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自己做的)
中国的气候及答案
中国的气候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域辽阔,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②河流众多③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④各类土地资源齐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主要原因。
东西方向的海陆因素和南北方向的纬度因素,以及地形对于气候的不同影响使得我国气候复杂多样。
2.下列城市中,1月平均气温最低的是( )A.广州B.海口C.哈尔滨D.合肥2.【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受纬度因素的影响,纬度越高平均气温越低,四城市中哈尔滨纬度最高,平均气温最低。
3.寒假期间,小明随父母外出旅行,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衣着由厚厚的棉服,换成了凉爽的夏装,小明一家旅行的路线可能是( )A.从上海到西宁B.从广州到武汉C.从拉萨到北京D.从哈尔滨到海南岛3.【解析】选D。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气温的南北差异。
冬季我国南北气温差别大,越往北气温越低。
从题干可知,小明家所在地气温低,旅游地气温高,从而推断他们是由北向南旅行。
从上海到西宁为东西方向,从广州到武汉为从南向北,且两地冬季最低月平均气温都在0℃以上;从拉萨到北京为从西南向东北,从哈尔滨到海南岛为由北向南,最符合题意。
4.我国北方冬季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A.海拔高B.纬度高,距冬季风源地近C.受夏季风影响D.纬度高,白昼短4.【解析】选B。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北方气温低的原因。
我国南北跨纬度大,北方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小,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少,气温低,同时距冬季风源地近,受冬季风影响强烈。
5.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主要反映了我国气候的哪一特征( )A.夏季普遍高温B.季风气候显著C.冬季南北温差大D.雨热同期5.【解析】选C。
本题考查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所体现的地理现象。
我国跨纬度大,造成了冬季时南北景观差异大。
6.小明说他的家乡在吉林省的长白山下,你觉得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小明家乡的特征( )A.房屋高大,通风透气性好B.椰子、香蕉园到处可见C.房屋多双层窗户,以炕代床D.水稻一年两熟到三熟6.【解析】选C。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2章 天气与气候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作业设计 (新版)浙教版
第6节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课堂笔记1.气候(1)含义:指某一地区内的天气特征,包括天气的和极端状况。
(2)基本要素:和降水。
2.影响气候的因素(1)太阳辐射:①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原因。
②我国南北气候不同,表现为温度。
(2)海陆性质差异:①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砂石的,不容易升温,也不容易降温。
②海洋比陆地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比内陆地区更。
(3)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①气温随地势的升高而,一般来说,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1 000 m,气温会下降约。
②迎风坡:水平运动的湿润气流受山地阻挡而上升,遇冷凝结,导致空气湿润,降水,植被茂盛。
背风坡:空气下沉,干燥少雨,植被低等、单调。
③山地的迎风坡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
3.季风(1)含义:季风是指在大范围区域,盛行,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
(2)形成的原因:季风是由于海洋与陆地的差异形成的。
夏天,海水不易升温,温度比陆地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内陆,形成夏季风;冬季相反。
(3)分布:世界上季风区域分布很广,其中以季风最强盛,范围最广。
在我国,冬季盛行季风,夏季盛行季风和西南季风。
分层训练A组基础训练1.下列选项中属于气候范畴的是()A.小雨夹雪 B.晴空万里C.四季如春 D.台风2.中国的冬季北方明显比南方寒冷,你认为造成这种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A.纬度位置 B.距离海洋的远近C.离冷锋的远近 D.地形3.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其原因是()A.海水的比热大 B.海水的比热小C.海水的温度变化不大 D.海水的蒸发量大4.相对于天气而言,气候反映的大气状况是()A.短期而多变 B.短期而稳定C.长期而多变 D.长期而稳定5.北半球中高纬度的陆地上,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出现在一年中的()A.1月7月B. 7月1月 C.2月8月 D.8月2月6.下列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的组合,正确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海南岛是我国著名的避寒胜地——海陆因素C.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地形因素D.“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7.在对流层,地面高度平均每上升100米,理论上气温平均下降约()A.0.1 ℃ B.0.6 ℃ C.1 ℃ D.6 ℃8.我国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势影响 B.海陆比热差异C.气压影响 D.纬度位置的影响9.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C.地形复杂 D.洋流作用10.下列季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东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大陆气压低于海洋气压B.西北季风的成因是夏季海洋气压低于陆地气压C.季风的特点是风向随季节推移而显著变化D.季风是大气环流的一个组成部分11.我国的下列地区,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A.海南省的西沙群岛 B.杭州市C.北京市 D.内蒙古的海拉尔12.我国的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纬度差不多,但是气温却比长江中下游平原低得多,这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A.地势高 B.多雪山冰川C.离海洋较远 D.地形起伏大13.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B.A处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处在海边,海水对气温有调节作用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14.读诗《大林寺桃花》,回答下列问题: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试分析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
