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03年钢铁公司产量排名榜新鲜出炉阿塞勒集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120041201
@022004/03/30
@03
@042003年钢铁公司产量排名榜新鲜出炉———阿塞勒集团仍独领风骚
@050101
@060310
@072003年;钢铁公司;产量排名榜
@082003年钢铁公司产量排名榜新鲜出炉———阿塞勒集团仍独领风骚〔本报讯〕由英国《金属通报》推出的2003年全球钢铁企业产量排名榜近日正式公布,欧洲阿塞勒集团以4278万t蝉联榜首。
新日铁、LNM集团、JFE公司、韩国POSCO公司和中国宝钢分获2~6位,2003年粗钢产量分别为3176万t、3113万t、2978万t、2971万t和1987万t。
LakshmiMittal集团旗下LNM集团2003年粗钢产量继续增长,相应其在全球钢铁企业产量排名榜的名次也在攀升。
而排名榜中变化最为显著的是中国和美国的钢厂。
列入《金属通报》公布的排名榜中的钢厂粗钢产量均要求超过200万t。
2003年进入排名榜的企业总共有110家,超过2002年7家,总计粗钢产量7.44亿t,占全球粗钢产量的80%。
中国钢厂仍不断增加产量,从而进入排名榜的中国钢铁企业名次上升和数量增多。
与2002年相比,2003年又新有9家中国钢厂上榜,中国钢厂约占排名榜的三分之一。
入榜的34家中国钢厂总计粗钢产量1.53亿t,约占中国粗钢产量的70%,同时这也反映出中国钢铁生产集中度不高。
尽管中国粗钢产量增长迅猛,但中国钢铁企业整合仍处于停滞。
2003年仅有两家中国钢厂生产规模超过1000万t,宝钢作为中国最大的钢铁企业在排名榜中的名次由2002年的第5位下跌1位。
中国钢铁市场旺盛,钢厂经营改善,这也是中国钢厂并不热衷合并调整的关键原因。
中国粗钢生产大幅增长,主要应归功于中型钢厂的增产,例如邯郸钢铁公司粗钢产量增长150万t,增幅高达33%。
中型钢厂大规模投资上下游工序使产能扩大,同时,还积极寻求收购其它小钢厂。
此外,中国钢厂排名显著上升还包括江苏沙钢(排名上升18位)、莱芜钢铁公司(上升16位),以及初次登榜就排名85位的唐山建龙工业集团。
沙钢和建龙充分显示出中国民营钢铁企业的迅速发展,而莱芜钢铁公司2003年也进行一系列收购交易。
由于中国炼钢原料需求强劲,莱钢购买了美国铁矿石开采企业Evtao矿业公司30%的股份,确保原料供应稳定。
2003年全球十大钢铁企业的排名也出现一些变化,LNM集团升至第3位,尽管LNM集团对南非伊斯科公司有效控制,并且即将收购,但之前伊斯科公司仍是一家独立企业,这同时也意味着一旦完成收购,LNM集团将成为全球第二大钢铁企业。
此外,由于LNM集团是在2003年1月底才完全收购新冶金公司,因此仅计入新冶金公司11个月的产量。
计算南非伊斯科公司对LNM集团总产量的贡献是按LNM集团全年不断增加控股比例,目前LNM集团持有伊斯科公司49.9%的股份,LNM集团其它合资企业的产量计算也采用同样的原理。
日本川崎钢铁公司和NKK公司合并成立JFE集团后,成为新入榜中规模最大的钢铁公司。
韩国POSCO公司在两年前排名世界第1之后,2003年降至第5位。
德国蒂森克虏伯钢铁公司的排名从第6降至第9。
美国钢铁业最为突出,2003年随着企业整合力度加大,美国钢铁公司的排名升至第8位,而2003年仅为第10位。
纽柯钢公司被挤出前10位,名列第11。
最大的变化出现在国际钢集团,2002年初上榜时为97位,2003年一举杀入前20名。
2003
年美国一些钢厂被收购,因此也是最后一次进入排名榜,伯利恒钢铁公司和国家钢铁公司将成为历史。
其它许多小钢厂的名字,今后也会消失。
不锈钢厂首次进入钢产量排名,西班牙阿塞里诺克斯公司在收购美国NAS公司和南非哥伦布不锈钢公司后,而进入前100位。
盖尔道集团去年完成在美国的扩张,粗钢产量排名升至第14位。
2003年该集团产量增长了近300万t。
在2002年控制米纳斯·吉拉斯钢公司后,其2003年的产量全部纳入盖尔道集团。
除JFE集团外,新进入排名的企业中,俄罗斯Evraz控股公司名列第15名,是俄罗斯最大的钢铁企业。
