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4 说明文语言-2021年中考语文考前抓大分技法之说明文阅读(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4 说明文语言(解析版)
考点穿透
【题型问法】
1.请分析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或作用。

2.说明文的特点之一是用语准确。

请从下面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做具体分析。

3.简要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请从文中找出具有相同效果的一例。

4.画线句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请结合句子,对此分析。

5.句中的加点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题型分析】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

在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1.准确性。

通常是表示限制、推测等的词语。

表程度:比较、几乎、相当、尤其、稍微、更加、尽量。

表时间:暂时、已知、当时、刚刚、迄今、已经、一直、早已、渐渐。

表范围:一切、部分、全部、总共、少数、大多数。

表估计: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大概。

表频率:经常、常常、屡次、往往、通常、总是、有时。

表限定数量:多、有余、很少等。

2.生动性。

通常是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词语。

【题型答法】
1...……表示限制(或推测等),说明…,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2..…….用了……的修辞方法,把……比作…,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使说明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3.①表态,不能刷;②解释词语本义;③解释词语文中义;④比较改句与原句意思的差别;⑤与原句意思不符(太绝对了,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典例在线
【一、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无人机”英文缩写为“UAV”,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

无人驾驶飞机是一种以无线电遥控或由自身程序控制为主的不载人飞机。

完全意义上的无人机,指的是由无人机平台、任务载荷、起降系统、测控与信息传输系统、操作手等组成的“无人机系统”。

②常见的无人机有三种类型。

第一种是固定翼,顾名思义就是翅膀形状固定,靠通过机翼的风提供升力:第二种是直升机,特点是靠一个或两个主旋翼提供升力:第三种是多旋翼,就是具有四个或者更多主旋翼的直升机。

不同类型的无人机具有不同的优势。

固定翼机飞行速度快、高度高,飞行覆盖面积大,杭风能力强,比较适合全管段巡航、通讯巡航、航拍等工作。

直升飞机飞行速度慢、高度低,比较适合短距
离巡航、高清摄影和对地目标监控与跟踪,还可以定点悬停,在各种情况下均可起降。

多旋翼机体积小、重量轻、噪音小、隐蔽性好,适合多平台、多空间使用,如影视航拍、电力跨线作业等。

③与载人飞机相比,无人机具有体积小、造价低、零伤亡、使用方便、机动性能好、对作战环境要求低、战场生存能力较强等优点,备受世界各国军队的青睐,可以代替传统的有人驾驶飞机执行“3D”的任务即“Dul”(枯燥)“Dirt”(脏)“Dangerous”(危险)的任务。

④无人机用途广泛,被业界完爱有加。

军事上,可用于侦察监视、对地攻击、通讯中继、靶标模拟等,是“得力好伙伴”:民用上,可用于科学研究、气象观测、货物配送、娱乐体验等,是“百变小能手”。

⑤无人机毕竟是机器,其可靠性还取决于系统复杂程度和外部使用环境,无人机系统中任意设备的故障都将影响任务执行,无人机使用的任意环节出现差错都将影响飞行安全,这需要制造商和消费者共同努力。

未来,无人机除了在军事领域发挥出应有的巨大战场影响力和战斗力外,还将在建筑承包、快递行业、服装零售行业、旅游度假业、体育和媒体行业、安保和执法等领域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⑥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双刃剑,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也会给公共安全带来隐患。

可能与飞机相撞。

自2016年以来,上海、重庆、南京等地的国际机场都遭遇过无人机的干扰,动辄就影响百余次航班起降,经济损失巨大。

运送货物途中货物可能掉落。

无人机是-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

⑦我国已经建立无人机技术相关标准,建立健金了无人机飞行相关法律法规,细化了无人机飞行的违法处理办法、安全事故的责任确定等。

这为规范无人机的飞行活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保护公民人身和财产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22. “无人机是一种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它可能会成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句中,“可能”一词可以删除吗?为什么?
【答案】
22.不能删掉。

“可能”表示推测,说明无人机也许会成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删掉后表示-定会成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与实际情况不相付合。

“可能”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此类题通常首先回答“不能删去”,然后从语言准确严密的角度回答。

解释“可能”在文中的含义,“可能”表示推测,说话留有余地,再比较删掉后的变化,如果去掉就成了无人机一定会成为黑客潜在的攻击对象,说法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

最后扣住语言的准确性结尾。

【二、2020年海南省中考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什么要睡觉
袁越
①地球上绝大部分陆生动物都要睡觉,人类自然也不例外。