试分析我国气候的影响因素1、我国东西气候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气候的差异主要在降水量上。
我国东部主要为季风性气候,西部为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所以在降水量上东部多于西部;东部受季风影响大、雨热同期,又因地形平坦植被多为阔叶;西部身处亚欧大陆的中央,地势连绵起伏,水汽不易到达,故降水量少昼夜温差大,其中西北和西南也有所不同,由于纬度和海拔的共同影响“三山夹两盆”成为荒漠,而西南则是大片大片的森林,青藏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苔原景观。
2、影响我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影响我国气候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北方森林覆盖面积偏少;人类对于气候的认识和关注度不够深;眼前利益大于长远利益,个人利益大于社会利益;国家没有一整套的气候研究、规划、设计、管理和实施的战略战术;根本就没有人想把气候当成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去兢兢业业的干一点点的实事。
3、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A、纬度位置纬度位置的高低不同决定了接受的太阳辐射量的不同。
它是造成气温高低的根本原因,也是形成气候差异根本原因。
比如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内太阳光有两次直射,接受的太阳光多,气温就高,是热带;而两极及附近地区非常寒冷,是寒带,就是由于太阳斜射而造成的。
介于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则属于温带。
总的来看,全球气温的分布是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陆位置由于水的比热比陆地大的多,因而海洋的增温和降温都比陆地要慢。
夏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的人已感觉较热了,而海洋温度仍然较低,因此夏天在海边感觉到比较凉爽。
冬天由于陆地降温快,在陆地上感觉到较冷时,在水里仍感觉到比较暖和。
因此,距离海洋、大的水体(如大湖)的远近不同对气温有巨大的影响。
一般来说,沿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比内陆地区要小。
另外,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距海近的地方一般降水比内陆地区更丰富,且比内陆更加均匀。
C、地形的影响对流层的热量来自地面,因而对流层的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大约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地形对降水也有很大影响。
商务星球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 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解析版)
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专题14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知识概括1.影响气候的自然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
2.纬度因素: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不同纬度接受太阳热量的多少不同,导致高度纬度之间气温和降水存在明显的不同。
纬度越低,一般降水多,气温高;纬度越高,一般降水少,气温低。
3.海陆因素:陆地上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因此,离海洋较近且能受到海洋润湿气流的影响的地区,一般降水多;而远离海洋的地区,一般降水少。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性质不同,吸热与散热的情况也不同。
陆地吸热快,散热也快;海洋则相反。
因此同纬度地带,夏季气温高于海洋;冬季相反气温海洋高于陆地。
4.地形因素: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加一千米,气温下降约6℃。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如图中,造成A、B两地降水不同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海陆分布D.太阳辐射【分析】(1)在气温和降水量变化示意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右侧表示气温,左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
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2)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解: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降水有迎风坡和背风坡之分。
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南段“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大量水汽,A西部迎风坡降水丰富,B东部背风坡降水稀少。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2.如图反映的是我国东部某山地的地形剖面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常到甲、乙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甲地气温高,乙地空气湿润B.甲地可以眺望大海,乙地可以观赏日出C.甲地可以观雪景,乙地适宜阳光浴D.甲地气温低,乙地有海风【分析】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
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优质】
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教材分析: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理解我国气候复杂多样和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能在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读出各种气候的分布,知道季风的含义,了解季风气候的范围和特点,能利用气温和降水量图,说出季风对气候的影响,认识雨热同期的特征是促进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因为雨热同期是季风气候的明显特征。
明白气候复杂多样反映了我国气候要素的空间差异性和我国自然环境复杂性。
教学教法引导学生回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及造成原因,并提供相关气候资料,引导、启发学生思考,通过其分析逐步归纳概括气候特征,并分析这种气候对国民经济生产的影响,特别是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让学生学会分析、归纳、概括,总结,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学会对比,切记结论性的灌输。
了解气候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教学目标:1、知道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并学会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明确我国优越的气候资源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学生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分析能力和综合归纳概括的能力,3、通过认识我国气候的有利因素对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农业生产的优越条件,对祖国的优越自然地理环境增强认识,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教学媒体: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区挂图或投影片,几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图、降水柱状图。
