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感
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有感读书笔记1
其实齐白石的成名主要归功于陈师曾和林风眠,徐悲鸿只是续聘了齐
白石在美术专门学校的教授职务。
1917年,齐白石为了躲避战乱和土匪
掠夺而到北京谋生,在北京琉璃厂南纸铺结识陈师曾,陈师曾当时是京城
著名画家,画坛领袖级人物,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员。
齐白石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又出身贫寒,更没有什么留洋文凭,曾经以做劳力木匠为生
的经历,更成为业界讥讽的笑料。
当时的人们比较看重科举,讲究题榜名
士的画画身份。
齐白石起初学的是八大山人的画法,画风比较粗犷,不受
京城人喜欢,画价很低,还不容易卖出去。
有一天陈师曾到齐白石住处北
京法源寺,对齐白石的篆刻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也指出了其美术作品一些
不足之处,并鼓励齐白石自创风格,不必求媚世俗。
并为其题诗一首,赞
美齐白石画画风格高雅,只是俗人不懂,不要低头求合群。
最重要的是陈
师曾为了提携困顿中的齐白石,在1922年赴日参加东京府应工艺馆的中
日联合绘画展览会,特意捎带齐白石的花卉山水画去参加展览,并全部卖出。
画价从100到250银元不等,是当时齐白石国内卖价的100倍左右。
并且日本人又为陈师曾齐白石两人拍摄了画画过程和生活状况的纪录片,
在东京艺术院放映,反应良好,起到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效果。
北京琉璃
厂的画商们也开始看好齐白石画作的前景,纷纷开始预订画作,准备做一
把投机生意。
从此齐白石在京城一炮打响,卖画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起来。
因陈师曾逢人便夸其画作,又策划展览,齐白石得以跻身于名家的行列。
齐白石对陈师曾也更加感激。
齐白石曾说,"我是永远忘不了他(陈师曾)的;除了陈师曾,懂我画的简直是绝无仅有".陈师曾和齐白石都是湖南人,两人以此成为同乡兼志同道合的朋友。
1927年,六十五岁的齐白石应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现中央美术学院前身)校长林风眠邀请去当教授,因为齐白石认为自己是乡巴佬,到洋学堂
当教授,怕学生笑话看不起,起初一直没有答应,经林风眠和朋友三番五
次的邀请,才应允了。
所以,并不是人们一直传说的,齐白石是靠徐悲鸿
邀请当中央美院教授后成名成家的。
当然,新中国成立以后,徐悲鸿在齐
白石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成为全国首届人代会代表等事上提供了不少的帮助。
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有感读书笔记2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他就很喜欢篆刻。
有一天,他去拜访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说:“你去挑一担础石回家,等这一担石头都变成了泥浆,
你的印就刻好了。
”别的人都以为老篆刻家戏弄齐白石,劝他不要理那老
家伙,齐白右却真的挑了一担础石来,夜以继日地刻着,一边刻,一边拿
古代篆刻艺术品来对照琢磨。
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
不在意,他就那么专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础石越来
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却越来越厚。
最后,一担础石统统都化为泥了,齐白
石也练得了一手好篆刻艺术,他刻的印雄健洗炼,独树一帜,达到了炉火
纯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过生日。
由于齐老是一代宗师,学生朋友来了很多。
从早
到晚,客人络绎不绝,老人笑吟吟地迎来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后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持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着了。
第二天,齐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顾不上吃饭,先到画室去做画,家里人都劝他吃饭,他却不肯歇一歇。
总算五张画画完了,家人都长长的
松了一口气,等着他吃饭。
谁知他摊纸挥毫又继续作起画来。
家里人怕他
累坏了,都说:“您不是已画够五张了吗?怎么还画呀?”
