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家庭社会法治》全册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下册《家庭社会法治》全册教案
第一章展现青春的魅力
第一节青春的品味
教学目标:
培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热心参与集体活动,与他人友好交往。
树立审美意识,努力塑造美丽心灵。
树立远大理想,培养青春优秀品质,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学生。
教学重点:
内外兼修更美丽
教学难点:
养成文明的行为举止习惯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中学生是国家的未来,珍惜自己的宝贵青春,从现在开始,放飞青春梦想,展现青春风采,为祖国灿烂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二、进行
(一)行为举止要文明
讲解着装的基本要求
1、情境一
学生看书,了解男生女生的标准头式
学生看书:议论:小汪作为学生,做色彩斑斓的时髦发型是否合适?说明看法
说一说:你喜欢什么样的法式?
2、情境二
议论:一味追求着装美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什么影响?
说一说:衣服美能说明一个人美丽吗?真正的美丽是什么?
教师点评。
阅读中学生形象礼仪。
(二)举止讲文明
1、情境一阅读
议论:小亮的行为是否恰当?
找一找:在校园公共生活中,还有哪些不雅的行为?
2、情境二阅读
说一说:怎样帮助小冬改掉说脏话的习惯?
讨论:校园文明用语宣传用的标语。
教师点评。
(三)内外兼修更美丽
腹有诗书气自华
1、情景一二阅读
议论:小艾和小玲哪些行为不恰当?为什么?
海伦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
说一说:外在美和内在美的主要表现?
中学生如何塑造自己的内在美?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2、情境一二阅读
想一想:从情境一二,得到什么启示?
说说议议:结合实际,说出自己最内疚的一件事。
中学生应该从哪些方面提升和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
(四)行有所获
小结
第二节青春的风采
教学目标
1、树立远大理想,勇于在奋斗中展示青春风采,努力实现青春梦想
2、通过情境体验,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风采展示活动,学会为人和善,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增添人生风采。
教学重点
1、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2、勇于思考,学贵创新
教学难点
1、弘扬传统美德
2、学贵创新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保尔柯察金的名言。
二、进行
(一)魅力校园,炫我风采
1、我的舞台,我的精彩
情境一、学生联系学校行知节,对照课本展示风采的艺体活动案例,
分析。
讨论:怎样说服同学积极参加艺体节活动?
在合适的场合怎样展示自己的特长和风采?
点拨: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中学生要挖掘潜能,努力重视兴趣培养和特长发展,努力诠释青春的风采。
情境二、班级风采的展示
讨论:班级才艺展示取得成功的原因?
班级风采的展示是否需要每一个人?
点拨:要热爱班集体,积极主动参加班级风采展示。
(二)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情境一、雒梦妍的10年如一日背患有肌无力的同学上学的事迹。
说一说:你获得的感悟?
讨论:中学生应该以怎样的行动关心身边的同学?
点拨:有一种精神叫奉献,有一种责任叫志愿。
志愿奉献是一种责任,它能使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
情境二、某地受灾后,九2班捐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同学捐款不多。
讨论:爱心能用金钱数额来衡量吗?
请写一份“捐出一日零花钱”的倡议书。
点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扶弱济困,乐善好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三)勤于思考,学贵创新
情境一、《中国制造2025》的公布
讨论:怎样评价小辉和小剑的说法?
议一议:中学生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精神?
点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学生应该增加社会责任感,着眼未来,把创新意识和创新的精神融入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
情境二、九2班为提高学习成绩展开的学习方法的讨论。
说一说:从发言中收获的感悟。
想一想: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点拨:中学生要发扬创新精神,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成为优秀中学生。
(四)科创发明,展示风采
情景一:某中学科技创新小发明、小制作评比。
说一说:分享自己的小发明、小制作成果。
议一议:中学生怎样使自己成为一名小小发明家?
点拨:中学生要不断挑战自我,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情境二、中学生骆剑舞的名字载入《中国发明家大辞典》。
想一想:从骆同学的发明经历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说一说:做事情时侯,你是不假思索地按照他人教给你的方法去做,还是总想另辟蹊径?把令你最满意的一次经历讲给大家听。
行有所获
小结
第三节青春的选择
教学目标
通过话题,让学生懂得树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性、明白需要不懈努力、懂得做任何事情要有责任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要有明确的、合理的人生目标,人生目标要符合实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形成“人生要勇于担当”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你的一生中,要做出哪些选择?
二、进行
(一)人生要有明确目标
1、目标引领,人生可能更精彩。
案例1:关于目标对人生的调查数据。
议一议:调查结果说明什么?
点拨:获得成功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早早为自己确定了明确的奋斗目标。
2、合理选择,目标才可能达到
案例2:刘亮做了很多选择,找了很多工作,都没成功。
议一议:刘亮为什么没有成功?