课时安排:计划授课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前几节我们讲了中国的气温和降水等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两个问题:(1)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分布的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2)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和季节分配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导入新课〕知道了我国气温和降水的一些特点,我国气候有什么特征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归纳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第二节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一、气候复杂多样:(板书)1.复习提问:请同学们读我国温度带划分图和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说说我国可划分为哪几个温度带和干湿区?我国既有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又有四个干湿地区,(投影片迭加演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迭加在多种多样的干湿地区上,这说明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4.5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单选题1.大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增加,呼出的二氧化碳增多B. 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石燃料C. 全球气候变暖D. 热带雨林锐减,使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2.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虽然没有达成法律性协议,但“全球变暖”已成为人们关注的核心.实践“低碳生活”的做法可取的是()A. 用电热水器代替太阳能热水器B. 节约用电,杜绝浪费C. 选用一次性物品D. 禁止使用汽车3.下图为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路线图,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证实了A. 大地是运动的B. 大陆在不断漂移C. 地球是一个球体D.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4.下列气候特点或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A. 青岛避暑胜地——地形因素B. 热岛效应——人类活动C. 山前桃花山后雪——纬度因素D. 海南岛终年如夏——海陆位置5.防止“全球气候变暖”的最好措施是()A. 不使用煤、石油、天然气B. 多种粮食作物C. 开发新型能源,控制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D. 人口大增6.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山顶终年白雪皑皑.主要影响因素是()A. 纬度因素B. 地形因素C. 海陆因素D. 人类活动7.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纬度因素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海陆因素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地形因素D.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地形因素8.从右图可见,A地降水多于B地的原因是A. 纬度因素B. 海陆因素C. 地形因素D. 人类活动9.海陆位置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A. 距海近,降水多,年气温变化幅度小B. 距海远,降水多,年气温变化幅度大C. 距海近,降水少,日气温变化幅度大D. 距海远,降水少,日气温变化幅度小10.小江和小丽放暑假骑单骑旅行。
3、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3、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全球气候的变化是全球变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全球能量变化的一种方式。
所以全球气候变化是地球自身的变化以及地球所处的系统太阳系,以及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运动及其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
在这些复杂的系统中运动着地球,它的能量的变化,以及其古气候的变化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所对应的天文参数变化是不相同的。
科学家们基本公认,在地球史近46亿年来存在着准3亿年、准3000万年、准10万年、准千年、准60年、准3-5年等的准周期变化,这些准周期的变化均相对应天文参数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所以,我们在探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时应从整体出发,不能只强调单一的作用和因素,应从地球自身、地球所处的太阳系,太阳系所处的银河系与它们的变化和相互作用去探索,去寻找规律,综合地考虑这些因素对地球气候波动所做的贡献。
现就对相关问题做一简述,要深入了解这些过程,应学习一些相关专著。
3.1地球自身变化引发的气候波动3.1.1海陆相对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前述,地质史时期,板块在不断运动,这种运动造成大陆与海洋的分布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在一定程上影响着古气候的波动。
特别是在下述两种较极端的情况下,这种影响就更明显。
第一种是所有大陆会聚在一起形成一个泛大陆,如图1.5中的盘古大陆。
这种大陆与海洋的分布格局有利于地球形成一种温暖的气候时期,例如中生代时期,通过大量的氧气同位素数据,生物资料,古地理和对气候变化敏感的盐岩等证明在中生代时期地球以高温为特征,全球温度可能比现今高10℃以上。
那时两极地区与赤道地区的温度差比现在小,一年四季的温差比现今小。
大陆的分布对全球性气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整个中生代期间,泛大陆呈南北向分布,其狭窄的部分处在低纬度,因而赤道太平洋大约为现今太平洋宽度的两倍。
相应地大部分的太阳辐射能保持在海洋中,虽然海洋中水平和垂直环流比较缓慢,但向两极地区的热输送比现在效率高。
这种较简单的海洋流比现在这种复杂的状态有利于赤道海洋中热量向两极输送;那时副热带高压区更接近极地,由此引起很大的反旋风系和伴随的海洋环流更加速了热量的输送,从而降低了两极与赤道地区之间的温度梯度,但是在中生代末期,由于泛大陆的极巨分裂,这种温暖的时期也随之过去了。
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教学设计)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激趣并引出主题:探究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播放视频片段,设置问题:安迪进入草原中心时经过了哪些气候类型分布区?