Evraz控股公司包括了俄国内西西伯利亚钢铁公司、下塔吉尔钢铁公司以及库兹涅茨克钢铁公司三大钢铁企业。
另一家新成立的俄罗斯钢铁企业是Mechel钢集团,2003年产量排名前50位,该公司总计产量包括其收购的罗马尼亚和克罗地亚钢厂产量。
2003年乌克兰钢厂粗钢产量大幅增长,包括A
zovstal钢铁公司和顿涅茨克钢铁公司。
Yenakievo钢铁公司在前些年产量低于200万t之后,2003年重又返回排名榜,如果排名榜能够真正反映乌克兰钢铁工业的资本整合,那么上榜企业将低于目前的7家。
乌克兰两大钢铁集团Donbass联合工业集团(IUD)和资本管理集团(SCM),外界仅仅知道其所控股的钢厂名称,两大集团从不发布总计粗钢产量。
然而SCM集团控制的
Azovstal公司和Yenakievo公司2003年总计粗钢产量为760万t,从而使SCM 集团全球排名可达到第27位,IUD集团的数据由于位于第聂伯罗捷尔任斯克的Petrovka厂的私有化问题而显得十分复杂。
若忽略上述钢厂的产量,2003年IUD集团的粗钢产量为666万t,全球排名可为32位。
西欧钢厂继续占据前10名的4席,但由于近年来的合并浪潮,使西欧进入排名的钢厂有所减少。
西欧钢厂排名显著上升的钢厂为西班牙Celsa公司,该公司2003年收购了英国和波兰钢厂,生产实力大增。
2003年未出现在排名中的公司有Belgo-Mineira公司(属于阿塞勒集团的一部分),米纳斯·吉拉斯公司(被盖尔道集团并购)和HKM公司。
HKM公司580万t的钢产量分别计入其母公司蒂森克虏伯公司和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
@0120041202
@022004/03/30
@03
@04全球主要钢铁公司2003年产量排名
@05
@06
@07主要钢铁公司;2003年;产量排名
@08全球主要钢铁公司2003年产量排名
(单位:百万吨)
----------------------------------------------------------------------- 公司名称国家 2003 2002 2002~03
排名产量排名产量同比%
-----------------------------------------------------------------------阿塞勒集团卢森堡 1 42.78 1 44.03 -2.84
新日铁集团日本 2 31.76 2 30.86 2.92 LNM集团1 荷兰 3 31.13 4 27.5 13.2
JFE集团2 日本 4 29.78 N/A N/A N/A
浦项集团韩国 5 29.71 3 28.86 2.95
上海宝钢集团中国 6 19.87 5 19.48 2
克鲁斯集团英国 7 18.87 7 16.84 12.05 美钢联美国 8 17.92 10 14.45 24.01 蒂森克虏伯集团德国 9 17.02 6 17.03 -0.06 里瓦集团意大利 10 15.66 9 15.2 3.03
纽柯钢公司美国 11 15.82 12 12.36 27.99 住友金工日本 12 13.29 13 11.81 12.53 印度钢铁管理局印度 13 12.39 14 11.44 8.3 盖尔道集团3 巴西 14 12.3 19 9.4 30.85 Evraz控股4 俄罗斯 15 12.07 N/A N/A N/A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公司俄罗斯 16 11.47 15 11 4.27
国际钢铁公司美国 17 10.61 97= 2.18 386.7 鞍钢中国 18 10.18 17 10.07 1.09 中钢公司中国台湾 19 10.1 16 10.81 -6.57 谢韦尔钢公司俄罗斯 20 9.89 18 9.65 2.49
新利佩兹克公司俄罗斯 21 8.9 20 8.55 4.09
米纳斯吉拉斯黑色冶金公司巴西 22 8.73 21 8.44 3.44
萨尔茨吉特钢铁公司德国 23 8.56 22 8.21 4.26
武汉钢铁公司中国 24 8.43 25 7.55 11.66 首钢中国 25 8.17 23 8.17 0
Imidro(原伊朗国营钢铁公司)伊朗 26 7.9 27 7.3 8.22
