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农业地域类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 农业地域类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 农业地域类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八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2 农业地域类型课时冲关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二部分第八章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
(2018·山东烟台期中)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回答1~2题。

1.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农业
D.甲——城郊乳畜业
2.下列属于甲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的是()
A.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阔
B.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C.常年高温少雨的气候
D.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解析:1。

B 2。

B [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判断,甲地区主要为种植业,但投入劳动力数量多、商品率低,不符合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或城郊乳畜业的特点,故A、D两项错误;丙地主要为畜牧业,且商品率高,故C错误;乙地区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符合此特点,故B 正确。

第2题,甲地区为亚洲季风水田农业,该地区发展农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雨热同期.故B正确。

]
荷兰牧场强调天然喂养,鼓励草场放牧,以家庭农场为主,集约化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乳制品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

下图为荷兰某公司业务流程图,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5题.
3.与图中业务流程环节对应正确的是( )
A.甲—牛奶生产B.乙—乳品加工
C.丙-供应和服务D.丁—乳品销售
4.荷兰牧场的牧草质量优良,得益于当地的 ( )
A.地形条件B.气候条件
C.水源条件D.交通条件
5.荷兰乳畜业的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是()
①建立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②全面提升牛奶的安全和品质③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④积极开拓国内外销售市场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3。

D 4.B 5.B [第3题,甲为各类合作社提供的是供应和服务,家庭农场主要从事牛奶生产,工厂主要从事乳品加工,丁为乳品销售.第4题,荷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生长,牧草质量优良.第5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合作社、工厂与家庭农场之间建立了互惠共赢的乳品产业链,强调天然喂养,注重牛奶的品质,销售面向本地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广阔,但没有扩大天然草场的放牧规模。


(2018·浙江教育联盟联考)下图为某农场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6~7题。

6.该农场经营模式属于农业地域类型中的( )
A.水稻种植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7.关于该农场经营模式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②农产品品种丰富,价格低廉③优化施肥结构,保护土地④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解析:6。

D 7.C [第6题,根据该农场的农产品有水稻、猪牛羊、鸡鸭、花卉,可判断出该经营模式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故选D.第7题,该农场经营模式实现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但并没有实现零排放,①错;农产品有水稻、猪牛羊、鸡鸭、水果花卉等,品种丰富,但水果花卉等价格并不低廉,②错;该农场的牲畜粪便回收为有机肥,绿色环保,保护了土地,③对;从模式流程看,该农场的生产专业化,商品率高,④对。

故选C。


下图为某地区简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M、N、E、F四地降水量最多的是( )
A.M B.N C.E D.F
9.图示地区最适宜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D.季风水田农业
解析:8。

B 9.C [第8题,根据河流短小的特点,可以判定图示岛屿上存在一列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而该地区处于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终年盛行西风,E、F两地在背风地带,处于雨影区,降水量比较少。

M地处于
河口位置,海拔较低,受地形抬升作用不明显,N地位于河流中上游地区,受地形抬升作用明显,降水多。

第9题,图示区域山地面积比较广,平坦的大面积草场较少,不适合发展大牧场放牧业;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阴雨天多,光照不足,不适合谷物生长,适宜发展乳畜业.]
(导学号66636100)(2018·渭南期中)下图为“某国农业分布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乳肉畜牧业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
B.甲-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丙-乳肉畜牧业
C.甲-乳肉畜牧业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丙-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
D.甲-谷物种植业和养羊业乙-乳肉畜牧业丙-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
11.对甲农业区农业生产最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需求量大B.光照充足
C.温和湿润D.雨热同期
解析:10.A 11。

C [第10题,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以判断此处为欧洲的伊比利亚半岛,图中甲地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均匀,光照较弱,适合多汁牧草的生长,有利于发展乳畜业;乙地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可以发展谷物种植业和畜牧业;丙地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气候区,为地中海农业,主要农产品为谷物、葡萄、柑橘、橄榄和蔬菜。

第11
题,甲地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受西风带影响,终年温和多雨,C正确;市场需求量大不属于自然条件,A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光照不足,B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均匀,冬不冷夏不热,没有雨热同期,D错误。

]
12.(2018·太原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中河流沿岸平原是我国小麦主产区,也是北方著名的水稻生产区,所出产的稻米品质优良.近年来该地“深水淹灌”的稻田面积有不断扩大的趋势。

(1)分析该平原稻米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2)有专家对该地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表示担忧,请阐释其理由。

(3)请为该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可行性措施.
解析: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理位置、气候、水源和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2)题,结合当地降水少、水源不足的现实与水稻需水量大的矛盾,从大面积种植水稻对河流、生态环境及其他农作物生产带来的影响说明理由。

第(3)题,从控制水稻种植面积、改进灌溉用水方式、增加科技投入、改良水稻品种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较长;夏季热量较充足;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土壤肥沃,)灌溉水源较充足。

(2)该区域降水少,气候干旱,缺少水源;(因水稻耗水量大,)过度扩
大水稻的种植面积,会造成河流水量减少,引发水荒和土地荒漠化;与小麦争夺水源,危及国家粮食安全;不合理的灌溉还会造成土壤次生盐碱(渍)化。

(3)依据水资源的承载力,控制水稻的种植面积;改进灌溉技术和种植方式,节约水资源;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水稻的单位面积产量等。

13.读“世界某区域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对比A、B两地降水的异同点。

(2)图中甲河流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指出该流域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提出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3)概述过度灌溉对甲河流域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从年降水量的大小和季节变化状况对比分析.第(2)题,图中甲河流域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混合农业,其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解决措施可从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分析.第(3)题,过度灌溉会引起土壤次生盐碱化,使下游水量减少,生态恶化,还会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答案:(1)相同点:降水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

不同点:A地降水总量少于B地;A地冬季多雨,B地夏季多雨。

(2)混合农业水资源短缺。

开源(跨流域调水或“东水西调”,引河水灌溉,抽取地下水)(任答1个要点);节流(发展节水农业,研发推广节水技术)。

(任答1个要点)
(3)地下水位上升,引发土壤次生盐碱化;导致河流下游水量减少,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在极干旱时,易出现海水倒灌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