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南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将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放入左、右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冷却到室温,金属均有剩余,(U型管内为水,初始液面相平,反应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右试管中溶液为浅绿色
B.两试管中所得溶液的质量相等
C.U型管中液面左升右降
D.右试管比左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
2.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

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

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图中曲线M表示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B.t1℃时,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不相等
C.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D.t2℃时,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3.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则加入水的质量为( )
A.(100+A)g B.100g
C.100180
286
A
g D.(10 -A·a%)g
4.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符合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5.如图所示,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如表中液体X和固体Y的组合,符合题意的是()
①②③④⑤
X稀盐酸水水双氧水水
Y铁粉氢氧化钠氯化钠二氧化锰硝酸铵
A.①②⑤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⑤
6.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B.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硝酸银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7.下表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NO3)2溶液(AgNO3)加过量铜粉,过滤
B KCl溶液(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Fe(Zn)加足量稀盐酸,过滤
D CO(CO2)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
A.A B.B C.C D.D
8.有一包白色固体混合物,其中可能含有氯化钠、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钾和硝酸钡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微溶物视作全部溶解)
(1)将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A和沉淀B,将沉淀B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5g;
(2)在溶液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3)在沉淀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把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烘干后称量得到10g固体。

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没有氯化钙
B.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一定为5.3g
C.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钙和硝酸钡,一定没有硫酸钾,可能有氯化钠D.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硝酸钡和氯化钠,可能有氯化钙,没有硫酸钾
9.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后镁一定有剩余
B.反应消耗盐酸的总质量一定相等
C.O—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镁比铁大
D.O—t2时段,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与铁相等
10.下列有关物质的鉴别、检验、除杂所用的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1.学习金属单元后,我们知道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Zn>Fe>Cu。

为验证这一结论,下面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B.将Fe、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Zn、Fe两金属片分别放入CuCl2溶液中
D.将Zn、Cu两金属片分别放入FeCl2溶液中
12.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他溶质
③氢氧化钠溶液中有OH一,能与酸反应氢氧化钾溶液中也有OH一,也能与酸反应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 NH4NO3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13.根据图2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后变成饱和溶液
C.将t2℃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到t1℃时都会析出晶体
D.t2℃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和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相等质量的溶质
14.下面是某同学进行碱的化学性质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在Ca(OH)2溶液中加入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B.在NaOH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有白色沉淀生成
C.在Ca(OH)2溶液中加入几滴石蕊溶液,溶液呈蓝色
D.在NaOH溶液中加入CuSO4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15.下列物质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不能鉴别出来的一组是
A.CuSO4、BaCl2、H2SO4
B.Na2CO3、Ca(NO3)2、HCl
C.Na2SO4、KNO3、HCl
D.FeCl3、NaOH、 KMnO4
1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所用试剂和方法
A鉴别浓盐酸和浓硫酸打开瓶塞,观察是否有白雾产生
B鉴别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钾溶液分别加入硫酸钠溶液
C除去二氧化碳气体中少量的一氧化碳将气体点燃
D除去氧化铝粉末中的铝粉在干燥空气中加热
A.A B.B C.C D.D
17.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有如右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略去),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A.H2CO3、CO2、CaCO3、CaO
B.CO2、CaCO3、Ca(OH)2、CaO
C.CaCO3、CaO、Ca(OH)2、CaCl2
D.H2CO3、CO2、Ca(OH)2、CaCl2
18.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
B.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氧气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镁、铝至过量
D.向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不断地加入硝酸钾
19.在一密闭容器中,有X、O2、CO2、H2O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种反应,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 O2CO2H2O
反应前的质量/g193462
反应后的质量/g11待测2820
A.表中的待测值为32
B.X 中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D.该反应中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20.在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铜、铁、镁
B.滤出的固体一定含有铜,可能含有铁和镁
C.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可能含有氯化亚铁,一定不含有氯化铜
D.滤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镁、氯化亚铁、氯化铜
21.在AgNO3、Mg(NO3)2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将滤渣放入盐酸中有气泡产生,滤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A.Cu2+B.只有Fe2+C.Fe2+和Fe3+D.Mg2+和Fe2+ 22.将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CaCl2 HCl NaNO3B.FeCl3 NaCl KNO3
C.K2CO3 Ba(NO3)2 NaOH D.KOH HCl (NH4)2SO4
23.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H2SO4至过量
B.等质量的CaO和Ca(OH)2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稀盐酸至过量C.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至过量
D. 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锌粉至过量
24.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A.表示向NaOH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B.表示水电解生成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关系
C.表示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D.表示分别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中加入足量的镁、铝
25.向一定质量的Fe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M和滤渣N,向滤渣N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滤液M的颜色可能是无色B.滤液M 中可能含有两种金属离子
C.滤渣N的质量可能大于加入锌粉的质量D.滤渣N中可能含有三种金属
二、实验题
26.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可以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冶炼铁的过程,判断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

