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和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
一、解答题
1.1/12+ 1/20+ 1/30+ 1/42+ 1/56+ 1/72+ 1/90.
2.1/4+ 1/28+ 1/70+ 1/130+…+ 1/9700
3.(5+6)/(5×6)- (6+7)/(6×7)+ (7+8)/(7×8)- (8+9)/(8×9)+ (9+10)/(9×10).
4.已知甲、乙、丙三个班总人数的比为3:4:2,甲班男、女生的比为5:4,丙班男、女生的比为2:1,而且三个班所有男生和所有女生的比为13:14,请问:
(1)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
(2)如果甲班男生比乙班女生少12人,那么甲、乙、丙三个班各有多少人?
5.小明从甲地到乙地,去时每小时走5千米,回来时每小时走7千米,来回共用4小时,小明去时用了多长时间?
6.冬冬从家去学校,平时总是7:50到校,有一天他起晚了,结果晚出发了10分钟,为了不至于迟到,他将速度提高了五分之一,跑步前往学校,最后在7:55到校,请问:冬冬这天是几点出发的?
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在A、B之间不断往返行驶.甲车到达B 地后,在B地停留了2个小时,然后返回A地;乙车到达A地后,马上返回B地;两车在返回的途中相遇了,相遇的地点距离B地288千米.已知甲车的速度是每小时60千米,乙车的速度是每小时40千米.请问: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8.有两种不同形状的纸板,一种是正方形的,另一种是长方形的,正方形纸板的总数与长方形纸板的总数之比是1:2.用这些纸板做成一些竖式和横式的无盖纸盒.正好将纸板用完.问在所做的纸盒中,竖式纸盒的总数与横式纸盒的总数之比是多少?
9.如图1中的短除式所示,一个自然数被8除余1,所得的商被8除也余1,再把第二次所得的商被8除后余7,最后得到的商是a.图2中的短除式表明:这个自然数被17除余4,所得的商被17除余15,最后得到的商是a的2倍.求这个自然数.
10.在浓度为40%的酒精溶液中加入5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多少千克纯酒精,浓度才能变为50%?
11.两个杯子里分别装有浓度为40%与10%的盐水,将这两杯盐水倒在一起混合后,盐水浓度变为30%.若再加入300克20%的盐水,浓度变为25%.请问:原有40%的盐水是多少克?
12.甲、乙两种商品,甲商品的成本是125元,乙商品的成本比甲商品低16%,现有以下三种销售方案:
(1)甲商品按30%的利润率定价,乙商品按40%的利润率定价;
(2)甲、乙都以35%的利润率定价;
(3)甲、乙的定价都是155元.
请问:选择哪种方案最赚钱?这时能盈利多少元?
13.用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块拼成如图所示的立体图形,问该图形的表面积是多
少平方厘米?
14.(1)如图,将4块棱长为1的正方体木块排成一排,拼成一个长方体.那
么拼合后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4个正方体的表面积之和少了多少?
(2)一个正方体形状的木块,棱长为1,如图所示,将其切成两个长方体,这两部分的表面积总和是多少?如果在此基础上再切4刀,将其切成大大小小共18块长方体.这18块长方体表面积总和又是多少?
2012年北京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答案
一、解答题
1. 【考点】:分数的简便计算.
【分析】:1/12= 1/3- 1/4,
1/20= 1/4- 1/5,
1/30= 1/5- 1/6

由此进行化简求解.
【解答】:解:1/12+ 1/20+ 1/30+ 1/42+ 1/56+ 1/72+ 1/90,
=(1/3-1/4)+(1/4-1/5)+(1/5-1/6)+…+(1/9-1/10),
=1/3-1/4+1/4-1/5+1/5-1/6+…+1/9-1/0,
=1/3-1/10,
=7/30
【点评】:本题通过分数裂项,找出化简的方法,进而求解.
2. 【考点】:分数的巧算.
【分析】:根据1/4= 1/(1×4)= 1/3×(1- 1/4),1/28= 1/3×( 1/4- 1/7),1/70= 1/3×( 1/7- 1/10)…,再提取公因数1/3,括号里面的数相加减最后剩下(1- 1/100),再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即可.【解答】:解:1/4+ 1/28+ 1/70+ 1/130+…+ 1/9700,
=1/(1×4)+1/(4×7)+1/(7×10)+1/(10×13)+…+1/(97×100)
=1/3×(1-1/4+1/4-1/7+1/7-1/10+…+1/97-1/100),
=1/3×(1-1/100),
=1/3×99/100,
=33/100.
【点评】:解决本题要分析数据选择适合的方法计算.
3. 【考点】:分数的巧算.
【分析】:因为(a+b)/ab=1/a+1/b,所以将算式中的数先写成这种形式,能结合的结合,再进行加减计算.