1、观看视频片段
2、思考问题
1、视频激趣
3、授课时需注意课堂语言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于课堂语言需多加锤炼。
课堂小结
用自编的打油诗《致气候》总结本课。
课后任务
搜集古诗词中和气候相关的诗词,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反思
1、备课需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与生活中的经验,对于案例,需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引发学生带着地理的视角思考。
2、本节课内容和教材前面的很多知识的关联性很强,需仔细研读课标,多次翻看、对比前后章节的教材内容。
三、学习者分析
虽然通过前面四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有所接触,但限于形成气候的因素比较抽象,学生很难透彻理解,所以授课时需要将学习内容形象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给出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2、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海陆性质差异对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3、地形因素对气温、降水的影响。
2、引出主题
基础知识自主学习
了解本节内容基础知识
课件出示3道题,全班作答
课堂答题
精准了解学情,针对性开展教学
气候因素齐探究
1、能够通过案例说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2、培养究案例中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小组合作探究、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地理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浙江专用解析版
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卷A(浙江专用)地理(满分100分)考生须知: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3.选择题的答案须用2B铅笔将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要改动,须将原填涂处用橡皮擦净。
4.非选择题的答案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写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答案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选择题部分(共55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建设“通道+框组+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
北方物流城市——临沂市抓住获批国家物流枢纽城市的重大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支持物流平台企业创新发展。
完成下面小题。
1.临沂市在大力发展“互联网+”高效物流时,应重点减少()A.生产环节B.营销环节C.物流环节D.售后服务2.为了使客户能及时追踪产品物流信息,物流车应配备()A.GIS B.RS C.GPRS D.GPS【答案】1.C 2.D【分析】1.互联网+高效物流”中,生产环节、营销环节乃至售后服务都是必要的且不可缩减的,否则会影响产品品质或销量,而采取了“互联网+”的模式,是为了建设通道+框组+网络的现代物流体系,需要重点减少复杂的物流环节,才能做到高效物流,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2.GIS是指地理信息系统,是对地理空间实体利现象的特征要素进行表达、获取、处理、管理、分析与应用的计算机空间或时空信息系统,物流车不需要配备此系统,A错误;RS(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物流车不需要配备,故B错误;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与物流传输过程定位关系不大,故C错误;GPS具有定位功能,能使客户及时追踪产品物流信息,故物流车上需配备GPS,D正确。
所以选D。
【点睛】“互联网+高效物流”的行动计划具有以下特点:1、物流企业组织机构扁平化,提高决策及执行效率。
七年级上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四单元第5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几个重要因素进行分析: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这三个基本要素也是对气候影响最大的因素。
但是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这部分教材降低了难度,没有对这三个因素从理论上作出具体分析,而是采用示意图的形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其他自然因素因为缺少知识基础(如洋流),或难以理解(如大气环流),标准没有列出,教材也没有涉及,留待高中深入学习。
但是,考虑到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不断加大,又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教材增加这一目的让学生了解相关知识并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从内容结构上看,教材由导言,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人类活动五部分构成,其中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是教学重点。
在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分析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避免提供给学生枯燥的结论。
摆脱通常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地理课,而是在学科中穿插了物理、化学、语文、数学等学科知识,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从学生身边的环境切入,把抽象的问题变成具体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无处不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对话框的“设疑”,促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指向预期目标,并激发学习新知的欲望,学完本节知识再回过头来解决该问题,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并能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归纳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设计以实验、小组讨论为主,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意识。
、学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使学生认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统一。
2、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纬度位置对气温的影响。
