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习]高三历史二轮复习第1部分模块3第一环节专题突破__串点成线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十四现代世界经济模式的创新与调整
[考纲原文呈现]
1.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俄国十月革命(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斯大林模式”(4)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2.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罗斯福新政(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情揭秘]
课标全国卷近5年考查情况分析和预测
[知识主线]
20世纪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局面,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互相影响,都发生很大变化。
线索1 30年代:(1)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并逐渐形成高度集中的斯大林模式。
线索 2 50-60年代:(1)西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出现“黄金时代”。
(2)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未能彻底打破斯大林模式的束缚。
线索3 70年代:(1)美国和西欧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现象,各国立即进行政策调整,发展出“混合经济”和建立“福利国家”。
(2)苏联勃列日涅夫改革以失败告终。
线索4 80年代:(1)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起来。
(2)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线索5 90年代:(1)“新经济”时代使美国经济出现持续增长。
(2)苏联解体证明了斯大林模式的失败,中国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考点一列宁领导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探索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1928年,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两个钾矿矿井,一个由苏联自主建设,另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
这反映出苏联在工业化初期( )
A.缺少基本的技术基础
B.突破了计划经济指令的制约
C.依赖外资建设重工业
D.采用新经济政策的某些做法
解析:选D。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
材料反映了苏联按照国家计划在乌拉尔地区建设钾矿的行为,不涉及技术基础,也没有违背计划经济指令,排除A、B两项;一个由苏联自行建设,一个由德国公司负责,不能体现完全依赖外资,排除C项;德国公司负责与新经济政策在工业上的措施类似,故D项正确。
全国卷对本专题的考查有以下几点:一是选择的考点都是主干知识,二是突出对体现改革、
创新内容的考查,特别是新经济政策的影响、地位尤需关注。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和平夺权→暴力革命,直接过渡→间接过渡
1.十月革命胜利——建立社会主义政权
(1)原因: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一环;一战激化了国内矛盾;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巩固的工农联盟。
(2)过程
①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形成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
②《四月提纲》:提出将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指明了革命发展的道路。
③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的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使布尔什维克党改变策略,决定进行武装起义。
④彼得格勒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⑤建立政权:颁布《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3)两阶段: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由和平过渡到暴力夺权。
(4)三变化: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①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②革命任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③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起义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追随理想的实验
(1)背景: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2)内容:农业——余粮征集制;工业——工业国有化;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具备某些共产主义的特征,否定商品货币和市场规律。
(4)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最大限度地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带来的弊端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引发了政治、经济危机。
3.新经济政策——面对现实的实验
(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经济政治危机。
(2)内容:农业——粮食税;工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3)特点: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逐步、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
(4)意义:①表明苏俄探索出了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1.四大史观认识十月革命
(1)革命史观: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了无产阶级专政,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全球史观(整体史观):给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明史观: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
(4)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
2.战时共产主义VS新经济政策VS罗斯福新政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政策,它的主要特点之一是违反经济规律,否定商品货币关系,靠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
(2)新经济政策主要新在承认商品货币关系,按经济规律办事。
它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中的“新”:从新理论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市场理念;后
者利用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凯恩斯主义)。
从新特点方面来看,前者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后者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
(4)经济体制的调整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是一个基本规律。
新经济政策之所以成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斯大林体制之所以失败,根源就在于是否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知道练什么、怎么练
1.(2017·山东烟台联考)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
”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
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
C.“搞错了”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
D.“重建”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解析:选C。
俄国在十月革命前经历了资本主义阶段,故A项错误;列宁主张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发展资本主义,不是积极发展资本主义,故B项错误;1921年前苏俄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脱离了国情,故C项正确;“重建”的手段是利用市场手段发展经济,故D项错误。
2.(2017·四川乐山期中)1921年列宁指出:“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而提高生产力是我们党纲规定的紧迫的基本任务”。
该政策之所以会“同下层脱节”,客观上是因为俄国当时( )
