
故选 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对称轴图形的判定,寻找对称轴是解题的关键.
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0指数幂和负整数幂定义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021( 3.14)()1452
π--+=+= 故选:A
【点睛】
考核知识点:幂的运算.理解0指数幂和负整数幂定义是关键.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勾股数的定义:有a、b、c三个正整数,满足a2+b2=c2,称为勾股数.由此判定即可.
【详解】
解:A、32+42=52,能构成勾股数,故选项错误;
B、62+82=102,能构成勾股数,故选项错误
C、42+62≠82,不能构成勾股数,故选项正确;
D、52+122=132,能构成勾股数,故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数,解答此题要深刻理解勾股数的定义,并能够熟练运用.
6.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43=64,∴64的立方根是4,
故选A
考点:立方根.
7.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分析即可.
【详解】
A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选项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选项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此题考查的是轴对称图形的识别,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先将能化简的进行化简,再根据无理数的定义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
,
∴这一组数中的无理数有:32个.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定义,注意带根号的要开不尽方才是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为无理数.
9.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等腰三角形和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BD=DE ,求出BC ,在Rt △BDC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BD 即可.
【详解】
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
∴∠ABC=∠ACB=60°,AB=BC ,
∵BD 为中线,
1302
DBC ABC ︒∴∠=
∠= ∵CD=CE , ∴∠E=∠CDE ,
∵∠E+∠CDE=∠ACB ,
∴∠E=30°=∠DBC ,
∴BD=DE ,
∵BD 是AC 中线,CD=x ,
∴AD=DC=x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BC=AC=2x ,BD ⊥AC ,
在Rt △BDC 中,由勾股定理得:BD ==
DE BD ∴==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等知识点的应用,关键是求出DE=BD 和求出BD 的长.
10.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当C ′落在AB 上,点B 与E 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根据勾股定理得到AB=5cm ,由
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于是得到结论.
【详解】
解:当C′落在AB上,点B与E重合时,AC'长度的值最小,
∵∠C=90°,AC=4cm,BC=3cm,
∴AB=5cm,
由折叠的性质知,BC′=BC=3cm,
∴AC′=AB-BC′=2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勾股定理,熟练掌握折叠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
11.y=2x+1.
【解析】
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故答案为y=2x+1.
解析:y=2x+1.
【解析】
由“上加下减”的原则可知,将函数y=2x的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所得函数的解析式为y=2x+1,
故答案为y=2x+1.
12.(3,1)
【解析】
【分析】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详解】
由题意得点C(-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
考点: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点睛
解析:(3,1)
【解析】
【分析】
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详解】
由题意得点C (-3,1)的对应点C′的坐标是(3,1).
考点: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
【点睛】
本题属于基础题,只需学生熟练掌握关于y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即可完成.
13..
【解析】
【分析】
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
【详解】
∵一次函数y =k1x+b1与y =k2x+b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
∴关于x ,y 的方程组的解是.
解析:21x y =⎧⎨=⎩
. 【解析】
【分析】
利用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求解.
【详解】
∵一次函数y =k 1x +b 1与y =k 2x +b 2的图象的交点坐标为(2,1),
∴关于x ,y 的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
的解是21x y =⎧⎨=⎩. 故答案为21x y =⎧⎨
=⎩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就是两个相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 14.【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解:式子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
解得:x >1.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
x>
解析:1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二次根式和分式有意义的条件分析得出答案.
【详解】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的条件是:x-1>0,
解:式子
1
x-
解得:x>1.
x>.
故答案为:1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正确把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15.6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为等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边的高,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
如图作出AB边上的高CD
∵AC=BC=13, AB=10,
∴△ABC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60
【解析】
【分析】
∆为等腰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边的高,即可得到答案.
根据题意可以判断ABC
【详解】
如图作出AB边上的高CD
∵AC=BC=13, AB=10,
∴△ABC是等腰三角形,
∴AD=BD=5,
根据勾股定理 CD2=AC2-AD2,
CD=22135-=12, 12ABC S
CD AB =⋅=112102
⨯⨯=60, 故答案为:60.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勾股定理,关键是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利用勾股定理求出三角形的高.