高考地理复习 选择性必修1 第3章 第23讲 考点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23讲气候[课程标准]运用示意图,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并分析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形成的作用,以及气候对自然地理景观形成的影响。
[素养考查] 1.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根据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分析其对气候形成的作用;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2.区域认知:结合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掌握典型地区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
考点一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气压带对气候的影响(1)低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容易凝结,降水丰富,气候湿润。
(2)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水汽不易凝结,降水稀少。
①暖高压控制地区:气候炎热干燥。
②冷高压控制地区:气候寒冷干燥。
2.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多。
(2)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降水较少。
(3)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气流:降水较多。
(4)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气流:降水较少。
3.气压带和风带的交替控制对气候的影响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地区,气候特点呈现显著的季节差异。
4.影响气候形成的因素一个地区气候的形成是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应从气温和降水两个角度去理解。
(1)气压带、风带对气温的影响:主要考虑纬度因素,即根据其所在纬度判断热量带,从而考虑其气温状况。
从赤道到两极方向,热量带由热带到寒带,气温也逐渐降低。
(2)气压带、风带对降水的影响:主要考虑不同气压带和风带的大气运动状况(是否含有丰富的水汽或者具备降温过程)。
具体如下:2.气候要素——气温(1)影响气温的因素分析(2)造成两地气温差异因素的分析方法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纬度因素。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6)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学习目标1、了解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的关系。
2、了解太阳高度角与与地面获得热量多少的关系。
3、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二、自学指导1、根据生活经验思考: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的变化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气温的不同?(1)由于地球是个不规那么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内,各地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同: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______获得的太阳辐射__________,高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_获得的太阳辐射________因而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2、思考:太阳为什么东升西落?〔1〕地球自转的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产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自转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于地球自转,从早到晚,你感受到了怎样的天气变化?地球的自转,产生的昼夜的交替使太阳高度角一天中不断变化,使气温_____________________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
3、海陆分布与气候:性质差异对气温的影响对降水的影响夏季冬季年温差海洋受热慢、散热慢升温慢、降温慢→偏____ 偏___ 近海地区降水陆地受热快、散热快升温快、降温快→内陆地区降水三、合作探究1、读图,答复以下问题。
〔1〕当地球公转到A时,此时是__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
〔2〕当地球公转到B时,此时是___________(日期),是_________(节气)。
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__,北半球_______________(昼夜长短的变化)。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世界的气象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名师教案1 湘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象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名师教案1 湘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67-73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地球的运动与气候、海陆分布与气候、地形地势与气候、人类活动与气候。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学会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3.了解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采用地图和活动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然后再通过分析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采取合作探究、讨论、动手画示意图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及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地球公转的特点及影响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结合七年级学生的思维特征,从现实生活入手,贴近生活进行教学,指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学好这节课的关键。
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动画演示地球运动等)来突破难点、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手电筒,用来演示太阳的直射与斜射。
2.地球仪,用来演示地球自转与公转或地球运动的动画演示。
学生准备查找有关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方面的资料。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新课导入引出疑问,引起探究兴趣2.用小实验和情境创设,解决地球形状对气候的影响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结合生活体验,理解知识3.通过指导看图和演示,讲授地球自转观察演示,得出地球自转的特点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
