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

合集下载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F.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G.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解析】 例句与F项均为动词活用作名词,A、B两项属于名作动,C项形容词作动词,D、E两项“险远”“幽暗”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G项“侧”为名词作状语。
C.焉①而人之所罕至焉②然力足以至焉
D.故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解析】A项①于:介词,在;②于:介词,对。B项①以:连词,因为,表因果关系;②以:连词,且,表并列关系。C项两个“焉”都是代词,相当于“那里”。D项①故:名词,缘故;②故:连词,表结果,所以。
【答案】C
4.与“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中“传”活用类型相同的一项是()
B.有志矣,不随以止也——有了志向,又不盲目地跟随他人而停止前进。
C.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那些幽暗的使人昏惑不辨的地方,却没有外物帮助他。
D.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情况。
提示:C项“至于”应译为“到了”。
答案:C
11.“此余之所得也”一句,总括了作者的游览体会,不属于“之所得”的一项是( )
2、用作副词
1)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②“乃”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
五、异义词
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

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

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了解许多所不知道的道理。

知识的力量让你沉醉,甘愿深陷其中并发现宝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乃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⑴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复习《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汇总(学生用)学习目标:1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掌握此文中主要的实虚词、通假字、实词活用、文言句式等知识点;2 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准确地翻译原文中的句子,做到“信、达、雅”;3 对原文的习作技巧、思想内容作更加深入的理解;4 通过上述内容的复习巩固,促进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升。

5在再次研读读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汇总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二虚词。

结合具体语境,按照组别,把各个虚词的用法和意义写出来。

1234567891213(三)其(四)乃1(五)则1234(六)以123456789可以1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足以12以故1(七)为12(八)者(九)也123……者,……也123(十)盖1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2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十一)夫123(十二)何1(十三)于12345于是1(十四)所12所以1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十五)既1(十六)焉123(十七)然(十八)遂1(十九)矣1(二十)哉1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廿一)且1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三、通假字。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1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区别:华花四、一词多义。

解释下列多义词在句中的意思(一)其:⑴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③指示代词那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⑵语气副词:①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②反诘语气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③婉商语气还是如:吾其.还也④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二)胜:⑴shēng ①尽如:何可胜.道也哉/刑人如恐不胜.②禁得住,能承受如:沛公不胜.杯杓⑵shèng ①胜利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胜过、超过如:日出江花红胜.火③优美的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三)道1、有碑仆道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4、何可胜道也哉动5、策之不以其道6、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7、何可胜道.也哉(四)盖1、日初出大如车盖2、盖失强援,不能独完3、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4、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五)文1、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2、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3、属予作文以记之4、文过饰非动词,(六)然1、至于颠覆,理固宜然2、吴广以为然3、有穴窈然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七)相1物以相之2将焉用彼相矣3公欲相鲍叔4相道之不察兮5已薄禄相6时相遣归五. 实词活用。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

这篇文章通过记游来发表议论,阐述治学处事的道理,给后人以诸多启示。

一、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 年 12 月 18 日-1086 年 5 月 21 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在文学上,王安石具有突出成就。

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2、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二、字词解释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谓,称。

2、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3、而卒葬之:卒,最终。

4、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5、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庐冢,屋舍和坟墓。

6、距其院东五里:距,距离。

7、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

古代称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阴”。

8、有碑仆道:仆,倒。

9、其文漫灭:漫灭,模糊不清。

10、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

1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谬,错误。

12、有穴窈然: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

13、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14、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拥,持、拿。

15、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见到的景象。

16、有怠而欲出者:怠,懈怠。

1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18、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十分之一。

19、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左右,周围。

20、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

21、方是时:方,当、正在。

2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23、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责怪。

24、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这里有尽情享受的意思。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知识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东西。

你只是你只是浅尝辄止,那么只会觉得枯燥乏味,像对待任务似的应付学习。

但你如果深入探索,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奇妙,了解许多所不知道的道理。

知识的力量让你沉醉,甘愿深陷其中并发现宝藏。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游褒禅山记文言知识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词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泛指求学的人,指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是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原因”。