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克,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克。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

(2)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

(3)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b(填>或<、=)
(4)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27.现有A、B、C、D四种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分别是稀盐酸、碳酸钠溶液、澄清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进行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
(1)先分别取少量的四种溶液样品于洁净的试管中,再分别向四种溶液中滴加适量紫色石蕊溶液,结果A溶液显红色,B、C、D溶液显蓝色;
(2)B、C溶液混合后有白色沉淀产生,根据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①A和D溶液中溶质分别是________(用化学式表示);
②B和C溶液混合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物质鉴别完成后,取稀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如图甲所示。

①若反应后溶液呈红色,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此时溶液可用图乙中点________(选填A、B或C)表示。

②若反应后溶液pH为7,图丙中a微粒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8.已知碳酸亚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受热易分解生成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加热,则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模拟炼铁过程,并测定某样品中碳酸亚铁的含量(该装置气密性良好,B中氢氧化钠溶液足量).实验过程中,先打开K通入一氧化碳再加热;装置A中固体质量不再减少后,停止加热,待装置A 冷却到室温后关闭K,实验测得装置A中固体质量减少了ag,装置B中液体质量增加了bg.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写出装置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实验前先通CO后加热的原因是_______;实验结束时待装置冷却后再关闭K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能判断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的依据是:装置B的质量增加且_______;(5)若生成的二氧化碳全部被装置B吸收,不考虑水的蒸发且该样品中所含杂质不参加反应,则a____b(填“>”“=”或“<”);
(6)D处为收集尾气的装置,应选择______装置(填“甲”“乙”或“丙”)
29.炼铁产生的废渣中含有大量CuS及少量铁和铁的化合物,工业上以该废渣为原料生产CuCl2的流程图如图:
(1)操作1把废渣粉碎的目的_____。

(2)在废渣粉末中加入NaCl2的目的是:_____;CuS、NaCl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CuCl2和Na2SO4,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查阅资料):不同金属氢氧化物可以在不同的pH范围内从溶液中沉淀析出,工业上利用调节溶液pH的方法,使金属氢氧化物依次沉淀,结合过滤等操作,进行物质分离。

如表是氢氧化铁与氢氧化铜开始沉淀与沉淀完全的pH
Fe(OH)3Cu(OH)2
开始沉淀的pH 1.9 4.7
沉淀完全的pH 3.2 6.7
操作3的名称是_____,其中用到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在此操作之前,为了使溶液中的Fe3+变成Fe(OH)3沉淀而除去,你认为调节溶液的pH到_____(填数值范围)比较合适。