神户制钢日本 27 7.25 30 6.65 9.02
INI钢铁公司韩国 28 7.24 26 7.33 -1.23
本溪钢铁公司中国 29 7.2 31 6.21 15.94
伊斯科尔公司南非 30 7.09 28= 6.69 5.98 克里沃罗格钢铁公司乌克兰 31 7.08 28= 6.89 2.76 Bluescope公司(原BHP)澳大利亚 32 6.47 32= 6.1 6.07
马里乌波尔公司乌克兰 33 6.46 32= 6.1 5.9 Techint集团阿根廷 34 6.21 35 5.84 6.34 PHS集团波兰 35 6.1 34 5.9 3.39
唐山钢铁公司中国 36 6.08 44 5.07 19.92 邯郸钢铁公司中国 37= 6.06 52 4.53 33.77 马鞍山钢铁公司中国 37= 6.06 39 5.38 12.64 奥钢联奥地利 39 5.7 37 5.66 0.71
AK钢铁公司e 美国 40 5.44e 38 5.44 0 Azovstal钢铁公司乌克兰 41= 5.34 49 4.71 13.38 攀枝花钢铁公司中国 41= 5.34 45 5 6.8
国家黑色冶金公司(CSN)巴西 43 5.32 43 5.11 4.11
包头钢铁公司中国 44 5.25 48 4.82 8.92
华菱钢铁公司中国 45 5.19 46 4.91 5.7
济南钢铁公司中国 46 5.05 55 3.93 28.5
江苏沙钢集团中国 47 5.02 65 3.6 39.44
埃雷利钢铁公司土耳其 48 4.94 51 4.57 8.1 Mechel钢铁集团俄罗斯 49 4.93 59 3.86 27.72
图巴朗黑色冶金公司(CST)巴西 50 4.81 47 4.9 -1.84
加拿大钢铁公司加拿大 51 4.69 50 4.67 0.43
安阳钢铁公司中国 52 4.6 68 3.38 36.09 罗德洛基钢铁公司芬兰 53 4.57 54 4.25 7.53
扎波罗热钢铁公司乌克兰 54 4.35 57 3.9 11.54
西班牙轧钢公司西班牙 55 4.3 67 3.5 22.86
塔塔钢公司印度 56 4.27 56 3.92 8.93
多法斯科钢铁公司加拿大 57 4.26 53 4.39 -2.96 莱芜钢铁公司中国 58 4.22 74= 2.9 45.52 瑞典钢铁公司瑞典 59 3.91 58 3.88 0.77
海德钢铁公司沙特阿拉伯 60= 3.89 66 3.57 8.96
日新制钢日本 60= 3.89 61 3.82 1.83
卢齐尼公司意大利 62 3.8 64 3.7 2.7
奥里诺克黑色冶金公司委内瑞拉 63 3.67 62= 3.77 -2.65 Duferco集团5 瑞士 64 3.66 60 3.85 -4.94 东京制钢日本 65 3.65 62= 3.77 -3.18 阿尔切夫斯克钢铁公司乌克兰 66 3.49 71 3.15 10.79 Nosta(原奥尔思科哈里洛夫
钢铁公司) 俄罗斯 67 3.41 74= 2.9 17.59 Ezz集团埃及 68= 3.36 73 2.99 12.37 Visakhapatnam钢铁公司印度 68= 3.36 70 3.26 3.07 南京钢铁集团中国 70 3.3 69 3.2 3.12
太原钢铁公司中国 71 3.18 72 3.06 3.92 第聂波罗夫斯克钢铁公司乌克兰 72 3.17 82 2.76 14.86 金狮集团马来西亚 73 3.1 74= 2.9 6.9
捷克新冶金公司捷克 74 3.09 78 2.8 10.36 天津天铁中国 75 3.07 84= 2.73 12.45 伊普斯科公司美国 76 2.92 84= 2.73 6.96 Ahmsa钢铁公司墨西哥 77= 2.9 74= 2.9 0
共英钢铁公司日本 77= 2.9 90= 2.36 22.88 北极星钢公司美国 79= 2.88 79 2.79 3.23 韶关钢铁集团中国 79= 2.88 95 2.22 29.73 伯利恒钢铁公司6 美国 81 2.86 24 8.12 -64.78 东国制钢韩国 82 2.85 83 2.75 3.64 Hylsamex公司墨西哥 83 2.8 80= 2.78 0.72