今义: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

为单音词连用。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

6.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古义:周围; 今义:左和右两方面、支配、表示概数等7.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达到,动词;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三、一词多义1.乃①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②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③ 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 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主张)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③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胜过)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纹)③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④文过饰非(掩饰)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如此,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然而,但是)6.舍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②而操舍鞍马,仗舟楫(动词,舍弃)③舍相如广成传舍(动词,安排住宿)④客舍青青柳色新(名词,宿舍、旅店)7.以①由山上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介词,在、从)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连词,表并列,并且)③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顺承,就,便,或不译)④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与“故”组成固定结构,表因果,因此)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与“所”组成固定结构,表原因,……的原因)8.其⑴始舍于其址。

游褒禅山记字词梳理

游褒禅山记字词梳理

叹息、感慨
主谓之间
使……错误 说出名字
尽。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的原因 求学的人 谨慎取舍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慨那古代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把那些有关的传说弄 错于是不能说出真名,怎么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 取舍的原因。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筑舍居住 最终 因为这个缘故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 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 也。 表停顿 所说的 墓旁庐舍 表判断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这里筑舍居住,并且最终葬在那里;因为这 个缘故,这之后就称呼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的墓旁庐 舍。 因为 是(在) 山南水北 倒伏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 同“纹”图案和 文 花纹 漫灭,因风化剥落而模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 糊不清 只 念 之“华”者,盖音谬也。 大概,发语词 错误 距离那禅院向东五里,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是在华山南面而命名它。距离山洞一百 多步,有一座碑倒在路上,上面的花纹因风化剥落而模糊不清,碑上只有那字还认得 出来,就是“花山”。现在将“华”念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声音读错了。
表顺承 介词,向 从旁边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 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形作动,走 幽深的样子 形作名,深度 到尽头 这之下那个山洞平坦而空旷,有山泉从侧面涌出,于是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 这就是所说的“前洞”。从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 十分寒冷,询问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即使喜欢游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称它是 “后洞”。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总结王春光一.生字词:⑴庐冢.(zhǒng)青冢⑵谬.(mi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谬种流传⑶窈.然(yǎo)窈窕(yǎo tiǎo)⑷咎.(jiù)既往不咎咎由自取⑸瑰.怪(guī)二.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甫三.词类活用: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名→动筑屋定居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名→动命名3.有泉侧.出侧:名→状从侧面4.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动向上走5.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名深度穷:形→动走到尽头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见:动→名见到的景象7.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名到达的人8.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动照明9.往往有得.得:动→名心得,收获10.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名艰险偏远的地方11.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幽暗昏惑:形→名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12.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尽:形→动用尽13.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使动使……错,弄错传:动→名流传的文字名:名→动指识其本名四.古今异义词:1.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字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非常古:不寻常,不平凡今:程度副词,很,十分3.于是..余有叹焉于是古:于,介词,对;是,代词,这件事今:顺承连词,表示后一件事紧接着前一件事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所以古:……的原因学者古:研究学问的人今:因果连词,表结果今: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五.特殊句式:1.判断句: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⑵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⑷此余之所得也⑸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介宾短语后置句: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⑵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2.省略句:⑴有碑仆(于)道⑵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⑶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⑷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六.一词多义:1.其:⑴代词: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他们如: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②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如: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③指示代词那如: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⑵语气副词:①推测语气大概如:其.皆出于此乎②反诘语气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③婉商语气还是如:吾其.还也④期望语气一定如:尔其.无忘乃父之志⑶助词:无意义如: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2.胜:⑴shēng ①尽如:何可胜.道也哉/刑人如恐不胜.②禁得住,能承受如:沛公不胜.杯杓⑵shèng ①胜利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②胜过、超过如:日出江花红胜.火③优美的如: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3.道:⑴道路如:有碑仆道.⑶方法如:策之不以其道.⑷说、讲如:何可胜道.也哉⑸取道如: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有翻译)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有翻译)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有翻译)第一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有翻译)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一、实词1、道① 有碑仆道:【有一块石碑倒在路旁】【道:道路,名词】② 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得完呢!】【道:说,动词】2、名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