A.地主富农反抗强烈B.计划体制脱离了国情
C.小农经济尚占优势 D.撇开市场搞集体农庄
解析:选C。
“我们上层制定的经济政策同下层脱节,它没有促成生产力的提高”反映的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其中的余粮收集制损害了农民的利益,与地主和富农无关,故A项错误;计划体制开始于1925年,故B项错误;由于苏联小农经济占优势,实行余粮收集损害了农民利益,故C项正确;集体农庄开始于1927年,故D项错误。
考点二斯大林时代——回归理想、开创工业化新模式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1.(2016·高考全国甲卷)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
4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
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 )
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
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
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
解析:选B。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信息。
材料的核心信息是1932年以后美国人对苏联的关注增多了,因为这一时期苏联的工业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而美国深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人希望从苏联的建设中找到解决经济危机的办法,故选B项。
A项错误,经济危机并未波及苏联,故排除。
C项与美国农业生产的相对过剩矛盾,美国不需要考虑这一问题,故排除。
D项与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矛盾,排除。
2.(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1930年苏联粮食产量为835.4亿千克,1931年降至694.8亿千克;1930年苏联粮食出口483亿千克,1931年增至518亿千克。
这表明苏联( ) A.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奉献
B.农业投入不足造成粮食供不应求
C.粮食减产严重制约工业发展速度
D.农业集体化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
解析:选A。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苏联工业化的相关史实分析。
斯大林执政时期,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从1930年、1931年苏联的粮食产量与出口量分析,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太多,说明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A 项符合题意;苏联农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B项错误;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迅速成为工业强国,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为国家工业化建设作出的贡献,D项不能全面体现材料主旨,故排除。
针对本考点,一是要注意其背景、内容、特点和影响,二是客观评价,不能只强调其消极一面,还应看到其产生的特殊背景,开创了在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模式,对二战胜利及战后苏联重建的积极作用。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单一公有、计划经济、优先重工业
1.确立
(1)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1925年12月,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
(2)实行农业集体化运动:为苏联工业化的实现提供了条件,但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业生产力。
(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2.主要表现: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与专制。
3.评价
(1)积极:使苏联能够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国资源,建立、健全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
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消极: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消费品生产;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弊端成为苏联后来解体的重要原因。
1.苏联历史上三大不同的农业政策及其作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余粮收集制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从劳动人民手中取走的太多,强行近乎无偿地收集农民的粮食,挫伤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后期引起农民的不满。
(2)新经济政策的粮食税制度规定,农民按国家规定交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归个人所有。
这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巩固了工农联盟,是小农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3)斯大林模式下的农业集体化,基本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过度牺牲农民利益以支援重工业发展,导致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农业生产总值滑坡。
2.斯大林回归共产主义理想的实验
斯大林恢复了被列宁否定的军事共产主义体制。
具体表现为:第一,实行农业全盘集体化,剥夺了农民生产经营的独立自主权;第二,取消市场机制,实行指令性计划,实行高速度的重工业化、军事工业化,这种做法使苏联成为军事强国,但是也造成居民日用消费品的严重短缺,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第三,贯彻“阶级斗争尖锐化理论”,加强专政,在国内实施大规模镇压,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指令性的、军事动员型的计划经济体制——“斯大林模式”。
——知道练什么、怎么练
1.(2017·山西大同质检)《全球通史》:“(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
”促成当时西方“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
A.苏联五年计划使人民富裕
B.自由经济模式的弊端无法克服
C.急于摆脱经济危机的困境
D.计划经济是医治经济危机良方
解析:选C。
苏联五年计划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人民生活水平提
高有限,故A项错误;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就表明,自由经济模式的弊端是可以克服的,故B项错误;当时西方国家正遭受大危机的困扰,自由市场调节的失灵使得西方“态度转变”,关注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计划经济有其弊端,不是医治经济危机良方,故D 项错误。
2.(2017·四川眉山、广安、遂宁联考)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他对社会主义认识的变化,基于( )
A.对斯大林背弃列宁新经济政策做法的赞赏
B.对美国与苏联经济发展状况巨大反差的反思
C.对苏联即将遭到德国法西斯侵略的同情
D.对斯大林高度集权政治体制问题的担忧
解析:选B。
新经济政策在1928年已经结束,故A项错误;1934年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二次到苏联正值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肆虐的时候,苏联则正处于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迅速发展,正是这种对比促使他对两国产生反思,故B项正确;苏德战争要到1941年才会出现,故C项错误;此时维尔斯是欣赏斯大林体制的,故D项错误。
考点三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改革——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2013·高考北京卷)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但这些结论与史实不相符。
史实与结论之间不能形成完整的逻辑关系,只有C史实与结论能够形成相对准确的逻辑关系。
因此正确的答案选C。
对于二战后苏联的改革,要注意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涅夫改革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调整,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并非局部改革,而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即放弃社会主义原则。
三者从根本上来说都是失败的,但前两者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而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则在于缺乏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社会主义的大方向。