提问:赤道地区气温___,降水___;两极地区气温___,降水___;同纬度的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相同么?同纬度的大陆上呢?看气温和降水图,回忆上节课的知识回答: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同纬度沿海与内陆降水和气温不相同。
高中地理小练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小练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附答案解析)读“世界季风的地理分布图”,完成下题。
(1) 与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密切相关的地理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洋流C. 地形D. 东南信风(2) 影响图中乙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位置B. 地形C. 洋流D. 海陆位置(3) 当图中丙地盛行东北风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巴西高原西阴雨天气增多B. 地中海沿岸高温少雨C. 天安门广场在6时之前举行升旗仪式D. 南极大陆的企鹅正在漫长的极夜中煎熬【答案】【小题1】D 【小题2】B 【小题3】A【解析】本题考查图中甲处季风现象的形成原因。
读图,甲处位于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夏季的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的,D对;图示季风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关,不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与海陆位置、洋流、地形关系不大,ABC错。
故选D。
本题考查东非高原的主要自然景观形成的主导因素。
图中乙处位于赤道附近,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但这里没有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是热带草原气候,自然景观主要是热带草原景观,这种现象的成因主要是由于乙处是东非高原,海拔高气温较低,缺少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所以主导因素是地形,B对,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洋流影响较小,不是主导因素,ACD错。
故选B。
本题考查南亚地区的季风。
根据图中丙地位于南亚地区,盛行东北风时,北半球是冬季。
北半球冬季时,南半球是夏季,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为雨季,A对;冬季,地中海沿岸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错;北半球冬季昼短夜长,日出时间在6点后,升旗要与日出同步,所以升旗在6点后,C错;此时南极附近是极昼现象,D错。
故选A。
【知识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分区地理昼夜长短的变化非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气候类型的分布、特征及成因。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
第九章《青藏地区》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三江源地区的三江源头在( )A.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C.青藏高原D.内蒙古高原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的说法,错误的是()A.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以南B.平均海拔世界最高,素有“世界屋脊”之称C.“远看是山,近看是川”,终年积雪,冰川广布D.冬寒夏热,年温差大,日照弱,日温差小3.划分青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降水C.地势D.季风4.我国青藏高原形成广大的高原山地气候,影响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地形D.人类活动5.我国青藏地区与西北地区的相似之处是()A.热量充足B.水资源丰富C.光照充足D.土壤肥沃6.青藏地区在农区和城镇的代表建筑及主要材料组合正确的是()A.平顶碉房——木料B.帐篷——牛毛毡C.平顶碉房——石块D.帐篷——丝绸7.青藏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是()A.光照强,昼夜温差大B.地势低,气温高C.水源充足,灌溉便利D.耕地多,土地肥8.暑假,周周同学准备到青藏高原旅行,下列是妈妈的嘱咐,你认为有必要纠正的是()A.高原地区空气稀薄缺氧,光照强,可备带氧气袋、防晒品B.高原地区昼夜温差大,要加带防寒衣C.高原地区人烟稀少,生活垃圾可随手丢弃D.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9.以下关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江是指图中的①②③B.三江是指图中的②③④C.该保护区地处横断山区D.该保护区位于三江平原上10.三江源地区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A.水污染严重B.湿地减少、湖泊萎缩C.荒漠化D.盐碱化11.如图是小晨同学在青藏地区旅游时拍摄的照片,他想为照片配一些文字说明,可供选择的是()A.牦牛在悠闲地享受着大自然的馈赠B.京九铁路像一条游龙蜿蜒在“世界屋脊”上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12.读我国某区域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中A是黄河,B是澜沧江,C是长江B.A、B、C三条河流均发源于西藏自治区C.D所在农业区分布着河谷农业D.E所在牧区是高寒牧场,优良畜种是三河马13.下列不属于青藏地区的是()A.西藏自治区B.青海省C.四川省西部D.陕西省14.导致我国三江源地区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15.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中的三江,除长江以外,另外两条指的是( ) A.黄河、澜沧江B.黄河、雅鲁藏布江C.黄河、珠江D.珠江、塔里木河16.家住上海的沙沙暑假要到西藏旅游,下列家人的说法不可信的是()A.爷爷说,“你可以去参观雄伟的布达拉宫。
中国的地理气候与影响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的地理气候与影响形成的因素有哪些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临海,西边是青藏高原和大沙漠,北边是高山和大漠,南边是高山峡谷和热带从林。
东临大海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以海为河,就是古书里说的阻山带河,四塞之国。
关于中国气候的只是还有很多,你想了解吗?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中国的地理气候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端,东临海,西边是青藏高原和大沙漠,北边是高山和大漠,南边是高山峡谷和热带从林。
东临大海如一道天然的屏障。
以海为河,就是古书里说的阻山带河,四塞之国。