但动物们为什么非得睡觉呢?睡眠的功能
到底是什么?
②从进化的角度来看,睡眠似乎对动物的生存很不利。

你想啊,动物睡觉时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极为迟钝,很容易被天敌抓住。

如果有动物进化出不睡觉的能力,岂不是会比那些需要睡眠的动物更有生存优势?可惜这样的事例极为罕见,迄今为止尚未在陆生动物中发现过。

③曾经有人相信动物的睡眠需求是由阳光周期决定的,但后续研究发现,即使生活在暗无天日的洞穴中的动物也需要睡觉,这说明睡眠需求和光照周期无关。

④不管真正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知道,硬挺着不睡觉的感觉是很糟糕的。

20世纪60年代,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市的一位名叫兰迪·加德纳的高中生决定挑战一下不睡眠极限,在几位科学家的轮番监督下保持不睡眠长达7天零25分钟,创下了人类不睡觉最长的世界纪录。

据说最后那几天他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问题,具体表现为认知障碍、情绪失控和短期记忆力丧失等等,甚至还出现了幻觉。

但是,结束试验之后他休息了两天就完全恢复了,此后好像也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

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⑤按照这个思路,有些科学家认为,睡眠的主要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废物堆积过多当然不好,但如果堆积时间不长的话,只要通过补觉来清理一下,就能完全恢复原状。

所以一个人偶尔熬个夜不是什么大问题,只有长时间睡眠不足才会对身体有害。

⑥那么,大脑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靠什么来清理呢?答案是脑脊液。

这是一种像水一样清亮的液体,可以在脑组织和脊髓之间自由流动,其功能有点像清洁液,可以通过反复地冲洗将神经细胞产生的废物清理出去。

脑脊液是如何冲进大脑开始“干活”的呢?美国波士顿大学的劳拉·路易斯博士通过实验证明,人类脑脊液的流动和睡眠状态密切相关。

每当志愿者进入深度睡眠,脑脊液就会大量涌入脑组织,开始打扫卫生。

⑦为什么只有在深度睡眠时脑脊液才会流进脑组织中去呢?原来,脑神经在工作时需要消耗大量氧气,这些氧气是被血液带进来的。

人在清醒时(以及在非深度睡眠时)脑神经一直持续放电,耗氧量居高不下,血液必须保持高速流动,并充满整个脑组织,这样才能保证脑神经的氧气供应。

处于深度睡眼阶段时,脑神经元放电模式趋向一致,要么大家一起放电,要么集体同时休眠。

当脑神经集体休眠时,耗氧量快速下降,血液流速降低25%左右,空出的部分则由脑脊液来填补。

换句话说,人类大脑在深度睡眠时放慢了脑神经放电的频率,从而减少了对血液的依赖,脑脊液便可趁机进入大脑,开始清理工作。

睡眠就是通过这种方式为大脑打扫卫生的。

⑧路易斯博士的这项研究成果发表于2019年1月1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她相信,如果未来的科学家们能够掌握控制脑脊液流动的方法,就能动员起人体自身的清洁工,把脑部产生的所有废物全部清理出去,从而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⑨当然,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我们也可以自救,方法就是好好睡觉,别老熬夜了。

(选自《大众健康》,有删改)【链接材料】
新冠肺炎疫情对身体素质的大考,让一样人人皆有的武器备受瞩目——那就是免疫力。

就像机器用一
段时间需要检修一样,睡眠就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维护”时间。

如果总是贪黑、熬夜,健康防线很容易被病毒攻破。

(节选自《读者》)
18. 品读下面两个句子,分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这说明不睡觉造成的损伤似乎
..并不是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

(2)睡眠的主要
..作用可能就是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

【答案】
18. (1)“似乎”有不肯定的意思,表明这个结论只是作者的一种推测,不是经过检验的科学结论。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2)“主要”表限定,说明睡眠的作用不只这一个,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严谨性与周密性。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的掌握与分析能力。

(1)“似乎”,表示后面的内容是不确定的,是推测而来。

如果没有“似乎”一词,则表明“永久性的,很容易恢复”这一结论是肯定的,是经过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

由此可见“似乎”的有无,句子意思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所以“似乎”一词的使用使说明更准确,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2)“主要”起限制作用,突出“清除脑神经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是睡眠众多作用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如果句子没有了这个词,意思就变为作用有且只有这一个,这样就会与事实不相符。

据此可见,这个词是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性的体现。

【三、2020年吉林省中考语文】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甲骨文中的象形字和会意字
①甲骨文中有不少象形字和会意字,形象反映了般商社会客观事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状况,对甲骨文字形体进行考古学研究,是释读甲骨文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②先说一下象形字。

