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光与眼睛 练习 2021-2022学年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上册(word版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粤版八年级上第三章光与眼睛优生能力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生活现象的图片中不能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 B C D
A.云层中霞光万丈B.探照灯耀眼刺目
C.巡警队队列齐整D.水中筷子向上弯折
2. 一条光线斜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如果入射光的方向保持不变,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入射角增大10°,则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成直角。

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是()A.10°B.35°C.45°D.55°
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诗句中与所涉及的物理知识不一致的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光的直线传播
B.“飞云倚岫心常在,明月沉潭
....影不流”——光的反射
C.“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光的折射
D.“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

天上有行云,人在云里行
.....。

”——平面镜成像4.光污染已成为21世纪人们关注的问题。

如图,大楼外墙涂
上艳丽的红色,邻居终日享受光污染。

如果将墙壁做成凹凸不平的
面,其作用之一可以使照射到墙壁上的太阳光变成散射光,达到保
护视力的目的,这是利用了光的()
A.直线传播B.漫反射
C.镜面反射 D.折射
5.小丽同学暑假和爸爸到漓江旅游后,回家冲洗出江中风景照片,发现江水中倒影部分比景物本身要暗一些,这是由于()
A.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 B.眼睛的一种习惯性感觉
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 D.冲洗照片质量有问题
6.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若把蜡烛从原来位置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则所成清晰的像—定是()
A.实像B.放大的C.倒立的D.缩小的
7.关于实像和虚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都是由实际光组成,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组成,故成实像时有光进入人眼,成虚像时没有光进人人眼
B.虚像都是放大的、实像都是缩小的
C.实像能用光屏接收,虚像不能用光屏接收
D.实像可用照相机拍下来,虚像不能用照相机拍下来
8.如右图所示,是某校安装在教室前的摄像头与所拍摄
的中考考场录像中的画面。

已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
同,若最前排的同学距离摄像头的距离为2m,则你认为该摄
像头的镜头的焦距可能为()
A.1.5 m B.1 m C.0.2 m D.3m
9.光学器件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投影仪上的投影片与镜头的距离稍大于镜头的焦距
B.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距镜头二倍焦距以外
C.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地图到放大镜的距离应大于一倍焦距
D.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
10.小华做实验时,拿起一个装满水的烧瓶,透过烧瓶看到了讲台上老师倒立缩小的像。

下列光学器材中,与上述现象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放大镜B.平面镜C.投影仪D.照相机
11.常见的视力缺陷有近视和远视.右图是一位同学的眼球
成像示意图,他的视力缺陷类型及矫正视力需要配戴的透镜种类
是()
A.远视眼,凸透镜 B.远视眼,凹透镜
C.近视眼,凸透镜 D.近视眼,凹透镜
二、填空题:
1.如图,是小孔成像的原理图,它的成像原理是,若小孔是方形的,所
成像的形状(填“会”或“不会”)
改变。

2.如图,梳妆台前放置着一束鲜花,
我们在平面镜中也看到了镜子中的花,这是由于光的_______现象形成的。


果把鲜花向后移动1m,则镜子中的花与鲜花的距离增大m。

3气象学上曾出现“三个太阳”竞争辉的奇观。

天空中一圈内红外紫的日
晕围绕在太阳周围,形成水平光环,太阳匿身于薄云之中,似隐似现。

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雨雪天气之后,主要原因是由于空气中的水珠或冰晶对太阳光
发生了而造成,两侧的两个小太阳是太阳的。

4.在浙江工业大学工业设计毕业展上,一款由学生设计
的太阳能煲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

如图为该同学在为与会
的参观者用该种太阳能煲烤制面包。

那么你认为该太阳能煲周
围的透明镜片是,你猜想的理由
是。

5.青州石刻在山东青州市龙兴寺佛教造像窖中被大规模发现。


土造像达四百余尊,为佛教考古史上罕见,这一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
考古新发现之一。

前后被发现的青州石刻多达八百余尊,如图为一考古专家在用放大镜观察检查石刻表面的伤痕,这时他看到的像是(填像的性
质)。

如果在文物上有两条裂纹,其夹角是1°,已知该放大镜的放大
倍数是10倍,则他看到的角是度。

6.老式电影放映机,在它工作时,可以把胶片上的图像投放到白
色的电影银幕上,则你认为该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与我们所学习过的成像原理相同。

