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减影法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头颈部CTA的研究与应用
颅内血管性病变及短暂性脑缺血(cerebral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神经系统急症,如果不及时诊断治疗,短时间内可危及患者生命。
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spiral computed tomogarphy angiography,SCTA)可清晰显示两侧颈总动脉、颈内外动脉、椎动脉及大脑Willis环,可以快速诊断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VM)、静脉瘤以及相应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硬化等多种疾病。
现将我院16排螺旋CT从2007年11月使用以来,做SCTA 检查的患者71例,就其临床价值加以介绍与讨论。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71例患者按单纯头部SCTA扫描、头颈部联合SCTA扫描分为两组。
第一组(头部SCTA扫描):本组41例,男17例,女24例,年龄7~68岁,平均47岁。
SCTA扫描前均行CT平扫,发现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脑内血肿9例(其中脑内血肿并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实质内异常密度影3例,平扫无异常7例。
第二组(头颈部联合SCTA扫描):本组共30例。
其中29例为临床怀疑TIA患者,男16例,女13例,年龄39~83岁,平均62岁。
另外1例,男,21岁,查体见颈部可活动肿块并可触及搏动,超声提示颈动脉体瘤可能。
1.2 影像学方法使用SIEMENS公司的Somatom Sensation 16螺旋CT扫描机,先行常规横断面CT平扫,然后螺旋扫描方式扫描,FOV 20 cm,扫描条件:120~140 kV,40~120 mAs,矩阵512×512,层厚5 mm,床速24 mm/s,螺距1.15∶1,延迟时间10~15 s。
造影剂为优维显(370 mgI/ml),用量60~100 ml。
第一组扫描范围从C1至颅顶。
第二组从主动脉弓至颅顶的动脉期扫描,结束后均立即回扫获得静脉期图像。
应用SCTA软件进行容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显示脑血管。
16排螺旋CT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对血管病变中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
影像研究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4月 第3卷第7期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人们的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人疾病的发病率也对应呈现升高趋势,其中脑血管疾病占据较大比例,有致残致死的风险,出现脑缺血性/出血性病变、脑部疾病恶化都是诱发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1]。
对血管病变检查检出率的提升是保障治疗方案具备针对性以及患者预后质量的重要前提,本院放射科近年来对诊疗脑血管病变患者用16排螺旋CT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效果突出。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取笔者所在医院影像科2018年4月—10月诊疗头颈部血管病变患者196例相关临床数据纳入研究对象范围。
患者中男性与女性例数对应为117例、79例;年龄在47~84岁,平均(68.2±4.1)岁。
到院就诊时患者存在以下临床症状:语言障碍、肢体不协调、头晕、头痛、视力障碍、意识不清醒等。
1.2 检查方法本文所用仪器型号为机型日本东芝AIexion 16排螺旋CT 扫描仪,同时还有与之相配套的重建工作站。
横断面扫描参数如下:电压:130kV;电流140mAs;矩阵参数为512×512;厚度0.75mm;螺距参数为1.15:1;床速设置为24mm/s。
先注射碘佛醇注射液对比剂后再对患者头颈部进行螺旋CT扫描,对比剂的浓度与剂量分别为350mg/ml、70~100ml。
扫描所得图像用SCTA软件完成后期处理。
通过表面遮盖法显示血管[2]。
2 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清楚将脑血管主干显示出来,同时也呈现主要分支部分。
清晰显示脑部动脉5级分支患者有191例。
检查后确诊为脑动脉瘤患者为187例,脑动脉/脑静脉畸形患者有39例。
在16排螺旋CT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下提示病灶位置、形态、体积,同时帮助医生掌握载瘤动脉和瘤颈之间的关系。
将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所得数据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测所得数据进行比较,符合率达到100%。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技术及临床价值探讨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技术及临床价值探讨【关键词】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头颈部血管一次性成像的技术及其临床价值。
方法:收集30例2006年1月至5月怀疑头颈部血管有异常改变的患者,GE公司Lightspeed 16排螺旋CT机行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MPR、SSD、MIP、CPR等技术进行重建。
结果:一次性成像的质量和延时时间、层厚、螺距、后处理密切相关,可清楚显示头颈部动脉。
