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
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一)
历 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
1.周朝初年统治者提出了“明德”“敬德”,就是因为他们认识到“惟天不畀不明厥德”,即天是不会把大命给予不谨慎修德之人的,所以主张“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德”的具体内容逐渐广博,应指( )
A .道
B .礼
C .仁
D .刑
2.1661年,郑成功率军渡过台湾海峡,建立台湾第一个汉人政权,史称明郑时期。

他推行屯田,东南沿海人士与原住民共同赴各地大肆垦荒、耕织,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彰化、云林、新竹等地形成一大批村镇。

这些现象( )
A .丰富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内涵
B .削弱了清朝对闽粵的控制权
C .彻底驱逐了英国来华殖民者
D .冲击了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
3.公元前242年起在罗马大法官中专门设立“外事裁判官”,异邦人的法律地位逐渐得到承认,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诉讼程序。

这反映了古罗马法( )
A .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
B .侧重缓和民族矛盾
C .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
D .案件审理程序复杂
4.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也有的用在宫室建筑上。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

下图为汉代《舂米》拓本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 .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
B .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
C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D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场景
5.西方殖民者对中、南美洲殖民地的掠夺,主要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强迫印第安人从事苦役劳动,开采金银矿藏;二是强占大片土地,建立大型的种植园和畜牧场,驱使印第安人作为奴隶劳动。

16世纪时,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中流行;小麦、马匹、牛等从欧洲来到了美洲;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马铃薯、番茄、花生等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

这表明新航路的开辟( )
①推动世界市场初具规模 ②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③证明了“地圆说”的科学性 ④给美洲人民带来重大灾难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此卷只


不密封
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6.1854年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

1856年英法提出递交国书一项,只是按照西方的国际法惯例行事。

当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时,被他们以国家之间一律平等的理由加以拒绝。

据此可知()
A.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
B.西方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
C.清廷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
D.西方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
7.19世纪晚期,在上海打拼的外地人中,根据不同的籍贯从事不同的行业:宁波人从事买办、店员;广东人则是一群精通外语者、经营零星装饰品的商人和餐馆的老板等;南京人以经营缎子、玉石、钟表和钻石生意为主。

这反映了当时的上海()
A.加强了商业活动的管理
B.外来人口成为居民主体
C.新的阶级成分开始出现
D.快速发展成为中心城市
8.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11家铁路公司缔结经营协定,完成了全英铁路的垄断化。

1921年根据政府法令合并为4个垄断联合组织,控制了全国铁路运输量的95%。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J.P.摩根公司协助铁路业的发展提供融资,垄断了铁路行业。

这些现象说明()A.生产集中根本改变了交通运输方式
B.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生产组织形式变化
C.交通革新成为生产集中的主要动力
D.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9.苏联自1929年开始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在这一运动中有数百万农民被处死或驱赶出家园,其财产则被没收;运动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农业产量在30年代初期降低了30%以上,农村因此出现了严重的饥荒,仅在1932年至1933年期间就有数百万农民被活活饿死。

以上现象客观上反映了()
A.单一公有制的产生
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
C.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D.余粮收集制的扩大
10.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提出:“这个专政的目的,是在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统一中国,有系统地限制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苏维埃的经济建设,提高无产阶级的团结力与觉悟程度,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同中农巩固的联合,以转变到无产阶级的专政。

”此宪法大纲()A.是对中共“一大”纲领的修正
B.巩固了社会主义革命斗争成果
C.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
D.成为中共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
11.克林顿是美国第一位出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第三位遭受国会弹劾的总统,也是仅次于西奥多•罗斯福和约翰•肯尼迪之后的最年轻的美国总统,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之后连任成功的第一位民主党总统。

在克林顿总统的执政下,美国经历了历史上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发展,迎来了“新经济时代”。

这主要得益于()
A.自由竞争市场调节
B.国家干预全面调控
C.紧缩货币削减开支
D.现代科学技术发展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
选择题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

二柄者,刑德也。

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

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则上尊而不侵。


——《韩非子》
材料二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

……故顺情性则弟兄争矣,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

——荀子
材料三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

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

——西塞罗
材料四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

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摘编自叶孝信《中国法制史》
材料五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约束权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

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有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如果同一个人或是由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的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则一切便都完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韩非子的治国理念。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荀子和西塞罗关于法律的认识有什么不同?
(2)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立法司法更多地借鉴了罗马法而不是中华法系,根据所学,结合材料四说明原因。

(3)如何评价材料五中孟德斯鸠的这一学说,举例说明这一学说在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比较分析图甲、图乙,提取一项有关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14.(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初,英国各界对建立养老金制度的呼声日渐高涨。