点拨:判断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主要是看目标是否实现。
(二)人生要艰苦奋斗
1、确定了,就要不懈努力
案例1:林肯事迹。
说一说:从林肯的人生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点拨:成功的人一定要有理想、有远见、有热情,并具有顽强的个性,自信而不自负,执着而不僵化。
有时需要调整自己的目标。
阅读:做人生规划的注意事项。
2、选择了,就要持之以恒
案例2:华罗庚的事迹。
说一说:华罗庚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点拨:人的目标为什么实现情况不一杨,主要是人的意志力不同。
“爱拼才会赢”。
(三)人生要勇于担当
1、接受了,就要负责到底
案例1:小张养花的故事。
议一议:小张养花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点拨: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责任心,要持之以恒才能获得成功。
2、承担了,就要尽职尽责尽心
案例2:为什么有的人在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上取得成功的调查。
议一议:讨论怎样对待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
点拨:面对不十分理想的工作,唯有把这份工作当成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膀上,全身心投入其中,才是明智的选择。
学有所能:
确定自己的高中学业目标,分析自己的初中学业目标是否合理。
探究与实践:晒一晒自己的学业规划。
小结
第二章共筑幸福家庭
第一节家庭生活守护
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自觉树立有关家庭保护的法律意识,懂得依法维护自身核发权益,建设幸福家庭。
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与父母的分期,使得学生能采用正确的方法处理家庭分歧,享受成长的幸福。
使学生能树立孝敬父母、赡养老人的意识,担负起家庭责任。
教学重点:
维护家庭成员的核发权益对共筑幸福家庭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对待家庭暴力问题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读课本张女士的无奈事例,想想她的家庭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应从哪些方面解决?
二、进行
(一)家庭保护有法可依
案例:爱也有缺位
说一说:”你从孩子给父母的信里感受到什么?
议一议:信中的父母有什么样的无奈?这个孩子该怎么办?
点评: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是监护人必须履行的责任。
(二)家庭保护有法助
案例:监护权也会被剥夺
说一说:你对小玲监护权的依法变更的看法?
议一议:现实家庭生活中还存在着哪些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现象?
点评:家庭暴力破坏家庭幸福稳定,必须坚持反对。
依法剥夺拒不履行或肆意破坏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监护人的监护权,彰显法律公平权威,也能及时阻止对未成年人的伤害行为。
案例:成长需要依法保护
想一想对待漫画反映的问题该怎么做。
案例:亲情也会“冰冷”
说一说:对翔翔爸爸的教育方式,你的看法。
店铺:家庭冷暴力是法律不允许的。
营造和美的家庭环境,是家庭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链接:未成年人遭遇极端家庭暴力的对策
案例:赡养老人尽义务
议一议:如何评价何大爷六个子女的行为?
点评:孝敬父母一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赡养父母是每
一个子女应尽的法定义务,也是现代法治社会公民责任的体现。
小结
第二节家庭生活有品味
教学目的:
懂得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
认识到与加入旅游是现代人常见的休闲生活方式,了解旅游的作用和收获。
了解阅读在人成长和建设学习型社会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生命在于运动,共建书香家园
教学难点:
美化家庭环境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在追求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追求品味高雅的精神生活,尽情地去享受属于自己的休闲时光。
二、进行
(一)生命在于运动
案例:勤于健身,乐在其中
讲一讲:你和家人常锻炼身体吗?怎样锻炼的?常锻炼的益处?
点评:科学健身的作用。
链接:健身注意事项。
案例:共同参与,享受过程
说一说:你还可以与家人一起参加什么体育健身活动?
(二)分享旅行收获
阅读:旅行的收获
谈一谈:分享令你印象深刻的一次家庭旅行,谈谈收获。
(三)共建书香家园
案例:开卷有益
说一说:你喜欢阅读哪些方面的书籍?分享阅读收获。
谈一谈: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现在还有读书的必要吗?
说一说:你对数字化阅读有什么体会。
点评:构建学习型社会,积极交流,使阅读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建“书香家园”。
(四)美化家庭环境
案例:巧手装点家庭
讲一讲:分享你装点家庭环境的亲身经历。
点评:美化家庭环境,有助于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提升家庭成员的修养和生活品味。
巧妙利用飞卫,装点环境。
小结
第三节家庭未来更美好
教学目的:
培养热爱家庭生活、热爱现代文明的情感。
初步认识到人的素质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关键。
教学重点:
认识现代家庭的构成条件,把握现代家庭的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
认识现代家庭构成的精神条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说说你对未来家庭生活有什么样的期待?举例说明家庭生活中已经有了哪些智能化的变化。
二、进行
(一)现代居家生活
观察:现代居家生活
网络购物、智能程控设备、移动控制终端、家庭机器人
想一想:面对居家生活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案例:理性适应现代居家生活
说一说:你对小卓行为的看法?