结论:16排螺旋CT对头颈部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检查方法,只要方法得当可较好的显示头颈部动脉并对头颈部血管病变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多平面重建;容积再现技术;最大密度投影To Discuss 16 Slice Helical Realtime Angiography and Clinical Velue in Cephalic and Cervical Vessel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of 16 slice helical CT realtime angiography and clinical value in cephalic and cervical 30 patients which are suspected with abnormal cervical and cephalic blood vessel underwent 16 row helical CT three dimensional angiography(3DCTA).The data of all patients were reconstructed with 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volumerendering(VR),multiplanreconstruction(MPR)and curved reformed (CPR).Results The quality of realtime angiography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delaytime,collimation,pitch, realtime angiography can clearly display the cervical and cephalic 16 slice helicalCT realtime angiography is a nontrauma diagnostic method which has a good clinical valure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and cephalic vascular disease.Key words:16detector row helical CT;Cephalic and cervical vessel; multiplanar reformation(MPR); volume rending(VR);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头颈部动脉病变是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能够及早发现头颈部动脉病变,适时行溶栓或介入支架植入手术可显着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部血管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头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应用容积、重建技术、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重影、表面遮盖显示及后处理软件诊断63例,头部血管性疾病患者结果发现动脉瘤49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6例。
结果63例头部CTA造影检查均获得满意的效果。
结论SCTA可作为头部血管性疾病筛选影像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头部血管性病变; 临床应用CT血管造影是指利用螺旋CT在检查者靶血管内对比剂充盈高峰期进行持续的解剖、病理及生理原理数据的采集,然后应用计算机做处理软件重建出靶血管立体影像的血管成像技术,随着多层螺旋CT的普及,特别是16层螺旋CT 具有扫描迅速快、扫描层薄、图象分辨率高,各向同性好等技术优势,加之强大的计算机图象处理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人体各部位血管成像[1-2],具有微创高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特点,因而在头部血管评估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3例,动脉瘤49例,动静脉畸形8例,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6例。
1.2 研究方法设备使用美国GE公司Lightspecd 16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Kv 300 mA 准直径1.25 mm,螺距0.938,重建间隔0.625 mm,扫描3~5 s,扫描时间0.5 s/360°。
扫描层厚1.25 mm,扫描重建时间0.5 s,采集矩阵512×512,重建矩阵1024×1024,显示矩阵1024×1024,螺旋4-6,专用单筒高压注射器,对比剂100 ml,注射速率4.0 ml/s,延迟时间16~23 s,扫描完毕后即进行常规重建,根据观察部位选取部分或全部重建出图像资料,将其转成容积数据资料转入工作站中进行数据重建,可应用图像透明技术(即通过阈值、调节窗宽、窗位及各种组织的特异性调节图像的表现,根据医师对诊断的需要进行MPR多平面重建及MIP最大密度投影,对血管进行评价。
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颈部动脉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在颈部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收集30例临床怀疑颈部血管病变的患者,采用GE Light Sp eed 16排螺旋CT行颈部血管造影检查,应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及高级血管分析(A V A)重建血管。
结果正常9例,异常21例,共观察颈动脉60支,椎动脉60支,其中正常血管71支,狭窄血管41支,变异血管8支。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能清楚显示颈部血管,对绝大部分的颈部血管变异、狭窄能迅速、准确的诊断。
结论16排螺旋CT的CTA检查是一种显示颈部血管病变有价值的检查方法,它较普通螺旋CT更快捷、更安全,相对颈部血管造影更具有价格低、无创伤的优点。
对临床怀疑颈动脉、椎动脉狭窄的患者进行筛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断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颈部血管;血管造影术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作为一种微侵袭性检查手段,对颈部动脉狭窄的早期发现和准确诊断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随着16排螺旋CT 扫描技术及高级后处理软件的推广应用,全面提高了CT血管造影检查的时间分辨力、空间分辨力和密度分辨力,使其更为准确地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判断管腔内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搜集2005年10月至2006年11月间在我院行颈部CT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31~88(平均64.6±9.1)岁。