③殷人形象地描摹实物的形状,产生了象形字。

甲骨文的戈字(见如图),上部横道,代表着戈头,竖道是戈松(bì)即戈把,是木头做的。

殷代的戈,戈把长度大概在___17___厘米至1米左右。

甲骨文的戈应源于这种安上木柲的铜戈。

殷墟墓葬出土的铜戈,大多数都只剩下钢戈头,没有木把了。

④简化、线条化表现实物形状,产生了象形字。

甲骨文的牛字(见如图),是简化了的牛头正面形,是牛头线条化的一个表现。

殷墟54号墓出土的铜牛尊,为水牛的形象,体态肥硕,四肢粗短,尾部下垂,目字形眼,眼珠外突,两只大角呈圆弧形向后伸展,双耳上竖。

牛尊身躯布满了纹饰,非常漂亮,可谓国宝级文物。

⑤这是“万”(萬)字(见如图)。

甲骨文萬字像蝎子形,后来借为数字的万字。

殷墟侯家庄M1001号大墓出土一件残骨笄(jī),俗称骨簪子,骨笄顶部的形状,与甲骨文的万字轮廓基本相似,均突出了蝎子头前的一对拱钳。

殷人凭借对客观世界的细致观察,所以才能够造出这样的象形字。

⑥下面我再介绍一些会意字。

⑦这是“为”(為)字(见如图)。

甲骨文的为字,像人手牵着大象,表示有作为的意思。

西北冈王陵区发现两个埋象的坑,一座埋一匹象和一个人。

另一座只埋放一匹象,是亚洲象的幼象。

象的前肢上面还有一只小猪的骨骼。

此坑最值得注意的是什么呢?是象脖子旁有一个铜铃铛,表明了这是被人驯服的象。

殷商时期,中原地区包括安阳一带,气候比现在暖和,也有象活动。

为字的形体及《吕氏春秋》提到“殷人服象,为虐于东夷”的记载,表明殷商人已经能够驯服和驾驭大象了。

⑧这是“夫”字(见如图)。

像人的正面图形,头上有一个簪,也就是笄。

这个字也是会意字,古代的男子成人后要束发加冠的,笄是束发的用具。

⑨殷墟出土了数以千计或上万件骨笄和少量玉笄。

一般来说,贵族用玉石做的笄,普通平民、奴隶用骨笄。

殷代的男子用笄,一般为一人一根。

后冈发掘了一个圆形祭祀坑,里面有三个人牲,头顶插一根骨笄。

我参加发掘的郭家庄M160墓,发现有三个男性殉人,头顶上也只有一根骨笄,说明当时的男子,是一人只用一根骨笄或者玉笄的。

⑩由此可见,甲骨文中的象形文字和会意文字,记载了人类发展的历史,传承了人类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一书,有刪改)18. 品析并写出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殷代的戈,戈把长度大概
..在80厘米至1米左右。

【答案】
18. “大概”表示推测,估计。

因为实物埋于地下年代久远,出土时有残损,在文物考古时,难以得到精准的测量数据,所以用表示推测、估计的词语,这样用语,恰恰体现了作者严谨的科学态度,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密)性。

(围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准确性、严谨(密)性”回答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本义。

“大概”是大约的意思,表估计,不确定。

(2)语境义。

这里指殷代的戈,戈把长度大约在80厘米至1米左右,并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字。

因为实物埋于地下年代久远,出土时有残损,在文物考古时,难以得到精准的测量数据,所以用表示推测、估计的词语。

(3)效果。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科学性。

【四、2020年辽宁本溪、辽阳、葫芦岛中考真题】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废玻璃是一种生活垃圾,它的存在既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增加环境负荷,造成大量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又会带来环境污染,还容易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伤害和不便。

【A】据统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约消耗700-800千克石英砂、100-200千克纯碱和其他化工原料,合计每生产1吨玻璃制品,要用去1.1~1.3吨原料,而且还要消耗大量煤、油和电。

更麻烦的是,废玻璃是一种无法通过焚烧、无法在填埋中自然降解且无法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方法加以分解和处理的废弃物。

有研究表明,玻璃及其制品的自然降解时间可长达4000年。

对于人类社会来说,这种降解速度实在是太过漫长。

【B】另外,玻璃容易破碎,一旦有人或动物试图吞下或舔食玻璃碎片上残存的食物或饮料,就有可能受到严重伤害。

【C】由于玻璃制造和加工等原因,废玻璃中一般含有锌、铜等重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还会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材料二:
①废玻璃根据其来源可分成日用废玻璃(器皿玻璃、灯泡玻璃)和工业废玻璃(平板玻璃、玻璃纤维)。