杭州钢铁集团中国 84 2.6 97= 2.18 19.27
江西新余钢铁公司中国 85= 2.57 92 2.32 10.78 唐山建龙钢铁集团中国 85= 2.57 N/A 1.43 79.72 动力钢公司美国 87 2.56 99 2.15 19.07
萨尔钢铁公司德国 88 2.5 87 2.47 1.21
宣化钢铁公司中国 89 2.47 N/A 1.85 33.51 河北津西钢铁公司中国 90= 2.45 N/A 1.53 60.13
鲁日钢铁公司e 美国 90= 2.45e 80= 2.78 -11.87 韦尔顿钢公司美国 92 2.42 86 2.5 -3.2
广州钢铁公司中国 93 2.41 103 2.01 19.9
昆明钢铁公司中国 94 2.36 94 2.27 3.96
特里涅茨钢铁公司捷克 95 2.33 90= 2.36 -1.27
酒泉钢铁公司中国 96= 2.26 102 2.06 9.71 Yenakievo钢铁公司乌克兰 96= 2.26 N/A 1.97 14.72
通化钢铁公司中国 98 2.23 101 2.09 6.7
阿尔戈马钢公司加拿大 99 2.22 96 2.19 1.37
阿塞里诺克斯公司西班牙 100 2.2 N/A 1.76 25
国家钢铁公司7 美国 101 2.18 42 5.22 -58.24
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美国 102 2.14 93 2.3 -6.96
福建三钢集团中国 103 2.11 N/A 1.9 11.05
重庆钢铁公司中国 104 2.07 N/A 1.96 5.61
柳州钢铁公司中国 105= 2.05 N/A 1.65 24.24
费拉尔皮集团意大利 105= 2.05 N/A 1.99 3.02
鄂城钢铁公司中国 107= 2.03 N/A 1.77 14.69
青岛钢铁公司中国 107= 2.03 N/A 1.45 40
山西海鑫钢铁公司中国 109 2.02 N/A N/A N/A
韩国I&S公司韩国 110 2.01 N/A 1.59 26.42
------------------------------------------------------------------------ 注:1 LNM集团全部旗下钢厂和参与管理的钢厂产量总和为3528万t。
2 JFE集团旗下所有的钢厂产量总和为3022万t,表中的数字稍低,未统计JFE 集团部分控股的短流程钢厂产品。
3 包括米纳斯吉拉斯钢公司的产量。
4 Evraz控股旗下所有钢厂产量为1386万t;表中统计数字为包括其部分控股的钢厂。
5 包含其部分控股的San Zeno钢厂的产量,但不包含其在乌克兰的合资企业IUD公司的产量。
6 表中数字为被国际钢铁公司收购前的产量。
7 表中数字为被美钢联收购前的产量。
e 估计值。
@0120041203
@022004/03/30
@03
@04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认为保持灵活性是钢铁企业生存的关键
@050101
@060105
@07惠灵匹兹堡;灵活性;钢铁企业生存
@08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认为保持灵活性是钢铁企业生存的关键
北美的钢铁工业正处于快速变化的过程中,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也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发生各种变化。
该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J.Bradley先生最近表示,正在将灵活性结合到公司的日常经营中,到今年10月底,该公司将不再是完全意义上的钢铁联合企业,但也
不能叫做以电炉为基础的短流程企业。
到那时,该公司新的电炉已经投入生产。
所以,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是一家处于转变中的公司,一家对自己进行调整,以更快更有效地应对钢铁市场发生的各种变化的公司;同时保持其自身的吸引力,使之成为其它企业购并和重组的对象。