老人轻轻抬起头说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没作画,今天追画几张,以补昨天的‘闲过’”。
说完,他低下头继续作起画来。
正是凭着这种勤奋精神,齐白石老人的画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
的喜爱。
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有感读书笔记3
《朱元璋传》这是曾经的北京市副市长在--期间被批斗致死的一名历
史学家吴晗先生写的一本书。
在北京的时候读完的。
虽说是传记,我感觉
故事传说性不强,叙事性更强。
较少曲折的引人入胜的情节,更多的描述
元末明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
不久前有关明朝历史的一套书--《明朝那
些事儿》被炒得火热,吸引了人们对历史对明朝的兴趣。
自己也看过一些,只是依稀留有一点印象了。
朱元璋不算是少年得志,二十七八了,才因为当了元帅郭子仪的驸马,以此为跳板,开始了自己人生的传奇。
在这之前,他吃尽了苦头,当过乞
丐和尚,什么卑贱的人生都体验过了。
因此造成了在性格上走极端的特点,在历经十多年的征战后,终于扫平了各路势力,开创了大明王朝。
说他个
性极端,是因为他处事残忍,将开国功臣依次屠戮殆尽,对贪官污吏无情
打击。
除了他的残忍嗜杀辛勤工作留给我很深的印象外,我对他酷爱学习
有极强的自制力也是极为佩服。
朱元璋小时候因为穷,没读过书,可是在他条件稍微好转,哪怕是在
当皇帝前的十多年的征战中,也是不忘利用节省出来的时间看书学习,当
皇帝后也依然找到当时的大儒给其讲授经史子集。
最后不仅能写通顺的文章,而且还可以赋诗。
虽然说,时势造英雄,可朱元璋自己的努力好学也
是他成功改变人生的关键因素。
《齐白石的今生今世》,齐白石先生口述的一本自传。
这又是一个励
志的故事传说。
齐白石幼年穷困潦倒,只读了一年私塾就辍学在家帮助务农。
后来因为身体瘦弱不得已而必须学一门手艺为出路,就选择了当一个
木匠。
齐白石小时候很爱读书,在辍学后还经常在放牛务农的间隙读书,
他的母亲居然叹息,说读书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穷苦到这个地步了。
可是因为齐白石自己的机敏好学,在湘潭一带成为一个颇有点名气的能雕
花的木匠,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因为好心人的慧眼识珠,介绍他学画,从
此走上了一代画师的传奇路线。
搞艺术的人必得有过人的天赋才能成功,
可是又有多少有天赋的人,因为没有努力而让自己的天赋埋藏在潜能中,
最后过完黯淡的一生。
齐白石的一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看到他的生活交际圈子一点点地变化,从地方上的画家圈到省里的诗画名家圈,再到全国的知名画家圈。
真
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
其实也很自然,有什么样的追求,有什么样的向往,就会有这么一群志同道合的同道人聚合在一起。
当时的诗社很是流行,往往一群志趣相投爱好文学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成天讲学问吟诗作对,真
是好风雅。
成为一代大师,国际性的大师,不是偶然的。
必然有其异于常人的人格。
齐白石在四五十岁的时候,因为成为知名画家,混在当时的文化圈里,有省部级的大员对其很是赏识,准备向慈禧举荐他当宫廷画师,可以当一
个不小的官员。
齐白石为了人格的独立,没有选择为官,而是继续自己的
写画卖画生涯。
有几个人可以拒绝名利的诱惑,坚守自己的底线与爱好。
如果齐白石当时接受了推荐,入朝为官,也许历史上根本就不会存在他这
一号人了。
现在的读后有感读书笔记越来越有流水账的感觉。
感觉读书太少,思
考太浅。
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有感读书笔记4
首先说齐白石的人品。
齐白石一生靠卖画为生,没有巴结任何权力阶层,也不靠近当官的,虽有几次当官的机会也断然拒绝了。
这在当时卖官