】【名:命名、取名,名词作动词】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情况)】【名:说出名字,名词作动词】二、虚词1、其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那,代词,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② 距其院东五里:【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那,代词,指代慧空禅院】③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只有从它(仆碑)上面残存的字还能辨认出,叫做“花山”】【它,代词,代仆碑】④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问它的深度,连那些爱好游玩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前“其”,代词,代“穴”;后“其”,代词,代好游者】⑤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大概洞内越深的地方,来到的游客就越少了。

】【前“其”,它,代词,指代后洞;后“其”,那些,代词,代游客】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它,代词,指华山洞】⑦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个主张退出的人】【前一个“其”,助词,不译;后一个“其”,那个,指示代词】⑧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自己,代词,指作者】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入而广泛】【他们,代词,指代“古之人”】⑩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谁还能嘲笑他吗?】【难道,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2、以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这样称呼它】【因为,介词】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我与四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③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我的体力还足够(用来)前进,火把还足够(用来)继续照明。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

《游褒禅山记》重点字词及翻译翻译褒禅山也称为华山。

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儿的山脚下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

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旁庐舍。

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阳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

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上,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

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平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

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

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

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

”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

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

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

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

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而我也后悔自己跟他出来,未能尽情享受游山的乐趣。

对于这件事我有所感慨。

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没有不探究、思考到的。

那(路)平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路)不平坦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

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贵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没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

(虽然)有了意志,也不随从别人而停止(不前),然而量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

有了意志与力量,也不盲从别人而有所懈怠,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没有必要的物件来支持,也不能到达。

游褒禅山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重点知识点归纳

游褒禅山记重点知识点归纳《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的一篇游记。

这篇文章通过叙述作者和同伴游褒禅山的经历,阐述了治学处世都要有坚强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道理。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重点知识点的归纳:一、文学常识1、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

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

2、文体这是一篇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

二、重点字词1、实词(1)“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2)“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3)“谬”:弄错,使错。

(4)“穷”:走到尽头。

2、虚词(1)“其”:①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代词,代指“我们”);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代词,他们);③其孰能讥之乎(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

(2)“以”: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②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连词,表修饰);③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并且)。

三、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四、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义:十分之一。

今义:数字“11”。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义:不平常。

今义:程度副词,很,十分。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达。

今义:表示另提一事。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古义: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

今义: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五、词类活用1、始舍于其址(舍:名词用作动词,居住)2、名之曰褒禅(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3、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4、问其深(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5、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形容词用作动词,走到尽头)6、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7、而其见愈奇(见:动词用作名词,见到的景象)8、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错;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六、特殊句式1、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字词注释版

游褒禅山记字词注释版

石家庄精英中学学生早读 (语文1) 使用时间:2016.01.27高三文 第1页 (共4页) 高三文 第 2页 (共4页)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和尚】慧褒始.【.开始、最初】舍.【.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于其址.【山脚】【状语后置句】,而卒.【死】葬【于】之;以故..【因为这个缘故;因此】其后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曰“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lúzhǒng】也。

【句式: 判断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表判断,有“为”“是”的意思】华山之阳.【山南水北为阳】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也。

【句式:判断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pū】【倒】【于】道【句式:省略句】,其文【指碑】】漫灭..【模糊、磨灭】,独.【只有】其为文【指石碑上残存的文字】犹可识.【辨识】,曰“花山”。

今言“华【huā】”如“华【huá】实”之“华【huá】”者,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大概】音谬.【错误】也。

其.【指华山前洞】下平旷..【平坦开阔】,有泉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出,而记游者甚众.【多】,所谓前洞也。