临床诊断高血压病有9例,眩晕症8例,糖尿病、脑梗死6例,偏头痛3例,高血压伴脑出血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3例。
主要临床症状有反复头痛、头晕者22例,肢体乏力者6例,突发意识不清者1例,突发口齿不清者1 例。
1.2 检查方法:采用GE Light Speed 16排螺旋CT机。
静脉内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欧乃派克,剂量100ml,速率3.0~3.5ml/s。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本 组检查出脑 内动脉瘤 7例 ( 均为单个病灶 , 图 1 图 2 , 见 、 ) 其 中 6例 D A检查 证实 , S 1例脑 出血病例 , T 显示大脑 前动 CA 脉瘤 , S D A未能检 出, 后经手术证实 。其 中大脑前 动脉瘤 3例 , 前交通支动脉瘤 1例 , 大脑 中动脉瘤 3例 。C T均表 现为 自血 管分支 向一侧 突出的圆形或椭 圆形小囊状 影 , 体最大直 径为 瘤 2 1咖 , 最小约 5咖 。动脉静 畸形 ( V 5例( A M) 见图 3 图 4 , 、 ) 其 中位 于小脑半球 1 , 叶 1 , 叶 1 , 叶 2例 , 例 额 例 颞 例 顶 Ⅸ 及 A表现为粗大迂 曲的异 常血管 团及 动脉期早 显的粗大 回流 静脉 , S D A能清楚显示异常血管团的供血 动脉及 回流静 脉引流 方 向, C A对异常 血管 团的定位 及引流 静脉 的流 向显示 较 而 T 为清楚 , 均 未 能 清楚 地 显示 供血 动 脉 的起 源及 走 向 。2例 但 Moa y 病 ( ymoa 即烟雾 病 , 见图 5 图 6 D A及 C A均可清楚 显 、 )S T 示 闭塞 的颈 内动脉部位 及形态 、 烟雾状 的侧支 循环 网。5例 急 性血管闭塞及 2例血 管狭窄 C A及 D A显示效 果基本 相 同, T S 其 中大脑前动脉 2例 , 大脑 中动脉 5 , 例 血管闭塞均为 大面 例 5 积脑梗塞患者 , 例血 管狭窄除 临床表现为 头 昏、 2 头痛外 , 未见
收稿 日期 :0 7 9 7 20 —0 —2
1 螺旋 C 6层 T血 管成像 在脑 血 管 病 变诊 断 中的应 用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研究
t i o n , MP R) 等三维重建显 示靶 血管 , 可 以多 角度观 察血 管及病 变形态 , 并且 费用低 廉 , 受 限 因素 少等优 点 。本 研究 回顾性
分析襄城县人 民医院 2 0 1 0年 7月 到 2 0 1 2年 1 2月 1 6排 S C T A
复 良好 。2 7例 由于 身 体 素 质 太 差放 弃 进 一 步 D S A检 查 , 占
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 出血 ( s u b a r c c h n o i d h e m o r r h a g e , S A H)
1 . 1 一般资料 : 本组 6 1例患者 , 男 3 3例 , 女 2 8例 , 年龄 2 8~ 8 1 岁, 平均4 4 . 5岁 , 按 头部 S C T A扫描 和头 颈部联 合 S C T A扫
7 5 %, 梭形 动 脉 瘤 6例 , 占 2 5 % 。其 中最 大 的 动 脉 瘤 直 径
1 8 i n m, 最 小 的动 脉 瘤 直 径 2 h i m。2 4例 动脉 瘤 中 l 7例 (占
7 0 . 8 %) , 均经 D S A检查证实诊 断并且 接受 手术 治疗 , 7例 ( 占 2 9 . 2 %) 由于身体素质太差放弃进一 步诊 治。
.
1 6排 螺 旋 C T头 颈 部 血 管 造 影 的临 床 应 用 研 究
魏 全 杰 李 小燕 井志 强 蔡 林 波 牛建 西 卫 亚 南
【 摘要 】 目的 探 讨 1 6排螺旋 C T血管造影 (S C T A)在头颈部血 管性疾病 的临床 应用价值。方法 采 用 1 6
75 . 0% 。
6 1例临床资料 , 结合 文献资料 , 旨在探讨 1 6排 S C T A对脑血 管 性 病变的临床价值 。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病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 、脑梗 死来 我院行血管造影检查 , 其中男 7 3例 ,女 5 ,年龄 1 8 5例 6~ 2岁 ,平均 5 5岁。18例 2 中扫描部位颅脑 1 5例 ,颈部 8例 ,胸 部 2 3例 ,腹部 2 5例 , 下肢 9例 ,冠状动脉 4 8例。
12 方法 使用 美国 G . E公 司的 Lgt pe l 螺旋 C i ed6层 hS T机 。 扫描条件 :管电压 10 V,管 电统 20—40 A,速 度 05— 2K 0 3m .
1 层螺旋 C 血管成像检查 成功 的关键 是 ( )合理科 学 6 T 1 的制定扫描计划 。 ( )根据 不 同患者 的不同情况合理选择 注 2 药延迟扫描 时间。 ( )检查 前耐心细致 的做好扫描前患者 的 3 准备。 ( )尽量选择 薄层短 时间高毫安扫描 以提高 图像质量。 4
18例 中颅脑 1 2 5例,包 括正常 3例 ,脑膜瘤 7例 ,脑 血 管畸形和脑 动脉瘤 2例 ,胶 质瘤 1例 。颈 部 8例包括 正 常 2
例 ,血栓钙化 、动脉硬化并狭窄 6例 ( 见图 1 。胸部 2 例包 ) 3 括胸主动脉瘤 4例 ,血管畸形 3例 ,肺癌 1 ,肺栓塞 6例。 0例 腹部 2 5例包括腹主动脉瘤 4例 ,血 栓并 狭窄 5例 ( 图 2 , 见 )
・
6 9・
( )利用工作站软件进行 图像后 处理重建 时应尽 量选择 多种 5 模式 ,多角度观察 ,相互对 比观察可有效克服单一重建模式时
的一些伪影 。 ( )密切联系 临床 ,积极参考其 他有价值 的临 6 床参考资料从而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和诊断。
参考文献 ‘
1 周科峰 , 同福 ,徐青 ,等 .多排螺旋 C 俞 T血管造影在腹主动脉瘤 中的应用 [ ].实用 医技杂志 , 0 3 0 0 1 19 . J 2 0 ,1 :19 — 0 2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头颈部血管性疾病的临床应用
两侧颈总动脉 、 内外动 脉 、 动脉 及大 脑 Wii 环 , 以快 颈 椎 ls 可 l
速诊断动脉瘤 、 动静 脉畸形 ( VM) 静 脉瘤 以及相应 血管 狭 A 、 窄闭塞 、 脉硬 化等 多 种疾 病 。现 将 我 院 1 螺 旋 C 从 动 6排 T
2 2 第 2组 .