16.【解析】
【分析】
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 ⊥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 、OB 、OA 、AB 的长度,利用△PBM ∽△ABO ,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P 作PM ⊥AB ,
解析:285
【解析】
【分析】
认真审题,根据垂线段最短得出PM ⊥AB 时线段PM 最短,分别求出PB 、OB 、OA 、AB 的长度,利用△PBM ∽△ABO ,即可求出本题的答案
【详解】
解:如图,过点P 作PM ⊥AB ,则:∠PMB=90°,
当PM ⊥AB 时,PM 最短,
因为直线y=34
x ﹣3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 可得点A 的坐标为(4,0),点B 的坐标为(0,﹣3),
在Rt △AOB 中,AO=4,BO=3,22345+=,
∵∠BMP=∠AOB=90°,∠B=∠B ,PB=OP+OB=7,
∴△PBM ∽△ABO ,
∴PB PM AB AO
=,
即:754
PM =, 所以可得:PM=
285. 17.【解析】
【分析】
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1=kx+b 在y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解:不等式的解集是.
故答案为:.
【点
解析:1x <-
【解析】
【分析】
不等式kx+b-(x+a )>0的解集是一次函数y 1=kx+b 在y 2=x+a 的图象上方的部分对应的x 的取值范围,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
解:不等式()0kx b x a +-+>的解集是1x <-.
故答案为:1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k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18.4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解:原式==4.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主
解析:4
【解析】
【分析】
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去解即可.算术平方根的定义:一个非负数的正的平方根,即为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由此即可求出结果.
【详解】
解:原式.
故答案为4.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算术平方根的定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易与平方根的概念混淆而导致错误.
19.【解析】
【分析】
结合长方形与折叠的性质在在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的长,设设,可知,中,由勾股定理得方程
,求出x 值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
在中,根据勾股
解析:6【解析】
【分析】
结合长方形与折叠的性质在在'Rt BAC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C 的长,设设AE x =,可
知',6,A E x DE x CE x ==-=+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得方程
222(6)5(x x -+=+,求出x 值即可.
【详解】 解:四边形ABCD 是长方形
90,5,6A D AB CD AD BC ︒∴∠=∠=====
由折叠的性质可得''',5,90A E AE A B AB EA B A ︒===∠=∠=
在'Rt BA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 ==
设AE x =,则',6,A E x DE x CE x ==-=+
在Rt CDE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222DE CD CE +=
即222(6)5(x x -+=+
可得2236122511x x x -++=++
12)50x ∴=
6)6
x ∴====-=
故答案为:6【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灵活利用折叠三角形的性质结合勾股定理求线段长是解题的关键. 20.【解析】
【分析】
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mx+n 的解集.
【详解】
∵当x2时,一次函数y=kx+b 的
解析:2x ≥
【解析】
【分析】
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 ≥2时,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的上方,由此得到不等式kx+b ≥mx+n 的解集.
【详解】
∵当x ≥2时,一次函数y=kx+b 的图象都在一次函数y=mx+n 的图象的上方,
∴不等式kx+b ≥mx+n 的解集为x ≥2.
故答案是:x ≥2.
【点睛】
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从函数的角度看,就是寻求使一次函数y=ax+b 的值大于(或小于)0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从函数图象的角度看,就是确定直线y=kx+b 在x 轴上(或下)方部分所有的点的横坐标所构成的集合.
三、解答题
21.(1)详见解析;(2)2.
【解析】
【分析】
(1)在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ABC 中,由一对公共角相等,以及已知角相等,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得证;
(2)由FD 与BC 平行,得到一对同位角相等,再由第一问的结论等量代换得到一对角相等,根据AF 为角平分线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AF=AF ,利用ASA 得到三角形ABE 与三角形ADF 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AB=AD ,由AC-AD 求出DC 的长即可.
【详解】
(1)证明:在ABE
∆中,180
ABE BAE AEB
∠=-∠-∠
︒,
在ABC
∆中,180
C BAC ABC
∠=︒-∠-∠,
∵AEB ABC
∠=∠,BAE BAC
∠=∠,
∴ABE C
∠=∠;
(2)解:∵FD BC,∴ADF C
=
∠∠,
又ABE C
∠=∠,∴ABE ADF
∠=∠,
∵AF平分BAE
∠,∴BAF DAF
∠=∠,
在ABE
∆和ADF
∆中,
ABE ADF
AF AF
BAF DAF
∠=∠
⎧
⎪
=
⎨
⎪∠=∠
⎩
,∴()
ABE ADF ASA
∆∆
≌,
∴AB AD
=,∵8
AB=,10
AC=,
∴1082
DC AC AD
=-=-=.
【点睛】
此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22.详见解析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给出已知和求证,加以证明即可得解.
【详解】
已知:如下图,ABC
∆是等腰三角形,∠A=60°,证明:ABC
∆是等边三角形.
证明:∵ABC
∆是等腰三角形
∴AB=AC
∴∠B=∠C
∵∠A=60°
∴∠B=∠C=
18060
60
2
︒-︒
=︒
∴ABC
∆是等边三角形.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证明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1)等边;(2)ED EB
=,证明详见解析;(3)123
(,)
C+.