Bradley先生指的是该公司正在建设中的电炉工程,该工程的所用的资金来自于去年7月份该公司获得的2.5亿美元的紧急贷款,用于帮助该公司脱离破产保护状态。
有一位业内人士认为该公司采用电炉的做法是“死脑筋”,因为最近电炉所用的废钢价格大幅度上升。
Bradley先生表示相信,因为该电炉既可以使用废钢、又可以使用铁水,如果与该公司原有的高炉相结合,能使其在行业情况好或坏的情况下都能够有效运作。
因为可以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灵活调整所用的废钢和铁水的比例。
当废钢价格高时,就可以少使用废钢,多使用铁水。
当这座电炉投入使用后,惠灵匹兹堡公司将关闭其1号高炉,从而有多余的焦炭,可以向市场出售约50万t焦炭。
目前该公司所用的
焦炭为自己生产。
现在人们都在谈论废钢的价格很高,但惠灵匹兹堡公司认为,如果原料的价格继续保持高位,该公司也可以通过卖焦炭来挣钱。
目前世界范围内焦炭都处于紧张状态。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也经常因为缺少焦煤而减少焦炭的产量。
Bradley先生说:“我们公司原料方面的情况(尤其是在锰铁和石灰方面)和其它公司没有什么不同。
我们能得到煤,但有一定的困难。
目前还很难说煤的情况会得到改变。
在一定情况下,当气候条件好转时,煤的供应会好转。
”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的转炉也使用一定量的废钢,但都能买到,不过付出的价格要高一些。
能够从内部得到焦炭有助于改善原材料的情况。
Bradley先生表示,该公司正试图使其生产更有灵活性,是否会对潜在的买家有吸引力还很难评价。
目前,美国只有4家钢铁联合企业还没有被列入已合并的公司,即惠灵匹兹堡钢铁公司、韦尔顿钢铁公司、AK钢铁公司、WCI钢铁公司。
到2季度末,这个数字将减少为3个,因为国际钢铁集团(ISG)正在提出要购买韦尔顿钢铁公司。
Bradley先生说:“合并对整个钢铁行业而言是好事情。
但对于那些已经合并的公司而言,迄今为止在生产方式上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目前的市场形势很好,在市场形势逆转之前,这些钢铁公司的经营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
与此同时,为了应对将来钢铁行业出现的不利形势,Bradley正在推进他的灵活性计划:“去年11月,很多人在预测市场情况的时候,认为取消201条款保护措施后,钢价会下跌。
而实际情况却相反,这表明人们预测未来的能力是有缺陷的,很难预测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我们的计划是从灵活性方面着手。
我们不再是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我们也不会真正转变成为短流程企业,即使我们的电炉投入运行后也是如此。
我们将处在一个独特的位置,能够应对市场将要发生的各种变化。
”
@0120041204
@022004/03/30
@03
@04烨联拟跻身全球不锈钢产量前五名
@050101
@060310
@07烨联;不锈钢;产量
@08烨联拟跻身全球不锈钢产量前五名
中国台湾省烨联公司股东大会通过投资230亿元新台币(6.7亿美元)在广州黄埔区设立不锈钢炼钢厂,与位于中国台湾省的烨联钢厂一起形成全球前5大不锈钢生产集团。
烨联表示,广州联众不锈钢公司初期投资1.2亿美元建设冷轧厂,采取独资经营,其中自有资金4280万美元,回收年限为3年,预计年产能30万t,今年年底可完成试产。
广州联众公司的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炼钢-轧钢综合性钢铁企业,预计新增投资金额为6.73亿美元,其中自有资金2.35亿美元,自今年到2008年底按计划分期投资,回收年限为5.49年,设计年产能80万t,后续将还预留扩建空间,钢厂采用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年产值预期可达100亿元人民币。