由.【沿着】山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上.【名词作动词,向上走】五六里,有穴【xué】窈.【.y .ǎ.o .】.然.【深远幽暗的样子】,入之甚寒,问其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则其.【那些】好游者不能穷.【形容词作动词,走到头】也,谓之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拿着火把】以.【相当于“而”,表修饰关系】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愈奇。

有怠【懈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将要】尽.【烧完、燃尽】。

”遂与之俱.【一起】出。

盖.【大概】余所至.【到达的地方】,比好游者尚不能..【不及,比不上】十一..【古今:十分之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大概】其又深,则其至.【动词作名词,到达的人】又加.【更】少矣。

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

高中语文文言文《游褒禅山记》知识点归纳《游褒禅山记》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址、卒: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山脚;死后)2、以、故: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因为;缘故)3、以、乃、阳: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因为;是;山的南面)4、盖、谬: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大概;错误)5、者:而记游者甚众(……的人)6、窈然:有穴窈然(深远幽暗的样子)7、怠:有怠而欲出者(懈怠)8、且:不出,火且尽(将要)9、盖、十一:盖余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大概;十分之一)10、既、或、咎、其、极: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既:已经;或:有人;咎:责怪;其:自己;极:尽情享受)11、得: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心得,收获)12、以: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能至也(因为)13、以: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14、然: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但是)15、其:其孰能讥之乎(难道)16、以、悲: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因此,由此;感叹)17、胜道:何可胜道也哉(说得完,说得清楚)二、通假字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父:通"甫",字)三、一词多义1、乃:①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是)②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却)③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④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2、道:①有碑仆道(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③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制度)④何可胜道也哉(说)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3、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伞)②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仰慕,若水之归海(超过)③盖失强援,不能独完(大概)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恐怕)4、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木纹)④文过饰非(装点,掩盖)5、然:①至于颠覆,理固宜然(这样)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是)四、词类活用1、舍: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名作动,筑舍定居)2、名:以故其后名之曰(名作动(命名)3、名: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名作动,命名)4、深、穷: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作名,深度。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数词,分数,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整数,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同寻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治学的人,泛指一切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对于这种情况。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到达。

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词类活用1、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2、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3、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5、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上行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10、问其深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尽头。

13、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昏惑:使动,使……迷乱。

1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一)实词1. 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兽(动词,观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直观(名词,景象)3. 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夫①夫夷以近(句首发语词,不译)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代词,那)5. 然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谬①盖音谬也(错,错误)②后世之谬其传也(使动,使……错,弄错)7. 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二)虚词1.以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介词,因为)⑵无物以相之(介词,来,用来)⑶险以远(连词,而且,表并列。