【解答】:解:(5+6)/(5×6)- (6+7)/(6×7)+ (7+8)/(7×8)- (8+9)/(8×9)+ (9+10)/(9×10),
=1/5+1/6-1/6-1/7+1/7+1/8-1/8-1/9+1/9+1/10,
=1/5+1/10,
=3/10.
【点评】:解决本题主要依据:(a+b)/ab= 1/a+ 1/b,将算式进行简算.
4. 【考点】:按比例分配.
【分析】:(1)所有男女比为13:14,13+14=27份,甲乙丙人数比为3:4:2=9:12:6,总份数也是(9+12+6)=27份,对应甲班男、女生的比为5:4,丙班男、女生的比为
2:1=4:2,从而对应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3-5-4):(14-4-2);化成最简整数比即可;(2)由于甲班男、女生的比为5:4,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8,则甲班男生和乙班女生的比为5:8,差为12人,则相差(8-5)份,用12÷(8-5)可求出1份的人数,甲乙丙人数比为9:12:6,即甲班有9份,乙班有12份,丙班有6份,然后分别求出即可.【解答】:解:(1)所有男女比为13:14,13+14=27份,
甲乙丙人数比为3:4:2=9:12:6,
甲班男女比5:4,丙班男女比2:1=4:2,
则乙班男、女比为(13-5-4):(14-4-2)=1:2;
(2)乙班男、女比为(13-5-4):(14-4-2)=1:2=4:8,
则甲班男生和乙班女生的比为5:8,差为12人,则相差(8-5)份,
每份:12÷(8-5)=4(人)
甲班:4×9=36(人);
乙班:4×12=48(人);
丙班:4×6=24(人);
答:乙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1:2,甲班有36人、乙班有48人、丙班有24人.
【点评】:此题较难,属于复杂的按比例分配应用题,解答此题应认真分析题意,弄清题中数量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给出的比进行转化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5.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两步需要逆思考).
【分析】:本题可列方程进行解答,设甲地到乙地为x千米,则去时用时为x/5小时,回来是用时x/7小时,一共用了4小时,由此等量关系可列方程x/5+ x/7=4.
【解答】:解:设甲地到乙地为x千米,则可列方程:
x/5+ x/7=4.
12x/35=4
12x=140
x=112
3
÷5=7/3(小时);
故小明去时用时:112
3
答:小明去时用了7/3小时.
【点评】:本题要注意找对等量关系,即来回的路程是一样的.
6. 【考点】:简单的行程问题.
【分析】:原来的速度看成单位“1”,现在的速度就是1+ 1/5= 6/5;原来速度与现在的速度比是5:6,总路程相同,那么它们用的时间比就是6:5;因为现在比原来少用了5分钟,则1份就是5分钟,实际用了5×5=25(分),再从7:55先前推算25分钟即可.
【解答】:解:1+1/5=6/5;
原来速度与现在的速度比是5:6,总路程相同,
它们用的时间比就是6:5;
7时55分-7时50分=5分;
6-5=1(份);
1份是5分钟,所以现在用的时间就是:
5×5=25(分);
7时55分-25分=7时30分;
答:冬冬这天是7时30分出发.
【点评】:本题关键是根据速度的比找出时间之间的比,再根据提前到校的时间求出现在所用的时间,进而求出出发的时刻.
7. 【考点】:相遇问题.
【分析】:根据题意两车在返回的途中相遇了,相遇的地点距离B地288千米.可知相遇时甲行了一个全程加上288米,乙行了两个全程减去288米,这是由于在B地停留了2个小时,甲与乙的时间差,先设A、B两地相距x千米,列方程解答即可.
【解答】:解:设A、B两地相距x千米,
(2x-288)/40-(x+288)/60=2,
3×(2x-288)-2×(x+288)=2×120,
6x-288×3-2x-288×2=2×120,
4x-288×5+288×5=240+288×5,
4x÷4=1680÷4,
x=420,
答:A、B两地相距420千米.
【点评】:此题关键是根据甲车到达B地后,在B地停留了2个小时,即是甲与乙的时间差,再根据各自行的路程除以速度是各自用的时间,相差2小时,列出方程解出即可.
8. 【考点】:比的意义;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
【分析】:竖式纸盒要用1个正方形纸板和4个长方形纸板,横式纸盒要用2个正方形纸板和3个长方形纸板,设竖式纸盒有x个,横式纸盒有y个,根据题意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设竖式纸盒有x个,横式纸盒有y个,那么
正方形纸板一共有(x+2y)个,长方形纸板一共有(4x+3y)个,根据题意可得:
(x+2y):(4x+3y)=1:2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等式的性质解得:
x:y=1:2
答:坚式纸盒的总数与横式纸盒的总数之比是1:2.
【故答案为】:1:2..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比的意义,应结合题意,认真分析,解答即可.