回收利用废玻璃有什么好处呢?废玻璃加以回收利用,能产生显著的节能减排效益:每回收利用1吨废玻璃,可以节约0.58吨标准煤,减少二氧化碳气体排放1.26吨,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1.16吨。

采用这种处理方式主要集中在包装玻璃容器方面,如啤酒瓶、饮料瓶等。

如果在有效期内提高它们的重复使用次数,不但可以提高利用效率,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以啤酒瓶为例,重复使用一个啤酒瓶所节省的能源可以使40瓦的灯泡持续亮4个小时。

据了解,目前,占玻璃包装容器产量1/3的包装瓶能够被重复使用,我们必须清楚当前所面临能源紧缺问题,如果玻璃厂能充分利用来自各方面的废玻璃这一原料资源,不仅可节约能源及纯碱,而且对改善环境也能起到一定作用,计算虽示,当所用碎玻璃含量占配合料总量的60%时,可减少6%-22%的空气污,并节约6%的能源。

②对于绝大多数废玻璃来说,若要在“来生”重新以玻璃的面目现身,并不像那些废啤酒瓶或是汽水饮料瓶一般“幸运”,它们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材料三:
①英国、丹麦、瑞典、瑞士等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玻璃生产企业和城市居民,点及其他社会公共场所设置废玻璃回收集装箱,进行废玻璃的回收与利用。

英国于1997年底建立了玻璃再生中心,以增大废玻璃的利用率。

在德国的城市居民区,公园、商店、工厂、酒吧和其他地点,共设置了5000多个回收集装箱。

瑞士在其1100多个大小城镇进行定期的废玻璃回收工作。

②几十年来,欧洲多国实施的废玻璃回收计划成效显著。

2012年,欧盟对65%的玻璃包装进行了回收,共有255亿个玻璃瓶和玻璃罐被回收,且回收率稳步增长,比利时和瑞士的玻璃包装回收率接近100%、欧盟对废玻璃的回收远远领先于其他材料。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甚至出现了一种能自动分拣各色玻璃的智能玻璃回收箱。

如按2001年的回收量推算,西欧每年节省46%以上的玻璃原料,在能源节约方面相当可观,因为每回收1吨废玻璃,可节约100千克燃料,而且可减少石英砂的用量,促进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选文有删减)20. 材料二中第②段体现了怎样的语言特色?为什么?
【答案】
第②段体现了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的语言特色,因为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
大多数废玻璃重新回收利用难度很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品析能力。

品析说明文语言,一般从准确性和生动性两个方面来考虑。

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修饰、限制性词语的选用上,如表示时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等方面的修饰限制性副词和数量词词语等。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的运用上。

材料二中第②段用“来生、面目、现身、幸运、下大力气、洗心革面、锻炼”等词来形容“废玻璃”,明显使用了拟人的修辞,语言生动有趣、诙谐,“需要下大力气‘洗心革面’,甚至还要回炉‘锻炼’一番。

”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说明了“废玻璃重新回收利用难度大”的特点,让人浅显易懂。

【五、2020年青海省中考语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青海酸奶
①酸奶作为一种饮品对于青海就如同烤鸭于北京、泡馍于西安一样,成了外地人到青海必品尝的一道“小吃”,不能不说这是青海酸奶的独特魅力所在。

②青海酸奶体现着游牧文化,凝聚着高原群族历史,其体现不仅仅是味道独特,更为重要的是在青海民族饮食历史上,酸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公元641年,文成公主经过青海湖畔的日月山、倒淌河等地进藏的民间故事中,就有关于酸奶的记述。

在可称之为古代藏族社会百科全书的史诗《格萨尔》中,也
有许多关于酸奶的记载。

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
..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③青海酸奶的魅力体现在当地独有的味道、饮尝、包装上。

行走在青海的各个大城小镇的街头巷尾,你会时而发现坐在低矮的板凳或马扎上的大妈、大爷面前摆放着两个篮子,上面盖着纱布,层间玻璃隔开,一边放着一摞空的白瓷碗,配上一罐白砂糖。

这也就是当地最常见的卖酸奶的小摊,两到三元一碗,完全是地道人家自制。

浓度大到凝结在碗里,上面形成一层厚厚的奶皮,点滴金黄的菜籽油,必须用勺子之类舀起送入口中。

这就是被称为最地道的青海酸奶,所以,青海人不说喝酸奶,而说“吃”酸奶。

但品尝起来酸味有点大。

从口感上讲,倒是成品卖的青海老酸奶的味道更适合外地人——一样的浓滑如丝,入口即化,醇香四溢,但少了酸味,却保留了独特的香气!到了青海你会发现当地人对酸奶的偏爱,作为在其他地方的普通饮品,在这里却成为了节日礼品的首选之一。