1908年,自由党领袖赫伯特•阿斯奎斯就任英国首相,社会立法的步伐也随之加快。

阿斯奎斯相信,工业化进程使老年人处境艰难,社会亟须为贫困的老人提供帮助,但问题是,养老金由谁埋单?保守党人约瑟夫•张伯伦建议施行缴费养老金制;而致力于贫困问题研究的社会学家查尔斯•布斯,则主张采用免费养老金制度。

阿斯奎斯本人认可免费原则,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一套复杂的保险体系。

1908年8月《养老金法》获准成为法律。

法令对养老金领取标准做出如下规定:
(一)年满70岁;(二)作为英国公民至少已达20年,并居住在联合王国的土地上;(三)依该法令标志计算的年收入不高于31英镑10先令。

在该法令于1909年1月1日生效时,符合领取标准的老人为49万人(多数是妇女,男性比例约为37.4%)。

而《养老金法》的补贴标准又极低,定为每周1至5先令,这仅相当于一个工人周薪的五分之一。

——侯建新主编《社会经济史评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颁布《养老金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颁布《养老金法》的作用。

15.(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在目前世界历史中,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

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

……我相信,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们抵抗着企图征服他们的掌握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的压力。

我相信,我们必须帮助自由民族通过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安排自己的命运。

我相信,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

——1947年3月杜鲁门在国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1945年后,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都需要安全保障,但是,它们对此的解释各不相同。

1945年后,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

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

——(英)约翰•W•梅森《冷战1945~1991》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杜鲁门此次国会上讲话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美苏对各自“安全保障”认识的区别。

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实现“安全保障”,美国所采取的举措。

16.(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作为一名英国海军将领和伊丽莎白时代最著名的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1541—1596)是第一位完成环球航行的船长。

德雷克大约于1541年出生在英格兰德文郡的塔维斯托克附近,出身于一个贫穷的虔诚新教徒农民家庭。

德雷克的早年时代鲜为人知,但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坚定的新教观念,这使他与天主教西班牙的终身斗争成了事关宗教信仰的事业,当然也与
物质回报有关。

1566年,德雷克参加了一次前往佛得角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远航,遭到西班牙人袭击,五艘船损失了三艘,许多英国船员被杀,这起事件进一步加深了德雷克本已很深的对西班牙人的仇恨。

1577年到1580年,麦哲伦率领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

随着英国和西班牙的公开战争于1585年开始,德雷克参加了发生在1588年进攻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之前的一系列海上作战。

1596年1月,德雷克因病逝于巴拿马。

——(美)弗兰克•萨克雷、约翰•芬德林《世界大历史1689)》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德雷克的航海活动。

2018届云南省曲靖市曲靖一中
高三高考复习质量监测(一)
历史(文)答案
1.B
【解析】
本题考查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根据题意可知,周朝统治者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作为统治思想,强调尚德、敬德,该思想逐渐发展成为西周的礼乐制度。

道家的“道”和儒家的“仁”以及法家的“刑”均不是西周的统治思想,故排除A、C、D项。

故选B。

【点睛】
西周的礼乐制度在西周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作为典章制度,它是社会政治制度的体现,是维护上层建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人与人交往中的礼节仪式。

2.A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台湾的开发。

郑成功对了台湾的开发,没有削弱清朝对闽粤的控制权,故排除B 项;郑成功开发台湾的时候英国没有来华的殖民者,故排除C项;题意没有体现台湾和大陆进行贸易的内容,因此没有冲击传统的闭关锁国政策,故排除D项。

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促进了台湾社会和经济的进步,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丰富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内涵,故选A。

3.A
【解析】
本题考查了罗马法。

题意主要反映了罗马法的发展,没有体现民族矛盾的内容,故排除B项;罗马万民法是在公民法的基础上形成的,而不是秉承习惯法的基本原则,故排除C项;罗马法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诉讼程序,但并不能说明案件审理程序复杂,故排除D项。

根据“外事裁判官在司法实践中,一方面创制了以外事裁判官告示为主体的万民法,另一方面创立了审理涉外案件的诉讼程序”可知罗马法具有开放、灵活的特点,故选A。

【点睛】
罗马万民法在不触动原有公民法体系的前提下,广泛借鉴了外邦人的法规,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变得简洁灵活且实用有效,成为巩固罗马统治的重要工具。

4.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汉代的田庄经济。

工商食官的手工业是在西周时期,故排除A项;根据画像砖的内容可以看出是多人协作进行手工业劳动,不是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也不是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故排除C、D。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汉代符合集体协作进行手工业劳动的是地主田庄经济,故选B。