谈一谈:如果你是小卓的父母,你会怎么做?
店铺:物质生活方式应与家庭成员的收入水平相适应;精神生活而言,应该秉承勤俭持家的优良家风,丰富家庭成员的精神世界。
(二)构建现代家庭
案例:顺应时代,展望现代家庭
想一想:随着科技发展,我们未来的家庭生活可能发生哪些变化?
点评:智能家居是物联网在家庭中的典型应用,科技的发展将给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案例:民主平等,共建和谐家园
谈一谈:你内心期待的幸福家庭生活是什么样的?
点评:家庭中的民主平等是相互的。
家人之间应该相互信任。
案例:凝聚共识,共创美好未来
谈一谈:联系你的家庭实际,你认为应该怎样建设现代和谐家庭?
点评:建设现代家庭,一要注重物质条件的现代化,而要注重家庭成员道德品质、精神境界的提高。
在网络上查阅智能家居发展新趋势,并将结果与同学分享。
小结
第三章放飞梦想
第一节复兴之梦
教学目的:
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倍加珍惜美好生活。
明白奋斗成就梦想的道理,以不懈的追求创造美好未来。
知道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紧密相连,在时代发展中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
热血卫中华;文化复兴。
教学难点:
个人梦与民族梦、国家梦的关系;实现梦想必须艰苦奋斗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名为“复兴之路”的大型展览会,诠释了中华民族在屈辱苦难中分期抗争,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历史征程。
想一想: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青年人应该付出怎样的努力?
二、进行
(一)雄关漫道
案例:一心中国梦
情境一:小轩游览静海寺这一集中中华民族荣耀与屈辱于一身的历史遗迹。
谈一谈:与同学分享革命志士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的事迹。
点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儿女的共同期待。
情境二:雕塑《艰苦岁月》
说一说:回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先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经历的艰苦岁月。
点评:新时代中学生应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为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情境三:1932年《东方杂事》提出的问题:梦想中的未来中国是怎样的?个人生活有什么梦想?
点评:“梦”,简简单单一个字,饱含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憧憬。
案例:热血卫中华
情境一:抗战爆发后,四川安县曲山镇学生王建堂投笔从戎。
说一说:王建堂及其父亲的行为尽到了什么“本分”?
点评:中华儿女不屈不挠,浴血奋战,赢得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情境二:抗战时期,苏北盐城根据地的1218玩命抗日儿童团团员的事迹。
议一议:作为新中国的主人翁,身处和平年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精神风貌?
点评:青少年学生应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
情境三:某班“铭记历史,振兴中华”的主题班会。
说一说:我们应该铭记和传承抗战英烈的哪些宝贵精神和高尚品质?
点评: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
(二)人间正道
案例:文化复兴
情境一:欣赏文字,图片
情境二:我国世界遗产总数居世界第二位。
点评:我国在五千年文明史中,留下了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案例:奥运圆梦
情境一:1908年《天津青年》奥运三问。
情境二:2008年我国北京奥运会被誉为“一次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情境三:北京成为全世界首个荣获过冬季、夏季奥运会主办权的城市。
说一说:从百年前的“奥运三问”到再获殊荣的奥运辉煌,这一伟大的变化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见证。
请谈谈你的体会。
议一议:我们作为中学生,怎样迎接2022年冬奥会?
点评: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壮大,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重要标志。
案例:世博成真
情境一
情境二
说一说:为什么在百年前积贫积弱的中国举办世博会是遥远的梦想?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行有所获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安居乐业。
小结
第二节奋斗圆梦
教学目的:
明白奋斗成就梦想的道理,珍惜青春年华,做奋发有为的青年。
懂得个人理想与民族、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时代发展中实现梦想。
教学重点:青春力量
教学难点:人民公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习近平强调:中国梦是我们的,更是你们青年一代的。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终将在广大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二、进行
(一)不去脊梁
案例:一琴一鹤的来历
查一查:搜集古代名人勤政爱民、清廉为官的有关故事或名言名句,并与同学分享。
(二)青春力量
案例:梦想在农田里闪亮
访一访:你身边有大学生村官吗?利用课余时间,了解他们平凡而伟大的圆梦实践。
说一说:当代青年应怎样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点评:青年学生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案例:焊花点燃中国梦
议一议:宁显海的圆梦经历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想一想:今天的青年学生,应如何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
点评:我国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梦想,始终与振兴中华的历史进程紧密相连。
青年学生应勤奋学习,努力实践,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齐发展,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放飞青春梦想。
案例:小舞者也有大梦想
说一说:梦想指引你前行的事例。
点评:只有每个人都为实现美好梦想而努力,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小结
第三节筑梦天下
教学目的:
知道中华“和”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悟中华“和”文化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影响,了解我国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关心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表现,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状况,认同我国坚持的和平发展道路,做中国和平发展的新力量,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小使者。
教学重点: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当代中国促进共赢的实践。
教学难点: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
醒来的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亲的、文明的狮子”。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对阿诺德汤因比的一段话的理解。
二、进行
(一)字中之“和”
情境一:甲骨文的“和”与“合
谈一谈:分组讨论交流“和”、“合”。
试一试:列举“和”文化源远流长的相关名言名句。
情境二:“邻”字
说一说:从邻里关系谈谈你对处理好中国周边外交关系的认识。
点评:中国与自己的邻国有传统的友谊。
在追求本国利益的同时,向来兼顾睦邻、安邻、富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
(二)和平使者
情境一:张骞出使西域。
谈谈你的看法。
情境二:斯里兰卡国家博物馆里的中国石碑。
说一说:分组交流郑和下西洋的主要情况,感悟“和谐共通”的和平理念。
(三)共赢之梦
案例:和平文明之狮
情境一:
情境二:
点评:中国人民不认同“国强必霸”。
案例:守望共通命运
情境一、二:
议一议:能用“丛林法则”来处理国际关系吗?