《游褒禅山记》重点实词归纳

《游褒禅山记》重点实词归纳

《游褒禅山记》重点实词归纳名盖当时未有雁荡之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名达于缙绅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以故其后名之曰不能名其一处也操虽托名汉相欲就公子之名诏赐抚臣名马衣缎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名一钱文文理有疏密文质彬彬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文曰:初平山人身无分文文深网密文恬武嬉文修武偃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文武双全温文尔雅进众贼环而进进,与操遇于赤壁于是相如前进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就在东门大街上,三进三间进德修业于是忌进孙子于威王是进亦忧,退亦忧虽欲言无可进者奇居为奇货有奇字素无备者大将军邓骘奇其才今日违情义,恐此事非奇1舟首尾八分有奇而其见愈奇出奇制胜凡损卒七万五千有奇而有奇若此,前未一探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好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于是与亮情好日密青春作伴好还乡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出月出惊山鸟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因出己虫,纳比笼中其出人也远矣殚其地之出自荷钱出水之日有怠而欲出者入不敷出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何必出世入世之面目说要化我去出家永和初,出为何间相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后孟尝君出记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水落而石出者敌出不意,大惊扰花杂五色,六出极屋极有窗以达气至治之极,邻国相望初极侠,才通人_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耳目欲极声色之好一肌一容,尽态极妍观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予观夫巴陵胜状因入京师,观太学2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大王见臣列观世界观是每个人都有的世人皆观公子执辔侯生摄彼衣冠,……不让,以观公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始俟异日观云尔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求求剑若此求人可使报秦者归而求救国之策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安求其能千里也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赵氏求救于齐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绝不如早与之绝而绝江河哀转久绝邑人来此绝境惨绝人寰绝处逢生悲痛欲绝绝技山登绝顶我为峰绝无此意五绝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不如早与之绝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西人绝技,尤莫逾画佛印绝类弥勒真黄山绝胜处而心目力俱穷,绝无踪响3险险以远,则至者少,臣密言:臣以险釁,夙遭闵凶吾与汝毕力平险阴险毒辣险遭不测此乃荣贼心计险极巧极之处江山险固,沃野万里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石钟山记》重点实词归纳云《水经》云:云山雾罩“……”云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世皆谓天门云黄河远上白云间天下云集响应云云众生至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至纤至悉也至若春和景明一日晌午,谍报敌骑至送之至湖口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寡助之至,亲戚畔之至其可人之口者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察徐而察之明察秋毫大小之狱,虽不能察向察众人之议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微察公子,公子颜色愈和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适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贫贱有此女,始适还家门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适庖官进鸡汤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逝将去汝,适彼乐土4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从上观之,适与地平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鼓百姓闻王钟鼓之声令赵王鼓瑟虎鼓瑟兮鸾回车战于长勺,公将鼓之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微风鼓浪,水石相搏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四鼓塑至城下,无一人知者噌吰如钟鼓不绝瑜等率轻锐继其后,擂鼓大进臣乃市井鼓刀屠者戊申晦,五鼓,与之颖从日观亭。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打印版

《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打印版•相关推荐《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打印版《游褒禅山记》知识点整理一、古今异义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于是余有叹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一词多义1.道① 有碑仆道② 何可胜道也哉?2.名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3.其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 距其院东五里③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④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⑤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也⑥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⑦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⑧ 而予亦悔其随之⑨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⑩ 其孰能讥之乎?4.以①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②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③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④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5.之① 而卒葬之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③ 褒之庐冢也/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④ 而余亦悔其随之⑤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6.焉① 于是予有叹焉② 而人之所罕至焉 / 然力足以至焉三、词类活用(一)名词作状语①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二)名词作动词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③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三)形容词作动词① 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四)形容词作名词①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② 常在于险远(五)使动用法①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①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④ 所谓前洞也。

⑤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⑥ 此余之所得也。

⑦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省略句① 而卒葬之② 有碑仆道③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三)倒装句1.状语后置①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②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五、固定结构1.其孰能讥之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游褒禅山记》文言文字词归纳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

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数词,分数,十分之一。

今义:数词,整数,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不平常,不同寻常。

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治学的人,泛指一切求学的人。

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的原因。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对于这种情况。

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到,到达。

动词;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词类活用1、有泉侧出。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2、始舍于其址。

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

3、名之曰褒禅。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5、由山以上五六里上:名词作动词,上行6、而其见愈奇。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

8、往往有得。

得:动词作名词,心得,收获。

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

10、问其深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

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穷尽,走到尽头。

13、火尚足以明也。

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

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昏惑:使动,使……迷乱。

1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副词作动词,尽情享受。

四、一词多义(一)实词1. 道①有碑仆道(路,道路)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④何可胜道也哉(说,讲)⑤策之不以其道(方法)2.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兽(动词,观察)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直观(名词,景象)3. 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车盖)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有“大概”的意思)4.夫①夫夷以近(句首发语词,不译)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代词,那)5. 然②吴广以为然(对,正确)③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但,但是)6.谬①盖音谬也(错,错误)②后世之谬其传也(使动,使…… 错,弄错)7. 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文字)②属予作文以记之(文章)(二)虚词1.以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介词,因为)⑵无物以相之(介词,来,用来)⑶险以远(连词,而且,表并列。