【点睛】
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

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5.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题意中体现了西欧殖民者对美洲的掠夺和商品物种的交流,没有涉及到世界市场形成的内容,也不能证明“地圆说”的科学性,所以①③的说法是错误的,故排除A、B、D项;美洲和其他地区商品物种的交流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所以②的说法正确;根据“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在美洲的土著居民中流行”以及西欧殖民者的掠夺可知新航库开辟给美洲人民带来了重大灾难,所以④的说法正确。

故选C。

6.A
【解析】
本题考查了晚晴的外交。

英法按照国际法惯例行事,并未假借国际法制造战争借口,故排除B项;题意反映了清朝“天朝上国”的高高在上的心态,并没有利用近代外交抗衡西方,故排除C项;西方提出修约是为了获取更多的侵略权益,而不是挑战满清统治的合法性,故排除D项。

根据“英法向清政府提出修约要求,遭到清政府断然拒绝”、“满清朝廷提出见皇帝需要磕头”可知清廷拒不承认西方的平等地位,故选A。

7.D
【解析】
本题考查了近代上海的发展。

题意中没有体现政府对上海商业活动的管理,故排除A项;虽然大量外地人涌入上海打拼,但不能体现外来人口成为居民主体,故排除B项;外地人是按照籍贯从事不同的行业,而不是出现新的阶级成分,故排除C项。

根据题意可知,宁波人、广东人、南京人等各地的外地人都涌入上海打拼,说明上海开始成为一个新兴的中心城市,故选D。

8.B
【解析】
本题考查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根据题意可知,生产的集中并没有改变铁路运输这个交通运输方式,故排除A项;英国铁路垄断的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而不是交通革新和自由贸易政策,故排除C、D项。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垄断组织开始形成,所以英国铁路行业垄断现象的形成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选B。

【点睛】
随着工业的大发展,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了垄断组织。

19世纪中期以来,现代意义上的公司日渐成为工商业组织的支配形式,资本家纷纷通过兼并或联合的方式组成垄断组织,控制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价格和市场,赚取高额利润。

9.C
【解析】
本题考查了斯大林模式。

题意体现了苏联的农业集体化,不是单一公有制的产生,故排除A 项;新经济政策随着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已经不再执行,故排除B项;余粮收集制的执行是在1918—1921年,故排除D项。

根据“1929年开始强行推动农业集体化运动”、“运动也造成农业生产的急剧下降”、“有数百万农民被活活饿死”并结合所学可知反映了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故选C。

10.C
【解析】
本题考查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对中共“一大”纲领进行修正的是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纲领,故排除A项;当时我国并没有建成社会主义,故排除B项;根据所学内容可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根本大法,但并不是中共的指导思想,故排除D 项;根据“消灭一切封建残余,赶走帝国主义列强在华的势力……团结广大贫农群众在他的周围”可知该宪法大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革命热情,故选C。

11.D
【解析】
本题考查了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实行于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之前,故排除A项;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已经说明国家干预全面调控政策的失灵,故排除B项;面对滞胀的出现,美国里根政府采用紧缩货币削减开支的政策缓解了通货膨胀和生产停滞,但却造成了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和高贸易逆差的局面,故排除C项。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克林顿政府采用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依靠现代科技的发展,大力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使美国迎来了“新经济时代”,故选D。

12.(1)理念:君主要以法治国,厉行赏罚。

影响:对中国专制主义政治体制的建立和秦的统一,都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治思想被儒学吸收,成为维护专制政权的工具。

不同:法律的起源:荀子认为法律出自圣人,而西塞罗认为法律基于自然。

法律的作用:荀子认为法律的作用是让人拥有美德,而西塞罗认为法律的功用是维护正义。

(2)原因:罗马法是基于商品经济的法律,有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

包含这些观念的罗马法更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3)评价:这一学说是古代希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影响:1912年,根据这一学说,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行三权分立。

【解析】
(1)根据“治民无常,唯治为法”、“二柄者,刑德也”可知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并厉行赏罚。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对秦的统一和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起到了重大作用;其法学思想也被儒家思想所吸收,形成了外儒内法的统治思想。

根据“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可知荀子认为法律起源自圣人,而西塞罗则认为法律起源自自然。

根据“化礼义则让乎国人矣”、“法是一种自然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衡量正义和非正义的标准”可知荀子认为法律的作用是让人拥有美德,而西塞罗认为法律的功用是维护正义。

(2)根据材料四和所学内容可知,基于商品经济的罗马法与基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中华法系相比,有法律面前公民一律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的观念。

包含这些观念的罗马法更符合资产阶级的需要。

(3)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可知,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学说,通过权力之间的相互制衡以防止专制权力。

这一腊、罗马政治理论的发展,它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按照三权分立原则构建了中华民国的政治体制。