广州联众不锈钢公司设厂地点位于黄埔区,充分贴近消费市场,尤其是其主要用户都集中在华南地区,而周边又没有不锈钢生产基地,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此外,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不锈钢需求量还将不断扩大。
联众投产后,约80%的产量会以中国大陆为主要目标市场。
中国大陆不锈钢需求有增无减,生产供不应求。
市场分析人士称,未来不锈钢市场前景还要好于普碳,对不锈钢业者来说十分有利。
2003年国际镍金属需求增长5.4%,产量却只增长3.6%。
今年预计需求会增长6.6%,而产量只会上升3.5%。
如今,国际主力镍厂WMC又宣布计划减产,在产量原本不足,库存下降的双重冲击下,今年镍价将保持较高水平,不锈钢价格也会因此而高涨。
@0120041205
@022004/03/30
@03
@042003年美国不锈钢进口量下降7%
@050320
@060301
@072003年;美国;不锈钢进口量
@082003年美国不锈钢进口量下降7%
据北美不锈钢协会(SSINA)发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美国不锈钢进口量同比下降7%。
而包括不锈钢、合金工具钢和电工钢在内的美国特殊钢总计进口量同比则减少了3%。
SSINA表示,2003年美国特殊钢消费量为259万t,同比下降2%,其中不锈钢为213万t,同比小幅减少1%。
尽管不锈钢进口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从2002年的25%降至23%,但总计特殊钢产品的美国市场占有率与上年持平,仍为26%。
2003年美国主要进口特殊钢产品中降幅最大的是不锈钢棒线材,之后是不锈钢棒材和不锈钢中厚板,降幅分别为39%、20%和13%。
不锈钢棒线材进口量为35168t,不锈钢棒材67901t,不锈钢中厚板51994t。
相反,增长较为显著的进口产品为工具钢,增幅为14%,达到87690t,电工钢进口了80492t,增长14%;不锈钢线材34167t,增长4%;不锈钢薄板和带钢306949t,增长3%。
@0120041206
@022004/03/30
@03
@04中国台湾省限制钢材出口
@050301
@060320
@07中国台湾省;钢材出口
@08中国台湾省限制钢材出口
中国台湾省为缓解内需市场钢
材供应压力,冷轧板卷、废钢、棒线材、钢筋和钢管等五大类钢材产品,共40项产品恢复出口登记。
其中废钢、钢筋主要是内销,恢复登记影响不大;而冷轧板卷、棒线材和钢管都是出口主力产品,影响不言而喻。
中国台湾省此举引发钢厂不满。
有钢厂称,中国台湾省钢管制造业超过50家,年产能185万t,但内需只有70万t,占38%,其余62%都要出口。
多数钢管厂商都依赖出口商机,增加出口手续将影响企业经营。
在全球钢铁市场原料短缺下,钢铁业者称,应积极寻找铁矿石、煤、焦炭等上游原料的稳定供货,
而不是抑制板材、长材等成品钢材出口,不当干涉会严重影响商机及经营,并还进一步破坏正常的市场供销秩序。
@0120041207
@022004/03/30
@03
@04俄马钢双机架可逆式轧机简介
@050213
@060225
@07俄马钢;双机架;可逆式轧机
@08俄马钢双机架可逆式轧机简介
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为增强冷轧机的竞争能力制定专项计划时,详细研究了各种冷轧机改造方案。
经对各种方案仔细推敲,采纳了建新冷轧机方案。
由德马格提供的冷轧机计划用于轧制尺寸为0.35~3×800~1650mm的冷轧带钢,带卷内径为610mm,卷重达35t。
最高轧制速度为22.5m/s。
主体设备组成中包括:一台开卷机及其向1号机架喂入热轧带钢原料的辅助系统,2座4辊式机架及其工作辊CVC装置和轴向窜辊系统,2台可逆式卷取机,以及厚度自动调整板型控制、张力及平直度检测及调整等各系统。