临床价值 加以介绍与讨论 。
1 资 料 与 方 法
阳性病例 2 例 , 1 诊断动脉硬 化狭 窄 1 6例( 5 , 图 ) 诊断 动
1 1 一般资料 .
11 7 例患者按 单纯 头部 S T 扫描 、 C A 头颈 部联 合 S T C A 扫描分为两组 。第 1 ( 组 头部 S TA扫描) 本组 9 例 , 4 C : 1 男 2 例, 4 例, 女 9 年龄 7 8岁 , ~6 平均 4 7岁 。S TA扫 描前 均行 C C T平扫 , 发现 颅 内动脉瘤 1 , 中前 交通动脉 瘤 2 , 0例 其 例 大 脑中动脉瘤 3 , 例 颈内动脉 颅内段动脉瘤 3 , 例 椎动脉瘤 1 , 例 大脑后动脉瘤 1例 。诊 断动 静脉 畸形 9例 。无 异 常病 例 7 2
使 用 日本 东 芝 Aq io 1 层 螺 旋 C ul n 6 i T机 型 , t a2工 作 Vi e r
如果 注射 速率低 于 2 5mls动 脉 内造影 剂达到峰值 时浓度 . /,
较低 , 直接影 响重建 图像 的质量 ; 注射 速度超 过 4mls 注射 /,
时容 易 穿 破 血 管 壁 , 出 现 造 影 剂 不 良 反 应 几 率 明 显 加 大 。 且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附41例报告)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临床应用(附41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的应用技术及其价值。
方法经肘静脉高压注射器注射,采用智能CTA扫描程序,探测主动脉层面造影剂浓度触发启动扫描,将数据导入CTA软件包进行MPR、MIP、CPR及VR血管成像重建。
结果主动脉CTA显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主动脉瘤4例,双下腔静脉并盆腔动静脉瘘1例,主动脉血栓与钙化斑块6例,一侧椎动脉狭小/狭窄8例,椎动脉变异3例,脑血管畸形1例,脑血管变异2例,正常主动脉﹑椎动脉及脑血管属支11例。
结论 16层螺旋CT的亚mm层厚、0.42秒/圈的速度、覆盖范围大的扫描,加上软件包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在血管病变的诊断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所获得的血管图像有替代有创性DSA的趋势,将成为血管性疾病中一种无创而且安全的检查方法。
【关键词】 16层螺旋CT 血管成像(CTA)临床应用本院自2005年开始使用16层螺旋CT进行CTA显示血管病变,共41例,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41例,男29例,女12例,年龄26-82岁,平均56.74岁。
临床疑诊主动脉病变18例、椎动脉病变16例、脑血管病变7例,其中3例有糖尿病史10年以上。
1.2扫描方法使用飞利浦Brilince 16 层螺旋CT扫描机,扫描条件120kV,200—400mA,层厚0.75mm, 0.42秒/圈,对比剂为Ultravist 370mgI/ml,120—150ml,注射速度2.5—3.5ml/秒,经肘静脉注射,采用智能CTA程序,探测主动脉层面造影剂浓度触发启动扫描。
扫描范围:主动脉CTA从胸廓入口到盆腔,椎动脉CTA从主动脉弓到颅底(包括基底环),脑血管CTA从颅底到颅顶。
1.3图像处理扫描后将图像进行0.75mm的薄层重建,导入血管成像软件包,进行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曲面重组(CPR)。
16层螺旋CT颈内动脉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MS T 可 清 晰显 示 颈 内动 脉 病 变及 其 与 周 围组 织 的 C A) 关系, 为选 择治 疗方 案提供 可靠 的依 据 , 因此 倍 受 临床 医生 青 睐。笔 者结合 国 内外文 献 报 道 , 回顾 性 分 析 1 6 层螺 旋 C T所做 的 5 8例 颈 内动脉成 像病 例 , 讨 l 探 6层
生。研究方向 : 颈部放射学。 头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 0 7年 5月第 2 3卷第 5期
JPal a 型 ! r Rd c
三 ! 三 ! ! ! ・ :
血管 的显 示 ; 厚 减 少 , i h值 降 低 , 高 纵 向 分 辨 层 Pt c 提
( P 、 面重 建 ( P 、 真 内镜 ( T E 等 图像 后 处 理 。 结 果 M R) 曲 C R)仿 CV )
5 8例 中 1 7例 无 明 确 异 常 ;1 有 不 同程 度 的 颈 内动 脉 病 变 , 4例 其
中 颈 内 动 脉 瘤 9例 , 脉 狭 窄 2 动 3例 , 脉 阻 塞 4例 , 动 5例 5枚 支 架 有 2枚 显 示 通 畅 , 有 软 斑 块 形 成 , 2枚 1枚 支 架 阻 塞 。 结 论 1 6层 螺旋 C T颈 内 动 脉 血 管 造影 成像 能很 好 地 显 示 颈 内 动脉 管腔 狭 窄 及 斑 块形 成 情 况 , 好 的评 估 颈 内动 脉 支 架 植 入 情 况 , 一 种 有 效 很 是
维普资讯
实用放射学杂志20 07年5月
鲞笙 塑
! !
