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创新 军民融合 转型升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军转民 21

联合创新
军民融合 转型升级
■ 副总经理 向梓仲
中国电子以提供电子信息技术产品与服务为主营业务,产业分布在新型显
示、信息安全、集成电路、高新电子、信息服务等国家战略性、基础性领域,核
心业务聚焦国家信息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主战场。

中国电子采取联合创新、协同创新、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策略,聚焦通用CPU 和网络交换芯片作为重点突破口,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果。

中国电子旗下天津飞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FT—1500A 系列CPU 处理器,和盛科网络(苏州)有限公司的“智桥”系列SDN 智能高密度万兆交换芯片CTC8096便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新产品,产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指标国际领先,充分展示了中国电子联合创新、自主创新的蓬勃活力和长期积累、产业协同的独特优势。

中国电子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领域CPU+OS 基础计算平台的自主与初步产业化,在整机和网络交换方面能够实现自主替代安全,具备从底层平台全面为国防信息化建设做贡献的能力。

中国电子攻克军民共用信息技术基础关键环节,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方面成果凸显。

近年来,中国电子充分发挥军事通信、预警探测、电子对抗、自主可控军用计算机与信息安全、军用电子元器件领域的军用技术及配套优势,坚持寓军于民,重点投入国家基础及安全、惠及国计民生等国家迫切需求领域,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坚持军民融合
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 副院长 王 洋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实施开放型科研布局,主要是:依托北京、成都等中心
城市、大型城市的区位区域优势建设开放型科技创新基地。

将可以开放和对外交
流的领域从保密范畴分解出来,与院外科研机构组成联合创新团队,或完全向外
发布科研项目指南。

在相关学科具有优势、科技创新环境良好、有利于发挥中心
辐射效应的城市,以增建科研实体、组建战略联盟、投资潜在战略性前沿研究等
方式进行延伸性外向布局。

瞄准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重大科技,面向能源、安全等前沿基础科学,首批部署了压缩科学、聚变能源科学技术、高性能科学与工程计算及太赫兹科学技术四个战略科技方向,深化论证核技术应用和极端条件下材料科学技术等重大科技攻关方向。

牵头组织,利用核武器研究积累的技术成果,联合国内相关单位开展聚变-裂变混合能源堆研究,积极探索解决人类未来清洁、安全、持久、经济能源问题。

进一步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充分借助民营企业为军工科研配套;进一步开放
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积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把太赫兹研究中心建成科研实验设施先进、特色鲜明、机制灵活、国际一流的开放型太赫兹科学技术研究基地。

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精神,通过各类创新平台,积极融入国家及区域重大创新基地和创新体系的建设。

(作者单位: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