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说课稿(推荐3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说课稿第1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优秀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表里的生物》是一篇叙事文,叙述了“我”小时候因为坚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物这一观点,因此笃信父亲的表里有一只活的蝎子的事,表现出童年的“我”善于思考,对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的事。
这篇课文先阐述观点,再列举事例,紧扣单元主题:体会文章是如何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本课思路清晰,心理刻画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具有很好的启发。
(二)教学目标
1.会写“脆、拦”等8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积累“清脆、恐怖”等词语。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指的是什么。
3.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眼中“表里的生物”究竟是指什么。
难点: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是。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法
本课语句优美,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细读品味,整体采用默读方式,以便把握文章内容,感受“我”的种种情绪。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的语言优美简单,记叙的事情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感刻画细致,学生不难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我侧重带领学生在整体上体会列举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以及作者是怎么将这件事写清楚的。
带领学生分析“我”的心理活动和思维逻辑,感受“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和好处。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的教学同时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内容涵盖作者简介,课文生字等内容,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内主要是默读,划出印象深刻的句段,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结合课后习题,进行适当练习,从而掌握本课要学
习的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两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划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和不懂的地方,并思考为什么。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见过钟表吗?(课件展示钟表),有谁知道钟表里面有什么吗?有一个小朋友却认为表里有一个生物,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呢?打开课文,看看谁能最先知道原因。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件展示作者简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印象深刻的地方和不理解的词句,交流理解。
3.出示生字,教师检查生字学习情况。
重点交流的几个字:脆,蟋,蟀。
三、整体感知,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说说文章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
“我”小时候认为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
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的话。
2.思考“我”为什么会有“凡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这个观点,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
通过观察周边的生活环境,“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3.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4.这篇课文除了“我”以外还有哪些人物?
找出关于描写人物的句子,说说课文用了什么方法描写刻画人物。
第二课时
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知道了文中有“我”和父亲两个人物,也让大家找了描写人物的句子,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谁找的描写更全面。
二、深入学习,感悟刻画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个性
1.学生轮流发言,找出描写人物的句子,教师相机补充纠正
2.课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对话描写、心理描写)
3.引导学生思考朗读,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说说自己的理解。
4.指名朗读,将人物当时的内心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学生点评。
“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很痛苦。
”(强烈的好奇感)
“我吓了一跳,蝎子……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弄清缘由后的满
足感)
“我想,大半因为……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富有童真童趣的想法)
5.分角色朗读。
三、总结拓展
1.通过学习,你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总结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不把事情弄清楚决不罢休,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
2.拓展:回忆自己的童年,讲一讲自己童年中的类似经历。
四、课文小结
课文写了“我”小时候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表里有个小蝎子的事,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孩子。
五、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好奇
我父亲的表
(好奇心强、善于观察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说课稿第2篇】
01 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我要先谈一谈对于教材的理解:《表里的生物》主要写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话,从而表现了童年的我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是个善于观察、爱思考的孩子。
本文不仅语言生动有趣,而且内容前后衔接自然,一步一步地把“我”对父亲的表的“认识”展示出来。
02 说学情
只有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六年级的学生已基本适应高年级阅读教学,初步养成独立学习课文的阅读能力。
学生读通句子、读懂课文内容并不困难,但是对于课文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本篇文章叙述质朴,就像与人倾心交谈自己童年的一件难忘的趣事,所以教师授课时尽量营造这种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津津有味地学,兴致勃勃地说。
03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规定、本单元教学特点、单元提示以及我对文本的解读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会“蝎、蟋、蟀、蝈”等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表里的生物”指什么。
2.通过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自学,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探究。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04 说教学重难点
为了达成上述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重难点设置如下:
1.教学重点: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明确“表里的生物”的内涵。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05 说教学方法
良好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根据语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我将以通读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进行教学,同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法。
06 说教学过程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以下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课的第一锤一定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这一环节,我将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式,通过大屏幕出示表内部的,引导学生观察表里面有什么东西。
学生通过观察不难发现,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我将进一步展开引导: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认为表里面有生物,他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就让我们走进《表里的生物》去看一看吧。
通过这样一段话进而引入今天的课题。
设计意图
之所以采取这样的设计,意在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观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顺理成章地引入文章的学习中。
2.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学生可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对课文内容形成初步掌握。
因此我做出如下设计:
首先我将引导学生初读课文,自主识字,遇到不认识的生字词要注意圈点勾画。
学生读完后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重点字词读音和释义,帮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如:蝎、蟋、蟀、蝈……克服生字词问题后引导学生默读全文,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通过再读课文,不难概括出,文章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的故事。
设计意图
学生通过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等阅读障碍,初步感知文章内容,不仅能够培养概括、归纳信息的能力,而且为后续深入研读、赏析品鉴做铺垫。
3.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是整堂课的核心部分,这一环节我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文中出现了两个人物,“我”和爸爸。
我将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并且找一找课文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
学生通过朗读,不难明确,文章在描写人物时主要通过“我”和父亲的对话描写以及对“我”的心理描写。
接着我将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在感悟刻画人物方法的同时,体会人物的个性。
我将以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句子,并且通过
找出的语句分析“我”的形象。
问题1:小时候,“我”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我”得出这一观点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通过抓住句子进行理解不难明确,这是“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体现出“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
问题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画出文中的句子。
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通过朗读可以画出“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父亲不允许我动……因此心里很痛苦”等句子,并由此可见“我”是一个好奇心强的孩子。
问题3: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对父亲提出了哪些问题?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呢?