为保证达到要求的冷轧带钢平直度(不超过8J-单位)设有以下工作辊调整系统:反弯系统、附加弯曲系统、轴向窜辊系统及温度分布划区调整系统等。
后者通过24个喷嘴分段分项喷洒润滑冷却液,并由平直度检测辊发送控制信号,使喷嘴接通及断开。
轧制中润滑冷却液的用量达900m3/h。
轧机乳化液系统容量约为200m3。
为清除残留的润滑冷却液,在1号机架入口及2号机架出口装有空气工作压力为0.4~0.5MPa的空气吹净系统。
轧机设置两级基本自动化系统。
Ⅰ级系统用于协调各项工艺功能(带钢跟踪,平直度监视与调整,轧制速度张力控制,润滑冷却液输送及分配,液压系统及机械设备润滑系统控制等,轧机停机(其中包括事故停机)系统控制等。
Ⅱ级系统含轧制过程调整及轧机按轧制程序调整所需数据的数学模型,并负责建立热轧带卷原料及冷轧带钢产品数据库,及向操作人员提供故障排查及诊断信息。
根据冷轧带钢产品用途(送给连续热镀锌生产线或送往罩式退火炉),在最后一座机架用光面轧辊(研磨的轧辊)或有槽轧辊进行轧制。
按照热轧带钢原料厚度及冷轧带钢产品最终厚度确定轧制道次数。
为保证轧机产量,各类冷轧带钢产品的基
本轧制制度均定为实行两个道次的轧制,但也考虑了3个道次的轧制方案。
在轧机设备进行安装期间就已开始工艺参数的落实工作。
制定出相应的计算方法,确定了轧机各类产品用光面轧辊及有槽轧辊轧制时的压下制度及张拉制度。
组成了2级自动化系统所需的钢标号及热轧带钢原料厚度差数据库。
在数据库中按力学性能相似性将钢标号划为几大类,而热轧带钢厚度差则是采用2000热轧机提供的热轧带钢原料的实际横向厚度差。
酸洗后的热轧带卷必须卷得相当紧密,带卷内径不得大于600mm。
轧机调试运转中,出现过不同类型的缺陷及故障,例如厚度小于0.53mm冷轧带卷下垂(所谓“鸟窝”状垂弛),表现为双侧或单侧波浪弯的平直度扭曲(即“绉波”),2号机架后面由轧制速度在冷轧带钢上留下的周期性压痕,退火后平整机处开卷时发生的“折断”,连续热镀锌作业线上有裹入的“碎片”等。
在调试投产运转当中,在机架之间及机架与卷取机之间不止一次出现过带钢大的裂口,导致工作辊蒙受“外伤”,随后,发生剥落。
对带钢出现较大裂口分析结果表明,出现这类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轧制所用的乳化液质量欠佳:乳化液析出油的皂化值仅为110~130mg/g,同时油浓度低于3.2%。
实际上,皂化值在140mg/g以上及浓度达 3.8%时,才能将较大裂口的出现减至最少。
在杜绝液体润滑系统及液压系统跑漏矿物油的弊端后,乳化液的质量有所好转,因而轧制时由此原因引起的带钢裂口量大为减少。
为消除带钢“破边”缺陷,相应改变了工作辊之间的直径差距,即由原来的1.8mm 改为0.8mm,弥补了热轧带钢原料板形横断面不符合冷轧所用压下流程中规定的轧辊间隙这一技术空当。
校正了厚度小于0.53mm带钢完成最后一个轧制道次后的卷取张力单位值(不大于45MPa),因而能消除圆筒式取机机开卷时及最后送往涂层车间时产生的“鸟窝”缺陷。
对于要在罩式炉退火的更厚带钢,则将其张力单位值降至35MPa,以免发生“折断”故障。
在连续热镀锌作业进料段发
现带钢侧边平直度有较大偏差。
经对不同轧制制度下轧制的带钢这类缺陷的分析找出了原因,接着便针对性地对两座机架工作辊的使用期限作了限制(所轧带钢总长度不得超过12km)。
此外,选择了工作辊粗糙度参数(Ra=5μ),改正了电气结构形成方式,调整了热轧带钢原料酸洗后在圆筒式卷取机上卷取及在喂入1号机架时的张力比例。
这些措施也有效抑制了“折断”及“碎片裹入”这类问题的发生。
目前,马钢这套独特的冷轧机已达到,有时甚至超过每班800t的设计产量,并能保证达到镀锌层牢固粘着所要求的带钢表面残存污染物标准(150~385mg/m2)。
厚度0.35~1.2mm带钢轧后的纵向厚度偏差未超过±4μ,1.2mm以上厚度带钢的这一指标不超过±6μ。
通过以上努力完全理顺了一条贯通的冷轧带钢生产流程:在2000轧机上轧制重量不低于24t的热轧带卷;在连续酸洗线上进行热轧带钢的酸洗,经精确质剪边后,卷取在可调张力的圆筒式卷取机上,在可逆式双机架冷轧机上轧制,使之能保证AHГЦ连续热镀锌作业线稳定镀锌,最后生产出质量符合俄罗斯及国际品牌标准的镀锌钢板。
对罩式炉退火及光轧机平整后冷轧带钢表面质量的检验分析结果证实,能够生产1级精加工表面的冷轧带钢产品。