【解析】
【分析】
(1)易证,60AC AE A ︒=∠=,因此ACE ∆是等边三角形;
(2)连接PE ,结合,ACP ADE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利用SAS 可证CAD PAE ∆≅∆, 由全等的性质知90ACD APE ∠=∠=,结合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得
EA EB =,
等量代换即得ED EB =; 拓展应用:作AH x ⊥轴于,H CF OB ⊥于F ,连接OA ,易知AO 、AH 长,由题中结论可得30AOH ∠=,结合(2)中结论,利用HL 定理可证ABH OCF ∆≅∆,可知CF 长,易得点C 坐标.
【详解】
解:(1)190,2
ACB AC AB ∠== 30ABC ∴∠=
60A ∴∠=
CE 是AB 边上的中线
12
AE AB ∴= AE AC ∴=
ACE ∴∆是等边三角形.
(2)结论:ED EB =.
理由:连接PE .
∵,ACP ADE ∆∆都是等边三角形 ,
,,60AC AD DE AD AE CAP DAE ∴===∠=∠=,
CAD PAE ∴∠=∠,
()CAD PAE SAS ∴∆≅∆,
90ACD APE ∴∠=∠=,
EP AB ∴⊥,
∵PA PB =,
EA EB ∴=,
∵DE AE =,
ED EB ∴=
拓展应用:作AH x ⊥轴于,H CF OB ⊥于F ,连接OA .
∵(3,1),22,30A AO AH AOH -∴==∴∠=,
由(2)可知,,CO CB OC AC =∴=
∵,1CF OB OF FB ⊥∴==,
,()AH OF ABH OCF HL ∴=∴∆≅∆
23CF BH ∴==+
(1,23)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特殊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属于三角形的综合探究题,灵活利用等边三角形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4.(1)m 的值是1;(2)①﹣1<m <
12
;②< 【解析】
【分析】
(1)根据一次函数y =(1﹣2m )x +m +1图象经过点P (2,0),可以求得m 的值; (2)①一次函数y =(1﹣2m )x +m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可以得到关于m 的不等式,从而可以求得m 的取值范围;
②根据一次函数y =(1﹣2m )x +m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和一次函数的性质,可以判断y 1和y 2的大小关系.
【详解】
(1)∵一次函数y =(1﹣2m )x +m +1图象经过点P (2,0),
∴0=(1﹣2m )×2+m +1,
解得,m =1,
即m 的值是1;
(2)①∵一次函数y =(1﹣2m )x +m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12010m m ->⎧⎨+>⎩
, 解得,﹣1<m <12
; ②∵一次函数y =(1﹣2m )x +m +1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1﹣2m >0,
∴该函数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点M (a ﹣1,y 1),N (a ,y 2)在该一次函数的图象上,a ﹣1<a ,
∴y 1<y 2,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性质的综合应用,熟练掌握,即可解题.
25.(1)详见解析;(2)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50m .
【解析】
【分析】
(1)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与点H ,进而得出答案;
(2)利用勾股定理以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出即可.
【详解】
(1)如图所示:H 点即为所求;
(2)根据作图可知:A H =H C ,
设AH =xm ,则DH =(80﹣x )m ,HC =xm ,
在Rt △DHC 中,
222DH CD HC +=,
∴222
(80
)40x x +=﹣, 解得:x =50,
答:报亭到小路端点A 的距离50m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应用设计与作图以及勾股定理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作法等知识,得出A H =H C ,进而利用勾股定理得出是解题关键. 四、压轴题
26.(1) 122°;(2)12BEC α∠=
;(3)01902BQC A ;(4)119,29 ;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角平分线的定义;
(2)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用A ∠与1∠表示出2∠,
再利用E ∠与1∠表示出2∠,于是得到结论;
(3)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表示出EBC ∠与ECB ∠,然后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式整理即可得解;
(4)根据(1),(3)的结论可以得出∠BPC 的度数;根据(2)的结论可以得到∠R 的度数.