13.示例:信息:自古以来,各国政治发展中都出现过典型的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都推进了社会的发展(或符合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才是最好的)。

说明:唐朝三省六部职权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它们之间相互牵制,互相监督,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重要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全面发展,达到封建社会的顶峰。

美国三权分立制度实行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有利于反对封建专制,维持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促进美国迅速崛起,最终发展成为世界超级大国。

(其他答案合理,能自圆其说,论证充分,可酌情给分)
【解析】
根据所学内容可知,甲图反映的是我国唐代的三省六部制,乙图反映的是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

三省六部制通过行政分工提高了行政效率,是封建官僚机构形成严密的整体;但三省的分工也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帝专权。

美国的三权分立实现了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民主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无论是三省六部制还是三权分立体制,都适应了当时政治经济发展的趋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此也说明,政治制度并没有高下之分,只要是符合国情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治制度就是最好的。

14.(1)背景:工业文明促进社会进步,改善生活水平,产生了更多老年人;无法就业的老龄人员越来越多,社会养老问题凸显;英国代议制逐步发展完善,开展致力于解决养老年人问题的社会立法;主张免费养老金制度的思想受到采纳。

(2)作用:一定程度缓和了社会养老问题,调节了社会矛盾;打破了长期以来依靠个人自助和社会慈善养老的传统,具有创新性;为后来福利制度的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养老金法》规定的年龄标准过高,补贴标准极低,受益群体有限,具有一定局限性。

【解析】
(1)根据“工业化进程使老年人处境艰难,社会亟须为贫困的老人提供帮助”、“阿斯奎斯本人认可免费原则,认为没有必要建立一套复杂的保险体系”可知英国颁布《养老金法》的背景是随着工业文明的进步,英国产生了大量处境艰难的老年人,社会养老问题凸显,而且随着英国代议制民主的日渐完善,致力于解决老年人问题的社会立法得到开展,免费养老金制度的思想得到采纳。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养老金法》的颁布,通过免费发放养老金的方式暂时缓解了英国老年人的问题,调节了社会矛盾,为后来的社会福利制度提供了借鉴。

但《养老金法》中规定的年龄标准过高,补贴标准较低,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15.(1)背景:欧洲衰落,美苏两国实力增强;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冲突日趋严重;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激化矛盾;土耳其、希腊出现政治经济危机。

(2)不同认识:苏联的安全保障是边界安全;美国的安全保障是开放的世界。

美国的举措:提出针对苏联的“杜鲁门主义”;推行“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倡导建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解析】
(1)根据“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各自由民族……我们的帮助主要是通过经济和财政的支持,这对于经济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进程来说,是必要的”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杜鲁门的此次国会讲话实际上是杜鲁门主义的体现,讲话的背景主要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欧洲走向衰落,美苏实力大增,美苏之间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丘吉尔的“铁幕演说”计划了这种矛盾,加之此时土耳其、希腊出现政治经济危机等。

(2)根据“苏联仍是一个地区性强国,“安全”对其而言意味着它的边界上都是一些“友好的”邻国。

而美国是一个全球性的经济大国,“安全”对其而言则意味着一个金钱、货物和人才都能自由交换的开放的世界”可知由于苏联和美国之间国家实力和立场的不同使它们对待“安全”的定义也
是不同的,苏联侧重于边界安全,而美国侧重于构建一个开放的世界。

为了遏制苏联,构建一个对它而言“安全”的世界,美国提出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了“北约”,构建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并倡导建立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

【点睛】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制,即雅尔塔体制,它勾画出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随着战争的结束,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冲突日益加剧,昔日盟友反目成仇。

16.(1)背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航海要道;宗教改革后,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矛盾尖锐;英国资本主义不断发展;黑奴贸易兴起。

(2)评述:促使全球联系更为紧密;打败西班牙,奠定英国海上强国的地位;有利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速了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航海活动的过程实际上是英国对外殖民的过程。

【解析】
(1)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德雷克出生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所以他环球航行的背景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和葡萄牙垄断了东西方的航海要道。

根据“他从他父亲那里继承了坚定的新教观念,这使他与天主教西班牙的终身斗争成了事关宗教信仰的事业”、“德雷克参加了一次前往佛得角群岛和西印度群岛的奴隶贸易远航”可知宗教改革中,新教国家与天主教国家矛盾尖锐,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奴隶贸易兴起也是德雷克完成环球航行的背景。

(2)根据材料内容可知,德雷克的航海行动主要是参与奴隶贸易和与西班牙之间的海战以及完成环球航行。

所以他的航海行动有利于促进世界的联系,为英国打败西班牙,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和促进资本主义发展有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奠定英国的海上强国地位。

因此德雷克的航海行动实际上反映了英国的对外殖民扩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