这启示我们:改革要实事求是,从本国国情出发;改革不能背离社会主义的原则和方向;社会主义改革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坚持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等。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侧重农业、突出工业、背离社会主义原则
1.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
(1)过程
①《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使苏联变成松散的邦联。
②“八一九”事件后苏联国家政权性质发生质变。
③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
(2)原因
①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根深蒂固。
②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③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推行的“和平演变”战略。
1.四大角度破解苏联的三次改革
(1)知识角度: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苏联多次进行改革的根源。
赫鲁晓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农业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侧重于工业方面,二者都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尔巴乔夫制定经济发展的加速战略,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最终以苏联解体而告终。
斯大林模式是苏联解体的历史根源。
(2)史观角度:从全球史观的角度考虑,在苏联社会主义改革时期,全球经济的发展呈现出“半球化”的发展模式,即世界上主要存在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二者互相斗争、此消彼长可以带来很多值得深思的经验和教训。
(3)热点角度:中国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模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活力。
从这一现实热点出发,对苏联改革留下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总结和深思是非常有必要的。
(4)误区角度:戈尔巴乔夫改革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斯大林模式的弊端长期得不到纠正,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矛盾和问题,戈尔巴乔夫改革激化了这些矛盾,从而导致苏联解体。
2.七大角度认识苏联建设与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尤其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需要从实际生产力水平出发,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在改革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
(2)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各项工作的首要任务。
(3)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正确处理农业与工业、重工业与轻工业之间的关系,促进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必须坚定地推进民主和法制建设,但不能急于求成、一步登天。
(5)必须正确区分人民群众的正当要求与民族分裂势力的反动行为,对极端民族主义、民族分裂势力决不手软。
(6)社会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要顺应国际潮流,坚持改革开放以学习和借鉴先进的经验
与方法。
但也要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7)执政党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先进性,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知道练什么、怎么练
1.(2017·广东惠州三模)有学者在评论苏联某五年计划时,称它是“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尽管犹豫不决和保守主义不允许改革者的计划得以彻底地实施”“但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
实施这个五年计划的领导人是( )
A.斯大林B.赫鲁晓夫
C.勃列日涅夫 D.戈尔巴乔夫
解析:选C。
“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说明斯大林时代已经成为过去,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改革的重点在于农业,故B项错误;“新办法开始在绝大部分工业企业实行,并波及运输业和其他一些国民经济部门”,可见改革侧重于工业,运用了新经济体制,是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故C项正确;戈尔巴乔夫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对苏联进行全面改革,效果难以说是“最成功”,故D项错误。
2.(2017·山东临沂抽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美国学者福山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称“资本主义与自由民主的现代体制已经超越了历史和意识形态矛盾,……自由民主制度也许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
“历史终结论”出台的历史背景是( )
A.苏东剧变,冷战结束
B.中国认同市场经济模式
C.世贸组织的建立
D.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和理解有效信息的能力。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材料中“自由民主制度”指的是资本主义制度,说它是历史的终结,是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遭受重大挫折回应,故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社会制度无关,故B、C、D三项错误。
考点四经济危机及其应对危机的不同尝试
——明了考什么、怎么考
1.(2015·高考新课标全国Ⅰ卷)1935年8月,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其中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根据原工资水平每月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与该规定属于同一法案的是( )
A.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C.提供农副产品补贴
D.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解析:选B。
本题关键信息是“获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
由材料“规定凡年满65岁的退休人员……一定数额的养老金”,说明对工人退休后的生活保障有明确的规定,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与此相关的是B项;A、D两项是对工业生产的调节,C项是对农业生产的调节,故排除。
2.(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Ⅱ卷)20世纪30年代,美国每周有成千上万的人去电影院,轻歌曼舞的幻想型影片备受欢迎,当红童星秀兰·邓波儿通常在电影中扮演孤儿去感化富人。
这一现象( )
A.表明了新政已使全国重现繁荣的景象
B.体现了民众身陷危机淡定应对的精神
C.反映了民众逃避现实希求慰藉的心态
D.说明了现代主义艺术得到社会的认同
解析:选C。
结合时间“20世纪30年代”及“孤儿”判断A项“重现繁荣”不符合题意;20世纪30年代前期,经济危机严重时,美国示威游行、罢工抗议活动不断,B项中的“淡定应对”不符合史实;结合“幻想型影片”分析,C项符合题意;D项中的“现代主义艺术”不符合“幻想”的特点。
1经济危机:此考点在高考中出现的几率比较高,备考复习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明确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包括直接原因、根本原因等;二是全面理解大危机的影响,特别是对国际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如引起资本主义国家间的贸易战、关税战、金融战等;三是各国
特别是美国应对危机的措施。
2罗斯福新政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备考复习中要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一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主要强调其对国家经济进行全面干预;二是对其内容的分析,如金融、工业、农业、社会保障、社会立法等;三是对其评价,注意运用多种史观进行评价,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整体史观等;四是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五是注意联系苏联和中国的改革进行综合分析。
——清晰记什么、怎么记
核心词:市场自由、自由放任→国家干预、制度创新
1.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
(1)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