买官横行的时期,甘愿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家是多么的可贵。
日本帝国主义
侵占北京城期间,齐白石闭门谢客,拒绝把画卖给日本军人和日本投机画商,与当时众多汉奸文人投靠洋人献媚逢迎侵略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
现出其崇高的爱国情操,怎能说见利忘义呢。
新中国成立后虽然当选美协
主席人大代表,那也是群团组织,没有工资的,他还是以画画为生,养活
全家。
在《齐白石自述》里面有这样一段话,涉及朋友劝他到日本卖画挣钱
时说"我定居北京快过九个年头啦!近年在国内卖画所得,够我过活的,不
比初到京时的门可罗雀了。
我现在饿了,有米可吃,冷了有煤可烧。
人生
贵知足,糊上嘴,就得了,何必要那么多钱。
反而自受其累呢".从此可以
看出齐白石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还有一件事,齐白石父亲去世,他请好
朋友樊樊山为父母写墓碑,按照樊樊山当时的润格费,悉数给了樊樊山一
百二十多元的笔资,足以看出齐白石不是爱占小便宜的人。
虽然和樊樊山
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还是尊重朋友的劳动成果。
1937年"七七事变"后,齐白石不愿参加日伪举办的什么盛典和饭局,懒得跟日伪汉奸废话,干脆在大门上贴上一张纸条,写了十二个大字"白
石老人心病复作,停止见客".其"心病"二字齐白石觉得用得非常恰当,后
来又在门上贴上"画不卖与官,窃恐不祥",意思是画不卖给当官的,当官
进家对卖画的人不吉利。
后来又声明"绝止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
相",可见齐白石在大是大非上立场鲜明,经济上舍小利取大义。
绝非有些人说的,齐白石是多么在乎蝇头小利的人。
1943年,八十三岁的齐白石看到国破家亡的状况,面对假借买画名义,常来捣乱的人,他毅然在大门口贴上了四个大字"停止卖画".这对一
个以卖画为生的人来说是多么艰难的事。
停止卖画后,对关心齐白石日常生活的朋友询问,齐白石用诗回答,"寿高不死羞为贼,不丑长安做饿饕",意思是说我年龄大了,宁可挨冻受饿,也绝不甘心去取媚日伪汉奸。
表现出齐白石大义凛然的傲骨情操。
虽然停止卖画。
但每天还是画画不断,所画作品分给儿女们保存。
其中不少画作是讽刺挖苦日伪汉奸的佳作。
用老鼠螃蟹等为题材,表现日本帝国主义像老鼠和螃蟹一样偷东西横行霸道。
有人劝齐白石明哲保身,齐白石回答说:"残年战乱,死何足惜,拼着一
条老命,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日伪汉奸为了拉拢齐白石,想让其重新回
到已经是日本人控制的艺术专科学校任教,齐白石断然拒绝,体现出齐白石在国难当头之时的爱国精神。
齐白石老人自传读后有感读书笔记5
自媒体上传说最多的是齐白石的婚姻,传说齐白石结过五次婚,也有说六次的,与事实严重不符。
齐白石一生只有两次婚姻,第一次是结发夫妻,也是童养媳陈春君,一个是先为小妾后成继室夫人的胡宝珠。
1874
年齐白石十二岁,当时的风俗是家里做事的人少,男孩子很小就要娶亲。
女孩子的娘家,因为人口多家境不好,为减轻吃喝负担,又想到女儿总要嫁人,早嫁过去早省心。
所以不少家庭女孩很小便过门到夫家,等到男女双方成人,再同居圆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童养媳。
齐白石也是在这一年娶原配夫人陈春君的,后齐白石到京城,陈春君因舍不得湖南老家的房产田产和需要赡养的公公婆婆而未到北京和齐白石一起生活。
但是,陈春君为齐白石挑选了十八岁的四川姑娘胡宝珠为小妾,照顾齐白石的生活,这
在当时也不算什么新鲜事。
陈春君1940年去世,享年七十九岁。
1941年,齐白石在陈春君逝世一年后,在二十余人的作证下立胡宝珠为继室,这是
齐白石的第二任夫人。
胡宝珠194年病故,时年四十二岁,齐白石八十三岁。
再后是1944年经人介绍一位夏珠女士,顾照齐白石的日常生活,并
非夫妻关系。
这是《齐白石自述》中关于婚姻的解说,应该是比较真实的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