至此,可以认为,马钢新建的这套独特冷轧机已完成正式生产前的全部调试工作。
(林立恒)
@0120041208
@022004/03/30
@03
@04彩涂生产线用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
@050225
@060218
@07彩涂生产线;自动化控制;系统
@08彩涂生产线用新型自动化控制系统
表面精加工在金属加工工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为获得理想的表面性能(如耐腐蚀性能和外观性要求),镀锌带钢需要在双面上涂敷一层或多层涂料。
加工后的带钢将用于生产洗衣机、电控室以及汽车部件等。
为此,对涂料与镀锌带钢的粘着性、耐环境特性以及外观性提出更高要求。
除其它参数以外,涂层均匀性是评价涂层精加工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
通过优化控制和自动化系统,可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彩涂生产线在改善涂层均匀性方面的能力。
彩钢涂层工艺描述:彩涂就是在带钢表面涂敷一层有机保护层。
作为彩涂前的准备工作,镀锌带钢须进行清洗并涂上一非金属材料中间层。
此后,涂料可以采用液体或固体形式在经过处理的镀锌钢板表面进行一次或多次涂敷并进行洪干,随后还可能进行压花以及保护膜涂层加工处理。
一般情况下,带有金属镀层的所有钢板卷以及铝板卷均可用作彩涂钢板的基板。
涂层重量/厚度测量:涂层重量测量系统须对每一涂层厚度进行测量。
因此测量设备必须能对一下测量点进行测量:基板测量点;钝化层测量点;初涂层测量点;精涂层测量点。
为判断每一涂层的重量,必须依据以前的测量结果为基础。
带钢上下表面的涂层重量可在湿态和干态条件下分别进行测量。
湿态测量点直接位于辊涂机后,测量后的结果直接输出,以便对涂层重量实施快速控制;干态测量点位于每一个固化炉之后。
初涂和精涂重量分别进行测量。
由于涂层带钢与初涂和精涂测量头之间留有空隙(大约20mm),因此可以将焊缝监测系统嵌入到涂层重量测量系统之中。
控制:目前,大多数彩涂生产线仍然采用手控式或配备单一的PI控制器进行操作。
由于彩涂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工艺本身固有的长时间延迟滞后现象,使得采用以上两种控制方法进行生产很难达到满意结果。
为此,开发出以下自动化控制系统。
现代化彩色涂层厚度控制控制器结构:由于干涂层测量与湿涂层测量之间存在延迟时间(延迟时间的长短与所采用的涂层生产工艺有关),开发出以Morari内部模型控制原理为基础的多变量级联控制器。
为满足不同的生产条件,该控制器通过强大的增益调度方法可实现其增益调解。
因此控制器必须采用这样一种方式进行设计,即控制器不能显示过冲,即使某一参数的误差高达30%,而且必须在最短的响应时间内回落。
控制其增益系数必须事先根据已有数据进行计算并加以储存。
控制模式:为简化控制任务,操作人员将涂层系统运行到接近于理想的工作点。
操作人员通过选择辊速以及辊力可使涂层带钢获得理想的表面质量。
而后控制器将涂层系统调节到工作点并使其稳定,免受辊速、温度以及涂料粘性变化所产生的干扰。
新控制系统的主要优势在于:明确的延迟时间补偿;模块化设计;简化操作人员对多变量控制器的调解;实现3种控制模式之间的无波动切换:湿态测量模式、湿态和干态测量模式以及干态测量模式。
自动化系统:MEVInet自动化系统是设备实现自动化的标准系统,该系统可实现测量、控制、可视化以及质量管理。
此系统在开发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方面:硬件与软件之间提供最大可能的透明度(模块化设计、多处理器系统);采用标准化操作系统(Window2000、CE);测量和控制功能的图形组态(IEC1131-3);系统与系统之间实现标准化信息通讯(Ethernet、TCP/IP、InterBus-S、FireW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