)⑷由山以上五六里(介词,表示方位的界限,从)⑸拥火以入(连词,表修饰。

)2.得⑴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动词,能够)⑵往往有得(名词,收获,心得)⑶此余之所得也(动词,得到)3.之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代词,它,指褒禅山)⑵褒之庐冢也(结构助词,的)⑶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

)4.于⑴始舍于其址(介词,在)⑵于是余有叹焉(介词,对于)5. 而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连词,表并列)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连词,表并列)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连词,表转折)⑷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并列)⑸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因果)⑹而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连词,表转折)⑺而人之所罕至焉(连词,表因而)⑻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连词,表转折)⑼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连词,表并列)6. 乃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竟,竟然,居然)⑶良乃入,具告沛公(于是)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才)7.其⑴始舍于其址。

(代词,它的,代华山)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代词,那,指代慧褒埋葬的时间)⑶距其院东五里。

(代词,那,代慧空禅院)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代词,它,代华山洞)⑸其文漫灭。

(代词,它的,代仆碑)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代词,它上面)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代词,它的,代华山)⑻问其深。

(代词,代上文“有穴窈然”的“穴”,译作“那个洞”)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代词,代“好游者”,译作“那些”)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其进”的“其”是指代第一个分句,译作“那”,“其见”的“其”是指代第一、二分句,也译作“那”)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代词,它的,代后洞)⑿盖其又深。

(代词,指代后洞,译作“那”)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代词,那些,代游客)⒁既其出。

(句中语气助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代词,他们)⒅其孰能讥之乎?(副词“其……乎”这个固定格式,用来表示反问,可译作:难道……吗?)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代词,指代那些以讹传讹的情况,可译为“那”)五、句式(一)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者……也”表示判断)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者……也”表示判断)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者……也”表示判断)4.此余之所得也(“……也”表示判断)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因果关系的判断句)(二)省略句1.而卒葬(于)之2.有碑仆(于)道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4.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5.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六)状语后置句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一、通假字1. 长乐王回深父。

二、古今异义1.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义:今义:数词,整数,十一。

2.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古义:今义:用作表程度的副词,十分,很。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建树的人。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古义: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5.于是余又叹焉。

古义:今义:合用为一个连词,表示后一事承接前一事。

6.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义:今义:表示另提一事或达到某种程度。

三、词类活用1、有泉侧出。

2、始舍于其址。

3、名之曰褒禅。

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5、由山以上五六里6、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8、往往有得9、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10、问其深1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12、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13、火尚足以明也。

1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1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知。

16、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四、一词多义(一)实词1. 道①有碑仆道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④何可胜道也哉⑤策之不以其道2.观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兽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直观3. 盖①日初出大如车盖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4.夫①夫夷以近②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5. 然②吴广以为然③有穴窈然④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6.谬①盖音谬也②后世之谬其传也7. 文①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②属予作文以记之(二)虚词1.以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⑵无物以相之⑶险以远⑷由山以上五六里⑸拥火以入2.得⑴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⑵往往有得⑶此余之所得也3.之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⑵褒之庐冢也⑶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4.于⑴始舍于其址⑵于是余有叹焉5. 而⑴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⑵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⑶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⑷来而记之者已少⑸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⑹而世之奇伟……常在于险远⑺而人之所罕至焉⑻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⑼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6. 乃⑴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⑵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⑶良乃入,具告沛公⑷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7.其⑴始舍于其址。

⑵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⑶距其院东五里。

⑷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⑸其文漫灭。

⑹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⑺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⑻问其深。

⑼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⑽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⑾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⑿盖其又深。

⒀则其至又加少矣。

⒁既其出。

⒂则或咎其欲出者。

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⒄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⒅其孰能讥之乎?⒆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五、句式(一)判断句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2.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4.此余之所得也5.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二)省略句1.而卒葬(于)之2.有碑仆(于)道3.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4.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5.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六)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