学生通过抓住“为什么还蒙着一层玻璃呢?”“……我又问。
”“我继续问:为什么……”这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我”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富有探究精神。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可以总结出文章中的“我”是个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的孩子,作者的这些特点都值得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
这样的环节设置层层递进,学生深入文本,与文章产生近距离的对话,通过对文章具体语言的分析,了解了人物形象,也进一步学习了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4.拓展延伸
课程进行到这儿,我需要将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发散。
我将设置小组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就“表里的生物的内涵”这一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思考“表里的生物”深层次的含义。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加之以我的点拨引导,可以得出,“表里的生物”不仅仅只是指“小蝎子”似的表芯,而且也表示“我”美好、珍贵的童年回忆。
设计意图
之所以这样设计,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在作者眼中童年的记忆是人生的珍宝,珍惜童年时光。
5.小结作业
1.小结: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的形式,对本节课的知识内容进行总结。
2.作业:请同学们每人搜集五条有关“探索”的名言警句,下节课一起分享。
设计意图
在这一环节我会带领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再次体会作者善于观察、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做到课内外相结合,强化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07 说板书设计
如图所示,这是我这节课的板书设计,它直观明了地呈现了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表里的生物
我渴求知识善于观察,童年美好回忆
(探究精神)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说课稿第3篇】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2、学习通过语言、心理等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方法。
2、感受童年生活的乐趣,并能主动与别人分享自己的童年生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
教学难点:让学生感受作者是如何写出我的“好奇心强”“善思考”的。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
1、复习重点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板块二:体会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一)例子引路
1、课件出示第17、19自然段。
请生读下面的句子:想想“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语说明你的观点。
2、学生交流并明确交流要求。
3、交流重点:
(1)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抓住“丑恶而恐怖”“美丽的世界”,结合进行对比感受“我”的好奇心强、爱思考。
(2)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抓住“吓了一跳”“愉快”,这种反常的、看似矛盾的表现,感受“我”是个主动探索、爱思考的孩子。
(3)我想,大半因为它有好听的声音吧。
但是一般的蝎子都没有这么好听的声音,也许这里边的蝎子与一般的不同。
学生交流。
老师点拨:“为什么把那样可怕的东西放在这么好的表里?”师生一问一答地表演读。
(二)自学课文,班级交流
1、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2、先自学再合作学习。
3、学生交流,相机点拨。
交流重点:
(1)“不许动”,里边该是什么东西在响呢?……这生物被父亲关在表里,不许小孩子动。
引导学生联系1—9自然段,说说有哪些理由得出这样的结论。
朗读,体会“我”的推论多么奇特而又富有逻辑。
(2)越不许我动,我越想动,但是我又不敢,因此我很痛苦。
这样过了许多天。
父亲一把表放在桌子上,我的眼睛就再也离不开它。
引导抓住“越……越”“痛苦”“许多天”“一再”等词语,感受“我”的好奇心强、执着。
(3)探究与文中父亲的对话。
1、生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只许听,不许动”的关键语句朗读体会,感受人物对话与故事发展之间的关系。
2、师小结这一部分并引导朗读,重点交流第20自然段,想象作者说话的语气并感受“我”说话的艺术,从而体会其天真可爱、爱思考。
(4)这样的话我不知说了多久,也不知道到什么时候才不说了。
生交流。
改写比较:“逐渐长大后,我才知道表里面根本没有小蝎子。
”体会作者语言的妙处,感受留白存意结尾的好处。
板块三:拓展阅读,交流童年故事
1、出示林清玄回忆童年的文章《幸福的开关》。
2、小结后学生交流童年时有趣的经历并鼓励学生动笔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16、表里的生物
好奇心强、爱思考
善于观察、执着
想象力丰富、天真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