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水库可望有效延缓洞庭湖消亡步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水库可望有效延缓洞庭湖消亡步伐
曾有专家预言,被称为“长江之肾”的洞庭湖由于泥沙不断淤积,百年之后其烟波浩淼的盛景将会成为书本上的记忆。

而现在,三峡工程的建成运行有可能改变洞庭湖的这一“宿命”。

被列入世界重要湿地名录的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荆江段南岸。

据史料记载,洞庭湖极盛期面积达到6000多平方公里。

但近年来洞庭湖却面临着日益消亡的威胁,原因是不断增加的泥沙淤积。

每年汛期,长江和湘、资、沅、澧四水携带的大量泥沙进入洞庭湖,由于水流流速减缓,泥沙淤积严重。

据长江水利委员会提供的1951年至1978年资料统计,洞庭湖每年入湖泥沙总量约为亿吨,而输出沙量为亿吨,28年中泥沙淤积约27亿立方米。

泥沙淤积同时诱发湖泊湿地大规模垦殖活动。

洞庭湖湖泊面积由上世纪50年代初的4350平方公里迅速减少为2625平方公里,退居鄱阳湖之后成为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有专家预言,照此萎缩速度,百年之后洞庭湖将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今天,随着三峡水利的高位蓄水及平稳运行,洞庭湖的宿命将会改变。

”湖南水利厅洞庭湖管理局局长刘光跃说,“三
峡工程对洞庭湖的影响不仅仅是更有效地控制了长江超额洪水,而且由于三峡大坝拦截了大量泥沙,长江洪水经过三峡后泥沙含量剧减,上游泥沙至少有60%留在了三峡。


岳阳市水利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陈伟力说,三峡水库运行后,洞庭湖入湖和淤积泥沙大幅度减小。

“可以说,三峡水库对减轻洞庭湖淤积压力,延缓洞庭湖的消亡是极为有利的。


据专家论证,在三峡水库运行30年后,洞庭湖泥沙总入湖和淤积量将减到亿吨/年。

此后随着三峡水库出库泥沙呈恢复性增加,洞庭湖的入湖泥沙和淤积量也将随之逐渐增加,至运行80年后入湖泥沙大致会稳定在0.79亿吨/年水平,淤积量约为亿吨/年,相当于现在的三分之一。

刘光跃说,清水下泄不断带走过去的泥沙淤积,同时创造了一个外部环境,使以前因淤积问题无法实施的一些保护性工程有条件进行。

新华网·文贻炜谭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