9. 【考点】:带余除法.
【分析】: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关系式,由最后的商逐步推回到原来的自然数,需要一定的逆向思考能力.
【解答】:解: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由图1得所求的自然数为:8×[8×(8a+7)+1]+1,
由图2得所求的自然数为:17×(2a×17+15)+4,
由以上可得方程:
8×[8×(8a+7)+1]+1=17×(2a×17+15)+4,
8×(64a+57)+1=17×(34a+15)+4,
512a+457=578a+259,
66a=198,
a=3;
把a=3代入8×[8×(8a+7)+1]+1得:
8×[8×(8a+7)+1]+1=512a+457=512×3+457=1993.
答:这个自然数为1993.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的关系式,由最后的商逐步推回到原来的自然数,依此得到方程:8×[8×(8a+7)+1]+1=17×(2a×17+15)+4.
10. 【考点】:浓度问题.
【分析】:设原来盐水为x千克,则原溶液中盐的质量x×40%,加入水后盐的质量不变但溶液质量增加,所以可求出原来盐水的质量;同样加入盐后盐的质量=x×40%+y,溶液质量=x+5+Y,从而依据浓度公式列式求解.
【解答】:解:设原来有盐水x克,
40%x÷(x+5)=30%,
0.4x=0.3×(x+5),
0.4x=0.3x+1.5,
0.1x=1.5,
x=15;
设再加入y克盐,
(15×40%+y)÷(15+5+y)=50%,
6+y=0.5×(20+y),
6+y-0.5y=10+0.5y-0.5y,
6+0.5y-6=10-6,
0.5y÷0.5=4÷0.5,
y=8,
答:再加入8千克盐,可使盐水的浓度提高到5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关键先求原来盐水的重量.
11. 【考点】:浓度问题.
【分析】:先给个名称好区分.“40%的盐水”称为“甲盐水”,“10%的盐水”称为“乙盐水”,“20%的盐水”称为“丙盐水”.甲盐水和乙盐水的重量比是:(30%-10%):(40%-30%)=2:1,甲乙混合后的盐水和丙盐水的重量比是:(25%-20%):(30%-25%)=1:1,所以甲盐水和乙盐水共300克.由此即可求得甲种盐水的质量.
【解答】: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得:
甲盐水和乙盐水的重量比是:(30%-10%):(40%-30%)=2:1
甲乙混合后的盐水和丙盐水的重量比是:(25%-20%):(30%-25%)=1:1,
所以甲盐水和乙盐水等于丙盐水的重量为:300克,
2+1=3,
300×2/3=200(克).
答:原有40%的盐水200克.
【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浓度的比等于溶液质量的比,从而求得溶液质量的推理方法.
12. 【考点】:最优化问题.
【分析】:商品的成本是125元,乙商品的成本比甲商品低16%,即乙的成本是甲的1-16%,则乙的成本为125×(1-16%)=105元,然后根据三种不同的销售方案按成本×利润率=利润分别计算出(1)(2)(2)方案的利润,然后再根据定价-成本求出方案三的利润即能确定择哪种方案最赚钱,能盈利多少元.
【解答】:解:乙的成本为:
125×(1-16%)
=125×84%,
=105(元).
方案一的利润为:
125×30%+105×40%
=37.5+42,
=79.5(元);
方案二的利润为:
(125+105)×35%
=230×35%,
=80.5(元);
方案三的利润为:
(155-125)+(155-105)
=30+50,
=80(元).
80.5元>80元>79.5元.
答:选择方案二最赚钱,这时能盈利80.5元.
【点评】:首先求出乙的成本,然后根据成本与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计算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13. 【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分析】:(1)不管叠多高,上下两面的表面积都是3×3=9个面;
(2)再看前后左右四个面,都是2×3+1=7个面.
【解答】:解:1×1×(9×2+7×4),
=1×(18+28),
=46(平方厘米);
答:该图形的表面积是46平方厘米.
【点评】:此题也可通过数图形,我们可以直接数出总共有46个面,每个面面积为1平方厘米,这样总共的表面积就是46平方厘米.
14. 【考点】:简单的立方体切拼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拼组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比原来减少了6个小正方体的面的面积,由此即可解答;
(2)每切一刀,就增加2个正方体的面,所以这两部分的表面积之和就是8个正方体的面的面积之和;在此基础上再切4刀后,表面积比原来又增加了8个小正方体的面,由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1)6×1×1=6,
答:拼组后表面积减少了6.
(2)切一刀,得到的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之和是:1×1×(6+2)=8;
再切4刀,则表面积之和是:1×1×(6+10)=16;
答:切一刀后,表面积之和是8,再切4刀后,表面积之和是16.
【点评】:抓住正方体的切割特点,得出每切1刀增加的表面积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