7.近视患者和远视患者佩戴眼镜的目的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眼镜使光发生,把物体的像成在人眼球中的上。

近视眼患者的眼睛度数加深后,晶状体会变(选填“厚”或“薄”),为了校正视力,应该配戴作用更强的凹透镜。

5.一束太阳光通过一块红色玻璃片后照在白色墙壁上时,光斑的颜色为色;
若再通过一块绿色玻璃片,则墙上的光斑为 色。

三、作图题: 1.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一种不可见光,叫做红外线,用它来传递信息,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我们发现,当不把遥控器对准电视的遥控窗口,按下按钮的时候,有时也可以控制电视。

请你仔细思考,试完成光路。

2.如图所示,是一条经水面反射后的光线。

请在图中画出其入射光线及与人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 目前,很多城市的居民楼道中都装有感应照明灯。

夜间,当有人通过时自动开启照明,当人通过后自动关闭。

你知道它的原理吗?
四、实验与探究题: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
的两个蜡烛A 和B 、刻度尺、白纸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在寻找蜡烛A 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________ (选填“A ”
或“B ”)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 ,使它与蜡烛A 在玻
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
(2)实验中使用刻度尺的目的是为了测量__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他测量了两蜡烛到玻璃板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上表可得出的结论是 。

他实验三次的好处是 。

(4)移开蜡烛B ,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通过 现象,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2.给你一个平底玻璃杯、足量的水、一支笔、一本书、一个激光手电筒、一小勺面粉。

请你选择适当的器材设计两个个不同的光学实验,并按下表要求填写。

器材
操作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简单解释 例:杯、水、笔
(1)将杯中盛满水(2)将笔竖直插入杯内水中 从侧面看去,笔变“粗”了 光的折射
次数
距离
甲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乙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cm 1
5 5 2
7 7 3 10 10
· 遥控窗口B ·A
甲A B C D

3.小宇利用如图甲所示实验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在用光屏快速确定像的位置时,应将光屏(填“前后”或“左右”)移动,使光屏上承接的像的边缘从模糊到清晰,反复几次后,即可确定像的位置;
(2)如果在实验中将蜡烛和透
镜的位置固定后,无论怎样移动光
屏都得不到像,其原因可能
是(回答一种情况
即可);
(3)如果实验中发现光屏上的
像如图乙所示,在不移动光屏和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左和向(填“上”或“下”)移动可使像成在光屏中间;
(4)在实验中,当观察到光屏上烛焰的像与烛焰自身大小相等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

4.小明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他将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如图甲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缩小倒立的清晰实像,拿开眼镜后,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了。

(1)小明为了使光屏上的像重新变得清晰,在不移动光屏和凸透镜位置的前提下,他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乙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______图,其矫正做法是_______图。

(3)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A.保持在原来位置B.靠近透镜
C.远离透镜D.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使像清晰
参考答案:
一、1. D 解析:仔细观察图片,云层中的霞光和探照灯发出的光线在空气中都是直线传播的;巡警队队列齐整,是根据排队时前面一辆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车,队就排直了的原理,即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根据生活经验,筷子本身是直的,但放到水中看起来就会变弯,这是由于光从水中传入空气中时,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而造成的,该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2:B 解析:我们通过学习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转动平面镜后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恰好成直角,则说明此时反射角及入射角都为45°,阅读题目可知,此时的入射角是由于转动平面镜的镜面,使原来的入射角增大10°后得到的,所以可求得镜面转动前的入射角为35°。

3.C 解析:“山回路转不见君”意思是转过山路看不到朋友的身影,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
4.B 解析:凸凹不平的墙壁对太阳光产生的反射是漫反射,所以人不会感到刺眼(漫反射)
5.A 解析:光射到两种介质表面时,会同时发生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一部分光线折射入水中,所以看到水中所成景物的像变暗
6.B 解析:蜡烛放在离凸透镜20cm的主光轴上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则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把蜡烛从原来位置向透镜方向移动10cm,则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所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7.C 解析: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光屏接受,而虚像是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用光屏承接
8. C 解析:题目中已知摄像头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则该摄像头的工作原理为: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作的。

题目中已知最前排的同学距离摄像头的距离为2m,则她到摄像头的镜头的距离一定大于镜头焦距的2倍,所以计算可知,该镜头的焦距应该小于1 m
9. C 解析:投影仪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A正确;照相机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所以B正确;放大镜是利用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1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原理制成的,所以物距小于1倍焦距,C错;凸透镜可会聚光线,点燃纸屑,所以D正确。