! !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中图分类号】R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6--01CT血管造影术指的是,让螺旋CT在患者靶血管内进行连续生理、病理、解剖数据采集,再将数据放入计算机处理,重建靶血管立体影像[1]。
由于CT血管造影术具有无创、扫描速度快、简单实用的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2]。
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不仅可以将脑血管病变显示出来,还可以将病变部位与颅骨、周围组织的关系显示出来,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更为直观的解剖概念,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了可靠参考[3]。
为了更好的说明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特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于2017.1-2017.12收治的78例脑血管病变的患者的16排螺旋CT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此78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分布在20-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7.25±7.12)岁。
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且均不存在对碘过敏、肝肾疾病的现象。
患者所患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包括:蛛?W膜下腔出血、SAH合并脑出血、动静脉畸形、合并脑出血、颅内血肿、脑室出血、单侧动眼神经麻痹,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有:突发偏瘫、头晕、呕吐、恶心、视力下降、头痛等。
1.2 方法选用的16排螺旋CT机的型号为PHILIPS Brilliance,检查时,先进行常规平扫,后进行CT血管造影检查。
CT扫描范围是整个脑组织,扫描时基线设置为0M,层厚设置为0.625mm,电压设置为120-140kV,电流设置为250-300mA,采用512×512矩阵,准直为0.625×16mm,螺距设置成0.938:1,扫描时间控制在5-10s。
用高压注射器将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佛醇通过肘静脉注入,注入量为80-90ml,注入速度为3-3.5ml/s,扫描延迟用Smart Prep测定,动静脉畸形延迟的时间为37s,一般情况下的延迟在12-26s,部分病理的延迟根据经验判断,参考范围为15-30s。
16层螺旋CT颈部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5参 考文 献
1沈 定 国 . 电 图 与 电诊 断 . 疗 学 . 民 卫 生 出 版 社.9 4 3 4 肌 理 人 18 . 3 2黄 友 歧 . 经病 学. 2版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 8 . 7 神 第 人 1 9 10 9 3汤 晓芙 . 床 肌 电图 学 . 京 医 科 大 学 中 国 协 和 医 科 大 学联 合 出 版 临 北
血 管 有 异 常 改 变 的 , 用 G lhsed1 采 E i t e 6排 螺 旋 C g p T行 颈 部 血 管 造影 检查 , 用 容 积 再 现 技 术 ( R )多 平 面 重 建 ( R) 最 应 V T, MP 和
大 密度 投影 ( P 等 技 术进 行重 建 。结 果 除 1例左 颈 总 动 脉 起 源 异 常未 显 示 外 。 余 3 MI ) 其 5例 各 支 血 管 均 清 晰 显 示 , 总 动 脉 狭 颈 窄 5支 , 内 、 动 脉 狭 窄 8支 。 动 脉 狭 窄 及 异 常 2 颈 外 椎 2支 。 管 钙 化 1 。结论 1 血 4支 6层螺 旋 C T对 颈 部血 管造 影 检 查 是 一 种 有 效 的 检查 方 法 。 颈 部血 管 病 变 的诊 断 有 一 定 的 临床 价 值 。 对 关 键词 颈部 血 管 ; T血 管 造 影 ; 平 面 重 建 ; 大 密度 投影 C 多 最
损 害则 以近端 为 主 。本 研究 中 占所 检肌 肉 6.%为 95
典 型肌 源性 损 害表 现 。 肢体 近 端肌 就 占有 8 .%: 56 而 神经 源 性损 害 占 23 . %全部 为远 端肌 :肌 源性 一 神经
6L dnP 汤 晓 芙 等译 ) 用 肌 电图 学 . 津 : 津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u i H( . 实 天 天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目的研究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CAT)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本组患者分别采用CAT和DSA检查,观察两种方式的检查情况。
结果本组40例患者行CAT检查,其中4例脑动静脉血管畸形,占10.0%;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7.5%;18例脑动脉血管狭窄,占45.0%;2例烟雾病,占5.0%。
结论16排螺旋CT血管成像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准确率高等方面的特点,在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标签:脑血管疾病;16排螺旋CT;CAT;临床诊断临床研究表明,高血压、不良生活习惯、压力过大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疾病。
调查研究表情,近年来,该疾病逐年上升趋势。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临床常用的诊断方式,它具有诊断率高的特点。
但是有文献报道,患者行DSA检查前期间,可能会伴随出现并发症,若患者的耐受性较差则无法行DSA检查[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CAT逐渐临床诊治脑血管疾病,该检查方式具有创伤小、准确率高的特点,被人们广泛接受。
本文对医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抽取我院于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龄为33~70岁,平均年龄为(52.62±3.09)岁。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行CAT和DSA检查。