【详解】
解:(1)BP 、CP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2PBC ABC ∴∠=∠,12
PCB ACB ∠=∠, 180()BPC PBC PCB ∴∠=︒-∠+∠ 11180()22
ABC ACB =︒-∠+∠, 1180()2
ABC ACB =︒-∠+∠, 1(180180)2
A =︒-︒-∠, 1180902
A =-︒+︒∠, 9032122,
故答案为:122︒;
(2)如图2示,
CE 和BE 分别是ACB ∠和ABD ∠的角平分线,
112ACB ∴∠=∠,122
ABD ∠=∠, 又ABD ∠是ABC ∆的一外角,
ABD A ACB ∴∠=∠+∠,
112()122
A ABC A ∴∠=∠+∠=∠+∠, 2∠是BEC ∆的一外角,
112111222
BEC A A α∴∠=∠-∠=∠+∠-∠=∠=; (3)1()2QBC A ACB ∠=∠+∠,1()2
QCB A ABC ∠=∠+∠, 180BQC QBC QCB ∠=︒-∠-∠,
11180()()22A ACB A ABC =︒-∠+∠-∠+∠, 11180()22
A A ABC AC
B =︒-∠-∠+∠+∠, 结论1902
BQC A ∠=︒-∠. (4)由(3)可知,119090645822BQC
A , 再根据(1),可得180()BPC
PBC PCB 11180
22QBC QCB 1180
902Q 118090582
119;
由(2)可得:11582922R Q ;
故答案为:119,29.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与内角和定理,熟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27.(1)①详见解析;②60°;③AD BE =;(2)①90°;②2AE BE CM =+
【解析】
【分析】
(1)易证∠ACD =∠BCE ,即可求证△ACD ≌△BC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求得AD =BE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即可求得∠AEB 的大小;
(2)易证△ACD ≌△BCE ,可得∠ADC =∠BEC ,进而可以求得∠AEB =90°,即可求得DM =ME =CM ,即可解题.
【详解】
解:(1)①证明:∵ACB ∆和DCE ∆均为等边三角形,
∴AC CB =,CD CE =,
又∵60ACD DCB ECB DCB ∠+∠=∠+∠=︒,
∴ACD ECB ∠=∠,
∴()ADC BEC SAS ∆∆≌.
②∵CDE ∆为等边三角形,
∴60CDE ∠=︒.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
∴180120ADC CDE ∠=︒-∠=︒,
又∵ADC BEC ∆∆≌,
∴120ADC BEC ∠=∠=︒,
∴1206060AEB ∠=︒-︒=︒.
③AD BE =
ADC BEC ∆∆≌,
∴AD BE =.
故填:AD BE =;
(2)①∵ACB ∆和DCE ∆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C CB =,CD CE =,
又∵90ACB DCE ∠=∠=︒,
∴ACD DCB ECB DCB ∠+∠=∠+∠,
∴ACD ECB ∠=∠,
在ACD ∆和BCE ∆中,
AC CB ACD ECB CD CE =⎧⎪∠=∠⎨⎪=⎩
,
∴E ACD BC ∆∆≌,
∴
ADC BEC ∠∠=.
∵点A 、D 、E 在同一直线上, ∴180********ADC BEC CDE ∠=∠=︒-∠=︒-︒=︒,
∴1351354590AEB CED ∠=︒-∠=︒-︒=︒.
②∵CDA CEB ∆∆≌,
∴BE AD =.
∵CD CE =,CM DE ⊥,
∴DM ME =.
又∵90DCE ∠=︒,
∴2DE CM =,
∴2AE AD DE BE CM =+=+.
故填:①90°;②2AE BE CM =+.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考查了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本题中求证△ACD ≌△BCE 是解题的关键.
28.(1)60°;(2)EF=AF+FC ,证明见解析;(3)AF=EF+2DF ,证明见解析.
【解析】
【分析】
(1)可设∠BAD=∠CAD=α,∠AEC=∠ACE=β,在△ACE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可得2α+60+2β=180°,从而有α+β=60°,即可得出∠DFC的度数;
(2)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证明△AEG≌△ACF,然后再证明△AFG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可得出EF=EG+GF=AF+FC;
(3)在AF上截取AG=EF,连接BG,BF,证明方法类似(2),先证明△ABG≌△EBF,再证明△BFG为等边三角形,最后可得出结论.
