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1.2《走向共同富裕》(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走向共同富裕》是人教版部编道德与法治九上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共
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与法治基础知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
一定的了解。

但共同富裕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其理解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
裕的途径。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
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注社会的情感,增强社会
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使命感。

五. 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共同富裕的意义和我国
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2.实践活动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案例资料、视频等。

3.实践活动所需道具、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进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走向共同富裕。

2.呈现(10分钟)
教师简要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让学生对共同富裕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
教师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4.巩固(5分钟)
教师针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点评,总结共同富裕的含义和重要性,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共同富裕问题。

6.小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7.家庭作业(5分钟)
教师布置一道关于共同富裕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并撰写心得体会。

8.板书(5分钟)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份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共同富裕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各环节时间安排:导入5分钟,呈现10分钟,操练10分钟,巩固5分钟,拓展10分钟,小结5分钟,家庭作业5分钟,板书5分钟。

总计50分钟。

在教学《走向共同富裕》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和讨论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总体来说,教学过程较为顺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以下是我的课堂反思和改进措施。

一、课堂反思
1.导入环节:通过播放我国经济发展的视频,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他们迅速进入学习状态。

但导入环节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共同富裕这一主题。

2.呈现环节:在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
径时,我尽量以简洁明了的方式进行讲解,让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而,由于内容较为抽象,部分学生仍存在理解困难。

3.操练环节: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调查问卷、小组讨论等,让学生在
实际操作中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性。

但在活动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影响了教学效果。

4.巩固环节:在点评实践活动时,我尽量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总结共同
富裕的含义和重要性,但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和看法。

这一环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但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他人,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6.小结环节:我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强调共同富裕的
重要性。

但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进一步强化。

7.家庭作业环节:布置了一道关于共同富裕的思考题,让学生课后思考
并撰写心得体会。

这一环节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如何撰写心得体会存在困惑。

8.板书环节:我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简洁明了的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共
同富裕的知识结构。

但板书环节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关注板书内容。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导入环节时间紧张,未能充分引导学生关注共同富裕这一主题。

解决办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可适当延长导入环节的时间,通过更多生动有趣
的例子引导学生关注共同富裕。

2.问题: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的理解存在困难。

解决办法:在呈现环节,尽量用生动形象的例子解释共同富裕的含义,以便学
生更好地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

3.问题:操练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

解决办法:在实践活动时,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问题:巩固环节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巩固所学知识。

解决办法:在巩固环节,尽量留出更多时间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可通过小组合作、问答等形式加强巩固。

5.问题:拓展环节部分学生过于依赖他人,未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解决办法:在拓展环节,注意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
己的观点。

同时,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言。

6.问题:小结环节部分学生对共同富裕的认识仍较模糊。

解决办法: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共同富裕重要性的讲解,可通过举例、分
析等形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共同富裕。

7.问题:家庭作业环节部分学生对如何撰写心得体会存在困惑。

解决办法:在布置家庭作业时,给予明确的写作指导,提供相关素材和参考示例,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

8.问题:板书环节时间紧张,部分学生未能充分关注板书内容。

解决办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注意调整板书环节的时间安排,确保学生有足够
的时间关注板书内容。

同时,尽量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关键信息,提高板书的吸引力。

通过以上反思和改进措施,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
共同富裕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在此基础上,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在教学《走向共同富裕》这一课时,我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实践活动法和讨论
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我设计了以下作业,并邀请了专家对课堂教学进行点评。

一、作业设计
1.请结合教材内容,举例说明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2.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有哪些?请谈谈你的看法。

3.请你关注一位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典型人物,了解其事迹,并简要介
绍其对共同富裕的贡献。

4.请你以小组为单位,调查周围人群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看法,总结大
家的观点,并在课堂上分享。

二、专家点评
1.专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紧密围绕共同富裕这一主题,教学目标
明确,教学方法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共同富裕这一主题,以便更好地过渡到新课。

2.专家指出,在呈现环节,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方式讲解了共同富裕的含
义、意义以及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有助于学生对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但部分内容较为抽象,教师可以通过更多生动的例子和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3.专家认为,操练环节的实践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共同富裕的重要
性。

但在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提高实践活动的效果。

4.专家表示,巩固环节的时间安排较为紧张,但教师通过小组讨论等形
式,让学生较好地巩固了所学知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延长巩固环节的时间,让学生更加充分地回顾和总结。

5.专家认为,拓展环节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共同富裕问
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但在讨论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观点,引导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看法。

6.专家指出,小结环节教师对所学内容进行了简要回顾,强调了共同富
裕的重要性。

但在小结环节,教师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共同富裕的实际意义,激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7.专家认为,家庭作业的设计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
力。

但在布置家庭作业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适当减少作业量,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

8.专家表示,板书环节教师用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了共同富裕的知识结
构,有助于学生梳理和巩固所学内容。

但在板书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关注度,确保他们充分关注板书内容。

综上所述,专家认为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整体较好,但在部分环节仍需改进。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时间安排,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
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此基础上,教师应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