1.2方法本组40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扫描。
扫描前先辅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头部固定,将仪器扫描电压调至110kV,通过电流为120mAs,调节完毕后,扫描范围由颈总动脉远段至颅顶。
再将仪器扫描参数的电压调至130kV,180mAs,触发阈值设定为45Hu,于前壁静脉注入100ml优维(造影剂)延迟10s后,再对动脉期进行扫描。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头颈部血管病变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头颈部螺旋CT血管成像(CTA)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64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颈部CTA检查资料。
结果:64例阳性病例中,一侧颈内动脉狭窄9例,双侧颈内动脉狭窄4例,一侧椎动脉狭窄6例,双侧椎动脉狭窄3例,颈内动脉畸形4例,海绵窦瘘2例,脑内动脉瘤27例,动静脉畸形(A VM)11例。
64例CTA对于病变的大小、形态、范围均能清晰显示。
结论:头颈部CTA无创、快捷、扫描速度快,并发症少,可多成面、多角度任意旋转,可清晰地显示颈部血管形态及其毗邻关系,对于头颈部血管病变具有十分重要的诊断价值,并对治疗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16层螺旋CT 血管造影脑血管病头颈部动脉病变是脑缺血性或出血性疾病的主要发病原因,及早发现头颈部动脉病变,适时介入支架植入手术或行溶栓可显著降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1]。
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SCTA)可清晰显示两侧颈内外动脉、椎动脉、颈总动脉及大脑Willis环,可以快速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A VM)、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痉挛等多种疾病。
现将16排螺旋CT 从2010年6月~2011年6月做CTA检查的患者64例,总结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0年6月~2011年6月选取64例需行头颈部血管成像患者,女24例,男40例,年龄37~78岁;主要症状为晕厥及肢体无力、眩晕、头痛,行走不稳等。
方法:采用GEBrightSpeed 16层螺旋CT机。
扫描条件:电压120kV,螺距因子1:1,旋转时间0.5秒,准直器宽度0.75mm,重建层厚10mm。
先行头颈的定位片扫描,在定位片上选择CTA扫描的范围。
造影剂使用碘海醇,用量15ml/kg。
浓度300mgI/ml,根据患者的年龄、心脏功能进行适当调整。
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注射,注射速率30~35ml/秒,注射延迟16~21秒后开始扫描,扫描结束后对原始扫描图像进行后处理,重建方式有:容积再现(V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等。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不同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不同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邝智飞;陈炜;吴立业【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影响,提高头颈部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检查成功率以及重建血管的图像质量,增加病灶检出率。
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减影法由头侧往足侧扫描,对照组采用减影法由足侧往头侧扫描。
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2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
结果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同等造影剂和辐射剂量下,通过从头侧往足侧静脉团注造影剂扫描,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influence of scanning direction on image quality in 16-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CTA),and to increase the success rate of head and neck CTA,image quali-ty of reconstructed vessels and detection rate of lesions.Methods Sixty patie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received head and neck CTA scan either from head side to footside(observation group,n=30)or from foot side to head side(control group,n = 30).Volumetric reconstruction (VR),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and multi-plane reconstruction(MPR)were used for postprocessing.Vascular CT value and imaging quality were observed in both groups.Further-more,the image quality was evaluated by using a 3-grade scoring system.Results The scores of imaging quality of bilateral subclavian arteries,initial common carotid artery and brachiocephalic trunk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With the same contrast media and equivalent radiation dose,CTA scan from head side to foot side can achieve better vascular imaging quality and provide more vascular information.Therefore,it is helpful to find vascular abnormalities early.