10.D 解析:照相机的成像原理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11.A 解析:根据图可知,光线经该眼球的晶状体折射后相交于视网膜的后方,是远视眼,应该佩戴凸透镜矫正
二、1.光的直线传播不会解析:小孔成像根据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不会受孔的形状的影响
2.反射 2 解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物体远离平面镜1m,则像也远离平面镜1m,像与物体远离2m
3. 折射虚像解析:雨雪天气之后,空气中有残留的小水珠或小冰晶,当太阳光照射到空气中的水珠或冰晶上时,即光从空气中斜射到小水珠或小冰晶表面时,就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人在地面上沿着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看去,就会看到太阳的虚像,从而发生“三个太阳”竞争辉的奇观。

4. 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解析:只有透镜会聚光线后才可以加热面包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1 解析:该专家使用放大镜观察石刻表面的伤痕,通过课本知识的学习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我们可知道看到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虚像。

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的倍数,即对物体进行整体放大,而不会单独放大裂纹的度数,所以裂纹放大后仍是1°
6. 凸透镜 投影仪(幻灯机) 解析:根据生活经验,我们在观看电影时,看到银幕上的像很大,而且像是可以用银幕来承接的,所以所成的像是实像;而电影胶片上的图像要比投放在银幕上的像小的多,所以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实像,与我们所学习过的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所以可以推测电影放映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7.折射 视网膜 厚 发散 解析:本题设置重在考查近视眼的矫正,与上题类似,关涉到我们的学习生活,都是各地中考及平时考试的重点。

近视患者和远视患者的晶状体都不能把像成在视网膜上,佩戴眼镜后射向眼睛晶状体的光通过镜片时发生折射,再射到晶状体上发生二次折射,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眼患者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过强或眼球在前后方向上过长,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方而造成的,所以近视度数加深后,晶状体会变厚;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应该把入射光线进行发散,所以应该配戴发散作用更强的凹透镜。

8.红 黑 解析:透明物体只能透过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当
红光照射到绿色玻璃片上时,所有的红光都被吸收,所以看到光斑为黑色的
三、1. 解析:在本题中红外线在墙面上发生了反射,可把墙面看作是平面镜。

我们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我们所看到的像点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的。

所以反射光线必定与像点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以具体做法是:从遥控点A 向墙面引垂线并在镜后延长至A ´点。


AO = A ´O , A ´即为A 的像。

连接A ´B 交墙面于O ,0B
即为反射光线,然后连接AO 标上箭头即为所求作的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2.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作出入射光线;根据光的折射规
律作出折射光线
3. 当有人经过时,向外辐射的红外线比其他物体多,感应
照明灯探测到红外线,而使灯泡发光
1.(1)A 解析: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位于平面镜的异侧(2)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3)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为了找到普遍规律,排除偶然性 (4)光屏上得不到像 2.
器材 操作方法 可能观察到的现象
简单解释 例:杯、水、笔 (1)将杯中盛满水(2)将笔竖直插入杯内水中 从侧面看去,笔变
“粗”了
光的折射 杯、水、笔 (1)将杯中盛满水(2)将笔斜插入杯内水中 笔杆在水中向上弯

光的折射 杯、水、笔 将笔放在杯子上方 可以看到笔在水中
的倒影 光的反射
杯、水、奶粉、激光手电筒 (1)将杯中盛满水(2)将适量的面粉混入杯内的水中,再用激光斜射入水中 可以看到激光在水中的光路
光的直线
传播 3.(1)前后 解析:应保持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
(2)焦距小于物距(或烛焰(物体)、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
(3)下 解析:根据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可以知道像要上移,蜡烛就应该下移
(4)等于 解析: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也· 遥控窗口B ·A O A ´
为二倍焦距
4.(1)将蜡烛靠近凸透镜解析:去掉凹透镜后,凸透镜对光的折射能力增强,所以应把蜡烛靠近凸透镜,才能使所成的像落在光屏上
(2)B D 解析:远视眼把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凸透镜使光线会聚
(3)B 解析:“取下”近视眼镜后,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能力比较强,把像成在光屏的前方,所以应该把光屏靠近透镜,才能成清晰的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