小的规模看,北依燕山,南至大别山和淮河,西起太行,东到海,是河南河北山东安徽江苏所在的华北平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原,如一个大盆地,参见中国地形图红圈;再往外一圈,往西越太行山骑秦岭直抵青藏高原的边沿,往南渡淮河长江乘湘江赣水直达南岭,是华北平原加上山西陕西四川湖南北江西浙江,是一个更大的大盆地,参见中国地形图蓝圈。
这个大盆地,是地理文化上的中国,地域上相当于灭六国时候的秦国。
南北东西纵深辽阔,气候复杂,里边又是一个小盆地接一个小盆地,大盆地套小盆地,为动植物和文化发展多样性提供了充分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为防御外文明的入侵提供了数量的优势和和战略纵深的空间。
人类文明在中国出现不是最早,比如进入农业社会比中东晚了几千年,国家文字也晚了上千年,但是从商周汉到明清民国,中国文明可以发展壮大三四千年延续至今,亡而复兴者数次,这是人类文明历史中的奇迹。
历史上的文明来来去去,唯中国文明可以善存数千年,这个不是偶然的。
中国近代积弱不振,历尽艰辛,几至亡国。
考察其缘由,我们不只是器物不如人。
中国文明的最根本的弱点就是在封闭环境下的过度的进化,所争者小而不争者大,勇于私斗而怯于公斗。
中华文明复兴,只是弘扬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不够的。
如果历史文化那么厉害,何至于抗战时苦守川陕云贵一隅?唯有知道自己的缺点并努力克服,中国文明复兴或可期。
1.欧亚大陆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拥有最长东西轴的大陆,中间虽然也有高山大河沙漠的阻隔,东西物种文化的传播比起南北还是快了不知多少倍。
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
造成气候异常的主要因素是1、全球气候恶劣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从整个历史角度来看,气候的千变万化是很普遍而正常的事情,只是极端恶劣的天气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小,使我们形成一遇见这种异常情况就感到惊奇的心理.言归正传,今年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许多地方都出现气候异常,可以说其中大部分都属于上面所说的那种历史角度的正常现象,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而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由于近年来的气候变暖导致的,这却是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而减弱其发生概率的.当前,各国在努力建立防灾预警等体系的同时,也都尤其关注气候变暖问题,响应的措施协定也都在执行或制订当中,作为普通人民,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掌握应对各种异常天气的常识,在灾害来临时更好的保护自己减少损失,同时平时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为我们共同的家园的生存发展尽一份自己的力量;2、现在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全球变暖是指全球气温升高。
近100多年来,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两次波动,总的看为上升趋势。
进入八十年代后,全球气温明显上升。
1981~1990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00年前上升了0.48℃。
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人类在近一个世纪以来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等),排放出大量的CO2等多种温室气体。
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出现全球变暖趋势的具体原因是,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进入了地球的大气层。
政府间气候变化问题小组根据气候模型预测,到2100年为止,全球气温估计将上升大约1.4-5.8摄氏度(2.5-10.4华氏度)。
根据这一预测,全球气温将出现过去10,000年中从未有过的巨大变化,从而给全球环境带来潜在的重大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课题】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
颜世静东沙河中学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海陆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举例说明地形因素(海拔、山坡风向、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影响。
【学习重点】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模式】“三为主、六环节”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生本互动
【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结合助学,进行合作探究与交流,实现自主学习。
【教具准备】助学、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类型?有什么特征?这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出示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思考世界各地有各种各样的气候类型分布,和我们生活的地区并不一样,为什么?引入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的学习。
候类型,回答温带季风气候类
型的相关问题。
观察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思
考世界各地为什么会形成多种
多样的气候类型,形成气候的
主要因素是什么?
接触第五节形成气候的主要因
素的学习。
同时打开课本翻到79页和助
学相应的83页。
熟悉的气候
类型入手,培
养学生理论
联系生活实
际的能力。
引
入本节课的
学习。
目标展示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联系五带划分,举例说明纬度因素
对气候的影响。
•2、举例说明海陆因素对气温和降水的
影响。
•3、举例说明地形因素(海拔、山坡风
向、山脉走向)对气候的影响。
•4、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
影响。
学生自读学习目标,并注意学
习目标中标出的红字部分,明
确本节的学习目标和学习重
点。
通过展示目
标,让学生明
确目标,有目
的地学习新
课。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
别?引导学生先找出形成气候的
三种因素。
强调纬度因素是形成气
候的基本因素,先进行纬度因素的
根据教师的引导先找出形成气
候的三种因素,并明确。
知道
纬度因素是形成气候的基本因
先对形成气
候的三种因
素有总体认
识,再逐一进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类型
A
完成助学P83“学习过程”一、1、2题
点纬度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气温,属于带气候类型;B 点纬度较,获得的太阳热量较,气温较,属于带气候类型B
让学生结合助学,先自主学习,成导学提纲。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热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类型
温带气候类型
寒带气候类型
低纬度
高纬度
高纬度
温带
季风
温带
海洋
一、完成助学P83“学习过程”二、3、4题
二、东京离海洋较(远、近),受海洋湿润
气流影响(大、小),降水(多、少),
温差(大、小),气候(海洋性、大陆性)特征强。
你来模仿说说西安?