【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7)011【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血管造影术;头颈部血管病变【作者】邝智飞;陈炜;吴立业【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3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具有比较高的密度分辨率,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相比,CTA具有无创性及安全系数高等优点,且其对颈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可以与DSA相媲美[1]。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最新资料推荐------------------------------------------------------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16 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 16 层螺旋 CT 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
方法回顾性分析 8 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 CTA 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1)常见 CT 表现:平扫时, 8 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 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
(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
结论 16 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关键词】体层摄影术 X 线计算机 CT 血管成像颈动脉体瘤[Abstract] ObjectiveTostudythevalueandtechniqueadvantagesof16-rowCTang iographyinthediagnosi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carotidbody1 / 9tumor.MethodsToretrospectivelyanalysetheCTAresultsof8caseswithcar otidbodytumorconfirmedbyclinicandpathologyandevaluatethedis playofthebloodvessel. Results(1) thechiefCTman ifestation:Inplainscanning,thereare8caseswithbiggertumorwhosediameterareabout3~6cm,irregularshape, clearedge, andnocalcification; Inarterialphase,thetumorisevidentlypatchedandabundantwithpl entifultumorvessel; Invenousphase, thetumor, whoseintensificationdegreeishigherthanthatinarterialphase, isinhomogeneousintensifiedwithplentifultumorvessel. (2) Themultiplanarreconstruction, maxdensityprojectionandcubagereconstructurecanclearlyshowth atthetumorislocatedtotheforkofexternalcarotidarteryandinter nalcarotidartery. Theforkangleisincreasedobviously, evenvaultedchange. Theycanshowtherelationbetweenthetumorandsurroundingscleroti nmarkedly.ConclusionThe16-rowCTangiographywhichhasthecharacteristicof convenience, accuracyandpeculiarity, isthefirstchoiceinthediagnosisofcarotidbodytumor. Itcanclearlyshowtherelationbetweenthetumor,---------------------------------------------------------------最新资料推荐------------------------------------------------------ carotidarteryandthevicinalstructure. [Keywords] tomography; X-raycomputed; CTangiography; carotidbodytumor 颈动脉体瘤是发生于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的肿瘤,临床上较少见。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不同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16排螺旋CT头颈部血管造影不同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的影响邝智飞;陈炜;吴立业【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学》【年(卷),期】2016(017)011【摘要】目的:探讨16排螺旋 CT 血管造影扫描方向对图像质量影响,提高头颈部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CTA)检查成功率以及重建血管的图像质量,增加病灶检出率。
方法选择需要进行头颈部动脉造影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