(4)流程图中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和水。

30.甲乙两同学在学习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图所示实验:
甲同学实验时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乙同学实验时观察到有气泡发生:甲乙同学将反应完成后试管中的溶液倒入洁净的废液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废液杯中溶液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1: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
猜想2: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NaCl、CaCl2、HCl
猜想3: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写化学式)
(验证与探究)甲同学取少量废液于试管中,加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则猜想
________正确;乙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氧化铁粉末,发现溶液变黄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表达与交流)甲乙同学都认为将该溶液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危害,你认为处理该废液的最佳方法是________.
(归纳与总结)确定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了要考虑生成物外,还要考虑
________.
(拓展与延伸)乙同学在实验完毕后查阅资料得知:少量盐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能产生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那么在(猜想与假设)中存在第4种猜想的可能,则猜想4:废液中含有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31.我国劳动人民早在五千年前就会使用木炭炼铜.在化学实验室里模拟炼铜,既可用传统的实验装置(见图甲),又能用改进的微型实验装置(见图乙).化学兴趣小组采用图乙装置,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木炭与CuO反应所得红色固体中含有什么物质?
(查阅资料)
(1)木炭与CuO的反应是:C+2CuO2Cu+CO2↑,若该反应进行的不彻底,产物中还有氧化亚铜(Cu2O).
(2)Cu2O是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CuSO4+H2O
(作出猜想)红色固体的成分:①全部是Cu;②全部是Cu2O;③.
(实验探究)
(1)取木炭、CuO两种黑色粉末适量,再也少许CaC12(能降低反应温度,加快反应速率)均匀混合,然后将黑色粉末装入长柄V形玻璃管的直管内.
(2)按图乙连好实验装置,然后加热反应物;2分钟后,黑色粉末出现红热现象,同时澄清的石灰水,此时停止加热.
(3)待玻璃管冷却后,提取里面的红色固体,进行如下的验证:
步骤现象结论
①取1.44g红色固体装入试管,滴入足
量的,充分反应
红色固体部分减少,溶
为变
为色
猜想错误
②滤了试管中残留的红色固体,洗涤干/猜想正确
(评价反思)
(1)使用图乙装置与使用图甲装置相比,其优点是(写出1条即可).
(2)若要证明CaC12是该反应的催化剂,还需要验证CaCl2的.
(3)在铜的冶炼史中,我国劳动人民还有一项重大发明就是“湿法炼铜”,该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氯化亚铁溶液是浅绿色的,故右试管中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气泡,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正确;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与足量的锌、铁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但消耗的锌的质量更多,故左边试管中溶液的质量更大,错误;C、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即左右两边的压强相等,那么U型管中液面持平,错误;D、锌比铁活泼,故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更快,即左试管中产生的气泡速率快,错误。

故选A。

点睛:等质量的金属(生成物中金属的化合价相同)与相同的酸反应,若酸过量,那么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越小,生成的氢气的质量越多;若金属过量,那么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相等。

2.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A、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图中曲线M表示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错误;
B、t1℃时,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两只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相
等,错误;C、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所以t2℃时,两只烧杯中的溶液都是饱和溶液,正确;D、t1℃时,取a、b两种固体物质各25g于两只烧杯中,分别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两种固体均有剩余,升温到t2℃时,a完全溶解,b固体增多,
t2℃时,溶剂质量相等,溶质质量不相等,所以两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错误。

故选C。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t℃时,Na2CO3溶解度为Ag,现有饱和Na2CO3溶液(100+A)g,溶质质量分数为a%;向该溶液中投入无水碳酸钠Ag,静置后析出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Bg;加水使晶体全部溶解,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a%,说明所得溶液还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就相当于计算该温度下溶解Ag无水碳酸钠所需要的水的质量,该温度下,Na2CO3溶解度为Ag,说明加入100g水该温度下正好饱和,所以加入水的质量为100g,故选B。

4.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甲是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呈碱性,不符合题意;
B、乙是碱性的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水,溶液的碱性逐渐变弱,但不会变为酸性,不符合题意;
C、丙是酸性的硫酸溶液和水混合,溶液的酸性减弱,pH增大,原来的硫酸溶液pH也应小于7,不符合题意;
D、硫酸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溶液的pH由大于7逐渐减小,硫酸过量,pH小于7,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将液体X加入到集气瓶中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说明X和Y反应生成气体或者是混合之后放出热量。

【详解】
①稀盐酸和铁粉反应生成氢气和氯化亚铁,符合题意;②水和氢氧化钠混合之后放出大量的热,符合题意;③水和氯化钠不反应,混合之后也不放热,不符合题意;④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符合题意;⑤水和硝酸铵混合之后溶液的温度降低,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
【解析】
【分析】
【详解】
A、锌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与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反应后的滤液显蓝色,表明滤液中仍含有硝酸铜,锌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也有可能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也可能不含铜,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选项错误;
B、锌先与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所以滤渣中一定有银,滤液仍为蓝色,表明滤液中有硝酸铜的剩余,说明锌可能与部分硝酸铜反应,有可能没有与硝酸铜反应,所以滤渣中可能含有铜,滤液仍为蓝色还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锌,否则锌还会继续和硝酸铜反应,选项错误;
C、锌先和硝酸银发生了置换反应,且反应后的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错误;
D、锌先和硝酸银发生置换反应,溶液显蓝色,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锌,锌也可能反应了少量的硝酸银,也可能将硝酸银全部反应完,所以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银,选项正确,故选D。