三、说说北戴河、青岛为什么成为避暑胜地?师: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和助学,完成导学提纲(二)。
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西安和东京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复习求气温年较差的方法。
求解气温年较差的方法,计算
出西安和东京的气温年较差,
并进行比较,得出结论。
把前后知识
联系起来,对
旧知识及时
巩固。
衔接与过渡多媒体投影: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高原山地
气候
师:上面,我们学习了形成气候的第二个因素:海陆因素。
我们再来看一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
中纬度地区,在我国如图所示分布有高原山地气候。
这说明:气候的形成还会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
生:地形因素。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三)多媒体展示第三部分地形因素的
导学提纲(三)
学生独立阅读教材P81,结合
助学完成导学提纲(三)的问
题,并对有疑问问题作处标记
质疑,以待小组合作探究时谈
培养学生自
学阅读材料
和读图的能
力。
一、完成助学P84“学习过程”三、6、7、8题。
二、请说说海拔对气温的影响;山坡风向对降
水的影响。
三、安第斯山脉对来自
太平洋的气流有作用,
西侧A点为坡,降水
较,植被为茂密的;
东侧B点为坡,降水较
,植被为。
让学生结合助学,先自主学习,完成导学提纲(三)。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学。
师:同学们在自学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请小组间相互讨论一下。
请小组长检查一下你们小组每一个成员的自学情况。
教师深入各个小组,检查小组互学情况。
教师引导,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主持汇报导学提纲(三)答案。
根据课本图4-5-3,引导学生通过实例进行换算,得出结论:海拔每论。
小组内部先讨论有疑问问题,
小组长严格检查小组内每一个
个成员的自学情况,积极组织
小组内的讨论,并协调准备小
组的汇报发言。
做好老师的小
助手
被选中发言的小组,小组长组
织协调,小组全员参与,汇报
导学提纲(三)答案,小组长注
意难易问题的分配,让每个小
组成员都有参与的热情和收
获。
其余小组认真听,并及时给与
喝彩或对错误进行指正。
根据教师的引导,结合图
4-5-3小组内讨论:海拔每升
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是如何算出来的。
然后积极举
培养小组合
作探究的能
力,充分发挥
小组长得作
用。
让每个学生
都积极参与
学习,不同层
次的学生都
有所收获。
培养学生读
图,识图的能
力。
学生自己
通过分析讨
论得出的结
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约6℃。
根据图4-5-4,强调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要特别强调是:暖湿气流。
引导小组合作探究:为什么气温曲线图和我们以前见过的不一样,是向下弯曲的呢?进而引导学生区分南北半球,复习旧知识。
课堂练习:处理课本P82思考
引导各小组抢答。
手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
充。
看图注意区分:迎风坡和背风
坡的降水,并注意气流要是:
暖湿气候。
小组合作讨论,一小组发言,
其余小组可以进行补充。
注意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及时通
过运用进行巩固。
论印象更深
刻。
温故知新,记
的更牢固。
边学边练,及
时巩固。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人工绿化兴修水利过度放牧
全球变暖滥砍滥伐
臭氧层空洞
师: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上图哪些是人类对气候产生的有利影响,
成气
的主要
素?
利用课本导入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联系形成气候的主要因素,回答问题。
【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采用我校“三为主,六环节”的教学模式,优点是融入生本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生为本。
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实现“兵教兵,兵练兵”,给学生充分学习和展示的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采用小组竞学,让学生动起来,教师闲下来,真正实现:学为主体,教为主导。
同时,最大限度的利用好学生手头的资料:助学。
让学生边学边用笔记,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学习效率更高。
分层次设计问题,有利于因材施教。
让每个学生都愿意积极参与学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
同时及时联系学过的旧知识,温故知新,记忆更牢固。
本节课作为我校学习“生本教育”达标课,我的讲课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受到评委的一致好评和校长的点名表扬。
我也感觉学生的表现比我预想的还要好。
这说明,我们有时可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力,以后在课堂上应该进一步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真正实现生本教育。
另外,我也发现,学生上课虽然都非常积极活跃,但其中不乏个别浑水摸鱼者。
对于这种生本教育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的检验,和我们不断摸索,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