【详解】
解:(1)∵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可设∠BAD=∠CAD=α,
又△ABE为等边三角形,
∴AE=AB=AC,∠EAB=60°,∴可设∠AEC=∠ACE=β,
在△ACE中,2α+60°+2β=180°,
∴α+β=60°,
∴∠DFC=α+β=60°;
(2)EF=AF+FC,证明如下:
∵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AD⊥BC,∴∠FDC=90°,
∵∠CFD=60°,则∠DCF=30°,
∴CF=2DF,
在EC上截取EG=CF,连接AG,
又AE=AC,
∴∠AEG=∠ACF,
∴△AEG≌△ACF(SAS),
∴∠EAG=∠CAF,AG=AF,
又∠CAF=∠BAD,
∴∠EAG=∠BAD,
∴∠GAF=∠BAD+∠BAG=∠EAG+∠BAG=∠60°,
∴△AFG为等边三角形,
∴EF=EG+GF=AF+FC,
即EF=AF+FC;
(3)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结论:AF=EF+2DF.证明如下:
同(1)可设∠BAD=∠CAD=α,∠ACE=∠AEC=β,
∴∠CAE=180°-2β,
∴∠BAE=2α+180°-2β=60°,∴β-α=60°,
∴∠AFC=β-α=60°,
又△ABE为等边三角形,∴∠ABE=∠AFC=60°,
∴由8字图可得:∠BAD=∠BEF,
在AF上截取AG=EF,连接BG,BF,
又AB=BE,
∴△ABG≌△EBF(SAS),
∴BG=BF,
又AF垂直平分BC,
∴BF=CF,
∴∠BFA=∠AFC=60°,
∴△BFG为等边三角形,
∴BG=BF,又BC⊥FG,∴FG=BF=2DF,
∴AF=AG+GF=BF+EF=2DF+EF.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29.(1)全等,理由见解析;(2)t=3.5秒或5秒
【解析】
【分析】
(1)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到∠DAC=∠ECB,利用AAS定理证明△ACD≌△CBE;
(2)分点F沿C→B路径运动和点F沿B→C路径运动两种情况,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1)△ACD与△CBE全等.
理由如下:∵AD⊥直线l,
∴∠DAC+∠ACD=90°,
∵∠ACB=90°,
∴∠BCE+∠ACD=90°,
∴∠DAC=∠ECB ,
在△ACD 和△CBE 中,
ADC CEB DAC ECB CA CB ∠=∠⎧⎪∠=∠⎨⎪=⎩
,
∴△ACD ≌△CBE (AAS );
(2)由题意得,AM=t ,FN=3t ,
则CM=8-t ,
由折叠的性质可知,CF=CB=6,
∴CN=6-3t ,
点N 在BC 上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点N 沿C→B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3t-6,
解得,t=3.5,
当点N 沿B→C 路径运动时,由题意得,8-t=18-3t ,
解得,t=5,
综上所述,当t=3.5秒或5秒时,△CMN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灵活运用分情况讨论思想是解题的关键.
30.(1)BC BD =,理由见解析;(2)BF BP BD +=,证明见解析;(3)BF BP BD +=.
【解析】
【分析】
(1)利用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12
BC AB =,即可得出结论; (2)同(1)的方法得出BC BD =进而得出BCD ∆是等边三角形,进而利用旋转全等模型易证DCP DBF ∆≅∆,得出CP BF =即可解答;
(3)同(2)的方法得出结论.
【详解】
解:(1)
90ACB ∠=︒,30A ∠=︒,
60CBA ∴∠=︒,12
BC AB =, 点D 是AB 的中点,
BC BD ∴=,
故答案为:BC BD =;
(2)BF BP BD +=,
理由:90ACB ∠=︒,30A ∠=︒,
60
CBA
∴∠=︒,
1
2
BC AB
=,
点D是AB的中点,
BC BD
∴=,
DBC
∴∆是等边三角形,
60
CDB
∴∠=︒,DC DB
=,
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60
PDF
∴∠=︒,DP DF
=,
CDB PDB PDF PDB
∴∠-∠=∠-∠,
CDP BDF
∴∠=∠,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
⎧
⎪
∠=∠
⎨
⎪=
⎩
,
DCP DBF
∴∆≅∆,
CP BF
∴=,
CP BP BC
+=,
BF BP BC
∴+=,
BC BD
=,
BF BP BD
∴+=;
(3)如图③,BF BD BP
=+,
理由:90
ACB
∠=︒,30
A
∠=︒,
60
CBA
∴∠=︒,
1
2
BC AB
=,
点D是AB的中点,
BC BD
∴=,
DBC
∴∆是等边三角形,
60
CDB
∴∠=︒,DC DB
=,
线段DP绕点D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DF,60
PDF
∴∠=︒,DP DF
=,
CDB PDB PDF PDB
∴∠+∠=∠+∠,
CDP BDF
∴∠=∠,
在DCP ∆和DBF ∆中,
DC DB CDP BDF DP DF =⎧⎪∠=∠⎨⎪=⎩
,
DCP DBF ∴∆≅∆,
CP BF ∴=,
CP BC BP =+,
BF BC BP ∴=+,
BC BD =,
BF BD BP ∴=+.
【点睛】
此题是三角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旋转的性质,解本题的关键是判断出DCP DBF ∆≅∆,是一道中等难度的中考常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