在当地的街头,你会看到许多人手提礼品盒包装的酸奶走亲戚。

④据业内专家介绍,酸奶的营养价值远远超过新鲜牛(羊)奶。

它含有多种乳酸、乳糖、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酶等。

有胃病的人喝了它,可促进胃酸分泌,食后非但不胀气、腹泻,反而通气、消食。

青海老酸奶不只是简单的酸奶,它代表的是青海三江源地区自然无污染的纯生态绿色食品,酿造过程都不使用任何人工添加剂,属真正的绿色营养食品。

⑤一碗老酸奶,化解千般思。

到青海记得品尝酸奶,感受大自然赐予的美味,体会高原人的浓浓情怀。

25. 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可见,酸奶在青海问世至少
..也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答案】
25. “至少”表示最小的限度,说明酸奶在青海问世的时间肯定要超过一千年,强调了青海酸奶历史
悠久的特点;如果删去,强调意味不足;“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

此题要紧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作答。

“至少”是表示最小的限度,最少的意思,在句中肯定了酸奶在青海问世的时间要超过一千年,突出强调青海酸奶的历史悠久。

删掉后则不能突出这一点,最后强调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准确严密的特点。

【六、2020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4-16 题。

世界上是否存在另一个你 ?
①借助发达的社交网络,跨越多个国家,摄影师弗朗索瓦·布鲁内尔找到了不少陌生人“双胞胎”,并为他们拍下照片。

这些人并非双胞胎,也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但向拥有如同复制的脸庞。

看到这里,你是否也产生了找到另一个自己的冲动?或者开始担心有人会利用自己的“替身”行不轨之事 ?先别着急,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②如今的面部识别技术已经日渐普及到各个领域。

从解锁手机到电子支付,全都可以靠刷脸完成,十分方便快捷。

而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每张脸都是独一无二的基础上,即使是双胞胎的脸也会存在细微差异,更别说两个只是看起来相似的陌生人。

那么,存在与自己大体相似的另一张面孔的概率有多大 ?
③在获得了来自美国军方数据库的40 张不同面孔后,科学家泰根·卢卡斯测量了他们的 8 项关键面部识别特征,例如双眼或双耳间的距离,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这 8 个面部特征在两个人脸上完全匹配的概率小于 1 万亿分之一。

而且一张脸上的特征远不止8 个,要找到你“完美分身”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④虽然完全“复制粘贴”的长相难以出现,但实际上,在全球70多亿人口中,我们不时就能发现两个长相雷同的人,网上也流传着不少和名人撞脸的面孔。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往往只是在整体上给人相像的感觉,如果把细节逐个拆开对比,又会发现不少差异。

这是因为大脑在进行面部识别时,并非逐一分开判断细节( 比如眉毛的弧度、瞳孔的颜色 ) ,而是首先从整体出发,比如发际线轮廓、肤色和五官排布方式,只要大体相, 就能让我们产生“这两个人长得好像”的感觉。

接下来大脑才会关注眼睛、嘴巴和鼻子这些局部特征。

我们的大脑主要通过梭状回面孔区将各个面部特征联系成一个整体 , 这样一来,即使一张脸的局部细节发生改变也能被认出来。

⑤从遗传学角度分析,目前科学家们已经鉴定出了超过50 种可能与面部特征有关的基因,比如从眼睛到鼻根的距离等。

在有限的基因数量下,理论上只要组合次数足够多,就有可能出现相似的情况。

但是一张脸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大,从五官、肤色到毛发在人群中都有着高度多样性,许多特征的形成也并非由单个基因决定,不仅可能有复杂的基因间相互作用,而且还有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⑥总体而言,人脸出现重复的概率是很低的。

2014年一项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研究显示,我们人类的面部特征相比其他动物具有更高的多样性,而这样的演化结果与“看脸”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紧密相关。

⑦比如企鹅在我们看来都是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那如果一只企鹅宝宝混入一大群企鹅中,企鹅爸妈又是如何找到它们的呢 ?如果靠逐一认脸,估计还没找到宝宝,企鹅爸妈就累坏了,好在它们其实是通过声音来识别彼此的,所以在面部特征上并没有发展得多样化。

但人类就不同,面部特征是一般人识别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