点评: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共赢而不是零和,才
是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永恒主题。
案例:共建和谐世界
情境一、二、三:
分组讨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议一议:青少年应怎样当好世界和平的使者?
点评:中国强调“共同发展”,将自身的发展与世界的发展紧密结合,与各国共享发展机会,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结
第四章生活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一节法治中国新航标
教学目的:
感受我国经济、社会等方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体会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社会风气发生的变化,感受国家法治文明建设的进步。
教学重点:
了解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以及实现总目标的具体举措。
教学难点:
法治建设与国家兴亡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二、进行
(一)道路决定命运
1、历史的深刻启示
情境一、二:
议一议:以上材料对建设法治中国有什么启示?
2、现实的迫切需要
案例:黑胶囊的秘密
议一议:你对“以律均清浊,以法定治乱”的理解。
点评:坚守文明底线,必须织密法治之网,强化法治之力。
3、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情境一:中国的法治探索
点评:每个国家的法治道路,是与其历史文化传统、社会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的。
情境二:相关法治书籍
点评:中国的法治道路凝结着国人百余年的上下探索。
(二)法治中国的宏伟蓝图
1、里程碑式的会议:十八届四中全会的“四个第一次”
说一说: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将依法治国作为重要议题的意义何在?
点评: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中国法治建设中的又一座里程碑。
2、建设法治中国大厦
议一议: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学生朗读)。
点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回答了我国法治建设将往哪里走,怎么走这一根本问题。
小结
第二节法治中国进行时
教学目的:
通过了解“张某案”反映出的问题和“呼格案”得以纠正的过程,感受中国司法的进步,增强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决心。
通过“奇葩证明”“民警的随身督察”等话题,知道我国正在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提高对法治精神的认同感。
教学重点:
了解法治中国建设的系列举措。
教学难点:
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法治中国巡礼之成就篇资料
谈一谈最感兴趣的一个内容
二、进行
(一)推进科学民主立法
1、宪法和治国
情境:讨论设立国家宪法日的意义
情境:习近平在首都各界纪念现行宪法公布实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谈谈对宪法重要地位的认识。
点评: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科学民主立法
情境:中国近年立法历程
想一想:有法可依的问题已经总体解决,这是否意味着立法工作的使命就结束了?
点评: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则将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注入灵魂和生机。
情境: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通过及施行。
议一议:为什么香港的立法、行政、司法及政制发展等都要紧密围绕《基本法》来开展?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进程
1、奇葩证明
情境:奇葩证明案例
想一想:奇葩证明产生的原因?
议一议:怎样才能减少直至杜绝让人哑然失笑的“奇葩证”?
点评: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2、民警的随身督察
案例:执法记录仪的使用案例。
议一议:执法记录仪在民警们的执法过程中有什么作用?
点评:执法记录仪清晰、客观地还原执法现场,有效破解当事人现场无理取闹,也利于规范民警的执法行为。
(三)提高司法公信力
1、司法腐败零容忍
案例:学生阅读
说一说:张某违法减刑系列案件反映出司法机关存在什么问题?其危害是什么?
点评:只有守住司法公正,让老百姓感受到正义就在身边,法律才能被真正信仰,法治中国才会成为越来越真实的图景。
2、“呼格案”彰显法律公正
案例:学生阅读
议一议:“呼格案”这起错案得以纠正说明了什么?
点评: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四)让法律被信仰
1、法律必须被信仰
案例:学生阅读
说一说:苏格拉底为什么选择被处死,也不愿逃走。
议一议:“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如何理解这句话?
点评:法律本身包含着公平、正义、代表着理想和信念。
2、宪法宣誓制度,彰显法治信仰
案例:学生阅读
查一查:我国宪法宣誓制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