【点睛】
金属放入盐的混合溶液中,总是把金属活动性最弱的金属最先置换完,再按金属活动性由弱到强的顺序将金属逐一进行置换。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除去物质中的杂质,要根据主要物质和杂质的性质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试剂,既要除去杂质,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除杂的原则
【详解】
A、Cu(NO3)2溶液中有杂质AgNO3,加过量铜粉,AgNO3能与过量的铜粉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选项A正确;
B、KCl溶液中有杂质CaCl2,加适量Na2CO3溶液, CaCl2能与适量Na2CO3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钾不与Na2CO3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选项B不正确;
C、Fe中有杂质Zn,加足量稀盐酸,锌、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反应掉,选项C不正确;
D、CO中有杂质CO2,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与氧化铜反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粉末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8.C
解析:C
(1)将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的水中,产生白色沉淀和生成无色透明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钙、碳酸钡或是硫酸钡;
(2)在溶液A中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生成立氯化银,白色固体中含有氯化物;
(3)在沉淀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消失,同时产生大量气泡,说明沉淀为碳酸钙或碳酸钡或碳酸钙、碳酸钡,没有硫酸钡;把生成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出沉淀,经洗涤、烘干后称量得到10g固体,固体为碳酸钙,根据化学方程式可得加入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为4.4g。

根据BaCO3+2HCl═BaCl2+H2O+CO2↑
197 44
可得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钡19.7g;
根据CaCO3+2HCl═2NaCl+H2O+CO2↑
100 44
可得生成4.4g二氧化碳需要碳酸钙10g;
由于将沉淀B洗涤,烘干后称得质量为15g;所以沉淀B含有碳酸钙、碳酸钡两种物质;所以白色固体混合物,含有碳酸钠、氯化钙、硝酸钡;无法判定是否有氯化钠;一定没有氯酸钾。

A、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氯化钙,故错误;
B、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碳酸根转化为二氧化碳,有关系式
Na2CO3---CO2↑
106 44
可知,最后生成4.4g二氧化碳。

需要碳酸钠质量为10.6g,故错误;
C. 原固体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氯化钙和硝酸钡,一定没有硫酸钾,可能有氯化钠,故正确;
D. 有前面分析可知D错误。

9.D
解析:D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Mg反应速率大于Fe,两者生成的氢气的量一样。

A、由Mg+ 2HCl ="=" MgCl2 + H2↑
Fe + 2HCl ="=" FeCl2 + H2↑,24份质量的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56份质量的铁生成2份质量的氢气,那么生成同量的氢气,消耗的Fe的质量大于Mg,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放入等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生成同量的氢气,Mg肯定有剩余,正确;B、由方程式可知,氢气的量相同,消耗的盐酸的量也相同,正确;C、由图可知,正确;D、由方程式可知,生成同量的氢气,消耗的Fe的质量更多,因此错误。

10.B
解析:B
【解析】
A、酚酞试液遇盐酸和氯化钠溶液都不变色,不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B、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而硝酸钾和氯化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能鉴别开,符合题意;
C、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要求,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和盐酸都与氢氧化钠反应,不符合除杂要求,不符合题意;选B
11.D
解析:D
【解析】
A、Zn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Zn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B, Fe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所以只证明了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C, Zn、Fe都能置换CuCl2溶液中的铜,,可以得出Zn、Fe的活动性比铜强,但不能证明Zn、Fe、Cu的活动性强弱
D, Zn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Cu不能置换FeCl2溶液中的Fe,可以得出的Zn活动性比Fe强,Fe的活动性比Cu从而确定了三者的活动性顺序强
12.C
解析:C
【解析】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高锰酸钾,氧化物还有一个条件是两种元素组成。

故①错误。

某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该物质了,但是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故②错误。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都是碱,都可以与酸反应,故③正确。

硝酸铵属于盐,故④错误,
故选C
13.C
解析:C
【解析】
试题分析:比较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要指明温度,A错误;由甲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只有降温才能使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B错误;D 中要指明溶液的质量,但甲和乙物质的溶液的质量相等时溶质的质量相等,D错误。

故选C。

考点:溶解度曲线
1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详解】
A、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无明显现象,记录的现象与事实相符,不符合题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