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烟粉虱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生命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型烟粉虱在不同温度下的种群生命表
陈常理;韦茂兔;李明江;沈福泉;杨重卫
【摘要】B型烟粉虱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曲线差异不明显,各温度下卵期、4龄若虫和伪蛹期的死亡率较高,1、2和3龄若虫死亡较少;各温度下B型烟粉虱的内禀增长率(rm)介于0.54~0.95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25 ℃下rm最大,22 ℃下rm最小,讨论了B型烟粉虱的发展趋势和防治对策.
【期刊名称】《浙江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0(000)006
【总页数】3页(P1351-1352,1354)
【关键词】烟粉虱;一品红;实验种群;生命表
【作者】陈常理;韦茂兔;李明江;沈福泉;杨重卫
【作者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12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12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120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1202;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学校,浙江,杭州,3112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436
烟粉虱对我国农作物和园林花卉生产构成严重威胁,在浙江温州、台州和杭州等大部分地区已成为蔬菜、苗木和其它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
我们曾报道温度对烟粉虱
存活率和保护酶系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烟粉虱在不同温度的种群生命表,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昆虫
供试虫源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微所继代饲养种群,2009年3月引进并在人工气候室内(26±1)℃,白天 14 h,晚上 10 h,相对湿度 60% ~70%下饲养,以一品红主流品种中国红千禧为寄主维持种群。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设置
试验在人工气候箱里进行,试验设5个处理温度:22℃,25℃,28℃,31℃和34℃,光照均为白天14 h,晚上黑暗10 h,湿度控制在70%左右。
每个处理设置2个养虫笼,1个作观察试验用,另1个为同步养虫笼备用,每个养虫笼内各放两盆长势基本一致的一品红无虫苗。
观察笼内用微虫笼接虫在倒2叶上,每微虫笼接虫30对,接虫24 h后将成虫去除,查产卵量。
试验重复5次。
每个重复随机选取50粒卵作为观察对象,将多余的卵去除。
为了能产更多的卵,在同步养虫笼里放进批量成虫,48 h后把成虫拍死,并将养虫笼清理干净。
随后,在相同条件下,将这5个温度上羽化的成虫区分雌雄虫,并单头单管分别保存。
取各实验种群初羽化的雌雄1对,用微虫笼接到无虫的一品红幼苗倒 2叶上,试验重复分别为 17,16,17,15,17次。
1.2.2 观察项目
待1龄若虫孵化并固着位置时,对其进行标记并跟踪调查其发育状况。
每天早上8时观察1次,记录发育到1,2,3,4龄若虫、伪蛹以及成虫的数量。
在同样条件下24 h换1次叶片并记录产卵量。
试验过程中,若雄虫死亡,则补加新的雄虫;若雌虫死亡,则该试验处理结束。
1.3 生命表参数的统计
根据B型烟粉虱不同虫态在各温度下的存活率,绘制存活曲线,计算烟粉虱的净
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等参数[1]。
2 结果与分析
2.1 B型烟粉虱的存活曲线
5个温度下B型烟粉虱的存活曲线走势基本相同,存活率总体呈“快、慢、快”的下降趋势(图1)。
羽化前 (卵至伪蛹)发生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卵期、4龄若虫和伪蛹期,而1,2和3龄若虫死亡较少。
卵孵化率低、若虫发育不良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
不同温度下B型烟粉虱成虫羽化后1~7 d存活率相对较高,其后因寿命等原因死亡呈加快态势。
5个温度下1,2和3龄期若虫均有较高的存活率,存活曲线在该时段变化较缓,构筑一个平台,接着进入伪蛹期之后死亡速度加快。
在22℃和31℃下成虫羽化前期死亡率较高,超过40%。
图1 B型烟粉虱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曲线
2.2 B型烟粉虱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分析
根据所得生物学数据计算各生命表参数。
从表1可知,5个温度下B型烟粉虱的
产卵量、内禀增长率 (rm)、世代净生殖率 (R0)、世代平均历期(T)、周限增长率(λ)等生命参数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温度对B型烟粉虱产卵量有极显著影响。
其中,22℃下产卵量最高,达
(157.57±61.88)粒;温度升高则产卵量下降,25℃,28℃,31℃,34℃4个温度下产卵量分别为(79.83±51.70),(75.57±55.45),(48.4±31.82),(46.57±20.60)粒,但这4个温度下的产卵量没有显著性差异。
因此,从设置的5个温度来看,22℃是B型烟粉虱最适的产卵温度。
表1 不同温度B型烟粉虱种群的生命表参数注:表中数值为平均值±标准差,同一
行中含不同大、小写字母分别表示极显著和显著。
温度/℃ 单雌产卵量rm R0 T λ
22 157.57±61.88 A 0.541 4±0.130 9 b 70.24±22.7 4.88±0.92 B 1.93±0.32 b 8 A 8.27±2.47 A 1.73±0.23 b 25 79.83±51.70 B 0.951 7±0.351 6 a
35.56±16.75 B 4.15±1.77 B 2.74±1.03 a 28 75.57±55.45 B 0.774 8±0.278 7 ab 34.24±20.75 B 4.53±1.51 B 2.24±0.70 ab 31 48.40±31.82 B 0.620
0±0.138 3 b 25.28±16.33 B 5.04±0.95 B 1.87±0.27 b 34 46.57±20.60 B
0.648 6±0.155 1 b 22.28±8.00 B
同样地,世代净生殖率、世代平均历期在22℃下最大,分别为70.24±22.78和8.27±2.47;温度升高,世代净生殖率、世代平均历期显著下降。
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反映了生物种群在理想状态下的扩繁能力。
首先,5个温度下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大于0,说明该种群呈明显增长的趋势。
其次通过比较发现,25℃和28℃下两者达到最大,内禀增长率分别为0.951 7±0.351 6和0.774 8±0.278 7,周限增长率分别为2.74±1.03和2.24±0.70,22℃,31℃和34℃下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呈显著下降。
通过内禀增长率、世代平均历期和周限增长率的比较不难看出,25℃和28℃是B 型烟粉虱种群扩繁的最适温度,在该温度下种群增长最快,且世代重叠严重,暴发性最强;其次为31℃和34℃。
3 小结和讨论
种群的内禀增长率主要取决于世代存活率和成虫产卵量,同时又涉及到发育进度等因素。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B型烟粉虱在供试的5个温度下,内禀增长率均较高,显示了烟粉虱种群较广的温度范围以及较强的增长潜力,是该害虫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B型烟粉虱在5个温度下的存活曲线看,B型烟粉虱的死亡主要集中于卵、4龄若虫和伪蛹期,此时是开展化学防治最为有利的时期。
我国江南B型烟粉虱冬季在露地不能越冬,控制保护地初始种群数量和降低种群年龄结构对抑制其种群增长和周年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试验是在室内可控的条件下完成的,食物充足,排除了天敌、雨水冲刷等不良环境条件的影响,所得结果与自然种群动态存在一定的差异;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B型烟粉虱的种群动态及其重要环境因子作用的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综合防治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孝羲.昆虫生态及预测预报[M].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