观察组采用减影法由头侧往足侧扫描,对照组采用减影法由足侧往头侧扫描。
原始数据采用容积再现、最大密度投影及多平面重组技术进行后处理,观察各部位血管 CT 值及血管显像质量,对比2组患者头颈部动脉血管显像质量,并采用3级评分法评估图像质量。
结果观察组双侧锁骨下动脉、颈总动脉起始部、头臂干血管显像评分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在同等造影剂和辐射剂量下,通过从头侧往足侧静脉团注造影剂扫描,可取得较好血管显像质量,还能得到更多显像质量较好的血管信息,有利于及早发现相关部位的病变。
【总页数】3页(P69-71)【作者】邝智飞;陈炜;吴立业【作者单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放射科,长沙 410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814.43【相关文献】1.不同扫描方向对头颈联合CT血管造影图像质量的影响 [J], 吕仁锋;徐哲;闵南2.不同方向的肺部螺旋CT扫描图像质量的对比分析 [J], 刘钢;周阳泱;田志梁;彭振军;李友林;史河水;韩萍3.对比剂不同注射方案对头颈部CT血管造影术(CTA)图像质量的影响 [J], 舒毅;王梅4.不同造影剂注射方案对头颈部动脉CT血管造影扫描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 [J], 李元5.两期不同的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扫描图像质量的对比观察 [J], 韦玲群;韦学;韦翠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 管成像 处理 , 价 常 规 C A 与 减 影 法 C A 图像 质 量 及 病 变的 影 像 表 现。 其 中 1 评 T T 8例 同 时 进 行 了 D A检 查 , S 8例 同 时 进 行 了 MRA、 S D A检 查 。 结 果 : 管 重 建 后 总 体 可 评 价 率 为 9 . % 。 检 查 结 果 与 血 51
文章编 号:o6- 2 3 2 0 l 一10 o 1 o 6 3 (08) l 37一 4
1 6层 螺 旋 C 减 影 法 血 管 成 像 在 头 颈 部 血 管 成 像 中 的 应 用 T
冯 宇 , 徐 益 明 , 卢 道 延 , 葛 高 华 , 邵 瑾
( 京 医 科 大 学 附 属 淮 安 市 第 一 人 民 医 院 C 室 , 江 苏 淮 安 2 3 0 ) 南 T 2 3 0 摘 要 : 目的 : 讨 l 螺 旋 C 探 6层 T减 影 法血 管成 像在 头 颈 部血 管成 像 中的 应 用价 值 。方 法 :6 3 第l 4卷 ຫໍສະໝຸດ l 期 l 20 08年 l 月 1
河 北 医 学 ‘
HE E E I N B IM D CI E
Vo . 4, . 1 1 1 No 1
No ., 0 8 v 20
A组疗 效 高于 B组 , 复发 率 有统 计 学 意 义 ( 00 ) P< .5 。 说 明持 续动脉 灌 注加血 管 栓塞 可 以明显 降 低无 瘤生存
中 图分 类 号 : I 4 4 谗1 .2
Th p ia i n o r w fS r w e Ap l to f1 o o c e CT n Re u i he S d a Bl o c 6 i d cng t ha e l w o d
Ve s lI a e Fo m a i n i h t o d Ve s lI a e f r a i n s e m g r to n t e Pa e Bl o s e m g o m to
‘
能异常而出血。②栓塞术应尽可能做到超选择性动脉 插管使导管超选 择性插人子宫动脉 内栓塞 , Ⅱb 对 期
以上 者在 髂 内动 脉 前 干持 续 灌 注 , 1例 Ⅲb期 因插 有 入膀 胱上 动脉 , 化疗 效果 差 , 疗 前 肿 块直 径 5 1c 化 . m,
[ ] 申晋 昌, 1 陈冀豫, 张程鹏 , 经皮 子宫动脉介入 等. 插管治 疗 宫颈癌 [ ] 实用 医药 杂 志,07 2 J. 20 ,
期。
1 例发生臂部皮炎。③因连续动脉灌注时患者下肢制
动, 大便困难 , 有些患者避免排大便 自行禁食 , 故应术 前指导患者床上排便 , 中多补液 , 术 加强营养。
宫颈 癌新 辅 助静 脉 化 疗较 动 脉 插 管 化疗 , 给药 容
3 2 副 反应 及并 发症 的防 治 : . 动脉 灌 注化疗 的 副反应
i e p t lo e s li g o mai n a p ia in v l e. e ho n t ae b o d v s e ma e fr t p lc t au M t d:3 x mp e p te t a r n s c e sv — h o o 6 e a l ain sc r o u c sie y
与传统静脉化疗无 明显区别 , 主要是消化道副反应 和
骨髓 抑 制 。持 续动 脉灌 注化 疗 及栓 塞 的并发 症 如血管
易, 费用低, 但全身副反应 大是其缺点, 介入插 管化疗 栓塞加持续性化疗 药物灌 注可 以控 制宫颈癌 局部病 灶, 消退宫颈浸润 , 消灭亚临床病菌灶 . 术后患者无 使 瘤生存期明显延长 , 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值得推广应
( 4 :6 . 2 ) l4
[ ] 纪燕琴 , 2 黄凤英. 新辅助介入化疗对 巨块型子宫 颈癌 的疗效观察[ ] 肿瘤研 究与临床 , 0 .2 J. 2 61 0
( 8 :2 ., 1 )84
化疗后肿块直径 3 9c 术后 1d因尿潴 留, . m, 4 行针灸 、 膀胱冲洗, 直至术后 2 d膀胱 功能恢 复正 常。本组无 1
A s a t Obet e " dsus1 ce T i d cn esa elw bodvse i a ef m t n b t c : jc v :1 i s srw C r u igt h d l esl m g r ai r i o c 6 ne h a o o o
用。
栓塞 、 血管损伤 、 疼痛等 , 为避免并发症 , 我们采用 : ①
持续性小剂量肝素灌注预防血管栓塞 , l 无 例发生下 肢麻痹 、 瘫痪 、 水肿 ; 日化验凝血 功能 。 隔 均在正常范
围 , 明 5 g小剂 量肝 素是 安 全 的 , 会导 致凝 血功 说 0m 不
参考 文献 :
D A 基 本 一 致 。 结 论 : 6层 螺 旋 C S 1 T减 影 法 血 管 成 像 可 以提 供 高 质 量 的 三 维 重 建 图像 , 像 显 示 明 显 影 优 于 常 规 法 C A, 法 准 确 可 靠 。 T 方 .
文献标识码 : B
关 键 词 : 多层 螺 旋 C ; 血 管成 像 ; 容积 重建 ; 时 间减影 T
FENG Yu, XU i Y —mig, LU 0一 n, e l n Da ta
Hu inFrt epe si l f l t ajn aa i ol'Hopt i i e t N nig SP s aA a d o
M e ia o lg Ja g u Hu in 2 3 0 dc lC l e, in s aa 2 3 0,C ia) e h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